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

时间:2024-06-07 18:30:27 九年级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化学教案15篇[必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化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化学教案15篇[必备]

初三化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初三化学教案2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实验1-1]-[实验1-5]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

  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

  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1-2]胆矾的粉碎

  [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

  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

  【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

  得到:1、定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课堂练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1)熔点和沸点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

  熔点:熔化的温度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1-5]闻气味的方法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吸热和放热、发光等。

  4、联系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初三化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 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 第一节 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 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 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 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探究活动

  氨分子扩散实验

  实验准备:浓氨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1大3小)

  方案一:取少量的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如图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家庭小实验

  等体积的大米和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提示:可各取1体积的大米和小米,观察实验结果。通过等体积大米和小米的混合体会1+1是否一定等于2。

初三化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人是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绚烂的花,广袤的草,等等,成千上万种的动物植物,还有人造的物品。这些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和了解吧。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1——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二、新课学习

  (一)有机化合物

  (1)展示物品的种类,(实物和图片)学生回答由什么材料组成。

  根据经验,大家能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有机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余下的是什么材料。接下来我们先学习什么叫有机合成材料,什么叫有机物?

  写出化学式,组成元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合作计算,可用计算器?

  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有哪种相同的元素: 。通过分析表中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引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什么是有机材料,学生回答

  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纸条,帮助进行课堂学习:

  (1)完成下内容;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a=23 Cl=35.5

  (2)根据上表讨论:

  ①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

  ②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的概念。

  是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呢?哪些不是?

  课件展示: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 CO2 Na2CO3 CaCO3(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讨论: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两组中是前者还是后面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些:

  了解化合物的分类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二)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化合物中,有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有的.却非常大。我们先来了解一篇小资料。

  由学生自己阅读,得到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初步认识。接下来看看这些物品大家是不是见过,用过,你了解他们吗?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2

  展示: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特点,碳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的图片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

  从刚才的有机物的结构可知,有些有机物组成原子个数少,相对分子质量小,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而有些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百万如:淀粉和蛋白质。引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高分子材料及分类

  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图片

  为什么都是合成材料,它们的性能和用途有明显不同?原因是这些合成材料的结构不相同。用实验去发现一些规律,学生实验活动。学生拉扯塑料,加热聚乙烯塑料。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和发现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有机合成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

  实验:点燃不同的线,刚才实验过程中发现棉,羊毛,锦纶腈纶在加热时有什么区别?如何鉴别一件衣服是纯棉还是合成纤维做的?

  (三)环境问题

  塑料和合成橡胶的有很广泛的用途: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广泛使用是不是很好呢?会带来什么问题?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3

  如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做?

  通过讨论如何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重要的方法。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问学生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个科学家,你最想在发明什么合成材料来解决,生活,生产,农业,工业,电子,国防的问题或困难?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几种新型的合成材料。

  了解新型的合成材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小,认识了有机化合物,知道了什么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也知道了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麻烦。也就是白色污染的问题,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为环保和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三化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化学式进行计算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2.通过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复杂计算的思路。

  3.通过计算的体验,总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基础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分析:根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行哪些简单计算

  【小结】1.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4.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5.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巩固练习】

  1.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

  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算式为:×l00%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请你根据上面几个方面对Al2O3进行快速的计算。(已知:相对原子质量Al-27,O-16)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①相对分子质量、②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③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④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⑤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否求算化学式呢?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例1.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例2.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e(OH)3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e(OH)3

初三化学教案6

  一、 设计思路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温故知新,了解空气重走科学路,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对空气组成的实验设计实践上升为理论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二、教案

课题


空气的组成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掌握空气的组成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设计方法、验证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事物的曲折的认知过程,认识到科学发现是经过艰难的探索的、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培养从前人经验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经验教训的兴趣和愿望,体会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应用前人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的探究”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仪器、药品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温故知新,了解空气。


情境:录象《人与自然》片段


问题:我们知道 没有空气就没有人类,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大家说说你所认识的空气


小结:(板书)


1.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讲故事:我们对于空气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一位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大谈氧气的发现。这位老师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发现的……”老师的朋友说:“既然这样,在此之前,人呼吸什么呢?”


问题: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的朋友很可笑呢?


过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空气的这点看起来很简单的知识,但事实上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年的研究才获得的。


发言:


1. 1.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占1/5


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议论:空气原本就存在,只是人们没发现,而不是人们没发现之前,空气就不存在。


使用头脑风暴法调动学生回忆已有的有关空气的知识,扩充学生对于空气组成和性质的知识。


重走科学路,空探究气组成的历史


情境:动画《拉瓦锡的实验》(旁白: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又不能支持燃烧。


拉瓦锡又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内加强热,得到了汞和可供给呼吸、可助燃的气体。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问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是否只有拉瓦锡在研究空气,并且在十二天之内就研究成功了呢?


