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寻到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就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写作文。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a、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
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
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有关的资料?
(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的资料。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北上抗日。在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的路线。教师投影出示红军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3)有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
(4)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教师小结: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的'这些资料。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字词)
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远征:指两万五千里。
只等闲:等闲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在课文里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向上跳跃,起伏跳跃。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气势雄伟。
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
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
四、指导朗读,教学生演唱《》。
五、布置作业
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1、学习首联。
(1)请同学们读读首联,有哪些语句不理解?
(2)学生质疑。
(3)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等闲”
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闲:空闲、闲置;等闲:如同空闲、等于闲置。
引申的意思:把这个词带入诗句中,联系上文说说“等闲”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无足重轻。)
理解“只”。
投影出示:
(4)读首联,读出语气。
(5)同学之间评读。
(6)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7)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
(8)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
(9)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的含义。
(10)再次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颔联。
(1)读读这一联,找出哪些是难以理解的词语?(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2)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
(3)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
(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走:滚动;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4)投影练习:
把( )比作翻着的细小的浪花。
把( )比作( )。
(5)再读这一联。
A.用“不仅……而且”回答。(不仅写出了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
B.朗读颔联。
3、学习颈联。
(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
(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
(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
(5)讨论归纳:
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再读这一段。体会思想感情。
4、颔联、颈联的小结
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
(1)讨论后回答。
(2)这里所说的困难仅仅指千山万水吗?
(3)除去这些自然界中的困难,还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学生甲:万水千山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困难,还泛指所有的困难。
学生乙:红军在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比如:在中,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地上有几十万的大军围追堵截。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
(4)再读这两联,体会思想感情。
(5)这两联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
(6)学生讨论自学。
学生甲:这两联,两两相对,就被称为对仗。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
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学生乙:我发现这首诗押an的韵。
(7)自由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前三联的内容。
2、想一想前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尾联。
1、读尾联。
2、岷山——红军翻过的最后一座山。此时,红军战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读出这种心情。
4、理解:
(1)更喜:对胜利充满信心。
(2)尽开颜:
投影出示:
什么人“喜笑颜开?”
(红一、四方面军以及所有的革命军民)
5、品读。
三、总结全诗。
1、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
2、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吟诵诗句,背诵诗文。
1、反复朗读课文,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读音技巧,再现诗中意境。入情朗读。(可以采用配乐朗读。)
2、检查背诵。
五、作业
1、朗读并背诵。
2、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句,分五小结,从几个方面来描述,抒发了作者对自身理想的追求,期望世界儿童能够互相尊重,不分国籍与肤色,都平等对待。
这首诗歌外表上是写作者对世界儿童的描写,其实寓意深刻。实际上是借此来抒发自身的感情和胸怀。诗歌虽篇幅短小,但层次清楚。表达了作者期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同学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目标:
1、在双基目标中,要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背诵;
2、能力目标中让同学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同学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同学的阅读能力;
3、在道德情感目标上,通过学习,激发同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的发明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
根据儿歌内容理解词的意思,背诵儿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同学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把你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同学和老师把自身搜集的资料一起展示出来,并说说你所了解的内容。
你们谁能说说自身最熟悉的国家风俗。
人们常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就像开放在世界这个大花坛中不同颜色的花朵,你们就是最美丽的.那一束。
板书课题:最美的花束
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感知生字、词。
自由朗读这首儿歌,画出不认识的字。
这些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办?
自由学习不认识的字,可通过问他人、查字典、猜字等一系列方法。
画出自身不理解的词,和自身认为比较好的词。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困生。
出示带生字的词,开火车读。
例如:漆黑、花冠
分小节朗读儿歌,读准字音。
同学分小节朗读儿歌,其余同学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读音是否准确,读后同学互评。
三、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投影出示:课文中的图
1、你看到了什么?课文里是怎样说的?同位互相读一读。
在每一小节里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提出来。
2、课文中的“你”、“俺”、“他”指谁呢?
3、分组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三、再现情境,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
拓展延伸。
读了诗歌,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实践作业设计:
回家读儿歌、并且要背过,把课文中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明白在怎样用。
五、总结。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6个会认字,其中包括多音字几;学会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的妙处,丰富语言积累。
3、明白最困难得莫过于战胜自己这样一个道理,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的妙处,丰富语言的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中作者参加越野跑的图,问:你知道图上的人在干什么吗?想知道这次越野跑的结果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我战胜了我自己》。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圈出文中生字,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
2、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4、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字。
5、生字、词语回归课文,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重点抓住2、3小节赛中这一部分去读,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来理解、感悟。
2、议一议:我是怎样战胜自己的?
3、比赛结果怎样?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最大的奖励是我战胜利自己?
