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5-21 15:51:46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1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找到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再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的积相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迫切欲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习一些数学中的规律,激发对数学的喜爱,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寻找算式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出规律,并会举例。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1.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2.34543239676932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读都一样。

  具有这个特点的句子叫回文句,具有这个特点的数字叫回文数。

  二、探索规律

  1.读读下面的几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个算式中的数字都一样。

  不同点: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了,每个因数首尾上的数字也交换了位置。

  只读左右两个算式中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类算式的规律。

  先计算下面每题中的左、右两个小题,再在()里填上“〉”、“

  (1)12×42=24×21=

  12×42()24×21

  (2)34×86=68×43=

  34×86()68×43

  (3)36×21=12×63=

  36×21()12×63

  2.独立计算思考,引导发现规律。

  (1)通过以上的计算与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这3组算式为什么分别相等,

  ①左边算式的第一个因数与右边算式的第一个因数的关系怎样?左右两个算式的第二个因数的关系又是怎样?(12扩大2倍是24,42缩小相同的2倍是21)

  ②再看竖式你有什么发现?(每层的`乘积相等,比较为什么?)

  ③你从每个算式中的4个数字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第1个数字乘第3个数字的积等于第2个数字乘第4个数字的积)

  3.验证:

  我们把每个因数都变成小数,这个规律是否成立?不计算你怎样验证?(验算a×c是否等于b×d)

  (1)3.6×4.2()2.4×6.3

  (2)3.2×4.6()6.4×2.3

  (3)1.3×2.6()6.2×3.1

  4.这类题和表内乘法的哪些口诀有关?

  这类题和表内乘法中积相等的两句不同口诀有关。

  追问想想:两句乘积相等的口诀有哪几组?

  (1×42×2;1×62×3;1×82×4;1×93×3;2×63×4;2×84×4;2×93×6;4×63×8;4×96×6)

  追问:这类题和表内乘法的这几组口诀有什么关系?

  追问:根据这几组口诀你能编出具有这种规律的题吗?计算并检验。

  例如:1×6=62×3=6

  12×63=36×2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做客了?(大象)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请三个学生板演第1题,其余学生完成第2、3题。

  1.笔算。

  13+1320+6132

  2.口算。

  243315

  625879

  40+4030+30+30

  20+20+20+20

  3.口答。

  8个十是()。

  10个十是()。

  15个十是()。

  56个十是()。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三道题目答案中个位上的6表示什么?十位上的2呢?

  生:(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大家看(出示第76页例题的情境图)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解决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能用乘加、乘减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为信息窗2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乘法学习的知识经验,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节课里,要引导孩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总和用加法计算,两数比较大小用减法计算。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前面对于此类知识已有接触,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些困难,有些问题要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乘加乘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

  1.通过孩子喜欢的旅游活动开始一节课,紧张活跃的气氛迅速使孩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交流汇报的环节中,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组织有序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算理。

  4.各种巩固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到了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教学流程

  (一)示标示导,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课板题

  师:同学们,在这个郁郁葱葱的季节,当完成作业后,你最喜欢做什么?

  生1:我最喜欢看课外书。

  生2:我最喜欢到游乐场去玩。

  生3:我最喜欢走进大自然或与同学门结伴外出旅游。(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旅游经历)

  师:旅游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呀!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吧!(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生2: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还剩五人。

  生3:小型车4元每辆。大型车6元每辆。

  师:你们说的非常准确,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生2: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生3: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 3 - 生4:停下所有的大汽车需要多少元?

  生5:停下所有的小汽车需要多少元?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2.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2.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出示自学指导:

  (1.找一找,说一说,应该从情境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这些信息与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2.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呢?

  3.试一试,你能列出式吗?

  4.议一议,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有价值的材料。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展示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正确列式

  - 4 - 师:同学们,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呢?

  组1:9×4=36(人)

  36+5=41(人)

  2.理解思考方法与解题思路 (1) 方法1:从问题出发

  生1:你能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2:总人数等于已分组的人数加剩下的人数,剩下的人数知道了,所以要先求4个组有多少人,用9×4,得到36人,再用36加上5就是总人数了。

  (2) 方法2:从条件出发

  生3质疑:我们组不是这样理解的?

  师:你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生3: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可以先求出4个组有多少人,即9×4,得到36人,再用这4个组的人数加剩下的人数就是一共的人数,即36加上5。

  3.质疑提升

  师:我们再来看算式:9×4=36(人),36+5=41(人),这里都有哪些运算呢?

  生:乘法与加法

  师:我们就把它叫做“乘加两步计算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两种思考方法与解题思路,你们想进一步认识它们吗?

  生:想!

