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6-07 14:14:49 初中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美术教案经典[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美术教案经典[15篇]

初中美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些都与欣赏者个体的价值观念密

  切相关。因此可以设计一些环节,和学生探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文化价值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并使自己能够初步树立和形成必要的正确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与发展,和学生一起找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部分,并能对其做

  出深刻分析,引导学生在一次次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三、教学策略

  1.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它的创造性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每件美术作品,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在教学中传达的不是概念,而是欣赏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各种美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并且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比如2004陈冰青的作品《木头人》(招贴)尖锐地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2.强调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要抛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探讨和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和学生探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文化价值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并使自己能够初步树立和形成必要的正确价值观念。课上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的层次与重难点,以引导学生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与发展。欣赏作品时还可以展示一些会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应的作品,通过讨论,说明感性知觉要和理性认知结合起来,在美术欣赏中要进行分析与研究,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让学生从对作品的直观感受谈起,通过老师或学生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

  学生的理性分析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再提升到对作品意蕴的探究和领悟上。

  3.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会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作品,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进行分析,从作品内容、作品特点、作品主题、深层意蕴、个人理解等方面引导学生,在教学检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欣赏作品的方法了解,同时感悟其它的美术作品,强化学习要求。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布置学生自学,提

  1.课前准备

  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前对教学主题有一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个初步的了解。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选择1~2件作品,谈谈你对作品的理

  2.汇报与交流解。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

  的意识,以资料呈现和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

  3.对比赏析作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品:

  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

  作品,说说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王文彬《夯歌》;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PPT展示:《夯歌》和《纺织女》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回答问题。

  内容描述:《夯歌》中,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唱响了夯歌。《纺织女》,近景是纺织工厂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远景是壁毯上画的神话故事。

  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

  用作品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中西艺术的表达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请同学们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以资料呈现的方

  物造型、构图的特点。同学们通过这式,通过直观教学,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强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

  4.教学互动与探讨

  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

  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你能分析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吗?作品分析:《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达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映照这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

  了解作者意图:《夯歌》中画家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这一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和讴歌。作品让人感

  了解作者意图:《夯歌》中画家为什么受到青年一代现身选择仰视的角度来表现?《纺织女》中祖国建设的坚定决纺织女劳动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心和美好理想。《纺

  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看到了劳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教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通过欣赏作品,理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解作品的内容和主律。通过以上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题,发掘作品的深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层意蕴,表达个人同,但都表现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对作品的看法。

  5.作品赏析

  展示作品,了解作品。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潘蓉本《铁肩担道义》;

  陈冰青《木头人》。

  PPT展示:《铁肩担道义》和《木头人》的图片。

  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功能。《铁肩担道义》表现的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等起立抗震救灾的

  什么特殊的意蕴?

  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

  教师: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欣赏下面两幅中外美术作品:东汉《铜奔马》;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讨论、比较与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6.教学讨论与互我们在欣赏任何一幅作品的时候,作品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

  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情景,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木头人》尖锐的讽刺了现代社会中部分不良的社会风气。

  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教师: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

初中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初中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了解构成网页风格的基本元素及基本作用。了解网页的常见风格和创意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网页版面结构搭配的基本技巧,根据网页主题设计体现网页特点的主题图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设计体现个性的网页图标及自己的个人网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网页绘制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简单的网页。

  教法学法

  引导、实践、讲解。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展示网络中的.网页或教师自己申请的网页,共学生参考。

  二、复习归纳

  网页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

  1、学习网页的基本设计手法,直接进入到互动探究的教学情境。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设计手法的特点,简单讲述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注意不同设计手法之间相互的联系。

  2、分析网页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

  ①把画面归纳为点、线、面的结构形式,分析它们在画面上所占的空间位置,揣摩作者运用这些元素使画面达到均衡的用意;

  ②规则排列和自由排列给人的不同感受;

  ③利用字体形状、大小、色彩的变化,在表意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图形加以运用;

  ④处理好图形和字体的协调关系,使主题更加明确。

  3、小结:在引导学生总结网页设计的基本构成特点时,更加关注网页文字、图标、动画、色彩等基本构成元素的搭配特点。

  四、设计网页

  1、作业要求:课本P36页学习活动二,收集班级成长资料,建立班级网页,展示个性风采。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网页或其他自己心目中的网页等。

  1、回顾交流。

  欣赏,探索交流。

  2、学生听讲,分析、交流;理解、体会。

  3、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进行个性网页设计。

  学生相互欣赏并评价。

初中美术教案4

  教师:蔡xx

  班级:(美术多媒体教室)

