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信息技术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4-05-25 07:26:34 信息技术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华【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华【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保存过程的方法,会调用保存过的过程来绘图。

  2.通过学习保存和调用过程体会过程的作用,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通过随时和反复调用“过程”,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4.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体会过程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前节课学习并体验了过程的定义及其作用,本节课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过程如果被保存下来后可以随时、反复进行调用,从而大大简化程序设计的过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过程、编辑过程和完善过程打下基础。

  2.教学方法指导

  尽管上节课学生已经体验到过程的意义和作用,但由于没能保存下来,所以本节课要重新定义过程,从而引出保存过程的重要性。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最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完成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的学习。

  (1)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推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

  [课题]

  第10课保存与调用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保存过程的方法,会调用保存过的过程来绘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保存和调用过程体会过程的作用,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随时和反复调用“过程”,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4.行为与创新

  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本课的重点是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体会过程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教学准备]

  建立用于保存学生文件的文件夹。

  [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定义过程并用定义的.过程画出美丽的图形,下面教师就用上节课定义过的过程完成下列图形。教师边说边演示(观察教师展示的图形和过程)

  (2)提问:请同学们试试看你们能用这两行命令完成这个图形吗?不能,因都知道退出Logo后所定义的过程就会消失,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快速画出这些图形的?

  (3)引导学生说出“保存”、“读取”或类似词语。

  2.新课教学

  (1)那如何才能保存好我们定义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定义一个画正方形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将定义的过程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讲不难,因为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多次文件的保存,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2)请同学说说是如何保存的?有问题时教师可以加以纠正。(注意保存路径)(FILE—SAVE(SAVEAS))

  (3)请同学们用刚才保存好的ZFX过程,完成下面的图形。

  (4)调用过程

  ①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退出Logo程序,然后再打开Logo程序,再输入下列命令,看能不能完成上面的图形?

  ②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尽管我们把定义好的过程保存在硬盘中,但在使用前必须先要把这个过程调用出来,小海龟才记得起来这个“命令”。

  ③提醒大家用“文件”菜单中的“加载”命令来试一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④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学生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加载”的使用。

  3小组汇报。

  4学生。

  5教师、肯定、纠正。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FLASH绘画工具的椭圆、及颜料桶工具画出单个花瓣;

  2、运用变形--复制并应用变形复制花瓣。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变形--复制并应用变形的运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操作需要的图片及素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师:谁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找两个同学说)(A: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树木发芽了,大地穿上了绿衣裳。B:花园里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师:春天的景色真美,咱们一块儿去找春天好吗?(好)

  生:欣赏FLASH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非常好看的FLASH动画,同学们,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A:我想到野外郊游,去欣赏美丽的春天。

  生B:我想到花园里去闻闻花香。

  生C:我想把春天那些美丽的花朵画下来。

  (全体同学:老师我也想画春天的花朵。我也想、我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FLASH绘画-----鲜艳美丽的花朵。(板书)

  二、范例欣赏,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老师画的花朵。(欣赏)漂亮吗?(漂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边看边想:

  (1)花朵是由什么组成的?(花瓣)

  (2)那么有几个花瓣呢?

  (3)这幅画用到了你们哪些以前学过的知识? (花瓣的画法用到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椭圆工具、颜色填充工具)。

  师:同学说得都非常好,既然我们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椭圆工具、颜色填充工具,那么花瓣的画法,同学们应该会吧。(会)

  师:下面同学们就打开FLASH软件,在FLASH舞台上画一个花瓣。(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同学们这时只画一个纯色画瓣。)

  师:好了,同学们画得都非常好,那么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的花瓣全是单色的,怎么让花瓣变成由两种颜色组成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打开混色器,在填充样式一栏里选择线型,我们把第一种颜色设置成红色,第二种颜色设置成黄色。然后选择颜料桶工具进行填充。注意填充方向可以由下向上,也可以由上向下。这时同学们会发现,我们所画的椭圆有一个黑色的边框,我们现在不需要这个边框,所以把它删除。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花瓣的颜色进行填充。

  生:上机操作。

  师:现在花瓣画好了,我们怎样让它成为一朵漂亮的小花呢,下面请同学继续跟我学。选择任意变形工具,选中花瓣,将中心点移到下面,然后选择窗口里面的变形,在旋转一栏里输入45度,然后点击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直到形成花朵。同学们是不是等不急了,要上机试试呢。(是)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上机完成花朵的制作过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画出了这么漂亮的花。有谁数一数你们画的这朵花一共有几个花瓣呢?(8个)那么我想让所画的花朵花瓣更多或减少怎么办呢?有谁知道?

