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21 09:53:46 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必备15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德育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俄)屠格涅夫、(法)波德莱尔、(印度)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文

  (多媒体及教师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三、反复诵读,感知文意

  1.检查学生预习成果。

  (多媒体显示)

  1)给加横线词注音:

  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翱翔 夜阑

  2)解释:

  海誓山盟: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这里指有了生命的浪对海岸立下的爱的誓言。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别人的意见。

  璀璨:形容珠宝光彩鲜明。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中

  馈赠:赠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的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2.学生自由朗读

  (播放准备好的配乐让学生轻声诵读体味课文)

  3.学生配乐诵读。

  (请朗诵较好的同学主动给大家进行配乐朗诵的示范)

  4.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疑难问题有:

  1)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印象中海浪一样吗?

  2)结尾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终身的工作"是指什么?

  3)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师生探究

  1)前四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相亲相爱""海誓山盟"等等.

  --热恋中的女性形象

  后三段:这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2)我的生活是指我对海岸的爱情;我终身的工作是对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

  3)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四、深入研习,理解课文内涵

  (1)《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浪之歌》和《雨之歌》具有哪些相同点?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1)诗中的前四节,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而且,这个女性化的形象在诗中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诗的末尾说“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海浪对爱情的态度,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爱。

  (2)(a)它们都利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将“浪”和“雨”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思想,将它们塑造成富有丰富的性感内容的形象。(b)善于在平易中发隽永,“浪”和“雨”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理性的思考加上咏叹调试的浪漫与抒怀,使读者获得远不止一般的审美和愉悦。(c)虽然将“浪”和“雨”拟人化了,但并不脱离“浪”和“雨”的自然和物理的特征。

  (3)在《雨之歌》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诗中灵活地多方面运用了拟人手法,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相应加以拟人化,另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所以,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中的语意递进伸展,引领心灵去触及那些平日里遥远的记忆、梦想。

  五、品味赏析,学习技法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选角度,说一说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六、自由创作,展示成果

  请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自然一物,以“ …… 之歌”为题,模仿创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使至塞上》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诗歌硕果累累,诗人文豪倍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那么,被称为“诗佛”的是谁呢?

  二、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评价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写作背景。

  此诗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慰问,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

  四、文体介绍

  《使至塞上》是一首格律诗,关于格律诗,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文学常识?

  关于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

  4.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6.也称近体诗

  五、朗读课文

  1.听范读。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六、理顺诗意

  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七、研讨诗歌

  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参考: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一望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品味赏析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明确:交代诗歌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为什么要以“征蓬”“归雁”自比?

  明确: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明确:“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八、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九、拓展阅读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

  首联——缘由、地点

  颔联——激愤、抑郁

  颈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尾联——收束诗歌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

  2.教师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主旨。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夜归鹿门歌》等。

  二、朗读指导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三、诗歌大意

  1.《式微》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2.《子衿》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四、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式微》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2.《子衿》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写了送别之地(长安)和友人上任的处所(四川),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风烟”二字写出了上任路途的艰险。

  这两句为全诗定下豪壮的感情基调:乐观的情趣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首句交代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交代了时间,写了浩瀚的湖水。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答案示例:“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案示例: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从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两方面写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蒸”“撼”两个字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蒸”字写出了云梦泽上水气蒸腾、如烟似雾的动感。“撼”字如雷霆万钧,极显洞庭湖水的喧闹动荡、桀骜不驯。

  这两个字使景物动静结合,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4.如何理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最后四句的诗意。

  答案示例: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夫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楫一样。

  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隐晦地道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这四句意在求仕,却不直接表白,而是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式微》

  赏析:这首诗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这首诗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就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语言上,这首诗重章叠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此外,兼有长短句式,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抒情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2.《子衿》

  赏析:此诗出自《诗经·郑风》。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踪影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的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赏析: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

  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气势豁达,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着看不尽的风光,因此至今仍广泛流传。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无舟楫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成为山水杰作。

  五、课堂小结

  孔子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一首好诗,既是一件艺术珍品,又是一篇美育教材。

  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为我们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粮食。让我们多读诗,读好诗。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春酒》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琦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炮制(páo)挑剔(tì)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

  过渡: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接下来,一起感受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插入音乐、歌词)

  2、提问:这首诗和《春酒》有着相同的情感,是什么?