  - 5 - 师:第一种从问题出发,这种方法就是通常说的“分析法”,第二种从条件出发,这种方法就是通常说的“综合法”,这两种思路都是分析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4.巩固强化

  师:请同学们自己解决“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体会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及时练

  出示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1.问题处理

  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再充分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梳理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学生的解决方法:

  7×3=21(辆)

  21-9=12(辆)

  (1)(分析法)要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需要知道小汽车与大汽车分别有几辆,大汽车有9辆,所以要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即用7×3=21(辆),再用21-9。

  (2)(综合法)先求出小汽车有多少辆,7×3=21(辆),再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用21-9。

  2.对比提升

  - 6 - 师:我们把“9×4=36(人),36+5=41(人)”叫做“乘加两步计算问题”,那么你能给“7×3=21(辆),21-9=12(辆)”取个名吗?

  生: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师:你们真聪!想一想,这两种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思考方法基本一致,是吗?

  生:是。

  (五)学情诊断,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教材92页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与温馨提示:

  (1)读一读,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2)议一议,该怎样列式呢?

  (3)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并纠正其中的错误。重点交流: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2. 自主练习-—教材92页第3题

  温馨提示:付出的钱与找回的钱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乘减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解决方法。

  3. 自主练习-—教材93页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与温馨提示:

  (1)找一找,一年级对应的信息是哪些,二年级对的信息又是哪些?

  (2)试一试,解决图中的两个问题?

  (3)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并纠正其中的错误。重点交流: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六)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1:乘加两步计算问题。

  生2: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生3:两种分析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考方法:分析法、综合法。

  七、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4×9=36(人) 4×3=12(辆) 36+5=41(人) 12-9=3(辆)

  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答:小汽车比大汽车多3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意识。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

  难点是: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米尺一把,5米长的细绳一条。每生一把学生尺,一张测验试题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故事导入同学们,孙悟空神通广大,不但能拿妖除魔,这几天还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些新的知识。回忆一下,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长度单位知识整理。引出课题并板书:知识整理:长度单位

  若学生早有整理知识的基础,最好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汇报交流整理结果,选择优秀的整理方法

  1、投影展示不同的整理方法(教师在学生整理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情)一般学生有这样三种整理方法:按顺序整理(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打乱顺序整理、只整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2、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整理方法并说明理由(目的:帮助学生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师小结:像这样按顺序整理知识,不但不容易漏掉或多写而且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它们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按顺序整理是一种很好的知识整理方法。

  3、补充整理的结果。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呀?(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把学生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如:大单位适合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小单位适合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等。)

  三、操作活动,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1、学生画分别是1毫米、1厘米、1分米的线段。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尝试用实际事例说明1千米大约有多长。

  3、估一估,量一量。我们知道了1个长度单位大约有多长,拿出手中的牙签,这根牙签的长度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好?估一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再测量验证。依次是材料中小棒的长、长方形纸的长、宽,教室中黑板的长、窗户的长、宽,课桌的长、宽等。

  4、屏幕出示数据资料,用手势表示资料中物体的长短。最长的昆虫,最大的蝴蝶、猎豹、最小的昆虫飞机等。

  四、故事激趣,引入练习

  师:孙悟空不但武艺高强,还帮助我们学数学,可他有个师弟猪八戒可就差一点了,我听说他又闹了个大笑话呢?八戒娶媳妇的故事(目的:让学生明白判断物体的长度不能只看数字或只看单位)

  1、找朋友(连一连)

  8千米26厘米50毫米3分米7米

  70分米8000米30厘米2分米6厘米5厘米

  故事连结: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师傅唐僧,虚心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八戒拿着米尺量量这个,估一估那个,苦学10天。这天师傅给他出了过关测试卷。出示:第一关测试卷

  第一关

  1.填一填

  1千米=()米6000米=()千米

  1米=()分米38米+54米=( )米

  1米-6分米=( )分米70毫米=()厘米

  8分米=()厘米3千米=()米

  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

  8千米=()米+()米

  2、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1米50厘米○1米5分米

  9分米○2米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5毫米○1厘米-2毫米

  学生自己做,同小组订正,选题说算理。

  屏幕出示:第二关: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2、我们测量世纪学校从南门到北门的长度是多少时,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3、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5、从寿光到潍坊的长度大约是46(),坐客车大约1个小时能到达。

  6、世纪学校小学部教学楼高约()米。

  学生口答上述各题。并说明理由。

  第三关:

  八戒一步的长度大约是8分米,有一间房子,房子的长八戒走了10步,宽走了5步,你能知道这间房子大约有多大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88找规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和练习纸及没有花边的雨伞、衣服、相框、手帕图片等材料。

  2、学生准备蜡笔或水彩笔。

  3、课前与学生做有规律的游戏。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变化之一。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形象的图形排列、颜色交替规律,为后面的抽象数列规律探索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存在的规律做好铺垫。虽说学生在生活中常见规律的存在,但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规律缺乏系统了解。因此,本节课设计时初定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物体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2、通过猜一猜、涂一涂、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猜测、创造能力。

  3、通过寻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

  四、策略选择。

  1、《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书本向生活辐射,不完全按教材的编排进行。

  2、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我准备通过多次实践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在数学新课程培训时曾记得斯苗儿老师针对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问题时说过,对于教材的挖掘,我们只要求广度而不是深度。因为,每册教材的编排总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只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测,体会“规律”的含义,掌握找“简单规律”的方法进行运用规律,再去创造规律,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课前:因为是借班上课,有必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前和学生做游戏。首先请学生看我或听我的,如果能跟得上就一起来做,谁做得好就请谁上来做。当我拍手××× ××××××时,学生已很整齐地跟着拍了起来。我再伸手、跺脚;伸手、跺脚......学生又整齐地做了起来。于是,我请了一位学生上来自编,其他学生跟着做。学生情绪高涨,都争着要上来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第一次来和你们一起学习,还不知道谁的学习本领最大呢?现在先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推测能力最棒,好吗?

