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P60-61)。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画、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4、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一对好姐弟,他俩既活泼又可爱,又乖巧懂事,经常帮妈妈做事情,一天两个好孩子又在帮妈妈打扫卫生了,不一会儿就累的满头大汗,妈妈说:孩子们歇会儿吧,妈妈给你们切西瓜。我们一起来看看切西瓜的过程吧,如果把这个圆看成一个西瓜,熊妈妈把这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俩高兴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块,姐姐吃了其中1块,那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课件:一个西瓜被分成了8块,弟弟吃了两块,从圆中分出两个西瓜到弟弟的头像,再分出一个西瓜到姐姐的头像上。
师: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分数的?
(2/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就用2/8来表示)最好不说取
(1/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来表示)
师:那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剩下的西瓜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姐姐和弟弟谁吃的多?多多少?)用纸蒙住,学生说一个,取一个。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千克、克、吨》的第一节《有多重》,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为下一课认识一吨大约有多重奠定基础。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教材中主要是提供了体重秤、盘秤、天平这几种秤要求学生通过称量与掂量鸡蛋、苹果、1千克食用油、2分硬币、曲别针认识感受1克与1千克大约有多重。虽然已结合生活实际,也确实能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千克与克,但时代变化较快,有些已不符实际。尤其是鸡蛋易碎、1千克实用油日常几乎见不到、2分硬币已经很少见。我将教材做了这样的处理,主要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瓶装水、数学书、作业本、西红柿、苹果、课堂常规奖励的表扬信、常见的黄豆等物品)认识千克与克是描述轻重的质量单位;通过盘秤、微型电子秤的称量,学生掂量,交流掂量感受以及掂量验证;再次感知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实践体验反复强化,逐步深入认识1千克与1克大约多重。最终达到能凭感觉掂量出大约1千克与1克的物品这一教学目的,并能不断校正,提升对物体质量的感知能力。最终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时三年级学生,普遍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乐于发言,尤其喜欢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
从学习上看,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重量的轻重概念,也能描述物品轻重,但是由于受到生活经验限制,他们对1千克与1克到底大约有多重是没有明确认识的。
(三)教法分析:机械化的记忆、说教通常小学生难以具体理解应用,因此我把学生推在主动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反复感知、校正,交流探究最终形成对1千克与1克大约有多重的认识,积累生活经验。因此我才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打豆浆”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任务驱动法
通过称量1千克的水,引导学生去掂量感受并交流1千克大约有多重,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任务即掂量出日常学习生活中大约1千克的物品。任务驱动学生去对比掂量,感受1千克大约有多重,最后共同验证,评选出最佳小组。任务驱动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无论是1千克的认识还是1克的感受都是在称量、掂量比赛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推动认识的深入。
3.实践体验法
为了能借助生活的经验参与,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最后达到学生能通过感觉准确掂量出大约1千克或者1克的物品,所以作业布置延伸向生活,要求学生回家掂量日常用品,如水果、蔬菜、洗衣粉、食用油等等。实践中体验,强化认识,巩固知识。
(四)学法分析:参与观察式学习、讨论探究学习、实践体验式学习;本次教学主要采取这几种学法,通过掂量、称量、验证等教学活动,学生充分参与并观察学习,在活动过程种引导学生交流感受,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最终充分认识1千克与1克大约有多重。同时关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考发现如1kg=1000g。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积累生活经验。
方法与途径:
1.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千克与克的描述,认识其属于描述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
2.通过称量活动、掂量感受,小组交流,实践体验,逐步深入认识1千克与1克有多重,进而凭感觉能掂量出大约1千克与1克的物品;
3.通过计算与称量活动启发学生探究发现1000g=1kg;
情感与评价: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六)教学重难点:由于学生生活经验限制所以对于1千克与1克大约有多重缺乏认识,生活中不可能随时称量,所以本课重点和难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称量1千克与1克物品,掂量1千克与1克物品并交流感受,最终获得生活经验,知道1千克与1克大约多重。
二、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数学书、语文书、西红柿、大作业本、文具盒、表扬信、黄豆、曲别针、盘秤、弹簧秤、微型电子秤、小组结果记录单、全班结果记录单等。
三、教学过程
