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5-29 14:20:44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集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集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买3块橡皮需要多少钱?

  优惠前:优惠后:

  1×3=3(元)0.3×3=

  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多少?表示3个0.3相加的和是多少?

  答:买三块橡皮需要3元。方法一:连加0.3+0.3+0.3=0.9(元)

  0.3×3=0.9(元)

  方法二:转化0.3元=3角

  3×3=9角9角=0.9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体会到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类推迁移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米尺、多媒体课件、立方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个人资料,既满足了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老师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复习铺垫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创造小数的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小数世界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讲授】

  1、认识一位小数

  今天的学习,我们借助一样学具~米尺,大家认识它吗?现在我们把它搬到大屏幕上!

  (出示米尺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教学例1。

  教师提问:一起来数数,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学生一起数,得出结论(10份)。

  提问:因为1米=10分米,所以这一份是多长?

  学生观察后回答:1分米

  小结: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提问: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教师强调0.1米表示的意思:(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0.1米)

  想一想:0.1米的长度和米的长度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相等的关系)

  由此得出:米=0.1米

  (2)这样的3份是几分米?(这样的3份是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3米。)

  提问:谁能说说0.3米表示什么意思?

  同样,可以得出:米=0.3米

  (3)这样的7份又是多长呢?(这样的7份是7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7米。)

  提问:谁能再来解释一下0.7米表示什么意思?

  同理,可以写成:米=0.7米

  (4)进一步强化训练:这样的9份就是(9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0.9米)(学生口答完成)

  教师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师:课件显示我们刚才得到的一组分数,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都是10)

  师:分母都是10的,也就是十分之几的数,我们用几位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

  师:结合我们得出的这几组等式,谁能把你刚才的发现再来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点击出示第一个发现!你的发现太棒了!

  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一段是几米?)(0.3米)

  一起数数0.3米是由几个米组成的?(3个)

  提问:那0.3里面有()个0.1?

  这一段又是多长?(0.7米)

  再来数数几个米组成0.7米?(7个)

  提问:那0.7里面有()个0.1?

  进一步强化训练:0.9里面有()个0.1?(9个)

  请大家想一想:9个0.1如果再加上1个0.1是多少呢?(是1)

  提问:1里面有()个?(10个)

  也就是说:1里面有10个0.1

  提问:谁能告诉我1.2里面有()个0.1?(12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像0.3、0.7、0.9、1.2……都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里面有()个,我们就说,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1

  师:这句话太重要了,谁能把它再说一遍!

  点击出示第二个发现!(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

  反馈小训练:谁能告诉老师: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认识两位小数

  小小的米尺,大大的学问。

  师:同学们,猜一猜,如果老师再想继续分的话,会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呢?(100份)现在的每一份是几厘米?(每一份是1厘米)

  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呢?(米)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老师把之前分得的1分米,通过放大,再次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就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

  小结:这样的一份就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提问:这样的4份和8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又是多少米呢?

  请大家翻开课本32面,把你的答案写在书上。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一出示答案。

  师:根据你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组等式(显示等式课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次写出的都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

  师:表示这些小数的分数,它们的分母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都是100)

  师:那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点击出示第一个发现!你的发现真了不起!

  师: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百分之几也可以看作是几个百分之一,这里的就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01

  师:谁能把这句非常重要的话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点击出示第二个发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

  反馈小训练:想一想0.25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评价)

  3、认识三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那三位小数呢?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和自学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自学探究,并完成手中的活动报告单。提问:根据前面的学习规律,说说1毫米、6毫米、13毫米用分数和小数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发言总结:1毫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6毫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006米。13毫米用分数表示是13/1000米,写成小数是0.013米

  提问:经过你们的自学探究,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总结发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点击出示发现!你们个个都是自学小能手!老师为你们点赞!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谁能尝试着把它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教师可适当提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都属于小数范畴)

  学生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师板书)

  师:依此类推,分母是10000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00的分数,可以用(五)位小数来表示……说的完吗?(说不完)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这就是小数的意义,请大家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意义,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可真棒!自己总结出了小数的意义!

  5、总结:小数的计数单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

  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

  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

  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师:谁能尝试着把它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学生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师板书)

  师:你是个非常善于总结的孩子!这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请大家齐读一遍。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说不完)看来同学们理解了!

  6、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过渡)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带来了一个用整数1来表示的正方体,我真诚的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这个正方体变形的过程,你们愿意吗?

  教师出示正方体变形课件,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1里面()个0.1

  0.1里面()个0.01

  0.01里面有()个0.001

  提问: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通过演示操作,交流讨论发现:1里面有10个0.1;0.1里面有10个0.01;也就是0.1是0.01的10倍,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里面有10个0.001,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什么情况下它们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呢?举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结: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师板书)

  请大家齐读一遍。

  三、【巩固提升、练习反馈】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可以一题两问)

  2.判断:争当合格小裁判(说出判断理由)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学的高兴吗?谁能向同学们分享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

  小结:是的,很多数学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分母是10、100、1000……的这类特殊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探究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和转化。只要你善于思考和发现,你就能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最后,老师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五、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的进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课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教学完五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教学设计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改革要以反映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因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一旦拥有它,将终身受益。为此,我在这节课上,首先以学过的五个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回忆整理其中所应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然后,我设计了四道实际应用的题目:(1)实际操作题;(2)观察发现题;(3)先估后验题;(4)解决“买地”题。我不以得出答案为满足,而以学生能否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我评价等过程,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性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热爱。