  2、感知规律。

  (1)出示一串串的小积木,(有一部分藏在盒子里)逐一出示。(第1、2串是有规律的,第3串没有规律的)

  (2)猜猜接下来是什么?

  (3)说一说你的理由。

  当我连续拿出两串有规律的积木,让学生猜下一个是什么?学生肯定能说出相同的答案的,但当出示一串没有规律的积木,这时,学生的意见就不一定同一了,这时肯定会引起他们的争议。我就可以趁机让他们先看一看、想一想,再跟同桌交流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呢?如果学生能说出因为前两串是有规律的,那么,我就问他“你说有规律,那什么是规律呢?”从而引出课题。如果学生没有说出“规律”两字,那我就告诉他们,像前两串积木那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规律,然后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展开。

  1、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1)课件出示

  ①□○□○□○(注:□为蓝色,○为红色)

  ②△○□△○□△(注:△为红色,○为黄色,□为绿色)

  ③□△△△□△△△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3)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

  ⑷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虚线把反复出现的每一组隔开)

  如果学生的表达比较凌乱、无序的话,应及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

  ⑸你会接着画吗?

  2、猜一猜,第11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

  如果学生只说出第11颗是白色的,那我就会说:“我说也可以是黑色的。”那么学生就会好奇,就会再次去考虑问题。如果学生能说出两种可能,那我就请学生说出理由。

  3、涂一涂,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①○●○●○○○●

  ②△△△△△△△△△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规律?

  5、欣赏课件出示的有规律的图片。

  6、设计规律。

  小朋友,我们已认识了一些规律,也学会了找规律,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装饰一些物品呢?(出示雨伞、手帕等图片)

  (1)想一想,你们小组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创造的规律?

  (2)把这样的规律用在什么上面呢?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图片。

  (4)小组内交流。

  (5)展示创造的规律。

  (三)。

  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小朋友做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的规律。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用比谁最棒的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课开始通过观察、推理、猜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规律”的含义。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以及学习方法有时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在这环节,创设了让学生去猜,让学生意会,积累感性经验,给学生了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在表达上还是比较零乱、无序的。我通过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规律。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的习惯。这一题的难度并不大,但考虑到学生在找规律时一般是从左向右的顺向思维考虑。在这里通过不同方向去观察可以找出不同的规律,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全方位考虑。

  在学生认识了规律之后,让他们找找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再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最后请学生设计美丽的花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的发散,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趣。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还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自我的空间。他们可以画上花边,可以用学具摆花边,可以涂上颜色......,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巩固新知,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延伸。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在创设情景的谈话过程中已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当我连续拿出两串有规律的积木,让学生猜下一个是什么?学生都能说出相同的答案,并都有自己的理由。接着,我出示一串没有规律的积木,学生的意见不同一了,这时就引起了他们的争议。我让他们先静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跟同桌交流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呢?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学生大声地说:“因为它没有规律。”其他学生也附和着。

  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分歧时,我先不做出判断与,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产生矛盾的情形下,能够提己的想法,敢于面对意见分歧,通过交流形成一致的结论,是非常了不起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十分高兴。可我故作惊奇地问:“你们说没有规律,那什么是规律呀?”我的话还没说好,有个学生已站起来说:“像刚才那两串积木一样重复排列的”;有个比较眼尖的学生看到我课前在黑板上的磁铁(红绿红绿红绿)说:“那就是规律”;另有一位学生说:“刚才我们在课前做的游戏就是按规律做的。”接着,我就引出了课题,板书:找规律

  片段二:

  在完成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的第③题时,有位学生说后面可以填上△□,我问:你为什么这样填,有什么规律?生说:“正方形的个数不变,三角形的个数一个比一个多一。”我笑着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表扬了他。但是,我看到了部分学生的一脸茫然。我就没有留时间让学生探究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

  片段三;

  “学会知识要学会应用,今天老师请你们帮忙解决几个问题。”听说要帮老师的忙,学生可来劲了。我出示了一串黑白相间的10颗珠子问学生第11颗该穿什么颜色?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白色。果然学生都是这种顺向思维。这时我发现那位说出不一样规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我连忙问他:“有什么不同意见?”生答:“也可以是黑色。”同学们都看着他,一会儿就有一部分学生赞同了他的说法。我假装糊涂地问:“可以是黑色的?”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如果从左往右看的话就应该是黑色的。”这时其他学生也点起头。当学生明白,我假装糊涂,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加深了对“规律”的本质意义的理解。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可以找出不同的规律,并学会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全方位去考虑。以后学习规律就会容易得多。

