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5-26 08:47:56 初中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热]初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难点】

  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

  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并回答,教师小结:装饰对居室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墙壁小装饰则在家

  居装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 (二)直观感知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触摸。

  师: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

  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

  提出问题: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彩。

初中美术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造型·表现”领域的阶段目标,运动教材选择了“运动”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本课运动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探索美术的表现语言、表现手法,引起学生对运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一些思考。

  教材运动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运动的过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教材还通过欣赏运用抽象的表现手法表现动感的雕塑作品,让学生对美术的表现形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材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尝试运用画笔记录舞蹈的运动形态,这一活动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分析、掌握运动的特点,结合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基本认识。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尝试演示并画出树叶和纸飘落的轨迹,这一活动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抽象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识。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尝试做一个表现运动的小雕塑,这实际上是对前面所探索、总结出的知识经验在实践中如何加以运用的一个学习过程。

  “评价建议”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个让学生对自己学习

  情况进行检验的方法参考。

  “资料库”中选用了一些活动雕塑图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这些极具动感而有趣的雕塑,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带给学生新的思考。

  “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具有动感的造型方式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提供了学习迁移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本质特点。

  ◆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现出运动的形态。

  ◆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作语言,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教材选择米隆的《掷铁饼者》导入,经典的具象雕塑作品展示了运动中力与美的结合,给人以视觉享受。紧扣本课主题,教材还选用了其他表现运动的`雕塑作品,从不同表现的角度和方法进行探讨。

  结合“活动一”尝试表现,教材安排了绘画作品欣赏。选择了敦煌壁画中表现狩猎场面的一幅作品,流畅的线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使画面充满动感,引导学生感受其神韵,体会其表现手法。同时还展示了法国杜桑的代表作品《下楼梯的女人》,作品把不同时空的状态表现在同一画面上,捕捉出人物下楼梯时的连贯动作,描绘出运动的感觉。两幅绘画作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运动的状态,使学生对美术的表现语言有进一步认识,从而启发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表现。教材选择了一幅摄影作品,拍摄的是一位花样滑冰者的舞蹈形态,要求学生用某些表现手法进行表现。有意识选择这张重动态表现,而缺乏细节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对动态的关注。

  教材还选用了一些抽象的雕塑作品图片,不同的造型表现出强烈的动感,以丰富学生的表现语言,帮助其创作。

  教材呈现了一个金属质感的雕塑作品,说明材料与作品表现的关系,加强学生对材料和质感的认识。两幅学生作业侧重于动态的把握,以及对不同材料的选择,难度适合学生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材中所选用的一些图片,考虑呈现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信息,老师还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一步进行补充。通过作品欣赏,能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什么是泥塑?

  2.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

  5.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

  3.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5.学生本人动手制作泥塑。

  6.学生兴趣高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本课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3.在欣赏民间彩塑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更加增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结,讲评

  (六)、板书设计

  1.泥塑的含义、分布、特点、制作方法。

  2.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3.欣赏民间彩塑作品。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说说理由。

  3.请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在制作泥塑过程和感受。

  4.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个等级评定并给学生提出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图片展示、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一般性规律,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我对本课讲解较为详细,学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也都能在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过程中做到认真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学生学习了本节后能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感受。本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我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并进行现场演示,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初中美术教案4

  教师:蔡xx

  班级:(美术多媒体教室)

  时间:*年*月*日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美术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型是欣赏课,安排两课时。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而《对景创造》的学习,是为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二.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对美术的特点已有初步了解,但如何通过欣赏来体会画家的情感还是比较难于理解。而且学生主动性不强,特别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设计思想

  我们的学生对画画并不陌生,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讲解。搜集关于对景创造性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来感受、体验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本课教学,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对景创造艺术特点,初步了解对景创造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收集一些对景创造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2.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观赏、探究、归纳等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丰富了艺术情感的表现能力以及提高了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在愉悦中接受美的教育,增强从生活中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赏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2.难点:通过欣赏,评述,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在生活中发现美和认识美。

  六.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我们很多同学心里常常会有一种疑惑?这么美丽景色,画家是怎么把它搬到画面上呢?

  为什么我就不会呢?

