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08 13:54:07 初中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初中语文教案1

  一、作者介绍

  创作特色由于李白个性狂放、洒脱不羁、天真率直,傲视独立,使得他的诗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杜甫《饮中八仙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首先,其诗以抒情为主,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感情的表达往往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是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李白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李诗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语言流

  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李白的诗歌具有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出蜀辞亲远游,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三、文本分析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字词解释

  (1)荆(jing负荆请罪)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2)远:远自。

  (3)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4)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6)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小知识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在我国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月亮”这一意象,一般说来,代表着思乡、思念、团圆。如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竹,代表高洁与气节;杨柳,代表离别感情。

  (7)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8)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9)万里:喻行程之远。

  2、作品译文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四、诗歌赏析

  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清沈德潜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送别二字能否删去?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二字,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问题二:这首诗哪句写的最好?哪几个字写得好?

初中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竹石》。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在对比阅读中发现两首古诗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背诵《马诗》《石灰吟》。

  2.学习《竹石》。

  出示一组竹子的图片:你积累了哪些描写竹子的古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就和竹子有关。(课件出示古诗)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题写的。(板书课题:竹石)

  3.教师范读。

  提醒学生听清字音,感受节奏。

  (二)依法学诗,检查反馈

  1.回顾方法。

  自读诗句→理解诗意(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体会诗境(结合相关资料)说诗意→读诗悟情。

  2.依法自学《竹石》。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重点部分指导:

  (1)借助课文插图,抓住“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坚定态势,从中感受在岩石中生长的.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

  (2)补充诗人生平,了解诗人的坎坷经历,体会诗人与竹子同样经受着“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但仍然具有“咬定青山”的坚定意志。

  资料补充:《竹石》是一幅清雅的画,更是一首坚定的诗。作者郑燮,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他擅长画兰和竹,为“扬州八怪”之一。

  (三)拓展阅读

  导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这首《题竹石画(其二)》。

  1.结合注释和译文了解诗意。联系《竹石》,想一想: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结:诗中写的是竹,而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像这样借助他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四)对比阅读,感受表达特点

  1.再读《古诗三首》,完成下表,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文章标题

  代表性的景物

  表达方法

  情感

  《马诗》

  大漠燕山马

  托物言志

  怀才不遇报效祖国

  《石灰吟》

  石灰岩烈火

  托物言志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竹石》

  竹

  借物喻人

  立场坚定决不动摇

  2.思考这三首诗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3.小结:在《古诗三首》中,三位诗人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虽然三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各不相同,但诗人通过细致观察,均借助景物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每首诗前两句都以写景为主,后两句以抒情为主。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表明自己的志向,表达巧妙,也更富有感染力。

  三、板书设计

  竹石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初中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层次美、语言美。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三、教学设想

  设想: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同学们,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谁能告诉我今天的天气情况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知道某天的天气情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现在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么办呢?今天,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2、点出常用雅词和谚语:

  二字雅词:峰峦招牌点缀预兆轻盈绫纱鳞波崩塌弥漫征兆。

  四字雅词: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丝丝缕缕朦胧不清密密层层连绵不断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整体感知。

  1、导读:将课文分成五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

  2、自读: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粗略板书)

  (三)第三个教学板块:演读,理清层次。

  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嗨!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2、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在书上作记号。

  3、学生发言,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边演边完善板书)

  4、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彩,明白了它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样我们对课文内容与层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第四个教学板块:说读,品味语言。

  1、读第一段,(分两种读法导读)用一个字来评价语言上的特点。(美)

  2、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谋篇的形式。这篇文章有很多美点,小到一个词语、句子,大到几个段落,可谓俯拾皆是。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就文章的语言说一句评论式的话。怎么说呢?像这么说:如: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五)第五个教学板块:寻读,课外延升。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

  3、学生收寻并积累识天气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内容。

  3.陶冶情操,品味文化意蕴。

  【教学步骤】

  一、感知新课之趣

  1.猜字激趣。

  2.简介《礼记》。

  《礼记》是四书五经之一,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祭祀、职位以及重要事件的标准化礼仪流程,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古代中国人的日常行为规范。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二、体会文言之味

