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平均数数学教案

平均数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30 15:11:2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平均数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均数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通用】平均数数学教案

平均数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31

  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2、知道求“平均数”的一个基本方法——平均数=总和÷个数;

  3、知道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它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意义与方法,2、培养学生一定的估测能力,能对平均数的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用途,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夹玻璃球的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200个玻璃球,要平均分给我们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能分到几个玻璃球?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用除法来做?

  生:200÷5=40(个)平均分

  2、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玩夹玻璃球的游戏,先听清游戏规则

  (1、不能用手拿2、掉在桌上和地上的不算,时间:30秒钟。好,谁愿意来做裁判,帮大家看时间?我也加入一组玩。)

  3、请小组长负责统计每组夹玻璃球的总数。

  按组汇报板书

  【教学策略说明:从夹玻璃球的游戏导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每组夹玻璃球水平的高低是怎样的?

  2、师:就请大家把自己这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算一算。

  生:汇报各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

  师:这些表示各个组平均每人夹玻璃球的个数叫作“平均数”,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

  师:算出了平均数,现在可以比出夹玻璃球水平高低的名次了吗?

  3、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出示:

  同学们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

  年龄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总分760588480人数865

  师: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4、通过第一个游戏和为集体舞比赛排名,谁能说说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

  板书:总和÷个数=平均数

  5、例题教学

  师:同学说得很好,现在来看看这几座大桥,你们都认识吗?

  师:现在老师把五座大桥的长度告诉你们,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忙算出五座大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师:完成后翻开书P31进行校对并读一读书上是怎样介绍平均数的。

  师:(媒体上)在这道算式上,括号里的一组加法运算表示的是什么?5表示什么?得到的最后结果叫什么?

  师:这个平均数6584。6米又表示什么意思?那么这五座大桥的长度有没有等于这个平均数的?说明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它是一个“虚拟数”。

  师:再来看看我们一开始做的两组题,200÷5=40是平均分,40是一个什么数?而右边一列算出每组夹玻璃球的平均数是个什么数?

  6、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后我们来看这道题

  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

  56g,55g,54g,58g,55g,53g,54g

  先请同学估计一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你是怎么想的?

  生:试做并交流(56+55+54+58+55+53+54)÷7=55 (g)

  师:请将平均数55与每个鸡蛋的实际重量比一比,结果怎样?这道题算出的平均数与条件中一些数据会一样,是不是平均数就变成实际数了?为什么?

  师:观察平均数和每个鸡蛋的重量,你发现了什么?

  7、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怎样来求平均数?还明白了哪些道理?

  【教学策略说明:比一比每组夹玻璃球水平的高低引出要“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比”,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让同学们根据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来排名,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实际作用以及计算的方法:总和÷个数=平均数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题: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中是最矮的一位。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1)他的身高是160 cm 。

  (2)他的身高是160 cm以下。

  (3)他的身高是160 cm以上。

  (4)他的身高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拓展题:

  有3包糖,第一包35个糖,第二包有40个糖,第三包有45个糖

  有3组小朋友,第一组12人,第二组有8人,第三组有10人

  怎样分糖,比较合理?

  四、总结:

  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懂要问的吗?

  Ⅱ:教案设计说明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平均数”安排为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是由平均数的认识,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应用三个部分组成。本课则是第1课时,让学生认识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集中趋势,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结果是不同的,要弄清“虚拟数”和“实际数”是教学的难点。

  (一)从夹玻璃球的游戏导入新课

  1、先让学生将200个玻璃球,要平均分给五个小组,引出200÷5=40(个)平均分的意义。

  2、接着组织学生玩夹玻璃球的游戏。

  3、请小组长负责统计每组夹玻璃球的总数,按组汇报结果

  这个开头既很快的复习了平均分的意义,又非常吸引学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游戏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每组夹玻璃球水平的`高低引出问题——因为每组人数的不同,看夹球的总数比哪组夹玻璃球的水平高,有学生认为是不合理的,由此引发——“怎么比才合理”,通过学生的讨论问题最终获得解决的方法,“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比”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

  2、让同学们根据跳集体舞得分统计表来排名,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实际作用以及计算的方法。在两个生活实例的引导下,学生就比较内容能够得出总和÷个数=平均数的结论。