<一> 生活情境导入课堂
创设情境:“小吃货淘气想每天都喝美味的豆浆,于是学习打豆浆,看到材料单:水1千克,黄豆100克,愣住了这些底大约多重呢?要取多少呢?”导入课题(板书:有多重)。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激起兴趣、引发思考)
<二> 借助生活认识千克与克
师: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见过的克与千克;
2.明确千克与克属于描述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
生:1.描述自己常用的物品包装袋上的克与千克;
2.结合生活经验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区别。
(设计意图:有生活经验浅层次认识感受克与千克属于质量单位)
<三> 活动体验感受1千克
师:1.应用情境,师生称1千克水;
2.介绍称量工具:盘秤、微型电子秤;
3.学生掂量感受交流1千克的水有多重。
4.采访学生对1千克物体轻重的感受。
生:1.思考并汇报见过的称量工具;
2.选择合适的秤;
3.组内合作掂量1千克水,并感受;
4.组内交流掂量1千克的感受。
(设计意图:秤出标准,初步感知1千克大约有多重)
<四> 实践体验掂量出1千克
师:
1.布置活动任务:每小组掂量出大约1千克的同类物品(数学书、语文书、西红柿、作业本、苹果或其他同类学习用具);
2.活动要求:小组有序高效完成,注意纪律;组长填写活动记录单。完成后举手示意本小组已完成活动。
3.指导学生活动过程,注意观察;
4.据学生活动情况,若有必要可以请掂量过程有序高效的小组师范掂量。
5.在黑板收集整理各小组的掂量结果。
生:1.学生小组合作掂量;(优秀小组师范)
2.组长汇报活动结果;
3.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4.师生评选掂量最准小组,奖励学习星;
5.师生评选纪律最佳组奖励纪律星;
6.学生再次掂量最准结果的物品,进行二次感知。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参照标准反复掂量,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感受认识1千克大约多重)
<五> 活动体验感受交流1克
师:1.继前一活动,为优秀个人奖励表扬信,引出活动:师生共同称量表扬信有多重(1克);
2.采访学生掂量感受1克的表扬信有多重,并适当选择学生与刚才1千克感受对比;
3.学生比照1克的表扬信掂量出1克的黄豆大约有几粒。
4.师生验证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
5.对优秀个人奖以表扬信。
生:1.掂量1克的表扬信;交流1克的信感受;
2.学生掂量出大约1克的黄豆;
3.验证几粒黄豆约1克;
4.奖励掂量认真和纪律好的小组。
5.再次掂量感知。
(设计意图:掂量1克,感受并交流。实践掂量1克黄豆,强化认识)
<六> 探究发现1kg=1000g
师:
1.称量5块肥皂1千克;
2.计算5块200克肥皂重1000克;
3.启发思考1千克与1000克关系。
生:
1.称量观察
2.计算
3.思考发现1kg=1000g。
(设计意图:启发思考、探究发现单位换算)
<七> 抢答竞赛,联系巩固
师:
1.以抢答竞赛方式呈现填写质量单位题目;
2.以脑筋转弯形式呈现“一千克铁与一千克棉花那个重以?”;
3.趣味发现小明给姥姥的信中错误的质量单位,并试改正。
生:
1.对照物品抢答填写合适的重量单位;
2.脑筋转弯深入认识质量单位;
3.趣味发现强化认识,积累经验。
(设计意图:利用本节课所学,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练习,巩固认识、强化感受。)
<八>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师:
1.教师补充总结,强化巩固;
2.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生:
1.总结自己课堂收获,并汇报。
2.回家后动手掂量家中一些常见物品。
(设计意图:巩固认识;积累生活经验)
四、教学评价
物品名称 掂量结果 验证结果 优秀组员
(组长评选)
如:作业本 5 本 10 本
课堂评价结合黑板上小组结果汇报单进行,优秀小组、优秀组员课后集中奖励,同时课堂有相应纪律星与学习星奖励记录。总体原则,以鼓励为主,各小组相互竞争、追赶。
五、教学反思
一、收获
1.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借助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前提,只有在能引起参与的情境中,学生才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本节课中课前学生自主收集有关质量的空包装袋,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一环节极大的吸引学生参与,学生由想要表现自己,想知道自己介绍的质量单位有什么用,想知道这样的质量有多重逐步自主参与课堂。
2.对于掂量物品这一环节,学生的操作过程比预设的好的多,基本上都能做到两手对比掂物,因此课堂应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适度的放手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3.在掂物这一环节中,较少物体可以两手同事拿起对比掂量,当遇到较多物体时,一个人难以完成掂量过程,因此小组合作自发组成,这样才能形成预想中的合作经验。所以小组合作是基于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操作需要而建立的,不是为了这样的形式而合作。
二、不足
1.基于教学内容而言,课堂上认识的范围仅限于基础质量单位,没有层次性的延伸,原设想是借助孩子已有生活经验,利用课堂所学进行不断对比校正,进而对质量感念认知。但限于学生经验素材与课后练习素材有差异,(有些物品学生无论间接还是直接根本就没有印象),学生在此处易错。现设想是可以在第二课时设计有层次的掂量认知,建立不同层次的质量标准,方便学生选择合适对象去对比。
2.就课堂教学组织而言,课堂活动组织时,要求与示范要再细化,让不同层次学生有一个观察(聆听)思考再到模仿实践的感受过程。
3.课堂针对学生个体的语言评价激励性不够强,未能很好的体现评价的作用。需再学习。
总之,通过此课,收获颇多,也深深感觉到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任重而道远,依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的两个单式统计表、黑板磁铁等。
教学措施: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设疑激趣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请孩子当调查员现场统计人数。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尝试探究,点拨指导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三)、反馈展示,归纳提升
出示37页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四)、训练巩固,达标测评