  乡愁,是琦君笔下那杯甘醇的美酒;是余光中隔着那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蓉心中那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远离故乡的游子,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够落叶归根。这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础,正是这种特殊的情感,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树。下课!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本与影片由于选材的不同,其表达的主旨也不同;

  2、感受、体验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以及文中表现出的人性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文本与影视的比较;

  难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性美,及影片表现的人性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阅读课文。

  (三)思考:编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片段的材料组成文章,他的目的`是什么?

  1、三个片段的共性。

  2、同中求异,(目的是更细致完整地回答问题。)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四)过渡到影视:同样是这部分内容,影片的导演是如何处理材料的呢?

  1、观看影片节选。根据画面的材料内容,揣摩导演的表达意图。

  提示两个问题:

  (1)影片节选中哪些画面中的人物,与课文中的人物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

  (2)揣摩作者让这些画面在影片中同时存在的意图是什么?

  2、教师小结。

  (五)得出比较结论:

  选材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根据这一结论,引导学生给文章拟一个更恰当的题目。

  (六)教师总结全文。

  (七)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文章:三类不同职业、身份的人:面对灾难、死亡:镇定、坦然人性的美

  影片:众多人物:面对灾难、死亡:镇定、净空、争着逃生人性的多元化

  结论:选材是为主旨服务的。

  设计说明:

  1、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目前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内容而定的,目前我们正好上到第二单元“立意、选材的比较”。

  2、教学设计的思路:

  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先从初步阅读文本入手,再深入感悟文章的主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影片节选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巩固。

  3、难点的突破,主要是靠对人物共性和异性的探索中得到解决。

  执教者简介:

  本人职称不“高”,教龄不短。漫漫求索路,付出不少,所获不多,正与目前语文教学的通“病”(效率低)一致。月转星移,勿感不惑,更觉迷茫,然,并未退缩,庶竭驽钝,耕耘教改;课堂求真,做人求诚,愿与同仁,探究学问!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能有所了解,并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2.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习《泥人张》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那俩个人物?

  2。面对“海张五”的侮辱,“泥人张”漠不作声,他会怎么样呢?一般人会怎样呢?

  (二)分析课文:

  1:情节里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海张五和泥人张,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从文中找出介绍他们的语句。(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

  (板书:海张五 赚下金山————有钱

  将军义子————有势) 有钱有势就导致了他的猖狂蛮横,为后来他的挑衅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板书:猖狂蛮横)

  (板书:泥人张 单手捏泥人————技艺高妙

  贱卖海张五————沉稳干练)

  2、面对海张五的羞辱,泥人张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后发制人。你不是说贱卖都没人要吗?那我就把你的泥像贱卖给你看看。由此可见,他不但技艺高妙,而且沉稳干练。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艺高胆大。(板书:艺高胆大)

  3、作者却用独特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叙述了海张五的猖狂蛮横、自取其辱和泥人张的一言不发却出奇制胜,使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可谓丰满奇绝。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他有真本事,有真功夫,就能活的有尊严,获得别人的尊敬。

  二、 教学《好嘴杨巴》

  (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张嘴,而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吃饭、说话)如果一个人他伶牙俐齿,我们可以说他有一张______嘴?(用一个字回答)那么我们今天的课文中冯骥才先生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好嘴”——杨巴。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四个能够概括杨巴性格特点的成语。

  ——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①这些词语含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贬义

  ②可是,作家冯骥才却把这四个成语一股脑儿全用到杨巴一个人身上,却丝毫不含贬义,大加赞美一张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在作家冯骥才的指引下,去一趟天津卫,欣赏一出好戏,《好嘴杨巴》!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来简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兄弟生意火——中堂发怒——巧答中堂——名声远扬

  (1)兄弟的生意为什么红火呢?

  ①杨七的好手艺;茶汤的精细制作过程

  ②杨巴的嘴好。

  (2)那杨家茶汤是如何发迹的呢?正是因为他们俩的默契配合,使得茶汤的生意异常红火,因此被众官员推荐为招待李鸿章的上品。

  (3)府道县台们是如何准备接待李鸿章的工作的?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嘴脸?

  可见众官员对这样的决定信心满满。那么事情的结果是否正如众人所料吗?我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课文的高潮部分“中堂大怒,杨巴巧答”

  3、请大家阅读7~14段。

  (1)这一部分首先描写了什么?

  ——中堂大人看戏,杨七杨巴奉茶。

  (2)找出对中堂大人的描写,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堂大人此时的心理。(7段) ——爽。

  (3)而当中堂大人看到杨七杨巴送那上来的茶汤时,是否如众官员所料?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怒

  (4)李鸿章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8段)

  试将下面的两个感叹词放到对李鸿章的描写中去

  a、啊 b、哼

  (学生现场情境再现)

  “啊”后李鸿章的心里话是什么?——“这上面这么多脏土!”