引导学生理解最困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这句话。
4、联系自己说一说:你有过这样战胜自己的经历吗?今后你如果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四、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把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摘抄下来,丰富语言积累。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班超这两个字,写好走字旁,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横捺,要写稳,以托起右上半部分。
3、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4、扩词,造句练习。
三、发散思维:
1、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联系上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自信》,你又明白了什么?
指名说。
四、拓展延伸。
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特别是要谈谈自己今后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五、实践练习:
1、课外阅读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操。
2、找一找有关自信、战胜困难方面的格言,读读抄抄,激励自己。
板书设计:
8 我战胜了自己
赛前赛中赛后
躲、怕暗下决心喘着气
央求换人拼命向前很累,却很高兴
全身发抖咬紧牙关获得缎带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2、认识本课生字,能准确认读。
3、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你指我读,你说我猜。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大家读?(出示字卡片)
护 牢 孔 雀 锦 丛 鹂 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大家都准备了动物图片或头饰,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请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1)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
(2)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
1、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很有趣,有意思,我们也来听听它们的介绍好吗?(指名介绍)
2、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读读吗?(自由读)
3、你们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拍手歌)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4、能背诵的小朋友可背诵。(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二、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三、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识字七
保护动物要牢记 大小动物都有家
人和动物是朋友 保护动物是大事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能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
生:我喜欢……,他有……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
4、提问:什么叫绝招?
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
(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
2、读准下列字音:
憋气 腮帮子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攥得快 尴尬 撇到
下巴颏 咧开 羡慕 握拳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P80~8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1、综合性学习指导:
第一次指导: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确定音乐戏曲、古代名人、古代建筑、书法绘画、民族风情、神话传说、民间工艺、传统文化等几方面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以及时间安排,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第二次指导:分组进行指导,询问活动开展情况,给予恰当指导,主要是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有的内容过多、过杂、过繁、偏离,指导挑选;怎样把搜集到的内容分门别类;用什么形式体现,如用卡片、图表。
第三次指导:提醒学生对自己前一段的活动做一下小结,并为交流展示做准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2、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二课时 (口语交际 展示台)
一、赛前总动员
(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擂台赛。)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画面来感受感受吧!
(课件进入主页面,任意点击“编织、脸谱、剪纸、泥人、篆刻、端午节、元宵节”等选择欣赏,课件将自动播放,结束时点击“返回”键回到主页面。)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大家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许多资料。这两节课我们要举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擂台赛。请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向大家作个汇报。
(点击“比赛规则”和“评奖方法”,课件出示:
1、“擂台赛规则”:
⑴ 每小组选一名“代言人”,“代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⑵ “代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评委”们的提问。
2、“评奖办法”:
“评委”根据发言情况以及搜集资料的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选。
3、“评委成员”:全班同学。)
二、赛前准备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将自己的资料整理整理,再商量一下用什么方式向大家介绍。
2、组内评选:推出“代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三、擂台大赛
1、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2、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代言人”向别的小组的同学介绍本组搜集的资料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评委”可以提问。
3、每位“评委”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四、评选颁奖
1、所有“评委”根据发言情况以及搜集资料的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选。
师:看来每组同学都是有备而来呀,这场擂台赛到底谁胜谁负,哪个小组的活动又开展得最好呢?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吧!
2、为获奖小组颁奖。
五、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第三课时(习作)
一、讲活动
1、回忆近期开展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呀!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搜集了那么多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那,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呢?
2、小组交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3、全班交流:
⑴ 指名同学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说出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介绍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⑵ 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介绍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的和谈学习体会的要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二、写活动
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记录活动过程的,可以介绍自己学到的有关知识的,还可以谈学习体会的,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交流习作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四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园地”要举行一次闯关比赛,并给同学发来了邀请信。
(点击课件,出现邀请函,:同学们,“语文园地”要举行一次闯关比赛,请聪明勇敢的同学参加。这次比赛共设三关,闯关成功的同学都能获得一颗“智慧星”,三关都能闯过者被评为 “聪明娃”。 )
二、活动过程
1、第一关 我的发现:
⑴ 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请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⑵ 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① 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② 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⑶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 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请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如“大同小异、因小失大、小题大做、左右为难、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等。
② 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⑷ 奖赏:闯过第一关的获得一颗“智慧星”。
⑸ 激励过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哟。再接再厉,开始闯第二关吧。
2、第二关──过目不忘(读读背背):
⑴ 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⑵ 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⑶ 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⑷ 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① 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② 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⑸ 奖赏:闯过第二关的获得一颗“智慧星”。
3、第三关 读读认认:
⑴ 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⑵ 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⑶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⑷ 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可选用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方式进行。
⑸ 全班交流。
三、总结全课
评出星星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随文认识"飘""装",学习新部首"风""衣"。
3、了解水乡的一些特点,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观看水乡图片,激发审美情感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片,想看吗?(示:江南美景)
二、进行文本对话,升华审美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
板课题:21 水乡歌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体现水多的词句,标出相关词语。
2、指名读、评。
3、想象:如果给你一张纸,你想画什么来表现水多。
4、课件显示,理解"渠"。
5、男女赛读第一自然段。
6、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师板书:船多)
3、从哪儿看出船多呢?相机指导朗读
4、学习生字"飘"
5、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倾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美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你还喜欢水乡的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欣赏乐曲《太湖美》
2、自学本段,你读懂了什么?(板:歌多)
3、哪些句子使你觉得歌多呢?