1.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
(2)交流答案
(3)解读信息,完成问题
2.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五)、再设疑激趣,预习初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直观反映数据情况、内容丰富
教学反思:
1、《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入到北小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而呈现例题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行还是竖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几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学生通过学习学到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从统计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到了如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统计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前面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是怎么规定的?用手比划一下。
2、你想用什么单位度量你的课桌?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们学校的大操场用什么度量呢?还能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吗?看来摆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节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了旧知,让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谈话,让学生明了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呢?
(1)生独立思考,用拼、画等方式完成。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讨论:你们拼出形状各异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4)汇报结果: A 因为都是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 数出来的'。
C 用长乘宽的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图形,创设探索情景,然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猜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合作意思,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2、 探究长乘宽的方法。
(1)先让第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2)先观察你们拼的长方形中,长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长是几厘米,宽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再说说长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数是多少。把结果填写在课本77页。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每行的块数乘行数等于总块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每行的块数等于(长),行数等于(宽)所以得到:长乘宽等于面积
设计意图:集体观察、对比、思考、验证并总结出结论。培养学生猜测——操作——验证的学习数学的探究过程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验证与应用
再画一画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求面积?口述如何摆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 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练习二十九 第2题
2、做一做。测量时取整数。
四、 交流收获,小结全课。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运用今天的知识,你能解决身边一些物体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教学要求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时,也是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 流,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类比、建立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1.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法竖式计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结合具体的情 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 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猴子们收桃子的情景)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来了,果园里的秋桃也该收了,小猴子们在忙着收桃子。有两只猴子早就摘完了,它们正忙着分桃子呢,不过,它们并不高兴,眉头紧皱,看来是遇到麻烦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 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展示情境,引导观察,诱发思考。
希望你们做个公平使者,帮它们分一分,使两只小猴子都能满意你们的分法 。
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探究分法,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解读除法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1)怎样列式?