  “哼”字后的心里话是什么?——“真是岂有此理!”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李中堂的心情是由“爽”转为“怒”

  (5)李鸿章大怒,当时气氛如何?——“紧张”

  (6)作者是怎样营造出这种紧张的气氛的呢?

  ①描写李中堂欣赏莲花落子的祥和气氛——气氛烘托——铺垫

  ②“打落”“乱飞”“泼了一地”——动作描写——正面

  ③众官员都“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动作描写——侧面

  (7)那么,此时说话需要什么?——勇气 (板书:敢说)

  (8)如果这样说行不行?“中堂大人息怒!那上面不是脏土,是碎芝麻!”你认为李鸿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9)对杨巴的心理描写(第10段),

  ①是芝麻,不是脏东西——孤陋寡闻、没见识

  ②不加解释——承认是脏东西

  ③抢在前头说

  (10)因此杨巴是怎么说的?

  ——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注意:不知道、不爱吃——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说“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这儿却说“不爱吃”。这样说,有两大妙处:一是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二是给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一个“不知道”“不爱吃”,使紧张的情势顿时化解。 (板书:巧说)

  (11)那杨巴这句话在李鸿章发怒后多长时间内说的?(学生讨论)

  ①“飞快”“一转两转三转”。

  ②“其他人都吓蒙了”“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这就透出杨巴的聪明”——反应快(对比)

  (板书:快说)

  (12)杨巴这句话说出后的效果如何呢?

  ——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心灵嘴巧”“机敏过人”“聪明”,赏银一百两

  (三)小结:文中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杨巴好嘴的“好”呢?

  1、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转,就让人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

  2、在紧张环境下通过杨巴的“敢说”“巧说”“快说”来表现出杨巴的好嘴。

  3、中堂大人没有喝茶汤反而给赏,说明中堂大人赏识杨巴的好嘴,从侧面肯定杨巴嘴好。

  4、故事结尾,以杨七的埋没来反衬杨巴的声名远扬,肯定杨巴的好嘴。

  三、语言特色

  生动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呢,对,就是语言,说到语言,本文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地方。

  1。作者大多采用口语来讲述故事,其中多处使用了天津地方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如“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地方的府县道台费尽心思,究竟拿嘛样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

  2。语言极富表现力。比如泥人张捏好海张五的头像后,“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 戳”字展现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真是无可更易的一个字眼。

  3。人物语言个性化。李鸿章与底层手艺人在语言表达方面极为不同:“不知者当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来人呀,赏银一百两!”李使用的官话文白夹杂,与杨巴跪倒后请罪解释的话形成了十分有趣的对比。

  四、总结

  写“泥人张”作者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后,便切入主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么“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回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市小杂货摊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的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妙招制胜。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 写“好嘴杨巴” 作者采用“引出故事主人公——设置悬念——出现危机——巧答化危机——声名远扬”的巧妙构思对杨巴的圆滑、精于人情世故大加褒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道德判断。旧社会民间艺人处在社会的底层,再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的压力,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杨巴的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与其说是其性格的弱点,不如说是应对生存环境的特殊策略。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板书设计

  泥人张

  海张五 赚下金山———— 有钱

  猖狂蛮横

  将军义子———— 有势

  泥人张 单手捏泥人———— 技艺高妙

  艺高胆大

  贱卖海张五———— 沉稳干练

  好嘴杨巴

  敢说 ——— 勇气

  巧说 ——— 好嘴→ 心灵嘴巧、

  快说 ——— 机敏过人、聪明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语句,赏析课文语言。

  4、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

  3、品味语句,理解句子的内涵。

  【学法指导】

  1、读:

  自读法(圈、点、勾、划)

  2、思:

  质疑(提问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学生简单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走进那段往事。

  二、简介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⑵了解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下列字词:

  鬃()磨磨蹭蹭()

  脊背()掺和()枉()读

  3、复述课文:

  围绕着“第一本书”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复述时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情节。

  四、研读课文

  1、思考:

  作者回忆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一本书”可以蕴含许多感情,请阅读相关语段,用“从──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读到了哪些情感?

