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6-05 17:27:05 三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华[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华[1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要讲一段小猫钓鱼的故事。

  一、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1、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大虎、二虎和小虎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他们每人数了数自己的鱼,大虎钓到7条鱼,二虎也钓到6条鱼,只有小虎才钓到2条鱼,你能用圆形代替鱼,摆出他们钓鱼的条数吗?(竖排或横排摆都可以)

  2、小虎一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了,于是小虎就拼命哭,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二虎突然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二虎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个人一起去观看卡拉OK比赛呢?

  3、怎样才能让每个人的鱼同样多呢?用圆片摆一摆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三个人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个人也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做先合并再平均分。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方法二:大虎拿出两条鱼给小虎,二虎拿出1条鱼给小虎,这样每个人都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5条是大虎钓鱼的条数吗?是二虎和三虎钓鱼的条数吗?我们给他起个名字,5条就是大虎、二虎、小虎钓鱼的平均数,我们可以说他们平均每人钓了5条鱼。

  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1、大虎、二虎、小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花花姐妹,原来她们也去钓鱼了,花花姐妹可是钓鱼的高手。大虎:“你们平均每个人钓了多少条鱼?”

  2、这是花花姐妹钓鱼的条数,你估计一下花花姐妹平均每人大约钓到多少条鱼?

  3、你能算出花花姐妹到底平均每人钓了多少条鱼呢?

  三、歌唱比赛,理解平均数的必要性。

  1、森领卡拉OK大赛就要开始了,许多小动物都赶着去观看比赛呢!

  2、森林里好多鸟类都参加了比赛,最后的决赛是在黄鹂和百灵鸟之间进行的,让我们来看看决赛成绩。这是四位评委为黄鹂打出的分数,分别是96、85、90、93,当最后一位选手百灵鸟登台演出的时候,评委之一的猫先生因家中有急事由评委席退出,于是只剩下3位评委为百灵鸟打分,他的得分是93、89、94。 比赛结束了,组委会正在做最后的颁奖准备,

  3、你知道谁是这次比赛的冠军吗,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理由。

  4、黄鹂是4位评委打出的分数,而百灵鸟是3位评委打出的分数,因为评委的人数不同,所以算总分是不公平的,这个时候只有算平均分才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比赛是取平均分来决定比赛成绩的。

  四、生活中灵活应用平均数

  看完卡拉OK比赛,三位猫兄弟觉得天气太热,就派大虎到小熊冷饮店买冰糕。咦!小熊遇到什么难题了?(小熊:星期四该进多少雪糕呢?)

  这是小熊冷饮店本周前三天卖出冰糕的情况,小熊星期四该进多少箱冰糕合适呢?

  五、平均数的应用

  看完卡拉OK比赛,虎虎三兄弟回到家里看电视,突然他们被一则招聘启示吸引住了,(读招聘启示)森领国王足球队可是森林里最好的足球队,作为狂热的足球爱好者,大虎、二虎和小虎当然都想加入森林国王足球队啦,这是三兄弟最近5个赛季的进球数,你认为他们当中谁更有可能被森林国王足球队选中?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例1、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那一位上面。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天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天吗?(同学们回答3月12号)对3月12号是植树节。所以在植树节这天学校安排同学们去山上植树。看他们正干的热火朝天(看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通过这幅图,你得到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画面的内容。

  3、出示例1

  三年(1)班和三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4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会怎样列式:(学生列式:42÷2。)

  (2)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同学们分组分小棒。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平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4)笔算:42÷2。

  教师:刚才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对了,如果这道题用笔算怎样算?今天我们来学习笔算除法(一)。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一)

  笔算除法的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法。

  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先写除法的竖式,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去的数,把4写在42的十位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分去的数,写在上面落下来的被除数2的下面,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提问:做笔算时,先从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4、出示例题2。

  四年(1)班和四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了5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让学生自行动手操作,弄清算理。

  教师:52平均分2份,让我们一起拿出52根小棒来试着分一分。

  ①先分5捆,每份2捆,共分去4捆,还剩1捆,余下的1捆怎样分?