  1.把握读音。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后提示易读错的字词。

  生僻字:嘉(jiā)肴(yáo)兑( yuè )命

  多音字: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学( xiào )学半

  2.体会音韵。将文中对偶句的前后半句设成两种颜色后投影,师生对读。

  读好对举: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要点:体会对偶句式的工整、节奏分明、琅琅上口的特点;感受排比句的气势,在朗读中一句比一句的语调稍高。

  3.理清文意。师生合作读课下注释,积累重点文言词。

  三、理解文章之意

  主活动:演读课文。请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请同学们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小组内分角色演读课文。

  活动步骤1:理清层次,分配内容。

  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小组内分配朗读的内容,要能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

  方法指津:借助关联词等标志性词语,可以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全文思路。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明确:根据一个“是故”这个词,可以将文章分开一二层。“故”指因此,应该是全文的总结,据此分开二三层。

  活动步骤2:标记重音,体会情感。

  将那些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或情感的语句进行标注,请你用“我发现重读……(词语)能读出……的情感”的句式进行交流。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重读“弗“不知”,能读出一种错失珍品的遗憾之情。)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重读“不足”“困”,读出一种自惭形秽的沉重心情。)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重读“自反”“自强”,读出一种重获力量的振奋之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重读“也”,拖着读,读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喜悦心情。)

  活动步骤3:组内演练,展示朗读。

  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展示,教师相机点拨。

  小结:把每句背后蕴含的情感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情味。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从看似枯燥无味的文字中品味出古代学子求学的心路历程。

初中语文教案5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在于作者用纯朴真挚的语言,表现父亲在祸不单行、生活困苦、哀愁焦虑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无微不至的关怀远行的儿子。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是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美文。

  2、学生分析:

  我班一半以上的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因而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但谈及父亲,除了严厉和陌生外,几乎没有其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父爱”课,很有必要。让学生既欣赏了美文,又懂得感恩父爱,因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思路:

  《背影》是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因而我分“了解背景,进入情境”、“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细节赏析”、“拓展阅读,学生习作”四个环节进行赏析。

  5.教学手段:

  (1)朗读: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二.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进入情境

  以文学常识导入: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25年10月朱自清先生接到父亲来信,不禁回想起八年前与父亲在南京浦口分别时的情景,写下了记实散文名篇《背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文中几次出现背影。

  生: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哀愁,父亲对儿子疼爱、不舍。

  师: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来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能描述当年“我”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吗?

  生: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败落惨淡,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

  生:家庭光景如此惨淡,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何时再能见面的痛苦困扰着“我”。

  (此环节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的最初体验,尤其是文章的感情基调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细节赏析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来探究本文。本文作者描述的是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父亲的“背影”。接着扣紧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来组织课堂教学。

  重点要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浓浓的父爱之情。要读出与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一篇好文章读起来或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做人。

  师:(第一环节聚焦“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明确后,用多媒体展示进行纵向比较)

  师:(第二环节解读眼泪)见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师:研读文中三处跌宕的情感潜流。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到南京为的是谋事糊口,心烦事忙,没有空送儿子。但是怕这个熟识的茶房敷衍“我”,不放心就又来车站送儿子了。

  生: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作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生:这里也两次使用了副词“终于”,更表示作出“送”的决定的'艰难思考过程。

  师: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上车后帮儿子忙前忙后,将诸事安排停当,儿子却让“我”走,但“我”还不想走,还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去买桔子给他路上解渴吧!

  师: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家庭琐屑让“我”发怒。唉,“我”的身体又不好,在北平的孙儿现在多高了?不知儿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师: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生: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哪里是父亲说话难听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啊。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生: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生:我觉得第二个“聪明”使用了程度副词“太”,还加了“!”,均是褒词贬用,都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之意。恨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深深的自责!感情是层层推进的!

  师:文末一声长叹:“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声叹息“唉”,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读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吗?

  生:前一个“唉”用的是逗号,表示短叹;后一个“唉”用的是感叹号,这声长叹是前面那声短叹的感情递增,表达了对健康欠佳的父亲无限的思念,也表达了对辛苦辗转的自己无力尽孝的愧疚!