  生:要想减少,擦掉两个。

  师:如果擦掉还好看吗?(不好看)那么怎么办呢?下面老师再教你们一个方法,就是复制并应用变形时输入的度数变大或缩小就可以了。教师上机演示。

  三、自由创作,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创作、探究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也清楚了制作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画一幅最漂亮的花朵,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2、激励学生合作学习

  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还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欣赏别人的制作,学习别人优点,也可以提提建议,帮帮别人。(操作过程中边指导边讲解)

  3、提交作品

  师:现在大家已经基本完成了,下面我要问问大家,你想把你画的花送给谁?(生:送给妈妈,因为妈妈辛苦。生:我想送给XX,因为他经常帮助同学。生:我想送给老师,因为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我们。生:我想送给XX,因为他爱护环境,从来不摘花,不踏草坪。)

  (教学思路:实现学习主体学习过程的互动)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也把美丽的花朵送给我们的听课的老师们,祝他们开心快乐。

  四、 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任务完成得都很出色,老师也把这些花朵送给你们,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好。

  (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

  板书设计:

  活动3 鲜艳美丽的花朵

  1、制作花瓣。

  2、复制并应用变形,制作花朵。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在游戏中训练学生单击鼠标的熟练程度。

  二、教学重点:

  熟练地单击鼠标

  三、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1、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每一部分的作用。

  计算机主要是由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

  2、单击:

  单击,就是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这个操作通常可以用来选中某个对象或执行某个操作。

  学习单击的方法及作用。学生明确后进行单击练习,学习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进行指导。注意学习的操作方法

  3、大显身手:

  打开计时游戏“打鼹鼠”,检验一下你操作鼠标的水平。

  说一说开机和关机的顺序。

  4、课堂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桌面背景,认识显示属性,会设置背景。

  2、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称,能设置“屏幕保护”“外观”,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学习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会设置桌的大小;了解窗口的组成,并会窗口操作

  重点难点:

  会设置背景;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称,能设置“屏幕保护”“外观”,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桌面背景一般可以设成深绿色或者是蓝天白云的图案,也可以将你喜爱的图片设成桌面背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交流学习

  任务一:看书或小组讨论后,尝试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设置桌的大小,并说明如何操作?

  教师小结:

  步骤1:在windows98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弹出对话窗口,如书中6.1所示;

  步骤2:在“墙纸”框中,选择你喜欢的背景,关在“显示”栏中选择“拉伸”,单击“应用”,“确定”按钮,如书中6.2所示。

  步骤3:利用“显示属性”的“设置”,改变屏幕区域大小。如书中6.3所示。

  任务二:看书或小组讨论后想:窗口都由哪些栏目和按钮组成?

  小结:

  标题栏:位于窗口顶部,用来显示应用程序的名称;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安一般包括许多菜单选项,单击每个菜单项可以打开相应的菜单。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它为我们提供一些常用的操作工具按钮

  最小化:可以使应用程度窗口缩小成任务栏中的一个按钮,此时单击按钮可以恢复窗口的显示。

  最大化/还原:单击可使应用窗口充满整个屏幕,最大化时也可使窗口还原到原始大小。

  关闭按钮:关闭当前窗口。

  滚动条:可以将当前窗口中未显示的内容显示出来。

  任务三:看书或小组讨论后,怎样移窗口并且改变其大小?

  小结:将鼠标移动到某一窗口的标题栏,拖动鼠标即可

  点击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及关闭按钮可以改变窗口大小。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上述一个任务中的内容:

  思考:改变窗口大小还有什么方法?

  不熟练的可以小组讲座或请教老师,教巡视指导。

  四、学情反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1、选择一件作品请大家进行评价。

  2、你觉得优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哪里?

  教师小结归纳:文章的标题字号一般不宜小于正文字号;根据文章不同的内容、文体设置合适的字形和字体,不宜太花俏。

  3、请你找找你的作品在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

  4、学生动手进行修改。

  5、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完成评价表部分评价内容。

  1、通过广播学习其他同学的操作。

  2、学生观摩点评。

  3、学生自主查找自己作品。

  4、学生动手进行修改。

  5、完成评价表部分评价内容。

  1、学会欣赏、评价别人作品。

  2、培养学生自主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完善作品,让更多学生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

  课堂调查

  教你一招:

  ※把教师机的`格式工具栏隐藏※

  提问:格式工具栏的按钮如果不见了,我们该如何才能“找回”格式工具栏?

