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时间:2024-05-22 14:17:12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物理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物理教案(汇编15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难点: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灯、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 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 降低了人的体温;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 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想:〔 …… 〕

  进行新课:

  1、升华(吸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凝华(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2、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结论:(1)、注意“直接”。(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1卫生球变小 ○2“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烟雾 ○3“冰花”的形成

  ○4雪、霜、冰雹的形成 ○5雾松的形成 ○6 灯泡用久了会变黑

  固体

  4、小结本章内容:

  液体 气体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要分析一些常见的凝华、升华现象

八年级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 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 热。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

  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 ) ……提出问题

  ( )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沸腾: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3)、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4、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汽化的两种方式)

  5、液化(放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

  (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举较多的例子进行分析

  可以讨论: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

八年级物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

  3、怎样解释惯性现象

  4、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提出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4页第1页自然段,看图11.5-1。

  ①讨论交流:课文列举了一类什么现象?

  自行车、列车等运动的物体,停止施加动力,还会继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对身边所发生现象的观察。类似的例子请再举几个?

  (2)让学生做类似实验:将笔盒放在课本上,在桌面上用力拉动课本。笔盒随课本运动,停止用力看看笔盒是否还会运动?

  (3)“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提一个相关的问题。如: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等。

  (4)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让学生以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怎样进行实验呢?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5页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

  (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控制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相等的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方法: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

  ③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二、惯性

  1、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36页图11.5-4所示,把4 个棋子摞起来。先猜猜:如果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

  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

  2、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6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告诉学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

  (1) 引导学生尝试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演示实验现象:上面的棋子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2) 让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

  (3) 学生看课文图11.5-5,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锤子向凳子撞击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凳子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而停止运动,锤头继续向下运动使锤柄套紧。)

  (4) 学生看课文图11.5-5,讨论交流: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例?(减速、拐弯或刹车时,骑车的人由于惯性身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从而容易产生事故。)

  (5)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7页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

  三、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

  (1) 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2) 探究: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 ?

  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讨论: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显然向上的拉力将使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汽车牵引力将阻力产生的效果,也可以说阻力将牵引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车的速度不发生变化。

  (3)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2)探究:①让学生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二力平衡。(可能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位置…..有关)

  ②学生根据桌上所准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还有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③实验方法:在两边盘子中放质量相等的砝码,使木块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木块处于平衡(静止)状态。改变木块的受力情况:

  a、改变其中一边盘子的砝码的质量,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

  b、将其中一边盘子的砝码移到另一边使木块受到的力方向相同。

  c、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d、垂直于木块受力方向移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或不相同。

  ④各实验小组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修改。

  ⑤学生进行实验。

  ⑥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例:吊在空中重5N,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课后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

  ⑴它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是需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时,才需要力的作用.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得出力的定性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使受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⑵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由物体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物体所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物体不受力时所作的匀速直线运动也叫惯性运动。

  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力学定律,它贯穿了整个力学的学习,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

  本节先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所受的阻力越少,运动得越远,伟讲述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牛顿最后总结出了惯性定律。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教学容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结合大量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牛一”。惯性是由“牛一”引出的,生活中的惯性例子非常多,同学们的认识比较深刻,但应用惯性来解释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区分惯性的应用与防治还需要加强。时间比较紧,如果分为两个课时来上,可能效果比较好。

八年级物理教案4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1、演示试验:

  物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 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 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A、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A、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C: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照电脑模拟)

  物距 像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u=2f

  f

  u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讨论其特点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凸透镜成像时各种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2)发声体在振动;(3)声音靠介质传播;(4)回声。

  教材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提出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问题,点明了这节知识的中心。为阐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安排了用音叉弹起泡沫塑料球用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同时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由实验得出结论后,又列举了人、鸟等发声器官发声时都在振动的事例,既加深对实验结论的印象,又扩展学生的知识。

  教材中通过课本图3-2音叉的实验说明声音靠空气可以传播,为了解释此现象,教材类比石块激起水波讲了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让学生对波动这种运动形式有个初步印象。而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讲解液体、固体能够传声,告诉学生“真空不能传声”,教材中没有选用真空铃的实验。

  对声音的发声和传播有了基本认识之后,简介了回声现象,教材最后通过“想想议议”再次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法建议

  1.本节为声现象的第一节课,简要简述声音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和声现象在技术声的应用(如超声波探伤等)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也可简介几个奇妙的声现象(如回声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本节是典型的现象教学,应以实验为主。

  声音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对声音,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仍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它是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的(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3.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要分层次进行。