  ②把余下的1捆拆开,与2根小棒合并起来是12根,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③先分得的2捆,就是2个十,再分得6根,一共分了26根。

  教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在动手操作时,是先分整捆,也就是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是2,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还剩1(余1捆),余下的1和除数比较,余数比除数小,余下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2落下来,1个十连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余数是0。

  (3)比较例题1和例题2的异同。

  相同: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要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除法竖式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

  让学生用竞赛的形式开始练习,看一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作业: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例1 42÷2

  例2 52÷2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学会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说说40÷2可以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现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几根?

  师: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21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充分的说一下)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学们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师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

  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

  2)得数是多少?(让学生感悟口算的难度,可以找举手的同学说说,但大多数同学口算还是有难度)不像前面的题那样快的说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现了余数。)我们可以先借助小棒来分一分。想想,应该分几次?试一试!

  3)用小棒来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再找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再找个同学复述一下。

  4)尝试笔算:口算比较困难的题我们可以摆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摆出来,那就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好朋友来帮忙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

  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

  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

  4、尝试练习

  1)9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

  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

  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同桌合作中,经历自己选定测量单位、对数学课本面积进行测量的过程。

  2、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结果(测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重难点: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具准备: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纸(边长为10厘米、5厘米、3厘米、2厘米的正方形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老师今天遇到两名同学在为一个问题争得耳红面赤,什么问题呢?老师一问情况给他们支了一招,化解了他们的矛盾,偏偏这个方法也是咱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要准确地知道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就要学会测量和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面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下面看我们这节课要完成那些学习目标:

  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出示自学指认真看课本86-87页内容。按照书中的要求同桌合作测量数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并把测量结果填入书中的统计表。然后小组内交流。(交流、整理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交流选用的测量单位、测量的方式与结果。同时,把不同测量单位测量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小组思考交流1、你的测量结果和别人的相同吗?为什么?2、怎样才能使大家的测量结果(正方形的个数)相同呢?(8分钟后展示测量结果,比谁能回答对思考中的问题)

  四、先学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合作选定单位进行测量。

  2、组间交流测量单位、过程和结果。

  3、抽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4、师问:你的测量结果和别人的相同吗?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测量单位不同造成的)

  5、怎样才能使大家的测量结果一致呢?(选用相同的测量单位)

  6、做一做: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生自由汇报)

  五、后教1、教师对于学生的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更正。

  2、组内交流这节课的收获,组间汇报。

  3、教师小结。测量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时候,选用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越大,测量的结果也就是正方形纸片的个数就越少;选用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越小,结果得出正方形纸片的个数就越多。

  六、当堂训练1、用数学课本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先估计,再实际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等于多少个数学课本的面积?(不够一整本数学书封面的按半本算。对比一下,你估计的怎样?)

  2、课本第87页练一练第2题。

  3、学生分组讨论第87页“问题讨论”。讨论后汇报结果。

  七、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自选单位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测量时所用的单位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单位小,结果的个数就多单位大,结果的个数就少

  九、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第9~1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

  2、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知道其表示的含义。

  3、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知道其含义

  2、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同桌互相背诵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介绍。

  小象、小牛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最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

  (出示)小象:4分钟252米

  小牛:3分钟252米

  小熊:4分钟216米

  2、提问: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板书):小象跑了252米,小牛也跑了252米,小熊跑了216米。

  小象跑了4分钟,小牛跑了3分钟,小熊也跑了4分钟。

  师:我们把它们跑的距离叫做路程,4分钟、2分钟都叫做时间。

  (板书):路程、时间

  3、师:谁跑得最快?(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用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是你是怎么比的。

  4、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反馈。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推理比较速度的快慢

  1、交流比较方法,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2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推理和求每分钟跑的米数。)

  (板书):推一推

  (板书):算一算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你来说一说算式?