  2、质疑:

  赏析了课文内容后,你对书中的语言、语句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间探讨解决.无法解决的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五、拓展延伸

  学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了解了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六、课文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可从基本知识积累、情感启迪、学习方法等方面小结)。

  七、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当“我”把补好的课本再次送到乔元贞的手里时,乔元贞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像乔元贞的神情、语言,写一段话描写当时的情景。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与父亲外还有乔元贞、“弄不成”、二黄毛,三人虽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人,在课文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2.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这一特点。

  3.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4.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一边导入: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他们的奥秘。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会产生探索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读课文并思考: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三、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五、布置作业: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识记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

  2、品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

  3、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走进本单元,我们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养分,一个个富有人格魅力的古代文人墨客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崇敬万分:陈涉不甘心受剥削命运的“鸿鹄之志”,柳宗元对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陶渊明对安定平等社会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从这篇美文中体会失意时的他表现出的旷达的情怀。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和停顿,必要时再书上做标注。

  2.教师出示本科字词投影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教师强调重点

  滁( ) 壑( ) 琅琊( ) 潺( ) 酿( )

  辄( ) 暝( ) 伛偻( ) 洌( ) 蔌( )

  射者中( ) 弈( ) 觥筹( ) 翳( ) 晦( )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同桌各读课文一遍,相互纠正读音错误。

  5.全班齐读,要求读出节奏和停顿。

  三、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划出不解之处。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

  3.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交流解决。

  4.生一人一句翻译全文,师生同为译者纠错。

  四、自学交流一:走近醉翁亭,感受景物之美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因而醉翁亭秀丽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划出文中描绘美景的句子,大声朗读。

  明确;要读出醉翁的欣喜、热爱之情。

  学生朗读、交流、评价。

  2.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自然美景加以形象的.描述,并给画面加一个小标题。

  学生交流、评价。

  五、自学交流二:小组合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完成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

  1、在美景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之乐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看书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交流明确:

  除山水之乐外,滁人游乐,太守游乐,太守与游人“同其乐”。

  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醉”与“乐”呢?本文的主旨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写“山水之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寄托,虽然遭受贬谪,但能排除政治失意的悲愤,从山水之中自得其乐。写游人之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政绩,滁人游乐是由于生活安定,太守游乐是由于政务清闲。写太守与游人“同其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理想。可见,作者欣赏山间美丽的景色,与宾客喝酒游戏,对游人的快乐感到高兴,都表现出他的乐趣在于:把滁州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和平快乐的生活。这正是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美点寻踪,当堂达标。

  学生仿照例句探寻本文的美点所在。

  例句:美在自然景物呈现的优美的意境,看那山水相映、晦明变化、四季变幻、禽鸟和鸣。

  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的情怀等方面展开探寻交流。

  七、背诵课文。

  学生在充分感受到作品美之所在后,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八、作业布置。

  欧阳修的人生态度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有何不同?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何启发?

  教后反思:学生不同学习体验的碰撞、冲突、认同,引发学生反思不和谐的原因,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体验和想法,也注意调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课文文本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以一定价值取向的文本积极地影响学生的个人情感,学生最终认识到欧阳修是为“山水之乐”和“百姓之乐”而醉,也就理解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学习目标:

  1、感受冼星海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气魄。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并体会作者对冼星海的怀念之情。

  学习步骤:

  1、自读课文,要求:按照时间为顺序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并为它们拟三个小标题。

  2、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冼星海形象。把体现冼星海个性特征的句子圈划下来,用简洁的语言写批注。

  3、品析典型事例,感受冼星海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怀念之情。

  4、作者茅盾与冼星海仅仅是一面之交,为什么他却能作出如此肯定的假设,而且把冼星海当成此生难忘的挚友?

  5、你认为作者回忆这些往事的目的何在?

  6、作业:

  仿写:选取一、二典型事例,描写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同学。

  要求:

  (1)务使人物性格鲜明

  (2)300字左右

  《忆冼星海》阅读练习

  1、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分)

  回忆想象、印象

  听《黄河大合唱》 ①

  读冼星海的自传②

  ③气魄伟大,好学深思,热爱祖国

  2、、阅读划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4分)

  “好奇”的'原因:_①_____

  “好奇”的原因:__②____

  3、、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字)(6分)

  答案

  1、答案示例:

  ①魁梧奇伟,沉默寡言

  ②战胜了生活的坎坷,成就了伟大的抱负

  ③在西安与冼星海相见

  2、答案示例:

  ①听《黄河大合唱》之后,“发生崇高的情感”

  ②能写出具有“伟大的气魄”作品的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

  3、答案示例一:

  作者先写听《黄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图》,从侧面表现出冼

  《忆冼星海》原文阅读

  忆冼星海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我见过马达刻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它还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这才得到部分的满足。

  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的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①。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的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像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却使我兴奋鼓舞。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歌民谣的材料。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现在我还记得的,他这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的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他这伟大创作的此一部分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 “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一、教学目的

  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二、教学要求

  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

  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写作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径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么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四、文本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怒”: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

  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四、五句,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平的样子。

  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

  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为百姓悲凉。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这两句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五、中考试题汇编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 20xx年淄博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考: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赏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并答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一个“聚”字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一个“怒”字表现了。 ②归结全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的句子是:

  (①内心的不平静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对下列诗歌理解正确的项是:判断对错

  A、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短篇传记,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指导思想】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种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说到底也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 “文眼”、 “字眼”、“词眼”、 “句眼”、 “段眼”等。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训练的结果。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也是需要训练的。一方面要有老师的指导(训),另一方面要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练)。但训练方式不是大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集中体现在三两个精炼的课堂提问中,通过师生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试行以后,语文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初中生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前,打开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启发学生,引导探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发现质疑,积极思维。最后结果是否与教师的预想吻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启发思维探究的过程,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回归“人文”是“新课标”的另一面重要旗帜。值得指出的是,人是社会的人,也是历史的人,人文精神除了横向的相通,还有纵向的传承。而“文学即人学”,要深层探究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精神风貌,就离不开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印证。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触发点,比较,迁移,打开一道口子,让神秘的天光照进来,激发出学生超越教材的感悟,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实现人格与情感的升华。

  【教学设想】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的真实情境,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体验故事,进行自主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

  2、 从读入手,了解文章大意,以突出文言文特色;通过引导学生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感悟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并贯穿写人的方法,从而延伸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理解有关的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品析词句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探究五柳先生的形象,了解古代人物传记的写法及特点,学习运用朴素洗练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志趣。启发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

  2、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和对有关语句的理解

  3、迁移训练,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

  3、 请学生提前了解陶渊明其人,回忆以前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东晋末年,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其三),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进入文本

  (1)、研习课文。

  1、让学生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

  和读课文,明确节奏。

  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

  如三字短句:好读书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如复杂长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hè)

  箪(dān) 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

  瓢(piáo) 屡(lǚ) 娄(lóu) 欤(yú)

  让学生联系自己对传记的已有了解,同本文比较一下,明确传记的一般写法和特点,教师适当点拨。

  要点提示:传记开头一般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然后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揭示其性格、品行等,最后对所记之人和事作一评价。

  3、课文疏通

  要求:

  重点字词——准确、多音字认识、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一些简单句式

  ㈠解释字词

  嗜:喜欢,特别爱好

  辄:就,总是

  吝:吝惜

  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时贫贱人所服

  箪:用苇、竹编制的用来存放事物的器具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汲:取水于井)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㈡解释词句

  详:详细的知道

  翻译: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因而

  翻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辄:就,总是

  翻译:他一来就要把酒全部喝光

  萧:冷冷清清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翻译: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戚戚:忧愁的样子

  翻译:不为贫贱而忧虑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翻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㈢多音字注音

  传、好、期、号、乐、少等

  ㈣一词多义

  之、言、意、得、其、甚、志、去等

  ㈤翻译句子

  1)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2)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针对文中没有注解、学生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4、课文翻译

  1) 全文翻译

  2) 翻译、学习时注意下列问题: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感情轻微变化

  要点提示: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2)、寻读探究。

  1.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要点提示:

  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

  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2. “嗜酒”说明了什么? 他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

  借酒醉获得心灵的平静,体现了他的率真放达的天性。

  淡泊名利。他实际上有痛苦,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和乐趣。

  3. 教师引导: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 “文眼”、 “字眼”、“词眼”、 “句眼”、 “段眼”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并思考这个字与“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有何关系?

  通过朗读和讨论,明确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

  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讨论: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以填空的形式逐句分析。

  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具有隐者心境的五柳先生。

  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小结: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3)、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1文中所写人物生活细节,突出有四: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先生专志乐学。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可见先生洒脱不羁。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先生安守贫贱。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可见先生高雅脱俗。

  (解说:阶段小结,顺势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确人物思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本文虽然不足二百字,但所选取的事例都很典型,所以虽是寥寥几笔,便把 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描绘得惟妙惟肖。那么,本文选取了几个事例?其典型性表现在哪里?