  师:带领学生总结父亲形象:中国典型慈父形象。为儿子勉为其难,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会用行动去尽职尽责,含蓄深沉。

  读了本文,我们不由得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天底下的父亲都象朱自清的父亲那样,十分爱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孝敬父母,做一个知道关心父母的好子女。

  四)拓展阅读,学生习作

  1、选择《背影》中你最喜欢的语段,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要求背诵。

  2、学习了《背影》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与语言朴实感人的特点,来写半命题习作《____的父爱》

  三.教学反思

  开展主动性学习,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但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就要求教师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驾驭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对学生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教任何一篇课文,一定要把握课文的“基调”。《背影》的基调是反映深厚的父子之情。本课只有抓住这一中心点,其教学效果才能好。

初中语文教案6

  一、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人生漂浮无常,好似梦幻,欢乐的口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 景色来召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展现锦绣风光。现在聚会在桃花芬芳的花园里,畅谈兄弟间的乐事。诸弟聪明过人,都有谢惠连的才华;大家咏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惭愧。静静地欣赏春夜的景色还没有完,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雅。摆出荣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序与古人作的“宴序”一类文章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朗读李白《将进酒》。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 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

  二、破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 章的基本内容: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三、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五、自读,不明白之处、重点字词梳理

  六、比较阅读。文章最后四句,《古文观止》的编者说:“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请结合所给课外阅读材料,谈谈李白的文章与同类作品相比,有何不同。

  提示:注意文中粗体字所表达的情感

  《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情调很悲凉;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与王羲之序如出一辙;

  《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调子是低沉的。

  最近学过的《滕王 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 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

  七、简单探讨作者性格与文风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印记。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游斜川诗序 作者: 陶渊明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记乡里,以记其时日。

  后人评:文章短小优美,点明出游的日期和地点,以游览斜川、观赏山水为题旨,着意刻画了近观远眺之佳景,突出赞美了独秀于泽畔的障山,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浓厚情趣和爱恋,并由此引发出“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的慨叹。

  兰亭集序 作者:东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金谷诗序 〔晋〕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顷,羊二百口, 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孙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 ,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 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 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焉复觉鹏逯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 故相换,今 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 兴,谅歌咏之有由。

初中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略)。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二、段落结构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逐项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层次分明的结构顺序

  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以“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典雅而富有概括性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第三段,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第四、五段,话题引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两段实际上与文章最后形成了照应。文章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一个设问句下有“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问题,都有举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文章最后两段,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深刻的印象。

  四、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科学知识较少的读者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而文章正是要写给这样的读者看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充分考虑读者对象,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语言”,本身表明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第二,作者在行文中尽量少用专门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总之,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普佳作。

  五、生动的说明和典雅的用词

  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同时给人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做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样写的效果,是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的有关建议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概括要点就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有关的内容要点,比如,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等等。学过本文之后,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要使学生能够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而学习本文的语言,主要是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第一、二段描写四季景象的语言,要指导学生把它们积累下来,并学会运用。

初中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3、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学校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成为具有高尚、高雅气质的人,并计划为同学们开设礼仪课。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有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一)疏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2、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

  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发言提出一些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并总结一些解决字词的方法和途径等,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法等。

  1、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3)、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4)、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

  5)、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

  6)、下车引之:拉。

  7)、入门不顾:回头看。

  8)、去后乃至:才。

  3、一学生朗读课文,考虑如何用现代语言复述。

  4、学生复述课文;对比复述,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

  5、集体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1、思考问题: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

  (2)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2、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三、质疑探究。

  四、学习体会。

  五、字词积累练习。

  六、课后作业。

初中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仿写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3、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难点: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大屏幕,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幕依次播放下雨、流水、小鸟、婴儿的图片,同时播放雨声、水流声、鸟鸣声、婴儿笑声。接着展示草叶上的露珠、阳光透过树林普照大地、新芽萌发、花朵欲开、鲜花盛放、果实累累几组无声图片。)【注:之所以挑选这几组图片与声音,是因为这几种声音源自自然现象、动物、和人类三种不同的对象,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从风格上而言,是与课文的优美生动的语言相吻合的。另外特地把婴儿的笑声放在有声图片的最后,是因为这个笑声定然能引发学生会心的微笑,感受到这种声音所带来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把学生领入了预设的情景当中。“无声”图片展示了生命历程中一段最美好的时期: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新生命萌动了,它发芽、酝酿、开花、结果。这些都能将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产生美的享受。】