  3、有了上面两道题的铺垫,书上P31的例题我就让学生去体验求平均数的完整过程与方法。

  4、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知识后让我让学生来看这道题“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

  56g,55g,54g,58g,55g,53g,54g

  先请同学估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再计算”。这道题是例题下的试一试,因为数字比较小而且较接近,所以我利用学生估测的结果和实际的平均数引发讨论出“平均数”是个虚拟数的的意义所在之处。以实例来证明,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安排了基础题和拓展题,基本题就是选择题,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真正含义,也是检测本课知识目标是否达标的有效方法。

  拓展题让学生悬念顿生,迫使他们自觉产生思维碰撞,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一般方法。

  总之,这堂课力求使既定的三维目标都能达到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能够初步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Ⅲ: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统计”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等。粗略地看,这部分内容好像无异于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但仔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知识还是这些知识,但通过这些知识所要传递的理念和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平均数的教学应该呈现出新的气象。本学期,我就以“平均数的认识”开了一堂课,颇有感触。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平均数是表示“集中量数”,这样的专业术语是难于理解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景:分小组在30秒内,玩夹玻璃球的游戏,然后统计每个小组夹玻璃球的总个数,最后进行比较哪组夹得多。因为我将每组的人数安排的有多有少,所以学生在比较时提出看夹球的总数比是不公平的,引起争论,为解决问题大家经过讨论想起了算出每组平均每人夹的个数来比就公平的,从而我很自然的介绍了平均每个人的夹球数又叫做“平均数”。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把握平均数的意义。这个教学情景的创设,调动了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有趣的游戏吸引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乐在其中,整个学习活动没有一位学生是等待状态的。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对“平均数”得到多方面的感受。

  二、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感受。本节课在练习设计中,我大幅删减了纯粹的技能训练,每个练习题在保证基本的双基训练功能的前提下,都力图呈现各具不同的侧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在知识技能以外的其他方面得到提升。

平均数数学教案2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简化计算 .

  3.教学疑点:平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平均数.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平均数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

  2.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读作“x拨” .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 .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习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 .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

  3.平均数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平均气温 .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平均数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 .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 .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平均数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 .(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 .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近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平均数,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 .本章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

  2.求n个数据的平均数的公式① .

  3.平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② .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 .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

平均数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第43页的例2及练习十一的.3~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口算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8+3+2+7)÷5(2+3+6+7)÷3

  88÷8         279÷9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看图,了解图意。

  (2)出示统计表,了解信息。

  欢乐队

  单位:厘米

  王强 谢明 李雷 王小飞 刘思

  148 142 139 141 140

  开心队

  单位:厘米

  杨阳 周小杰 陶晓 卢浩 蔡志

  144 146 142 145 143

  ⑶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王强最高,李雷最矮。

  ⑷怎样比量队身高?

  先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比较。

  ⑸计算:

  快乐队:(148+142+139+141+140)÷5

  =710÷5

  =142(厘米)

  开心队:(144+146+142+145+143)÷5

  =720÷5

  =144(厘米)

  142<144,所以开心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明确: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地总体情况。

  三、巩固练习

  第44页练习十一第4题。

  尝试解答,交流解答过程。

  四、作业设计。

  第44页练习十一第3、5题

平均数数学教案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用卡片出示)

  (38+52)÷3(76-20)÷7

  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

  (5)、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念。)

  (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9)、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

  (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

  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7—8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影响。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均数,你能说一说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吗?可以举例说明。

  2、师:生活中运用平均数的地方很多,你们看,长大后的马小跳在找工作的时候就遇到了平均数。(马小跳找工作的故事:)

  招聘广告

  A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职员1名,待遇从优,员工月平均工资1200元。

  招聘广告

  B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职员1名,待遇从优,员工月平均工资1000元。

  师:马小跳选择进入A公司,一个月后该领工资了,请你们猜一猜他大约能领多少钱的工资?(学生只要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的猜测都可以给予肯定)

  (出示工资表)

  经理职员1职员2马小跳职员4职员5职员6

  3500 1150 850 800 700 700 700

  请学生帮忙验证马小跳是否被骗。(计算组数据的平均数)

  你们认为用1200这个平均数来代表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合适吗?(预设:有的同学会认为合适,有的认为不合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再次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大家就会对平均数有新的认识。(揭示课题:平均数的再认识)

  二、自主探究

  1、理解平均数再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出示例1: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费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

  生:可能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然后求平均数。

  师:你们分析的很对。据统计,目前北京市男童身高平均值为119点3厘米,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点7厘米。所以说你们解释的免票线的确定具有合理性。

  2、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统计表。(少儿歌手大赛成绩统计表)

  思考并回答:

  这题求的是什么的平均数?

