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时间:2024-05-31 17:39:09 一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必备【1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

  4、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0的组成。

  教学难点:形成10以内数的整体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 播放歌曲《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喜欢交朋友吗?怎样才算是好朋友呢?你对自己的朋友有什么要求呢。

  2、师:我们学习数学要用到许多数字,它们也帮了我们许多的忙,你们想不想和数字交朋友呢?大家说说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呢?那它们愿不愿意和大家做朋友呢?我们听听数学老人是怎么说的。

  二、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数学老人(录音放):小朋友们好!我是数学老人,听说你们都想和我的数字娃娃交朋友,我很高兴,因为我们学习数学是从认识简单的数字开始的,只有打好了基础,以后才能把数学本领学好。今天,我要先来考考你们,凡是动脑筋的孩子都可以和我的娃娃们做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1、展示一幅动物园为背景的图和表示1~9各数的动物图。(要求:看图认数) 师生谈话

  师:用一个数字娃娃表示一种动物的数量。 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交朋友,通过师生这种平等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楚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2、请你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上面各数。

  3、数字“0”这时出来说: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我们可是早就认识了。(生:记得,你是“0”)

  师: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啊?我们应该把它排在哪个位置上呢?

  4、观察0 1 2 3 4 5 6 7 8 9这一行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数学老人:小朋友们很动脑筋,现在我很高兴地欢迎你们和我的娃娃们做朋友!

  为了奖励你们,我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新的数字娃娃。你们想认识它吗?

  屏幕演示:数字娃娃10对着学生欢快地跑出来。

  娃娃10:小朋友好,我是0-9各数的大哥,只比9多1,知道我是谁吗?(学生:10)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三、 寓学于乐 探究新知

  通过质疑,让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师:你们想知道有关10的哪些知识呢?

  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按小朋友们说的,我们可以通过数一数、认一认、分一分、写一写的活动来认识我们的新朋友10。

  情景导入:数学老人为了帮助小朋友认识10,还特地带来了四幅图画。

  1、数一数

  (1)出示第一幅主题图(和平广场):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说出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还有10只鸽子。

  (2)动手操作:从学具盒里数出数量是10

  的任意一种学具。(数完后学生说。)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数量是10的物体,你能举个例子吗?

  2、认一认。

  (1)10以内数的顺序。

  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数学老人带来的第二幅图画。

  动画演示(一): 原来有9个红方块,又添上一个黄方块,现在一共有几个方块?

  动画演示(二): 在计数器上先拨9颗珠子,又添上一颗,现在有几颗珠子?

  追问:计数器上的10颗珠子是怎么得来的?

  那么,10应该排在9的.前面还是后面?

  屏幕出示:排整齐的0-10的数字娃娃图。

  屏幕演示把数字娃娃的图抽象成直尺图。

  0 1 2 3() 5 6 ( ) 8 ( ) ( )

  再把直尺图抽象成数轴图。

  0 1 2 () 4 5 () 7 () 9 ()

  师:8接近10还是接近1?4接近10还是接近1?

  比5大比10小的数有哪些?

  (2)10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图,比较10和9的大小。

  在学习了和10的比较后,出示10 >□ ,最后请学生观察直线图,比10小的数都排在10的哪边?排在10的右边还有很多数,他们比10怎么样?谁能说出一、两个?

  3、分一分

  (1)情境引入:数学老人在果园里摘了10个苹果,要带回家,他把苹果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个苹果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你能帮数学老人把这10个苹果放到袋子里吗?

  请小朋友们拿出10个苹果的实物卡片,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

  (2)归纳记忆10的组成的方法。

  10的组成一共有几种?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它呢?

  (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示数学老人带来的第三幅图──10的组成组合图。

  引导学生观察后发现:10的组成是由1─9各数构成的。

  通过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导:0和10组成10。) (3)利用击掌集体游戏练习10的组成。

  (4)数学老人和数字娃娃邀请小朋友去它们家吃苹果。

  问题(一):它们家种了10棵苹果树,每棵树上结了10个苹果,但是有些苹果被树叶挡住了,请你们想一想,树叶挡住了几个苹果?

  问题(二):数字娃娃家种的10棵苹果数,全被两座房子挡住了,请你们说说,这两住房子有可能各挡住了几棵?

  问题(三):这10棵苹果数,如果被三座房子挡住了,请你们思考一下,每座房子有可能挡住了几棵?

  4、写一写

  老师:下面我们看看数学老人带来的第四幅图。(出示一行书写工整、漂亮的10)你们能写的这样漂亮吗?