  (板书):252÷4=63

  252÷3=84

  216÷4=54

  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算出了它们每分钟分别跑了63米、84米、54米。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推一推的方法,推算出:小牛跑得最快。也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

  (二)认识速度单位,读、写及含义

  1、出示速度的定义。

  我们把每分(每小时、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板书)

  2、速度单位及其读法和写法

  (1)分别说一说小象、小牛和小熊的速度。

  (2)自学课本,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①:如何表示在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也就是如何表示速度呢?

  问题②:怎样读写速度?

  问题③:想一想,速度单位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还有吗?怎么写?

  3、学生汇报。

  4、结合三者的速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跑得快”。

  5、小结:速度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用/分隔,/的左面是长度单位,右边是时间单位,合起来就是速度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三)跟进练习。

  认识不同的速度,先读一读,再说一说每个速度的'含义。(课本第10页)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本第9页)

  1、(出示)双层火车3小时行了444千米,庞巴迪火车2小时行了332千米,这两辆火车哪辆的速度快?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提问:你们是怎样来求速度的?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小结:我们可以用:路程除以时间,来求速度。

  2、完成课本第10页:算一算。

  四、总结归纳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1、收集不同的速度。(网上、报刊)(读一读和书出其表示的含义)

  2、师:同学们,下课后请你们到操场上,绕着跑道走一圈,记录所用的时间,然后估算一下你步行的速度,填在书上第10页的做一做中。

  检测练习:练习册P7

  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谁跑得快)

  怎样比?

  1、推一推

  2、算一算:每分钟(每秒、小时)跑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单位:千米/时、千米/天、米/秒、……

  小象252 ÷ 4 = 63(米/分)

  读作:六十三米每分,表示:小熊每分钟跑63米。

  小牛252 ÷ 3 = 84(米/分)

  读作:八十四米每分,表示:小牛每分钟跑84米。

  小熊216 ÷ 4 = 54(米/分)

  读作:五十四米每分,表示:小熊每分钟跑54米。

  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学习目标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导学案

  自主预习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月大月:xx、xx、xx、xx、xx、xx、xx、31天

  小月:xx、xx、xx、xx、30天

  二月:平年xx天闰年xx天

  日1日=xx时

  时1时=xx分

  分1分=xx秒

  3、做一做P114页第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xx个月24个月=xx年

  (2)、7月有xx天15时是下午xx时

  (3)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一天共开放xx小时。

  交流合作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忆?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

  反馈测评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

  (2)再求下午在校时间: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时间:

  2、出示钟面:

  (1)现在是几时几分?

  (2)17:00开往长沙的火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还有多少分钟开车?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误了时间,会怎样?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间,时时处处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利用时间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

理解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商0”。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0÷4= 0÷7= 0÷1= 0÷5=

  810÷9= 420÷6= 450÷5= 0×8=

  2.笔算。

  808÷4= 405÷3=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1)从图片中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带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笔算过程,在黑板上展示

  可能:

  (4)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正确?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研究650÷5的计算方法。

  想一想被除数的末尾的0如何处理?

  (6)明确简便写法

  小结:被除数个位是0,且十位计算完成,0除以5可以省略不写,商0占位。

  2、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如果带245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几根?还剩几元?

  (2)你可以自己尝试着进行计算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当被除数没被除尽,商怎么写?

  小结:当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且小于除数的时候,我们在个位上商0,并把余数直接写下来。

  3、总结提升

  出示图片竖式1、竖式2

  (1)两个算式个位上都商了0,有什么不同?

  (2)交流汇报:算式650÷5,被除数个位是0,且十位计算完成,0除以5可以省略不写,商0占位。算式245÷8,被除数个位是5,小于除数8,所以商0占位。

  (三)拓展延伸

  1、完成书25页;做一做

  (1)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你在计算时有什么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631÷3、843÷6这两道题中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办?