  要求平均数必须要知道什么?

  请学生求出3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先让学生分小组试着做一做,然后再汇报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平均数的灵敏性。

  师:在实际的比赛中,通常会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有的评委打的太高,有的打的太低。

  师:说的很对,请按照这种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并观察两次计算的平均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生: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数的方法更公平,更具有带表性。

  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反应,平均数是很灵敏的。

  5、巩固提升

  师:你们的理解和分析很准确,的确平均数是一个很灵敏的数,它具有代表性。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刚才马小跳的这张工资表,请你们帮他分析分析1200元这个平均数能很好的代表这些员工的一般工资水平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经理的工资太高了,所以导致平均数比一般的员工工资都要高)

  师:我们在数学中把一组数据中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称为极端数据,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一组数据就是因为经理的工资这个极端数据的影响而让平均数比大部分人的工资都要高,不能很好的代表这些员工的一般工资水平。现在你有没有办法帮忙把这张招聘广告上的这个平均工资改一改,免得大家在拿到工资时都有上当的感觉。

  生:可以把经理的工资去掉,再算其他员工工资的`平均数。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大家去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师:刚才我们是站在马小跳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员工的工资水平的,如果我们站在招聘人的角度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应聘还是用哪个平均数比较好?为什么?

  三、训练反馈

  1、淘气调查了操场上做游戏的小朋友的年龄情况:

  7岁、7岁、7岁、8岁、8岁、8岁、9岁、9岁。

  计算这些小朋友的平均年龄。

  这时,老师也加入游戏的队伍。他的年龄是45岁,估计并计算此时做游戏的人的平均年龄。说一说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

  2、今年四个学生的父亲的年龄分别是42岁、39岁、38岁、41岁,求今年这思四位父亲的平均年龄。再过十年,年龄最大的父亲比年龄最小的父亲大多少岁?

  3、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三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分、92分、92分、95分、95分、96分、97分,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求该班的得分。

  四、拓展延伸

  某大商场策划了一次让利顾客的活动,凡一次购买100元以上者均可当场抽奖。奖金分配如下表。商场提醒:平均每份奖品249元,莫失良机。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你还想知道平均数的那些知识呢?

平均数数学教案6

  学习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学习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学习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学习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形直观或具体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寻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反映,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对别人的想法提出质疑或建议,初步培养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说说参加过哪些游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

  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你能从图上知道些什么?男女生套圈比赛要比的`是什么?你认为可以怎样比?

  二、解决问题,认识新知。

  1、交流解决方法。

  讨论:这里记录了同学们想的积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为什么?

  (学生对不合理的方法提出质疑、否认,确认因为人数不同,比较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合理的。)

  2、初步认识平均数。

  (1)移一移-----探究男生套中的个数。

  提问:从图上看,你打算怎样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讨论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移的,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提问:我们是怎样做的,每人平均套中几个?

  追问:男生套中的平均数是7个,刚才是怎样得到的?

  (2)算一算-----计算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交流:你是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的?

  追问: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启发:通过“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这两种方法,得到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想,这里的“7”表示的是谁套中的个数吗?

  4、加深认识平均数。

  (1)探究女生套中的平均数。

  引导:你能求出5名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吗?准备用什么办法求?

  先在统计图上移一移,再列式计算,得出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和男生的比一比

  交流:移多补少是怎样做的?求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还有什方法?

  这里先算的什么?为什么接着要除以5? 追问:这求出的“6”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回顾问题。

  我们在解决怎样的问题是用到了平均数?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感知平均数的大致范围。

  观察:从统计图上看,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为什么会有比平均数大或小的呢?

  讨论:你发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有什特点吗?它一定在那个范围之内,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做“练一练”

  (1)学生观察笔筒里各有多少支铅笔。并按题里情境出示。你能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吗?