  2、探索性目标:通过操作、讨论、合作等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探索灵活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技巧。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3、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已学图形各面积公式,能灵活地应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第一阶段:回忆整理所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导入新课: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单元,你们说说学了这个单元

  有什么用呢?(可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实践活动课?(电脑了出示课题。)

  1、逐个出示各种图形学生用字母公式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图形和面积公式。)

  2、逐个梳理推导过程。

  (1)小组活动:他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组选一种图形,利用桌面上的

  学具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汇报:在师生共同口述推导时电脑出示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从三个方面来回答:①推导什么图形,②用什么方法③它的面积公式是。例:我推导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来的,它的面积公式是s=ab。)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1) 你们推导这些面积公式最初是从哪一个图形开始的(长方形)它可以推出哪些图

  形的面积公式,接着又从哪个图形继续推导。(电脑出示网络图如下:)

  (2)引导观察,体会:现在老师把这幅图转过来看就象一棵大树,而长方形就是这棵大树的 “根”(电脑出示网络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数学方法?{(割补法、平移法)比如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拼合法、旋转法)比如三角形到平行四边形。}(迁移法: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思想:如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课件出示以上所归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齐读思想与方法。运用刚才所学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阶段: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结合情景,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观察一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上

  有我们学过的图形?(黑板、书画等。)以小组为单位,请你们在教室里找到一种物体它的面上有我们学过的图形,测量出它的必备条件,求出它的面积。(注意测量时只要取整数)

  汇报:①测量什么图形?②测量什么条件?③面积多少(读算式)(学具:卷尺、计算器)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知道了:长、宽、底和高,以及它们的.面积。发现了:①相同点:②不同点)

  小结:刚才这些同学发现了这么多,是因为同学们运用了观察对比的方法找这些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先估后算:

  (1)、在图中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小平

  行四边形的底是大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高相等。你怎么知道它是等底等高的呢?)

  中点

  (2)(如图1)梯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涂色部分面积是多少?(汇报: 怎样求的?

  其实这道题我们用观察法也可以算出来的。电脑演示:)

  三、发散思维:(开放性作业设计)

  某村有一块荒地,(如上图2)准备以每平方米200元的价格出售,如果买方有1.2万元你认为够不够买?

  问:(1)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

  (2) 你能想出多少种求这个图形面积的解决方法?(注意只要求计算其中最简单的一

  种图形的面积,其它方法只要画出来。)(所用的方法附后)

  让学生根据分割的块数进行汇报。

  ①先汇报分割中分割成两块的有哪几种?

  ②有没有分成三块的?分成两块就能解决问题,你分成三块必须有特殊的作用。老师出示分割成三块的图形,你们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两个半的长方形,这样就能使计算简便,这就叫找等量的方法,)想想看,这题除了按长方形去找等量外,你们不可以按什么图形去找等量?

  ③有没有用补足法的?补成什么图形?

  ④刚才你们所用的方法至少都出现了两块,能不能运用你们所学的办法把它转化成一种图形,如果能的话不是更简便了吗?想想看,有没有办法。

  小结:你们做的方法肯定不止这些,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分割法、找等量的方法、补足法、移位法。)

  你们刚才已经选出最简便的一种,算出它的面积了吗?假如用这种方法算(找等量的方法)怎么算呢?如果用(移位法)怎么算?(渗透优化思想)

  2、现在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果买方有1.2万元够不够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有意义吗?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回答)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备注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

  1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④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⑤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⑥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

  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练习

  P84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小数速算的方法很多,这里针对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来进行小数速算,需要掌握以下常用的定律和性质:

  ㈠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a+b=b+a

  ②乘法交换律 a*b=b*a

  ③乘法结合律 (a*b)*c=a*(b*c)

  ④乘法分配律 (a+b)*c=a*c+b*c

  ㈡运算性质

  ①差不变性质 a-b-c=a-(b+c)

  ②积不变性质 ab=ac*(b/c)

  ③商不变性质 a/b=ac/bc=(a/c)/(b/c)

  ㈢补数定义

  若a+b=10,100,1000…那么数a叫数b的补数,且a和b互为补数。

  例⑴:4.8*2.3/1.6

  =4.8/1.6*2.3

  =3*2.3

  =6.9 【改变运算顺序可使计算变得更加简便,每个数只与它前面的符号有关系】

  例⑵:7.8/0.25/4

  =7.8/(0.25*4)

  =7.8/1

  =7.8 【适当添上括号或去掉可达到速算的目的】

  例⑶:12.5*3.2*0.25

  =(12.5*8)*(0.4*0.25)

  =100*0.1

  =10 【此题的关键在于把3.2分解成(8*0.4),因为8与12.5;0.4与0.25相乘可凑整。一般在计算过程中,有时可以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或几个数的.和、差、积、商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

  相关练习题

  ⑴观察:25^2-15^2=(25+15)*(25-15)=40*10=400,求3^2-3.01*2.09的值;

  ⑵某小组有23名女生,要计算她们的平均年龄,使结果保留3位小数,小红答:16.65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它数字都对,请问:正确答案是多少?

