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时间:2024-05-25 15:36:36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品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品15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各种材料编织的动物成品、

  学生准备:吸管、包装绳、废旧挂历纸(裁成条状)、塑料袋、棕叶等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生互动

  1.利用CAI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鱼、蝴蝶),师生互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来自大自然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

  根据课件的播放的视频分别展示已经制作好的鱼和蝴蝶,与学生共舞互动模仿动作!

  2.揭题

  你们瞧鱼儿刚才和我们游玩、蝴蝶同我们一起飞舞,有趣吗?你们看的出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是用塑料袋、挂历纸……(略)

  :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是老师用一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即课件揭题:巧编妙织)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师分发编织成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

  你们今天是不是也想来学着编织一个呢?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动物,你们瞧!(逐一展示)我要将这些编织好的小动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一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可以动手拆一拆看看是怎样编织的,最后向我汇报,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快、最仔细!

  2.学生共同讨论,合作研究编织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相信应该有结果了,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现在已经了解编织的方法,下面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想想你们今天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编织呢?要编织一个什么呢?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教学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五、教学拓展

  1.利用CAI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品,教师讲解。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织品,例如毛衣装饰我们的生活;竹片编织的篮子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节日里的气球编织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等等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编织物吗?

  2.教学升华,学科整合

  我想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大家有心,废旧的材料在我们手上也能变成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大家共同环保,变废为宝!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课题:

  电脑美术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等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了解美术中变形在设计与生活中的应用。

  3、应用电脑变形的.方法设计一张有趣的图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几种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2、如何用变形后的基本形组织画面。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学生欣赏动漫课件并说说其变化特点(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一会儿扭曲一会儿翻转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身,小熊就象站在哈哈镜前,有趣极了。)师;谁来说说生活中在哪还可看到变形的现象?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电脑大变身的游戏。

  2、打开图画板,教师演示,让学生用图画板上的基本形复习放大缩小与复制粘贴

  3、出示正常基本形与变形基本形,(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的小人等共八图,)师:请同学们想想用什么操作方法能让小人变得生动起来

  A、出示六张正常基本形,学生两人一组尝试把六个小人进行变形处理

  B、教师出示图解,小结操作程序方法,并演示

  方法1:选定基本形——图象菜单——拉伸扭曲[翻转旋转]——水平垂直拉伸扭曲[翻转旋转]。

  方法2:选定基本形——击右键——拉伸扭曲翻转旋转

  方法3:选定基本形——鼠标放在选定框的任意点,当变成箭头即可拉伸变形

  4、画背景——粘贴基本形——复制拼摆——变形——调整构图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每人设计一个基本形,如:小鱼或小鸟,汽车,花等,复制若干,进行变形练习。学生应用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设计一张有趣的图画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树立自己的民族,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

  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

  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

  (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

  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

  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

  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

  5.展示——“审美提升”

  自我、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

  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学习目标:

  通过回忆和现场观察,知道“近大远小”是人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视觉现象。

  能运用“近大远小”的原理画出较准确的有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体现纵深感。

  训练观察能力,提高准确还原平面表现的水平。

  重点难点:

  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画出有明显的“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

  表现“近大远小”视觉现象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再现。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如街道、铁路、建筑、树木等,制作“近大远小”教具所用厚卡纸,大师的作品。

  学生准备:外出旅游时的照片、绘画工具等。

  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

  (1)观看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以及同学外出旅游时的照片,老师向同学介绍画面上的风景名胜,也请相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绍照片中的风景,初步感受“近大远小”的.情境。

  (2)观看西洋绘画作品,如“通往弗拉基米尔的路”、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凡高的“夜的咖啡馆”等作品,

  体会画面的纵深感。

  (3)观看教师制作、演示道具:先取方形纸一张,然后在纸面中间刻三条与方形的边相平行的三条线,最后折叠第四条边并将中间的方形推平,产生透视效果,以此解释“近大远小”的现象。

