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教案15篇(经典)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的教案1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③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
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德育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二、讲授新课
投影:地球自转动画
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
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填写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纬度
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状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提问:第12页活动2(通过动画讲解)。
归纳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有规律变化形成四季。
投影:地球的五带图
提问:
①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②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特征;
③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小结]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点评:该教案项目齐全,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楚,板书整洁,教学环节清楚,提问恰当,教师示范性强。教学过程略显简单。
地理的教案2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以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洲与南北美洲慢慢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命运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大家把书翻到教材第35页,谁能解释一下图2.16?
生: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会出现古老地层吻合。
师:看图2.I7解释一下。
生:因为它们原来是该接在一起的。所以有相们的物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大洲。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
总结 :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以前不在这里,而是在一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
所有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同学们前面讲得都很好。我们对大陆漂移假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怀疑么?
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好吗?
练习:
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学说是在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地理的教案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
【提问】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
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总结】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
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地理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懂得地域分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获取“由赤道到两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结合实例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区域分析与对比的地理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图片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培养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培养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那么现在我提出一个观点:自然环境除了具有整体性,还具有差异性,并且地域差异在自然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成相同的区域。你们同意我的这种观点吗?
生:同意!
师: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比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再或者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那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请同学们来简要描述一下热带雨林和苔原景观的植被差异。
生:略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那么在更大的范围内,比如亚洲,乃至扩展到全球来看,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差异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5.6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那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低纬度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较大,地面获得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植物生长旺盛;而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地面获得热量相对较少,所以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力相对较弱。
师:那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差异不仅存在,而且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差异反映出了怎样的地理规律。
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刚才大家说得真具体,甚至有的同学还举了例子。那我们可以读出共同的结论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差异
师:同学们,从赤道向两级的这种递进关系是纬度方向还是经度方向呢?(维度)那么自然地理环境会沿着纬度变化方向有更替,那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会不会变化呢?情况又是怎样呢?让我们进行一次旅行,从我国黑龙江省出发向行,沿途可以遇见哪些景观呢。(图片展示:逐一出示点,学生依次回答景观名称)
生:大、小兴安岭森林带——内蒙古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戈壁
师:形成这种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的是什么呢?
生:略
师:在学习地球上的水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回忆一下,有什么特点?
生: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师:好。因为我国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也就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怎样的地理规律呢?
生: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差异
师: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请同学们结合北京的气候,想一想,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展示北京的气候直方图)
生:不可以,因为北京是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而常绿阔叶林生长在亚热带。
师:很好,因此北京在绿化中,应该以种植,对,应该以温带落叶树种和适应温带地区的草类植物为主。常绿阔叶树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气候,成活难度大,养护费用会很高。
师:同学们,你们有人登过山吗?哦,有。那么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
生:略(累呀!)
师:对!特别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等等都会发生变化,相应地自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喜马拉雅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大,垂直自然带发育是比较典型的。从它所处的纬度来看,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一致的,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呢?
生:喜马拉雅山纬度大致在28°N,因此其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师:是的,当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同学们看P101“活动”,山地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有那么大的差异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略)
师:同学们,已经大致地说出山地垂直带谱的特点。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南坡的高差比北坡大,纬度也比北坡低。是迎风坡,在山下的水热条件比北坡好,因此南坡自然带普遍比北坡复杂。那么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生:水热状况
板书: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状况
师:那么这些地域分异规律对我们现实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同学们可以借助书P101阅读来思考。
生:略
师:有没有同学能来举例一下?
生: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如果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
师:嗯,很好。当然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利用这三个规律解释的地理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助其他同学总结一下?
生: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师:那么产生这些规律的主导因素又分别是什么呢?
生:这些规律是建立在热量、水分和水热差异的基础上。
师:很好,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这节课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下面我们来做课本上的思考题,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生:略
师:刚才我们见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的很多例子,那么全球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完全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吗?请举例说明。
生:略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摇头,那么老师给个小提示:绿洲。绿洲存在于干旱沙漠中,只要有水,就可以植树、种草、种庄稼,它是不是我们上面所学的`三个地域规律中的哪个可以解释的?
