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时间:2024-06-09 10:10:22 七年级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5篇[经典]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5篇[经典]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水平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使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水平,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能够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能够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能够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能够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有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有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有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实行讨论。

  [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水准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增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持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能够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XXX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准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如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看地图。

  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2、通过学习运用地图认识周围环境和地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高计野外旅行线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

  弄清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求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自己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选几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间也相互检查。

  二、课前热身

  1、师: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点拨:用绘绘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请几位同学对照自己的地图介绍一下所在的学校。

  2、全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师:你还见过哪些地图?地图有多少种?你会看地图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自学课本P6~10。

  (2)四边互动

  互动1:在庞大的地图家庭中地图分为几类?各有哪些类型?

  明确: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前者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后者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另外还有电子地图等之类的地图。

  尽管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缩小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互动2: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教师在黑板上面画一个“米”了开,要求学生把方向标上。)

  东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确定方向吗?

  明确: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批示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方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

  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地图拿出来,分组交流:学校大门、办公楼、池塘、花坛、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8“确定平面方向”)

  你还有其他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几种确定方向的方法呢?

  互动3:在一般的地图里,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理事物缩小,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计算呢?指名学生根据小学的收获写出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提示:图距与实距之间经常要进行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师:比例尺有哪三种形式?

  明确: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

  练习:学生分组全作、讨论转换表达的形式。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1︰3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千米0 20 40

  学生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指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活动第2题,计算实际距离。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如1/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进行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练习:比较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完成表格

  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

  表示范围大小

  地理事物详略

  比例尺大小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魇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互动4: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P10图例、快速、熟悉。然后抢答题目。

  明确:我们熟悉了图例、注记以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达标反馈:

  (1)填空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表示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它们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计算:把实际距离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绘制在30厘米的图纸上,该选用多大的比例尺?(1︰20xx 000)

  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从甲地到乙地图上距离为4。5厘米,请问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5km)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请一名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

  (2)方法小结: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读图、比较、计算、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图“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某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反馈练习]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西至、南连、北抵。跨越、 、 、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作用形成的。

  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

  A.黄土坡B.黄土塬C.黄土峁D.黄土梁

  3.简答题

  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1)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2)风力

  2.(1)BC (2)BCD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

  人为因素:毁林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板书设计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区。

  2.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活动与探究

  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是否有水土流失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4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三个概念,掌握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地理分布及各洲的分界线。

  3、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分布及各大洋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勒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化难易的能力。

  2、通过展开“大洋自述的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认识地球的海陆分布,体验到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从中领悟爱护地球的思想。

  2、通过绘制简图、拼图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七大洲与四大洋在地球上的分布概况。

  教学难点

  1、查找各洲之间的`分界线。

  2、理解赤道穿过的大洲与大陆。

  教学准备

  地球仪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地球仪)同学们看到一个什么物体在转动?(地球)你发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的海洋)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分布。

  二、课前热身

  师:原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地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你能解释这个说法吗?

  生: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学本节内容。

  (2)出示地球外貌图后讲述:我们通过观察地球外貌图得知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我们能用一个形容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吗?(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如果用百分比形容海陆面积比各占多少?(海洋71%,陆地占29%)

  2、四边互动

  互动1:

  (1)地球上的陆地被系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较大的块叫什么?(大陆)

  (2)面积较小的地块叫什么?(岛屿)

  (3)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什么?(大洲)

  (4)全球共分为几个大洲?(七个大洲)

  互动2: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哪两个大放的大陆连成一块?把它们合称什么?(亚、欧两洲大陆连成一整块,合称为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魇一块大陆。)

  互动3:

  谁能上前来拿着大陆的轮廓模型按面积大小排队?(通过排队活动让学生掌握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 互动4:

  提示:出示七大洲分布图,每四个人为一小组,讲座七大洲的分布特征。

  引导: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大洲有哪些?(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北美洲与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与大陆分别有哪些?(前者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后者有非洲、南美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有哪些?(南极洲)

  明确: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下,有助于准确识记各洲的位置。

  互动5:

  提示:要求学生四个人为一小组,全作绘制七大洲的几何简图,然后选几名代表将自己绘制的简图展示给其他同学看,检查是否正确。再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然后要求学生将七大洲名称填入简图中,最后教师提示正确的填法。

  明确:让学生学会将复杂地图化难为易,准确识记大洲的分布。

  互动6:

  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图2-23,图2-45,图2-25,查阅各洲的分界线。

  明确: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接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互动7:

  师:你们发现大洲与大洲之间除了以运河、山脉等作为分界线外,还以什么为分界线?(海洋) 师: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地球上有几大洋?