  请学生上来尝试寻找。教师最后演示,提醒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动脑或寻求帮助,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学生听教学习,掌握电脑操作小技巧。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意识。

  再次欣赏

  出示设置好不同文章文字编排的作文范本(2种)

  1、提问:展示的两个作品的文字编排觉得怎样?

  2、教师提示:文字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要从文章通篇的角度去考虑文字的设置,体现文章的编排之美。

  3、板书:文章文字的编排

  1、学生认真观摩。

  2、掌握文章文字编排操作要领。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完整作品的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

  【背景】

  本课应用了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事件】

  本节课是由我自己执教,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本节课是word的综合应用的一堂课。

  一、信息技术的作业特别

  在上本节课前,我特意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应该编一份怎样的小报,要用到哪些内容。学生提出:“学校正在申请绿色学校,而且举行了很多的有关环保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编一份有关绿色环保的小报。”又有学生说:“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申请色学校的一项内容,增加我们学校被评上的机会。”还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挑选好的小报做成一份校园的环保小报纸。”……

  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及版面;结合学校这几个星期所举行与环保有关的活动写几篇稿件,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到的数据。

  二、作业的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在这一个星期通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的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材料的形式有文字,有图片,还有一些统计图表。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学校举行的“保护环境,千人签名仪式”,有少先队大队部发起的征集“环保警示语”,有沙门的水资源调查情况,有社会实践

  “访千年古树”,有学校举办的大地作画比赛,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利用废物做手工”的比赛,及各个班级开展主题班会的情景等。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前期收集素材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在收集材料的一周里,从每个小组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热情地参与其中的工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小记者、小作家、小摄影机……大家都乐在其中,享受这些作业的美妙,没有人去逃避,没有人说累。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当本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时,大部分同学纷纷带着自己小组的“成果”来到电脑室,在小组成员的'协调下,大家把这些素材输入电脑(图片是在课堂老师的帮助下输入电脑的),然后整理这些素材。

  在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负责将设计在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纷纷插入其中,忙完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旁边开始指手画脚起来,大家激烈的讨论着。

  下课了,每个小组都完成自己的小报。他们通过与其他小组完成的作品比较,自行地评比出了几张最优秀的作品。

  【评析】

  新课程的理念,提倡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开放、综合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充满了生命

  时下,任务驱动法是很多像上技术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让学生学习困难,长久必会厌倦,因为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

  在这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机械的抄写,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成的那一项或几项,对他们来说没有负担,有的只是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他们只要把之前学习的知识再结合自己小组的素材灵活运用技能就可以了,没有教师的规矩、要求,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二、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

  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时培养了很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摄影能力……

  每位同学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又喜欢的那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高兴的事物,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

  学生经历了各项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他们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自己平时怎样的行为才是环保的,怎样维护学校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爱的表现: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

  让信息技术课与具体的实际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不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更有趣味,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拉长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提示信息、操作命令、菜单、对话框等用户界面基本元素,知晓菜单与命令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用户界面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3、尝试用户界面定制,更科学、更高效进行技术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主要通过命令与菜单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与总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菜单操作;难点是命令操作;疑点是级联菜单及如何在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先看屏幕上的这个界面,有没有人觉得很熟悉呢?

  没有人知道?那么请同学们打开计算机,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打开计算机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盯紧屏幕,看看屏幕上给大家提供了哪些信息。

  好,有哪位同学看到了刚开机时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呢?

  非常好,我们在打开计算机电源的时候,计算机便开始了自检,并且把自检的信息通过界面提供给我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信息,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你是否读懂了这些语言?

  非常好,计算机通过提示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他的基本配置,所以我们知道了提示就是计算计算机和我们交流的一种方式。

  除了提示以外,计算机还有另外一种使用非常普及的语言表达方式,那就是命令。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页,参照课本上的步骤进行一下试验,体会一下我们通过哪些命令来指挥计算机,而计算机又给我们了什么样的提示。

  非常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你输入的“dir”这个命令代表什么意思?是让计算机做什么吗?

  对了,是让计算机显示当前目录,也就是桌面(我的文档)下的所有文件及文件夹。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屏幕的提示依次输入下面几个命令,再次体验一下计算机在命令界面下是如何和我们交流,并且讨论一下,这些命令都代表什么意思。一会儿啊,我看一下哪个小组最先读懂计算机的语言。

  对了,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有没有同学在操作过程中输入了错误的命令呢?计算机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提示呢?

  非常好,下面啊,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把这些命令的作用总结一下,请看屏幕。[课件]

  通过上面的试验,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如何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计算机又如何根据命令返回提示信息,那么同学们你们说同样的操作,比如打开画图程序,你们会用这种方法去打开吗?