  提问:怎样移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

  (2)你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求呢?自己求出平均数。

  提问:这求出的“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1题。

  说说每条丝带的长度。

  出示数据: 14厘米 24厘米 16厘米

  提问:这里出示的3个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据可能是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为什么?

  提问:18是哪些数据的平均数?

  3、做练习八第3题。

  依次回答两个问题,说明理由。

  说明:队员的实际身高就可能会有155厘米的和超过160厘米的。

  4、做练习八第4题。

  (1)解决第(1)题,同时指名板演。

  提问:是怎样解决的?说说想法。

  (2)讨论第(2)题。

  提问: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为什么会有超过平均数的箱数?

  通过和平均数比较,你对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要说的。

  四、全课总结。

  你对学习平均数,知道了哪些知识?

平均数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的问题--教材第27-29页例2-3,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七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32)÷2(63-27)÷9(30+55)÷5(7+9+6+8)÷3

  2、解应用题:

  一个杯子里的水深16厘米,把水平均倒在同样的4个杯子里,平均每个杯子里水深多少厘米?

  二、新课

  1、用谈话法引入。

  刚才做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是以前学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要求解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数学等各科的平均成绩,汽车的平均速度,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工厂里的平均产量等等,这类问题是求平均数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平均数问题,看与过去所学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及所求问题。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拿出盛着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杯壁贴有标明刻度的纸条,每个杯子的盛水量与课本中上图的相同。

  问:这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相等吗?

  求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4个杯子里的水同样多棗高度相同。)

  怎样使这4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

  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卡片,把表示水量的蓝色纸条摆在四个白杯子上,使四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操作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启发学生想:把4杯水倒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得到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

  出示挂图。(把课本上的下图制成挂图,图中的“4厘米”和虚线用红色标明。)指出用红色虚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它们的平均高度。并和演示作对照。

  问:这个平均高度是怎样得来的?(它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3)指导列出算式。

  问:如果不用倒水,我们有办法计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让学生说出想法,并用式子表示:

  (6+3+5+2)÷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想”这一部分,并与自己是怎样想的`相对照。

  指名学生说出式子的意义,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区别例2的“4厘米”和复习题的“4厘米”的意义。

  3、做第29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订正时让学生讲思考过程。

  4、启发学生说计算方法。

  问: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吗?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要求学生把算法抽象为公式。)

  5、教学例3。

  出示例3。让学生默读,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怎样求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个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然后提问: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身高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的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而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2题。

  四、小结(略)

平均数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第单三元《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表现的特别好,特别爱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谁知道老师一共带来多少件礼物啊?

  生1:一共有六件礼物,有三个大的礼物三个小的礼物。

  师:真棒!你是按照大、小来分的(板书大小)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一共有六件礼物,蓝色的有四件,粉色的有两件,所以有六件礼物。

  师:那他是按什么来分的啊?

  师:真棒!几位同学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把这几件礼物数了出来,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板书:分类)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兴趣,体现数学学科素养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二、新授

  1.分类:

  春天来了,老师想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门口这么多漂亮的气球你愿意把它们分分类吗?那我们可以如何分类呢?

  生:按颜色分类(师板书:颜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按形状分类(师板书:形状)

  师:那今天我们就先来按照形状来给气球分分类,请同学们按形状把气球摆一摆,再数一数每种气球有多少个,收集数据,把结果记录在格子里,现在开始。

  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你坐好,老师刚才巡视的时候发现咱班同学们整理的可真好啊,老师拿了一个同学的作品请他给大家分享一下他整理的结果。

  师问生1:你能和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吗?(摆成一堆一堆)

  生:我把一样形状的放在一起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行吗?好请回

  师问生2:那你为什么把气球摆成一排一排的呢?

  生:这样更容易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收集与整理的乐趣】

  2.整理

  师:那我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你们是怎么数的这么快的?我还没来及数呢!

  生:看那个最长哪个就最多,哪个最短哪个就最少

  师:哦!你们是通过长短看出来的,老师这里也有个作品,我一摆出来就发现糖葫芦型的和心形的一样长,那他们一样多吗?