  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应分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最常见、最简单的发声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不常见的物理实验,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熟悉但又不曾认真观察过的发声物体是否在振动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从而概括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样既能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利用回声现象及应用,既调动学生情趣又巩固前一章简单运动的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工具:

  音叉、共鸣箱、铁架台、塑料小球、彩纸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师: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学习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新课教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教学方法:由学生对发声现象的观察,概括出上述结论。

  供老师参考选择的实验如下:

  用音叉和乒乓球演示

  如图3-1-1,将没有敲响的音叉靠近并接触乒乓球,球不弹起。敲响音叉,缓慢移近并接触乒乓球,叉股将悬吊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弹开,如图3-1-2。同时我们的耳朵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前后实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况下弹起?总结结论。

  触摸喉头让学生用手摸着喉头部分,分别体会不说话和说话时手的感觉,认识人发声时,声带在振动。

  用碎纸屑和收音机演示(纸盆外露,上放碎纸屑)

  请同学观察播放音乐前后,碎纸屑在纸盆上的情况。

  用纸人和少先队队鼓演示

  用彩纸做成高约10cm的.纸人,放在少先队队鼓上,敲响队鼓,观察彩色纸人在跳动,犹如少女翩翩起舞。纸人的跳动是敲鼓时,鼓皮振动,鼓皮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鼓皮,鼓皮停止振动,纸人停止跳动,声音也没有了。

  用音叉和水演示(可视范围小,若有实物投影仪则可选用)

  分别观察不敲击和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时,是否溅起水花。

  注意:每个实验都应对比观察,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简介: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学方法:由实验现象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可共选择的实验:

  演示:如图3-1-3所示,

  左边音叉被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生将小球弹起。启发学生说出右边音叉的发生是靠空气传播的。

  解释此实验:用石块激起水波类比振动在空气中激发声波。(可看书图3-4解释,也可做成课件)

  叉股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敲击一次音叉,将叉股放入水中,跟没有放入水中时比较声音有什么不同。表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学生随堂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上,另一位同学在同一张桌子离耳朵较远的地方轻敲桌子,耳朵可清晰的听见敲桌声,然后两人互换。

  “土电话”表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真空罩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简介:月球上宇航员用无线电设备通话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引导学生回忆电视电影中看过的情景,讲解“伏地听声”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入声速的概念,并能表明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固体物质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空气中:(15°C)340m/s

  回声

  引导学生展现已有感性认识:对着高山喊话,在大礼堂中大声讲话等出现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

  回声是否能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你知道哪些?

  结论: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可以测量距离。

  通过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思考物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有关声音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至今,声学已是非常活跃的学科,它广泛涉及到建筑、音乐、心理、医学、地球、大气、海洋、工程技术等很多领域,形成的交叉学科多达二十几个。通过调查,了解其中的几个方面。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综合分析材料;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八年级物理教案6

  教学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

  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xx年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系:

  (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

  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

  (2)代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

  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一步完善

  (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

  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录像资料等。

  电磁学、电子――电子计算机

  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

  (三)物理学的召唤

  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

八年级物理教案7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然后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然后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5页图7.1-5,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书本第5页第2、3

  第一节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然后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然后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然后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

  (2)认清分度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布置作业:思考和体验:课本P8——2、3、4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3)通过实验探究,然后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过程。(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3)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2)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运用数学一次函数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

  教学用具:

  教师方面: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

  学生方面:电流表、电压表、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以上器材为一组,每三人准备一组器材。(若学校条件好,可将干电池换成学生电源,实验效果更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如: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些例子同时还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你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值呢?(或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二、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

  应根据以下两个事实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学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八年级物理教案9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1、什么是噪声?(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加以说明)

  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三、声在军事上的应用

  1、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

  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它们的这些“绝技”靠的是什么?原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声纳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四、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1、超声波加湿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2、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阅读课本30页“科学世界”

  提问

  创设情境

  介绍声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回答

  学生

  阅读课文

  讨论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1、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2、声在工业上的应用

  3、声在军事上的应用

  4、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

  1、“动手动脑学物”中的1.2题。

  2、学习高手49页1.2.8题。

  3、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八年级物理教案10

  课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

  (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 2 )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 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 3 )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 、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教 具

  教师: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

  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

  根据情况:电视机、影蝶机、 VCD 光盘(可视情况而定)

  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学生: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一些能发声的物体。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放悠扬的音乐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 ————— 耳濡目染,感性认识,

  实例,提出一系列一声现象有 激发兴趣。

  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1 、指导看图,同时播放音像 ——— 声情并茂

  2 、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 ———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3 、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

  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

  ①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

  ②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

  ③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

  4 、引导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探究实验→归纳结论

  二、声音的传播:

  1 、探究:桌子传声 ————— 固体能够传声

  2 、空气传声:听到飞机和响声

  3 、“真空铃”演示: ——— 实验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呢?