  时间:*年*月*日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美术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型是欣赏课,安排两课时。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而《对景创造》的学习,是为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二.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对美术的特点已有初步了解,但如何通过欣赏来体会画家的情感还是比较难于理解。而且学生主动性不强,特别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设计思想

  我们的学生对画画并不陌生,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讲解。搜集关于对景创造性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来感受、体验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本课教学,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对景创造艺术特点,初步了解对景创造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收集一些对景创造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2.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观赏、探究、归纳等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丰富了艺术情感的表现能力以及提高了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在愉悦中接受美的教育,增强从生活中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赏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2.难点:通过欣赏,评述,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在生活中发现美和认识美。

  六.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我们很多同学心里常常会有一种疑惑?这么美丽景色,画家是怎么把它搬到画面上呢?

  为什么我就不会呢?

  唉!人家是天才,是画家……

  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

  那么,我们今天就把这个时常盘旋在我们脑海深处里的疑团?做个简单地分析。

  因此,我们这节课的课题——《对景创造》

  二. 分析作品

  1.《芒种》

  看——问——回答(感想)

  总结:画面中呈现,好像我们曾经去过某个地方,我们村或我们村的某一处。

  画中的小桥,清晨上学时,我刚从这桥上走过,池塘上还飘浮着嫩绿的浮萍。画面中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淡泊、亲切。是的,它就是我们生活中身边的景色。

  大自然中总是蕴含着美的生机。

  古人所谓的“造化为师”,就是在写生的过程中活用传统表现技法,并从中生发出适时的新技法。

  对景写生与对景创造成了历代画家的必修课。因此,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2.李可染——《苏州拙政园》

  这是一幅水墨写生佳作。

  顺着场景的特点构图造境,形成了一个倒置的“v”字形,具有随景推进的.幽深之感。

  平淡之景通过水墨画技法的发挥与意境的营造,使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李可染——《灵隐茶座》

  画家以层层积累表现层林掩映下的光感效果,寺庙通道旁的茶座场景呈现出光影闪烁的清凉景趣。

  假如没有这些光影,那么整个画面也就平淡了。而这些光感表现也是作者李家山水的一大特色——“光感效果”,西为中用的水墨效果。

  4.傅抱石——《四季山水——冬》

  近代山水画家傅抱石一张册页山水画。

  画中生动感人的原因在于何处?

  平实的景致一经其巧妙运作,使得画面楚楚动人而有鲜活的生命内涵,充满着意境。

  画中意境营造一种冬季气氛。

  在画中只呈现四种物品:枯木、远山、小溪、山里人赶着牲口、雾。

  疏叶将尽

  远岫蒙胧

  寒气袭人

  山里人着牲口缘溪而行

  萧疏之境

  在中国画中,意境营造回绕冬季气氛所作的艺术化处理,其表现手法的精妙与严谨确乎已至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则少的程度。

  5.《樟树下》

  先看景色照片——再看画

  借助樟树与周边环境关系,营造树阴下的休憩小景,强化了静谧恬淡的意境。

  意境总是有诗意,让我们想起古人的诗句,将画境定格在“芳树无人鸟空啼”的虚境中。

  6.《泊舟塘栖》

  先看景色照片——再看画

  就取景而言,笔直的河道不宜入画。因此,强化河道的弯曲处理,突出泊舟岸边的生活气息。树枝、船相互交织为构图赢得了拓展画境空间。

  画中一群鸭了让画面更加增添生活气息,生动描绘泊舟岸边的情形。并且让画面动了起来。

  三. 欣赏作品

  1. 微雨云林

  2. 农闲季节

  3. 东风吹绿又一年

  4. 秋阳渐高

  5. 溪出幽篁

  6. 夏至

  7. 荷风徐来

  8. 家在画屏中

  四. 讲解写生步骤

  照片《古桥旁的老梧桐》

  梧桐的美丽在于内在的丰富与外表的苍凉,经过严冬的风霜一叶不剩,呈现了一份凄美,加上古桥的凝重与沉默。让我们有一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审美感受。

  画法要领:

  1.顺着构图框架,从形体结构的关键处着笔生发干枝。

  2.边勾边皴,由主干及枝叉地生发形体结构。

  3.由树及桥地完整画境,把握布局上的虚实关系。

  4.于勾勒与皴擦间施以淡墨擦染以衔接浑然的方式强化形体结构和体面关系。

  总结:对景创造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光,也要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创造富有美感的构成关系。