  提问:数字10和以前学过的各数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示范在田字格内写10。写10要占两个日子格,左边写1,右边写0,指导学生读两遍。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所学内容,(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10的组成、写法)

  数学老人: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数字娃娃们非常乐意和你们做朋友,今天还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呢?(圈出可以组成10的数字) 2 7 1 4 5 8 0 5 2 8 1 9 0 6 3 7 3 8 7 3 3 4 8 3 4 2 5 5 1 7 2 6 3 1 6 7 9 0 2 1 5 2 2 6 4 2 3 4 6 3 2 4 2 1 5 8 6 2 8 6 1 3 0 5 2 4 1 0 3 7 7 6 0 4 1 8 1 8 4 3 4 指名说说怎样排列。大屏幕演示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

  生:排在前面的数都比后面的数小;排在后面的数都比前一个数大

  1……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先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商量,再指名说说。

  师把学生的想法归纳为4个步骤。

  屏幕演示学生说的结果:10个人,10只白鸽。

  师质疑:通过刚才两幅图的演示,你们发现10是怎么得来的?(学生:9添上1就是10)

  生:后面

  学生齐读一遍。

  让学生把数字填完整

  学生把数轴填完整。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估算练习。

  学生完成在书上

  让学生通过思考、尝试后发现:10前面的数都比10小。

  让学生同位2人合作,一个分一个记录。

  找一、两组的同学到前面用实物投影展示。

  生根据操作情况回答。

  老师先拍,学生后拍,所拍次数要组成10。 根据每一步的问题,老师演示相应的课件。

  学生翻开课本,练习写10,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书写认真,注意写字姿势。

  师先在屏幕上出示,再每两个人发给一张卡片。 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用介绍新朋友的方法,出示数字10,使学生产生新鲜感,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商量、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合作意识。

  加强学生对数字10的直观感受。

  注意学生动手

  能力的培养。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清晰理解9添上1是10。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通过简单的估算练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境引入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和记忆。

  同位合作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说出0和10也组成10,有利于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整合起来,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灵活性的培养。

  这个练习充分练习了10的组成,而且层层递进,难度不断加大,问题三更是为后面将要学习的连加连减作了铺垫。意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此题的练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6+4=10;(2)因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为6+4=10,所以10-6=4;(5)因为10-6=4,所以10-4=6……)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教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教师机智地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知识),尔后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学习“球”。

  (4)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即时记忆。

  【教师通过学生独立抛花片写算式,然后在交流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师生共同做课间操。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轻松一刻”的课间操活动寓知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身心。】

  五、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师生同做。

  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六、全课小结,提高认识。(略)

  七、作业。

  1.第56页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课后总结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发展。

  4.注重课后延伸与拓展,课末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3

  设计说明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新知的铺垫,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探究,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在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计数器口算卡

  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2、复习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3、揭示课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也可以组成十几。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富有针对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摆小棒,列算式,明算理。

  (1)学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为什么要这么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板演)

  (4)反馈交流,形成板书:10+3=13 13-3=10

  3+10=13 13-10=3

  (5)结合小棒图说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6)交流算法:挑一道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生1:数小棒。

  生2:数数。

  生3:1个十和3个一可以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7)知识扩展:4人小组合作,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道算式。

  (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评价。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4

  本节课请来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蓝猫大哥,并创设蓝猫参与竞赛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例如在对9添上1就是10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请你帮蓝猫检查一下,它摆得对不对?它少摆了一个,你能帮它想办法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从而让学生自己领悟这句话的意义并受到一次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的教育。

  二、体现数学生活化:在教学0-10各数顺序时,让学生思考0-10顺数在哪儿可以找到?(直尺上、学号、楼号等等)从而引发学生对顺数在生活中应用的思考。那么倒数又有什么作用呢?在学生困惑之际,出示火箭发射图提示,再让学生自己发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帮助学生乐于易于找规律:在学生小组汇报完10的九种组成后,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及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小组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方法一:你看到了1和9组成10,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这个规律吗?结果一般学生都能说出:两个数交换了位置。方法二:请你来当小小建筑师,用这几组数字为楼层,你能建出一幢高楼来吗?结果以两个同学为单位互帮互助,按照左1-9右9-1的顺序真的用数字卡片建出了10号大楼。还有个别特别会发现的同学综合了方法一和方法二建了一幢复式楼。即1和9及9和1共为第一层……

  四、鼓励学生互为师生,促进思维多元化:在学习数的顺序时,让学生看着自己摆好的数字提问,如9的前面是几或比9少1的是几,让学生体验到尽管提问的语言表达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又如在比较大小时,学生看到两张点子图,鼓励学生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有的学生就说比大小,有的就要写算式,有的就说不管做什么都得先数一数。

  《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评价要点:

  1、 引导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 培养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 引导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寻找数学规律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唱数字歌

  二、 情景引入新课

  师;大家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所以今天呀,就有一个小客人想来挑战你们哦。想知道是谁吗?

