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初中物理《力》教案

初中物理《力》教案

时间:2024-05-28 07:32:15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力》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力》教案

初中物理《力》教案1

<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教案</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示例

  教学课题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②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N )。

  ③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④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⑤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②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③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②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仪器材料

  实物投影仪、磁铁、铁钉、铁球、两个刷子、三角板

  板书设计

  §7-1力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符号:F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N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作图略)

  力的示意图:(作图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一、什么是力

  教师先投影图片“人压跳板跳水,运动员踢球”:或观察教材90页中前四幅图片(通过投影或制作成电脑动画),从不同侧面展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等情况。

  演示:起重机吊起钢管,磁铁吸引铁棒。

  总结这些实例的特点: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从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力的一些现象

  学生总结共同特点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

  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举例

  力的相互性

  演示:

  1.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

  2.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手托球。

  3.穿旱冰鞋的同学互推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 ( N )在这里介绍牛顿的资料

  那么,“牛顿”这个单位究竟有多大?我手托两个鸡蛋,告诉学生,手托住两个中等大小鸡蛋,大约需要1牛的力。然后举起我们用的物理书放在手上,该书对手的压力大约2.5牛。

  同学们亲自体会一下物理书放在手上时感受到的压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实物投影仪展示:

  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

  三、力的三要素

  教师可以从“开门”或用板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首先要注意选择力气悬殊的两名同学以让其他同学信服,再要注意两个同作用点的选择。这个活动一是能较好的说明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是调动课堂气氛,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没机会亲自试一试的同学课后可做一做。

  力的图示

  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图顺序,应先定标度,再定点,定方向,定长度,最后画箭头,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

  教师应动笔画规范的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

  教师介绍力的示意图,并指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教师可对一个力分别作出图示和示意图,从画图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区别。

  学生只要求会画力的示意图。

  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关部分

  教学后记

初中物理《力》教案2

  课题

  第八章第一节什么是力(1课时)

  执教

  教学

  目标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点

  力的概念。

  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具

  演示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学生

  主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学过程设计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五、练习

  五、小结,练习(略)

初中物理《力》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合力、分力,理解力的合成概念;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或解直角三角形法计算合力。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平行四边形定则;认识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方法;感受矢量求和与标量求和的不同运算方法。

  3、通过有关力的合成的实际事例分析,感悟力的合成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及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教学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及运用该定则解题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或者__________ _可以相交于同一点得力叫_____________力。

  2、求_______个力的______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这是一种______ ____的科学方法。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_,则合力F的`______和__________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____ __来表示。合力F的方向可用与某个分力的___ ___来表示。

  4、互成角度得力的合力可以通过______ __法和_____ ___法求得。

  二、问题探究:

  1、阅读课本58页,说出力的合成概念。

  用等效替代的思想举例说明什么是合力。

  2、完成课本59页“自主活动”栏目中相关问题。

  已知F1=3N,F2=4N,它们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共点力。求它们的合力。

  (1)若两力同方向,则F合=_________。

  (2)若两力反方向,则F合=_____________。

  猜想:若两个力互成90°角,合力是多大?

  3、探索研究: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与分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

  上述实验中是怎样做到等效替代的?________________ __。

  实验结论:。

  三、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例】已知共点力F1=4N,F2=3N,用作图法求出θ=30°,90°,120°时合力F的大小.归纳当两个分力夹角变大时,合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四、课后练习:

  1、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同时受到向南的60N和向东80N的推力,求推力的合力。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均为5N的拉力,合力有没有可能等于5N,如果有,须满足什么条件。

  4、一个物体受到3N和4N的两个力,其合力的范围是什么?