(2)为什么这样列式?
2.学生独立计算“68÷2”。
3.在小组 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4.全班交流。
﹙1﹚摆一摆。
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
(2 )60÷2=30 8÷2=4 30÷4=34
(3)抽象概括。
①师引导。
②用竖式计算
比较这几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桃子”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深入理解竖式计算的含义,并通过比较,加深认识,拓宽笔算除法运算的思路和应用空间。
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教师让学生自己做,边做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三﹚情境延伸,自主探究:多一只猴子怎么分?
1.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68个桃子除以2,每个猴子分得34个。”这两只小猴子对同学们想出的办法非常满意,正要按这个方法来分,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师在情境图上再贴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师:怎样列式呢?
生:68÷3。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竖式。
生开始动手分,边分边想,并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师: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根据分的过程,你是怎样列出竖式的,并 选出小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发言。
生讨论:在小组内七嘴八舌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
学生代表发言:
一组观点。
生1和生2-起来完成这道题,生1说过程,生2分小棒。生1先写上了3﹙板书),先分6捆,每只猴子分2捆(生2演 示),在竖式中,也就是先算十位上的6,6除以3商2,把2写在十位上。(板书)2×3 =6,把6写在6的下面,表示巳经分掉的数。6﹣6=0,0可以省略不写,这时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板书),再分剩下的8个,8÷3=2﹙个﹚还剩2个,每只分2个,把2 商在个位上,3×2=6﹙生2演示),把6写在8的下面,也就是写在个位上,然后﹙板书﹚个位上的8﹣6=2,剩下的2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不够分,就不再分。
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这两位小老师当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讲得特别清楚,我听懂了。
生2:我 想说,Good,Good,very good!
师:的确,这两位 小老师当得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3.归纳计算方法。
师:观察黑板上的竖式,都是先从哪一位除起?
生:十位。
师:每次除的商写在什么位上?
生: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时,商要 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如果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去除,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你总结得真不错。笔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师:有68个桃子,分给了3只猴子,还剩2个桃子,为什么不再分了?
生1:因为2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不够分,无论怎么分,总有一只猴子分不到,所以不能再分了。
生2:我也同意这种看法,要是分了桃子,就有一只猴子少一个桃子,就不公平了。
师:桃子的'个数比猴子数少就不能再分,多就可以再分,是吗?
生:(异口同声)对。
师:那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真不错,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教师不直接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便于学生更好记忆。
4.展示余数的写法。
师:那么,余数怎么表示呢?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1:我先从68个桃子里去掉2个多余的,再用66÷3=22﹙个﹚。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2 :因为有68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所以用68÷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
师:噢,谁也遇到这个困难了?举举手!没关系,咱们看这位同学写的(出示第三种写法﹚解决你们的困难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它是什么意思?
生:有68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22个,还余1个,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
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3:是!
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可真聪明,帮我们大家解决了困难!这还有一种写法 呢,你能看懂吗?(出示第四种写法﹚跟上面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 :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
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 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68÷3=22……2,读作:68除以3商22余2。(齐读一遍)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P30~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
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交流,体验合作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故事。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2、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
二、自主探索,掌握规律。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1)学生口算结果,随机显示主题图片。
(2)强调“50×10、30×20、12×40、120×40”的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教师:50×10表示50个10相加,看数位表是500、50×10=50×2×5=10 0×5=500。
设计意图: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算一算,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分组出示有规律的算式。
第一组:5×1、3×2、12×4、5×10、3×20、12×40。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上述算理的基础上,再探索每组中两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
第二组:5×10、3×20、12×40、50×10、30×20、120 ×40。
第三组:5×1、3×2、12×4、50 ×10、30×20、120×40。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发现的规律吗?现在让你来算“150×30”的话,你想怎样算?