  蓝猫:Hi! 就是我——蓝猫大哥啦!今天我就是来向小朋友们挑战的,你们敢吗?

  学生:敢!

  三、 小组学习

  (一)讨论主题图

  师:好,今天呀,蓝猫和你们一共要闯六关,谁闯的关最多,谁就赢啦!现在马上进入第一关!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自由观察讨论,并汇报。

  (二)10的初步认识

  师:第一关,我们聪明的同学赢了!现在要进入第二关——抢答题了哦,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好,请听第一题:刚才我们说的鸽子数和人数都可以用几来表示呀?

  那就请仔细观察,这个10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请认真听,蓝猫大哥有“蓝猫小知识”送给你们哦!

  蓝猫:嘿嘿,这个我可比你们知道的多。像10这样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就叫做——两位数啦!

  师:这个蓝猫小知识你们记住了吗?请大家再说一遍,像10这样的数叫什么?那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猜得出我们以前学的0到9又可以叫做什么数吗?

  (三)10的基数意义认识

  师:这第二关蓝猫可是露一手了,算他赢了,好吗?好,我们大家要继续努力哦,现在来看第三关吧!请用你们桌子上的10个小圆片摆出最美丽的图案。

  师:请你们帮蓝猫检查一下,它摆得对吗?它错了,你们怎么帮它改正呢?

  生发表意见。

  师:哦,大家真聪明!那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想吗?

  他说得真好,大家跟他一起说一次,好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5

  教学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使学生建立“凑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花狗和小蚂蚁在做游戏,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画一画,填一填(投影)

  每行再画几个是10个?同桌说后再汇报

  2、10的组成

  二、学新知

  1、小蚂蚁和小花狗看大家表现的好特别高兴,愿意和大家交朋友要考考大家。

  2、出示葡萄图

  你能看图说出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板书:3+7=1010-3=7

  7+3=1010-7=3

  指生说说算式的意思。

  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蚂蚁:小花狗给你们出的题太简单,我来考考你们。

  8+2=10-8=6+4=10-=

  2+8=10-=4+=10-=

  4、课间休息

  5、游戏

  a)玩扑克说10的组成

  b)连线:凑成10P47T2

  c)比一比

  4+6=10-9=7+3=10-4=

  10-3=9+1=10-2=10-7=

  5+5=10-6=10-5=2+8=

  d)猜一猜

  小花狗和小蚂蚁要奖励认真听讲的孩子,大家猜一猜袋里可能

  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10朵

  6、谈收获

  7、板书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7=1010-3=7+=

  7+3=1010-7=1010-=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6

  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况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 好强 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生动活泼 灵活多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1、游戏练习:如找朋友,小猫变魔术等

  通过让学生动脑 动手 动口,多种感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加深10的加减法的记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10的加减练习,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2 、开放题的设计

  如爬台阶,小熊吹生日蜡烛等, 开放习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这些题来源于生活,学生必须凭借10的加减法,又必须考虑到生活经验。通过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中交流,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兴趣推向高潮,又渗透了数学思维问题。

  三、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动手操作学具,亲身经历了10的加减法形成过程,不但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才能,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如:只要求学生准备5个苹果图,但实际操作中需要10个苹果图,肯定会有学生提出苹果的个数不够,引导学生两两合作。

  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 分男女登高比赛,每个楼梯有10台阶,表现好就可以上一个台阶,剩下台阶少的为胜。(运用10的加减法计算)

  (2) 每小组之间竞赛(每组比谁的红旗多)

  (3) 学生每个人之间又有竞赛(回答对了得一个金苹果)

  (4)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对错牌,对了拍3下手)

  教学准备:师在黑板上画一栋房子、彩色卡纸制作的10个气球 、 课件、学具(5个实物图、对错牌、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6、7、8、9的加减法

  1、天小熊就要过生日了,他想开一个生日Party,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参加,可是有四位好朋友住得很远。请小朋友们来做小小邮递员,帮助小熊给小动物写一封信,邀请他们参加!(师准备分别贴有四个动物头像和标着6、7、8、9等数字的房子。学生拿卡片在音乐声中自由写数学算式并贴在相应的房子上。看谁写的又多又好!)