  本课重点小结:

  作业:

  必做:练习册A组

  选作:练习册B组

初中物理《力》教案4

  教学目标

  ①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③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图片引入,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图片和视频欣赏,学生与教师归纳: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力的认识:

  学生活动认识,师归纳升华。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并交流,教师纠正学生误区。

  同时明白力的分类:直接作用的力、间接作用的力。

  举出实例,强化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准备好的海绵、橡皮泥、文具盒等,对这些物体施加力,观察并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得出结论:

  结论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结论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举出实例反推: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

  小组分组操作,请学生上台演示

  演示1: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

  演示2: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压弹簧

  交流归纳:

  用的力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用的力小,弹簧被拉得越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用力拉弹簧时,弹簧被拉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被压缩。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力的示意图

  师表述引入示意图的目的

  力的表示方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练习(见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作图方法:三“标”一“线”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压桌子、同学间相互推等,然后交流实验的发现。

  师结合课件表述: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物理《力》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力的作用效果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3面,回答下列问题:

  (1)力有如下两大作用效果:

  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能不能看见?不能,我们是通过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存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小组讨论

  请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下探究:

  (1)用力捏橡皮泥,松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用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如图,让小铁球两次从斜面上滚下,分别在小铁球的前方、侧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改变。

  ●教师点拨

  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加速、减速)或运动方向改变.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要理解成用力可以(或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不能理解成力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引导学生举例加深理解(比如一小孩用力推一辆重型卡车,卡车的表面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但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改变的).

  ●跟踪训练

  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面,同时观看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完成填空: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人推车、用手捏橡皮泥……(学生实验:手拍打桌子,感受力).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

  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

  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

  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

  ●小组讨论

  1.有力的作用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磁铁靠近大头针(不要接触)

  现象:大头针被磁铁吸引;

  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由前面一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磁力、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的吸引力……属于非接触力,常见的推、拉、挤、压、托……属于接触力.

  ●教师点拨

  上述现象中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压、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由此得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C)

  A.地球对人的引力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4面,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

  ●小组讨论

  请各组同学合成,完成下列探究:

  ①用大小不同力拉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是否相同?

  ②手握着门把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教室的内外推门,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③找班上一位“大力士”(男生),用同样的力从门外推门的门轴部分和外边框,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我们把这三者称之为“力的三要素”,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所以我们在探究多因素影响同一物理量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2.力看不到,摸不着,为研究力方便,我们要学会如何用几何模型来表示力,具体方法: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已给出力的大小最好在箭头附近标示出力的大小),这种画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3.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的示意图.

  ●教师点拨

  1.由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多个因素,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语言叙述.

  2.画力的示意图时,受力物体可用长方形或圆形这些较简单的几何图形代替.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B)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

初中物理《力》教案6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初中物理《力》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

  仪器材料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2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滑动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重心上.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各种猜想:

  (2)制定计划与实验表格:

  (3)数据分析:

  (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现象

  四、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

  (或者演示:一木块从一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

  师:为什么最终都停了下来?

  (2)布置小活动.

  (3)师: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4)师: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吗?

  (5)师:你是否感受过滑动摩擦的存在?(鼓励各种想法)

  (6)展示图片:看似光滑的金属表面,用显微镜看时的模样.

  (7)对滑动摩擦力这个力我们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点,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 观看视频,思考现象共同点和原因.

  生:由于有摩擦.

  小活动:用橡皮擦去书上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体会其中的力,感觉阻碍作用.

  知道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力概念.体会“相对滑动”情景.

  生:与运动(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生:滑滑梯时裤子会磨破;摔跤时皮被蹭破;……

  生:简单了解滑动摩擦产生原因.

  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设置实践小活动,进行猜想

  (1)布置小活动.

  (2)师:请大家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尽量说出你的猜想依据.(鼓励学生的各种猜想,发掘其中合理的因素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猜想,比如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或越小).)

  在黑板上列出各种猜想和猜想依据.(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确但依据有偏差的,可以在探究出结论后再解释探讨.)

  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动,轻轻的试试,再用力试试,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生: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粗糙程度)有关,地面越光滑拖物体越容易.

  生:与压力有关,因为物体越重越难拖.

  生:与接触面的材料情况有关,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难溜起来.

  生: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因为接触面越大,受到阻碍的`面就越大.

  生: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滑动摩擦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应该和速度有关.滑滑梯时滑得越快屁股越热.……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1)演示:滑动摩擦力如何测量.

  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指针不要颤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强调要“匀速”,可不作解释,但要留给学生这样一个疑问,使他们清楚有这样的要求.)

  (2)师:请各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分别来验证各个猜想.要求至少对两种猜想进行方案设计.(或者直接与学生说明首先对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两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后再研究其它因素.)