生:不行。
师:是的,因此我们把这种没有一定规律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现象。那么相对应的,上面所学的三种就是地带性规律。同学们,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一定规律的,可是在规律性中又表现出复杂性——非地带性现象。
板书:非地带性规律
课堂小结: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同时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从而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
地理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总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分布相对集中带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第二部分介绍了能源矿产,包括它们的分布、储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我国能源资源的短缺形势;第三部分介绍了金属矿产,这部分是分类介绍的。与铁矿相比,有色金属矿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不太熟悉,因此教材中举了许多实例,以使学生认识到有色金属的重要性。前面三部分都是以关于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和油气田的分布的四幅图为基础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最后一部分里,教材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法建议
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建议指导学生读4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从宏观上分析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分布的特点是广泛且相对集中。关于矿点名称,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利用省区、江河、山脉等参照物,寻找矿点与它们之间的`方位上的联系,并通过读图、填表、图表对照、看图连线等方法巩固地名的记忆,进一步培养读图技能。教学中要用资料、数据说明能源矿产丰富,同时联系生产实际说明煤和石油的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实际的解决办法。在这节内容的讲授中,有三个点老师应该特别注意:一个是金属矿产的作用,很多学生对于煤、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的作用非常熟悉,但是容易忽视金属矿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因为这会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矿产资源与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密切关系;第二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在谈到对矿产资源问题的对策时,学生往往容易把目光集中在问题的治理上,其实治理是一方面,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想办法找出更多的新能源,但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发新能源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第三,矿产资源与前面介绍的两种资源以及后面的海洋资源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是非可再生的,在教学中,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讲得适度,避免出现盲目的乐观和悲观情绪,教育学生要以客观、实际的态度看待我国矿产资源问题。
关于“矿产资源”的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的矿产资源。
[板书]第四节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都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中,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提问]这样的分布特点,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集中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大规模集中开采,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但是不同地区需要进行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对运输的负担。
[转折]结合“做一做”第一题,我们一起找一找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石油基地。
[补充]矿产资源按照用途可以分为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能源矿产。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人均量比较少,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能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需要了。
地理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知道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能结合地图说出俄罗斯地形、气候、河流和农业的特征。
2.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认识俄罗斯国土辽阔特点,提高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知道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的特点。
【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说明一个国家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中国历来以地大物博著称于世,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远远超过中国,其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俄罗斯的“地大物博”。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然地理特征
【活动】思考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陆地面积1/4在欧洲,3/4在亚洲。但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为什么?
【学生回答】首都位于欧洲。
【教师总结】俄罗斯领土中,虽然欧洲只占了1/4但是却集中了俄罗斯3/4人口和主要的工农业、城市和交通线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欧洲部分区域,欧洲部分是俄罗斯兴起的中心,而亚洲部分至今地广人稀,大部分区域没能开发。
1.地理位置
【教师活动】展示俄罗斯地理位置相关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20°E经线和180°经线,50°N经线和80°N纬线,说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
(2)找出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和里海,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学生活动】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20°E到180°之间,50°N到80°N之间。
(2)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的北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西部和南部与众多国家接壤,东面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相望。
【教师补充】属于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教师活动】比较俄罗斯和中国的情况。
【教师总结】俄罗斯跨经度160度,跨纬度约30度,陆地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濒临北冰洋、太平、波罗的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
【教师活动】展示俄罗斯地形图。
【学生活动】将下列地形区纸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乌拉尔山、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说一说俄罗斯地形地势特征。
【教师总结】俄罗斯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分为两部分。乌拉尔山脉以西是东欧平原,地表波状起伏,有一些低矮的丘陵。以东,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自西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3.河流
【教师活动】展示俄罗斯地形图。
【学生活动】找一找俄罗斯的河流和湖泊,并尝试用笔在图上描出来,说一说俄罗斯河流和湖泊有哪些特征。
【教师归纳】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北部的丘陵,向南流入里海,全长3600多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航运发达,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
乌拉尔尔山脉以东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但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4.气候
【教师活动】展示俄罗斯气候类型图。
【问题】俄罗斯气候类型有哪些?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气候寒冷。
【教师总结】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极圈以北的属于寒带苔原气候。西部降水较多,东部因受太平洋沿岸山地的阻隔,太平洋的水汽难以深入内陆,降水较少。
5.资源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严寒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非常有利于针叶林的生长。西西伯利亚分布着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覆盖率面积8.09亿公顷,约占俄罗斯陆地面积的1/2。
(二)农业
【教师活动】展示俄罗斯农业分布图。
【问题】俄罗斯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学生回答】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黑麦、玉米,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
【教师总结】由于俄罗斯气候寒冷所以农业并不发达,主要分布在60°N以南的东欧平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黑麦、玉米;经济作物:亚麻、向日葵、甜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为主;主要的农业区: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环节三:巩固拓展
【教师活动】展示习题,师生共同巩固练习。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作业:预习俄罗斯的工业、贸易以及交通等知识。
四、板书设计
地理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3.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4.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5.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6.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7.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
②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8.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②课件展示:图表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998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9.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10.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
11.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
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12.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地理的教案8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能力目标: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掌握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运用地图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以谜语引入: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