  2、同学分小组展开讨论,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看看究竟是哪些线发生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除了“近大远小”之外,你还发现了那些透视变化。

  3、游戏。

  同学将自己手臂伸长伸短,用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教师根据同学的讨论作简要总结:

  创作与表现:

  1、跟画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有纵向感的道路,学生临摹。

  (2)教师在道路两旁由近到远添画树木,学生临摹。

  (提示:教师在学生跟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他们关注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凡是横向的物体基本上都出现了透视变化,而纵向的物体基本上都没有出现透视现象。)

  2、创作练习:

  (1)学生在已经画好的草稿的基础上自由添加道路两旁的景物,除了注意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以外,还要表现“近清远糊”、“近暖远冷”等效果。

  (2)再做适当添加,补充一些路两旁的细节,如价格牌、自行车、行人等,将画面画完整。

  评价与反思:

  1、大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起欣赏作品,看看哪一幅作品最有纵深感。

  2、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透视现象的疑问,请同学和老师给予解释。

  3、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由国画形式所表现的山水画,比较其与西洋风景画在表现远近景物方法上的区别。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

  4.课题:变一变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

  教学目标: 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美。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师生互问好。

  二、 导课:

  在第三课时我们认识了色彩的明度对比。知道明度对比一幅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画面色彩明快、效果突出,而且还能把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节奏的美感。那么同样在学习色彩画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对比也是比不可少的,那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色彩的冷暖》。(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 启动激趣

  引导学生回忆冷色和暖色的概念,然后出示许多色块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分为冷、暖两大类,用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然后根据分类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暖色一般偏红、黄;冷色一般偏蓝、绿。

  2、质疑探究:偏红、偏黄的一定是暖色吗?偏蓝、偏绿的'一定是冷色吗?

  3、总结: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质疑探究 :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冷色和暖色给我们的感觉不一样,那么由冷色、暖色组成的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出示四组冷暖图片让学生仔细欣赏、讨论分析。

  5、总结梳理 :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总结梳理。分别由冷色、暖色组成的同样两幅画面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从而引出补色的概念,在次让学生大概了解补色的知识。

  6、学生绘画:让学生自己用涂色的方法去感受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分三种情况:

  冷色——冷色之间的对比

  暖色——暖色之间的对比

  冷色——暖色之间的对比

  7、评价总结把色彩运用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谈其感受。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

  知识要素:

  了解三原色的组合,感受间色

  技能要求:

  学生调色、配色技能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三原色,发现自己表现色彩的才能

  实践与创造:借助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画面

  欣赏与评议:从各方面去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搭配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思与水分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展示大师作品,并介绍大师生平和作品特点。

  2.欣赏、讨论,交流对大师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感。

  二.实践与制作

  1.教师示范水粉画的技能技巧。

  2.学生临摹书本范画。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三.交流与再创作

  1.允许学生按大师的用色方法进行再创作。

  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以启发他人。

  3.给画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学生继续画纸,以便再创作。

  4.教师帮助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完成作业。

  四.欣赏与问题

  1.因作业颜色未干,面积展示时,用电吹风吹干。

  2.欣赏、评论同学画的创意和优点。

  3.问题: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间的互相衔接会产生什么结果?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

  一、教学目的: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发展学生的创新。

  二、教学难点、

  重点: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游戏比赛活动。

  三、教具准备:

  范作、彩泥、彩色笔等。

  四、学具准备:

  彩色橡皮泥、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组织教学。

  2、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3、揭示课题:登山游戏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

  3、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

  4、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5、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

  6、师按照个别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共同在黑板上绘制一张登山游戏图,稍做示范。

  (三)综合实践。

  1、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

  (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制作。

  (五):

  1、汇报游戏: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

  2、展示作品,交流。

  3、师,布置下节课工具并要求同学好教室,做好保洁工作。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

  知识要素

  了解间色的组合,感受复色

  技能要求:

  运用水粉画技巧写生盆花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图片欣赏,发现常见物品中的美

  实践与创造:用间色和原色写生盆花,并添加自己的创意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和用笔方面去自己与他人作品

  教学重点

  知道间色的形成,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间色的调和,构图的`安排

  教学过程

  一.示范与欣赏

  1.教师示范三间色形成的过程,用课件做出三间色的来源。

  2.学生试着在纸上调出三间色。

  3.教师出示由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二.构思与构图

  1.欣赏盆花,并讲解盆花的基本结构。

  2.讲解如何安排画面(构图)。

  3.分析三原色和三间色在盆花的表现上如何安排。

  4.画出盆花的铅笔小构图。

  三.创作与修正

  1.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后再动笔。

  2.直接用单色起稿,要求构图饱满。

  3.颜色水分适中,不宜太干或太湿。

  4.涂好的颜色不宜修改,以免弄脏画面。

  四.展示与

  1.完成的作品平放在地面上。

  2.相互欣赏并评论。

  3.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为什么。

  4.谈谈对水粉画的感受。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学习脸谱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画出一个脸谱样式,提高对中国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常见脸谱样式的.绘制步骤及有关知识

  2、脸谱纹样的流畅、和谐与色彩的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或水粉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课件播放京剧节目,提问:这是什么音乐?(生答。引出戏剧)

  除了京剧外,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戏曲剧种?

  戏剧表演除了要唱、念、做、打的功夫处,表演前还需要

  做什么准备?

  戏剧的化妆与生活化妆有哪些不同?

  教师小结:戏剧化妆色彩浓重,形式夸张,具有象征性和约定俗成的程式。

  2、课件出示张飞和角图片并简析形式特点

  二、欣赏分析

  1、在戏曲表演中,脸谱的描绘往往根据戏剧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来分别对待,特别是净、丑角脸谱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2、课件打出资料,并讲述不同样式特点

  3、课件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欣赏并分辨角色行当

  4、教师小结:脸谱既是化妆手段,也是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较高审美欣赏价值,人物的忠*善恶,爱憎分明地跃然脸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三、步骤演示

  1、课件打出步骤图,老师演示

  (1)画出头形、定五官位置

  (2)确定人物类型(红、黑、反派、正派.....)

  (3)用线画纹样(流畅、和谐、美)

  (4)涂画色彩(有主色、黑色和白色)

  四、学生作业

  1、大部份学生在作业纸上绘制

  2、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别画出生、旦、净、丑脸谱。

  3、放戏剧音乐,挂出“戏剧大舞台”作业展示板

  五、展评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

  教学目的:

  学习初步的雕塑构成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构成的能力,在纹样的组合排列和色调处理中加深对图案形式美(统一、变化)的感性认识。

  重点:认识设计图腾柱。

  难点:1、对图腾柱知识的理解。

  2、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现图腾柱的主要特征。

  3、运用纸制作图腾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新课:

  出示课前准备的构成的'图腾柱造型及教师的范品,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认识这些图腾柱有不同形状、颜色各有特色。介绍图腾柱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图腾柱(设计)。

  二、讲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课前准备的照片。原始部落认为某种动物或自然跟本氏族有特殊关系,而其当作本氏族的标志,形成图腾。图腾柱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图腾柱的神秘抽象之处。

  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图腾柱作品,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如何折(卷)纸材画成装饰柱?如何卷成泥柱子塑造装饰柱?你还能运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塑造与众不同的装饰柱?