  生自己发现需要按照一个对应一个的标准来数

  师:为了让我们的图更加清晰我们还要一起补上一些内容,我在图的下面画上一条横线告诉大家我是从这里开始数的,在下面标记,第一列都是圆形的,第二列都是糖葫芦型的,第三列都是心形的,这下就能让看图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我画的是什么意思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图来表示我们的结果。我发现还有很多同学有很多有创意的作品(收集同学作品进行展示)

  师:我发现这些漂亮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他们都是用什么来记录结果的?

  生:用数来记录结果的

  师:我们刚才用图来记录结果的这一次用数也能记录结果(利用学生作品制作表格)

  师:我们先横着来看,第一行都是…生:形状,第二行是…生:个数。我们再竖着来看,通过观察第一列你能知道糖葫芦形状的有几个吗?观察第二列你又知道什么了?老师在这里加上几条线你会发现它特别像一张…

  生:表格。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不仅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还能把它们整理成图或者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与整理。(板书整理)

  师:呀!老师突然发现我有一个气球忘放进去了,快帮老师出出主意,这个气球应该放在哪?(师举起一个粉色心形气球)

  生:应该放在心形的气球上面

  师:可是我黑板上的气球没有粉颜色的啊,为什么也能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心形的

  师:因为我们是按照形状来分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是这个形状就得放在这里。那我们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心形的气球我们的表该如何改变呢?

  生:心形下面的3改成4.

  师:呀!这里还有一个兔子形的气球(老师举起一个蓝色的兔子气球)这该放哪啊?

  生:应该单独放在一行,因为他是单独一个形状

  师:那我们的图和表如何改变呢?图的下面画上一个兔子形状,表示这一列是兔子形状的气球,表格里第一行加上一个兔子形状,下面写上1表示有一个兔子形状的气球(更改图和表)这下我的表格完整了吧,那为什么同样都是增加一个气球,你们一会变了个数,一会又让我增加了一列啊?

  生:因为它们的形状不同

  师: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虽让增加了一个气球,可是心形气球只增加了一个,而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却增加了一类,你们学会了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制作图和表格的过程,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不光老师爱出去玩,同学们一定也特别爱出去玩吧?老师到了游乐园门口就看到了好多的同学都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郊游了!你们能给这些人分分类吗?

  生1:可以按大人和小孩分类

  师:还可以按什么分类?

  生2:可以按男人女人分类……

  师:还有吗?

  生:按左右、家人等等

  师: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进游乐园了,看看我们到哪了?可是到了售票处我就想你们那么多的分类标准,我该选择哪种呢?

  生:按大人小孩分类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大人20元,小孩10元。

  师:好了,我们接着往下走,这一站我们该选择哪种分类方法更好呢?

  生:分男女

  师:你们怎么不选大人小孩了?

  生:因为这次要进男更衣室和女更衣室了。

  师:看来虽然给这些人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刚才的这两个情景都是老师遇到的困难,现在就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两个困难,真正的给这些人分分类,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张小卷子,先仔细看一看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什么忙,把这些人按什么来分类呢?

  师:看看你的卷子,谁能告诉我你是帮我什么忙?按什么标准分类?

  生1:按男女分类

  师:你来给大家看看你从哪看出来是按男女分类的?(生指表格)

  师:还可以按什么进行分类?

  生2:可以按大人和孩子分类

  师:除了按男女分类和按大人孩子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能?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分类标准记录在表格里。

  师:同学们已经帮老师解决了两个问题,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都是这么些人分类,可是为什么两次分的结果不一样啊?

  引导生说:因为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师:标准不同、结果不同(板书)但是有什么是没变的?

  生:总共的人数不变

  师:表扬同学。你不仅找到了他们的区别还找到了不变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感受遇到不同情况分类的标准也不同】

  三、课堂总结

  师: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分类的现象?

  生:垃圾分类、超市分类、书籍分类、药品分类……

  师: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环保,超市分类、药品分类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啊,以后在生活中你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啊?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好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师:现在马上就要下课了,你能和你小组的成员交流你本节课的收获并派出代表把你们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吗?

  学生分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一起学习了把一些东西进行分类,还能够把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整理成图、整理成表,同学们还知道了标准不同结果不同,而且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就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统计与概率的原型,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好今后遇到的问题。

平均数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平均数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

  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

  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

  板书:(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

  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由学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5: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

  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

  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

  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

  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综合算式。

  第三部分:对比例1、例2,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略)

平均数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

  生: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

  师: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生:怎样计算平均数?