  五. 视频:云山深处——溪山行旅图

  宋元山水画堪称台北故宫宝藏中的极品。从北宋的巨碑型风格到南宋诗意的小景,再到元朝的心灵山水,古代画家用不变的笔墨线条,勾勒渲染出千般世貌,万种情怀。一幅幅旷古世制,依然延续着“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禅思。

  六. 教学小结:

  诚然,对我们在座的中学生而言,美术课的主要意义在于同学们接受美的教育,从而增强生活中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

  罗丹:“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如何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美,认识美的知觉度,成了我们中学生写生课的主要目的,也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写生,才能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步入对景创造的佳境。

  吴冠中说:“培养慧眼比锻炼巧手重要!”

初中美术教案5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一起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特别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咱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初中美术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课的关键词是:构成、联想、生活。内容趣味性比较强,知识含量高,需要了解立体构成知识。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座椅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座椅的基本结构,了解生活与设计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本课将纸工教学提升到了创造设计的层面,`用一张纸,经过切割、折曲,就能设计制作出各种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椅子。简练的造型传出对生活的热爱,简便的材料蕴藏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远发展,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敢于创造。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时学生对设计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知识面较广,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在教学上,针对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者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意识。通过亲手制作、拆卸,让学生进行体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展示个性,创造和制作出体现自己独特思维的作品;通过自我作品的展示,师生互评,学生的丰富想象思维得到了肯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用硬纸(纸牌)制作椅子造型,省时、省料,学生在一课时完成应该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设计。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纸板的切割、折曲,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椅子与沙发。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知识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椅子的设计,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设计的前提是敢于创造。椅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但很少有人有意识的注意它,研究它,分析它的造型、功能、色彩以及风格、品味。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椅子,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设计构思。

  椅子设计用材很少,技法也较为简单。制作起来比较省时,但关键是构思,构思得好,一节课能做好几个造型,想不好就是一堆废纸。如何引导学生构思值得研究。

  纸板的联想。指通过一张纸的切割,弯曲设计椅子,尽可能少去掉或添加纸块。这里含有立体构成的因素。有一定难度。

初中美术教案7

  美术课《童年》说课稿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一节美术欣赏课《童年》,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童年》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中的一课。《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六幅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宋朝的《瑞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这天的《金色童年》。表现形式涉及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其中不仅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透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景。在那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童年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童年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潜力目标

  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状况,学会透过观察童年体裁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此刻,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1)透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资料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3、教学难点

  童年,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理解潜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童年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透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齐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游戏之后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贵的童年纪念品,给同桌讲讲童年的故事,并请一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这样设计是创设情景,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对童年完美时光的回忆,为后应对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铺垫。)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

  教师针对童年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完美的、幸福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童年景象。多媒体逐个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那幅画。

  (这样做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审美情景,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分组学习,交流审美心得

  (1)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分成六个小组。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抓住第一感觉,为自主学习做铺垫,透过自愿分组的形式,体现自主学习的初步尝试。)

  (2)分组之后,教师把每组的问题发给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

  A、《瑞阳婴戏图》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识?

  B、《欢天喜地》组: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表演一下吗?你想了解这幅作品哪些知识?

  C、《战斗中成长》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欣赏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D、《翻身奴隶的女儿》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能够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E、《冬天的阳光》组:你明白这是一件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吗?你了解雕塑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F、《金色童年》组:这是一组什么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吗?她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所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比如说: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识?欣赏作品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涉及到了作品的资料和思想,能够透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来体会,另外,让学生透过表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还有些问题是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这些问题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小组讨论后,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针对艺术形式重点引导,比如,国画、年画、油画及雕塑的不同特点,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在欣赏《战斗中成长》,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段,在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时播放《农奴》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社会历史的变迁。

  (透过组级交流,使全体学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体会,提高小组化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4、教学延伸,珍惜完美童年

  (1)比较《欢天喜地》、《瑞阳婴戏图》和《翻身奴隶的儿女》这三幅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透过作品间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国画的一般特点,从而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

  (2)比较《战斗中成长》、《冬天的阳光》和《金色童年》表现形式的不同,他们对快乐的理解相同吗?