指名读、评
4、学习生字"装"
5、质疑、解疑
6、齐读
[以上三个自然段根据学生提出的喜欢哪个自然段进行变序教学]
三、引导实践活动,进行审美创造
1、配乐齐读
2、自由选择练背
3、编诗:家乡什么多?
_______多。
千_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设想
《四季》是一首童趣浓厚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能唤起学生的想像,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这篇课文时,我们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言语,启迪智慧,让他们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与可爱。
一、 体验阅读、读中见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和新闻记者实践。教学《四季》一课,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把自己当成草芽、谷穗、雪人来体验,体会出这些人性化了的事物的兴奋与自豪。
二、 想像入境、情感熏陶
儿童诗的语言亲切、生动,意象简单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四季》也是如此。在读通读懂后,我在诗歌的空白处设计了这样一些提问“尖尖的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小鸟会怎么回答呢?”“假如你是荷叶,你还会对青蛙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坐在荷时上的青蛙,你又会对荷叶说些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由的联想去填补这些空白,欣欣然走进诗的意境。这种想像说放能使学生入情入境地,多而达到与作者和教材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 句式迁移、创编诗歌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四季》这篇课文中句式一:(什么)(怎么样),他对(谁)说:“我是(什么)天。”在文是出现三次。句式二:(谁)(怎么样),他(怎么样)地说:“我是(什么)天。”学完整首诗拮我让学生用这两种句式创编儿童诗,由扶到放,由个体啼头编创到小组合作创编。这种创编,是学生发挥想像的创造性思维,是发自内心的抒发,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 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注重在小学一年级起,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故在教学的多个环节,设计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在学生读通读顺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 从图入手激发兴趣
1、 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2、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
3、 师:每项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景色吧!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
[教学刚开始,出示四季景色课件,一方面激发学习兴兴趣,另一方面以画面为凭借认识,相应的四个生字。]
二、 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音。
(二)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
(五)随着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看图说出春天的景色,说说草芽的样子。学生交流后,指名读,及时评价。说一说小鸟听了草芽的活会对小草说什么。
2、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说说池塘里夏天的美丽,说说“假如你是荷叶,你会对青蛙说什么?假如你是坐在荷叶上的青蛙,你会对荷叶说什么?,又会对荷花说什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3、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引导学生:谷穗弯弯的.,黄澄澄的成熟了,他会想些什么?指名读,评价。
4、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先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冬天,说说冬天能玩什么。再用朗读竞赛的方式来组织读好这一小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加动作。
5小结:你看,其实四季都很美,只要你用心地去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四季的美丽与可爱。
[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自由选读便是“触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学生这时的读必定是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的点拨,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对语言有细腻的感悟。]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一)教师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四季》这首诗歌。刚才你们一节节读得挺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一比。
(二)老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练读,小组里学生互读互评。
(四)指名朗读,伺机进行评价。
(五)自由练背诵——小组合作背——全班齐背。
四、拓展训练创编诗歌(以文中出现的句式创编)
(一)扶着引导学生创编
1、出示图片(有桃花、蜜蜂),并提供句式:
桃花,他对说:“我就是春天。”
2、出示图片(有柳枝、行人等),提供句式:
柳枝,他对说:“我就是春天。”
(指名说,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动态等方面去说。)
3、不出示图片,只提供句式:
,他对说:“我就是春天。”
(二)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创编
1、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仿照书上的句式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上台汇报(可以派代表,也可以四人一齐上台),教师伺机评价指导。
3、教师小结创编情况。
五、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一)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二)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三)交流书写体会。
(四)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认真看
(五)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六、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一)口头创《四季》,请家长记录,并向校刊投稿。
(二)用画画出你喜欢的四季美景,在班级的展示台展示。
(以上两项任选一项完成)
[这一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课内外结合,以及和其他课程的融合。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并培养兴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