三、讲授新课
㈠国家、首都、居民
1、国家:
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读图7-8,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
巴加湾市东帝汶(最新独立)
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书上37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
3、居民
利用书38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从课文中找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㈢马六甲海峡
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
板书:
㈣富饶的物产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6页图7-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总结:
1.矿产资源:石油、锡
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
地理的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知道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媒体导入。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活动】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
【学生回答】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回答】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教师活动】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观点。
【过渡】风沙地貌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3.风沙地貌的分类
(1)风蚀地貌
【教师活动】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教师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教师活动】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教师活动】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总结】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板书设计
地理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把我国分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生活动)
阅读3页材料,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
——做第2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
(总结)
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为界,这里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由此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
(学生活动)
利用空白纸描画中国四大区域图,标出主要的分界线和区域名称。(过渡)在区域的分界线中,秦岭-淮河一线非常重要,它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
展示秦岭和淮河的图片
(学生活动)根据读图册中的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还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划分,回忆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分界线通过。
(讲述)
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高大而绵长,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东部季风区的中部,使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它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还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因此在它的南北两侧,地形、水文、农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重点是四大区域的范围和界限,我们还要加深对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理解。
地理的教案11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故事导入法,讲述哥伦布两次前往美洲所花费时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因。引出洋流帮了哥伦布的忙。
提问:“那么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有何分布规律?”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1、洋流的概念
【问题】什么是洋流?
【学生回答】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教师总结】理解洋流概念时,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常年比较稳定、沿着一定方向、大规模
2、洋流的分类
【问题】
(1)按照洋流性质,洋流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有何不同?
(2)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一定是寒流,低纬度海区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吗?
【学生回答】
(1)按性质,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暖流和寒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洋流相对于它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师总结】
一般情况下,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反之,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洋流是寒流。(索马里洋流除外)
3、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1)洋流的成因
结合所学知识及学生思考:
【问题】
①在物理中我们就学习过,任何物体要运动,就一定要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使得海水定向大规模运动的外力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洋流是在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砖偏向力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盛行风是洋流产生的主要动力。
【过渡】
在盛行风的影响下,洋流又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呢?
(2)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师呈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学生分小组讨论。
【问题】
①北半球和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致以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有何差异?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致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③在北印度洋,洋流比较特殊,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据图观察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①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相反。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形成了向西流的南极环流。
③在北印度洋,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教师总结】
在赤道两侧海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分别驱使两侧海水由东向西流,赤道以北的称为北赤道暖流,赤道以南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该洋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度受盛行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大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高纬度环流圈。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环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结合教材P58活动,完成活动。
地理的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并概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和读图分析,锻炼和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学习,养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造成黄土高原支离破碎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教师呈现资料“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以黄河为例,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一米宽、一米高的堤坝,它的长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什么这么严重呢?”
播放录像,学生观看,结合教材P28图6、32,学生思考,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去思考,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人为因素包括毁林开荒、采矿、开垦放牧等方面)。
【问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
(1)自然原因
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
②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④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2)人为原因
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开矿、毁林开荒)
①毁坏植被,陡坡耕种。
②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
③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
2、原因探究
【过渡】为什么降水、植被、土质等会引发水土流失呢?结合教材P29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探究:
a、水土流失和地表植被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b、讨论不同土质、不同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学生回答】
a、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b、沙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陡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教师点拨】正是黄土高原地区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结构疏松、易溶于水的土质,加之人类毁林放牧、不合理利用土地等,造成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被大量破坏,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水土流失的危害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水土流失的危害。
【问题】
①结合图6、3说说水土流失对聚落与耕地的影响?
②水土流失的危害还有哪些?结合教材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②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使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冲刷下来的泥土淤积在下游河道抬升河道,使得河流更易发生决堤和洪涝灾害,沙尘暴、气候异常。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除了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还有哪些?为什么?