  是啊,这种方法太麻烦,太不直观了,是吗?那么同学们能告诉告诉老师,你们用什么方法打开吗?

  是啊,我们只要通过鼠标点击几下就可以打开各种各样的窗口了是吗?这又进一步说明了窗口界面的优势了。那么在窗口界面里,我们又如何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呢?而计算机又是如何回应的呢?下面啊,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请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步骤操作:[课件]

  第一步:打开网上邻居,找到zxwjs09机器,找到共享文件夹“用户界面”,把里面的马图片复制到你电脑的“桌面”上。

  第二步:打开画图程序,选择“文件/打开”菜单项,试图去打开“马”的图像文件。

  第三步:如果找不到“马”图片,请打开窗口下面的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并选择“所有文件”,然后在上面的显示窗口选择“马”图片文件。

  第四步:执行“查看/缩放/大尺寸”菜单项,观察一下放大效果。

  第五步:然后用笔刷工具为我们的小马“点睛”

  第六步:用“查看/缩放/常规尺寸”菜单项恢复显示,看我们的小马是不是变精神了?

  好了,同学们操作完了吗?以上的菜单操作啊,其效果立即可见,但有些菜单执行之后啊,并不能直接看到处理效果,还需要在对话框中进行细化设置,其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大家不防找一找,在画图里,有哪些菜单项是要和我们进一步对话,要我们在对话框里进行细化设置,他们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对了,同学们找到了他的共同点,那就是如果菜单项后面有省略号,就说明该菜单项后面有对话框出现。[课件]

  下面再让我们针对对话框里面的不同元素进行分析。对话框的基本操作元素有:单选按钮、复选框、输入框、下拉列表框、命令按钮等。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不同元素的操作特点加以区分。

  说完对话框,在这里啊,我还想让同学们进一步观察,除了带省略号以外,菜单栏里还有哪些特殊的地方,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并告诉老师?

  对了,有的菜单后面带一个小三角,就说明该菜单项后面还有下一级菜单,也就是级连菜单,而有的时候,有些菜单仅出现常用的一部分,其他不常用的需要单击下方的“展开”按钮

  才可以出现其他的菜单项,这种菜单就叫作展开菜单。

  {还有呢?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菜单项后面都跟有一个小括号里的字母,还有一个ctrl+字母,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两个字母,有什么不同呢?

  对,小括号里面的字母是指:当打开该菜单项所在菜单后,直接按字母,计算机就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而ctrl+字母,则表示,在任何情况下按下ctrl+该字母计算机就可以执行我们的命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快捷键”。}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没有学会计算机的表达方式呢?没学会不要紧,最主要的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懂得运用,多看多试,这样,所有的软件你都可以随意指挥了。

  其实用户界面不是统一,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用户界面,大家请看屏幕上的三个画图用户界面,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是啊,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菜单项设置隐藏或显示工具箱、调色板等,其实不光是画图程序,任何应用软件或者是操作系统的桌面窗口等用户界面都可以自己设置,而且都可通过查看等菜单项实现。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定制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下面就让同学和我一起总结一下咱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吧。

  看来同学们这节课都学会了如何和计算机打交道,但也可能有的同学会埋怨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很难用,还不能善解人意,但是,现在我们所用的这种直观、生动的图形界面却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各,在不断探索改进的基础上形成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课本第五页的助力部分。老师相信,末来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的用户界面的创造者一定属于我们的同学。

  课后反思:

  本节课属于基础内容,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能够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并进行简单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智能ABC输入法”和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快捷输入词语以及特殊词语、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输入文字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整个词语和“保存写字板里内容”的方法。难点是特殊词语的输入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并保存文件。

  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迁移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帮助解决新的知识和问题,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探讨学习,受到思想品德等德育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知识前已经学会了键盘操作知识,能够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数字和符号。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演示并加以指导,教学本节内容应该是水到渠成。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本节信息课的教学中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是农村孩子,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平日实际操作训练很少,因此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从写自我介绍入手,通过创设“想与远方同学交朋友吗?怎样介绍自己?”等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操作,引导学生在“小试身手,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和任务驱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输入自己的爱好和特殊词语“西安”等,以及巩固练习做一份详细的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版”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生在小试身手的比赛中和任务驱动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在微机室和多媒体环境中进行。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象)先跟图上小朋友打声招呼。

  根据学生回答,回顾5.12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品质,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表扬平日用心读书,善于读书的学生。

  2.(课件出示林浩的自我介绍)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课件出示本节课的任务)在“写字板”中写一份“自我介绍”并把它保存起来。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从认识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入手,展示他的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师质疑,学生讨论

  想一想:

  1.想给大家具体介绍自己什么?