  七、教学反思。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做为新单元的第一课时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教科书主题图是同学们在开联欢会,要求学生在布置后的教室里找出规律。做为一节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来的展示课,我力求在新理念支配下实施教学。设计时根据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及自己在课改以来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或困惑的问题,借此机会展示一下与大家商榷。因此,我大胆地对整个教学过程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实际出发,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从中感悟规律。反思教学过程,我感觉这堂课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于:

  1、做中玩、玩中学。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把传统的“听中学”与“看中学”转变为主动的、活动的“做中学”与“玩中学”,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涂一涂、欣赏图片、设计规律等活动,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不但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愉快地学习,同时让学生感悟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

  2、做中学,学中思。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如果本节课呈现的材料都是有规律的或都是同一方向的,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让学生在观念上经历“平衡--失衡--再平衡”的过程。片段一中的第三串积木接下来是什么呢?课堂中引起学生的争议。最终学生的结论是因为它没有规律,而我却故作惊奇:“你们说没有规律,那什么是规律?”及片段三中的我假装糊涂地问:“可以是黑色的?”由于有了这样的疑问,才激发了学生的交流与反思,让学生加深了对“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这节课也留给我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主要有:

  1、我走进新课程的误区。

  我反思了整个过程:本节课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确认这个设计是符合新的课改理念的,课上全班学生兴致勃勃,场面也很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自主实践每一个活动。但是,遗憾的是没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而草草收场。这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怎样才能使活动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而达到预设的目标呢?如果在设计中减少一、两个活动或某个环节是不是可行呢?于是,我用同样的内容在校教研活动中在自己班级上了一节课。这一次,设计不完全相同,首先,让学生猜积木引出“规律”后,再表示心中的“规律”,然后进行找规律,最后学生设计规律。活动中学生有充分感悟和体验的时间与空间,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发觉是我进入了新课程的误区导致课的失败。因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忽略了有效教学,以为活动少了就是不符合新理念的课似的。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安排的小组合作留于形式,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没时间引导辨析方法的差异,甚至没时间去关注尚缺成就感学生的困惑而草草收场。事实证明,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活动的整合,做到“以一带面”少设计几个活动。这样既符合课标,又不必担心一节课的任务完不成,那活动效果自然很有效了。

  2、存在困惑的问题

  这节课使我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许多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因为学生的想法、问题有可能是我们课前不能预测的。这样的课堂意味着教师会更多的付出,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回顾我的教学过程(片段二)在找规律时,有位学生说出□△△△□△△△的后面可以画△□时,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虽说生活中常见规律的存在,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可以说熟视无睹。因此,我当时只是肯定了他并表扬他,而没有让其他学生去研究,去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课后,有一位教师提出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下去这堂课一定会很精彩。那样的课更适应于新课标的理念,因为,我们提倡课堂上跟着学生的感觉走。但是,当时的我却想到既然每册教材总是由易到难,从浅入深的编排,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如果每节课都跟着个别学生的思维走,那么还有似懂非懂的学生怎么办?对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创造,他们的与众不同,我给予肯定、赞赏,但学生总是有差异的,一个人代替不了全班,新课标提出“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为什么我们只把目光注意到个别学生的身上,而忽视了绝大多数呢?(难道是我对课标理念错误的理解吗?)

  另外,对于教材的挖掘,斯苗儿老师说过只要求广度而不是深度。(难道是我对这句话的误解?)因此,课后我请教了那位上过这一课而顺着学生思路进行的老师,她说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是无可非议的,只是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为作业本是根据编排的要求出题的。我知道学生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新的思维都来自学生的实际,都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内容,因而也是教师最应该教、学生最应该学的内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维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呢,而且又符合学生的要求呢?因为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已出现了两极分化,如果不恰当地处理,班级中两极分化不是更加严重吗?这节课让我发现我已在课改中迷失了方向,对新课程的教学存有许多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寻找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平衡点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材解读:

  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儿歌“小矮人儿歌”

  小矮人儿歌

  1个小矮人1张床,7个小矮人(7)张床。

  1个小矮人2只耳,7个小矮人( )只耳。

  1个小矮人3双鞋,7个小矮人( )双鞋。

  1个小矮人4件衣,7个小矮人( )件衣。

  1个小矮人5条裤,7个小矮人( )条裤。

  1个小矮人6本书,7个小矮人( )本书。

  1个小矮人7支笔,7个小矮人( )支笔。

  教师读唱儿歌第一句(边拍手边读唱)。

  学生开火车形式边填边读唱。

  2、教师课件出示儿歌“螃蟹之歌”

  螃蟹之歌

  1只螃蟹8条腿,

  2只螃蟹(16)条腿;

  3只螃蟹( )条腿,

  ( )只螃蟹32条腿;

  ( )只螃蟹40条腿,

  6只螃蟹( )条腿;

  7只螃蟹( )条腿,

  ( )只螃蟹56条腿。

  学生齐唱“螃蟹之歌”。

  教师提问:小矮人儿歌和螃蟹之歌所用几的乘法口诀?