  唉!人家是天才,是画家……

  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

  那么,我们今天就把这个时常盘旋在我们脑海深处里的疑团?做个简单地分析。

  因此,我们这节课的课题——《对景创造》

  二. 分析作品

  1.《芒种》

  看——问——回答(感想)

  总结:画面中呈现,好像我们曾经去过某个地方,我们村或我们村的某一处。

  画中的小桥,清晨上学时,我刚从这桥上走过,池塘上还飘浮着嫩绿的浮萍。画面中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淡泊、亲切。是的,它就是我们生活中身边的景色。

  大自然中总是蕴含着美的生机。

  古人所谓的“造化为师”,就是在写生的过程中活用传统表现技法,并从中生发出适时的新技法。

  对景写生与对景创造成了历代画家的必修课。因此,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2.李可染——《苏州拙政园》

  这是一幅水墨写生佳作。

  顺着场景的特点构图造境,形成了一个倒置的“v”字形,具有随景推进的幽深之感。

  平淡之景通过水墨画技法的发挥与意境的营造,使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李可染——《灵隐茶座》

  画家以层层积累表现层林掩映下的光感效果,寺庙通道旁的茶座场景呈现出光影闪烁的清凉景趣。

  假如没有这些光影,那么整个画面也就平淡了。而这些光感表现也是作者李家山水的一大特色——“光感效果”,西为中用的水墨效果。

  4.傅抱石——《四季山水——冬》

  近代山水画家傅抱石一张册页山水画。

  画中生动感人的原因在于何处?

  平实的景致一经其巧妙运作,使得画面楚楚动人而有鲜活的生命内涵,充满着意境。

  画中意境营造一种冬季气氛。

  在画中只呈现四种物品:枯木、远山、小溪、山里人赶着牲口、雾。

  疏叶将尽

  远岫蒙胧

  寒气袭人

  山里人着牲口缘溪而行

  萧疏之境

  在中国画中,意境营造回绕冬季气氛所作的艺术化处理,其表现手法的精妙与严谨确乎已至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则少的程度。

  5.《樟树下》

  先看景色照片——再看画

  借助樟树与周边环境关系,营造树阴下的休憩小景,强化了静谧恬淡的意境。

  意境总是有诗意,让我们想起古人的诗句,将画境定格在“芳树无人鸟空啼”的虚境中。

  6.《泊舟塘栖》

  先看景色照片——再看画

  就取景而言,笔直的河道不宜入画。因此,强化河道的弯曲处理,突出泊舟岸边的生活气息。树枝、船相互交织为构图赢得了拓展画境空间。

  画中一群鸭了让画面更加增添生活气息,生动描绘泊舟岸边的情形。并且让画面动了起来。

  三. 欣赏作品

  1. 微雨云林

  2. 农闲季节

  3. 东风吹绿又一年

  4. 秋阳渐高

  5. 溪出幽篁

  6. 夏至

  7. 荷风徐来

  8. 家在画屏中

  四. 讲解写生步骤

  照片《古桥旁的老梧桐》

  梧桐的美丽在于内在的丰富与外表的苍凉,经过严冬的风霜一叶不剩,呈现了一份凄美,加上古桥的凝重与沉默。让我们有一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审美感受。

  画法要领:

  1.顺着构图框架,从形体结构的关键处着笔生发干枝。

  2.边勾边皴,由主干及枝叉地生发形体结构。

  3.由树及桥地完整画境,把握布局上的虚实关系。

  4.于勾勒与皴擦间施以淡墨擦染以衔接浑然的方式强化形体结构和体面关系。

  总结:对景创造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光,也要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创造富有美感的构成关系。

  五. 视频:云山深处——溪山行旅图

  宋元山水画堪称台北故宫宝藏中的极品。从北宋的巨碑型风格到南宋诗意的'小景,再到元朝的心灵山水,古代画家用不变的笔墨线条,勾勒渲染出千般世貌,万种情怀。一幅幅旷古世制,依然延续着“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禅思。

  六. 教学小结:

  诚然,对我们在座的中学生而言,美术课的主要意义在于同学们接受美的教育,从而增强生活中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

  罗丹:“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如何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美,认识美的知觉度,成了我们中学生写生课的主要目的,也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写生,才能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步入对景创造的佳境。

  吴冠中说:“培养慧眼比锻炼巧手重要!”

初中美术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补色的概念,掌握补色协调的方法,并运用色彩表现出对比强烈又和谐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欣赏作品《牛场》和色相环,了解补色的概念和对比的视觉感受,学会观察方法,探究《红与绿补色图例》作品,分析降低纯度、加入同一颜色、中性色间隔、改变面积的补色协调方法,用补色对比的方式进行创作装饰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色彩的魅力,体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补色协调的方法。

  难点:创作的画面色彩艳丽又和谐。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①色彩自古以来就会被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运用于诗句中表达情感,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色彩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这些色彩带给你怎样的美感呢?(诗歌中的红色、绿色、黄色变化丰富,视觉冲击力强)

