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学教案

美术教学教案

时间:2024-06-07 15:26:59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学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学教案(必备15篇)

美术教学教案1

  活动目的:

  1、学会使用棉签做画用。棉签画叉,中间横一条线,画出雪花的六个角,再通过装饰画成小雪花

  2、能大胆地用棉签画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黑颜色的纸人手一份,棉签每人两根,白色水粉每组两盘。

  2、湿抹布一块。

  3、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们说一说冬天都有什么景象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冬天天气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们喜欢雪花吗?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到来了什么。

  二欣赏雪花,教师讲解并示范画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

  (2)教师讲解画。

  教师:老师将这片雪花画在了纸上,小朋友猜一猜我用什么画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画画工具。

  教师出示棉签引起幼儿的兴趣。

  (3)教师边画边讲解。

  教师:小朋友用一根棉签轻轻地蘸上白颜色的水粉,在画上画一个叉,在叉的`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一个六个角的图形;再蘸颜色在六个角上画上小圆或一条条短横线。这样,一朵美丽的雪花就画好了。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放有白颜色的颜料、棉签和抹布。

  (4)幼儿操作

  在幼儿操作时教师来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棉签画出许多的雪花,六角形的花可有变化,把整张纸都画满。提醒幼儿颜色未干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摸画面。

  三欣赏并展示幼儿作品

  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今天小朋友用棉签画了雪花,回家以后你们可以用棉签画别的东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选材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冬天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冬天的特征以及雪花有六个花瓣,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识字活动、认识了有关雪的文字,并能用语言来表达,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在活动中,幼儿对油水分离的美术效果十分感兴趣,她们对颜料刷子刷刷刷后的美丽的冬天景色回味无穷。结合儿歌,运用多种方法撕撕、贴贴、涂涂的方法制作美丽的雪花。采取了分组的形式,每一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差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

  不足的是一组涂色幼儿动作较快,好象完成了没事了,幼儿有些闲着,这时可以引导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让他们有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这个活动,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更加注意。

美术教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本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理解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而且无论是针对什么,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对艺术家的生存和成长环境中就可以找到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意图,进而帮助我们理解美术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而是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而这种意图又都具有其现实的依据。同时,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结合图片对比鉴赏法让学生主动思考。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罗丹的《巴尔扎克》,讲述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激发情意。

  思考与讨论:(1).从罗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知道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塑品巴尔扎克的双手铲掉呢?

  引出: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我们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重要环节。

  2: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教师总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来自现实生活和艺术主张,现实生活中是由于心怀嫉妒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的主意,他想使缺乏绘画创作经验的米开朗基罗当众出丑,达到贬低米开朗基罗的目的;艺术方面表现了米开朗基罗对宗教的无比信仰的观念。

  3.: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种表达和创作的欲望呢?

  引导: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场景,师生共同回忆并叙说过程。在此提出问题:相信当年的那辆自行车已经宣布报废了,如果它还在你会怎样对待这部报废的自行车呢?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毕加索的作品《牛头》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敏感性,他们在受到现实还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发创作的冲动与欲望。

  4: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A课件展示分析作品: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

  提出问题: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说出画家面对现实表明了什么观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由于早期徐悲鸿收到中国画的影响(画马,对中国画的热爱))

  小结: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现实生活情况和艺术观念。

  B课件展示分析作品:郑板桥的作品《丛竹图》和拉斐尔的作品《圣母子》想想为什么他们的创作意图不同?(郑板桥生活在清朝,当过秀才和举人,就想体现他的清正廉洁,虚心,淡雅,坚韧;拉斐尔是生活文艺复新时期,对宗教的信仰很强烈。)

  引出: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创作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

  C课件展示分析作品 :古元的作品《离婚诉》和李桦的作品《怒空吧,中国》

  引出: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的生长环境不同也会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D课件展示分析作品:夏加尔的作品《生日》

  引出:艺术家的生长环境和爱情也是影响创作意图的因素。

  小结: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包括艺术家的现实生活情况和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家生长的社会背景、文化条件、艺术家的个性和家庭、爱情等方面。

  5: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要从不同的类型的艺术形式来看艺术家创作意图的体现。

  提问:我们学过的艺术形式的类型有那些呢?