  [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概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文中态度概括有六:对读书的态度;对作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如许种种态度,即从多层面表现人物。而每个层面所用笔墨都简约洗练,正是点到即止,速写传神。

  例: 第一段后面写以诗文自娱,那么前一句写“环堵……晏如也”又是什么意思?

  要点提示:文中描述“环堵……”意在突出“家贫”,用意仍为表明其安于贫困的性情。虽然衣食不周,但五柳先生经常写文章以自娱为乐,并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世俗的欢乐与忧愁,而且愿意以此享尽天年。

  通过作者的细致描绘,一个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率性放旷的隐士形象,便完整而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4)、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要点提示:

  ①是文中的亮点、美点,9个“不”字几乎网尽人物性格志趣;②是①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认识人物。③既为①②的总收,又是难点的突破;④是难点的进一步开掘。以上四环节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选点突破能力。

  (5)、品读探究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后世多有“不求甚解”者,断章取义,拿此句来做遮羞布,掩盖其无知的真面目,同学需注意不能踏入歧途。

  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6)、悟读升华

  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去感受本文语言的精妙之处和选材的精当。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杨延芝曾说:“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孙联奎也说过:“不洗不净,不炼不纯。”本文正是简洁洗炼的典范。写人物、抓住特点,寥寥几笔,栩栩如生。

  本文语言清新自然,个性鲜明,袒露心声,毫无雕琢之痕,没有半点做作之处,请你从中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有何妙处?

  [注重让学生谈自己的具体感受。]

  2、结合全文,五柳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从对其讨论的情况不难发现:五柳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率性放旷、志向高洁的隐士。他虽然生活窘迫,却乐观豁达,以酒、诗自娱,可谓超凡脱尘、与众不同。(列出示意图)

  (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

  3、假如你也来评价一下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哪些现象说“不”,向哪些现象说“好”?

  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发言,从而领悟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情感,培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

  小结:对于很多事物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无论评价别人还是评价自己都应如此。特别是评价自己,一方面要“人贵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渊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式的自我评价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们应该做到心明眼亮。

  (三)作业

  1、以一种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的评价方式,写一篇200左右能体现个性,抒发感情的自传.

  2、背诵课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2.品位赏析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2.小组合作品析文章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作者袁宏道的有关资料。

  3.查找一些以描写各季节景色为题材的古诗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春天,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即使我们坐在教室内,仍能感受到春天的那种勃勃生机和无处不在的明媚阳光。现在就让跟随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袁宏道一起去领略北国之春的魅力。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课前,老师让大家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相信同学们都会完成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把你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资源共享。

  (学生自由发言并互相补充。在这里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查找资料的能力,而且要对查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教师小结: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三袁中,袁宏道成就最大。他师事李贽,推崇徐渭。提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的文学主张,反对厚古薄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较多作品着意抒发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率真自然,散文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活泼。所作游记、小品最为人称道,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著有《袁中郎全集》。

  自主合作,解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放录音,学生自己正音。

  教师检查(屏幕投影)

  廿(niàn)偕(xié)燕(yān)砾(lì)鹄(hú)鬣(liè)

  茗(míng)蹇(jiǎn)浃(jiā)曝(pù)呷(xiā)恶(wū)

  2.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存疑。

  3.列出疑难,寻求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帮助,师生合作解决。

  冻风时作:作,起。

  土膏微润:膏,肥沃。

  于时:在这时。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浅鬣寸许:鬣,兽颈上的毛。

  泉而茗者:茗,茶。这里名词用作动词,可为“品茶”。

  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恶能无纪:恶能,怎能。

  整体感知,细腻品味

  (过渡)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以“春”为题材的有很多,文章洋溢着盎然春意,而本文却不急着写春意春情,而是点染出料峭的春寒,甚至冻风时作。这让为官清闲,想畅游一番的作者憋闷得很,我们甚至可以想像,这位如笼中之鸟的客人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内焦急地踱着方步了。当“天稍和”便即出城游玩,北国的春寒非但没有阻止作者的游兴,反而给他带来许多新鲜感,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从不同角度切入,如写景写人、状物抒情、写景说理、品评佳句、动态静态的关系、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从各个角度欣赏文章的美。

  1.小组讨论(给各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发给学习小结,请本组的记录员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做好记录。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与他们共同探讨,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对有创意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

  2.小组汇报鉴赏结果

  教师明确:

  满井游记 写景写人──物我一致的境界

  状物抒情──情景交融的感受

  写景说理──哲理深邃的境界

  静态动态──栩栩如生的画面

  品评佳句──美好喜悦的意境

  修辞手法──生动活泼的形象

  拓展阅读

  1.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诵读,说说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景色?你是从怎样的角度进行赏析的?