  (透过解读作品中“快乐与幸福”的内涵,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完美生活的情感,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

  (3)试着把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并说出理由。

  (这是一种纵向排序,使学生透过艺术作品了解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使他们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与生活的记录。以上设计透过作品之间的比较,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4)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感受。

  (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框架型的板书,把教材中要欣赏的六幅作品的名称按年代排序写下来,并在后面注明它的艺术形式,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初中美术教案8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本课概述:

  本课和平鸽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招贴画和平鸽的一般规则。

  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公益招贴是其中—种,本课以公益招贴为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将本单元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和平为主题,联系实事,用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并思索如何表达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从而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通过欣赏描绘和平鸽的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和平题材,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注意图形选材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构图与主题表现、形式美感的`联系,具体观察图形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并尝试改变招贴画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或颜色,创造新的画面,体会构图的魅力。最后合作完成一幅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谈创意,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方法,收集文字图形资料,组合筛选,提炼加工,并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完成,如剪贴等。展示优秀简洁的招贴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大小位置、色彩处理与主题立意的关系,明确招贴画的设计要领。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2 .技能目标:

  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3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

  1 . (cai 课件 )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图形移动面板。

  2 .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二、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三、教学难点: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cai :伊拉克战争场景及战争带来的灾难 )

  2 .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3 .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

  4 .展示介绍招贴画。

  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传达特定的主题。

  5 .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初中美术教案9

  第一课时

  课题:参观与考察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重点:

  1、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2、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看老师演示的图片,请问你们认识这些建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建筑特色吗?

  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北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其中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介绍图片展示的中国各地美术馆建筑外观。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正确答案。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馆和博物馆1。美术馆的概念

  2、美术馆的历史

  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时,学生欣赏分析,思考问题。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1。介绍中国美术馆

  2、(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

  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

  3、参观过毕加索紫禁城画展,你认为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览中,展览的主体策划是怎样的?(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

  5、展览的宣传。(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你喜欢美术馆的哪种美术展览,看了以后有何感想?

  说说你最喜欢参观博物馆中的哪一类,为什么?

  学生思考:

  1、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

  2、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

  3、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五、我们的画展根据学校和班级的现状,请你策划举办一次有特色的美术展览。

  六、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总结参观展览的意义目的。

  七、课后思考1。商场商店等场所的商品展示对你布置画展有何启发?

  2、参观你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调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做策展人策划一次展览,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手工制作或个人收藏品,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展览的内容及主题上加以创意。

  资料:

  1、美术馆的概念

  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事业机构,属于博物馆的一种。19世纪以前,已有专门或主要收藏和陈列美术作品的博物馆。于是,20世纪初产生了新的概念──美术博物馆,即美术馆。

  2、美术馆的历史

  西方对美术作品的收藏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皇公贵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术遗物。18世纪中,博物馆中也收藏了美术作品。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美术馆约有7000个。

  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

  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策划与搜集

  教学目的:

  通过搜集、欣赏、分折、评述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创作的表现等,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锻炼学生策划的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初步体会组织、策划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如何策划画展的主题和内容。

  2、如何搜集、整理、辨别作品。

  3、对画展中作品类型的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思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美术展览,但是同学们想不想尝试着自己办一个美术展览呢?学生回答创设情境

  二、讲述新课

  1、设问:同学们,如果现在你需要策划一次画展,你该从哪里入手?你首先要做哪些事情呢?

  (结合课件)教师介绍办画展的知识。学生思考并回答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小组讨论:举办画展的内容、形式、场地等策划。

  教师总结策划的过程:

  (1)确立画展的主题和内容(规模、参展范围、作品类型)

  (2)搜集作品(发展览公告、征集、邀请、寻找等)

  (3)整理作品(挑选、评价、作品分类等)

  (4)筹划、装饰作品、布展(作品装帧、场地设计、宣传品设计)

  (5)展览、组织参观(新闻发布、接待、讲解等)学生分组讨论策划方案明确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策划练习作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策划画展的主题,完成画展的策划方案,并搜集、整理画展作品。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搜集的途径:通过征集、募集、寻找、邀请等方式,尽量多的搜集作品。

  学生讨论并思考。

  (利用课件介绍,供学生参考)学生看课件演示、思考延伸知识

  四、学生展示

  1、分小组展示并讲解策划方案。(画展的主题、内容、场地、宣传等)

  2、展示搜集的作品并介绍。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绘画的分类知识。

  学生实践策划画展的过程。学生策划画展方案、搜集作品培养学生的策划和搜集能力、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感受策划的过程与乐趣。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实践与展示

  教学目的:

  通过筹划、设计、宣传、布展、开幕等举办画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筹划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验筹划画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拓宽学生对组织画展的认识。

  3、锻炼学生筹划的意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初步体会组织、筹划、实际操作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如何设计、制作画展的宣传品。

  2、如何装饰、装裱作品。

  3、布置、举办画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思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堂导入根据各小组的策划,同学们想一想:要想成功地举办一个画展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各小组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份筹备计划。学生讨论创设情景

  二、讲述新课教师按小组进行组织、筹划工作。

  组织一个画展需要进行:挑选作品、作品的装饰、展品的摆放设计、海报设计、请柬设计、布展、组织接待和讲解等环节的筹备。

  根据筹备计划选出负责人,进行各部门人的分配。

  筹备小组的建立:(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小组)

  1、设计组:负责海报设计、请柬设计、作品标签设计。

  2、展览组:负责作品装饰、展品摆放设计、布展。学生分组讨论、分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作品的装饰教师利用课件介绍绘画的装饰和装裱:

  1、利用衬纸装饰

  2、为绘画配上合适的镜框

  3、中国画的装裱

  赶快行动起来,为你手中的绘画作品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让它在画展中大放光彩!学生看课件演示、思考

  四、设计教师与负责设计的同学探讨和研究

  1、海报设计与制作

  2、请柬设计与制作

  3、作品标签设计与制作

  学生讨论并思考画展宣传品的设计与制作

  (利用课件介绍,供学生参考)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路

  五、学生展示学生布展、展览开幕。学生接待参观感受创作的过程与乐趣,体验成功

初中美术教案10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之一

  教学过程设计之二

  1、命题创作:XXX的春夏秋冬

  例如:我外婆家的春夏秋冬,小树的春夏秋冬,圆明园遗址的春夏秋冬等。

  2、命题创作:用电脑改变自己

  生活空间的色彩

  春去秋来,我们身边的世界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绿意盎然的春天,火热的炎炎夏日,金黄色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每个季节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这就为我们以“XXX的春夏秋冬”为命题的电脑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

  依照教材释义,让学生用电脑为自己居住房间创造满意的色彩,体现学生个性。不用花钱购买装饰材料,不用雇请工人粉饰涂装,仅仅借助电脑美术课堂,就可以满足学生个人色彩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很容易调动起来。

  学生创作活动建议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照或是固定的相对独立的景物(房屋、树木等),用选择/剪切命令将主体部分截取下来,作为前景。

  学生从资料库中调选符合春夏秋冬色彩情境的风景图片,分别充当主体的背景,这时,作业就大致完成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让整个画面协调一致,还可以增加一些画面情趣,如在冬天的景色中用画笔工具点缀银白色雪花,达到漫天飞雪的效果,人物的发须、衣帽,房屋的屋顶、烟囱等处都可用雪花装点,使拼合后的画面更加真实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将四幅画面粘贴在一个新建文件中,键入自拟主题文字。

  学生在课前将自己居住的房间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或者通过扫描仪将普通照片转换为数字图像。

  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就可以初步改变房间整体颜色,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用滤镜中的渲染工具,改变或增加房间内的光照和光晕效果。

  还可以将房间内主要家具、摆设剪切下来,作为前景摆放到自己心仪的房间(选择符合自己色彩感受的居室装修案例)中,仍然采用前面列举的方法协调前后色彩关系。如果你还想把自己喜爱的明星招贴画布置在房间里,只要与房间色彩和谐统一,就会更加增添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小区

  小区是人们生活聚居场所,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恋、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不断完善,小区更是对未来的理想的不懈追求。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下:04课 小区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具体要求,本单元的课程为教育学生关注小区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帮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首先从小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小区的照片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从平面示意图的表现进一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空间,住宅、学校、古建筑等从小区的区域划分、建筑的不同功能到人文情怀的渗入,为教学提供了相关素材。

  学习活动的设置以为小区命名的活动形式展开,从对小区的整体认识出发,用简洁的形象,明确地表现小区的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活动确定主题。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社会考察,讨论研究小区的现状和发展,设计规划方案。教材以详细的图文资料,为选题、设计思路以及平面设计图的绘制做出示范。最后,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小区规划模型,把设计思路付诸现实,以此完善体验探究、创造的过程。

  评价建议设置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资料库提供了有关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关注。

  学习大空间就乡村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了选题与素材,激发学生关注更为广泛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学会平面规划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规划模型基本的制作方法,并运用于规划设计。