  (具象、意象和抽象)

  分类理解:

  具象:《开国大典》具体的是时空和形象的典型性。

  意象:《荆柯刺秦王》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抽象: 《第三国际》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L.H.O.O.Q》通过铅笔在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画胡须传达了作者要表现的不是这幅画也不是这个人,是这张纸本身。

美术教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了解什么是花纹,及其花纹的基本样式。

  二、尝试运用各种花纹装饰“花瓶”和“手绢”。

  二、活动准备:铅笔 蜡笔(各种颜色蜡笔)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通过一个空白花瓶引发幼儿的兴趣,希望幼儿能回忆自己见过的各种花瓶,并说说这个花瓶可以如何进行装饰。

  2、基本部分: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引导幼儿去观察各种类型的花纹,如何去设计花纹能让花瓶更加漂亮,告诉幼儿几种基本的花纹排列方式(“对称”“圆形排列”“层次排列”“不规则排列”),并示范这些花纹排列的画法。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花瓶”和“手绢”用花纹进行装饰。

  教师巡回指导,并在一些较有特色的'花纹样式上,给出相应的点评。

  3、结束部分:选一些有特色的设计进行点评。(最好各种排列类型的花纹都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本学期的第一次美术活动是花纹装饰,对于孩子们来说,花纹这个概念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花纹装饰随处可见,陌生的是,该如何进行装饰才能物体更美观。考虑到多方面,我让孩子使用铅笔进行这次的美术创作,使用铅笔第一是考虑到幼儿更便于修改,同时,铅笔和白纸两种颜色上的反差,一样能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整个活动的开始老师用花瓶引出活动,是希望幼儿看到花瓶后能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并,通过这样的一个准备,是为后面的花纹的排列方式及幼儿创作打下基础。本次活动中我把花纹排列作为一个难点,花纹的绘画会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花纹如何排列则会让幼儿比较困惑,因此我在活动中花了一些时间讲了花纹的一些基本排列方法。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花纹理解较为透彻,孩子们除了利用了老师提到的一些花纹,自己也设计出很多别的花纹样式比如“鱼”“蝴蝶”,并利用多种花纹排列方式进行组合,幼儿都能绘画出富有个性的花纹。

美术教学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使之成为有趣的形象。(知识目标)

  2、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情感目标)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二、活动重点:

  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

  三、活动难点:

  发挥想象大胆添画。

  四、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每组一盒印泥、半湿的抹布。

  2、教师自制指纹画范例

  3、指纹画图片。

  4、音乐

  五、活动过程:

  1、出示指纹画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小朋友看的时候可要认真看哦!看完了老师要提问题的。

  提问: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举手)提问:你们想想老师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手指,印泥)

  2、伸出手指给小朋友看,"这是老师的什么?"(手指)小朋友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看一看,你们的手指上有什么?看出来的告诉老师(纹路,花纹),教师小结:我们手上有很多纹路叫指纹,我们看到的美丽图画就是用手指上的指纹宝宝印出来的。

  3、了解指纹的印制方法,幼儿动手印制指纹。

  小朋友们一定很想动手试一试了,现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如何印指纹宝宝。(重点:怎样才能印出清晰的指纹)教师示范讲规则:我们的'手指先用劲的亲亲红红的印泥,再用指纹宝宝稳稳的亲亲白纸,不要摇晃和挪动。印完一种颜色要用抹布擦擦小手,再印另外一种颜色。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关于指纹宝宝的小秘密,就是我们的指纹宝宝不喜欢太拥挤的地方,所以,小朋友在印制指纹的时候要给每一个指纹宝宝一个舒服的位置,指纹宝宝也很爱干净,不喜欢小朋友把它们周围弄得脏脏的。

  4、个别孩子演示印指纹宝宝(稳稳当当,亲亲,稀疏,换个方向)

  5、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拓印指纹画现在小朋友已经知道怎么印指纹宝宝了,你们试一试吧。(强调指纹宝宝不能太密)