  4 、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传入人耳”

  指导学生自学“想想议议”

  5 、演示:液体传声

  将发声的门铃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响声吗?

  生活现象: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

  6 、几种物质的声速:

  认识理解,记住:

  三、测评与小结:

  1 、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

  2 、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

  四、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 、声速:

  ( 1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 2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八年级物理教案11

  一.什么是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二节力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单位;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一、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

  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5页图7-2-2的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

  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所受的重力。

  三、力的图示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练习:教材6页图7-2-5作图。

  四、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将力的

  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比较。

  举例作图:

  1、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八年级物理教案12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八年级物理教案13

  《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能利用平抛规律解决关于问题.

  2.通过例题分析再次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践,巩固自身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节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我们将从理论上对抛体运动的规律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和体会在水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并通过应用此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

  [新课教学]

  一.抛体的位置

  生:

  [例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XX省隔l 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观察4个小球(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捧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的正下方,捧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解析:因为铁球从飞机上释放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有与飞机相同的速度.不论铁球何时从飞机上释放,铁球与飞机在水平方向上都无相对运动.铁球同时还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竖直方向将离飞机越来越远.因此4个球在落地前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并排成一条直线,又因为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1个球,而每个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又是相等的,因此这4个球落地的时间也依次相差1 s,它们的落地点必然是等间距的若以飞机为参考系观察4个铁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此题把曲线运动利用分解的方法“化曲为直”,使其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直线运动,则据运动的独立性,可以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用各自的运动规律研究其运动过程.

  二.抛体的速度

  师:由于运动的等时性,那大家能否根据前面的结论得到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生:由y=1/2gt2得到,运动时间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取决于下落的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师:那落地的水平距离是多大?

  生:落地的水平距离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了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不但与初速度关于系,还与物体的下落高度关于.

  师:利用运动合成的知识,结合图6.4—2,求物体落地速度是多大?结论如何?

  生:落地速度,即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和下落高度h关于.

  师: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一般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实际上,常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公式,在一些问答题中可以直接应用此结论分析解答

  [例2]一个物体以l0 m/s的速度从10 m的水平高度抛出,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例3]在5 m高的地方以6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则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大?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发生的位移是多大?(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交流与讨论]

  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我们探究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请大家根据我们探究的结果研究一下平抛运动的物体位移和速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参考解答:根据前面的探究结果我们知道,物体的位移,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gt/2v.物体的速度,与x轴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θ=gt/v.可以看到位移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它们的方向与x轴夹角的正切是2倍关系.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物体速度或位移的方向了.

  师:在(2)中,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t2=v02+2as,形式上一致的,其物理意义相同吗?

  生:物理意义并不相同,在中的h,并不是平抛运动的位移,而是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在中的s就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于平抛运动的位移,是由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合成而得的

  师: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抛物线),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即为曲线上物体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这一时刻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β=v0/gt,而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1/2gt2.如图6.4—3.

  图中的A点为速度的切线与抛出点的水平线的'交点,C点为物体所在位置的竖直线与水平线的交点,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水平线段OC的中点.平抛运动的这一重要特征,对我们分析类平抛运动,特别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是很有帮助的

  平抛运动常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来处理,由于竖直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特点均可以在此应用.另外,有时候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将平抛运动沿其他方向分解.

  三.斜抛运动

  师:如果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不是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的(这种情况称为斜抛),它的受力情况是什么样的?加速度又如何?

  生:它的受力情况与平抛完全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仍不受力,加速度仍是0;在竖直方向仍只受重力,加速度仍为g.

  师:实际上物体以初速度v沿斜向上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如何表示?与平抛是否相同?

  生:斜抛运动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与平抛不同,分别是vx=vcosθ和vy=sinθ.

  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因此水平方向速度vx=vcosθ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竖直方向上因受重力作用,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J,同时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y=sinθ,因此做匀减速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当初速度向斜下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竖直下抛运动),当速度减小到。时物体上升到点,此时物体由于还受到重力,因此仍有一个向下的加速度g,将开始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因此,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速度为vx=vcosθ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为vy=sinθ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的合运动.