设计意图:“150×30”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使学生明确:先计算15×3=45,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即150×30=4500。
2、试一试。
问题一: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按照规律写出几个算式吗?6×3=15×4=18×2=
生:生汇报6 0×3=6×30=60×30=。
师: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在第一个因数后面添0,或在第二个因数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的后面添0。
问题二: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6×30=160×3=160×30=16×3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1: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2: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3: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生4:先算16乘以3等于4 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三、初步应用,小结方法。
1、算一算。(教材第31页“练一练”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交流算法,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校正错误。
(1)这道题能看懂吗?请独立计算后把得数填在表格内,有困难的同学请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练习反馈。
2、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练习,熟练提高。
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归纳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利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一、复习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二、复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巡视并指导)
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
(课件依次出示各题)
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3)点名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教师订正)
(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课件出示小结)
(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3.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点名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对回答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2)师:第一问有几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连乘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3)第二问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疑问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第三问,点名说一说。(课件出示示例及答案)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93 700 380 780
6800 54000 120 20xx
第2题:256 289 324 484
888 2640 20xx 774(竖式略)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5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第4题:28×22×6=3696(个)或28×(22×6)=3696(个)
第5题:1260÷7÷9=20(元)或1260÷(7×9)=20(元)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8×4×9=288(人)或8×(4×9)=288(人)
(2)288÷6÷3=16(人)或288÷(6×3)=16(人)
(3)答案不唯一,例如: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
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
师:图片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
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
(3)汇报交流。
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淘气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
同学们说帮不帮?(帮)
师:小淘气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
(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
2、到哪个商店去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一、学前准备:
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10÷2 24÷8 30÷3 2 5÷5
48÷6 81÷9 20÷5 36÷6
2、口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
1、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2、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20
(2) 20×3=60 60÷3=2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教师板书:60÷3
3、学习600÷3=
(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尝试口算600÷3=
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指名反馈。
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说清算理: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
(3)教师追问:6000÷3等于多少?
(4)引导学生概括: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
4、完成教材第11页的.做一做。
5、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6、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让学生明白: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
三、巩固扩展: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1题。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2题。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把90人围成3个相同的圆圈,也就是把90平均分成3份。汇报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应用除法解决了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的口算方法。在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时,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6÷3=2
60÷3=20
600÷3=200
6000÷3=20xx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时,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T缓缓地拉出贴有手掌印的黑板)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大小。
二、认识面积,观察比较。
(一)认识面积。
1.课桌的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得多。
2.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3.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要大得多。
(二)观察比较。
1.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你能找到两个面,用大/小些、大/小得多或者差不多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互相说说。(互说——指名说)
2.S汇报。
A、若学生直接说到面积。 T:真了不起,已经能用今天学的新词语了。
B、若学生只说到面。 T: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的大小呢?
3.(T拿出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上有很多面,你能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吗?(让学生用面积)
三、动手探究,培养能力。
(一)引发矛盾。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
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
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
--1学生汇报方法中间不要打断他。2评价以学生为主。
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面”和“面积”的转换。
4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4.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练习。
1.(T出示课件:没有方格的图,但是有编号)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呢?(数方格)
2.S独立作业。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深化体验。
(一)课堂小结。
1.T:我们今天学了——面积。
T:还会说了“***的大小就是***的面积。”你能试着说说吗?
2.(T出示湖面照片)
T:王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到里面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吗?
(T出示房子照片)
T: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二)周长、面积谁的本领大。
T:“面积先生”和“周长先生”的本领有没有高低啊?我们要和“面积先生”做朋友,也要和“周长先生”做朋友!
如果时间够,做书上“想想做做”第四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课题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我修正。
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3、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多种情形的试商及零的处理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互动
教学过程:
(一)回忆知识
(谈话引入:关于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 准确计算:口算、笔算
2. 估算
3.解决问题
(二)编写题目,梳理计算方法
1. 梳理口算方法。
(1)你能出几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题吗?