  可以迁移上一课时中间带0的除法,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3)汇报讨论过程,展示计算结果

  3、计算讨论:是不是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商的中间或末尾就一定有0?

  出示:720÷5 = 408÷8=

  (1)完成计算。

  (2)汇报总结: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商的中间或末尾不一定有0。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T缓缓地拉出贴有手掌印的黑板)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大小。

  二、认识面积,观察比较。

  (一)认识面积。

  1.课桌的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得多。

  2.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3.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要大得多。

  (二)观察比较。

  1.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你能找到两个面,用大/小些、大/小得多或者差不多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互相说说。(互说——指名说)

  2.S汇报。

  A、若学生直接说到面积。 T:真了不起,已经能用今天学的新词语了。

  B、若学生只说到面。 T: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的大小呢?

  3.(T拿出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上有很多面,你能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吗?(让学生用面积)

  三、动手探究,培养能力。

  (一)引发矛盾。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

  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

  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

  --1学生汇报方法中间不要打断他。2评价以学生为主。

  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面”和“面积”的转换。

  4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4.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练习。

  1.(T出示课件:没有方格的图,但是有编号)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呢?(数方格)

  2.S独立作业。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深化体验。

  (一)课堂小结。

  1.T:我们今天学了——面积。

  T:还会说了“***的大小就是***的面积。”你能试着说说吗?

  2.(T出示湖面照片)

  T:王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到里面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吗?

  (T出示房子照片)

  T: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二)周长、面积谁的本领大。

  T:“面积先生”和“周长先生”的本领有没有高低啊?我们要和“面积先生”做朋友,也要和“周长先生”做朋友!

  如果时间够,做书上“想想做做”第四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时间:总第1课时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3.归纳小结。

  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练习一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第9题、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第三单元

  统计

  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材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

  第二课时

  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例2,练习十第2、3、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

  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非常关心同学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体重,身高等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1)班第一组5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提问:请你制作一张这一组同学身高的条形统计图,你想怎样制作,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先让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进行讨论)

  汇报:如果每一格代表1厘米的话,这张条形统计图要画得非常大,如果每一格用10厘米和更大单位的话,不容易体现这五个同学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数据都集中在一个段里,只相差几厘米。

  教师: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想个办法帮你们解决。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制作身高统计图

  教师:我们即要使每个同学的身高情况,看得很清楚,又不至于把图画得太大,教师建议大家0-137 厘米这一段的长度用一格子表示。那画的时候,第一格不能画成线段,而应画成波浪线,意思表示我们中间省略许多小格。

  出示示意图,第一小组学生身高统计图。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学生动手制作,然后教师出示示意图讲评。

  2、制作体重统计图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身高统计图制作一张体重条形统计图吗? 小组合作完成,评价交流。

  3、看书了解: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提问:根据前两张的统计图和这张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条形统计图的第一格和其他格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3题。

  教师:第一格表示90秒,后面的几个小格你想怎么标上数据,根据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设计说明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设计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

  3.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时钟模型

  学生准备 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认时间。

  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口述,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的好。

  (1)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12时,用动作示范一下。

  (2)老师报出下列时刻: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教师边板书边提问)

  2.导入。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如果同学们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那么应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词。有没有一种不用加文字说明的计时方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归纳出12时计时法的特点,并理解12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12时计时法在实际运用时要有限制词,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表示时间的更为简便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经历过程,体验感知

  1.体验生活中的“一天”。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8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出在主题图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汇报小女孩在一天中的作息时间)

  2.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学生发表意见,教师不作答复)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在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境。(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

  师: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12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0时。

  师: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刻了吗?一起说说看。(0时)

  3.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

  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课件演示)现在是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

  师:(钟面显示早晨6时45分)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师:(钟面显示上午10时15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师:(钟面显示中午12时)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师:(钟面显示下午3时30分)小女孩和同学们在跳绳。