  2.用“智能ABC输入法”能一次输入多个字的拼音吗?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可以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等。(课件出示小窍门)你知道吗,为了提高速度,可以连续输入整个词语的拼音。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这一环节通过讨论为新授课做好准备。

  (三)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学习输入整个词语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试着输入词语:游泳、下棋、看书、打乒乓球等。

  2.学生发现问题:可以找到词语“游泳”但没有整个词语“下棋”,教师随机讲解示范操作步骤。

  3.教师讲明白原因。

  4.(课件出示比一比谁更快)小试身手。

  (1)打开“写字板”,在里面输入自己的爱好。

  (2)输入词语:历史、古都。

  (3)输入词语:莲藕。

  教师提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想想解决办法。注意输入姿势端正,两手放平,避免使用“一指禅”输入。

  学生会发现输入词语“莲藕”时有困难,教师借机突破难点(课件出示特殊词语的输入方法:要使用隔音符号,如“西安”的拼音“xi’an”,“莲藕”的拼音“lian’ou”)。随后教师讲解示范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这一环节中,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教师再示范讲解,以加深学生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

  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

  课件出示操作方法: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选择“保存”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里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

  1.教师示范保存方法。

  2.学生自主操作。

  (四)巩固提高,动手实践

  课件出示要求:在“写字板”中写一份“自我介绍”,可以包括下面几项内容:姓名、年龄、性别、学校、班级、特长、爱好、座右铭等。写完以后保存文件,和同学结成小组,大声朗读“自我介绍”,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通过写“自我介绍”并保存在“写字板”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学生交流收获,教师评价鼓励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自我介绍”及快捷输入词语的方法,特殊词语的使用方法。各小组展示作品,让学生自己评一评谁输入的又快又好。教师作适当提示,但不直接评价谁优谁差。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一步练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以提高打字速度。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恰当、及时的评价往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主要通过练习反馈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相互交流收获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于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操作正确熟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于后进生采取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反思

  1.思得: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勤于动手探究。学生从课堂上知道了快捷输入词语的方法,掌握了操作技巧,感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享受成功的喜悦。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达成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收到了信息技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2.思失:学生喜欢独自操作,不愿意受教师的导控。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未必回应。偶尔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个别学生操作有一定困难。

  3.思改: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中常见的气氛沉闷,应尽量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

  一、知识掌握

  目标:

  1. 理解电子邮件的概念。

  2. 学会免费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

  3. 掌握接收和回复电子邮件的知识,建立个人通讯录。

  二、能力提升

  目标:

  培养学生发收电子邮件的能力,建立个人通讯录并进行管理。

  三、德育教育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发送不健康的邮件。

  四、创新能力

  目标:

  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可以分享自己的小秘密,也可以谈论自己最近的快乐或不幸。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邮寄一封信,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

  老师:通过网络发送邮件不仅省钱,而且高效。你们想学习发送电子邮件的技能吗?

  学生:想学。

  老师:电子邮件是网络上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你可以在几秒钟到几分钟内把你的信件发送到全球任何一个有网址的人那里。邮件可以是文字信件,也可以包含声音和图像,比传统的信纸更容易携带信息。

  二、申请免费邮箱

  1. 打开浏览器,输入首都在线126免费邮箱的地址。

  2. 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申请免费邮箱。

  3. 登录你的免费邮箱。

  4. 自己动手操作并提出质疑。

  三、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1. 参照书上第41页的操作方法,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和长度自定。

  2. 按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的先后顺序回复邮件。

  3. 按照书上第41页的“接收电子邮件”的步骤查看老师回复的邮件。

  4. 询问同学之间的邮件地址并建立通讯录。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一、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包括填一填、选一选和试一试三种不同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填一填和选一选两个环节,然后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或者与两三个同学一齐动手试一试。其中,选一选环节采用指名说答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反思小结环节,教师会总结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讲得有点多,学生的自主探索有点少,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是Outl Express的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和管理邮件等操作技巧。重点和难点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信息在因特网上传输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Outl Express或网络上的电子邮局进行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建议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窗口模式的软件,对Outl Express的界面会感到很亲切,便于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写信、收到信件等事情也非常熟悉,加之网络的普及,使得E-ail这个词对学生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或者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Outlook Express邮件发送、接收和整理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写信和发送电子邮件之间的区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互发电子邮件,感受电子邮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互发电子邮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和信息整理能力,学会E-mail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建议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宽带互联网;

  素材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与“书信发展史”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一封信(可以是一封收到过的信封),让学生观察邮戳上的日期,引导他们讨论发现了什么。也可结合学生在课前收集到的书信发展史的资料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比较、分析出电子邮件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相较于传统的写信有许多优势。利用这一情境让学生分组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二)确定要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向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书信发展史的思考”。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Outlook Express的发件、收件、整理等功能,指导他们单击Outlook Express工具栏上的“新邮件”按钮,并就操作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三)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开启Outlook Express,找到“新邮件”按钮,进入邮件编辑界面,并观察屏幕,注意与Wind5的区别。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图片工具栏和艺术字工具栏;了解艺术字库中的各种样式.