  ⑶计算:7.37*12.5*0.15*16

  ⑷计算:36.3*4.5+6.37*45

  ⑸计算:7.9*9.9

  ⑹计算:7.2*16.5/0.8/1.1

  ⑺计算:3.3333333333/4.4444444444

  ⑻计算: 1998+199.8+19.98+1.998

  参考答案

  ⑴0.01 原式

  =3^2-[(3+0.1)*(3-0.1)]=3^2-(3^2-0.1^2)=3^2-3^2+0.1^2=0.1^2=0.01

  ⑵16.652因为只有最后一位数字错了,所以可以确定平均年龄在16.650~16.659之间,∵16.650*23=382.95;16.659*23=383.157;∴年龄总和在382.95~383.157之间,又∵年龄是整数;∴取383;根据:平均数=总和/人数,可求得383/23=16.652

  ⑶221.1

  ⑷450

  ⑸78.21

  ⑹135

  ⑺3/4

  ⑻2219.778 原式=(20xx-2)+(200-0.2)+(20-0.02)+(2-0.002)

  =2222-2.222

  =2222-(10-7.778)

  =2222-10+7.778

  =2219.778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页(例4)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学难点:掌握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

  1、师:我们目前学过哪几种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师: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板书:四则运算)

  2、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 口算:

  40+40÷8 = 45 32×4 =128 180÷9+7 =27

  11×5?60÷2 =25 5×6×7 =210 125÷25×4 =20

  (课件出示) 计算:

  72 ? 28+32 810÷3×5 37+42×5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后汇报,师板书计算过程)

  问: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发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板书:括号)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96÷12+4×2

  (1)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顺序。(学生汇报: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

  师:按照你们的想法,自己算一算。(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2)你是怎样计算的?(生汇报,师板书计算过程)

  2、上面的算式用到了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如果将这个题目加上一个小括号,你们想怎样加?(生汇报想法)

  (课件出示)96÷(12+4)×2

  (1)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生汇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师:动笔算一算。(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2)你是怎样计算的?(生汇报,师板书计算过程)

  (3)师生共同小结:如果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生汇报师板书:在一道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 小括号外面的算式。)

  3、(师板书:【 】)问:同学们认识这个括号吗?(认识,是中括号)

  如果让你们在上面的算式里再加上一个中括号,你们打算怎样加?(生汇报想法)

  (课件出示)96÷[(12+4)×2]

  (1)师:这道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你们知道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

  (2)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按什么顺序计算?(生汇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师:动笔试一试。(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2)你是怎样计算的?(生汇报,师板书计算过程)

  (3)师生共同小结: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板书)

  4、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第9页,请同学们翻开书认真读一读例4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画下来。

  师:你画了什么内容,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师: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没有)好,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70-4×16) 158-[(27+54)÷9]

  2、填一填

  (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再算( )括号里面的。

  (2)计算(168-144)÷12×8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3)计算32×[(6+24)÷3]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3、辨一辨

  (1)30+60÷60-30 与(30+60)÷( 60 -30 ),的运算顺序和结果都是一样的。 ( )

  (2)645-189×2 的计算结果是912。 ( )

  (3)4000与20的商减去15与24的和正确列式是4000÷20-( 15+274 )。 ( )

  4、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5、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第39页的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相等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质疑

  1.看卡片读数。

  (1)师出示数字卡片8,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在8的后面添上一个0,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再添上一个0呢?

  (2)接着从8000的末尾去掉一个0,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再去掉一个0,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再去掉一个0呢?

  (3)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发现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去掉一个0,整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2.情景引入。

  (1)师:一把小刀的价格是0.8元,用卡片出示小数0.8,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老师要调价了,用卡片出示小数0.80,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同学们两个价格哪个贵一点?为什么?

  (2)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发现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3)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呢?(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探究。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验证1。

  (1)用微课展示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2)得出结论:0.1米=0.10米=0.100米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先说一说。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我们再一起来验证一下。

  2.探索验证2。

  (1)以0.3与0.30为例,比较他们的大小。

  谁能说说0.3表示什么意思?0.30又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中怎样表示呢?

  (学生动手在准备好的大小相等的方格纸上涂色。)

  师:涂色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涂色后,发现涂色部分同样多,也就是一样大。

  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份数不同,正方形的大小和涂色部分的大小相同。说明0.3=0.30,只是它们的意义不同。)

  (2)学生自主举例,动手涂色验证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从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3)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讨论探究。

  (1)出示小数105.0900,让学生读数并讨论在小数里,除末尾的0外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

  (2)练习(课件出示)

  4.小数的化简。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练习)

  5.小数的应用。

  师: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化简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这就是小数的改写,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练习)

  三、巩固新知。

  1.给下面的物品加上标签(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

  (课件出示)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课件出示)

  (1)12.7米改写成三位小数是12.007米。 (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无论添上多少个0,小数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  )

  (3)小数的各部分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4)3.7与3.700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

  3.用数字3、2、0、0,根据要求写小数。(课件出示)

  (1)可以去掉一个0但不改变大小的小数。

  (2)可以去掉两个0但不改变大小的小数。

  (3)1个0都不能去掉的小数。

  (4)去掉0后不改变大小而且变为整数的小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课本练习十3题,4题,5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本节课主要教学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已经提供好了大体的框架和思路线索,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科书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逐一解决,大体分为三大步骤,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收集信息,能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再尝试探索、寻找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最后通过反思解决方法的正确与否,让学生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后教学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应用课,前面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方法指导

  引导法,提示法,学会观察,讨论法,探究法

  预设流程

  具 体 内 容

  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一顿营养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开始。对将近10个小时不停消耗能量却没有补充的身体来说,早餐格外重要。早餐唤醒了身体,开启了身体高效的新陈代谢;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给到大脑,以便让我们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力进行一天的工作、学习。不吃早餐,不仅会营养失衡、引起胃肠疾病,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容易衰老、精神无法集中等各种问题,所以,要想学习好,早餐要吃好哦!