阅读资料,组内讨论,分别汇报本组的想法和结论,并相互补充。分析并推测出表格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写什么?(见表1)



通过抓取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的细节,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了解化学的生动具体的创造过程认识到任何重要的定理,都是前人通过实践 认识 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


表1:


科学家功绩实验和现象你的结论伽利略(意大利)利用气泵使一个玻璃球灌足了空气,然后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玻璃球下的活塞打开,发现玻璃球变轻了。托里拆利(伽利略的学生)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装满了水银,让开口的一端朝下插入装了一半水银的玻璃容器中,水银面的高度恰好是760毫米。梅猷(英国)1674年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位于水面之上,然后用一个玻璃钟罩扣住蜡烛和水面。发现蜡烛在燃烧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蜡烛火焰熄灭了,水面之上还存在一个大的空间。将一只白鼠装进另一个同样的装置内。发现随着白鼠呼吸时间的增长,水面在逐渐上升,到了最后水面再上升,而白鼠也就死亡了。把燃着的蜡烛和白鼠同时装进这样的装置内。现象:卢瑟福1772年把老鼠放在密闭器皿里,等到老鼠被闷死以后,再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接着他又在老鼠已经不能生存的那种空气里放进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它仍能继续燃烧片刻;等到蜡烛熄灭后,又放进一小粒白磷,白磷仍能在其中自燃。在密闭器皿中用燃烧白磷的方法将空气中助燃成分除去,所得到的剩余气体完全不能维持老鼠和麻雀的生命。舍勒(瑞典)1773年把硝酸钾放在曲颈甑中,曲颈甑的出口与一个膀胱做的气球相连。将曲颈甑放在炉火中加热,气球真的被一种气体充满了。把点燃的蜡烛放到气体中,气体燃烧得更猛烈了,放出耀眼的火光。将硝酸银、硝酸汞、氧氧化x软锰矿(二氧化锰)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得到了同样的现象。普里斯特利1774年用聚焦的太阳光来加热红色的氧氧化x气体产生,把点燃的干木条放入这种气体中,木条燃烧放出刺眼的光,老鼠放入这种气体中,老鼠过得非常舒服。他吸过这种气体以后,身心一直觉得非常舒畅。

讲解:同学们对科学家的研究都进行了自己的评价,并从科学家的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结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分别从自己的实验中获得了什么,以及科学史对他们的评价。


投影:如表2


观看投影,对比自己与科学家的结论。



表2


科学家科学家的结论功绩给我们的启示伽利略空气是有重量的证明空气的存在,空气是一种物质。物质是有质量和压力的。托里拆利空气是一种物质,空气有压力梅猷玻璃钟罩内的物体X同时被烛火燃烧和白鼠呼吸所消耗。证明空气的作用是助燃和助呼吸。对比实验方法、空白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卢瑟福空气中助燃的成分很难完全除尽。把剩余的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浊气”发现氮气能将空气中氧气完全除去的物质是白磷。舍勒称助燃的气体为“火空气”制得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遗憾!他们二人都是燃素学说的忠实信徒,绝不肯对其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美国科学家韦克斯说“普利斯特利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儿子。”普里斯特利他告诉拉瓦锡发现和制得了一种助燃和助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助燃能力比空气强得多。拉瓦锡在大气(指空气)中并不是所有的空气(指气体)都可以呼吸,只有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才是合乎卫生的(指氧气可供呼吸),另一部分空气不能维持生命和助燃。认为他和舍勒、普里斯特利制得的气体是一种新化学元素,在1777年定名为oxygene。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学生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


问题:我们回顾了空气探索的艰难。现在请大家想想拉瓦锡比其他人高明在什么地方?在探索空气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什么?


小结:(板书)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鼓劲:同学们是否想自己亲自来探索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情境: 设计实验


1、证明空气的存在;2、确定空气的组成。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若需其他仪器和药品,请提出)



发言:拉瓦锡的高明在于做了一个逆向实验,证明了氧化x分解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还在于他总结了前人的所有了发现,而且测定了准确组成——氧气占空气大约1/5。(教师:也就是说其他人所进行的测定是定性的,即知道是什么,而拉瓦锡进行的是定量的测定,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有多少)


发言:拉瓦锡最高明的是他不相信空气“只有一种气体”组成,不相信燃素学说,这应该是探索空气中最艰难的。(教师:也就是说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研究的关键)


分小组讨论方案:



1、塑料瓶口上套气球,捏塑料瓶,气球鼓


2、试管连接单孔塞和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放入水槽,手捂试管,水槽中有气泡。


3、团一个纸团塞到水杯里,向下插入水槽里,再迅速拿出,纸不湿



梅猷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仪器,并组装。



卢瑟福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白磷作为将氧气消耗完全的药品,但教师没有提供白磷,所以不同组有不同的选择。


实验:检验自己的设计



应用从科学史中所获得的启示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用思维。


学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


问题:1、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不等于1/5?