  教师总结:诗人们用文字来表现色彩,各位艺术家用画笔表现色彩,可见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巧妙的运用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色彩效果。色彩究竟有哪些对比的方法呢?这节课走进《色彩的对比》一探究竟吧。

  (二)作品图像识读

  1.补色概念

  展示方春萍《牛场》作品,提出问题:

  ①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绿草地上色彩斑斓的花牛;色彩艳丽而又协调统一)

  ②画面运用了什么样的色彩?(红色、蓝色、绿色、紫色、黄色)

  ③结合色相环观察,这几种颜色在色相环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红色和绿色、蓝色和黄色等呈现在色相环的两端)

  ④组合色卡,两端的色彩并列时,视觉会产生什么效果?(排斥感)

  教师总结:在色相环中任一色相和与其相距180度的颜色互为补色,就比如橙色和蓝色。在并列时会给人强烈的排斥感,若混合在一起就会调出浑浊的颜色。

  2.补色协调法

  出示《红与绿补色图例》,教师调和色彩填充空白补色图例,分发空白补色图,以小组的方式展开实验,探究补色协调的方法,提出问题:

  ①补色图例给你什么感受?(令人目眩)

  ②教师调和后的色彩产生什么变化?(视觉效果和谐统一)

  ③运用什么方法呈现效果的?(绿色中加入黑色,绿色的纯度降低)

  ④还有什么办法使其色彩变得协调呢?(红色和绿色都加入黄色;用黑色为图形描个边;使红色面积变小,绿色面积增大)

  教师总结:补色搭配色彩对比强烈,但常会有令人目眩的感觉,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一方纯度、加入同一颜色、用中性色间隔、改变面积比例等协调方法使画面达到鲜明而不涩、艳丽而不失沉稳的'效果。

  3.色彩对比的应用

  提出问题:

  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补色对比的应用?(少数民族的服饰运用大面积的红色,少量绿色,色彩鲜艳;马蒂斯的作品《螺丝》中运用蓝橙对比,但加入绿色进行协调,使画面和谐)

  教师总结:画家笔下的补色对比运用使画面艳丽而又协调,生活中利用色彩的对比可以创造出绚丽夺目的色彩效果,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三)技法表现探究

  选取小鹿模板,运用对比色填色,并示范色彩调和的方法:

  1.选择黄、紫对比色填充;

  2.选择用中间色间隔的协调方法,小鹿的头部填充黄色,尾部填充紫色,中间用黑色间隔,使画面色彩艳丽又协调;

  3.深入修饰,整体调整。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运用补色协调的方法创作小马装饰画。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补色的选取、颜色调配、补色协调方法的选取、画面的效果。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在色彩中遨游”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从画面中运用的补色,采取的对比协调法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海底世界》运用了蓝、橙这对补色,手法:用白色作为间隔,使画面明亮统一)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补色对比的概念和补色协调的方法。

  2.升华情感:色彩对比运用非常广泛,在艺术设计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同学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并且能够使用强烈对比又和谐的色彩装点我们的生活,用欣赏美丽的眼睛去感受生活中的色彩美。

  3.课后寻找其他色彩对比的方法,并记录下来。

  四、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

  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初中美术教案7

  课题: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课型:基础知识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表现方法

  3、情感目标: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教学重点: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中的二方连续纹样,了解其主要形式,并能独立设计。

  教学难点:图案的排列与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体会

  1.教师出示图片,欣赏讨论(教师课件演示)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图案相互讨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都有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它们之间组织形式有什么不同?

  2.引入课题:美丽的花纹——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二、理解与探索

  1、要学习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必须先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2、教师进行归纳;它们都有美丽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在进行不断的重复,并向两边延伸。都由单位纹样组成。得出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定义。提出关键词“单位纹样”。

  3、讲解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平面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这两种纹样各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骨法,形成各种组合,这种不同的组合便是图案的构图。

  自由纹样

  平面图案纹样适合纹样单独纹样角隅纹样填充纹样二方连续连续纹样

  一、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是相对纹样而言的。它且有相对独立性,能单用于装饰。所以单独纹样要求纹样形象要完整。

  单独纹样有自由纹样、适合纹样、角隅纹样、填充纹样等几种形式。

  1.自由纹样,是相对于程式严整的纹样而言。它不受外轮廓限制,自由处理外形而单独构成并应用于装饰。

  2.适合纹样,图案适合于一定的轮廓线内而形成的纹样,如适合于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内