  自主学习

  (约7分钟)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深入理解,体会方法

  (1)一共要考(90 )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54)个没有烤,每次烤9个,剩下的要烤(6)次。

  (2)在图示中,把要考的90个看做一个整体,分成( 已烤的 )和(剩下的 )两部分,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先求出(剩下的量 ),再用剩下的数量除以每次烤的数量9个,就是要烤的( 次数 )。

  (3)尝试解决,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师精讲,再次理清题意。

  2.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精讲点拨

  (约5分钟)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

  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

  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测评总结(约15分钟)

  1.达标测试。

  (1)

  问题:

  ① 你知道了什么?

  ②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25+15)÷8

  =40÷8

  =5(只)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

  ④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⑤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你会解答吗?

  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60-15)÷5

  = 45÷5

  = 9(米)

  ③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⑤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 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6×3÷9

  =18÷9

  =2(排)

  ③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④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⑤解答正确吗?

  2.课堂总结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3.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科书82——83页

  二、教学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4盒磁带

  学具:4个相同的长方体盒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给同学们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 求一个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

  师:“六一”快到了,小红在外打工的妈妈给小红买了一份礼物,它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长是25cm,宽是15cm,,高是5cm。小红的妈妈准备把它包装好了再寄给小红,那么要多少包装纸呢?请同学们帮小红的妈妈算一算。

  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后,师问:要求包装纸的面积就是求什么?

  2、探究将两个相同长方体盒子包装成一个长方体的最节约包装方法。

  师:将两个这样的礼品盒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礼品盒,有几种包装方法?用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摆一摆。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要节约包装纸,就要使包装后的表面积最小。

  学生动手摆,然后几名学生汇报结果。

  验证猜测的结果: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选取一个计算出表面积。然后集体纠正。

  通过验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继续探究。

  3、探究将三个相同长方体盒子包装成一个长方体的最节约包装方法。

  三个同样的礼品盒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又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节约?怎样尽可能使所包装的物品的表面积最小?学生动手摆后,汇报,集体纠正。

  4、探究将四个相同长方体盒子包装成一个长方体的最节约包装方法。

  思考:4盒磁带,包装成长方体形状,有几种包装方式?

  小组合作要求: 用4个相同的盒子摆一摆,并思考如何快速、不重复的找出所有的包装方法?

  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然后学生汇报,课件展示方法。然后教师提问:要知道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是否需要每一种都去算呢?哪些肯定不是最节省包装纸的呢?第一种包装方法和第四种包装方法哪种最节约包装纸?怎样比较呢?学生讨论后汇报。

  5、探究包装纸的大小与长宽高的关系。

  师:是不是任意四盒相同的长方体,只要将最大的面重合就最节省?

  出示拓展题:如果把四个长为20cm、宽为10cm.、高为8cm的纸巾盒包装在一起,怎样包装最节约?还需要一个个的`摆吗?只需要比较一下1个大面和2个中面的面积就行了。

  1个大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2个中面的面积是:320平方厘米。所以隐藏4个大面4个中面的面积最节约包装纸。

  师:每种包装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和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包装问题中,当所包装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或最接近时表面积最小,最节约包装。

  (三)、课题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包装的学问。知道了包装不只是要考虑漂亮,还要考虑到是否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同学们,包装因内容而存在,内容因包装而精彩。

  (四)、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猜测:重叠2个大面最节约

  验证:重叠2个大面最节约

  结论:重叠面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越节省包装纸。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生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利用方格纸画出折线统计图。

  3.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做出一定的推测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现在到我们桐乡乌镇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很多外地的游客在出发前总是想了解我们桐乡的交通、天气、特产等信息。为了方便游客了解桐乡一年的气温情况,乌镇旅游网站上公布了桐乡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数据。老师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了一个统计表。

  展示统计表:桐乡市20xx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20xx-5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平均气温(℃)3 6 10 15 18 25 28.5 28 27 21 11 5

  师: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

  生:统计图。

  展示统计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条形统计图,那这个是什么统计图呢?(学生自由说一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学习

  1.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

  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生: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数据。

  生:1~7月气温逐渐上升,7~12月气温逐渐下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折线从下往上的就是上升,从上往下就是下降。

  生:我知道了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

  生:我发现五、六月份温差大,还有十、十一月份温差最大。

  师:温差大是什么意思?

  生:在这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很大,如十月是21摄氏度,而十一月只有11摄氏度了。

  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生:可以从具体的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师:你们真善于发现,从这张气温统计图上不仅知道了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还看出了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觉得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联系实际,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其实一年的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用电量、用水量,羽绒衣的销售量、空调的销售量等等。去年我们桐乡苏宁电器空调销售最多的月是700台,最少的月份是40台。结合我们的气温变化统计图,请你制作出一个大概的折线统计图。

  桐乡苏宁电器20xx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

  交流展示:

  师:你是怎么画的,阐述你这样画的理由。(你把700台的月份定在哪个月,40台定在哪个月,为什么?)