2、剩余的气体是否都是氮气?


3、实验中空气表现出了哪些性质,是哪种物质的性质?


作业1:完成空气存在和组成的探究报告


作业2:设计实验研究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并推测氮气和氧气的性质,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得出用途。


作业3:科学家们发现土卫六与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似,土卫六也拥有大气,如果你是科学家,打算怎样研究土卫六的大气?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为学生的创造提供空间。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


1. 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初三化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初三化学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璀灿的钻石,普通的铅笔芯,取暖用的煤,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工业血液”石油等物质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法二:石墨、木炭能变成钻石吗?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将自己得出结论。

  关于球碳(C60)的建议:

  球碳是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建议补充介绍。如何介绍,应根据学生状况而定。生源较好的学校应对照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介绍球碳的结构,简单介绍球碳的用途,有条件的学校课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球碳的发现史及其它资料。生源机较差的学校至少应介绍球碳也是碳单质的一种,结构独特,性质特殊。教学时适当介绍球碳,对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如果程度更好的学校,课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主题是关于球碳的调查。课下调查,课上交流汇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知识讲解指导:

  1.尽量让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让学生对透明、硬、软、划痕、疏松多孔、细等字眼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2.归纳对比学习是学习差异性较好的方法,具体操作时以列表方式较好。

  3.讲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时不可过分深入,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难度。

  4.应深刻理解教材。讲金刚石时应突出“硬”,讲石墨时要突出“软”,讲无定形碳应以木炭为主,突出吸附作用。

  5.本部分内容知识即贴近生活,又是贴近现代科技发展新动向,适当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如碳纤维等。

  课程结束指导

  1.合成金刚石是人类的梦想,让学生课外研究金刚石合成的历史、主要问题、现阶段水平等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文献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教好的例子。

  2.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课外实验指导

  木炭制备可以利用铝箔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火柴杆的方法来制取。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木材干馏和其液、气产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通过录像及实物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通过录像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有进一步理解;

  通过对碳纤维、人造金刚石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教学用具:

  录像机 石墨、木炭、活性炭、二氧化氮气体、澄清石灰水、氧化铜、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镶钻石的饰品、普通乒乓球拍、普通羽毛球拍、普通网球拍;碳纤维乒乓球、羽毛球拍、特制的网球拍等、防毒面具模型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让学生观察镶嵌在手表上的钻石、铅笔芯、碳纤维网球拍或钓鱼竿、木炭,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之后你就明白了。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并提出几种方法)

  教师总结、讲解。引导学生看录像《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讲解】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阅读】p79-80《化学》全一册 初级中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要求:用列表的方式归纳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投影】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优异的折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质软、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利用石墨有良好导电性和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和普通电极。(展示实物)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耐腐蚀,耐温度骤然变化的特性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因而用途也不相同。即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含杂质较多的叫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

  介绍:炭与碳的区别。

  【展示】木炭

  【演示】木炭吸附气的实验

  【演示】木炭与红或蓝墨水的吸附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木炭性质的结论)

  【小结】木炭能吸附某些有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二 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疏松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某些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1第四段)

  4.用途:燃料,黑火药、吸附剂制铅笔(某些)

  三、 碳单质的新成员--C60:

  1985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柯尔,理查得·斯莫利和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特在研究太空物质时,发现了一种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形成具有32个面的近似球体,包括20个等六边形和12个等五边形,这同英式足球正好相同,因此又叫足球烯。

  近来科学家发现往中嵌入少量的某些金属,可制成超导材料,这为高温超导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另外,为物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小结】金刚石、石墨和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探究活动

  1.如何由石墨制得金刚石?

  2.碳的研究目前有何新进展?

  3.撰文介绍人类合成金刚石的历史――《人造金刚石过程》。

  4.球碳(C60)又称 “富勒烯”。是借一位建筑师的姓名而命名的。这位建筑师就是巴克明斯特·富勒。富勒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万国博览会美国馆。请你通过上网、查资料写一份关于C60分子结构发现史的调查报告。

初三化学教案9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二、教案

课 题

《分子和原子》

授课人

饶志权

学 校

湖北省仙桃市实验初中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能力目标: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探究、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

仪器药品

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部分】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动手实验,在衣服、纸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回答:酒精挥发了。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

【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

【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

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

引导学生探究。

【播放动画1】无数的球状的微小粒子从一束鲜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的小女孩的鼻孔处,小女孩发出声音:好香啊!