  6、启发幼儿想象,将指纹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教师根据幼儿想象出的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

  刚刚我们印制了很多指纹宝宝,开心吗?可是,老师觉得这些指纹宝宝都是一个样子,不好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次小魔法师,把他们变成各种各样好玩看的宝宝好吗?谁来说说看,指纹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7、请幼儿自由说说指纹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范画展示(小鱼、小鸟、小树、小花、太阳、乌龟、车轮胎、小娃娃、螃蟹、小蜗牛……)教师再根据幼儿说的各种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可配上儿歌,如:小指纹,变变变,变条小鱼游游游等。

  8、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刚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喜欢的东西,老师都把他们变出来了,你也想变吗?(想)那好吧,我们一起去帮我们刚刚印出来的指纹宝宝变变身吧,看谁最能干,能够变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9、展示作品与评价:(关注孩子创作过程,色彩搭配,变出了什么,布局)

  10、活动延伸:我们的指纹画可以变成很多有趣的物品,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和你的家人一起做一副图画。如:海底世界,美丽的花园。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学教案5

  活动目的:

  1、 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

  2、 激发幼儿互相合作,大胆绘画。

  3、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皱纹纸彩带人手一条,贴有小鱼的大、小画纸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1)教师在音乐中手持彩带跳舞。

  指导语:今天,我来跳个舞吧!

  (2)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指导语:我跳得舞怎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跳吧!

  2、观察曲线的画法。

  (1)引导幼儿再次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指导语:小朋友的彩带舞得真漂亮,老指导语奖励你们,让你们再玩一玩。但这次请你仔细观察,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

  (2)向同伴介绍彩带的舞蹈。

  指导语:小朋友们都仔细观察了,你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你的彩带是如何跳舞的?(像尾巴,像蚯蚓,像圆圈。)

  (3)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

  指导语: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

  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模仿后,老师记录,记录后,师生共同空手画曲线 ξ等。

  3、在游戏情景中作画。

  (1) 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口吻引出游戏情景。

  指导语:想请你们帮个忙,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好吗?(提供大、小不同的画纸,孩子按要求选择。)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曲线,说说它们分别像什么。

  4、讲评作品

  (1)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

  (2) 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活动为主.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此活动摆脱了那种一笔一笔教画的方式.首先让幼儿观察"曲线"(此曲线则用跳舞的彩带代替),这样就会很生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曲线,观察曲线.然后让幼儿在观察跳舞的彩带的同时,想象它"跳舞"的样子象什么?这便能让幼儿发挥其想象力,在模仿彩带"跳舞"的同时,又学会了曲线的画法.主要的绘画过程是让幼儿添画.如:少线绳的气球;少尾巴的蝌蚪;小虫;水纹……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还培养了合作的能力.

美术教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管,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发展对色彩的想象力,体验吹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颜料(红、白)、小麦管、黑色卡纸、麦秆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一幅画要给你们看看。(教师出示范画)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2。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认识小麦管

  1。师:这幅画是老师吹出来的,这就要请一位好朋友了,咦,这是什么呢?(出示小麦草)这是小麦的家,老师用剪刀剪了一小节,这就是我们吹画的好朋友——小麦管

  2。师:那要怎么吹呢?我们先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嘴巴对着手心吹,有没有风?

  3。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吹画了。小嘴巴对着小麦管的一头,另一头对着颜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这边吹吹、那边吹吹,可以往各个方向吹一吹。

  4。请一名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回到座位旁边,每人一根小麦管,老师为幼儿的纸上滴几滴颜料。

  2。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吹,而不是吸

  四、展示

  师: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谁来说一说你吹得是什么画呢?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等画干了之后可以把我们吹得画拿到教室给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麦秆作为材料,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对于农村,麦秆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见过麦秆,加上玩颜料宝宝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利用小麦管进行吹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的纸选择不当,导致颜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颜料调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动颜料。第一次上科研课,虽然失误很多,但也给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美术教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间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间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难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三、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学生用具:网上或书中搜寻的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

  四、教学设计参考

  一、导入

  1孩子们你们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呀?