  学生回答:小矮人儿歌所用的是7的乘法口诀,螃蟹之歌所用的8的乘法口诀。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板题课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1、教师谈话: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二(1)班的同学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P48情境图)教师播放“庆祝六一”之歌。

  2、探究体验:

  师::请你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3、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平均每行挂几面?)

  (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56÷8=7

  (4)商7,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它的商呢?引导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几,就要想到几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结:当你选择了正确的乘法口诀后,观察除法算式中缺几,那么商就是几。

  齐说算理。

  (5)如果挂成7行呢?该怎么计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

  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被除数相同,但除数和商的位置交换了。并且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4、尝试练习: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分给了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①平均每组做了几颗?)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8个汽球,每7个摆成一行)(②可以摆成几行)

  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生练习)

  (4)交流汇报:你解决了几号问题?

  生:(49÷7=7)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再(男生齐说算理)

  生:(28÷7=4)怎么算的?再(女生齐说算理)

  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在计算除法时,可用什么方法求商?(“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你有信心能又快又对的求商了吗?

  三、实践应用

  1、算一算:

  48÷8想:()八四十八

  42÷7

  想:

  35÷7

  想:

  40÷8

  想:

  学生上练习本独立完成后订正。

  2、做一做:

  反馈:

  a、指名汇报答案,全班订正。

  b、观察每组式题,你有什么发现?(乘法里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里的两个因数,一个是除法里的商,另一个是除法里的除数。)

  c、小结发现:所以根据一个乘法算式,能求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商,除法和乘法关系密切,它是乘法的逆运算。

  其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们也喜欢过六一呢,现在就有几只动物宝宝正积极准备呢,不过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行吗?

  3、“小鸟回家”的游戏

  师:瞧,小鸟正在练习回家的节目呢,你算对了,就能让小鸟高高兴兴地回家哟!

  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最后一题全班用手势选择后再订正。

  4、“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

  师:大家齐了协力让小鸟高高兴兴地回家,小白兔可急坏了:原来小白兔想采蘑菇过节,可是河太宽了,需要踩着树叶过河,可是树叶上有除法算式,算对了才能过,小白兔却没学过除法,你愿意帮他吗?(P50页第1题)

  让学生扮演小白兔说答案,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订正。

  5、“拔河比赛”的比赛。

  师:看到同学们如此厉害,让我们一起参加拔河比赛吧!

  四、全课总结:

  师:谈谈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学生能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1、口算:

  40+30= 62—40= 25+30= 32—8=

  86—50= 56—38= 35+25= 7+15=

  2、口答:

  8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300是由()百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6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家今年建了一栋新房子,今天要给家里买电器。爷爷说,我想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

  爷爷去家电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

  问: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3)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

  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爷爷说:你能帮我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计算并汇报是怎么想的。

  板书算式:20xx+1000=()

  想一想:()个千加()个千是()个千,也就是()。

  出示课件总结。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你知道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板书算式是:20xx-1000=()

  想一想:()个千减()个千是()个千,也就是()。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2、拆数游戏

  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80,50,130,360,480,520,790,210,630,1200,2600,4800

  拼数游戏

  把文字描述的数学写在括号里。

  7个十();

  6个百();

  13个十();

  24个百();

  4个千5个十();

  5个千6个百8个十()。

  3、出示:80+50 = 130-50=

  你是怎样想的呢?

  8个十加5个十就是13个十,也就是130。

  4、出示900+600=

  1500-600=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

  320 + 40 =

  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集体校正

  四、展性练习

  知识城堡

  5个百和2个千组成的数是()。

  A:5200 B:2500 C:20xx

  比最小的四位数少250的数是()。

  A:1200 B:1250 C:750

  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80+510=1200+500=

  3000+400=870-70=

  700-300=140+60=

  1500-800=1000-200=

  口算,课件出示。开火车口算。

  出示购物广场,解决问题,指生列式计算。

  (1)一辆自行车多少钱?

  (2)买这两辆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1)买这两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

  (2)洗衣机比VCD机贵了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75页例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类推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习难点:满十需要进一时的数数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习过程:

  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咱们班的的同学会数数吗?请你(1)一个一个的数,从18数到25 (2)十个十个的数,从10数到100(各找一名学生数)同学们数的真不错,又快又准!

  正式上课: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

  1、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引导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鸟巢)2008年的奥运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奥运会的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生猜的各不相同)

  2、揭示课题

  师: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 看来这个数肯定比较100多得多呀,过去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现在用这些数还能表示出这个意思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比100更大的数,我们先从1000以内的数开始学习好吗?(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认识1000以内的数,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共17分钟) 活动一:数一数(15分钟)

  数正方体,建立1000个小正方体的直观感像。

  师:我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这样的(举起一个小正方体)小正方体?估一估!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怎么办?(数一数)你打算怎么数?