  技能目标:

  掌握图片的插入与调整方法;灵活运用艺术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重点

  难点重点:

  插入图片(包括剪贴画,文件图片)以及利用文件图片做背景,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难点:

  用图片文件对幻灯片背景进行设置所涉及到的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之处,说出哪组更漂亮,为什么?

  让学生观看幻灯片,让生观察哪组更漂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0

  实践目的

  1.学会图片处理,掌握图文混排的一般技巧。

  2.掌握页眉、页脚和页码的设置方法。

  3.学会按实际纸张进行页面设置的方法,并能打印出一份象样的文档。

  知识准备

  1.图文混排

  在Word20xx中,剪贴画、图片、公式、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和图文框一律作为图形对象来处理,有关图形处理的按钮都在“图片”工具栏中,单击图片将自动打开此工具栏。单击“图片”工具栏中的“设置图片格式”按钮,可以对图形进行“颜色和线条”、“大小”、“版式”“Web”和“图片”5个选项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修改,这5个选项包括了对图形处理的所有功能,其中常用的几个在工具栏中有按钮,如图像控制、文字环绕等。如果要对图形进行精确处理,则要通过对话框进行。

  2.页眉和页脚

  在页眉和页脚中,可以输入章节标题、作者、页码、日期和时间等信息,且页眉和页脚是针对整个文档而言的`,如果在某一页设置了页眉和页脚,那么所有的页都具有同样的页眉和页脚。页眉和页脚在文档中的位置可以调节。在水平方向,可以通过对齐按钮来改变;在垂直方向,可以通过“页面设置”对话框中的“边距”来调节。另外,如果要改变页眉和页脚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只要先进入“页眉和页脚”设置状态,然后拖动垂直标尺中页眉和页脚与文本顶端或底部的分界线即可。

  3.页面设置

  要打印出一份像样的文档,必须依据纸张的大小、内容的多少、版面的编排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布局,这就是页面设置。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有很多的参数可以自己定义,只有根据经验来合理安排,才能打印出美观的文档。

  4.打印

  (1)预览

  Word有四种视图方式,默认普通视图,一般的文档处理在普通视图中就可以完成,但普通视图所显示的效果与最终的打印结果不同。为了预览打印结果,可以选择页面视图。如果同一屏幕无法显示完整,则需要改变显示比例,以便看到整篇文档的排版效果。当然,采用页面视图时,浏览速度比普通视图慢一点。使用“打印预览”也可以先浏览打印结果。

  (2)打印

  正确安装了打印驱动程序后,才能打印文档。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将打印整篇文档;通过菜单选择“打印”,则弹出“打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设定各种打印参数,如打印页码范围等,根据需要可以打印整篇文档、选定内容、指定页等,默认整篇文档。

  4、内容及步骤

  1.启动Word,打开lsxl.doc文档。

  2.图片处理:拖动剪贴画和图片四角的控制点,调整图片的大小。

  3.将艺术字标题的环绕方式设置为“上下型环绕”,放在文档顶部中间。

  操作步骤:

  1单击艺术字,

  2选定操作对象。

  3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中的“文字环绕”按钮,

  4在下拉菜单中单击“上下型环绕”。

  5拖动艺术字至适当位置。

  4.将剪贴画的环绕方式改成四周型,置于第一段左上角。

  操作步骤:

  ①单击剪贴画,选定图形。

  ②单击“图片”工具栏中的“文字环绕”按钮,在下拉菜单中单击“四周型环绕”。

  ③拖动剪贴画至左上角。

  5.页眉和页脚

  操作步骤:

  ①依次单击菜单“视图(V)”、“页眉和页脚(H)”,进入“页眉和页脚”状态。

  ②在页眉区域输入“绿色旋律——树叶音乐”,单击“两端对齐”按钮。

  ③单击“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切换到页脚区域。

  6单击“插入页码”按钮,7插入页码。

  ⑤单击“页码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选择一种格式,单击“确定”按钮。

  ⑥单击“关闭”按钮,退出“页眉和页脚”状态。

  6.在页面设置中,将左右页边距定义为2厘米,上下页边距定义为3厘米,纸张大小定义为A4。

  7.预览文档,并改变显示比例,从100%、50%到10%,对比预览效果。

  8.调整版面,使内容与纸张大小相适应。

  9.打印。

  10.保存文档,退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

  2.掌握调整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2.调整图片和艺术字的大小、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理布局封面框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2.调整图片和艺术字的大小、位置

  教学难点:

  1.调整图片和艺术字的大小、位置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美观、大方、醒目的标题可以让读书手抄报更加具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来设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板报标题。请问,你们想看吗?