  和同学交流,回忆童年时的玩具。

  2、播放视频

  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玩具呀?

  引出课题泥玩具

  二、新授

  1、欣赏不同地区的泥玩具

  2、根据老师提供的泥玩具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根据问题

  这些不同的泥玩具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进行讨论

  3、小组汇报

  造型夸张概括

  色彩艳丽

  4、回顾泥塑技法

  揉卷压盘等

  三、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泥鱼的制作方法

  四、作品欣赏

  1、泥鸡泥猫等

  2、课本中的作品欣赏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制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五、评价学生作品

  六、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制作这些泥玩具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这些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的泥玩具正在慢慢的减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消失。你想到了什么方法来保护这些泥玩具呢?

美术教学教案8

  活动目标

  欣赏各种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感受剪纸艺术之美。初步学会对边折剪、四角折剪等方法剪出各种窗花。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使用剪刀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明教剪纸作品。(2)各种纸张、剪刀。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艺术·折纸剪花》。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欣赏布置在活动室的各种民间剪纸艺术作品。

  引导语:这些民间剪纸美吗?美在哪里?它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引导幼儿充分讨论、交流,体验民间剪纸图案的精美和它带来的`喜庆气氛。2.出示示意图,示范剪窗花。

  引导语:让我们学习看着示意图剪出漂亮的窗花吧!

  引导幼儿打开操作材料《折剪窗花》,一边和幼儿讨论示意图的步骤,一边示范剪出窗花。3.组织幼儿分组活动。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纸张,边看示意图边运用对边折剪、四角折剪等方法剪出各种窗花。

  鼓励幼儿在学会看示意图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改变折纸方式,剪出自己喜欢的窗花。教师观察指导,给予适当、必要的帮助。4.引导幼儿展示、分享作品。

  启发幼儿用剪纸作品布置活动室,在互相欣赏中感受窗花造型各异之美。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开展手撕窗花、染窗花的活动

  区域活动:将剪纸材料投放美工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折剪美丽的窗花。

美术教学教案9

  活动目标:

  在对边折、向中心线对折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曲折的折纸方法。

  能运用添画的方法进行装饰,让幼儿体验装饰的快乐。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

  看图标,完成曲折的折纸方法。

  活动准备:

  连衣裙展板、步骤图、折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妞妞的服装超市马上要开张了,模特已经陈列好了,服装厂要为模特赶制一批连衣裙,需要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忙。设计师已经给出了样品,还带来了步骤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探索尝试,启发思维。

  (一)幼儿看图标,尝试折。

  (二)遇到难题,老师讲解,引出重点,幼儿尝试。

  三、看图表,完成作品。

  (一)将正方形纸对边折,这出一条中心线,两边对齐并压平。

  (二)上下两边向中心线对折,变成一个长方形。

  (三)将长方形竖立,学习曲折的方法,先向上折留出一点距离,再向下折、压平。

  (四)翻过来,将曲折的部位对齐中心线折,并拉开压平。

  (五)折出领子,对齐压平。

  (六)装饰连衣裙。

  教师个别指导。

  四、服装展示会开始,幼儿欣赏,评价作品。

  (一)评价作品

  (二)小结: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会创作出许多更好、更美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教研课题的引领下,折纸特色在我们幼儿园已经成为常规化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同时参与教研分组探讨,我认为折纸教学方法多样性,多鼓励幼儿尝试,逐步向孩子开放更大的空间,这是关键。在本节折纸活动中孩子参与活动兴趣很浓,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幼儿遇到一些较难的图标符号,幼儿接受稍有困难,我动了很多脑筋,用一些易懂的小窍门辅助教学。如为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我常会使用民间和折纸有关的小游戏来吸引大家。我用“甩响炮”导入,吸引幼儿学习嵌折方法,为折小鸽子嘴巴和尾巴奠定基础,同时体验折纸的.乐趣。在初学对角折时,有孩子提问“老师这里怎么折?”我立刻给予指导,很快就有孩子折到最后一步带着自己的作品在我这里拍下照片。就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之后,我发现赵振杰还坐在座位上挠耳朵,停滞在第三步,我不禁替他着急,问他要不要老师帮忙?他犹豫着点了点头,我耐心的又给他讲解了一遍,加入了多一些情节,比如对角折我说是把纸片的小翅膀碰在一起,对外翻折说成是给小纸片脱件衣服,这样孩子很容易理解,高兴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大胆、积极地用泥土进行多种活动。