  参加一些小组的讨论,指导学生研究各个猜想因素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否则不能确定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指出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3)请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时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个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实验表格,举例如下:

  实验 操作(简单表述) 滑动摩擦力大小

  1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

  2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加上重物后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3 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

  木块在海绵上匀速运动

  4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横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5 木块以较慢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以较快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掌握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反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小组讨论,包括器材和实验步骤,并且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考虑.

  生: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再在木块上加一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接触面材料性质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薄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整的厚海绵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品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横放(或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4.进行实验,记录收集数据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讨论,修正自己的探究计划后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 进行实验,如实记录收集数据.

  5.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师:请各小组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描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给学生解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但我们不作深入研究,只作为了解层面,一般不用考虑).

  分析所得数据,把结论表述出来.

  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6.总结与评估

  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会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吗? 能激发兴趣,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入思考.

  7.设计实验,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

  (1)演示实验:筷子提米

  (2)师:其实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比如用手握起饮料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比如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你能举出生活中这两种摩擦的现象吗? 思考杯子和米的受力可能.

  了解静摩擦和滚动摩擦概念,进行举例.

  生:推桌子但桌子没动时,与地面有静摩擦;人走路时靠的是鞋与地面的静摩擦;司机转动方向盘时手与方向盘间有静摩擦;各种绳结.……

  生:带轮子的行李箱拖动时与地面间有滚动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的滚珠发生滚动,笔与纸间有滚动摩擦.……

  8.实例说明,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

  (1)播放视频:磁悬浮列车.

  播放气垫船图片

  (2)布置小活动,要求学生找出几根圆铅笔.

  总结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

  (3)展示图片,请大家说出图中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图片有:有花纹的鞋底;用力刹车;光滑平整的雪橇;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轴承中的滚珠.

  (4)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办法有: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给接触面处加润滑油;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思考设计意图,知道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移动,体会受到的阻碍;在手掌下垫上几根圆铅笔再在桌面上移动,体会体会受到的阻碍.对比发现,摩擦力变小了.

  生:鞋底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增加刹车皮和轮间的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

  生:雪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轴间的有害摩擦;轴承用滚珠是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

  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事例.

  课后作业 相应练习册;小论文: 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教学反馈 (1)学生对一些摩擦现象虽然较熟悉,但有时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学一开始意识不到摩擦的重要意义.

  (2)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

  (3)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容易把握不准.

  (4)对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

  备注 根据教学情况可把这些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和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接着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以及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办法.

  说明:需要视频目录:(1)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2)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3)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后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初中物理《力》教案8

  一、课标要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问题引导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 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间的关系;

  (2) 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3) 能运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习从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方法;

  (2) 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3)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摩擦的观察与思考,学习结果表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中,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

  分组讨论:生活中关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例子有哪些?

  2. 新课

  (1)静摩擦力

  思考与提问:你对静摩擦力的认识有多少?你所知道的静摩擦力的规律有哪些?

  以下根据学生道出的关于静摩擦力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对错误观念进行纠正,重点放在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引入最大静摩擦力。

  堂上小练:请分析以下三种情况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并准确把该静摩擦力在图上标出(a) (b)(c)木块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为0,保持静止F=1N ,保持静止 F=3N ,保持静止引导学生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结合图讨论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归纳出静摩擦力与接触面相切。

  实验与探究一:研究静摩擦力的规律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秤、砝码、粗糙木板

  带着问题完成实验,并把有关数据填入课本P42表3-2-1中

  ①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逐渐增大拉力,静摩擦力有何变化?与弹簧秤拉力读数有何关系?依据是?

  ②观察弹簧秤拉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木块刚被拉动?(引入最大静摩擦力)

  ③木块被拉动后匀速运动,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这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如何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④对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何关系?

  ⑤在木块上增加砝码,对最大静摩擦力有没有影响?