  2、汇报:督察员拿出房子上的信,大声读题学生计算。

  二、情境导入,主动探究

  大象给小熊带来了10个气球做礼物,小熊想把他们挂在两扇窗子上,请小朋友来设计一下,该怎样挂呢?(师在黑板上贴出10个气球)

  三、实践探索、感知体悟

  1、学具实物图代替气球,摆一摆(只要求了每个学生准备5个苹果,明显不够,引导两人合作)

  2、同桌合作交流,一学生摆图片,一学生说相应算式

  3、汇报:全班整理有关10的加减法

  (1)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用气球实际操作一下后,师根据学生回答填10的组成表。

  (2) 其余学生根据摆的情况和同桌说出4个不同算式

  (3) 请一组学生上台合作,理一理算式(有顺序思考问题)

  四、趣味游戏,拓展应用

  小动物又唱又跳可高兴了,都为小熊庆祝生日呢!

  1、小猫用送给小熊的花变起魔术来,看看有什么奥秘?请小朋友猜猜(个别学生回答,其余的说悄悄话)

  电脑显示:四朵美丽的花,点击伴随着音乐显示数字7,接着另一朵花又显示数字3。

  师说你发现了什么奥秘?(两个数合成10)请你接着猜一猜,另外几朵花会开什么?

  2、找朋友的游戏

  (1)师生互动:找找找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3来你是几?谁是我的好朋友?(师生拍手唱)

  (2)学生互动:每位学生下位找朋友,不论哪种方式都行。

  3、小白兔的节目,猜数游戏。

  (1) 出示积木:小白兔共有10块积木,现在有6块,请问小白兔藏起了几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0-6=4)

  (2) 有10只小猫在一起玩,现在只有3只小猫,请问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10-3=7)

  电脑显示:相应内容

  4、小狗的游戏 ,比赛爬台阶

  (1) 引导学生看黑板,说一说,谁爬的高?男孩赢了还是女孩赢了?(小组交流)

  (3) 列算式

  (4) 如果比赛继续进行,会出现什么情况(讨论)

  (5) 学生现场操作,边讲故事,后列算式

  五 、开放性作业

  小熊端出精美的生日蛋糕,看看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如果小熊吹一口,会怎么样?(学生齐唱生日歌)

  电脑显示:一个插着10支生日蜡烛的蛋糕,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7

  教学内容:P48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同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知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同学数学考虑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入“世界杯”。今天俺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一起努力,赢得了本场竞赛的第一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研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局部?

  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竞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师:你们想自身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48页,试着填一填。

  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方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身学习吗?(板书课题)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效果

  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身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身一个五角星。

  4)同学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四、轻松一刻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xxx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五、巩固深化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同做,师出“8”生出“2”等等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六、提高题

  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假如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0,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

  2.学会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数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运用投影出示“0~9的数字娃娃”)在这些数中,哪个数最大?

  二、故事导入

  教师指着投影给学生讲故事: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做“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啦!”“0”听了,圆圆的眼中流出了眼泪。这时,数字娃娃1站了出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队长,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比你还要大呢!”“什么,比我还要大?”“9”非常吃惊。

  导入:数字娃娃1说的话是不是对呢?我们来看看,(教师抽动投影片,形成“10”)数字1和0站在一块,这个数怎么读呢?(生:读作10。)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板书:10的认识)

  三、进行新课

  (一)认识10

  1.出示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

  谁知道10月1日是我们国家的什么节日?你们看,这一天各个民族的小朋友欢聚在天安门前,穿着节日的盛装,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奏乐,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空中有多少个气球?(生:图上有10位小朋友,10个彩色气球。)对,10个小朋友,10个彩色气球都用10来表示。

  2.用小棒数数。

  (1)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棒,请小朋友一起数一数。(0~10)

  (2)老师将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这一捆我们就说是1个10,因此10还是一个计数单位。

  3.写10。

  (1)提问:10怎么写呢?先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所以10是个两位数,而0~9都是一位数,书写10时,要占两个字格。

  (2)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

  (3)学生在书上描写10。

  ? 4.引导学生用10说一句话。(包括用基数和序数10来说话。)

  5.10与所学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1)出示数轴。

  提问:如果10和0~9这些数字娃娃排列做游戏,按顺序应紧紧排在哪个数后面?9后面紧挨着几?

