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故事梗概,体会汤姆·索亚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2.通过阅读、理解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进一步品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3.激发阅读原著和文学名著的兴趣,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与欣赏水平。
2.教学重点
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品读精彩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汤姆·索亚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把握文章中心,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视频片段,汇报预习内容。
师:同学们,你了解视频当中的人物吗?你知道视频中的故事选自于哪本书吗?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你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及作品)
参考资料:《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著作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因而汤姆·索亚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青少年英雄人物。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作家。童年时代,他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写作的题材与特色。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他的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都是他的不朽名作。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斯堡镇为背景,描写少年汤姆·索亚和他的伙伴哈克贝利·费恩及贝琪·撒切尔的冒险故事。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彩刻画,使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饮誉世界。小说看似是儿童历险故事,实则揭示讽刺美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文明”对儿童心灵、天性的摧残。汤姆和哈克一再逃离躲避社会,正是因为他们感到生活在窒息的牢笼中。
师: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来了解这个小英雄惊心动魄的历险吧!
二.学习任务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体会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做到“爱读书会读书”,提高阅读与欣赏水平。
三.深入课文 仔细研读
1.指名读故事梗概,了解故事梗概内容,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3.质疑解疑,深入理解。(在学生整体把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随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
(1)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小组合作准确概括五次历险的内容,一人表格记录)
共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第一次是他与哈克半夜到墓地试胆量;第二次是他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第三次是他和哈克到鬼屋子寻宝;第四次是他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这是真正的历险);第五次是他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强盗藏匿的金币。
填写表格:检验胆量 海盗生活 鬼屋寻宝 山洞迷路 寻到金币
(2)根据表格,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看看谁的口才最捧!(组内说,推举一人全班说)
A: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的冒险经历。
B:汤姆·索亚是一个淘气的机灵鬼,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他和哈克去墓地检验胆量,却看到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彼得。他们又到杰克逊岛当“海盗”,回来后出庭为彼得作证。后来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路,意外遇见乔埃,并且吓跑了他,脱险之后,汤姆和哈克回到洞中挖出了大量金币,他们回到镇上,成为了英雄。(结合表格复述)
C:①汤姆有几个好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
“臭味相投”本是贬义词,但是作者加上了引号,一下子就使它们显得不同寻常。这些词语,透露出作者戏谑的意味,同时也传递出他对孩子们自由活泼性格的喜爱和赞赏。
②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医生鲁宾逊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在梗概中还有这样一句──“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这两句话似乎互相矛盾。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汤姆和哈克的正
③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树、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4.阅读精彩片段,小组合作探究人物的特点。
(1)浏览精彩片段,具体说说精彩片段讲述了什么内容?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A:(主要讲述了汤姆与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讲了贝琪的妈妈和汤姆的姨妈悲痛绝望的心情;再写人们看到汤姆与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夜晚;然后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了他们在洞中的经历,并得知山洞被封。)
补充:精彩片段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道格拉斯寡妇、撒切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汤姆不仅聪明勇敢,而且有乐观向上的品格与精神。当他与贝琪在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他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说明他有执著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毅力。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他利用风筝线来探路,说明他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当他恢复体力后就去看望朋友哈克,说明他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当他讲述精彩的历险过程时,还不忘夸张吹嘘一番,说明他是个顽皮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说明他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
梗概中只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汤姆和伙伴的“海盗生活”,但是从中不难看出,与其说“小海盗”们向往做海盗,毋宁说他们向往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顺应天性、以自然为伴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孩子内心纯真的向往,使他们的淘气调皮带上了可爱的色彩。
B: 语言描写非常生动,轻松、幽默的表达方法。如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地“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先悲后喜,使镇上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充满喜剧气氛。
(2)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①生性顽皮、有点叛逆,喜恶作剧、喜出风头。
②天真活泼、有勇有谋、乐观自信、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③有正义感、有侠义精神、有男子气概。
④向往自由,喜欢冒险。
四.赏析全文,课后品悟。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构思精细,故事情节曲折有趣,语言简练生动,人物刻画生动逼真,尤其是心理描写有独到之处。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小英雄,他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清晰生动、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吐温在描写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儿童时,并没有仅停留在人物的一般刻画上,而是按照儿童的天性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方面也作了较深层次的描述。
小说以汤姆·索亚的传奇式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索亚及他的小伙伴们天真淳朴的心灵。使儿童的灵动活泼和现实生活的陈腐刻板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些社会弊病和黑暗面,也无情地嘲讽了庸俗的小市民的习气和高傲的贵族的性格。
《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将作者擅长讲故事的技巧和机智幽默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故事的叙述十分自然流畅,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的描写也一如既往,刻画得十分细致逼真,描述充满幽默诙谐,作者尤其对家乡风光的描写饱含深情。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01-24
语文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01-21
语文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15篇01-21
语文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15篇)01-21
语文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15篇01-24
语文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15篇)01-24
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02-02
(苏教版)《汤姆·索亚历险记》08-16
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