  实验后小组讨论,归纳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a.互相接触且挤压

  b.接触面粗糙且双方有相对运动

  以及静摩擦力大小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

  (2)滑动摩擦力

  引入:a. 刚才的实验可观察到滑动摩擦力是一个怎样的力?(引导学生归纳滑动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物体之间存在着的摩擦力)

  b. 刚才的实验给我们暗示了一个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与探究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数据处理:

  摩擦力f / N

  压力N / N

  分析与结论:从实验得知,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成正比:f = μN ,其中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它与相互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堂上练习:

  ①P40例题(由学生根据刚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

  ②用一水平外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由于物体和墙之间有静摩擦力,此时物体保持静止,静摩擦力为f。如果外力大小增至2F,此时静摩擦力多大?若物体沿竖直墙壁自由下落,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情况如何?

  (3)拓展与探究

  开展《摩擦力的再认识》系列探究性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抛题。

  参考课题:

  ①研究鞋底花纹的防滑性能

  ②研究摩擦力的利与弊

  ③自行车中的摩擦力

  ④防抱死刹车装置—ABS的初探

  ⑤探究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有效方法

  ⑥研究几种材料的动摩擦因数

  ⑦摩擦现象本质的初探

  ⑧各种摩擦力方向的演示

  本系列探究性活动按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班分为8个小组,研究不同的课题,要求两周内完成,成果可以论文形式或课题报告形式展示,并要求制作成ppt文件进行演示,安排两个课时,进行交流答辩,互相学习。

  六、教学反思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摩擦力的实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不必拘泥于教材,以学生生活的实例取代教材中的例子,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区别于初中的教学,让学生上升一个层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归纳出物理规律。在初中,学生已接触过有关摩擦力的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的信心。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科学探究学习模式的全面开展,目前仍存在一定难度。本届高一学生除少部分是来自东山区外,大部分的学生初中阶段物理的学习仍是采用就教材,因此过往传统教学的模式对他们影响很大,要他们完全转变这种学习模式,需要的是时间,教师新模式的教学思想和循序渐进的引导。从本节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探究,不难看到,学生人数过多,从课堂管理的角度看,

初中物理《力》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

  2 经历欧姆定律的研究过程,理解欧姆定律所提示的电路法则;

  3 初步了解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4 会进行欧姆定律的变形,并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释;

  5 通过探究过程,了解物理世界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重点:

  1 欧姆定律内容;

  2 用物理方法经历探究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

  园丁

  三、教学难点:

  1 用物理方法经历探究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

  2 对物理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而得到规律。

  四、教学内容: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活动14-1,导体中的电流与什么有关?

  分组讨论:回忆并交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

  那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

  (1).引导学生回忆,利用自身的经验猜想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引导学生回忆,利用自身的经验猜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注:利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得到猜想。当然可能有其他猜想,不反对,用实验检验。

  3.分组实验方案的设计

  a.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用什么显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呢?

  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显示电压和电流。

  能否设计一个电路测量三个需要的物理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设计出一个合适的电路图。

  电路图1

  b.导体中的电流与两个因素有关,用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来研究呢?

  讨论、交流:控制变量法。

  (1) 如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呢?

  交流、讨论: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如何变化。

  提示:我们可让电压成倍增加,观察电流有没有成倍增加。

  (2) 如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

  利用上一个设计方案类似地讨论出方案。

  电路图2

  参考方案:

  保持电压不变,让电阻成倍增加,观察电流是否是成倍地减少。

  在上述的设计中,第一步要改变电阻两的电压,以及第二步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该在电路中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交流讨论:在电路中加入滑动变阻器。并设计出最终的电路

  在实验前,请学生思考在连线以及闭合开关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参考答案:

  1.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阻要调到最大的位置。

  布置实验任务,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巡查。注意观察学生:

  4、分组实验:1.观察学生有没有按计划实验。

  (1)有没有注意连线的注意点(2)有没有将电压成倍增加(3)有没有将数据记入表格。

  2.分两个实验进行探究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总结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将学生的结论与欧姆定律进行对比: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公式:I=U/R

  单位:I(A)、

  U(V)R(Ω)

  1A=1V/Ω

  五、课后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

  七、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力》教案10

  1.力的概念教学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

  (1) 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必然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讲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第二,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2)进行必要的反复.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从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等不同深度反复强化,使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本节教学难点,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以后二力平衡的教学造成困难,因此对这段教学内容除应列举大量事例外,应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板图或者投影,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力.

