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安排: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微笑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拟定: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写话
1、小朋友们看过或自己参与过足球比赛吗?
2、一场中什么时候最激动人心?
3、出示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
空蓝色球衣的1号守六员是怎样扑球的?
场上的其他队员,场外的小观众们看到这一情景他们的再现又是怎样的?
以上问题逐个交流,师可适当帮助理顺语序
二、写话练习
1、把刚才说的内容用几句话有序地写下来
2、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3、师加强个别指导
4、交流写话内容,注意点评
点评是以优点为主
三、讲述练习
1、读题目要求
2、展开,结合自己看的'足球比赛的经验,改用第一人称介绍
3、同位互练
4、指名台肖讲述,师生点评
5、自己再介绍一遍
四、作业
搜集春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铅笔字和读读背背
一、写好铅笔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找到其写法上的共同点(全包围结构)
3、交流写法
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窨,上玉的窨基本相等
4、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
5、学生练写(看清字再动笔)
6、同位互评,打星
7、修改字形
二、读读背背
(一)熟记成语
1、出示图,说说图意
2、出示四个成语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指名读,正音
多咱形式巩固词语
3、理解成语
结合图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成语的大意
4、反复诵豆腐块,熟记于心
5、运用
自主选择其中一二个成语,各说一句话,交流
6、课后可以写一写
(二)学习春联
1、出示内容,自由读一读
2、什么是春联?:(师简介)
3、过年为什么贴春联?
(传说。学生交流)
4、指导理解这两幅春联的含义
大致地说说意思
5、诵读记忆
6、交流事生收集到的春联
7、读记自己集到的春联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阅读习作例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2.完成本单元习作,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把内容写具体,能写出情感的变化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阅读习作例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难点:完成本单元习作,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请大家先看习作例文版块的内容。
板书:习作例文与习作。
二、习作例文
(一)学习《别了,语文课》
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批注,感受文章的写作手法。
3.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由讨厌转变为喜欢。作者是这样表达的:开始时,“我”默书总不合格,因此对语文不感兴趣;经张先生表扬、教导和送书后,对学语文产生了兴趣;了解“中文的丰富和优美”后,自责以前没有好好学习中文;听爸爸一番话,进一步为移民后将失去学习语文的机会而伤心,从而珍惜“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刻苦学习。
(二)学习《阳光的两种用法》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3.感受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动作、语言、场景描写)
三、习作
1.讲解习作题目。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习作例文,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文章表达情感方法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本单元习作的题目:让真情自然流露。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沮丧、激动、愧疚……请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表达自己真实自然的情感。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心理变化过程。
2.习作指导。
开头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采用倒叙的方法进行写作,重点描写事情发生的经过,运用心理描写等方法,写清楚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结尾点题,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3.学生完成习作,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评出优秀习作,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把词语补充完整练习,背记并书写。
2、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体会字序的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进行词汇积累,丰富语言。
4、培养学生把握句子主要意思的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7、习作练习。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一至四题。
教学过程:
一、巩固、掌握常见的四字的词语。
1、默读中独立完成,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填。
二、学生汇报,并订正。
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三、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1、读例子,体会字序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中感受到什么)
自己写几组。
2、读给大家听。
3、进行缩写句子练习。
(1)学生读句子,独立完成。(2)学生反馈。(3)针对学生缩句的情况,采取对比的.方法加以指导。(4)读缩写后的句子。
四、作业:
把一——四题写在练习本上。
教学反思:对于缩句的练习,学生能找到句子的主干,但是往往是缩的不到家,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上,师生总结出方法,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此项练习。对于调换位置后,词语的意思不改变的这类的练习学生说出的较少,需要教师补充,有些词语不好判断意思是否相同。如:喜欢——欢喜上楼——楼上。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 准备课
教学内容:
做好写字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踏地上,眼离纸面一尺远,胸离桌子内边沿一拳远,大拇指离笔尖一寸远。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执笔方法:拇指、食指指尖相对捏住笔杆,中指第一骨节侧面下一点的位置抵住笔杆,不要捏得太紧。无名指抵住中指,小指仅靠无名指。小指和手腕外侧搁在桌子上,作为写字的支撑点。笔杆斜着,约45度。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三、指导练写
1、学生练习描写第2页的诗句.