  师:斜抛运动分斜上抛和斜下抛(由初速度方向确定)两种,下面以斜上抛运动为例讨论.

  师:斜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生:特点: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夹角θ斜向上,θ=90°时为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θ=0°时为平抛运动.

  师:常见的处理方法:

  ①将斜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这样有由此可以得到哪些特点?

  生:由此可得如下特点:

  a.斜向上运动的时间与斜向下运动的时间相等;

  b.从轨道点将斜抛运动分为前后两段有对称性,如同一高度上的两点,速度大小相等,速度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

  师:②将斜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斜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用矢量合成法则求解.

  ③将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作为x、y轴,分别分解初速度和加速度后用运动学公式解题.

  [交流与讨论] 对于斜抛运动我们只介绍下船上抛和斜下抛的研究方法,除了平抛、斜上抛、斜下抛外,抛体运动还包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请大家根据我们研究前面几种抛体运动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

  参考解答:对于这两种运动来说,它们都是直线运动,但这并不影响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它们.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仿照第一节中我们介绍的匀加速运动的分解过程.对竖直上抛运动,设它的初速度为v0,那它的速度就可以写成v= v0—gt的形式,位移写成x= v0t—g t2/2的形式.那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分解了.把速度写成v1= v0,v2=—gt的形式,把位移写成xl= v0t,x2= —g t2/2的形式,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竖直上抛运动被分解成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对于竖直下抛运动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课后小结

  1.有水平速度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形成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匀蓬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平抛位移等于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矢量和;平抛瞬时速度等于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的矢量和.

  3.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4.如果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并且合外力跟初速度垂直,形成类似平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只需把公式中的g换成a,其中a=F合/m.

  说明:

  1.干抛运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曲线运动,弄清其成固是基础,水平初速度的获得是同题的关键,可归纳众两种;

  (1)物体被水平加速:水平抛出、水干射出、水平冲击等;

  (2)物体与原来水平运动的载体脱离,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水平速度.

  2.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中有三个含有时间t,应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来求时间.但应明确:平抛运动的时间完全由抛出点到落地点的竖直高度确定(在不高的范国内g恒定),与抛出的速度无关.

八年级物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

  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材分析

  教材用两个例题,由速度公式,变形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公式和。第一个例题中,有分析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标准,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个过程。例题2中用参考图帮助学生分析物理过程,这样从图中很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变形来解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教法建议

  第一个例题应当注重解题的过程,强调做题的规范,应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一个例题,巩固刚学到的公式变形知识和解题过程规范。第二个例题注重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路,一般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并在思考图上画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本节教学是习题教学,要防止要求过高,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也不宜补充比教材更复杂的内容。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是习题教学,注意形成解题的规范。解题要先审题,可以用图解来帮助分析,在参考图上注明各个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间量,先考虑清楚解题的'过程,再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有公式、数值和单位、答的过程,要求过程完整。

  教师选题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进行增删。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写出解题所依据的公式;对于物理量的代入没有做出区别,标出脚标不明确;单位没有统一;解题过程中没有单位;不能用图示分析问题等。

八年级物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运用对称法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镜子成像的现象引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再从光的反射定律出发,借助于作图分析发光点怎样成虚像,并扩展到物体怎样成虚像。最后加强了联系实际,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用平面镜的例子。并介绍了平面镜在潜望镜上的应用。讲好本节课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虚像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法建议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作为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

  2.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

  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竖直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竖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

  3)怎样判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5—3—1,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这时,用笔贴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的位置。

  3.渗透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课本从发光点S的像推论物体的像,教学中还可把物体的像区分为发光物体的像和发光物体的像,并在教学中说明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借助光路图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具: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一对、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对、刻度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由日常生活中的照镜子引入课题

  课前要求学生在家中分别在大面镜前和小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像,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并提出问题:

  1)人或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人或物体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议论和回答,引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方法2:在教室前悬挂一大一小两面镜子(悬挂的角度尽可能是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准备几面镜子,让学生从前传到后,观察自己的像并与前面两面镜中的像相比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2.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

  (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

  (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三、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水中燃烧着蜡烛

  在桌子上放两摞书,象图5—3—13中那样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为了便于移动它,你可以把蜡烛尾部烧熔;然后把蜡烛粘在一个旧瓶盖里)。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

  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如图5—3—14

【八年级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教案11-30

八年级的物理教案11-23

八年级物理教案11-13

八年级物理教案《弹力》08-23

八年级物理教案:惯性08-25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2-17

(热门)八年级物理教案09-19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04-15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12-21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