  2、解泥土的多种用途,丰富幼儿有关泥土的各种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活动过程:

  1、教师拿出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2、教师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3、幼儿活动: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4、欣赏音乐《泥娃娃》

  小结及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欣赏泥工作品,让小班幼儿初步了解泥工艺术,并练习泥工的基本技能:团和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力。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掌握了怎样去和泥,由于小班孩子初次接触泥工活动,我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以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在团团捏捏的过程中体验到玩泥的快乐。虽然孩子们的作品还较粗糙,但很可爱,有的还较有创意,虽然他们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开心,而我陪着孩子们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儿时快乐的感觉。

美术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电脑美术翻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纳电脑美术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电脑美术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采纳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纳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电脑美术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独,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商量: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鸟。

  生:稳固练习。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生:想。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师:在同学们的援助下这样一张电脑画就完成了,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叫它什么好呢?

  师:同学们真聪慧!非常爱动脑筋!老师奖励你们,请你们观赏漂亮的电脑作品。一边观赏一边动脑筋想这些作品用了那些绘画工具?

  师:复制、粘贴、改变大小以及变功能操作都非常简单,非常有意思。那教学文档

  你打算用这些功能画一张什么样的'画?

  商量好后同学们就开始在电脑上绘画吧!

  〔三〕学生作画,巡回辅导

  〔四〕课堂小结:

  观赏有特点的作品,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绘画的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复制、粘贴改变大小以及变换等功能,这些功能在我们的一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观赏的这张图片中的花纹就是老师的一件衣服。其中也用了复制、粘贴功能,生活中那些画面可以用复制、粘贴功能?

  〔五〕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回家以后多注意观观察看那些画面可以用到复制、粘贴功能的,并且试一试在电脑上将它用复制、粘贴功能画出来。

美术教学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前两课分别对人和动物的脚进行了写生和装饰;同学们对的脚有的形状和特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泥塑制作,他们的创作能够有一定的基础。也得心应手。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的泥塑制作能力。

  2、形成立体空间感。

  3、更透彻地了解各种类脚。

  教学重点:

  脚的结构形式以及各类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脚的细部处理、质地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有脚的明显特征的雕塑作品或图片、电教媒体、演示陶泥、工具。

  学生:制作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引导讨论:

  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提问:“有谁能将这些画面变成立体效果的'形体呢?”小组讨论,并选一同学记录,公布讨论结果。

  欣赏:

  展示有代表性的脚的雕塑作品图片。提示对脚的外形特征观察,注重对捏制方法的探究。

  感受:

  带领学生取一块陶泥在手中简单捏制,了解泥的性能,体验手捏制时对泥的感受,教师做演示指导。

  构思:

  选择感兴趣的脚,找出特征,在心中构思捏制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讨论:

  分组讨论。“泥准备捏制的什么样的脚?打算用哪些工具来表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还可以鼓励其集体设计构思创作内容。

  操作训练;

  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动物的脚的特征,进行创作。集体创作的同学还要根据内容进行合理分工,组合完成。

  评价:

  对完成的作品,师生相互评议,可以谈谈自己的创作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改进方法。

  再创作:

  针对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进一步加工。

  板书设计:

  第13课 英俊的脚(三)

美术教学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捏泥动物是儿童最喜爱表现的题材内容,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非常有趣的动物形象。

  本课捏泥动物教学通过捏泥动物,让学生认识了解制作捏泥动物立体动物的方法、步骤,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应重视学法指导和对动物造型的认识。通过揉、捏、粘接等多种方法来做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动物形象。捏泥动物同时运用粘、刻的方法进行装饰表现出动物的特征。本课教学内容是儿童对动物认识的'加深,从平面绘画到立体表现的过渡,教师应指导学生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的活动进行结合。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如动物运动会、森林音乐会等,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几人一组或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做不同的动物形象,使之在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记忆、想象,培养造型表现能力,通过活动形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把能力的培养放到学习捏制的活动中。