(2)举例说明怎样进行除法口算
200÷2 160÷8 4000÷5
提示: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依照算理,一般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 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但要注意4000÷5这样的特殊情况(商的末尾只有两个0 )。
(3)口算练习。
1600÷2 400÷8 20xx÷4
2. 梳理笔算方法。
(1)369÷3 407÷3 450÷4 416÷4
189÷2 607÷3 480÷4 302÷3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小结: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如果不够除,就用前两位去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那位的上面。中间不够除要商零。
(3)怎样确定你们刚才算的这些题是否正确呢?(验算)
(4)自己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
416÷4=104 607÷3=202……1
(5)你是怎样验算的?
无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 梳理估算方法。
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算出准确的结果,这时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你能说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1)举例:一共有281个桃子,每筐最多能装68个,4个筐够吗?
(2)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方法一 :68×4 < 70×4,70×4=280,280 < 281,不够。
方法二 :281÷4 > 280÷4, 280÷4=70,70 > 68,不够。
(三)感受计算需求,巩固算法
对比练习
1. 学校为三年级的同学发书,要将164本平均发给4个班,这样分够吗?
三(1)班 三(2)班 三(3)班 三(4)班
39 本 39本 39本 39本
(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可以快速解决)
2. 学校为三年级的同学发书,要将164本平均发给4个班,每班分到多少本?( 这个问题还能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吗?)
综合练习 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三杯水,连
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五杯水,连瓶共重600克。
想一想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①自己画图理解题目的意思。
②你是怎样理解图的意思的?
(四)作业:书111页 练习2、3、4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冉冉升起的国旗上有什么?(国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
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认识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角
1.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腰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
(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描述目标:
1、知识目标:①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②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③通过列举法,发现并概括出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④能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
2、能力目标:使同学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和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考虑的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观察、分析、笼统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有趣,发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体会和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探索并理解因数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同学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3.请用乘法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二、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察3×4=12
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2)用因数和倍数说一说算式l×12=12,2×6=12中三个数的关系。
(3) 提问:在4+3=7中我们能说7是4和3的倍数,4和3都是7的因数吗?(同学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设疑、讨论等形式让同学从其内涵上加深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
(4)归纳:
①因数和倍数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那个数是因数,那个数是倍数。
②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时候才干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③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5) 讨论:板书:24÷4=6
提问:能说4、6是24的因数,24是4、6的倍数吗?
同学各说自身的理由,讨论后统一。
提示:4×6=24(教师板书),这样你看出来了吗?
(6)练习:①21×3=63,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6是18的 ,是3的 。
②先判断下面的算式中的数有因数倍数的关系。假如有因数和倍数关系,请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7+5=12 7×5=35 20-13=7 8÷4=2
【设计意图:提高对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的认识。】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干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3)练习:①对口令游戏。②16的因数有哪些? 11的因数有哪些?
(4)发现因数特点:36、16、11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虽然个数不相等,但它们的个数都是有限的。
小结: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身。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同学总结不出此点不要急于点拨)
(5)练习:说特点猜数。
3.求一个数的倍数。
(1)3的倍数有:——,怎样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2)练一练:6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3)发现倍数特点:找得对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可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导:发现最小的特征后问:那么7最小的倍数是几?10呢?)一个数的倍数还有怎样的特点?这些数的倍数你写得完吗?也就是说明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也没有最大的倍数。刚才大家发现了——,简单地说就是——
小结: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自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和一个数的因数特点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把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索结合起来,让同学在讨论中体会过程、总结方法、提升水平,发现有关倍数的一些规律。】
(4)练习:判断题
四、拓展应用。
1.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
2.举座位号起立游戏。
(1)5的倍数。(2)48的因数。(3)既是9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
(4)怎样说一句话让还坐着的同学全部起立。
五、黄金二分钟。
达标检测:
1、理解因数和倍数:练习:①21×3=63,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6是18的 ,是3的 。
②先判断下面的算式中的数有因数倍数的关系。假如有因数和倍数关系,请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7+5=12 7×5=35 20-13=7 8÷4=2
【设计意图:提高对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的认识,达成知识目标中的第①个目标】
【评价规范:同学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尤其能通过算式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会找一个数的因数:①对口令游戏。②16的因数有哪些? 11的因数有哪些?③说特点猜数。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提升同学找因数的方法的方法训练,达成知识目标中的第②③个目标】
【评价规范:同学能用正确的方法,快速、正确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3、会找一个数的倍数:我会辩。【设计意图:达成知识目标中的第④个目标】
【评价规范:同学能用正确的方法,快速、正确的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课下我了解同学的业余活动很丰富,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张图一张图出示“他在干什么”边出示边让学生说,最后把6项活动放在一起出示)
师:在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哪项活动呢?(2男2女)请你说
生:我喜欢电子游戏。
师:你呢?