  (2)出示9○10。提问:

  ○填什么符号?

  看到9<10,你马上会想到什么?(10>9)

  刚才,数字娃娃1说的'话对吗?

  (3)出示□<10。提问:

  □里可以填哪些数?

  谁能用一句话说出哪些数小于10?

  启发:只要是排在10前面的数都比10小,那么排在10后面的数会比10怎么样?我们以后会学到的。

  (二)10的组成和分解。

  1.启发:小朋友知道了10比它前面的数都要大,想一想,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又组成10呢?

  2.先让同桌学生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3.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验证10的组成的正确性。

  4.巩固10组成。

  (1)齐读。

  (2)小声读,边读边记。

  (3)擦去部分数,指名回答。

  (4)对口令。

  5.课中休息,唱儿歌。

  1,2,3,三只山羊上高山,

  3,4,5,五只老虎学打鼓,

  5,6,7,七只小鸡坐滑梯,

  7,8,9,九只小猴树上走,

  8,9,10,十只小狗来跳舞。

  四、巩固练习

  1.在空格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数。

  2.比一比。(填“大”或“小”)

  10比9______。 8比10______。

  6比10______。 10比7______。

  3.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可以组成10?用线连起来。

  4.在()里填数,看几和几组成10。

  五、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十的第1~2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 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足球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吧。

  二、 进行新课

  1. 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戴帽子的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9人)

  再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并相机在情境图中用括线、问号等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图的意思,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出示问题1(图意: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会列式吗?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6 + 4 = 4 + 6 =)

  再问:你能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着重说一说是怎样算出6 + 4 = 10的,并强调可以根据6 + 4 = 10,直接写出4 + 6的结果)

  出示问题2(图意:一共有10人,左边有6人,右边有多少人)。

  提问:要算右边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10 - 6 =)

  再问:怎样算出10减6等于几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加法算式想减法算式结果的方法)

  出示问题3(图意:一共有10人,右边有4人,左边有多少人)。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并算出结果。

  [评析:从现实情境入手,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效率。同时,要求学生用三句话(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表达图意,渗透了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算式想后面算式的结果,既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加、减法的联系,又促进了算法的优化。]

  谈话:刚才有小朋友说,图中1个小朋友戴帽子,9个小朋友没戴帽子,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先自己写出算式,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评析: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再次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的理解。让学生说每一道算式的意思,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 教学试一试。

  谈话:我们来做个抛花片的游戏好吗?(拿出花片)老师这里有10个花片,每一张花片的正面都印着花的图案,背面都没有图案。像这样(边说边操作)把10个花片抛在讲台上,请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学生猜可能出现的结果)

  验证:想知道谁猜对了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老师数一数。(指名数花片)

  提问:你能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出四道算式)

  谈话: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学具中数出10个花片,抛一抛,看你抛出的'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再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四道算式。

  反馈各种不同的结果,当学生说自己抛出的是5个正面朝上和5个背面朝上时,提问:你怎么只写出了两道算式?

  谈话:根据抛花片的结果,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吗?(学生活动)比较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课题: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板书)

  [评析:抛花片的游戏,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猜抛花片的结果,有助于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有序思考;根据自己抛花片的结果,列出四道算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把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并说一说其中的规律,有助于内化新知,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三、 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还想做游戏吗?(动画演示:小老鼠出8,大象从卡片中找出2,小老鼠说算式:8 + 2 = 10,大象说算式:2 + 8 = 10)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任意出一张卡片,另一个小朋友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张,使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并说出两道加法算式。

  2. 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算得数。

  3.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4. 想想做做第4题。

  先自由地说一说,填一填,再有顺序地说出可以填哪些算式。

  5. 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

  [评析:练习层次清楚,形式活泼,突出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课堂总结。(略)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5页1——5 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 培养良好的习惯

  3、 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的这句话中有那几个数字:小红书包里面有1个文具盒,2本书,3个本子。你能象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二、教学例1

  (1) 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 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 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 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 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 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 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 ,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 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 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 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

  (3)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4) 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

  1、 6页 1,写数

  2、 6页 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 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

  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1

  教学内容:

  本课为京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

  教学方式:

  提问法谈话法

  教学目标:

  认数1、2、3、4、5。会正确数出数量为1、2、3、4、5的物体个数。

  掌握1~5的数序,比较熟练的书写1、2、3、4、5。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会数。

  教学难点:

  数字3、5的书写。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培养数感,得到学法

  扩展延伸,引发多角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会数数吗?谁能数一数?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和数字交朋友,你们高兴吗?我们比一比看谁交的朋友最多好吗?