  2.教师出示三首,先读,后填表。

  甲: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丙:春歌

  南朝乐府

  春风动春心,

  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

  阳鸟吐清音。

  季节

  景物

  甲

  家家雨、处处蛙

  乙

  春天

  丙

  (点悟:甲段中“黄梅时节”为“初夏”,乙段中的景物有花、叶、蜂、蝶,丙段中季节为春天,景物有山林、鸟)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从以上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这些诗歌都是抓住景物的季节特征进行描绘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满井游记》亦是如此。作者袁宏道细腻地描绘了满井初春的景色,不多几句便勾勒出一片盎然春意、勃勃生机。文笔清新流畅,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游览时轻松喜悦的心情,全文流淌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作业

  1.拓展阅读中的三首诗都为读者提供了想像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2.翻译句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请模拟文中的比喻句,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见之物,造句。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文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课堂类型:主题型群文教学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把握古体诗的特点,理解两首诗歌内容。

  2、比读诗歌,运用求同法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出自我。

  教学过程:

  一、对诗热身,导入新课:

  唐代是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唐诗中有四季变换的美好,有万物欢腾的生机,有高山大川的壮丽,还有野草小花的顽强。我们今天学习的《唐诗二首》似乎与这些诗歌都不同。

  (设计意图:以两位诗人格律诗中的名句导入,一方面是做课前热身,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另一方面,这些对仗的诗句为学生发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形式上的特点作以参照;其三,也与课末的主题相呼应:诗歌可以描绘美、传播美,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关照民生,关注现实。)

  二、初读求同,读懂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两首诗歌,说说这两首诗歌在形式上有哪些共同之处。可以从字句、押韵、平仄、表达方式等角度来说。

  预设:

  这两首诗都很长,有很多句,不像格律诗一样是四句或者八句。

  这两首诗押韵有变化,不固定。

  这两首诗每句中的字数也不相同。有二言,三言,七言,九言。

  这两首诗都没有对仗、平仄的限制。

  这两首诗都是古体诗,叙事诗。

  (屏显,共读)

  与格律诗相比,古体诗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用韵灵活,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中途可以换韵;不讲究平仄、对仗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卖炭翁》是乐府体。

  2、结合课下注释,快速了解诗意。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诗,它们分别叙述了怎样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有哪些相同之处?

  预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了诗人所住的茅屋被肆虐的秋风吹破,茅草横飞,屋漏遇雨,长夜难眠的经历。

  《卖炭翁》叙述了在终南山伐薪烧炭的老人,辛辛苦苦烧成的千余斤碳被宫里的太监掠夺而去的事。

  过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叙之事是诗人的亲身经历,《卖炭翁》所叙之事是诗人的所见所闻。那么这两个故事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大家再读诗歌。

  预设:

  这两个故事中人民生活都很悲惨。

  两个故事中都有一个可怜的老人。

  两个故事都揭露了现实的黑暗。

  ……

  3、两首诗中都有一位老人形象,结合两诗中具体的词句,说一说哪位老人的遭遇更悲苦?请你为老人代言,用朗诵表现出其生活的悲苦。

  小组讨论、交流。朗读,展示。

  预设:

  杜甫的遭遇更悲苦。他生活贫穷,住的是茅草屋,盖的被子很破旧。“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从“冷似铁”“踏里裂”等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他生活穷苦。

  杜甫的遭遇更悲苦。他的茅草屋被风吹破,又遇上冷冷秋雨,长夜难眠,一家人生活无所依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内心独白透露出国家战乱,生活无依的悲苦。“长夜”不仅仅是指这一个晚上,还有以后那些悲苦的漫漫岁月。

  杜甫的遭遇更悲苦。他处于战乱当中,流离失所,在朋友的资助下好不容易盖的茅屋又被吹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子破漏,秋雨不停不歇下得越来越大,屋里一定是又湿又冷。

  卖炭翁更悲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由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卖炭老人伐薪烧炭生活又脏又累,烧炭时间长。“苍苍”与“黑”形成对比,写出卖炭翁年事已高,但为生存下去,还要辛苦劳作。