生:我喜欢踢球。
师:你也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画画。
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的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看来男生和女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也不同,那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活动,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调查。
师: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呢?
生1:用举手的方法。生2:投票的方法。
生3: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不少,今天我们就用举手表决的方法来分别统计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二、引入新课:
1、 自主调查
师:请看屏幕。(停顿)请同学们拿出和(师边说边贴)我一样的统计表先看一看,再注意听调查活动要求:把表贴上。
师:我们已经清楚活动要求了,现在我要找2个女生来调查男生的情况,谁想来当小小调查员呢?
生:调查活动现在开始!男生喜欢看书的同学请举手。(调查、记录读数)喜欢看书的人有9人,请同学们记录。
师:我们算一算男生一共多少人?(20人)正好和在座的男生数相等,你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调查员。
师:你们俩配合得太默契了,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下面我们再找2个男生来调查一下女生的情况,谁愿意来。(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发现重举或不举的现象,师表扬:你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调查员)
2.分析数据,比较体验。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么快就完成了两张统计表,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统计。
(板书单式)观察这两张表,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男生喜欢看书的有2人,喜欢踢球…男生喜欢( )最多,喜欢( )最少
生2:我知道了女生…
生3:我知道了喜欢看书的一共( )人,喜欢踢球一共( )人。
生4:我知道男生喜欢看书比喜欢踢球少( )人。
生5:我知道男生喜欢画画比女生喜欢画画多( )人。
师:那在进行对比获得信息时,我们需要观察两张(指表)表才能发现,太不方便,能不能像办法把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呢?(慢)生:能。
停顿,师:别着急,请同学们拿出填好的这两张表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动手摆一摆,改一改,现在开始吧!(师指导生活动)4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好,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组的作品。
生1:我是左右摆放的。 *展示前,屏幕放大
师:他的作品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我来评价,我觉得这样摆不方便。
师:是呀!太长了,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生:我们组是上、下摆的。
师:这样摆可以吗?
预设1生:我来评价,不可以,有点乱。
师:那你上来摆一摆吧。
生:展示。追问:为什么挡住这部分内容,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我发现活动项目是一样的,这样更清楚。
预设2生:我来评价,不可以。
师:哪你觉得哪不合适呢?
生:我觉得应该把女生的活动挡上。
师:你快来摆一摆吧。
师:有道理,和他摆的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老师也像你这样把两张表合成一张表。你们是怎么修改的?
生1:我们组觉得把下面的人数应该改成男生、女生、
师:你来改一改。(改后)对,应该把性别标清楚。
没有举手的情况:师问: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有举手的时候直接叫
生2:我们小组把上面的男要改成男女生。
师:你也来改一改。(改后)这样更准确了。(指着说,这就是统计表的标题)
师:还有要改的地方吗?
生3:老师我觉得这个表格里只表示活动一项内容,太少了,还应该加上性别。
师:是这样吗?(师贴上)你想得真周到。
师:现在我们改完了吗?