2、生临写,师巡视评价,强调正确的坐姿,执笔方法。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二课 把字写匀称
教学内容:
练写至、主、乎、支、麦、衣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至、主、乎、支、麦、衣”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
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至、主、乎、支、麦、衣”的字。
1、读帖以“至、支、”为例,说说写“至、支、”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至: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土”字的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主: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中横略短。
乎:撇稍平,横画稍长,竖勾占中线。
支:上小下大,上紧下松。
麦:捺要伸展。
衣:撇画、捺画都要舒展。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
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体味民俗。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时间风俗习惯4.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结束(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5.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儿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有声有光地玩耍。)
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用来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出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正月十五,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说说自己的体会。(充足、丰盛。)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初一逛庙会,元宵节逛灯会。体会人们清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8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受,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彻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本课词语。
2.收集各地春节习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解纪昀及《阅微堂笔记》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熟读课文,整体把握结构;学习本文语言简朴流畅,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3、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近作者:
纪均(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
三、题目解说:
文题“老翁捕虎”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这是一篇著名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唐家打虎的人,无论老幼都身怀绝技,擅长打虎,而其绝技又是数十年苦练的结果。
四、关于笔记小说: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在这一时期,文言小说的主要形式有志怪与志人小说。前者如干宝的《搜神记》,后者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课文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3、学生齐读;4、分小组读。
六、疏通文意:
1、学生对照注释,小组讨论疏通,划出不理解的句子的字词。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3、指名学生翻译;
4、教师强调翻译。
七、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重点字词
二、感知课文:1、复述课文中所记叙的故事。2、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
三、研读赏析:
1、作者写“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的用意是什么?(为了增加悬念,即跌宕有致笔法,同时也为下文老翁打虎一节作铺垫。)2、“乃遣吏持币往”和“乃厚赠遣之”分别说明了什么?(前者说明知县对唐氏打猎寄于厚望,后者说明知县对一老一少杀死老虎的由衷敬佩和感谢。)
3、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老翁对自己伏虎本领的'自信?(用原文回答)(A、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B、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
4、本文对捕虎过程写得简短而详尽,我们应如何理解?(文中简短而较为详细地写捕虎过程,目的是在于突出唐老翁的自信、从容和超群的捕虎绝技,与上文中的“大失望,姑命具食”形成对比。)
5、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引用《庄子》的话及史嗣彪、励文恪的事?(揭示捕虎者身怀绝技的原因,说明熟能生巧、练能生巧的道理。)6、为什么写“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以及捕虎的老翁和童子?(为下文唐翁捕虎埋下伏笔。)
四、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唐打猎”祖孙俩不费太大力气就制服一只凶猛老虎的经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和智慧,说明一切技艺皆从“习”中得来的道理。
五、写法探究:说说本文写作上有何特色。1、用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2、语言简朴流畅,富有表现力。3、熔叙事、说理于一炉。4、简洁的描写与叙事,使故事给人以跌宕之感。
六、拓展延伸: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绝不能凭外表来判断;2、熟能生巧;3、天才出于勤奋。)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相互交流了解认识一些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特点。
2、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当地的野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情况。
3、增强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护。
教学准备:活动手册、红树林、丹顶鹤、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的图片或影视资料、当地野生生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哪些野生的动物或植物?”
“动物园的老虎算野生动物吗?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受人干扰少的生物才算野生生物。”
二、探究过程
1、介绍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1)了解《野生动物保XX》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定。
(2)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
(包括红树林、丹顶鹤、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海岸森林脊梁的作用。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转换,它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3)写出保护野生生物的理由。
(4)小组交流。
2、调查当地的野生生物。
讨论野生生物当前的保护状况及在野生生物的保护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小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