  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讲授:

  (一)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二)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例:出示例1情景图。

  1、分析问题

  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

  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

  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

  生: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方法总结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简单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生:他们不一样多。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通过移动瓶子来解决。

  师:怎样移动?

  生: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同时利用书本等器材进行简单操作,并交流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

  生:小红的多,小兰的少。

  师: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

  生: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说一说。

  生:有,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

  师:怎么算呢?

  生:先算他们的总数再除以4。

  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14+12+11+15)÷4=52÷4=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52表示什么?

  生: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

  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52个。(教师板书“总数量”)

  师:为什么要再除以4?

  生: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那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呢?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真不错,大家鼓励一下,向他学习。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理解怎样使每个花瓶里的花相等是求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

平均数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学用具:小棒、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式计算。

  把24名学生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2、导入

  刚才我们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6人,这个"6人"是每队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4队一共有24人,平均每队有6人,这个"6人"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队都有6人,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是"平均分"的问题,而后者是"平均数"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

  2、出示挂图。

  (1)看懂图意。问: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自己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3)怎样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4)动手操作。

  (5)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

  生1、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生2、运用移多补少方法,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6)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7)指导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得出: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

  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

  (1)收集各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的原始数据。

  (2)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设计。

  第4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平均数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整理数据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5.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订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于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条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于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作合计(一共多少人)。从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它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先填写在书上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出,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24页五个问题。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带领学生完成小芳的`成绩: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绩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

  其它同学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学生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学生涂色有困难,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知道了什么是数据,怎样整理数据,还学习了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4题、第2题。(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各班人数,独立完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第5*题。

  活动性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日时间进行专项公益劳动(如擦玻璃),分别记录每人擦的块数,然后把小组擦玻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能反映出每人擦的块数和小组擦的总块数。

平均数数学教案15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加权平均数.

  (二)内容解析

  学生在第二学段已学过平均数,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这个课时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作用,并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的统计量,是一组数据的“重心”.

  教科书设计了以招聘英文翻译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平均成绩不同,由此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科书设计了“思考”栏目和例1,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权及加权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二)目标解析

  1.理解权表示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2.面对一组数据时,能根据具体情况赋予适当的权,并根据得到的加权平均数对实际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加权平均数不同于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只与数据的大小有关,而加权平均数则还与该组数据的权相关,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往往造成数据与权混淆不清,只会利用公式,而不知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权的意义的理解,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加权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用电子表格excell来辅助计算加权平均数,同时加深对权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已有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当收集到一些数据后,通常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这些数据,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小学时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并学习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另外几个统计量,了解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师生活动:阅读章引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节的大致内容,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等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提出以总分作为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已学过的哪个统计量可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学生计算平均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为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

  问题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能否同等看待听、说、读、写的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追问1:用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解决问题2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2: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听、说、读、写的差别?

  师生活动: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自主设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计算方法,并统一计算形式,讲解权的意义及加权平均数.

  设计意图:追问1让学生理解问题2与问题1的有区别,问题2中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追问2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3 在问题2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

  《20.1.1平均数》课时练习含答案

  14.用计算器计算数据13.49,13.53,14.07,13.51,13.84,13.98,14.67,14.80,14.61,14.60,14.41,14.31,14.38,14.02,14.17的平均数约为(  )

  A.14.15 B.14.16 C.14.17 D.14.20

  答案:B

  知识点:计算器—平均数

  解析:

  解答: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计算器.

  解:借助计算器,先按MOOE按2再按1,会出现一竖,然后把你要求平均数的数字输进去,好了之后按AC键,再按shift再按1,然后按5,就会出现平均数的数值.

  故选B.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

  15.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0.5 D.-3

  答案:D

  知识点:计算器—平均数

  解析:

  解答: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也就是数据的和少了90,其平均数就少了90除以30.

  平均数:知识点

  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平均数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平均数08-17

平均数数学教案05-27

平均数数学教案[经典]05-30

数学教案-求平均数08-16

数学教案-平均数(一)08-16

数学教案-平均数的综合运用08-16

平均数数学教案【锦集15篇】05-30

平均数08-17

平均数(一)08-16

求平均数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