  本课教学安排要考虑到环节的设置,层次条理要清楚合理。通过记忆观察——感受体验——造型表现——游戏活动——相互评价,在造型表现的活动中,激发兴趣,养成从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课教学是以动物为表现对象的学习活动,通过捏各种不同造型的动物形态,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制作和活动中完成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在捏制泥动物的活动中对造型、制作的方法、步骤及粘刻手法进行适当的演示,并结合媒体,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通过感受,记忆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表现。

  作业评价:通过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谈自己的认识,以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捏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进行适当的添加装饰。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媒体、光碟、实物提供给学生可观察的动物形象,了解动物的结构、动态,以便作业的完成。

  *作业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来完成。

美术教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表现。

  2、乐意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瓢虫图片。

  2、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谜面: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帮助幼儿梳理谜面。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可以从七星瓢虫的形状和花纹猜出来。

  二、瓢虫作品欣赏——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

  1、七星瓢虫长得怎么样的?

  小结:七星瓢虫有一个圆圆的身体,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7个圆圆的斑点,还有六条腿。

  2、那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

  小结:瓢虫专门吃蚜虫保护庄稼,所以是益虫。

  三、幼儿学画——用绘画形式表现瓢虫的.外形特征

  1、七星瓢虫一家要去旅行,我们先来画画瓢虫爸爸,自己来画画家里的妈妈和孩子。

  七星瓢虫是什么样的?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七星瓢虫。

  添画:他们到哪里去旅行(草堆里、花园里、大树上)

  3、幼儿集体绘画。

  要求:把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观察要点:能否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是否能添画背景。

  4、分享交流。

  小结:七星瓢虫的一家可真可爱,你们都画对了它们的背上有7个小圆点,头上的一对触角,六条腿是对称的,画好左边画右边。

  四、活动延伸:讨论还有哪些是益虫。

  你们还知道哪些虫是益虫呢?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本文扩展阅读: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英文名ladybirds(又称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美术教学教案15

  第一课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

  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xx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

  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 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 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点:

  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教学难点:

  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

  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工艺品等等。

  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

  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 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贺卡的有关知识,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贺卡制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养成尊师重教的优良品格,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重点

  1、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卡片的形象思考与设计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设置:在授课前,将多媒体教室的课桌布置为六个方块,每方块六个课桌。

  2、彩纸、双面胶、剪刀、胶棒、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件片头文字,图片唤起学生对教师节的记忆。

  2、尊师重教风尚——自己表达对教师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从信封袋中拿出祝词,表述)

  3、揭示课题:尊师卡片(板书)

  二、认识体验

  1、拆分卡片:教师出示尊师卡片,让学生拆分卡片。说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2、教师总结尊师卡片的构成:衬底、形象、文字。(板书)

  3、师生一起寻找卡片形象设计的规律。

  三、寻找形象

  1、思考“祝老师笑口常开”的祝词,演示形象设计方法。

  2、分析“鲜花送给您”演示形象思考方法。

  3、学生分析自己手中的祝词(师生合作)。

  四、组合构成

  1、演示“祝老师笑口常开”“鲜花送给您”两句祝词的形象组合办法

  2、揭示步骤:画、剪、贴、写(板书)

  五、欣赏卡片

  1、引导逐一欣赏卡片,了解卡片的各种造型。

  2、强调选择最佳位置,用笔书写卡片祝词

  六、作业

  1、要求

  (1)造型大胆(2)书写工整(3)完整美观

  2、巡回指导

  六、评讲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异样,更重要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美术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教案01-30

美术教学教案06-07

美术教案教学反思08-25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01-01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01-09

美术教学设计教案05-15

美术教案-美术特长课教学纲要美术特长课教学纲要08-16

美术教案-教学计划08-16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模板04-24

小学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