  2.通过观察磁块与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亲自体验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观察并讨论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学生前来拿起铁块.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引入新课.

  方案二: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人将大铁块拿到讲台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1.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

  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

  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

  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非要接触.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二:磁铁、小车相互吸引

  步骤一:请同学观察磁铁吸引铁块,铁块也吸引磁铁的实验,先验证铁块无磁性.把铁块、磁铁都固定在小车上.

  步骤二:手按住固定有磁铁的小车靠近固定有铁块的小车,小车向磁块方向运动过来.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指出:在第一步操作中,铁块被磁铁吸过来了.磁铁是施力物体、铁块是受力物体.在第二步操作中,手按住固定有铁块的小车靠近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向铁块运动过来.铁块是施力物体、磁铁是受力物体.

  演示实验三: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桌子

  在学生中找一名同学,让其穿上旱冰鞋用力推桌子,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总结:穿旱冰鞋的同学向后推.

  教师对两个实验进行总体归纳:以上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同时成对出现.

  引导学生举些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用鸡蛋敲碗边,鸡蛋对碗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碗对鸡蛋的作用,所以鸡蛋就破了.

  老师:这些现象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放映幻灯片,举一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实例.

  老师: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

  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在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物体发生了形变.所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初中物理《力》教案11

  教学课题

  力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定性了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②知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

  ③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体会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②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测量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与测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测量工具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和实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仪器材料

  演示用的弹簧测力计、学生用的弹簧测力计(每人或两人一个)

  板书设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观察零点.进行调整或几下零点误差.

  要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施力.

  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为什么不同的同学拉,弹簧的伸长量不同?

  人们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弹簧测力计,用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来表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

  用生活中的拉力器,分别让两个同学拉,比较拉力器的弹簧伸长量的不同.

  答:两位同学力的大小可能不同.

  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再次让学生用不同得力拉压物理实验室中的弹簧,得到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情况.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教师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

  教师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发给学生不同式样的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注意学生是否进行了指针零位的.校正.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总结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①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若没对零,调整指针对零(或记下指针这时所对的刻度).将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用手拉弹簧秤(不要将指针拉到满刻度下),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回零.②测力时,让力的作用线与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③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

  除教材提醒的三点之外,还要提醒一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来回拉动几次挂钩,避免使用过程中弹簧被壳卡住.

  首先看零刻度线(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指零如何调整?)

  测量时用手提着弹簧秤的挂环(不要用手握住铁壳,以免弹簧卡在铁壳上).

  利用教材94页图7-9中所示的几种情景检测学生对测力计使用方法掌握的情况.

  先不教给学生使用方法,让他们随意测量(1)竖直拉砝码的力(2)水平拉木块的力(3)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给学生使用方法后,再次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重做上面实验.

  1.用弹簧秤竖直吊着木块在空中静止,测量拉力(即弹簧秤上指针所指的刻度).

  2.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拉力的大小.

  3.在倾斜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拉木块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

  问题扩展

  总结正确使用方法之后可适当补充有趣的测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

  (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

  (2)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并与其他同学比较.

  (3)同桌的两个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

  学生实验并对问题进行解释

  选学内容

  可利用钩码探究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力的关系,来解释测力计刻度均匀的原因.

  学生小探究

  课后作业

  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练习册习题

初中物理《力》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_______。

  最小分度:_______。

  水平拉木块的力:_______。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_______。

  拉断头发的力:_______。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初中物理《力》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2.培养分析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了解并分析日常摩擦力的应用,培养物理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难点】正确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学生两手相叠,用不用的力度按压并来回摩擦,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提出问题:阻碍手掌运动的'效果来源于哪?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提问(直接提问):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呢?

  学生操作:学生尝试搓手、手按压桌面向前滑动等,体会力对手的阻碍作用,教师辅助讲解,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提问(直接提问):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都有哪些呢?