  明确:洋又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在20xx米以上,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的面积比大洋要小得多,海峡是沟通两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地球上的大洋 共分为四大洋。

  互动8:

  提示: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指出四大洋所在的位置。

  将全班同学生分成四大组,钭每大组的学生分别改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然后分组合作进行“自述”的演讲活动。

  点拨:太平洋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大西洋“S”形,第二大洋;印度洋属第三大洋;北冰洋最小最浅,纬度也最高。

  互动9:

  提示:每大组选一名代表领走自己所属的轮廓模型,并按面积大小排队。学生排队后再按顺序将自己的名称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把大洋名称填入勾勒的几何图中。

  明确:让学生掌握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并准确训记相应的位置。

  四、达标反馈

  选十一名同学分别拿一张模型,拼成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图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地理分布、各大洲的分界及各大洋的特征。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

  1、“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素描图,

  2、世界地形图

  学生大多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演示

  教学效果

  (三)

  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20分钟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1、请一位黄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1、大洲、大洋的分布图

  2、各大洲大小比较示意图

  3、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

  4、北美洲与南美洲、亚洲分界图

  5、各大洋大小比较示意图

  6、“一笔绘五洲”

  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亲自的绘图加深了学生的空间印象,也提高了绘图技能。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 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

  竞赛活动 巩固练习

  6分钟

  1、设置抢答题:

  ⑴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⑵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

  ⑶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

  2、把各组的'得分写入表格,对各组的表现作点评

  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活动,以抢答形式为主(各组任一成员都可抢答,答对的为本组得分)

  1、所提的问题和图片

  2、世界地形图竞赛版(对答对的同学会给予掌声鼓励)

  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五)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3分钟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2、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12-13

  1、学生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

  板书和作业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世界海陆分布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四大洋

  ⑴洋、海和海峡

  ⑵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七大洲:

  ⑴大陆、半岛、岛屿

  ⑵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⑶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南、北美州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④亚、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地;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3、了解影响气候的几个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学习重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

  2、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个别指导重点点拔。

  导学过程:

  1、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节学习的知识,能说出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特点是什么?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课本p57的A、B、C三幅图是描述哪些地区的气候的?

  4、其中A、B两幅图中,都有“一年到头”这几个字,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还是一般而言呢?

  5、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从图3.22的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你们能用一句话概括当地的气候特点吗?

  6、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同学们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区温度高,哪些地区温度低?哪些地区降水量多,哪些地区降水量少?

  7、课本p58,看图3.23能说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达标检测:

  1、课本p58活动题2。

  2、课本p59—60活动题1、2、3、4。

  3、课本p61—62活动题2、3、4。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采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得出影响气侯的主要因素,由浅入深,易化难点。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来有困难,通过小组间的互助学习加深理解。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2、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4、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6、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感受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新课导入

  由二孩政策的新闻视频导入。

  活动2【活动】

  二、探究学习一:

  世界人口的增长

  1、看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1)指导学生根据数据变化了解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特点。

  (2)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学生看图分析数据后归纳总结)

  过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2、看课本P70图4.1,并结合文字叙述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所经历的阶段。

  (1)指导学生读图步骤。

  (2)学生图文结合试着分析。

  (3)全班交流,请生看图分析。教师引导。

  (4)提出疑问,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原因。

  【明确:l80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差,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增长,死亡人数减少;特别是195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3、结合具体例子探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人口停止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人口减少快。】

  小结: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4、读P71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xx年)及平均自然增长率(20xx-2010)图,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1)提醒学生学会读图。

  (2)找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析原因。

  【明确:非洲增长最快,欧洲增长最慢。原因:生产水平、生育观念制约人口增长。】

  (3)归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和较低的大洲或地区。

  (学会合作: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相互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他人的见解。)

  (4)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数量就一定多吗?