  能够和同学互助合作,共同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学习任务。

  能够了解所在居民小区的规划和功能以及人文背景,更加关心和爱护生活环境。

  三、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首小区景色的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最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小区的图片和平面示意图替代,使学生能够将实地印象运用干规划设计与制作。

  教材设置的未来小区的设计思路作为学习指南,从小区的整体布局、美化以及文化特点的体现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列举各种表现方法,为学习活动提供了范式和参考。教学中还可以考虑采用剪贴形式,用色块表现,用局部图片加以示意。

  教材呈现的制作步骤为制作活动提供帮助,教学中需要加以演示说明。

  对教学任务的要求可以参照“评价建议”中列举的内容制定指标。

  2.教学准备

  有关小区的平面挂图;小区的景观及各种服务设施的照片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准备影片资料,制作);绘制规划图的工具:圆规、直尺、三角板、铅笔和色彩工具等;制作模型的各种材料:剪刀、小刀、胶水、海绵、泡沫塑料板、塑料片等。

  3.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在更为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设计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将想像与创意付诸表现,在探索实践中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教学策略的整体思路是设计小区名——规划小区整体方案——制作小区模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教学重点有所选择的侧重。以团体活动形式开展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进协作意识,由小集体到大社会的转换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积极创造、互相合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一课时可从设问的形式进入教学情境, “介绍你居『主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画出你家周围的平面分布图……”带领学生重新审视周边的小区,从居住环境、交通、小区的.设施如商店、学校、游乐场所、绿化等方面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居住的社区,找出它的特色,并命名,展开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强调小区的基本功能和规划原则、注意事项,尤其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其中的重点。课后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社区建设的大体动态和最新理念。

  第二课时就学生的社会调查展开讨论,确立小区的主题应以人为本。小区的功能(住宅、交通、医疗、购物、休闲娱乐、消防治安等)、风格(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文化(当地文化习俗、遗迹、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都应该考虑进去。讨论可采取竞争的方式进行,小组代表阐述调查结果,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特色?结合教材设置的设计方案谈一谈人与自然、社会的依存关系。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考虑,小区为人们提供的应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舒适的场所。同时还应强调小区的时代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人的返璞归真的享受。从自然景观的协调、美感出发启发按学生自己的理解去装扮我们的家园。

  通过范式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平面规划图的绘制方法,运用有关地图的知识,了解比例、方位、图例以及绘图方法。设计图示标志,表现道路、绿化、学校、广场、公共场所等。分组选择不同方式(包括手绘和剪贴)进,行表现,绘制平面规划图。

  第三课时制作小区模型。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已确定的小区方案,制作方案不必求全,只要求尝试体验过程和制作质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进行制作。各组的模型以表现小区局部区域为主,最后汇集为一个大模型。课堂的模型制作应力求简洁、概括,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注意造型与材料质感和色彩的协调。立体造型的点、线、面在模型中的综合运用,材质运用中对于树、房屋、草地、水池、道路、路灯等不同质地的表现都需在教学中强调出来。

  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制作结果,要以发展的眼光激励想、确定阶段,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与否;另一方面是制作阶段对于结构、层次、空间、材质、色彩等构成因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展开,可采用模型展览的形式由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四、教学选择

  本课制作规划模型的学习活动难度较大,所需工具材料、制作场地要求较高,占用课时太长,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可以考虑与学习大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内容设计对换,将教学重点放在规划设计图上。

  规划设计图的表现方法也可以多样化,如我国古代的地图就常采用绘画方式,具体地点和完整布局并茂,详尽而生动。再如平面布局与照片图示结合的拼贴简洁明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建议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本课编写所期望的目标。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居住环境,通过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引起他们对小区环境的关注。如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住宅的造型和色彩、标志性建筑、绿化带以及环境与心情等话题。收集学生在所居住的小区的留影,或拍摄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图片用于教学,更能够引起他们对课题的兴趣。规划图制作之前,应该有一些草图。通过小组成员的综合优化,再绘制正稿,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又能够培养协作意识。

  设置真实的设计用途,在平面图上假设河流、湖泊或道路作为地形条件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客观条件进行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可以考虑以改变小区环境为题,通过调查绘制小区平面图,通过讨论对现有布局进行改变,设计规划新的小区布局。