  生:我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气温最低,空调销售最少,7月气温最高,所以空调销售最多。

  生:我也是按照气温的变化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和12月气温很低,很冷的,空调销售应该比较好,7、8月份很热,销售也是很好的。最低的是4、5月和10、11月。

  生:我最高的月是12月,接下来的1月很冷,人们早做准备,而且12月要年底了,搬新家的人也比较多。最低的是1月,因为上个月12月已经买过了。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做出大概的判断。

  老师收集了20xx年苏宁电器1~12月的销售统计表,请你再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真正的折线统计表。

  桐乡苏宁电器20xx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20xx-5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数量(台) 440 280 60 40 200 320 700 600 350 250 110 475

  交流画统计图的步骤,结合所画的.统计图,你给销售经理提点意见。

  学生回答略。

  三运用中感知特点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

  402班5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姓名张伟王东方林俞凯李明

  身高/厘米135 138 140 136 145

  某同学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

  身高/厘米128 134 139 143 150

  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谁矮了。

  生: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显示他的身高变化。

  师:所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话,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如果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

  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

  同学们都笑了。

  四小结并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Excel表格中有很多种统计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老师板书

  师:猜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转身又写

  部分学生有意识猜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接着写,黑板上出现

  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后面是

  由学生说出规律。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后继续添一个

  由生说这时的个数关系。

  生:三角形多一个。

  生:因为前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一对应着的,但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正方形和它对应了。

  2、揭示课题

  师: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图中找一找,能发现和黑板上一样的间隔排列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

  夹子比手帕多一个。

  小兔比蘑菇多一个,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如果相同,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学生自选一组把实物图抽象成图形,并在黑板上板书。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个图形一个间隔,间隔数少一。

  生:因为最后一个图形没有间隔和它对应,所以间隔数少了一。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老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2)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3)栽树问题

  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比较。

  (4)规律延伸。

  请10位女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

  师:请男同学站在每两个女同学之间形成一一间隔排列。

  有9位男同学站在列中。

  师:有请两端的两位女同学慢慢把队伍拉成一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时没形成一一间隔排列了。

  生:因为原来两端的女同学之间又出现了一个间隔。

  生:还得在这之间站进一个男同学。

  生:男女生一样多了。

  (5)对比练习:

  如果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14棵,有的同学说15棵,还有的说1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发现规律

  c:汇报小结,和刚才男女生站队一个道理。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一样多

  (5)提高练习。

  小军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九楼要多少分钟?

  时钟6时敲了6下,5秒敲完。那么,这只钟12时敲12下,几秒敲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众多四边形的性质和图形大概样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神奇的图形王国上一堂数学课,你们开心吗?(课件播放图形王国的动画。)

  2、师: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二、分类探究

  活动一:分一分

  1、观察: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2、分类:

  师:你能用聪明的小脑袋试着把它们分分类吗?分好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分法,并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3、反馈:哪个组先来说一说你们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

  学生分类方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尝试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 师:还有哪个组有补充或有不同意见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这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4、归纳:师:智慧老人看到大家得出了这么多种分法,他也带来了一种分法(课件演示),智慧老人为什么这么分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打印版

  引导学生找出同一类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在学生明确了以上各组图形的特征以后,教师重点指出:

  A组的图形没有平行的边,就叫做四边形。(本课暂不研究) B组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C组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活动二:填一填、画一画 1、填一填

  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图形是梯形?

  2、画一画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正方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都具备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属于平行四边形。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所以正方形又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出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新知

  师:今天大家学得特别认真,老师对大家的`表现也特别满意,下面我们去参加图形王国的技能大赛吧!如果你在活动中表现优异,成为了优胜者,那你将得到图形王国的一份特别礼物!

  活动一:谁是拼图高手?

  要求:挑选2个图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先独立思考,再借助附页的材料动手试一试。)

  活动二:小小魔术师(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剪法,个别展示。)

  出示1:

  (1)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画出两个梯形;

  (2)用一张梯形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小组交流,最后老师小结:根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画的方法有很多种。 这个题目的答案不是惟一的,有多种画法。

  四、学习小结

  师:我们今天愉快的图形王国之旅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探索、掌握解决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方法。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解决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封闭图形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1.问题一:(出示图片)正方形桂花树台一边也要摆花,量一下边长是9米,每一米摆一盆,请大家帮助算一算,要几盆花?

  反馈:谁来告诉大家要摆多少盆花?

  预设:生1:91+1=10盆;生2:91=9盆;生3:91-1=8盆

  师:这里都有91这是什么意思?+1就是求出了什么?不加的就是求出了什么?-1求出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用以前学习的植树问题帮我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

  2.问题二:如果桂花树的正方形木台四周都要摆上10盆花,共要多少盆花?

  [通过展示校园中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创设情境,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生1:40盆,

  生2:36盆,

  师:到底是36盆还是40盆,要知道哪个答案是对的,怎么办?

  (让学生互相争论)(听听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说画最好,如果学生说其他,教师可以介入说:老师这儿有个建议。)

  小结:看来有些同学认为用画一画的方法比较好是吧,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来验证到底是需要多少盆?

  (二)多元表征,感知模型

  1.出示学习建议:

  (1)你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说明你的答案是怎么来的

  (2)你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材料1),画一画,圈一圈。并写出算式。(花盆可以用符号表示)

  (3)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2.反馈:你是怎么想的?(先把学生的四种方法都出来,再讲评每一种方法)

  预设:

  生1:102=20,82=16 20+16=36;

  生2:94=36;

  生3、84+4=36;

  生4:104-4=36;

  师:你能解释一下是怎么想的吗?(听完学生说自己的思路如果他没画图的,问一下用同样的`算法,但是画图的)

  [通过多媒体投影直观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回顾:刚才我们这四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课件演示)

  [通过信息技术动态展示不同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之中找到相同点,将各种算法统一起来,散而不乱,达到了多样化之后的优化,让学生经历多元表征,充分感知数学模型,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探索出了这四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了同一个数学问题。

  (三)探索规律,有效建模

  1.抛出问题:除了给桂花树正方形的台摆鲜花,在学校的其他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地方也要摆一些鲜花,

  每边6盆,一共要多少盆? 每边4盆,一共要多少盆?