  师:(钟面显示下午6时)现在是什么时候?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师:(钟面显示晚上7时25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师:大家在睡梦中,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什么时候?(夜里12时)到了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并学会新的检验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两种方法解答连除应用题。

  难点: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乘应用题,请大家看这道题。

  (投影出示复习题)

  三年级同学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15×3×2                   15×(3×2)

  订正时请同学分别讲清算式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师:我们把这道连乘应用题改变一个条件和问题。即把问题改为已知条件90人,把已知条件中每组15人改为问题。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后,(老师投影出示例题)看看同学们是不是这样改编的。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默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线段图投影片。

  请同学在作业本上解答,几个同学写在玻璃片上,订正时用。老师在学生做题时,行间巡视,个别指导,做到胸中有数。订正时,每人看着投影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老师板书)

  (1)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90÷2=45(人)

  (2)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45÷3=15(人)

  (1)一共分了多少组?

  3×2=6(组)

  (2)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90÷6=15(人)

  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请同学分小组说一说、互相启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请别人解答。(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生:第一种解法用90÷2=45(人)是先求每队有多少人。再用45÷3=15(人),求出每组有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2个队一共有几组,用3×2=6(组),(插问用2×3=6行吗?为什么?)再用90÷6=15(人)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师:如果真的理解了解题思路,那么我们想一想怎样列综合算式。请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几个同学写在玻璃片上)

  订正时,老师板书。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90÷2÷3                   90÷(3×2)

  =45÷3                    =90÷6

  =15(人)=15(人)

  同时讲清每种解法的思路:

  第一种解法:用90÷2表示求每队有多少人,再除以3是求每组有多少人。

  第二种解法:3×2表示2个队共有多少个组,再用总人数90除以组数,就是每组有多少人。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查呢?

  (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

  师:可以,这也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检验方法,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检验方法呢?(给同学们思考的时间)然后老师介绍另一种检验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已经求出每组有15人,又知道每队分成3组,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可以求出每队有45人)知道每队有45人,又知道分成2队,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可以求出2队共有90人)这样得出的结果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我们解答正确。这也是一种检验的方法,从结果推到已知。今后我们在检查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可以确保解题的正确。

  做一做:(投影出示)

  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再检验)

  师:默读题、审题。先用分步计算,再综合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根据班上好、中、差三种类型同学,分别给他们玻璃片,订正时老师选用)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336÷7=48(元)12×7=84(个)

  48÷12=4(元)336÷84=4(元)

  336÷7÷12                336÷(12×7)

  =48÷12=336÷84

  =4(元)=4(元)

  答:每个保温杯4元。

  订正时,请同学说明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336÷7=48(元)表示每箱多少元。再用48÷12=4(元)表示每个保温杯多少元。这种解法是先求每箱的价钱,再求每个的价钱。

  第二种解法:先用12×7=84(个)表示7箱共有多少个保温杯,再用336÷84=4(元)表示每个保温杯多少元。这种解法思路是先求7箱共有多少个,再用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每个保温杯的价钱)。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请两个同学互相叙述一下检验的过程。

  (三)巩固反馈

  1、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43个同学,一共栽树258棵,平均每个同学栽树多少棵?

  选择正确的列式写在作业本上。

  A、258÷2÷43              B、258÷(2×43)

  C、258÷43÷2              D、258÷(43×2)

  订正时请说明解题思路。

  2、对比练习。

  (1)百货商店卖出3箱上衣,每箱20件。每件1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百货商店卖出3箱上衣,每箱20件,一共卖了720元,每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

  独立解答后,请同学分析两题之间的关系。思考“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下节课我们再重点研究。

  作业:第104页第1题。

  小资料〔解答应用题的检查和验算〕

  学生解答应用题以后,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算,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解答中的错误,又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良好学习习惯。