  提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诸如用圆规画对称图形、等分圆周、中轴线的运用等等。规划设计的教学范图最好能够呈现绘制过程。手绘挂图运用剪贴方式,示范时逐步完成。也可以使用胶片分层演示。展示多种建筑、树木、花园、汽车等俯视图,帮助学生感受特殊角度的图形,有利于对平面图的认识和理解。规划模型的重点应呈现规划布局,房屋建筑的造型要简化。先用泡沫塑料切出简单的几何体,再稍作挖切即可。

  泡沫材料的切割最好使用加热的钢丝,不仅切割效果好,而且比工具刀安全。切割台的制作需要一个木架、一根钢丝和一台自耦变压器,可以请物理老师协助解决。

  材料的选用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代表当地特色的材质进行制作,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最常见的高粱梗、树枝、石头等进行制作。

  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认识小区——设想小区——设计小区——制作模型的构思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设计大赛的形式展开,给小区设立一个主题,既有利于学生抓住小区的设计主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使其积极地投入其中。

初中美术教案12

  1、知识与技能:欣赏色彩静物画作品,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尝试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静物画。

  2、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中分析色彩关系,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和想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色彩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味。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学习过程

  方法设计

  检查教具、学具、课件的准备

  出示作品,比较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对比两幅同一组合选用不同色彩关系来表现的静物画

  播放课件

  课件出示讨论题

  课件出示讨论题

  展示多种风格的静物画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

  1、你能把你喜欢的静物画作新的`处理么?

  2、你能按你所想来化或制作一幅新的静物画么?

  完成一幅静物画的创作

  明确本课所用材料

  引起兴趣

  简单理解色彩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整合画面的能力。

  说说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总结这些画都用了哪些色彩关系。

  1、从改变明度、纯度、色相、色调对比等方面讨论,提示学生还可以把两幅画中的元素互换

  大胆表现自己对景物的色彩感受能力。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后反思

  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谁的作品最棒?

  谁的色调最协调?

初中美术教案13

  教学理念: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招贴画以其丰富多彩、奇思妙想的视觉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选择经典的招贴画作品欣赏切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视觉传达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流程及表现的学习渴求,再引导学生欣赏成功的招贴画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逐步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方法,掌握对视觉传达设计由意到形,再回到意的思维过程,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幅招贴画设计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完成设计作业,教学计划两课时完成。本阶段教学重在学生的`尝试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深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感受招贴作品的艺术美,初步懂得招贴画的基本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知识,设计一幅招贴画;

  教具准备:

  1、ppt课件

  2、铅画纸、彩色铅笔

  教学重点:

  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教学难点:

  学生对招贴画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一段自然灾害的画面,感受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刚才大家是通过教师剪辑的一个画面知道表达的主题,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平时要获知一些事情除了这种媒体形式外,还能以什么方法获知?(学生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答到本课主题――招贴设计)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正确回答。

  二、看画、师生互动阶段

  教师:给学生看准备好的招贴画图片,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招贴画的图片,在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招贴画?

  学生:回答什么是招贴画。

  教师:总结概念:招贴画是紧密联系社会活动与文化、商业活动的画种,又称为宣传画、海报、广告画。

  招贴画以题材分类可分为:公共招贴和商业招贴两大类,公共招贴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例如纳税、戒烟、优生、竞选、献血、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平、文体活动宣传等等;商业招贴则以促销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之内容为题材,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商业招贴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分析课本及图片,讲解欣赏多媒体课件上招贴画)

  招贴画制作的步骤。

  1、审题准确把握表现内容的关键

  2、选取形象寻找与内容相吻合的艺术形象

  3、组合构图严格考虑招贴画的三个组成部分,组成有机的构图

  4、色彩设计选取符合表现内容的画面色调、标题、文字部分的色彩

  5、选取制作方法剪贴、喷绘、拓印、手工绘制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由教师规定制作方法)

  6、制作

  三、议画(学生学习阶段)

  接上一环节学生在欣赏了一定量的招贴画设计作品,感受招贴画作品的艺术美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讨招贴画怎样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鼓励中学习大胆创作。

  教师:出一简单题目,让学生就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来画张招贴,(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比一比、赛一赛)因为时间有限只要求学生画大致内容即可

  学生:评出画的最好的一幅,讲讲为什么?