  或花朵形,桃形,扇形、葫芦形等规整的自然形骨。而纹样形态正好与外轮廓相吻合。

  3.角隅纹样,也称“角花”。指在带角的形状中或角隅部分装饰纹样,因纹样大多与“角隅”相适合,故又称角隅纹样。

  4.角隅纹样即可单独一角构成,也可对角、四角或多角构成。其骨式也可分对称式和不对称式(自由式)两种。

  5.填充纹样,指纹样组织虽受外轮廓限制,但又不完全适合的纹样。即适合轮廓内的某一空间,而其它部分作自由处理,有的也可突破部分边线以求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效果。

  二、连续纹样

  老师这里有4副图案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哪种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在进行了单独纹样的讲解之后,作连续图案的知识的学习,将单独纹样图形连续向左右、上下等方向作连续排列,使之成为长条形连续组织图案,

  连续纹样是相对于单独纹样而言。它是以专门设计的“单独纹(单位纹样)”按一定的格式,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成为无限反复的纹样。

  连续纹样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类。

  (一)二方连续纹样

  指以一个单位纹沿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反复排列。沿上下方向称纵式二方连续,沿左右方向称横式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纹样多用于装饰器物的边缘而形成带状,故又称“带状纹样”或“边缘纹样”,它利用纹样的反复节奏取得优美的韵律。另外,作首尾相接棑列的`称“环状连续纹样”。

  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八种主要形式

  1.散点式,以一个或几个形象组成的单位纹,以此为基础进行连

  续棑列。是二方连续中最简单的一种。散点式给人端庄大方、简洁朴实之感,但处理不当易松散、呆滞、单调。

  2.接圆式,也称连圆式,是散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以圆形为骨架,作同样大小圆的排列;或作大圆、小圆的排列;或作半圆的排列;或作圆和半圆的间隔排列。要注意圆与圆相接要自然调和,防止由于相互套环刺出现紊乱。

  3.垂直式,纹样的骨式为垂直排列,方向可向上、向下、或上下结合的垂直排列,也可在配置上作疏密变化。这种骨式有安定、肃穆之感。但需防止纹样松散而产生的孤立,缺乏连续感。

  4.波线式,以波线为骨架,作一波线构成,亦可作双波线相重或相交构成。这种骨式构成较为活泼,运动感强。但需注意骨架的韵律不要中断,前后纹样要有连贯性。

  5.折线式,以折线为骨架,其构成同波线式。这种骨式既具运动感,又刚劲有力。

  6.斜线式,以斜线为骨架,依据倾斜线或倾斜的区域划面,连接单位

  纹样进行倾斜式的连续排列。这种骨式运动感较强,富有变化。

  7.回旋式,以旋涡线为骨架,进行单位纹的连续排列。这种骨式活泼、柔美,具有动感。

  8.结合式,应用以上两种或多种骨式结合组成。结合式可产生丰富的构成效果。但需注意所选骨式还宜过多,同时注意不同骨式间的相互协调,避免失去连续性。

  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是连续性强,有韵律感。单位纹不要过多或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单位纹,通过反复就会变得丰满,还可利用单位纹的方向变化,构成很多变化格式的连续纹样。

  (二)四方连续

  指一个单位纹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并可无限扩展的纹样。四方连续可用于花布锦缎、壁纸、商品装潢等的设计。

  三、小结

  图案纹样的二大类组织形式,它们分别有四种和八种主要形式。

  四、作业

  1、美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心体验,去发现、创造更多的美。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校园找一找各种图案,并画出它们的骨式,写出其组织形式。

初中美术教案8

  一、教 材 分 析_长河漫步

  课题《长河漫步》明示了编者的意图。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兵马俑以及古代绘画的欣赏,长河漫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漫步”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长河漫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门类和不同形式。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彩陶纹样的分析,帮助学生揭示艺术起源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青铜器和兵马俑的介绍,将象征和写实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的社会性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审美体验;古代绘画部分尽可能地选用了不同形式、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风俗画和文人画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以下将课本呈现的材料作简略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1. 彩陶纹与青铜器纹饰之间的联系

  彩陶纹样内容分别和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联系,如猪纹、鸟纹之于河姆渡人,鱼纹、人面纹之于半坡人那样。彩陶纹样中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纹样,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抽象纹样大多是写实纹样变化的结果;青铜器纹样中的饕餮、夔、龙、凤等为想像中的神异动物,这些纹样更具有装饰性,常常对称排列,教材上的鸟纹和凤纹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铜器也有和彩陶纹相同的几何纹,如云雷纹、圆涡纹、回纹以及方格、三角等纹饰,常常作为陪衬的底纹。

  2. 彩陶、青铜器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与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比较

  彩陶、青铜器的纹饰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性,一是纹饰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彩陶纹样与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联系,带有神秘色彩,表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青铜器纹饰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这些纹饰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特点。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秦陵兵马俑则不同,它没有诉诸巫术鬼神的作用,而是通过强大的军阵逼真的塑造,来显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3. 古代绘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