  卖炭翁更悲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矛盾心理更凸显老人悲惨的生活境况。

  卖炭翁更悲苦。“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他辛苦半年烧成的炭却被宫里的宦官变相掠夺了。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求同,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诗歌深层。第一次求同,意在发现两首诗语言形式的特点,略处理;第二次求同,意在整体感知内容,以横向对比的方式激发学生探寻发现的兴趣,略处理;第三次求同,聚焦人物刻画,深入诗歌品读词句,这一环节需精研细磨。)

  三、背景引入,读懂社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群童“为盗贼”,《卖炭翁》中是否也有“盗贼”?造成两位老人如此悲苦的原因是这些“盗贼”吗?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做了左拾遗,后因直言上谏被贬。他亲眼见到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极大的苦难,看到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759年,他抛弃官职,携带家小逃荒辗转到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过上暂时安定的生活。7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他的茅屋,生活又陷入漂泊无着的状态。

  《卖炭翁》是为“苦宫市”而作。“苦宫市”,即人民以“宫市”为苦,“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但是,中唐时期“不复行文书,置白望(采购的宦官)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预设:战乱、灾荒让百姓穷困潦倒,生活难以为继,而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真正的盗贼是那些衣着光鲜的统治阶级及其爪牙。

  【设计意图:在比较人物遭遇的基础上,引入背景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把握现实主义作品的写实特点。】

  四、对举再读,读懂诗人

  1、交替朗读,比读品悟。

  师(低沉悲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悲凉凄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生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经历风雨,经历苦难的杜甫,他想到的是______

  (屏显)

  女: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男: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女: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男: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女:一车炭,千余斤

  男: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身为官位的白居易,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课本上《卖炭翁》的插图,你觉得这个插图符不符合诗人的创作意图?如果让你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画一幅插图,你会怎样画?

  预设:

  诗人站在茅屋门口,屋外是漫天的雨丝。远处隐约有更多破败的.茅屋,还有百姓在战乱中死伤倒地的图景。

  诗人站在大雨中飘摇破败的茅屋里,眼前浮现出一座座高大坚固的房屋。

  ……

  3、上海余党绪老师曾评价杜甫的茅屋是“最神圣的茅屋”,可以做这幅画的题目。如果让你给《卖炭翁》的插图拟题目,你会拟一个怎样的题目?

  预设:

  最无耻的买卖

  最卑鄙的掠夺

  最职业的讽喻

  最有力的控诉

  ……

  (板书两个标题,过渡到下个环节)

  4、浏览链接材料,杜甫和白居易的笔下相同的是什么?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甫《昼梦》

  注释: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战乱,让老百姓安心种田,普天下再没有虎狼之吏横征暴敛,残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钱财呢?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杜甫《洗兵马》

  注释:怎能得到强壮有力之士挽下银河,把甲胄、兵器全部清洗,永不再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诵读。结合诗句简析,思考两位诗人关注的相同点。

  小结:那一句句“安得”中,饱含着诗人对天下太平、人民安宁的祈盼;那一腔惦念里,充满着对民生的关注、对百姓的悲悯。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不管是身受苦难,还是衣食无忧,他们饱览人民疾苦,体察人间冷暖,他们用文字呐喊、用文字为民请命;他们心里有大爱,眼中有民生,笔端流露出的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白居易《寄贾生》

  结课:唐诗中不仅有四季美景,不仅有闲情雅趣,还有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对民生疾苦的呼吁。正如蒋勋所说:

  文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文学有另外一个职责是真正使人类的灾难、苦难、孤独和寂寞被人听到。——蒋勋

  同学们,请把目光投注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当中,看一看更多的人群,我们的身边还有像农民工、环卫工、病弱衰老等生活艰难、悲苦的群体。希望你们心中有悲悯,笔下有民生,书写有情怀的文字。

  (设计意图:课堂落点是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一环节通过三个步骤推进:运用对举的方法给诗歌插图、拟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关注点、着力点;通过分角色比读,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悲悯情怀;拓展朗读两位诗人其他诗句,加深学生的对诗人情怀的认知。)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学生答:‘不亦乐乎!’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

  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比如:……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三、复习《陋室铭》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四、总结。

  字词听写题:

  狭隘 热忱 纯粹 派遣 鄙薄 殉职 热忱 毋宁 啁啾 翌日

  笃信 宽宥 窒息 灼热 殉职 旁骛 亵渎 胸襟īn 摒bìng弃

  迥iǒng异 芥iè蒂dì 嫉í妒dù 缅iǎn怀 揣chuāi摩

  萎5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12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03-01

八年级语文教案下册05-30

语文八年级下册优秀教案01-21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05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06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10-14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2-16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19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