  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

  a、画面

  b、标题(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招贴画常见的艺术风格:

  1、写实

  2、妆饰

  3、抽象

  4、漫画

  四、画画(学生实践阶段)

  教师:请我们同学设计一幅招贴画。就保护环境这一主题。

  五作业展评:

  (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师收起几组学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让大家评一评。

  从以下几方面来评:

  1.主题的表现

  2.图形的创意

  3.画面的构图

  六、课后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用电脑设计一张招贴画。

初中美术教案14

  第一周(2.17~2.21)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第二周(2.24~2.28)弘扬真善美第三周(3.3~3.7)了解纹样(1)第四周(3.10~3.14)设计纹样(1)第五周(3.17~3.21)第六周(3.24~3.28)第七周(3.31~4.4)第八周(4.7~4.11)第九周(4.14~4.18)第十周(4.21~4.25)第十一周(4.28~5.2)第十二周(5.4~5.9)第十三周(5.12~5.16)第十四周(5.19~5.23)第十五周(5.26~5.30)第十六周(6.2~6.6)第十七周(6.9~6.13)第十八周(6.16~6.20)第十九周(6.23~6.27)第二十周(6.30~7.4)

  设计纹样(2)插花(1)插花(2)摆件巧安排(1)漂亮的手工灯饰(1)漂亮的手工灯饰(2)装饰画(1)装饰画(2)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1)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2)装点居室(1)装点居室(2)关注社区居住环境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期末考试期末各项工作总结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

  第二课弘扬真善美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时数:1课时

初中美术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几方面内容,对中国画的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式有基本的了解。体会中国画的形式美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

  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作品,与西方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中国画的特色。在欣赏过程中分析讲解作品在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方面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国画在美术语言方面所体现的形式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中国画的形式美感,理解中国画的形式之美,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在欣赏过程中逐渐感悟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国画在形神、笔墨、色彩与形制方面的表现特点和独特美感。

  学生作品展示区

  【难点】

  了解蕴含在中国画形式美中深层次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画作品的意境与情趣。

  三、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画册、毛笔、墨汁、宣纸、报纸、国画资料及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视频中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视频中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绘画形式来进行表现的?

  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画家运用水墨画的形式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小故事演绎的活灵活现,使得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形式语言。从而引出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

  环节二:交流探讨,直观感知

  教师出示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中国画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形神、笔墨、色彩、形制。

  环节三:对比欣赏,形式分析

  (一)形神之美

  1.教师展示《韩煕载夜宴图》局部,与学生赏析,并提问画面中表现了怎样的场景,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韩煕载夜宴图》表现了古代仕女吹奏乐曲的情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她们娴雅的风姿、自然的体态、专注的表情以及衣袂轻舒、乌云高耸的女性之美,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2.教师继续提问:顾闳中是如何通过“形”表现“神”的?根据人物形象分析一下这些人物的心理?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画家通过对人物动态与表情、人物的疏密组合进行细致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的神韵。画家在表现画中不同的人物时,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画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表现了他们的内心情感。

  (二)笔墨之美、色彩之美

  1.教师出示作品《露气》《春山积翠》,引导学生欣赏并以中国画的形象之美为例,品读中国画的色彩之美分别美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①中国画的笔墨之美:运笔收放自如、大气磅礴,墨色浓淡变化丰富。花茎与水草用笔纤细而不柔弱,荷叶的结构则用大笔触表现。笔墨虚实相生,线条聚散疏密,运筹奇巧,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笔墨之美。

  ②中国画的色彩之美: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2.继续追问:笔墨对于作品有何意义?

  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笔为墨骨,墨为笔充”,表现了天地万物,抒发画家情感,给观者以审美享受。

  (三)形制之美

  1.展示装裱后的作品与未装裱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装裱后的作品有什么感觉?

  教师总结:装裱后的作品不但挺括平整,而且美感倍增,气质超凡,彰显出中国画的形制之美。

  2.品读章法不同的国画作品《池趣》《碧桃图》《花鸟四条屏》。

  教师提示学生研读教材,并提出问题:中国画的形制和布局分别是怎样的?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装裱形制?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答案,了解中国画的章法之美:

  ①中国画的形制:扇面、册页、长卷、立轴、条屏、框裱等。

  ②中国画的布局:题款、印章、留白等。

  环节四:比较鉴赏,小结拓展

  1.教师展示中国画作品,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品尝试从形式美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师生通过问答方式回顾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要热爱我民族文化艺术,提高美术素养。

  五、板书设计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形象之美

  二、笔墨之美

  三、色彩之美

  四、章法之美

【初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美术教案04-25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30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30

初中美术教案[经典]05-30

(经典)初中美术教案05-26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16

初中美术教学总结-初中美术教案08-05

初中美术教案【精】12-03

【推荐】初中美术教案11-26

初中美术教案【荐】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