  1.出示范例

  2.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这种样式的字又称为什么?”

  学生回答:“艺术字”

  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

  三、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操作,探索如何插入艺术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同时学习如何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新的'方法与技巧。

  同学们通过上机操作、交流讨论,熟练掌握了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及编辑调整技巧。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Word中的编辑原则是“先选中后操作”。艺术字被选中后,就可以进行旋转、形状改变、样式的变化等操作。

  在自主探索和同学创作练习中,学生们摸索出了多种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交流和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最终,同学们通过设计一张杂志封面,展开了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同学交流收获和作品展评环节中,同学们相互欣赏、品评自己和他人的插入艺术字作品,并通过归纳小结找出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

  总之,本节课的开展使同学们熟练掌握了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自主探索和同学创作练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同学们的表现优秀者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方法。

  (2)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展编辑。

  (3)通过观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0.5~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声音的简洁编辑。

  难点: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声音的简洁编辑是在声音的简洁录制的根底上绽开的,这局部内容对于培育学生的兴趣及创新力量特殊有益,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点。

  2、教学方法指导

  对学生制作的录音文件进展编辑,学生的兴趣较高。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进展范例演示,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声音的编辑主要介绍了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内容比拟简洁,建议采纳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绽开教学。

  [资料]

  1、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翻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翻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要插入的位置。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留意:只能将某个声音文件插入到未压缩的声音文件中。假如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觉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需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展修改。假如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声音文件的中间,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录音机使用波形(.wav)文件。

  2、掩盖(混合)声音文件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翻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翻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文件中要混入声音文件的'地方。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与文件混音”命令。

  选择要混合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留意:只能掩盖未压缩的声音文件。假如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觉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需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展修改。假如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的声音文件中,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录下的声音被保存为波形(.wav)文件。

  [教案]

  [课题]第27课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问与技能

  (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的方法。

  (2)学习使用“录音机”混合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展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预备]

  录制好的声音范例文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录音机”程序进展声音的录制,下面,请你观赏一下教师制作的“江雪”(带背景音乐)声音文件,和上节课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播放“江雪”,学生观赏。

  生:带有背景音乐……

  师引入课题:第27课简洁配音自己做。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截取声音

  任务:用编辑修改的方法删除“江雪”文件前后多余的杂音。

  (1)学生看书自学。

  (2)分组争论沟通。

  (3)学生上机实践,教师巡察辅导。

  (4)学生演示操作,师生点评。

  (5)稳固深化

  翻开歌曲或古诗文件,删除前后的杂音片断并保存。

  2、混合声音

  任务:为“江雪”录音文件配上背景音乐,使录音效果更好。

  (1)出示任务及背景音乐“江雪音乐”所在位置。

  (2)学生看书自学并尝试操作。

  (3)沟通。

  (4)稳固深化

  翻开录制的歌曲或古诗文件,为它配上一段背景音乐。

  (5)观赏

  3、探究实践

  任务:比拟“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混入(X)”命令与“与文件混音(M)”命令,在使用方法与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1)学生尝试两种操作。

  (2)分组沟通操作。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三、拓展练习,内化认知

  翻开资源库,为不同的古诗选择适宜的背景音乐,完成配音。

  四、沟通,完善认知

  选择不同的学生作品进展沟通点评,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

  五、任务,完毕新课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使用“录音机”程序进展声音文件的编辑,盼望我们课后好好练习,力争做个音乐编辑小能手。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3

  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深入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认识计算机》是教材第4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深入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与同学间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制订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3、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

  4、提高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互相合作意识品质。

  三、教学环境:

  局域网环境本课需要教师通过传奇或腾图软件进行演示操作,在进行评价时也需要展示学生作品,因此要求在局域网环境中进行教学。四、教法阐述依据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情境设计

  乐学、想学自己用电脑演示:由于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多讲无益,对于简单只是干脆就不讲,让学生自己掌握,老师讲给予适当点拨。教师将基本的操作规则告诉学生,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了,因此,最后在总结时,学生对于刚才自己的劳动一定很在意,无论是发言的同学,还是听讲的同学,都会十分认真,可以很好的达到学习的目的。

  2、任务设计

  使学生会学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在这堂课中,每个小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完成。在教师的演示操作过程中,也只是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由学生被动听,而变为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因为是主动的做,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五、学法指导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上网搜索、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

  (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

  (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趣导入

  讲授新知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会用电脑干什么?同学们会这么多呀!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看,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埃尼阿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它于1946年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你们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吗?