  汇报: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个一百个的数。。。

  师:那我们就小组合作,数一数它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想一想,怎样数能很快的数完?完成后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出示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数正方体。

  汇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找两个小组汇报,小组汇报后追问:这两组同学他们都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10个一是几?十个十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十?10个十是几?一百一百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百?10个一百是几?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你们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数许多个物体时是一个一个的数这种方法与一百一百的数这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那我们就用同学们总结的方法一起来数数。老师播放课件,师: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

  地拉出数一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 正好数了几个一百?一百一百的数,十个一百是?

  活动二:学生总结:(2分钟)

  通过数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师:A、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 师:B、当物体个数较多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一百。 师:C、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二)认识计数单位:(5分钟)

  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数数的时候,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以个做计数单位,(板书:个)当物体个数再多一些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以十做计数单位,(板书:十)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以百做计数单位。(板书:百)那数更多的物体时呢?“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应该写在哪儿呢?板书:千。请你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并用手指出千的位置。请你拨出一千,千位上的这一颗珠子就可以表示一千。

  通过观察这些计数单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小组讨论)板书:进率10

  师小结: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三)拨一拨,拨1000以内的数:(10分钟)

  关于数数,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做一个数数比赛。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教师用课件演示计数器拨珠学生齐数,学习数数。

  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3、游戏:我拨你数,使用自己手里的计数器,学生边拨边数

  从100,一个一个的数到120

  从198,一个一个数到203

  从220,一十一十数到310

  三、巩固提高:

  不使用任何工具数数。

  ①从198数到206,大声数,开始!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199到200的转变)

  ②从985数到1000,同桌你数一个我数一个,开始。

  ③从890数到1000,学生齐数。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999到1000的转变)

  ④数出496后面连续的五个数。

  ⑤数出890前面连续的五个数

  发散题:

  师:大家数的真不错,速度也很快,让喜羊羊出马,给大家出更难的题目。 ______ 800 ______(答案不唯一)

  师: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今天的学习你通过什么的方法,学会了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到处可见。(播放课件)

  2、出示天山实验小学的图片,师介绍:天山实验小学已经建校78了,多年来,学校的校园校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天山实验小学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48个班级,146名教师,2940名学生,其中我们二年级有学生533人,天山实验小学是我旗多所小学中,师生人数最多的一所优秀院校。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数?这里的数有100以内的数,也有比一百大的数。明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来读写这些大数。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千 百十 个 10个十是一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百是一千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

  2、了解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3、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

  4、在调查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实例,读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引导:老师知道,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呢?

  学生围绕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讲究卫生与预防疾病等多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睡眠时间”的问题。

  二、正确计算睡眠时间。

  1、讨论:你每天睡眠几小时?是怎样算出来的?

  2、交流:

  (1)以某某同学晚上9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午休1小时为例。

  从晚上9时到12时是3时,从晚上12时到早上6时是6时。3+6+1=10(时)

  (2)以某某同学晚上8:30开始睡觉,

  早上5:30起床,午休30分为例。

  从晚上8:30到12:00是3十30分,从晚上12:00到早上5:30分是5时30分。3时30分+5时30分+30分=9时30分。

  3、计算。

  请学生按正确的方法重新计算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并写下来。

  三、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1、数学“分段时间记录法”。

  时间段的规定可以是这样的:11时以上,含11时;1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读懂题,用求商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今天我们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上一堂练习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步入正题,给后面的练习留足时间。

  二、1、出示西瓜图。

  把这些西瓜平均分一分,你能想出哪些除法算式?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代替西瓜,来分一分。

  同学们用小棒开始分。汇报:生1、我是把西瓜分成了两堆,每堆6个。

  生2:我把西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4个。

  生3:我把西瓜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摆小棒操作体会平均分的过程,再用语言叙述,提高表达能力。这道题比较开放,让学生去平均分,再次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苹果图

  师:同学们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试一试?

  生1:有3份苹果,每份6个,一共有几个苹果?

  那怎么计算呢?表示什么?学生:表示3个6用乘法计算。3×6=18(个)

  生2:每份有几个苹果?

  师:要求这个问题,你要知道什么条件呢?(有18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份)

  18÷3=6(个)

  生3:分成了几份?

  师:你在图上可以知道什么信息呢?(18个苹果,每6个一份,)

  18÷6=3(份)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

  3、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再看口诀说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六十二六()三十六,

  四()二十五()二十五。

  指名两个上黑板,一个补充口诀,另一个迅速说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让学生体会大多数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但有些口诀例外,让学生体会这些口诀的特点。作为游戏让学生参与,也是让低段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及培养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4、抢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口算抢答,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且发现除数相同,被除数不同,商也不同。被除数越大,商越大,反之越小,渗透函数的思想。

  5、列式计算。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2)每根跳绳3米长,学校买来18米塑料绳,可以剪成几根跳绳?