  活动3【活动】

  三、探究学习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1、70多亿人是均匀分布在地球上的吗?若不均匀,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

  (1)、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

  【明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疏密状况用人口密度表示。】

  (2)计算某地的人口密度,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

  【明确: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

  (3)、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合作探究:①观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②讨论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认真看图例,找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和1人以下的地区。

  ②结合P65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课本最后附页的世界地形图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原因。

  a、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

  b、交流,补充。

  C、师展示课件,加深理解。

  【明确: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四地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多在平原地区;位于临海地带,交通便利。②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亚洲的东、南部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农业发展较早,养育众多的人口;欧洲和北美洲东部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

  d、以中国人口分布为例,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小结: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疏。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拓展:想一想,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活动4【活动】

  四、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1、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 )

  A、40亿 B、50亿 C、60亿 D、70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 )

  A.非洲、欧洲 B.亚洲、大洋洲 C.亚洲、北美洲 D.非洲、南极洲

  3、衡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密度 D、人口总数

  4、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多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

  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

  5、欧洲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B、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C、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少雨 D、河湖众多,常泛滥成灾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8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

  三、教学工具

  课件

  四、教学过程

  讨论:

  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

  引入:

  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

  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

  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

  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

  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图1.35等高线。

  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形象记忆:

  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

  学生活动

  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步骤:详见参考教材P26活动题1。

  制作过程由学生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和指导。

  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设计意图:通过绘图、读图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基本地形。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

  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0

  知识目标:

  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能力目标: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法、谈话法、小品表演等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有关人口问题的资料。

  [教具准备]: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活动1] 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活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并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第50亿位和第60亿位居民)

  [过 渡] 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活动2] 读图分析问题。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的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尼日利亚高高高巴西英国德国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学 生] 学生讨论回答

  [练一练2]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而从大洲来看,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大的,下面我们依据非洲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

  [教师投影演示] 在学生绘制完柱状图后,教师再用投影图给学生演示绘制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

  [过 渡]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但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一,从而导致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活动4]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7页活动题1,想想人口密度是怎样来计算的呢?

  [师生小结]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活动5]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师生总结归纳]

  世界人口密集区:(1)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

  (2)欧洲、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1)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第二课 时 人口问题

  [教师提问] 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请你按一年365.25天,计算一下每天、每小时、每秒各增加多少人?一节课45分钟时间内世界增加了多少人?引导学生说出对这组数据的想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求知欲)

  [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快、算得准。附表:

  每 年每 天每小 时每 分 钟每秒8000万人219028人9126人152人2.5人[结 论]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

  [过 渡] 那么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小 品](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编小品,内容是反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启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当的补充有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方面的图片资料,启发学生从世界粮食问题、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方面去展开讨论。

  [学生表演、教师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 各小组成员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以扩展认识。(学生小组讨论,一方面可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略

  [质 疑]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带来了以上一系列的问题,那么人口增长是不是越慢越好呢?请你说说对与不对的理由。

  [讨 论] 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或不断的减少都不好,也会带来不少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等。

  [过渡提问] 人口增长过快与过慢都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请大家想想办法,看看人口问题应该如何合理解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评价并加以鼓励,维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讨 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页阅读材料)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引导、补充,让学生明确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及目标

  [拓 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1、2、[过 渡]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出现了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那么为什么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活动2] 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辩题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正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发展不利 反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发展有利

  [学生辩论] (略)

  [师生归纳]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方面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城市商业活动,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也会使城市交通、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压力。

  [过 渡]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东部沿海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到我国访问、经商、投资、留学、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抱着共同的心愿来到中国,但他们的皮肤、头发、面部特征却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世界上主要的几大人种。

  四、不同的人种

  [活动3] 投影展示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生活地区的景观及生活场面的图片。小组讨论、交流对世界三大人种的认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易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出来,学生在交谈中掌握新知,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读图鉴别,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学生自由发言] (略)

  [活动4] 投影展示世界三大人种的图片和 “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以认识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和分布情况。

  肤 色头 发面 部体 毛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浅波 状鼻高、唇薄多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黄种人黄 色

  棕 色黑 直扁平中 等东 亚黑种人黑 色卷 曲嘴唇厚少非洲、大洋洲、

  [师生归纳总结]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探讨的四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及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认识七大洲轮廓及位置的确定。

  2、自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活动探索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这一称呼是否正确呢?