  播放后,让几个学生讲讲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多数学生只能听到雨声、水声、鸟鸣和婴儿的笑声。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谁听到了后几幅图片的声音?”。“有一位作家有一对超乎常人的耳朵,引领我们进入了一方神奇的天地,去倾听被我们忽略的声音。”从而引入课文。)

  二、倾听

  1、首先,请一同学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播放背景音乐:班德瑞的《森林狂想曲》这节课中的很多背景音乐都选自班德瑞的《寂静山林》专辑,因为这些音乐节奏舒缓亲切,更重要的是,音乐中夹杂着不少的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鸣声、流水声、蝉鸣声,风格与内容与课文的风格内容相一致,而且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此处播放背景音乐是为了给学生的自由朗读提供一个相应的情景和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融入其中)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认为“木头人”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因此,我们应该用心听。(大屏幕总结:善于倾听,有选择的倾听,用心听)

  三、言说

  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不是木头人,因为我们现在正青春年少,都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双善于聆听的心,我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但尽管如此,在座的同学中可有谁听见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和雪花飘落的声音么?(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说没有)可是这些声音,我们的作者听到了,她不仅听到了别人所听不到的声音,而且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把各种声音描写出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精彩之处,与大家交流意见。(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显示答题提示,如修辞地运用,句式地选取,谴词造句的考虑等方面,这样给学生答题提供了一个模式,避免了答题的盲目性。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萨克斯曲《春风》)

  讨论后由学生发表自己及小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对词、句、情感等多方面的品味。交流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究竟美在哪里?

  1、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诗情画意。

  2、运用排比,反复,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运用问句,

  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4.用第二人称“你”叙述,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在学生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揣摩原文,引导出基本的描写声音的技法

  抓住声音的本质特征——以声写声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以形写声

  展开联想、想象,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写声

  巧用各种修辞——以美写声

  四、质疑

  学生对文中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教师组织讨论、释疑。

  预设问题:

  1、为什么写有声却从无声写起?

  明确: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2、文章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课文的1、2、3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形象地铺陈出那些富有诗意但又细微得难以觉察的声音;5、6、7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这三个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3、文章大量运用提问、设问、反问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运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不断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五、仿写练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许多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同学们找寻这些声音,学习本文的技法,开头用上“你听过……的声音吗?”也写一段文字。在学生仿写前,教师展示两段范文:

  第一段文字:杜鹃怒放的声音吗?整整一个冬季,杜鹃都在聚集精华等待着。当春风不断加温,花骨朵开始突突突地翻滚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达到了沸点,掀翻了花盖子,咕噜噜地一个个粉红色的泡泡全冒了出来。

  第二段文字:你听过蜻蜓点水的声音吗?蜻蜓看见一面极亮极亮的大镜子,照出了蓝天白云,照出了红花绿叶,于是它朝那面镜子俯冲下去,近了,近了,它用尾巴轻轻一点,想停在上面照一照,“轰——”一声,镜子碎了,世界摇晃了,蜻蜓慌忙逃走了)

  教师诵读两段文字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仿写课文(多媒体课件显示写作技法,并播放《春风》,为学生写作提供一个充满大自然气息的氛围)学生若能当堂完成,则请个别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请其他同学对他所写的文字根据前面的“4个要点”进行点评,教师作一定的补充和引导。若时间不够充裕,则找几生念出第一句以打开思路即可。

  六、结束语

  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吟诵一首小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

  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爱,

  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

  把眼睛唤醒,把耳朵唤醒,把心灵唤醒!