  2.反馈:你是怎么算的?(结合图说明算式的意思)

  预设:

  生1:63=18 46=24

  生2:63-3=15 46-6=18

  生3:63+3=15 46+6=30

  3.讨论: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告诉我们这些封闭图形上每边摆花的盆数,求花盆总数可以怎么求呢?

  小结:我们从正方形,三角形,六边形等等作为研究的材料,发现了在这样的封图形上植树的棵数就是(每边盆数-1)边数=盆数

  4.

  展开:圆坛一周全长16米,如果沿着圆坛一圈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几盆花?

  学生自主探索。

  交流评价:一共种几棵?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在圆上放花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多媒体演示并讲述想法)

  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将在圆坛上摆花的问题和线段上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

  小结:花盆数=间隔数

  [让学生在电脑上直观操作,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思维碰撞中学生们认识到在圆坛上摆花的问题可以和线段上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轻松地找到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5.提升:在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上摆花盆的总数与间隔数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关系呢?

  (1)学生探索

  (2)反馈

  (3)演示:将这些图形拉伸为圆,并转化为线段。

  小结:其实在所有封闭图形上,都具有花盆数=间隔数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求花盆总数,可以先求出间隔数。

  [通过电脑动画的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所有的封闭图形植树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在圆上的植树问题,并且有和在线段上一端栽树的情况一样。这样,又一次沟通了各个封闭图形之间的联系,轻松突破的本课难点。]

  (四)拓展提升,实践应用

  1.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了摆花设计方案征集。有以下三种,请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你还能设计出其他方案吗?

  2.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

  二、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略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p.15~17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毫升的认识以及升与毫升的进率。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容量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学会容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先用滴管滴5毫升,再除以5就得到了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要205滴才是5毫升

  算:205÷5=21(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1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3、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

  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看书并认识看刻度

  学生独立看书,看完后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如: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回答书上的提问:21滴水大约是1毫升

  看量杯上的刻度时,要看贴着刻度的水面高度,不能看水面中间,因为这个图是立体的。

  升是比较大的容量单位,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3、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4、填空:

  4升=()毫升20xx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5、倒出100ml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我自己:4口;100÷4=50ml)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美妙的“杯琴”

  教学内容:p.20、21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揭示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做三角形: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交流:(1)、用小棒摆。讲评时注意:小棒摆的时候一定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2)、在钉子板上围。讲评时注意:只要有三个顶点,如果发现边不够直的话,需要把三角形调整得大一些。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

  (4)、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也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一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三、三边关系: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分别摆一摆,是不是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摆完后交流:(1)同一种颜色(一样长)的小棒肯定是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

  (2)一红两绿这三根小棒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小结: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那为什么会围不成了呢?

  2、探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1)说说你用一红两绿三根小棒怎么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两根绿的太短了,碰不到。)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不能围成三角形

  (2)想象:如果把一根绿的换成长一点的,和原来那根绿的合起来正好和红的一样长,行不行?画一画(图略)

  在图上分别标出三边为a、b、c,a+b=c不能围成三角形>

  (3)那究竟什么时候能围成三角形呢?

  可能会有学生会猜想,a+b>c

  再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再比一比,是不是符合a+b>c?

  结合画图,指出: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的时候,这两条边根本就不能碰到,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当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就变成了3条线段重合在一起的一条线段,不是三角形;只有当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那它们就会在第三边上面的某一处碰到,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3、练习巩固:

  (1)有这样两根小棒,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根小棒多长那么它们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说说理由。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可考虑最短的,如果是2厘米,那么和6厘米的合起来正好是8厘米,只能重合在一起,变成线段,所以至少要比2厘米长一点,在整数范围里,那至少就得3厘米。再从最长的角度考虑,6厘米和8厘米的合起来要14厘米,不能有14厘米长,那样也是重合后变成了线段,应该要比14厘米稍微短一点,即13厘米。)

  (发现:比两边之差多1,比两边之和少1)

  (2)继续练习,如:6厘米和6厘米,3厘米和4厘米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三角形:

  指出:画的时候,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点子重合。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后追问第一种情况:那如果老师把2厘米的加上6厘米的,不就变成“大于”4厘米,那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这样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6厘米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它单独一条就比别的两条都长,所以,要用比较短的边合起来,然后和最长的比。)

  3、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请你用今天学得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三角形的高

  教学内容:p.24、25

  教材简析:这节课教学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是有关三角形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例题首先通过量人字梁的高,引导学生初步联系现实生活感知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图示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建立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三角形内部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作业本上分别的画三种情况:(图略)(1)a+bc

  明确:只有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样的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一般判断的时候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加起来和最长的比就可以了。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你猜是什么?(高)

  板书:高

  由“高”你联想到了什么?(垂直、直角标记)

  2、示范画高的方法:

  边画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板书:底

  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

  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高”(或用字母“h”表示)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3、画一个三条边都是斜方向的锐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摆一摆它的高在哪里?