  3.图腾柱造型大胆夸张,由各种不同形象大小穿插、组合而成,柱身遍布装饰,别有情趣;讲解设计步骤,边讲边演示:

  ①画出柱体外形;

  ②划分柱体单元;

  ③添加装饰纹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绘画、泥塑等),个人或小组创作一个装饰柱。

  四、讲评:

  完成作业后,举办装饰柱大展,评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图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所属“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作好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2.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①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②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结,介绍车的`发展。

  ③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④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⑤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如门、窗、顶、灯等。教师将大家的发言归纳整理后,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

  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①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栏中。

  ②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的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③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向家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制作成长记录卡。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形式新颖的工艺品。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形式新颖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2、围绕生日聚会进行制作方法的启发和创新。

  教具学具:彩笔、彩纸、卡纸、盒子、毛线、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小朋友喜欢过生日吗?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谈谈生日时的趣事吧!

  2、新授:

  老师出示制作的成长记录本,引导学生观察制作。

  (1)上面要有照片、图片,可以是生日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片段,另外附加一些文字的说明。

  (2)注意版面的设计要有美感,色彩丰富。

  3、教师展示各种工艺品引导学生用剪、折、画、泥塑等制作方法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富有个性,新颖有趣的工艺品。

  4、欣赏课文图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作品,让制作者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五、举行生日聚会,互赠自己所作的礼物。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

  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美术的节奏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美术的节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

  教学重点:

  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展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

  三、授课

  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

  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

  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品展示。

  七、板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教材分析:

  教材第4页列举了杨桃、榴莲、青椒、橙子、猕猴桃、苹果、西红柿、紫甘蓝八种剖面十分有特色的蔬果,它们的外轮廓与内剖面截然不同。常见蔬果的外轮廓学生比较熟悉,教师可利用教科书中的图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剖面特征,启发学生:大家由蔬果的剖面联想到了什么?右下角的文字,提示冷暖色的运用可突出视觉效果。

  教材第5页上方,对本课作业进行了步骤解析,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也可依步骤演示绘画方法。参考两幅学生作品,从中借鉴色彩的表现方法。在拓展版块,让学生了解除了独立的图案,还可以拓宽创作形式,重复组合图案形成连续纹样。

  教学思路:

  本课是第1课的延续,内容是复习色彩的冷暖知识,但形式有所改变,是以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蔬果为创作主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吃水果时,多数是家长削完皮或切成小块给他们吃,学生很少接触蔬果的剖面。因而这一创作题材对多数学生来说是陌生而又奇妙的,较容易吸引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可多展示蔬果的剖面图片,为学生展现一个神奇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的创作需要铺垫,教师应多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蔬果剖面,并大胆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对于果肉与果核(种子),可尝试用点、线、面去概括表现。教师可在引

  导观察的基础上,示范绘画,使学生能直观地学习到如何将观察到的剖面画成形象饱满的图案:先用线勾画出蔬果的轮廓,再依据剖面特征,画出细节。最后,简单复习色彩的冷暖知识,利用冷暖对比画出艳丽的图案。除了绘制独立的图案,也可以将独立的图案进行重复排列,组合成连续的'纹样。

  教学建议:

  (一)引导阶段

  1.谈话交流: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蔬果在外形和色彩方面有什么特征。

  2.教师出示蔬果

  以两个杨桃为例,分别横向与纵向剖开,引导学生观察其剖面是什么形象,什么颜色。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用切好的杨桃片组合形式重复的“图案”。

  2.师生观察分析教科书列举的蔬果剖面,说说分别有什么特征。

  3.教师分析教科书中的绘画方法,学生学习如何用点、线、面概括、归纳剖面的形式美,如对称、均衡、放射等。

  4.学生构思

  ①采用什么蔬果剖面进行创作?

  ②怎样描绘剖面?

  ③如何表现画面色彩的冷暖效果?

  5.学生创作。

  教师提示: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形象描绘,注意色彩搭配。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将创作同一蔬果剖面的学生作品进行归类展示、比较。选出效果较好的作品向全班介绍,同时针对作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整理美术用品,注意环境卫生。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5-18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2-18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3-03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5-2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6-30

四年级上册美术书教案01-24

四年级人教版美术上册教案11-19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7-22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22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