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时间:2024-10-29 08:40:10 王娟 小学体育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精选10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1

  〖教学目标〗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教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为实践活动课,内容设计将数学与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一般学生每一学期都会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也经常观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对于书中所提及的体育问题可以说经常接触,并在不同层面上有过思考。基于这一点,书中的两个问题,部分学生是可以解决的。但要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要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有序思维的方法。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案例点评〗

  1、让学生学喜欢的数学

  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才是学生最爱学的数学,为此教师创设一个参加体育节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体育比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似乎已经忘记自己是在数学课上,而是在为本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出谋划策。在这样的情感支配下,学生自然在整个过程中欣然而为之,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问题的探讨与思考之中。

  2、让学生学能学的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改变教材中原有的教学情境,将两项体育比赛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节中来,使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加乐于探究。将列表格解决搭配问题的学习改为给出表格,让学生来探究表格的意义,从而认识表格,进而学习利用表格解决问题,这实际是将较难的知识易化,改变学习方式,从不同渠道接受新知识。

  3、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空间

  在研究搭配结果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探索空间。学生对找到结果进行不同方法的探索,并进行深入地交流与思考,对不同的办法的研究与探讨,突出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发现并会解决体育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的密切联系。

  2、尝试数学与体育等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呢?

  其实体育中也有许多的数学知识,你们发现了吗?发现那些数学知识?

  学校组织开展趣味体育比赛:体操表演和拔河。大家想参加吗?

  二、设计体操表演的对形

  1、让学生观看体操表演片段后,提问:刚才的表演觉得怎么样?怎样能使对形更好看些?

  2、学生设计对形的变换方法,分小组合作完成。

  3、展示评比学生设计的,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三、安排参加拔河比赛

  1、全班分四个组参加比赛,可以怎样安排比赛呢?(循环赛和淘汰赛)

  2、每两个组展开进行一场比赛,全班一共进行几场比赛?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让学生分小组安排循环赛的场次

  4、淘汰赛需要赛几场?又可以怎样安排呢?抽签进行比赛。

  板书设计

  体育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3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解决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排列组合、比赛场次等数学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计算比赛场次的方法,理解其内在的数学规律。

  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体育比赛中的相关问题,如运动员的出场顺序等。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比赛场次问题的规律,并能用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

  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排列与组合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体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表、动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降低学习难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体育比赛的视频片段,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或田径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比如,一场篮球比赛有多少支球队参加?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体育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比赛场次问题

  让学生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8个班比赛,比赛场次为1+2+3+4+5+6+7=28(场)。

  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思路来思考。因为每个班都要和其他(n-1)个班比赛,一共n个班,所以比赛场次为n×(n-1)÷2。对于8个班,即8×(8-1)÷2=28(场)。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比赛场次。可以让学生用点表示班级,用线段表示两个班级之间的比赛,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画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从第一个班开始,分别要和其他三个班比赛,共3场;第二个班已经和第一个班比过了,所以只需要和剩下的两个班比赛,共2场;第三个班再和剩下的一个班比赛,共1场。最后将所有场次相加,3+2+1=6(场)。

  引导学生观察比赛场次与班级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如果有n个班级参加比赛,那么比赛场次就是从1加到(n-1)的和,即1+2+3+...+(n-1)。

  示例1:三年级4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示例2:如果有8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按照这样的比赛规则,一共要赛多少场呢?

  运动员出场顺序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名运动员有3种出场选择,第二名运动员在第一名运动员确定后,就只剩下2种选择,第三名运动员就只有1种选择了。

  让学生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的出场顺序:假设三名运动员分别为A、B、C,那么出场顺序可能是ABC、ACB、BAC、BCA、CAB、CBA,共6种。

  介绍排列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这里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问题,排列数记为A。根据排列数的计算公式A=n!/(n-m)!,可得A=3!/(3-3)!=3!=3×2×1=6(种)。

  示例3:在一场体操比赛中,有3名运动员参加自由体操项目的比赛,他们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基础练习

  5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每两个班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有6名同学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采用淘汰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提示:淘汰制是指每场比赛淘汰一名选手,最后只剩下一名冠军,所以比赛场次比参赛人数少1。)

  从1、2、3这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拓展练习

  学校组织运动会,三年级有8个班参加接力赛跑比赛,每个班有4名运动员,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接力顺序?