  在教材呈现的绘画作品中,用线的`特点各有不同。如《朝元图》的圆浑稳健,《芙蓉锦鸡图》的细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鸟图》的淋漓酣畅。帮助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风范,体会其中的气质、韵律,加深对传统绘画用线的理解。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4. 象征意义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人物龙凤帛画》中的龙凤引导死者的灵魂生天。《芙蓉锦鸡图》以锦鸡斑斓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扬封建的伦理思想。《荷花水鸟图》“白眼向人”的鸟,鲜明地传达出画家傲兀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二马图》则以寓意手法抨击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初中美术教案9

  一、教材分析 小区

  小区是人们生活聚居场所,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恋、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不断完善,小区更是对未来的理想的不懈追求。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具体要求,本单元的课程为教育学生关注小区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首先从小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小区的照片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从平面示意图的表现进一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空间,住宅、学校、古建筑等从小区的区域划分、建筑的不同功能到人文情怀的渗入,为教学提供了相关素材。

  学习活动的设置以为小区命名的活动形式展开,从对小区的整体认识出发,用简洁的形象,明确地表现小区的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活动确定主题。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社会考察,讨论研究小区的现状和发展,设计规划方案。教材以详细的图文资料,为选题、设计思路以及平面设计图的绘制做出示范。最后,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小区规划模型,把设计思路付诸现实,以此完善体验探究、创造的过程。

  评价建议设置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资料库提供了有关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关注。

  学习大空间就乡村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了选题与素材,激发学生关注更为广泛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学会平面规划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规划模型基本的制作方法,并运用于规划设计。

  能够和同学互助合作,共同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学习任务。

  能够了解所在居民小区的规划和功能以及人文背景,更加关心和爱护生活环境。

  三、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首小区景色的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最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小区的图片和平面示意图替代,使学生能够将实地印象运用干规划设计与制作。

  教材设置的未来小区的设计思路作为学习指南,从小区的整体布局、美化以及文化特点的体现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列举各种表现方法,为学习活动提供了范式和参考。教学中还可以考虑采用剪贴形式,用色块表现,用局部图片加以示意。

  教材呈现的制作步骤为制作活动提供帮助,教学中需要加以演示说明。

  对教学任务的要求可以参照“评价建议”中列举的内容制定指标。

  2.教学准备

  有关小区的平面挂图;小区的景观及各种服务设施的照片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准备影片资料,制作);绘制规划图的工具:圆规、直尺、三角板、铅笔和色彩工具等;制作模型的各种材料:剪刀、小刀、胶水、海绵、泡沫塑料板、塑料片等。

  3.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在更为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设计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将想像与创意付诸表现,在探索实践中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教学策略的整体思路是设计小区名——规划小区整体方案——制作小区模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教学重点有所选择的侧重。以团体活动形式开展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进协作意识,由小集体到大社会的转换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积极创造、互相合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一课时可从设问的形式进入教学情境, “介绍你居『主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画出你家周围的'平面分布图……”带领学生重新审视周边的小区,从居住环境、交通、小区的设施如商店、学校、游乐场所、绿化等方面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居住的社区,找出它的特色,并命名,展开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强调小区的基本功能和规划原则、注意事项,尤其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其中的重点。课后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社区建设的大体动态和最新理念。

  第二课时就学生的社会调查展开讨论,确立小区的主题应以人为本。小区的功能(住宅、交通、医疗、购物、休闲娱乐、消防治安等)、风格(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文化(当地文化习俗、遗迹、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都应该考虑进去。讨论可采取竞争的方式进行,小组代表阐述调查结果,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结合教材设置的设计方案谈一谈人与自然、社会的依存关系。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考虑,小区为人们提供的应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舒适的场所。同时还应强调小区的时代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人的返璞归真的享受。从自然景观的协调、美感出发启发按学生自己的理解去装扮我们的家园。

  通过范式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平面规划图的绘制方法,运用有关地图的知识,了解比例、方位、图例以及绘图方法。设计图示标志,表现道路、绿化、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分组选择不同方式(包括手绘和剪贴)进,行表现,绘制平面规划图。

  第三课时制作小区模型。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已确定的小区方案,制作方案不必求全,只要求尝试体验过程和制作质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进行制作。各组的模型以表现小区局部区域为主,最后汇集为一个大模型。课堂的模型制作应力求简洁、概括,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注意造型与材料质感和色彩的协调。立体造型的点、线、面在模型中的综合运用,材质运用中对于树、房屋、草地、水池、道路、路灯等不同质地的表现都需在教学中强调出来。