预设1:有举手,就让他说。
预设2:没有,引导生观察。
师:统计表中有活动(指)、性别(指)还有什么内容?(人数)对了,所以怎样在格子里表现出来我们要在第一个格子中没体现3项内容。(贴图)
师: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成功的把2张统计表合成了一张统计表。
板书:合复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齐读。
师: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请同学们看屏幕,红色区域这一部分表示什么?(性别)蓝色区域这部分表示人数,剩下的绿色区域表示性别(生齐说)这是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表头中包含了复式统计表中3部分内容。
师:看着统计表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提上、下对比的3个)
生1:提问题
师:谁能回答
生2:提问题
师:谁还能提问题,你自己找小伙伴来回答吧
生3:提问题
师:你想找谁?
语言训练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棒,老师也提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问题: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生:... 师:真是个好建议
师评:你的建议太棒了
生:... 师:这个建议也不错,希望男同学能接受
师:同学们认识了复式统计表,想一想复式统计表和没合并之前的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给孩子思考时间)对了,内容更丰富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观察对比也更方便
预设:有表头了
师:单式和复式统计表都有表头,单式统计表有1项内容,复式有3项内容,内容有什么变化?
生1:内容多了
生2:我发现复式统计表更方便比较。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正式因为复式统计表的这些特点,所以它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给出足够的时间)
三、练习:
1、出示统计表
师:这张表格完整吗?(不完整)谁来帮忙把这个表补充完整。(生说,屏幕出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表,谁愿意大声读出问题,《问题与声音同事出现》,我们一起用手势来判断对和错。都读对了,你们是横着观察,还是竖着观察
注:在回答1和3时引导学生说出是横着观察,还是竖着观察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在观察复式统计表时,有时要横看,有时要竖着看来寻找信息解决问题,你们真了不起,那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能)
(屏幕出)师:这是我们三年十班体育达标成绩,请同学们拿出和屏幕上一样的记录单(停顿)仔细观察信息,再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问题。
生填,师:大家请坐好,谁来汇报
生:(实物投影展示)
师:希望我们班同学在体育达标中也能像他们取得优秀的成绩
3、师:通过今天学习,我们不但会观察统计表解决问题,还能收集数据整理成表
师: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还满意吗?(满意)。请同学们拿出自我评价单,先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小组成员自我评价的信息等,小组共同制作出组长手中复式统计表,看那组最棒(出示表)
师:填好了吗?(填好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会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2、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一年有几个月?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分别是哪几个?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月份是?(学生回答)
2、引入:前不久,老师碰到一件奇怪的事,亮亮12岁的生日,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自由发言,预设两种可能,知道或不知道,揭示本节课我们就去学习有关二月的一些知识)
3、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平年和闰年
(1)课件出示2005~2016年2月份的月历引导:这是200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说,教师填写,你汇报我记录)
(2)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3)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2、再观察比较28和29出现的有规律吗?(初探,生发现每四年里会出现一个29即出现一次闰年)
3、这样的出现规律在年份也有吗?收集1994——2003年2月的天数统计表,汇报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即我们常说的“4年一闰”。大胆猜测闰年可能与哪个数字有关,列式计算平闰年的年份÷4,观察比较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现学生计算后,教师引导小结: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有余数的'则是平年,由此确定平闰年的判定方法。
4、活学活用判定今年是哪一年,是什么年。
5、学习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汇报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
(1)31×7=217(7个大月)30×4=120(4个小月)平年:217+120+28=365(天)闰年:217+120+29=366(天)
(2)平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闰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板书)
1、了解数学科普知识(你知道吗?闰年的产生及来历)。
2、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渗透爱国主义情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3、学生计算后交流,师再出示1900年2月份的月历卡,让学生从中发现,用1900除以4,能整除,但并不是闰年,是方法错了吗?
4、数学科普知识(你还知道吗)
5、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板书百年不闰,400年又闰,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6、再算1900除以400(想:19除以4有无余数),计算得出1900不是闰年是平年。
三、游戏贯穿,巩固练习
(1)搭桥过河(第4题,呼应引入题目亮亮生日的秘密,教师指名回答,并出示答案:他的生日是2月29日)。
(2)我们一起摘苹果吧
四、分享收获
五、老师寄语(珍惜时间教育)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1-1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1-18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1-07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11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6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推荐01-2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5-24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