  一场音乐会有5个节目,其中有2个舞蹈节目、2个歌曲节目和1个乐器演奏节目。如果要求2个舞蹈节目不能连续演出,那么节目演出的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提示:可以先安排歌曲节目和乐器演奏节目,然后再将舞蹈节目插入到它们形成的空位中。)

  (四)课堂小结(5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排列组合的概念以及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

  (五)作业布置(5分钟)

  书面作业

  10个球队进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从4、5、6、7这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组成三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是奇数的有多少个?是偶数的有多少个?

  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体育比赛或活动,看看还能发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和同学或家人交流讨论。

  自己设计一个体育比赛的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体育中的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计算比赛场次和解决运动员出场顺序等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同时,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还可以更加紧凑一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和机会,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4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认识并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长度单位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及其换算。

  在具体活动中运用简单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自然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体育活动中。

  提高学生面对问题时主动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具准备:

  测量工具(卷尺、直尺等)

  标记物(锥桶、绳子等)

  简单计算器若干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体育比赛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你们知道比赛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中的数学。

  二、讲解知识点

  长度单位介绍: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等),并通过实物展示加深印象。

  加减运算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简单加减法则,并强调其在生活中特别是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

  分组进行接力跑比赛,每组需要先测量出发点到终点的距离,然后记录下每个队员完成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最后,小组成员一起计算整个队伍完成全程所花费的总时间。

  使用不同大小的球类(如篮球、足球)来进行投掷练习。要求学生估算或准确测量出从起点到落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尝试根据不同的力度调整投掷角度以达到最远距离。

  四、总结反思

  组织全体同学分享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蕴含了哪些数学原理,并鼓励他们今后多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思考该项目背后可能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并尝试着写一篇小报告。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5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体育比赛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难点:如何将体育比赛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你们在体育比赛中有没有遇到过数学问题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育中的数学”。

  二、讲授新课

  投篮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描述:三年级一班组织了一次投篮比赛,规定投进一球得3分,投不进倒扣1分。小明投了5个球,投进了3个。

  问题:小明应该得多少分?

  解答过程:小明投进了3个球,得3×3=9分;没投进的2个球,倒扣2×1=2分。所以小明总共得9-2=7分。

  乒乓球循环赛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描述: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循环赛,结果三人获胜的场数各不相同。

  问题:第一名胜了几场?

  解答过程:由于是循环赛,每个人都要和其他两个人各比赛一场。因此,总共会有3场比赛。由于三人获胜的场数各不相同,所以第一名只能胜2场(因为如果有一个人胜了3场,那么其他两个人就只能各胜0场和1场,这与“各不相同”矛盾)。

  足球小组赛中的积分问题

  情境描述:世界杯足球小组赛,每组四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场比赛胜队得3分,败队得0分,平局时两队各得1分。各小组之间全赛完以后,总积分最高的两个队出线进入下轮比赛。

  问题:如果有一个队总积3分,这个队有可能出线吗?

  解答过程:有可能。如果一个队总积3分,说明它赢了1场比赛(3分),平了0场(0分),输了2场(0分)。在其他三队中,如果有两队积分都低于3分(比如一个队2分,一个队1分,一个队0分),那么这个积3分的队就有可能出线。

  三、巩固练习

  给出一些类似的'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体育中的数学应用。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些体育比赛,尝试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6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体育比赛中的排列组合、比赛场次等问题。

  理解并掌握不同比赛规则下计算比赛场次的方法。

  难点

  找出体育比赛中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体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图表、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降低学习难度。

  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片段(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比如,一个球队有多少名队员,比赛要进行多少场等等。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体育中的数学。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比赛场次问题

  让学生对比三种方法,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列举法直观但比较繁琐,当班级数量较多时不适用;画图法形象易懂,但对于班级数量较多时也不太方便;计算法简洁高效,但需要理解其原理。

  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比赛场次与班级数量之间的关系。

  发现如果有n个班参加比赛,那么每个班都要和其他(n-1)个班比赛一次,所以比赛场次为n×(n-1)÷2。

  在本题中,n=4,所以比赛场次为4×(4-1)÷2=6(场)。

  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比赛场次。

  以四个点分别代表四个班,用线段连接两个点表示两个班之间的比赛。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并数出线段的数量,即比赛场次。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比赛组合。

  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列举结果,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列举,发现比赛场次为:一班和二班、一班和三班、一班和四班、二班和三班、二班和四班、三班和四班,共6场。

  出示问题:四年级有4个班进行足球比赛,如果每两个班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方法一:列举法

  方法二:画图法

  方法三:计算法

  对比总结

  运动员编号问题

  给出一个编号,如4218,让学生说出这个编号对应的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几号运动员。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运动员编号系统,并说明其规则和优点。

  出示情境: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编号。例如,三年级一班的5号运动员编号为3105。你能理解这个编号的含义吗?