  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制作结果,要以发展的眼光激励想、确定阶段,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与否;另一方面是制作阶段对于结构、层次、空间、材质、色彩等构成因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展开,可采用模型展览的形式由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四、教学选择

  本课制作规划模型的学习活动难度较大,所需工具材料、制作场地要求较高,占用课时太长,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可以考虑与学习大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内容设计对换,将教学重点放在规划设计图上。

  规划设计图的表现方法也可以多样化,如我国古代的地图就常采用绘画方式,具体地点和完整布局并茂,详尽而生动。再如平面布局与照片图示结合的拼贴简洁明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建议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本课编写所期望的目标。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居住环境,通过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引起他们对小区环境的关注。如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住宅的造型和色彩、标志性建筑、绿化带以及环境与心情等话题。收集学生在所居住的小区的留影,或拍摄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图片用于教学,更能够引起他们对课题的兴趣。规划图制作之前,应该有一些草图。通过小组成员的综合优化,再绘制正稿,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又能够培养协作意识。

  设置真实的设计用途,在平面图上假设河流、湖泊或道路作为地形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客观条件进行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可以考虑以改变小区环境为题,通过调查绘制小区平面图,通过讨论对现有布局进行改变,设计规划新的小区布局。

  提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诸如用圆规画对称图形、等分圆周、中轴线的运用等等。规划设计的教学范图最好能够呈现绘制过程。手绘挂图运用剪贴方式,示范时逐步完成。也可以使用胶片分层演示。展示多种建筑、树木、花园、汽车等俯视图,帮助学生感受特殊角度的图形,有利于对平面图的认识和理解。规划模型的重点应呈现规划布局,房屋建筑的造型要简化。先用泡沫塑料切出简单的几何体,再稍作挖切即可。

  泡沫材料的切割最好使用加热的钢丝,不仅切割效果好,而且比工具刀安全。切割台的制作需要一个木架、一根钢丝和一台自耦变压器,可以请物理老师协助解决。

  材料的选用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代表当地特色的材质进行制作,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最常见的高粱梗、树枝、石头等进行制作。

  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认识小区——设想小区——设计小区——制作模型的构思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设计大赛的形式展开,给小区设立一个主题,既有利于学生抓住小区的设计主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使其积极地投入其中。

初中美术教案10

  教学目的:

  通过笔筒造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方形或圆形的废包装盒,并折开研究其展开的图形,领悟盒子设计成型的过程。

  2、备好白板纸、胶水、颜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师备演示用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让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笔筒”,并说说笔筒的形状和功能。

  二、教师对课本上的作品作简要的分析:形状、组合特点、色彩图案的美化组合。

  三、教师讲解设计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虑要制作的整体形状及辅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画出整体造型设计草图,主体设计后,还须要设计好小的附件。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各部件。

  四、学生作业:

  根据整体设计,画出各部件的展开图,按图剪折并粘合成笔简“零件”,待第二节组装。

  第二节

  一、在第一节课粘合好的“零件”上,画上装饰纹样。

  二、设色涂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1、以两种复色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线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

  三、组装粘合完成。

  四、讲评。

  春节礼品(记忆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绘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春节礼品”。巩固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2、用记忆手法表现物象,提高儿童绘画能力。

  课前准备:

  回忆春节时家中的礼品,考虑选择哪些礼品作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漫谈春节最快乐的一件事。

  2、过节前,各自家里有什么准备工作?

  二、新课:

  观赏课本中的彩图和学生作品,请2—3名学生谈谈他们家中有特色的春节礼物,以引导全体学生抓住特色,共同记忆思考。

  三、示范:

  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三五件能表现春节气氛,又能大小配合适当,便于处理画面构图的礼品作为绘画对象。

  2、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色彩。

  3、教师小结:色彩的运用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以蓝、绿等冷色调的原色、间色、复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调更突出、鲜艳、明快。

  四、学生作业:

  以各自家里备办的春节礼品为题材,选择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礼品,画一幅色彩画。

  五、讲评。

初中美术教案11

  教材分析

  《时间的表情》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本册教材“设计。应用”的第一课。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紧贴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未来,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利用身边可用的材料创造出富有形式美感的钟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紧贴学习的实际,通过了解钟表的历史发展以及动手设计制作钟表,增强对古代文明崇敬之情。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经过巧妙的加工和重新结合,可以创造出富有形式美感的钟表,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了解钟表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聆听钟声、欣赏图片、触摸时间等活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充分感受时间的存在,培养珍惜时光、关注生命的意识。