  学生读题,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每个数代表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第22页12题。

  学生结合图,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让学生初步知道线段图表达“平均分”的含义。

  7、我是编题小能手:我会编题,请大家帮我来解决,试试吧!

  学生自主编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平均分”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P19—P21,整理与复习,练习三1、2、3、4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的过程,尝试整理的方法,体验整理的优越。

  2、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能熟练地读、写万以 内的数,以及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3、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和练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具准备:

  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

  (一)请学生回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可以看书回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数数 写数 读数 大小比较 较大数的`估计

  1、师:在数数时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

  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这五种计数单位。

  师:这五种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生做P19第2题,再集体订正。

  3、师:我们是怎样写万以内的数,读万以内数的呢?

  指名生说出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

  4、生做P19第4题。

  5、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

  指名生说出比较万以内数的方法,再做P19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然后再集体评讲。

  6、师:怎样估计较大数呢?

  生回答后,做P19第5题。

  师:你是怎样估计出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的?

  生:先估计一个班的人数,再估计出一个年级的人数,最后估计出 全校的学生人数。

  (二)师:刚才通过回忆、复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写 数、读数,大小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小 朋友是不是这些知识都学得很好。

  二、课堂练习

  1、写数。P20第1题(让学生说出填数的方法)

  2、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 )内打“√”。(P20第2题)

  3、比较快慢。(P21第3题),让学生说出理由。

  4、P21第4题,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指名学生说出理由。

  5、补充: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⑴一个一万就是一万个一。 ( )

  ⑵最大的四位数是1000。 ( )

  ⑶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写。 ( )

  ⑷一个四位数,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⑸五千零八十写作5000080。 ( )

  ⑹306是一个两位数。 ( )

  ⑺个位上的1,十位上的1,百位上的1,千位上的1,表示的意义 同都是“1”。 ( )

  6、拓展练习(P21—思考题)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填空。指名说出是怎样想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1】目的要求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重点难点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我跳了9分米”,小猫:“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组织活动,引导探究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师: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说。)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2、师:那我们每天用的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学生活动)

  师:小朋友量得课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

  3、师: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三、想想做做、内化新知

  1、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说说谁的跳绳长?说明理由。

  2、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填写在书上。

  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3、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4、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看谁都能算对。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要相互评一评。

  5、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各有多长,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6、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四、总结评价、活动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

  2. 出示“你知道吗”

  说明在绘制图纸和标注商品尺寸时,常常有毫米作单位。

  出示图,说说从这些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题1:

  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

  60厘米=()60毫米

  2.(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

  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

  (请一生上来测量。)

  3.测量结果是多长?

  4.(板书:6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

  (板书:6厘米=()毫米)指名说。

  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

  汇报(多人说一说)。

  1.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

  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

  6.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怎么样?哪种更简单?

  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再请一人说)

  7.出示例题2:

  课桌的高是8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80厘米=()分米

  你是怎样想的?

  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9.补充练习:

  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

  板: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

  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4)同桌互说,后汇报。

  2.完成2。

  1)图上小朋友测量的是什么?

  2)手的宽度和上步的长度。

  3)你知道他手有多宽和一步有多长吗?

  4)这用的是什么单位?

  5)请你填一填书上的括号。

  6)生汇报。

  3.完成第3题。

  1)请你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

  2)开火车汇报。

  3)第一题你是怎么比的?

  4)讨论:数据一样时,可以只看单位。

  5)你还想说说哪题,你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4题。

  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

  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

  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

  4)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5)同桌互说。

  6)完成第5题。

  1)指名读题。

  2)师说要求。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3)生可以回家记录。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6厘米=60毫米

  80厘米=()分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

  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

  一共有几个空挡

  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他们同时起跑同时停,跑过的路程怎么样?)这个龟兔赛跑的场面像我们生活中的……:钟表

  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认识和掌握时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和分。

  二、过程

  1、课本20页投影。(分针、时针的认识)请你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较短的指几时的针叫时针;较长的.指几分的针叫分针。

  2、再观察一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几个小格。(小组合作、交流)

  师:5格5格数共有xxxx小格,(5、10、15、……60),分针走一小格是xxx分,分针从12到1是xxx分,从12到4是xxx分,从12到9是xxx分,分针走一圈是xx分

  师:时针从12到1走了xxx大格,经过xxx小时。从12到3走了xxx大格,经过xxx小时。让学生得出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的结论。

  请学生举例说说时针走几格经过几小时。

  师:实际生活中,分针和时针都是在同一桌面上同时同向转动的,只是它们快慢不同。(多媒体或教具演示:分针转一圈时时针的变化)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一时=60分,60分=一时

  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音乐)

  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事情?(生交流)

  抓紧一分钟,我们能做很多事情。

  看看在一分钟里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生操作、交流)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师:我们上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一小时?

  4、认识钟面(教具)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2、经历用选定的物品和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

  3、对测量活动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有趣的测量活动,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玻璃球做单位测量物体有多重。

  教具准备:

  天平、玻璃球、水果、一元硬币、生活用品等。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这是多少钱呀?一元钱能买到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说......