  引导学生分析编号的规则:前两位数字表示年级和班级,后两位数字表示运动员在班级中的序号。

  提出问题:如果五年级三班的12号运动员参赛,他的编号应该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5312。

  拓展练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基础练习

  课本“做一做”题目:六年级有6个班进行篮球比赛,每两个班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提高练习

  有8名选手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采用淘汰赛制(即每场比赛淘汰一名选手),那么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

  引导学生思考淘汰赛制的特点:每比赛一场就淘汰一名选手,最后只剩下一名冠军,所以比赛场次比选手人数少1。

  学生独立计算:8-1=7(场)。

  教师提问:如果有n名选手参加淘汰赛,那么比赛场次是多少?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n-1场。

  拓展练习

  学校组织运动会,为每个班级分配了一个区域作为观众席。三年级共有5个班,每个班有40名学生。如果要给每个班级的学生编座位号,从1号开始编起,那么三年级一共需要编多少个座位号?

  先让学生分析题目,明确需要先计算出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再根据总人数确定座位号的数量。

  学生计算:5×40=200(名),所以一共需要编200个座位号。

  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座位号是按照班级顺序依次编排的,比如一班的座位号是101-140,二班的座位号是201-240,以此类推,那么你能写出三班的座位号范围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301-340。

  (四)课堂小结(5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运动员编号的规则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五)布置作业(5分钟)

  基础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思考:如果有10个球队参加足球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即每个队都要和其他队比赛一场),那么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请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拓展作业

  调查学校最近一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选择其中一个项目,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计算该项目的比赛场次或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下来。

  设计一个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并为参赛选手制定合理的编号规则和比赛场次安排方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体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比赛场次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数学应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可能是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发展。此外,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拓展练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扎实有效地进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7

  学习目标

  理解并能够使用基本单位(米、秒)来测量距离和时间。

  掌握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加减法及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材料准备

  秒表若干

  测量带或尺子

  笔记本与笔

  计算器(可选)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5分钟)

  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速度吗?”,引导学生思考速度的.概念。

  简单介绍速度=距离/时间这一公式,并解释其意义。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组: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5人。

  设定任务: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名成员作为跑步者,在操场上跑一段固定的距离(如50米),其他成员负责计时。

  执行计划:各组依次完成跑步及计时任务。

  记录数据:每次实验后,记录下所用时间和距离。

  计算速度:利用之前提到的速度公式,帮助学生计算出每位跑步者的平均速度。

  分析讨论(15分钟)

  回到教室,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比如:“哪位同学的速度最快?为什么?”、“如果我们想让某位同学跑得更快,应该怎么做呢?”等。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发表看法,并尝试给出改进建议。

  总结归纳(10分钟)

  重申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强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尝试跑一段路,并用家里的钟表或者其他工具记录下所需时间,然后试着估算自己的速度是多少。第二天回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各自的体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8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体育比赛中的相关场景,发现并解决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体育中的广泛应用。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体育比赛中的数学信息,如比赛场次、排列组合等问题,并能正确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解决。

  理解单循环赛制和淘汰赛制的比赛规则及场次计算方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计算比赛场次的一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体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体育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探究等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图表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和排列组合的原理,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呢?比如比赛的场次是如何安排的,运动员的号码排列有什么规律等等。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体育中的数学。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比赛场次问题

  出示情境:学校要举办乒乓球比赛,三年级共有4个班,每个班都要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

  提出问题:如果采用单循环赛制,那么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计算比赛场次。引导学生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分析。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展示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思路。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用直观演示法进行讲解。可以用点表示班级,用线段表示比赛场次。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总结出单循环赛制比赛场次的计算公式:如果有n个队参加比赛,那么比赛场次=n(n-1)÷2。

  拓展应用:如果有8个班参加乒乓球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运动员号码编排问题

  出示情境:学校运动会上,为了方便管理和识别运动员,要为每个运动员编排一个号码。三年级共有5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号码从1开始依次编排。

  提出问题:这些号码中,数字“0”出现了多少次?数字“5”出现了多少次?