  结合(搓手、推动桌子)的实验:

  (1)当两个物体不接触时相对运动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2)当两个物体接触但不挤压时相对运动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3)当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挤压但无相对运动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个物体相对运动。

  (4)当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挤压且相对运动但接触面光滑无阻碍作用,说明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需要两接触面粗糙。

  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两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两个物体相对运动。

  巩固提高。

  巩固提高(解释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的应用)我们行走靠什么往前推动,车子靠什么往前推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四、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力》教案14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出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中的第六节《二力平衡》。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力的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的平衡状态,是物体受力平衡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在力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纽带。这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会不会进行受力问题的分析问题。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2)学会分析一个物体受几个力及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于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的意识。

  3、说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点。

  (2)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由于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的难点。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一个小的难点。

  4、说教学器材

  (1)教师演示:两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两端带挂钩底部光滑的木块(预先从中间钜开再用胶水轻轻粘上)、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两只小砝码盘、细线若干。

  (2)学生分组:两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硬纸板一块、小剪刀一把、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两只小砝码盘、细线若干。

  (3)有关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1)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2)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探究这种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3)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例如:电梯停止在三楼,要使它匀速上升到四楼,所用的拉力必定大于电梯静止时受到的力;当我们推讲桌而推不动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这是推力小于阻力的原因等。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对平衡力的理解和应用产生思维障碍。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①先演示;②安排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实验设计、操作、观察、思考;③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再适时地进行点拨。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说学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因此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它任何学习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二力平衡知识,安排了几个随堂练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1)这一步很简单,只要找一个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上台即可,能够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书包虽然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为什么会保持静止呢?

  (2)教师边手拿粉笔盒上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边问学生粉笔盒所处的状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能把当前的问题同牛顿第一定律联系起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处于这两种状态下的物体是不是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呢?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强调过:“没有受到外力”还包括合外力为零的情况,即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的情况。实际生活生产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时物体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当物体

  虽然受力但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力的平衡。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二力平衡内容。用多媒体投影:“力的平衡”,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二力平衡,我们就从这开始。有的同学会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物体的其它状态:例如,火车刚出站或将要进站的时候处于平衡状态吗?显然不是!那么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设置这样的过度语能够为学生探究新知留下悬念,激发其解决问题的欲望。)

  1、教师首先演示一下课本P48图12.6-1的实验。(这个实验在老版本教材中要求比较高,主要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一步步得出结论的,缺乏学生参与的活动,体现不出实验过程的学习。在这里教师做演示,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示范;有很多的问题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也知道学生的探究活动大多是已知结论的探究,并不是科学家们的那种未知结论的研究。所以演示还是有必要的,也可以改成边演示边探究实验。)

  2、学生探究活动:(1)实验器材的改进(为了弥补课本实验的不足:只有一个小车,不能探究同时受力在不同物体上的情况,我把课本实验器材中的小车改成了硬纸板,同时增加一把小剪刀,便于把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实验前,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实验和器材使用的目的、观察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我用多媒体进行了展示,以克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应该说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喜欢摆弄实验器材,知道它有趣,其实并不了解实验是干什么的和怎样实验以及能够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没有真正从实验中得到知识)。

  实验步骤:按照探究实验的常规分几步进行,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上,等到学生完成后,先找几个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讨论交流),然后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的设计方案以及空的记录表格(图2 见教案)。再由学生进行具体地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针对投影上提出的观察问题,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二力平衡的条件。最后归纳、总结并投影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⑵在整个学生的探究实验中,教师的及时引导再加上前面演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设计、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了,也反映了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另外,通过实事求是的探究、归纳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达到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目的。

  (3)在得到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提炼处理,使学生易记、易用。教师最后总结成八个字: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条件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三)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先指出二力平衡条件的两个应用,配合相应的实例,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初步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目的,进一步突破难点。再通过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总结指出:无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都是平衡力,把握这一点也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再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强调一下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趁热打铁,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随堂练习(能够起到紧扣重点、越过难点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小结和作业

  作业要尽量少而精,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本P49 第4、5两题。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了能使学生对这个重要的内容深刻理解,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

  好探究实验,主动地探求二力平衡条件,这是关键之所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初中物理《力》教案15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弹力;

  (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测量原理。

  【 教学难点 】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弹力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 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 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 …… 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 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 教学反馈 】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初中物理《力》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力的教案01-11

初中物理《力》教案(精选20篇)07-11

初中物理教案:什么是力?11-09

物理力的教案12-04

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08-17

《力》物理教案08-23

物理教案《力》12-12

什么是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02-27

力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