  二、学习认数,数数。

  1、打开书,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我们先来观察左上图,请你数一数,图上的东西都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两个人说一说,用手势比一比,数一数有几个圆点,读一读后面的数字。指名汇报。

  结合事物图、手指图、点子图,逐步抽象出数1——5。并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用1——5表示的物体。

  2、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3、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4、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5、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6、了解数序

  数数小棒图,掌握1—5的排列顺序,正着数,反着数。

  说说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1排在第1个,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可以从前往后数1、2……5,也可以从后往前数5,4,3,2,1。

  7、说一说谁在第几个?几比几多几?

  (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多1)

  8、指导书写

  这几个数字分别像什么?1像小棍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

  再用手比划,再看看红色的数字在什么位置,写在哪个格里?

  老师示范写,学生用笔描一描,学着虚线的数字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重点指导3和5的书写,要写圆滑、匀称,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

  看图:这是在哪里?数一数图中物体的个数。

  2、连一连。

  明确步骤,提醒学生把图与相对应的数连上线。

  放手让学生去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3、看图,先画圆点,再写数。

  提示:先画圆点再写数。学生试做,发现问题纠正。

  观察图上各物体的外形,说一说怎样记住1、2、3、4、5。

  4、思考题

  圈出三条鱼,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圈法?看谁的方法多。

  四、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1、2、3、4、5各写一行。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谈话与问卷相结合

  评价量规

  谈话内容:

  1、你觉得上完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2分)

  2、回家找一找和数字1、2、3、4、5有关的数学信息。(2分)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方法及经验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经历“实物图——手指图——点子图——数”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数数、认数、掌握数序这样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也让学生体验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数,在多种活动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感。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用1、2、3、4、5表示,这样通过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1、2、3、4、5,这五个数字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对于数数、认数、数序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如何观察主题图,从主题图中获取数学信息的方法,并已经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认识1、2、3、4、5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对数字有简单的记忆,但对于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个数这些内容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将是本课的重难点。

  4、本课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在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2

  教学内容

  10以内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通过情境展示,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纸制小红旗、红苹果,红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10以内的加减”。

  1.观察多媒体图片,写出相关算式。

  2.写一写。

  1 4 9 7 3 8 5 2 6 10,在圆圈里填上大于5的数和小于5的数。

  3.把相等的算式连一连。

  4.在○填上“>”“

  5.填数

  6.测测你的口算能力。

  4+6=1 9-1=8 5+3=8 6-4=2 6+3=9

  10-5=5 2+8=10 10-9=1 5 + 2=7 7-1= 6

  10+0=10 8-0=8 10-3=7 1 + 9= 10 10-0=10 2 + 6= 8

  7.夺红旗

  8.巧填苹果数。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要意义!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3

  教学内容:

  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能理解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儿歌。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

  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

  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

  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

  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

  1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是16;

  1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是17;

  1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是18;

  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

  2个十,合在一起是20;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出示图画。

  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

  (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10+5= 15-5=

  5+10= 15-10=

  (3)发表意见。

  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

  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0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

  教师: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5)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

  那么10加9呢?

  (6)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同样道理,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9加10呢?

  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

  (7)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

  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

  如果是17-7呢?18-8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

  (8)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17-10呢?18-10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三、反馈完善

  1、出口算卡片。

  10+6 13-3 4+10 18-8

  10+9 12-10 1+10 16-10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出示图画。

  3、完成第2、3题。

  (1)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

  提示:为什么10+2和2+10都等于12呢?12-2为什么等于10呢?12-10为什么等于2呢?

  (2)让学生把得数填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仔细观察图形,根据题意答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15    15-5=10

  5+10=15    15-10=5

  教学反思:

  本课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铺垫。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教学例题采用摆小棒的方法,直观性强,在讨论10+5等的计算方法时学生难以想到用数的组成来想算法,可见抽象性的内容在教学中还需设法突破。

  合理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本节课所设计的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和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和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同学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同学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器、教学挂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0~9。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l)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4)7的相邻数是谁?

  (5)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08-26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05-20

(精选)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05-31

一年级数学上册《10》教案08-24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优秀)05-23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精】05-31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15篇0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经典【15篇】05-23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教案10篇02-19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精选10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