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谁的眼睛亮?找规律一”

二年级数学教案:“谁的眼睛亮?找规律一”

时间:2024-06-02 14:00:24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谁的眼睛亮?找规律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谁的眼睛亮?找规律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教案:“谁的眼睛亮?找规律一”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

  二、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课教学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的《找规律》,本节课的内容定位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能从同一角度观察,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一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能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二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的规律美,并有创造美的意识,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基于对教学内容和理解和定位,本节课的学习设计我是按下述几个理念展开的:

  (1)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学习的来源。因为当学习内容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后,不仅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新的学习信息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耦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2)学习过程情境化。创设一种情境化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做数学,这是我从教数学以来一直所追求的,本节课我也努力创设着这么一种快乐的氛围。

  (3)促使学习情感的升华。学习内容生活化和学习过程情境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激发学生灵动的思维,促使其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不断地构建知识,生成知识。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一、猜谜引入:

  1、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2、师:眼睛可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每个星期一来,我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谁发现我们的座位都有怎样的变化了?

  3、生模拟表演座位的轮流变换。

  二、二、探索规律:

  1、1、师:我们就以这一周为标准,如果第一组用红色表示,第二组用黄色表示,第三组用蓝色表示,第四组用绿色表示,你能把我们下一周、再下一周、再下下周的位置表示出来吗?

  (1)2、小组讨论贴彩纸

  (2)3、小组展示,观察讨论:哪些小组展示的座位轮流表是正确的,为什么?

  (3)4、师:这是我们未来几周的座位方阵图,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能破译座位方阵中的秘密?

  (4)5、生观察讨论汇报各自发现的规律。

  6、小结延伸:生活中你有见过像这样循环排列规律的现象吗?(生汇报)

  师预备:霓红灯、花边

  三、拓展延伸:

  1、猜一猜:接下去亮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灯?

  2、请你巧组词:

  心灵手巧灵手巧心()()

  3、你也露一手(用彩纸剪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把它制成一副有规律的画)。

  此环节用学生熟悉谜语和熟悉的座位引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这一环节从实际的演示操作中抽象出来,既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为后继学生的规律探索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图。

  这一环节是课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关注于知识的生成。

  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看到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这谜语是这样的:上边毛,下边毛,中间......

  生异口同声:眼睛

  师:哇,你们好棒啊,我的谜面还没说完呢,你们就猜出来啦!(师板画)眼睛可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每个星期一来,我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谁发现我们的座位都有怎样的变化?

  生1:我们从那一组换到了这一组。

  生2:我们从第一组换到了第二组。

  生3:我们从第三组换到了第四组。

  生4:我们从第四组换到了第一组。

  生5:我们是从第一组换到第二组,第二组的同学换到第三组,第三组到第四组,第四组到第一组,是这样的。(该生用手势在不停的比画着。)

  师:哟,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都发现了我们每周位置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我们位置的变化。为了我们研究的方便,我们就从红、黄、蓝、绿各抽取一种来代表我们各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抽取色卡)

  师:我们就以这一周为标准,(师按组别贴色卡)。现在你们能把我们下一周、再下一周、再下下周的位置也表示出来吗?

  生小组活动,推测制作下一周、再下一周的座位图,师巡视。

  生展示作品。

  师:这是我们未来几周的座位方阵图,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能破译座位方阵中的秘密?

  生1:他们一个个往后退。

  师:它们是指谁?往后退是什么意思,能再讲清楚点吗?

  生1:比如红色,它先是排在第一个,接着到第二,再到第三、第四,就这样一个个往后退。

  师:刚才这个同学发现了它们一个个往后退,你们呢?

  生2:我发现了,退到最后没地方了,它们就跑到了最前面,比如第一排最后一个是黄,它没地方退了就跑到了第二排第一的位置。第二排的最后一个是蓝色,它没地方退了就跑到第三排的第一。

  师:XX同学的眼睛真亮,而且用了一个很生动的词--“跑”,你们听明白他的发现吗?(师顺势在方阵图上标上弧线箭头)

  生3:我斜着看,它们像在爬楼梯。

  生4:......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红黄蓝绿这四种色的排列变化规律。像这样的排列规律,我们就叫做循环排列规律。当他循环了一个轮回之后,他回到了起点,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循环。

  师:刚才我们推测了接下来几周的座位表,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推测上几周就的座位顺序表吗?(生小组讨论,并贴色卡)

  师:生活中你有见过像这样循环排列规律的现象吗?

  六、教学反思

  (一)就地取材,渗透自然

  《找规律》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它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就地取材,渗透自然,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的结合,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原先安排的是小东家厨房装修的一副圆形、菱形、三角形、五角星的墙面和一副绿、蓝、红、黄的地面图,并通过小精灵的话:“小东家厨房装修得真漂亮,你能找出这些图案的规律吗”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材的编者可谓用心良苦,运用了斑斓的色彩,生动的情景,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墙面和地面,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舍去了教材所创设的情景,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每周调换一次的座位引入,引导学生制作座位调换顺序表,并从中找出座位调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并从顺时针循环再到逆时针环循,最后再到生活中去寻找这样的循环排列规律。这样的几个环节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在生活中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二)注重细微,关注生成

  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关注这样几个起点:

  (1)班级学生的座位平时是怎样轮流变换的?如果是逆时针,教学时我们就要以逆时针为主,如果是顺时针就以时针为主;

  (2)学生的语言表述要注意倾听,当学生的语言表述不清时,我们要采取其他的手段给予补充。如本节课中让学生们说说“每周的位置是怎样变化时”,除了用语言表述外,也可以让学生现场模拟,大。但在模拟时要指名几位同学,而且要避免他们相互拥挤。因为在本节课的首次教学时我就因为上述情景的疏忽而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探究规律的好机会。首次教学时我让学生们模拟表演下周的位置变换,我请了四名自告奋勇的同学,这四名同学在黑板前一个挨着一个一字排开。座位开始变换了,第四组的代表跑到了第一组的位置,跟第一组的同学挤在了一起,而第二组与第三组的同学却站着不动,反而看热闹似看着别人挤成一团而哈哈大笑。而我当时也忽略了这探究的好机会。其实在当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处理:

  (1)讨论:为什么他们会挤在一起?

  (2)再来一次,把四个人的位置相对分开,并做上记号。如果这样处理那这种循环排列的规律更是一目了然了。因此,我想说:“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轻易放过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在不和谐的音符前我们更须冷静地思考,从不和谐中能走出更精彩的声音!”

【二年级数学教案:“谁的眼睛亮?找规律一”】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找规律08-16

《找规律》数学教案08-20

《找规律》数学教案02-11

二年级找规律数学教案04-12

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03-13

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03-30

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04-01

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03-05

《找规律》数学教案15篇02-12

二年级数学教案《找规律》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