  学生把该样子的三角形也画在作业本上,并画出其中的一条高。

  画完后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会有同学会提出:三角形一共有3条边,只能以刚才的那条边位底吗?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继续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观察该图,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相交于同一个点。)

  指出: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4、举老师手里的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个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注意图上以规定了底,只要画出指定的一条高就可以了。

  交流的时候,重点说说第三个三角形:它的高是哪一条?为什么?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先串成一个三角形,除了书上举例的5厘米、3厘米和6厘米外,还可以怎样剪?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比如可以这样考虑:把14厘米一分为二是7厘米和7厘米,最长的边不可能是7厘米,因为如果一条边是7厘米了,那另外2两边合起来也是7厘米,那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在整数的范围里,最长的边只能是6厘米,那另外两条边合起来就应该是8厘米;8不能分成1和7,那还能分成2和6、4和4,3和5就是书的情况。还可以想最长的是5厘米,那另外两条合起来是9厘米,9不能分成1和8、2和7,3和6已经有,还有就是4和5。所以一共有4种情况:3、5、6;2、6、6;4、4、6;4、5、5。)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

  (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1、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看书,说说这些图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还有什么地方也有三角形的结构?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p.26、27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提供得意写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引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并用集合图揭示了这3种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分类: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老师随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这些角有的度数是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度?

  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个范围,谁来说一说?

  板书整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89、90、91~179、180、360

  指出:89、90、91这三种度数非常的接近很难判断,所以当看到接近直角的角时,都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二、学习三角形的分类:

  1、老师画一个直角。再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

  (板书:直角三角形)

  老师再画一个钝角,并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

  (板书:钝角三角形)

  联想:刚才我们分别先画一个直角和钝角,再连接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如果我先画一个锐角,再连接是不是也会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呢?

  请你试一试。交流(有意识选择开始画的锐角较小的学生来交流):

  (1)连接后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问:你怎么知道现在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通过说理,使学生明白:判断的时候只要看其中最大的一个角,如果这个最大的角是钝角,那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2)连接后可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

  通过三角板的之间检验,确认其中最大的角是一个直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判断方法: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该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比较、讨论:为什么刚才可以肯定的得到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而现在却不能肯定的得到锐角三角形呢?

  (通过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白: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钝角,还有两个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还有两个角也都是锐角;确定了钝角或直角后剩下的肯定是锐角了。而先画了锐角之后,剩下的角可能是三种角中的任意一种。)

  (3)画锐角三角形比较保险的一种方法:

  先画的锐角不能太小,可略小于直角;画的两条边长短比较接近,这样就能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了。画完后为了保险起见,可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角,量一量是不是锐角。

  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画出这三种三角形。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直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钝角三角形?

  画出示意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第2题)你能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把有疑问的几个选出来交流。

  2、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学生围好后,互相检查验证。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交流的时候用“对角线“来说一说。

  4、把右边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应该怎样剪?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呢?

  5、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6、在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你分成了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可以在学生画的基础上,展示其中几种比较典型的画法,组织学生再交流。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p.28、29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先通过计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度数的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再通过组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点子图、自制的三种三角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猜想:

  老师取一块三角板,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三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分别得到这样的2个算式:90+60+30=180,90+45+45=180

  看了这2个算式你有什么猜想?

  (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等于180度)

  二、验证猜想:

  1、画、量:在点子图上,分别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好后分别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

  老师注意巡视和指导。交流各自加得的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2、折、拼:学生用自己事先剪好的图形,折一折。

  指名介绍折的方法:比如折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可以先把它上面的一个角折下,顶点和下面的边重合,再分别把左边、右边的角往里折,三个角的顶点要重合。发现:三个角会正好在一直线上,说明它们合起来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

  继续用该方法折钝角三角形,得到同样的结果。

  直角三角形的折法有不同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除了用刚才的方法之外,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折;可以直角不动,而把两个锐角折下,正好能拼成一个直角;两个直角的度数和也是180度。

  3、撕、拼:可能有个别学生对折的方法感到有困难。那么还可以用撕的方法。

  在撕之前要分别在三个角上标好角1、角2和角3。然后撕下三个角,把三个角的一条边、顶点重合,也能清楚地看到三个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180度。

  小结: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试一试:

  三角形中,角1=75,角2=39,角3=()

  算一算,量一量,结果相同吗?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算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在交流的时候可以分别学生说说怎么算才更方便。比如第1题,可先算40加60等于100,再用180减100等于80 。第2题则先算180减110等于70,再用70减55更方便。第3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不用180去减,而用90减55更好。

  指出: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根据具体的数据选择更佳的算法。

  2、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可先猜想: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会不会它的内角和变成180×2=360呢?为什么?

  然后再分别算一算图上的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结论:三角形不论大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 。

  3、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填一填。

  4、说理: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一个钝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第4、5题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内容:p.30~32

  教材简析:本课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已经它们的特征。教材先给出有两条边相等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让学生量一量每个三角形各条边的长,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两条边相等,然后概括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接着通过用纸对折简出等腰三角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最后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认识等边深刻系的编排与等腰三角形类似,其中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都相等的特征是让学生在对折中发现的。

  教学重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边和角的名称,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3个内角相等。

  2、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剪刀、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关于三角形,你有那些知识?