  任务一:电脑发展史如: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时期:组成器件时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年~1955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5年~1965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8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80年~至今)这一环节我把学生分成4人1小组,分工协作1位组长,2位搜索资料(不仅仅只有网上收搜索),1位加工整理,1位负责汇报。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看教材、或上网找资料自己完成任务。孩子们都有很强探索欲和表现欲,教师正是抓住了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到蕴含在其中的技能。在这种情境中,就有可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做,有的孩子完不成任务会挫伤他的积极性,我认为孩子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这一环节他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会促使他带着问题更好的学习。讲解完后教师出示几幅现代微型机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再出示任务二。

  任务二:计算机的分类(看书、老师课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任务三:想像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的`?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让学生想像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的?你的未来电脑都有些什么?学生会说有键盘、鼠标等。这时教师引出计算机中能看的见得和摸得着的叫做硬件。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教师举例:音乐、画图我们能摸得着吗?那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软件”。(板书)计算机中也是一样的,你能举例说明吗?(画图、Word、电子报刊等)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些都是软件。可是我有个问题了,我想听音乐,可是连计算机都打不开了,我还能听吗?那么,这些能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就是系统软件。因此,我们又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板书)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演示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例子来说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使学生很容易就区分出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强化练习,形成技能:测试

  测试1:继续收集你们小组探究的问题。

  测试2:你能想像出未来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吗?能把它画出来或描写出来吗?

  测试3:小组间互相出题测试,看看谁的新知掌握的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充满了生机,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新知,也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因此,本课中我采用师评、生评、互评、自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教师在学生作业中找出有特点作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或让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小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让学生把本节课收集到的内容回家后制作成电子报刊或小动画,然后当小老师讲解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听。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收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欲望,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反馈机会。总体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4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 )画画。

  2、将计算机上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 )。

  3、工程师利用制图( )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设备是( )。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四、想一想

  1、 对图2-6所示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做什么用?

  2、 你想让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事?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制作一张个人名片,使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通过在电脑上进行英文名片的制作及交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在WORD中插入名片。

  教学难点:

  图片的插入。

  教学过程:

  一、任务设计

  你见过名片吗?你会制作名片吗?今天,我们自己在电脑上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英文名片发送到各地。你们肯定很乐意吧!请发挥自己的'想象,赶快行动吧!

  二、学生制作

  1、教师提出明确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电脑上亲自制作一张精美的名片。

  2、请学生先构思整个版面。版面上写上学校、姓名、班级、电话号码,再自己装饰名片,画上喜欢的画或一些花边,使名片更好看。有能力的学生再写一篇短文充实名片。

  三、设计英文名片

  1、打开“画图”软件。

  2、利用工具箱中的画图工具画出自己设计的名片。

  3、用文字工具“A”,选用适当的文字字体、大小、颜色,在相应的位置上写上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电话号码。

  4、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选择〖保存,输入文件名,如Name card,保存名片。

  5、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选择〖全选,选中整幅画。

  6、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选择〖复制,将画复制到“剪贴板”中。

  四、在WORD中插入英文名片

  1、打开MicrosoftWord软件。

  2、输入题目Myself,设置好字体、字号及颜色,并使题目居中。

  3、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选择〖粘贴,刚才在“画图”中画的图画就出现在“WORD”中了。

  4、单击图片,播放图片周围的8个黑点,适当改变图片的大小。

  5、输入Myself的其他信息,并排版。

  6、将设计好的名片找印出来,就可以送给朋友了。

  五、任务评价

  1、学生互相观看作业,评一评,议一议,谁的作品最棒。

  2、教师评价。

  六、任务拓展

  对于制作英文名片这一任务完成较快的学生,可以提示他们再考虑一下,还能制作什么英文作品,并动手试一试。

  七、练习

  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脑制作许多精美的卡片送给爸爸、妈妈、朋友,如“HAPPYNEWYEAR”、“HAPPYBIRTHDAY”等,你可以试着制作一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16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案01-17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27

(经典)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03

【经典】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20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9-26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经典】11-26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09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07-10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