  实践与创造:掌握钟表设计的基本方法,采用新颖的方法设计制作一款钟表,赋予废旧材料新的生命,表现独特的创意,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欣赏与评价:学会从实用、美观的角度来评价设计,体现出设计形式美。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钟表装饰设计、创意制作。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体悟钟表的个性化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各种钟表范例、多媒体教室。

  学具:适合制作钟表的废旧材料、刀、剪、胶带等。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素材

  学生分组到钟表专卖店参观考察,拍摄各式钟表的图片,获取创作灵感,联想生活中的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和钟表发生联系?收集这些材料,看谁准备的材料更新颖,更具有特点。

  (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掌握并思考如何成功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特色的钟表)

  2、感受时间的变化

  感受一下时间在一天当中的变化,同时设想一下你在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感受一下时间在一年中的变化。时间在我们的一生中也在不断的变化。

  教师:看了这一连串的图片之后大家有些什么感受?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着,我们要好好的把握时间,有效的利用时间。

  (在进行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从而让学生能够合理的利用时间,把握时间,与德育穿插起来,并为下面要进行的项目做铺垫)

  3、观看时间的“表情”

  A:提问:你想过要测量时间吗?你能用身边找得到的东西来制作一个简易的计时器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一个钟表,引出课题《时间的“表情”》。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古到今,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出示课件

  B:看了古代的计时装置后,你们觉得那时候的计时装置有些什么特点?(很原始,不够精确),

  今天的钟表机械师们已经制造出十分精确的钟表,不但精确而且携带方便,还给它们加上了有趣而美丽的“表情”,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设计师的精彩创意吧。出示课件

  提问:看过不同外形、不同读数、不同装饰的钟表,你对哪一款印象最深?谈谈你的见解。

  (通过古时与现代的钟表对比,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到钟表所应该具有的特点和装置)

  4、体验与实践

  A:思考一:钟表设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钟表的外形设计

  (2)时间的读数设计

  (3)钟面的装饰设计

  出示图片引出总的归纳项目

  思考二:在设计钟表前要考虑哪几个因素?

  实用:要求读数准确、易于认读。

  美观:要求材料新颖、方法独特

  (通过多媒体展示归纳出设计钟表的基本方法和设计因素,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如何进行钟表设计)

  B:教师示范制作钟表

  在示范时带着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钟表的制作方法:

  (1)漂亮实用的钟表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你们准备运用什么材料来设计制作?

  (3)准备给钟表设计什么样的外形?

  (4)加上什么样的“表情”来装饰?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教师边提问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在观看示范的时候能够参与其中,不停的.思考回答,为自己接下来的设计理清思路)

  5、钟表设计大赛

  “表情”时钟店招聘设计师:

  要求:具有新颖独特的设计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

  招聘办法:用自备的材料现场设计一只时钟模型,时间15~20分钟,设计新颖、造型独特。

  (提出注意安全)

  (以钟表设计大赛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制作,更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

  6、作品展示评比

  A:请各设计师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

  B:请其他设计师也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为什么?

  (通过自评、互评、总评的方式评价各自的作品,让学生在评价时能够互相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7、拓展延伸

  引出德育教学内容,鲁迅曾经有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好好把握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要学会珍惜时间,关注生命,关注未来!

  (与教学第一步相呼应,以德育穿插开始,并以德育穿插结束,更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8、教后反思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钟表的图片,积累了视觉素材,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品,发挥材料的肌理美,始终贯彻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选取的设计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不花钱,另外,可以选取一些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材料,在设计制作时能够把地方特色融入在设计中,使作品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小组活动时,要集思广益,分组进行,避免个别同学“单干”,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设计钟表时要考虑色彩的搭配,考虑作品的形式美,特别是外形的制作,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增加作品的情趣性。

初中美术教案1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熟悉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

  (2)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以及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重 点:对中国画的欣赏与体会

  难 点:用水墨绘画语言来传递感情

  讲课类型:综合运用

  教具、参考书:课件、《线条的世界》、《美的历程》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请说出一句形容梅花的诗词,并且解释诗词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设计说明:

  1、以组为单位采取竞答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2、引用有关梅花的诗词来导入,通过对诗词的分析让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点到“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中国画常用的题材及这些题材所反映的人格精神。

  展开:

  A、中国画常识 [结合课件讲解]

  一、提问:如何欣赏中国画?