  解答应用题的检查,主要是复核列式与计算是否正确。具体做法是重新审题。根据题意想一想每步算的是什么,选择的已知条件和运算方法对不对,然后再检查计算是否有误,单位名称及答案书写得是否正确。

  检查时,也可以根据有关知识,估计、判断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与题意一致。比如,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得数应介于这组数据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又如,求节约后的消耗量,如果计算结果比原来的消耗量还大,说明解答有误。虽然这是一种初步的、粗略的检查方法,但是能很快发现一些明显的错误。

  解答应用题的验算,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把答案当作已知条件,把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视为问题,然后列式计算,看结果与这一条件有没有出入。实际上这是一种改编原题,再列式计算的验算方法。当解答原题需要逆向思考时,用这种方法列式验算比较容易。如果解答原题只需顺向思考时,交换问题与条件再列式验算的思维难度反而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检查或验算。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如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两数的应用题,只要验算两个得数的和与差就行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它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的。本课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认识了面积单位以及通过数格子的方法知道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让学生数一数长方形中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理解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只要看它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其次,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明确每行摆的个数和行数的乘积就是面积单位的总个数,即多少个面积单位。第三,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表象,沟通长方形的长、宽与每行摆的个数和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用面积单位拼摆不同的长方形,并用表格记录长、宽和面积,体会数的意义不同,数值的大小是相同的,面积单位的总个数是长、宽这两个数的乘积,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估计长方形的面积,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长、宽各摆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长、宽,算长乘宽的积……对于学生的各种计量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比较,特别是第三种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要请学生讲算理和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至于正方形面积公式,学生是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迁移形成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推理、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你们能用数学语言说一说,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3、你们的学具里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有多大?现在老师把它放到大屏幕上,今天,我们就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感悟测量方法

  1、课件出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里面有几个1平方厘米?还有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有28个1平方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小结:长方形有几个1平方厘米,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由此可见,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只要看它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3、估测一下桌面上绿色长方形的面积。

  (1)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

  (2)学生动手在绿色长方形上摆放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要摆放整齐。师巡视。

  (3)谁来说说绿色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学生汇报:一行摆6个,摆3行,6×3=18(平方厘米)

  (5)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

  4、课件出示:一行摆5个,一列摆4个的长方形。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自己的想法。

  5、测量长方形的面积还要再摆满小正方形吗?我们刚才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一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

  (二)、推导测量方法

  1、计算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也这样摆小正方形吗?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

  2、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推测一下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3、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一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5个1厘米,长是5厘米;摆4行,宽可以摆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有4个1厘米,宽是4厘米。(课件展示)

  5、通过刚才的推测,我们发现一行摆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的厘米数是相同的,摆的行数与宽的厘米数是相同的。

  6、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测量方法

  1、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活动要求:

  拼一拼: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填一填: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在第66页的表格中。

  想一想:

  ①你的长方形里有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②这个长方形长、宽分别是多少?

  ③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2、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3、通过大家动手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的确都是等于长×宽。现在算长方形的面积还要拿面积单位去摆吗?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4、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通过猜想、验证你们获得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这么厉害,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老师在电脑里画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猜猜老师可能怎么画?

  (2)计算屏幕上长方形的面积:长10米、宽6米;长6米、宽6米。(通过课件演示将长方形逐渐变成正方形。)

  5、自主推导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张长方形的A4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四、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五、拓展延伸: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 = 面积单位的个数

  长方形的面积 = 一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

  ↓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 ↓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 6×40= 200×20= 80×50=

  12×8= 32×20= 150×4= 240÷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数学例1: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

  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

  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3)反馈练习:

  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 ),买多少叫( ),一共用多少钱叫(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② 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25×3=75(千克)

  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

  150×4=600(千克)

  (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反馈练习:

  ① 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

  ② 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 )×( )=总价 ( )×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

  五、布置作业.

  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板书设计

  省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1-1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1-1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11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1-07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5-24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推荐01-21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