  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一定会跟着你欢笑。

初中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

  2、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写了什么内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现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3、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与庄稼产生关系的,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

  4、请出几名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蛇与庄稼的关系概括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用简单的方法清晰地表现出猫和苜蓿的关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成果。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的直接关系和复杂关系。

  3、谈感受

  四、学习第四段

  1、请同学谈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大家谈本节课收获。

  六、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复杂联系的,可用简单的文字将其写出来,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蛇与庄稼

初中语文教案11

  1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浪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品读欣赏,在欣赏中把握诗文的节奏与美妙的意境。

  3、借助想象,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4、模仿写作,在仿写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5、学后提升,在品味中享受爱的真谛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2重点难点

  1.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浪之歌》诗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 品读欣赏,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教学设计

  【导入】导入新课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礼物”。他就是纪伯伦。在他笔下,万物皆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第一首-----《浪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导入】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炽热( ) 祷词( ) 执拗( )

  俊俏( ) 衷情( ) 馈赠( )

  憔悴( ) 真谛( ) 天穹( )

  璀璨( ) 镶嵌( )

  翱翔( )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 )

  【讲授】走进作者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和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三首是《花之歌》、《美之歌》、《幸福之歌》,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曾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活动】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并做填空:

  ————的浪如:一往情深的浪(如:热情洋溢一往情深无比忠诚多情浪漫温柔善良痴情缠绵任性)

  【练习】朗读训练

  1、美读课文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2、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活动】讨论研析

  (1)、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具体体现在:

  A、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

  B、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

  C、涨潮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

  D、退潮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2)、面对海浪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海岸是异常感激的。把海浪紧紧地抱在怀中,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

  (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海岸亦非草木,他亦有情。海岸若有言,他会对浪说些什么?

  (4)、俗话说:“爱屋及乌”,浪爱海岸,也爱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那么,浪是如何对待礁石的呢?

  明确:我与礁石同席对饮,我同它嘻嘻哈哈。

  (5)、礁石也爱屋及乌吗?它又是如何回报浪的?

  明确:它竟纹丝不动,它竟面无笑容。

  (6)、对于礁石的这种态度,浪是怎样表现的呢?它退缩了吗?

  明确:对礁石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

  (8)、再次听老师简介作者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纪伯伦简介:纪伯伦虽然出生于黎巴嫩,具有阿拉伯血统,但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他1883年出生,当时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2岁随母亲去美国谋生,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5岁被送回故国学习阿拉伯古典文学,同时进修绘画,18岁因思想激进、创办呼吁民间疾苦、被认为带有叛逆性的刊物《真理》而被驱逐出境,重新返回美国家中。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哥哥、小妹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25岁得到贵人相助,为他申请到赴巴黎深造的奖学金,学习绘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3年后再次返美,并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直到48岁英年早逝。他一生在黎巴嫩待过15年,在法国2年,在美国生活了共31年,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明确: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

  这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她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初中语文教案12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学习本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如何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使用精美的动画效果,极有感染力的音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对昆虫世界充满探索的向往。

  2.从三个标点符号入手,让标点符号的教学贯穿全文,使学生学习从标点

  符号中去品味语言和情感信息

  3.抓住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运用阅读技能,享受阅读

  乐趣。体现略中有精、自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想象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感。

  2.指导学生学会“暄、熙、攘、穴、宅、鸠”6个会认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初中语文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三、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四、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学法:朗读法、交流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钱塘江的资料。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初中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概括愚公移山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学法指导:“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区别: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b、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

  “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c、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

  2、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学生试读

  3、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自作聪明?板书

  3、分析愚公的形象

  a、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增”就是“更增高”。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

  b、面对那么大的困难,愚公对智叟说的这段话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性格?

初中语文教案15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则伊索寓言。首先了解一下背景材料,一起读(屏显):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讽喻故事,共三百多篇。

  师:请注意,把“讽刺性”、“哲理性”、“文学作品”批注在课本上。(生批注)

  师:好,继续读材料。(屏显)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师:再批注。这则寓言以“神”为主人公。寓言有的以人为主人公,也有的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生批注)

  二、浅文深教,阅读训练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浅文深教”,你们就是浅文深学。好,把课文读起来。

  (生齐读课文)

  师:注意两个词的读音:“庇bì护神”、“那nèi两个”。“那nà”后面如果跟的是数量词,它就读nèi。好,刚才的朗读有一个弱点,不像读故事,我们要用读故事的语调来读,(师示范读第一节)用叙述的语调,讲故事的语调读出来,好不好?好,各自读起来。

  (生自由读课文)

  1、文意把握训练。

  师:好,我们开始第一次训练(屏显):