  活动一:

  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平分几次之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并提出问题:所以,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应叫什么?(水球),我们的先人为何叫地球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

  小结:

  由于古人缺少对地球面貌的整体认识,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才称作“地球”,既然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地球了,也没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对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我们要有所把握,绝不能习惯成自然。

  活动二:

  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按自转方向拨转地球仪,闭上眼睛,用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咱们看看每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小结并提出问题:

  通过上图,我们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它们是均匀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吗?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有何不同?(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5,在该图上随意找出几组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上述地理名称的概念应该是什么?除了这些名称以外,我们还经常听说大洲一词,它的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6及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动。

  活动三:

  1、出示各大洲轮廓图片,在黑板上挂出相应的世界海陆分布图。

  2、请每小组同学选派代表逐一介绍其名称、由来,面积排序,并用磁钉钉在底图相应的位置上,同时说出相应位置的'四大洋名称及面积排序。

  训练:

  通过观察地球仪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相连的大洲及其分界线(亚-非)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北冰洋)

  3、被三个大洋围绕的大洲?(北美、亚洲)

  4、被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南美、非洲)

  5、被五个洲围绕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

  6、既有热带,又有温带,还有寒带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

  7、练习一笔画世界

  8、在世界简图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9、《同步训练》练习题

  总结: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请同学们举例说明陆地和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何意义?作为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做呢?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2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 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3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

  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教师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教师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30°N、30°S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确写法)。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教师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教师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等高线: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图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不一定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如右图140m的等高线)在同一幅图内,除了陡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平距成反比,等高线平距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如果不能在同一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或者其他图幅内闭合。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或者山谷线应垂直于等高线转折点处的切线,即等高线与山脊线... 图片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教案

  2、好习惯:好习惯是汉语词语,是指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好习惯成就大未来。拥有好习惯的人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好习惯也是指在学习上。好习惯,顾名思义,就是良好的习惯。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习惯”呢?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拥有好习惯的人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好习惯也是指在学习上。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 知道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教案

  3、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三棱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或1/(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必须化单位。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知道搜索更多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教案

  4、地理:地理(英: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上的六风七带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热爱地球的情感

  [知识和能力]

  1.能运用实例和数据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2.知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教学难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设计意图

  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己的向往切入,活跃气氛,启发思维。

  内容

  自由介绍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向往的家庭状况(可引导学生从收入途径、支出方式、居家设施、餐饮等方面介绍)。

  小结

  总结归纳每位学生家庭经济存在差距的方面和差距的大小。

  讲述

  国家及地区间也存在着这些差距,我们根据这些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类。

  活动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图来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地区分布的差异。

  过程:(1)各组学生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2)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3)试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含义。

  活动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间的发展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来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师规定甲组学生代表发达国家,乙组学生代表发展中国家)

  过程:甲、乙两组学生之间模仿“南北对话”进行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南南合作”交流与合作。(要求学生注意记录)

  内容:把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成发达和不够发达两大类。

  (1)甲组学生运用图片或数据说明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

  (2)乙组学生运用图片或数据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

  (3)全体学生自由发挥:用其他事实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

  (4)各组学生提出各自所代表国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取长补短。(出示下表)

  发达国家

  经济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率(%)

  美国

  2.9

  中国

  11.0

  日本

  1.4

  新加坡

  8.7

  加拿大

  2.8

  韩国

  7.3

  德国

  1.4

  印度

  8.6

  法国

  1.5

  印尼

  7.2

  意大利

  1.2

  巴西

  4.2

  (5)学生读上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的差异。

  (6)乙组学生提出发展中国家中各国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取长补短。

  教师总结:(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生产力、进出口商品、对外贸易额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悬殊,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都较快,如中国。

  活动三:寻求缩小国家及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放开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树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观念。

  过程:(1)讨论国际上应该如何解决好这些国家及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2)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作鼓励性评价。

  课外活动:家乡的巨变

  设计意图: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从家乡的发展看祖国的发展

  内容:(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报刊、访谈和家庭调查等方式,搜集当地的资料,完成下表。

  20年前

  10年前

  现在

  设想10年后

  饮食

  居住

  交通状况

  着装

  其他

  (2)写出调查报告小论文“家乡的巨变”。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2-02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2-22

(热门)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6-06

(通用)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6-08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通用】06-08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01-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2-15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1-03

【优选】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6-09

《我们怎样学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