  小组探究:学生分组探究,尝试找出数字“0”和“5”出现的次数。可以让学生通过列举、分类等方法进行思考。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说明思考过程。

  教师点拨:对于数字“0”,因为号码是从1开始编排的,所以个位上是“0”的数有10、20、30、40、50,共5个;十位上是“0”的数没有。所以数字“0”一共出现了5次。对于数字“5”,个位上是“5”的数有5、15、25、35、45,共5个;十位上是“5”的数有50,1个。所以数字“5”一共出现了5+1=6次。

  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避免遗漏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12分钟)

  基础练习

  学校组织羽毛球比赛,采用淘汰赛制,一共有16名选手参加比赛。如果要决出冠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A.15B.16C.8

  在运动员号码编排中,数字“3”在从1到100的号码中出现了()次。

  A.19B.20C.21

  6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从1到20的自然数中,数字“1”出现了()次。

  填空题

  选择题

  拓展练习

  有10支足球队参加比赛,若先分成两组进行单循环赛,每组前两名再进行淘汰赛,决出冠军和亚军,那么整个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

  为运动员编排号码时,要求号码不能重复,且是三位数。已知第一位数字不能是0,且数字之和为8,那么一共可以编排多少个不同的号码?

  (四)课堂小结(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运动员号码编排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感受和对数学在体育中应用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5分钟)

  书面作业

  计算:8个队进行单循环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如果采用淘汰赛制,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某学校举行运动会,为运动员编排号码时,从100到200的号码中,数字“8”出现了多少次?

  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体育比赛或活动,看看还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玩一个与体育比赛相关的数学游戏,如模拟比赛场次的安排等,然后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体育比赛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运用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突破了教学难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比赛场次计算公式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和练习。此外,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便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9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实例,体验数学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

  投篮比赛中的数学计算

  乒乓球循环赛中的胜负场次计算

  足球比赛中的积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你们知道在体育活动中,数学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育中的数学”。

  二、新课讲授

  投篮比赛中的.数学计算

  情境描述:三年级一班组织了一次投篮比赛,规定投进一球得3分,投不进倒扣1分。小明投了5个球,投进了3个。

  提出问题:小明应该得多少分?

  学生计算:3个进球得3×3=9分,2个未进球扣2×1=2分,所以小明总共得9-2=7分。

  教师总结: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小明在投篮比赛中的得分情况。

  乒乓球循环赛中的胜负场次计算

  情境描述: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循环赛,结果三人获胜的场数各不相同。

  提出问题:第一名胜了几场?

  学生思考:由于是循环赛,每人都要和其他两人比赛一场,所以总共会有3场比赛。由于三人获胜的场数各不相同,所以第一名只能胜2场(因为如果是胜3场,则另外两人都是0胜,与题意不符)。

  教师总结:在乒乓球循环赛中,我们可以通过胜负场次来判断每名选手的排名。

  足球比赛中的积分计算

  情境描述:世界杯足球小组赛,每组四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场比赛胜队得3分,败队得0分,平局时两队各得1分。

  提出问题:如果有一个队总积分3分,这个队有可能出线吗?

  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可能性,如该队与其他三队的胜负关系、其他队的积分情况等。

  教师总结:在足球小组赛中,积分的高低决定了球队能否出线。如果一个队总积分3分,那么它需要在与其他三队的比赛中取得一定的胜负关系,才有可能出线。但具体能否出线,还需要看其他队的积分和胜负关系。

  三、巩固练习

  给出一些类似的体育比赛情境,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推理。

  学生之间互相出题,进行数学游戏的互动。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数学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搜集一些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计算。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数学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 10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理解数学概念(如加法、减法、分数等)的实际应用。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数学解决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基本数学运算的理解。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体育情境相结合。

  【教学准备】:

  篮球若干个

  计分板或白板及记号笔

  小奖品若干(用于鼓励表现优异的学生)

  准备好相关的数学题目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教师先简要介绍今天课程的主题:“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在我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中,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篮球比赛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你们知道在篮球比赛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

  二、讲授新知 (10分钟)

  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讲解,比如计分规则、时间计算等。

  引入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如果一支队伍在一场比赛中得了87分,而另一支队伍得了69分,请问两队之间相差了多少分?”

  使用实例说明加法、减法以及分数的概念是如何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

  三、实践活动 (20分钟)

  分组进行小型友谊赛。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负责统计得分情况。

  比赛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个相关问题让学生解答,比如:“哪一组赢了?赢了多少分?每个队员平均得了几分?”

  鼓励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它们。

  四、总结反思 (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表扬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同学,并发放小礼物作为奖励。

  提醒大家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其中可能包含的数学元素。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思考该项目中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并尝试编写一道相关的小题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体育中的数学04-03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25

数学下册教案03-16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11

小学三年级教案数学下册07-16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5-24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旅游中的数学》教案03-1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1-1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