  1、按角分成三种角

  2、三个内角和是180度

  算第三个角的度数,如果是一般三角形,那就用180去减;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就是90去减

  二、认识等腰三角形:

  1、比较老师手边的两块三角板,他们有什么相同?(都是直角三角形)

  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块三角板的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而另一块三角板的角和边都不相同。)

  指出:像这种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们叫它“等腰三角形”

  2、折一折、剪一剪:

  取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它的对角线,沿对角线剪开;展开

  观察:这样剪出来的三角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等腰三角形。想一想:为什么要对折后再剪呢?(这样剪出来的两条边肯定是相等的。)

  除了两条边是相等的,还有什么也是相等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两个角也是相等的,因为也是重合的。)

  3、画一画:

  讨论一下,如果我要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画下来,应该怎么画?

  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别画两条同样长的边,这样就确保有两条边是相等的,然后再连接这两条边,就得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生共画等腰三角形。板书:等腰三角形

  4、教学各部分名称:

  读“等腰三角形”,想一想,这名字是什么意思?(两条腰相等的三角形)

  在图上标出:这两条相等的边,我们就叫它“腰”;这第三条边和它们是不相等的,我们叫它“底”

  在底边上的这两个角是相等的,就可以共用一个名字“底角”;剩下的这个角,称之为“顶角”。

  三、认识等边三角形:

  1、刚才有的同学画的等腰三角形,看上去三条边都是相等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等边三角形”

  2、为了确保三条边都相等,我们可以这样折:取一正方形形纸,边折边示范,并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折?

  剪下后,量一量每条边是不是真都一样长?在量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3个角也都相等,都是60度)

  3、画等边三角形:很容易保证两条边相等,但保证三条边都相等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等边三角形不好画。你有什么办法?

  方法一:根据角度来画。比如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然后分别画出60度的角,如果两边正好会合,正好都是3厘米,那就说明画得很准确。

  方法二:根据高来画。比如先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然后在1.5厘米处画高,从端点出发到高量出3厘米,并画下来,再画另一条,就得到了等边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一画。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物体的面,哪个是等边三角形,哪个是等腰三角形?

  指名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2、用一直行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剪开。剪出的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只直角三角形吗?

  分别请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指出: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也可以按边来分,这是两种不同的依据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3、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说说这几个轴对称图形都是什么三角形。

  指出:既然是对称的,那肯定有两条边是相等的,那就是等腰三角形。

  4、在点子图上画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再画出每个角都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

  老师注意巡视检查,也可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画的,怎么想的?

  五、继续作业:

  第32页第5、6、7题。在写之前可先组织学生说说各题是怎么思考的。

  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

  教学内容:p.35、3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题

  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

  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

  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复习:单价×数量=总价

  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

  (1)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

  (2)综合:12×3+15×4

  (可能还有):(12+15)×(3+4)

  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3、运算顺序:

  12×3+15×4 12×3+15×4

  =36+15×4 =36+60

  =36+60 =96(元)

  =96(元)

  比较这两种运算顺序,它们都对吗?哪个更好?为什么?

  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钱。

  4、学生完成试一试:150+120÷6×5

  做完后交流,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先算乘,如果有可请学生说说正确的运算顺序,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

  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做在自备本上:

  80÷2+76÷4 240÷6-2×17 45-20×3÷4 51-36÷3+25

  指名板演再结合具体问题交流。

  2、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题略)

  建议:做混合运算,要先观察该题的运算符号,可把先算的步骤划线表示,然后再算。

  3、比一比,你能说出原因吗?

  25×30+25×20 840÷40-400÷40

  25×(30+20)(840-400)÷40

  第一组题可引导学生结合乘法意义来说,或是结合具体问题来举例说明。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4题)读题后让学生解释“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2、(第5题)分析“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指名说说“你们两组的总人数”怎么算?

  3、(第6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

  4、把这3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

  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

  教学内容:p.37、38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的知己就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因此,例题直接提出“先计算,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通过独立思考确定运算顺序,并按顺序进行计算,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再通过交流是怎样算的,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p.36第5题)老师板书信息,提醒学生根据“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来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8+18×2+6

  可能有的情况:(1)有学生交换加数的顺序。指出:一般我们要顺着题目原来的顺序来列式;(2)有学生提出了列式时要用到小括号。指出:小括号一般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有的时候也是起强调的作用。

  二、教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指板书“18+18×2+6”问:谁能给这个算式加小括号,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

  有三种情况:(18+18)×2+6、18+18×(2+6)、(18+18)×(2+6)

  分别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算一算这三题,指名板演。

  交流这三道题,注意发现学生运算过程中的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你能说说这类题在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

  你发现了什么?(运算顺序的不同,运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按照原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练习:300-(120+25×4)

  在学生练习时,注意搜集一些错误信息,比如:(1)学生在算完第一步时,没有把括号也移下来;(2)先算括号里的加;

  3、同桌分别练习第2题的两组题,练习完后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三、学生作业:

  第1题:老师注意巡视,发现一些学生中的错误。

  第4题:读题要让学生说说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上午加下午”,然后再“对号入座”列式解答。

  第5题:要看清楚是“三四年级总人数”的2倍。

  两题可做一简单对比:上题括号也可不加,但加了之后感觉思路更清晰;下面一题括号就一定得加,而且要看清楚是加在具体的什么位置,才能表示“三四年级总人数的2倍”。

  第6题:学生列式后交流几种解答方法,各自说说列式理由。

  480÷3×5,480÷3×(3+2),480÷3×2+480

  第7题:也要提醒学生一般要按照最基本的关系“多的-少的”来列式。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内容:

  小数加减法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1、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2、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3、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4、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5、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6、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四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2-25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02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1-15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20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20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8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5-27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05-29

数学下册《变化的量》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