  设计说明: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总结如何欣赏中国画,可以从书法、印章、布局、内涵、诗句等几方面来评叙。

  二、国画表现

  根据题材国画可分为:山水、动物、花鸟画、人物画。

  根据制作技巧国画可以分为: 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设计说明:运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三、国画流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独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著名画派。

  被称为“岭南画派” 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高剑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关山月的超越首先在于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这是“岭南画派 ”绘画革新的灵魂。

  关山月的第二个超越,就是以写生为基础,不断的求新求变。这也是“岭南画派 ”不断发展的秘。关山月的国画成就,来自两方面,一是重视写生,眼界开阔,感触新鲜,它饱含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画家情怀,由于立意不凡,因此显得格调高雅。二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有理论作指导,有比较、有鉴别,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设计说明:因为教材中涉及到画家关山月的作品所以在这里选用岭南画派及关山月作为插入的知识点

  B、学画梅花

  一、 提问:请同学说说有关于梅花的知识或故事?

  设计说明:了解梅花,为下节课画好梅花作准备。

  二、小结: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 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

  三、画梅花

  介绍国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笔 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新笔笔锋多尖锐,只适于画细线,皴、擦、点擢用旧笔效果更好。有的画家喜欢用秃笔作画,所画的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美。

  墨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纸 宣纸又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用画容易掌握,但也容易产生光滑板滞的毛病;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渗透迅速,不易掌握。

  画梅花的步骤: (重点讲解)

  动笔前先想好布局,最好做到“胸有成竹”再下笔

  1、画干:酌浓墨画老干暗部的边缘线,要注意枝干的转折,画亮部枝干的边缘线时要把笔上的墨吸干,尽量让留在笔上的墨少而淡。画树皮时要把笔上多余的水吸干,然后酌浓墨由暗至亮皱檫。

  2、点花:分点深花和点浅花,点深花墨要浓、点浅花要用淡墨。

  3、画花蕊和小的枝干

  4、画背景(背景可以最先画也可以最后画,这要根据画面来安排)

  设计说明:结合作品来讲解,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可以现场示范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和重点

初中美术教案13

  课题:

  校园艺术节——设计制作请柬

  教科书:

  人教版初中美术课本

  教学年级:

  八年级下期

  课型:

  综合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学习要求学生结合其他课程及生活中获取的知识,积极地参与研究性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现代意识,与时俱进,所以这一课兼顾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两个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请柬是具有简易、实用、页面设计庄重、大方、美观等特点,并学习请柬制作的方法。

  2、通过请柬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请柬。

  难点:1、构图设计、2、恰当选择材料

  教学用具:

  1、老师:自制各种示范请柬;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及内容;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2、学生:16开白纸对折,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等。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演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用过请柬吗?谁能说一说请柬的用途?结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对了,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板书课题:请柬设计与制作)

  3、请柬欣赏:(出示请柬范图、引导欣赏并边板书)请柬的内容:图案设计,邀请人姓名,邀请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

  请柬的形式: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请柬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请柬的方法。

  4、剪贴请柬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精美的请柬,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邀请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请柬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5、学生课堂作业

  (1)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精美的请柬

  (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请柬,形式的不限。

  《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6、课堂小结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请柬。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初中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了解构成网页风格的基本元素及基本作用。了解网页的常见风格和创意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网页版面结构搭配的基本技巧,根据网页主题设计体现网页特点的主题图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设计体现个性的网页图标及自己的个人网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网页绘制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简单的网页。

  教法学法

  引导、实践、讲解。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展示网络中的网页或教师自己申请的网页,共学生参考。

  二、复习归纳

  网页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

  1、学习网页的基本设计手法,直接进入到互动探究的教学情境。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设计手法的特点,简单讲述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注意不同设计手法之间相互的联系。

  2、分析网页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

  ①把画面归纳为点、线、面的结构形式,分析它们在画面上所占的空间位置,揣摩作者运用这些元素使画面达到均衡的用意;

  ②规则排列和自由排列给人的不同感受;

  ③利用字体形状、大小、色彩的变化,在表意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图形加以运用;

  ④处理好图形和字体的协调关系,使主题更加明确。

  3、小结:在引导学生总结网页设计的基本构成特点时,更加关注网页文字、图标、动画、色彩等基本构成元素的搭配特点。

  四、设计网页

  1、作业要求:课本P36页学习活动二,收集班级成长资料,建立班级网页,展示个性风采。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网页或其他自己心目中的网页等。

  1、回顾交流。

  欣赏,探索交流。

  2、学生听讲,分析、交流;理解、体会。

  3、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进行个性网页设计。

  学生相互欣赏并评价。

初中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初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16

初中美术教案04-25

初中美术教学总结-初中美术教案08-05

【荐】初中美术教案11-28

初中美术教案【荐】11-27

【热门】初中美术教案11-25

【推荐】初中美术教案11-26

初中美术教案【热门】11-24

初中美术教案【推荐】11-23

【精】初中美术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