  文意把握训练: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四五个关键词(语)。

  师:其实我们读一遍,就已经知道文意了,但是我们要学用一定的方法来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其中的四五个关键词。我先举例:寓言中有一个人物,那么人物就是一个关键词。请大家接着“赫耳墨斯”四个字,再找四个关键词(语)。好,各自读课文,找关键词语。(生找关键词语)

  师:好的,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找到了关于赫耳墨斯的五个表动作的词语。 “想”、“问”、“笑着问”、“心想”、“问”。

  师:啊,文章中为什么写三次问呢?这个“问”一定是个关键词。

  生: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来到人间。这是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要注意两个字,赫耳墨斯想的是“尊重”。于是下到凡间去“问”人家。

  生:我从“一个银元”,还有“还要贵一点”,“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绕头,白送”,看出这三个神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多高。

  师:你说的是钱,这个钱在课文里是不是有一句话呀?赫耳墨斯怎么问的呀?“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关键地方。那么经,问的结果如何?

  生:不被雕像者重视。

  师:是,但是课文中没有直接说。

  生:我和这位同学的看法是一样的。“不被人重视”正好和雕像者的回答呼应,看出赫耳墨斯不被人重视。

  师:是啊,但关键词在哪?

  生:我觉得是“白送”。

  师: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屏显):

  赫耳墨斯

  尊重

  问

  值多少钱

  白送

  师:就这五个词语,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说话,来概说这个故事。说起来。

  (生自由说话训练)

  师:这就是故事的主要信息。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概括的方法同样可以理解文意,把这段话读一读(屏显):

  我们还可以用“概括”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则寓言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来展开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以为了不得其实远不如别人的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2、层次分析训练。

  师:咱们开始第二次训练(屏显):

  层次分析训练:分析这则寓言的层次并说明这样分析的道理。

  师:提示一下,这个寓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开始!各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第一层应该到“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说明了起因,后面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

  师:这位同学不仅回答了分到哪里,还阐述了理由。很好。

  生:第一层次分到“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前面是赫耳墨斯询问赫拉和宙斯,询问别人的`价值,后面是询问自己的价值,询问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

  师:言之有理。

  生:我是按照后面是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它说“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所以我的第一层分到“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讲的是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而后面讲的是赫耳墨斯从此知道自己并不被人重视。

  师:你要注意一个问题,“于是问道”与前面的内容是紧接着的,所以这个地方分不开。

  生:“后来”是故事情节给我们的一个提示,所以我第一层分到“还要贵一点”。

  师:对,故事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发展的。

  生:我觉得第一层应该分到“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是寓言的开始。后面三次问答是经过。

  师:到底怎样看待两个层次呢?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是准确的。我告诉大家一种分析方法(屏显):

  第一层:概写一笔

  第二层:细写几笔

  师:以后你们遇到的很多文章或文段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展开的。

  (屏显)

  “概写一笔、细写几笔”是一种常用的段落形式。也是常用的段落分析的着眼点。

  师:不管是写景文,还是叙事文,还是讲道理的文章,概写一笔和细写几笔是一种常用的段落形式,它也是常用的段落分析的着眼点之一。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根据情节结构来分析(屏显):

  故事的开端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故事的发展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师:继续旁批。第一句话是故事的开端,前面的两问是故事的发展,最后的一次答问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师示范读最后一次答问)

  师:听我刚才的朗读,注意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值多少钱”,注意神的口气,“值”要拖一下;第二个地方,“这个值多少钱”,注意“这个”后面要停顿一下;第三个地方是雕像者的回答,“白送”两个字要读得很有味道,“白—送”。(生齐读,师跟读)

  3、人物评价训练。(屏显)

  人物评价训练:用几个成语或者四字短话评价赫耳墨斯这个人物形象。

  师:好,接下来是我们的第三次训练活动。请大家用几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的形象。马上想,直接回答。

  生:爱慕虚荣。

【初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07-21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02-08

初中语文《春》教案03-14

初中语文《台阶》教案08-26

初中语文教案11-04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02-01

初中语文《秋天》教案02-01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02-22

初中语文《赤壁》教案12-11

初中语文诗歌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