教师展示《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学生读图,明确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降水集中、坡度较大的地区,水土流失也较严重。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
作业:课后收集资料,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地理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洋空间资源的分布、种类和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方式和现状。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以及港口建设和贸易的重要性。
3.熟悉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案例,了解围海造陆的目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教学建议
海洋空间利用
在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深远意义,随着人类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陆地空间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海洋的广阔空间则成为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学生应了解到海洋空间的分布范围、环境特点和可利用资源类型等,并了解到当前人类已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上取得的进展。海洋空间利用已经不仅限于交通运输领域,还包括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历史发展,介绍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同时,注意到现代船舶和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发展中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课本中的《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中的土地利用图,深入探究港口的三个基本条件:区域、配套设施和服务需求。
围海造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荷兰围海造陆工程、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的人工岛和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了解围海造陆的目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同时,要指出围海造陆是一项需要充分科学论证和配套工程的重要途径,同时,兴建海上城市需要雄厚的国家实力为支撑。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海洋的广阔空间以及在海洋空间开发和利用上的巨大潜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成为了重要议题。本次课程将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围海造陆。
1.题目: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读图引入: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中的《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可以发现,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到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而在未来,我们还可以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发展。
录像引入:
通过观看一段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录像片,我们了解到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而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有很多,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开发。
讲解: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陆地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愈加引人关注,在不久的未来,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
1.讲解:
目前,人类已经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工业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科学文化、生活娱乐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海洋环境与陆地不同,它们具有相当复杂和特殊的生态和环境条件。
2.提问:
与陆地相比,海洋环境条件和生态条件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海洋空间资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会对海洋生态和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讲解:
为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人们必须在近海和海洋上面抵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复杂的海水运动。对于深海,人们要能够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等恶劣环境。同时,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力大,这对于工程设备、材料、结构和施工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和高风险的工程。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1.讲述:
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船舶动力的不断更新、吨位不断增大的过程,不同运输用途的船舶品种也不断涌现,海洋航线逐渐拓展到远洋,同时,导航技术和定位技术也在不断现代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迅速增加,大型油轮的出现以及大型集装箱船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重大变化。今天,大型集装箱船和巨型油轮已可以来往于各大洲港口之间的航线上。
2.读图:
课本中还有一张《世界主要海运路线》的图,它展示了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和海洋运输重要港口分布情况,这也表明了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对于人类经济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世界七大海上交通线
在海洋运输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七大海上交通线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交通线包括:
①北大西洋航线:连接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港口与西欧、南欧及各国港口的航线。
②亚欧航线:连接西欧和亚太地区各国港口的航线。
③南美航线:连接欧洲和南美东海岸各国港口的航线。
④南北美航线:也被称为巴拿马运河航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⑤北太平洋航线:连接北美西岸各国和亚洲国家的航线。
⑥南太平洋航线:连接美洲西海岸与亚太地区各国的航线。
⑦非洲航线:也被称为好望角航线,是欧洲和北美洲用于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海上运输线。
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以荷兰鹿特丹港为例,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具备腹地、配套设施和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条件。
围海造陆的教学
围海造陆是一种缓解沿海地区人口过多、土地资源有限的重要途径。通过围海造陆工程,人们可以获得足够的土地用于发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建设。但是,这种工程耗资巨大,需要有强大的国力作基础,并且还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探究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幻想力,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各种海上设施,并将它们转绘在矩形胶合板上。然后,他们可以用塑料泡沫板或有机玻璃板制作设施的模型,并将它们粘贴在胶合板上设计的位置。最后,学生可以涂上他们设计的颜色并标注注记,以完成自己的模型。
另外,可以采取分组形式,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七大航线,并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进行距离量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上咽喉要道的重要位置,并培养他们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的能力。
地理的教案14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6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
(讲授新课)
板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地理的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2、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3、说出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读图分析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淡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
【难点】
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泰国洪水、云南大旱的图片。包括受灾现状、救灾情况。读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量的洪水没办法利用,许多地方又严重缺水”。由此引入课题: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自主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水资源的概念,淡水资源的种类及占全球水资源的比例。
【学生活动】读教材图3.10“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回答问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它与降水量、蒸发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等于降水量减去蒸发量)。
2、水资源最丰富和最贫乏的大洲各是哪个?(亚洲、大洋洲。)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有哪些?(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时间分布: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2、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受夏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小组展示】请1个学习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学习小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进一步点拨提升。
【规律总结】(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合作探究】展示水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两组材料,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图”和“西北草原图”,“茅台酒”“青岛啤酒”和“农夫山泉”及其各自的水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和教师展示的幻灯片,分析水资源如何影响人类活动?(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结合材料和教材P62图3.11“水资源利用的进步”,你得到什么启示?(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小组展示】请1个学习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学习小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进一
步点拨提升。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P69案例2——咸海的.忧虑,分析下列问题:
(1)咸海的忧虑是什么?(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这种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环节三:巩固拓展
以华北为例,说明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从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概括出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科学措施。
【规律总结】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主要学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学们课后搜集节约用水的方法并写成小短文。
四、板书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地理的教案】相关文章:
地理的教案12-12
地理的教案05-23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08-17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教案03-05
地理教案-日本08-17
地理教案-新加坡08-17
地理教案-黄河02-27
地理教案-印度02-27
地理教案-长江02-27
初中地理教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