观看放映。

通过多媒体模拟展示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想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演示】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面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

【讲解】糖就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粒子构成的。很多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粒子——分子构成的。

【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酒清挥发了吗?你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花的香味吗?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板书】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指导阅读】教材p47第一、二自然段

【组织讨论】1.为什么水会减少?2.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阅读教材。

分组讨论并表达交流。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加快。

回答: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

联系物理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深入探求知识。

【过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

【指导观察】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板书】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等。

观察,猜想它的大小。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指导阅读】“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段话。

【提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学生用课本数据回答。

理解“分子很小”。

【知识介绍】苯分子放大的倍数。

【动画2】水分子的小黑点与乒乓球比较,渐渐变大,变成乒乓球和地球模样

【板书】分子很小。

学生观看。

直观揭示分子的大小。

第三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分子的运动

【过渡】从品红的扩散,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引导探究】

阅读资料。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演示】取一只试管,倒入2毫升氨水,滴2滴酚酞试液。

【提问】有什么现象?

【提出问题】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提供实验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等。

【提出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板书】分子的.运动。实验探究过程等。

【引导分析】方案一,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为什么这样设计

【巡回引导】

肯定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评价方案】

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

讨论:(发言要点汇总)

1.可能根据氨水易挥发的性质,再利用氨气的易溶于水。

2.必须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才能完成。

学生先分组动口讨论,再动手实验。几分钟后,表达交流。介绍自己实验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学生设计方案汇总:)

4. 其他方案。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如果改变温度会有什么影响?

归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投影】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

完成练习。

随堂巩固知识

第四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 3、分子间有间隔

【设疑】物质为什么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化


再次激趣

【演示实验】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O2和NO2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追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

【播放动画3】分子间隔和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NO2分子向上运动,O2分子向下运动,最后趋向颜色一致。

观察,并描述现象:

下面瓶中的红棕色的气体逐渐进入上部的氧气中,随时间的推移,两瓶趋近一致,但颜色变浅。

学生回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观看,并理解分子的运动,初步形成分子间有间隔的想象表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提出课题】我们能够把分子间的间隔直观地表现出来吗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组织讨论】评价实验方案是否能够成功,是否可行。

【自主探究】

提出假设: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设计实验:(方案汇总)

1.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

2.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

3.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

4.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

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的科学素养.

【提问】本实验探究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演示实验】用分子间隔演示仪做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水预先染色,现象更明显。)

【提问】请你分别用“◎”表示酒精分子,用“○”表示水分子,画图模拟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扩散。

归纳:1.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物质。

2.先分离开来,后混合均匀。

(也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演示)


画图,相互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想象表象。

第五部分 迁移应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织讨论】1.为什么一滴酒精滴在纸上,过一会儿就消失了

2.手上消失得快,还是纸上消失得快 为什么

3.从体积上来说,1+1=2吗 为什么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

结合刚学过的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课堂训练二

边做练习边回答。

巩固、深化知识。

【归纳板书】分子的基本性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发言。

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指导练习】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初三化学教案10

  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

  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

  2.练习:课本习题。

  教学设计说明

  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和能力目标,忽略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比较忽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记住结果并会应用解题就行了。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显得苍白乏味,学生学习方法不灵活,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校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入了本课题的学习;(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3)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探究欲;(4)利用图示把钠原子和氛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若学生难以接受,可按教材要求简化过程);(5)借助观察挂图“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点评

  选取核心概念──离子为研讨课,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尤其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1.探究活动设计:(1)欣赏科普小论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题学习欲望。(2)猜想、交流、探究校外电子如何运动,体现对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培养。(3)角色扮演离子形成的过程,生动活泼,达到校理想的学习效果。

  2.扩展学习设计: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研究采用表格设计,体现了推理、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

  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钠原子” 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NaCl。(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

  5.师生分析:(一边分析,一边板书)

初三化学教案11

  一、课题初三化学实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②了解常见气体制取的思路,明确所要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能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③了解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市质检考试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缺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②通过问题和习题的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试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联想、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与学生交流、讨论质检试卷有关实验部分题目的得失,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引入主题。

  2、复习主题:①②③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1)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3)净化与干燥

  (二)常用仪器的使用

  3、作业布置

  六、课后反思

初三化学教案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内容: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活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成立原因。

  教学过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

  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实验:

  (1)参照课本P96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 + 盐酸(HCl) →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H2O) + 水(H2O)

  二氧化碳(H2O)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

  (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如: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话,参加反应的酒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的总质量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在空气中,无法称得质量,所以质量减少,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而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则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当然铁锈的质量就会大于原先金属铁的质量。

  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

  m(C)=m(CO2)×ω(C)=8.8g×=2.4g; m(H)=m(H2O)×ω(H)=5.4g×=0.6g

  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P为例 4P +5O2 = 2P2O5

  4×31 5×32 2×142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五氧化二磷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Cl2-N2+NH4Cl

  观察上式:左边有3H,右边有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4,在NH4Cl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即:4NH3+Cl2-N2+3NH4Cl

  上式中:右边有3Cl,所以在左边的Cl2前配"3/2"(使Cl原子个数相等);左边有4N,右边的3NH4Cl中有3N,所以在N2前应配"1/2"(使N原子数相等),即:4NH3+ Cl2- N2+3NH4Cl

  上式两边分别乘以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8NH3+3Cl2==N2+6NH4Cl

  (2)观察法

  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

  NH3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上式中有1N和3H,所以右边的NO前面应配"1"(使N原子个数相等),H2O前面应配2/3(使H原子的个数相等),此时,右边有5/2个O,所以左边的O2前面应配5/4(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即:NH3+5/4 O2-NO+3/2 H2O。

初三化学教案13

又可生成CO 这是碳本身具有的性质,是内因,而‘O2充足与O2不充足’是一个外在条件,是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

学生的回答






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的教育。




探究——碳的还原性



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讨论,猜想


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对猜想提出假设



1.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2


2.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


3.碳与氧化铜不反应。


从问题出发进行大胆地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思维探究


1.实验设计:


(1)实验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与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相同。


(2)检验产物(CO、CO2


CO2——石灰水;CO——点燃。


实验装置如下(图一)












1.C与CuO均为固体,C在常温下稳定,此反应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所以应选择与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类似。


2.检验CO2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可用点燃的方法,看火焰的颜色。


探究实验装置


上图有不足之处吗?



(图二)







很多学生发现试管口应堵棉花,当看到老师提供的仪器时时会选择如图二的装置。


培养学生动脑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


(3)操作步骤


让学生自己通过所学氧气制取的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评价总结并点播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打开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同时停止加热。



操作步骤: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打开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同时停止加热。



培养学生动脑通过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实验探究


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论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合作完成


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黑粉末逐渐呈红热状态,有无色气体产生,通入澄清石灰水,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处所出气体不能燃烧,冷却后,试管内留有光亮的紫红色固体


对各种假设进行论证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


3.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过实验验证了哪一条假设是正确的?


3.碳与氧化铜反应


C + 2CuO 2Cu +

初三化学教案14

  初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学习目标】

  1、在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格式,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境导入】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人们正在探索一种光解反应器,装载入汽车中,可直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作为汽车能源。那么,同学们能否计算出加满一桶水18千克,能让汽车跑多远呢?首先应弄清楚的是:18千克水能分解产生多少氢气?

  【回顾反思】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以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2);

  (3)。

  【探求新知】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分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间的质量比恒等于∶ ∶ 。

  (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水、氢气、氧气之间的质量比恒等于∶ ∶ 。

  【归纳小结】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与相应乘积之比。

  【讨论交流】

  1.如果有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2.如果要生成16g氧气需电解多少克水?

  【归纳小结】根据化学方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

  (2);

  (3);

  (4);

  (5);

  (6)。

  【实际应用】根据前面你掌握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工业上通过电解Al2O3制金属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kg铝,至少需电解多少千克Al2O3?

  1.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汽车燃料,1kg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 km。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氧气。一桶水大约18kg,请你自编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解答。

  自编题目:

  解答:

  【能力提高】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是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鱼箱的水中投入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每只鱼箱每天需耗氧气52.8g,则需要投入过氧化钙多少克?

  化学素养评价5—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12 Ca:40 Cl:35.5 Na:23

  ( )1.4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A、38克

  B、 36克

  C、 34克

  D、240克

  ( )2.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铁,那么铁氧气四氧化铁的质量比为:

  A、56:32:232

  B、56:16:232

  C、56:64:232

  D、168:64:232

  ( )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4.在4A+5B = 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8

  B.34

  C.17

  D.51

初三化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气

  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初三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教案09-14

初三化学教案04-15

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铁的性质02-27

初三化学教案【热】11-27

初三化学教案:分子11-14

初三原子化学教案11-08

【热】初三化学教案11-25

初三化学教案【精】11-28

初三化学教案【热门】11-26

【精】初三化学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