  有一天,小红和小丽一起,每人拿着一元钱,去商店买同一种一元10个的玻璃球,售货员给了小红10个,给了小丽9个,售货员这样做对吗?公平吗?嗯,这样是不对的,是不公平的。他们都应该买到相等的10玻璃球,小红有10个,也应该给小丽10个。

  为了解决这种不平等不公平的问题,我们需要有衡器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而这种标准就是我们要来认识的天平,天平是衡器中的一种。

  二、自主探索

  (一)、探索新知

  1、认识天平师:孩子们,在你们的桌子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几台天平,咱们来观察一下,你看到的天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

  天平是由支架、指针和两个托盘组成的……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探究点1: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判断苹果和梨,哪个轻?哪个重?我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请孩子们掂一掂,通过你的感受来说一下,哪个轻?哪个重?再来猜一猜,把他们天平的托盘上,会有什么现象?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探究点2:用天平比较质量相近的物体的轻重出示质量差不多的苹果和橙子(学生可能会说法不一)哦,我们的说法出现不同啦,让我也来掂一掂,我感觉苹果和橙子的质量差不多。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到底哪个轻,哪个重呢?对,我们用天平来帮忙。

  当苹果和橙子的质量差不多时,用手掂一掂不能比较他们的轻重时,可以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差很少的物品的轻重。

  结论: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差很少的物品的轻重。

  探究点3:用天平测量质量相同的物体出示质量相同的两个面包,我们看一看天平有什么现象发生?结论:天平是平衡的。

  3、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天平,并且学会了用天平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谁能说一说,天平在什么状态下说明两个物品一个轻?一个重?在什么状态下说明两个物品同样重?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说法:

  1、天平一边下沉,一边上翘,说明两个物体不一样重。

  2、天平下沉时那边的物体重,翘起来的那边的物体轻。

  3、天平平衡的时候,说明两边的物品同样重。

  三、学习测量

  1、出示梨和玻璃球师:不用掂,不用天平,孩子能判断了这个梨和一个玻璃球哪个重吗?学生答:梨重。

  师:估计一下一个梨和几个玻璃球同样重?学生可能说出生①:3个。

  生②:4个。

  生③:5个。

  教师记下猜的`数。

  我们用天平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一下。

  师:我把梨放在天平左边,在天平右边放玻璃球。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天平看一看天平有什么变化?学生可能说出生①:天平向左边沉下去了。

  生②:天平向梨这边倾斜。

  生③:指针偏向梨方。

  师:好!现在我开始往天平右边一个一个地放玻璃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天平的变化。

  教师边放玻璃球边数数,让学生说天平的变化,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学生边数玻璃球的个数边观察天平的变化可能说出:生①:天平没有动。

  生②:放玻璃球的一边下沉了。

  生③:天平平衡了。

  2、讨论梨和玻璃球的关系。

  师:天平平衡了,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明确:一个梨和6个玻璃球同样重。

  学生可能说出:生①:说明两边一样重了。

  生②:说明梨和玻璃球同样重。

  生③:说明一个梨和6个玻璃球同样重。

  四、尝试应用

  1、以小组为单位下面我们就用天平实际测一测,用玻璃球测量语文和铅笔盒,它们各有几个玻璃球那么重?把测量结果记下来,填好表格。

  2、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的测量过程的机会。

  语文书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铅笔盒可能会有多种结果。

  学生可能说出?……师:语文课本和铅笔盒哪个轻,哪个重?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还可以用玻璃球做质量单位测出物品的质量。然后比轻重。

  3、教师谈话说明作单位的物品不一定是玻璃球,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物品作单位。如:木球、正方体等。但要注意,作单位的物品轻重都要一样。

  五、当堂检测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利用老师准备的物品,先估测,再实际测量,最后交流、汇报结果。

  六、数学冲浪第1、2、3题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两边,翘起的那边轻,下沉的那边重。

  2、用一种物体单位可以比较其他物体的质量。

  板书设计:

  用玻璃球表示物体的质量测量梨的质量1个梨的质量=(6)个玻璃球的质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计一个买玻璃球的事情,引出公平的问题,引出天平是衡器的一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准确测出平衡,在准备材料上要下足功夫。在具体的操作中,去感知1个梨和6个玻璃球同样重。在通过天平秤语文书和铅笔盒的过程中,感知语文书或者铅笔盒大约和几个玻璃球同样重,利用记录表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比较出玻璃球多的重,玻璃球少的轻。因为孩子们认知程度有限,不能过于细究。动手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偶尔会不听老师讲,自由操作,也属于正常情况。所以,老师应该多在孩子中间,随时引导。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最后一个知识点,作单位的物品不一定是玻璃球,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物品作单位。如:木球、正方体等。但要注意,作单位的物品轻重都要一样。这点没有点到,很遗憾。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3-01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16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06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26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08-26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2-07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