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七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 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 教学 的重点是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 难点是解法的灵活运用.能够熟练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进一步学习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基础.
1.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这样的方程组就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2.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仍是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即通过消元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如何消元,首先要认真观察方程组中各方程系数的特点,然后选择最好的解法.
4.有些特殊方程组,可用特殊的消元方法,有时一下子可消去两个未知数,直接求出一个未知数值来.
5.解一次方程组的消元“转化”基本思想,可以推广到“四元”、“五元”等多元方程组,这是今后要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由于方程较多,学生容易出错.因此,应提醒学生注意,在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出比原方程组少一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原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一般都至少要用到一次.
2. 消元时,先要考虑好消去哪一个未知数.开始练习时,可以先把要消去的未知数写出来(如教科书在分析中所写的那样),然后再进行消元.
在例2中,如果先确定消去 ,那么这三个方程两两分组的方法有3种;①与②,①与③,②与③.我们可以从中任选2种消去 .这里特别要注意选定2种后,必须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如果违背了这一点,所得的两个新方程虽然各含两个未知数,但由它们组成的方程组仍然含有三个未知数,这在实际上没有消元.
教学 设计示例
一、素质 教育 目标
(一)知识 教学 点
1.知道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
2.会解某个方程只有两元的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3.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或一元的思路.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消元方法、消元对象.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解题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消元”的思想,设法把未知数转化为已知.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方程恒等变形的数学美,以及方程组解的`奇异美.
二、学法引导
1. 教学 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2.学生学法:三元一次方程组比二元一次方程组要复杂些,有些题的解法技巧性较强,因此在解题前必须认真观察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系数特点,选择好先消去的“元”,这是决定解题过程繁简的关键.一般来说应先消去系数最简单的未知数.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经过本课 教学 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组时“消元”的基本思想和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二)难点
针对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
(三)疑点
如何进行消元.
(四)解决办法
加强理解二元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是“消元”,故在求解中为便于计算应选择系数较简单的未知数将它消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教师 先复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及办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及方法.
2. 教师 由引例引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由学生思考、讨论后解决如何消三元变二元, 教师 讲解、小结.
3.由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4.学生练习,教师 小结、讲评.
七、 教学 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将学习如何求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整体感知
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从而类推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及解题方法,让学生牢牢抓住利用消元的思想化三元为二元,再化二元为一元的办法来求解.
(三) 教学 过程
1.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
题目中有几个未知数?含有几个相等关系?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几个方程?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
这个问题必须三个条件都满足,因此,我们把三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下面的形式:
这个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就是我们要学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怎样解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呢?你能不能设法消云一个或两个未知数,把它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后说出消元方案.
教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说出消元方案:依照代入法,由较简单的方程②,可得 ④,进一步将④分别代入①和③中,就可消去 ,得到只含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由②,得 ④
把④代入①,得 ⑤
把④代入③,得 ⑥
⑤与⑥组成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把 代入④,得
∴
∴
注意:a.得二元一次方程组后,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完成.
b.得 , 后,求 ,要代入前面最简单的方程④.
c.检验.
这道题也可以用加减法解,②中不含 ,那么可以考虑将①与③结合消去,与②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教法说明】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巩固解方程组时通过“消元”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基本思想.
2.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例1? 解方程组
学生活动:独立分析、思考,尝试解题,有的学生可能用代入法解,有的学生可能用加减法解,选一个用加减法解的学生板演,然后,让用代入法的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解:②×3+③,得? ④
①与④组成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把 , 代入②,得
∴
∴
归纳:这个方程组的特点是方程①不含 ,而②、③中 的系数绝对值成整数倍关系,显然用加减法从②、③中消去 后,再与①组成只含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最为合理.而用代入法由①得到的式子含有分母,代入②、③较繁.
【教法说明】有了前例的基础,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后归纳题目的特点为,点明消元方法和消元对象,更有助于学生探索方法、掌握技巧.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P30 (1)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后,同桌、前后桌之间按不同解法的同学交换,看哪种方法最简单.
4.变式训练要,培养能力
补例:解方程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
【教法说明】此方程组中方程①、③中 、 的系数完全相同,用③-①可直接得到 ,再把 代入②可求 ,代入①可求 .这道题直接化三元为一元,能使学生体会到解法技巧的重要性,觉得数学问题真是奥妙无穷!
(四)总结、扩展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2.解题前要认真观察各方程的系数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当方程组中某个方程只含二元时,一般的,这个方程中缺哪个元,就利用另两个方程用加减法消哪个元;如果这个二元方程系数较简单,也可以用代入法求解.
3.注意检验.
【教法说明】这样总结,既突出了本课重点,又突出了本节内容中例题、习题的特点?某个方程只含两元,使学生在以后解题时有很强的针对性.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31 A组1.
(二)选做题:解方程组
(三)思考题:课本第32页“想一想”.
【教法说明】作业
(一)是为了巩固本节所学知识;作业
(二)有很强的技巧性,可培养学生兴趣;作业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设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那里的同学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看大屏幕,从情境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的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生1:9/10÷3=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谁还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9/10÷3结果是多少呢?请在自己的练习本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师适时巡视指导,找出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的方法。
(投影展示,画线段图的方法)
师:我们先看第一位同学的方法,这是哪位同学的,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他用的是长方形布条,这是哪位同学的.,介绍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不管是画线段图还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我们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板书方法:画线段图。
师:我们再来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的(学生板演),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做法。
生:9/10÷3=9÷3/10=3/10(米)
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个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个1/10米,即3/10米
师:谁能再重复一遍?生重复。
师:我们可以用平均分的思想直接进行计算。(板书:平均分的方法)
师:看这种方法9/10÷3=9/10×1/3=3/10(米),(学生板演内容)谁来介绍一下?
生: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生似懂非懂。
师:你们能明白吗?我们结合这条形图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师:把条形图平均分成3份,一份占多少?
生:1/3。
师:也就是求什么/
生:也就是求9/10米的1/3。
师:我们可以怎样计算?
生:9/10×1/3
师:看一下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1:前面是除法,后面是乘法。
生2:3和1/3互为倒数
师:也就是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板书:转化)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师: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师:这就是第三种方法,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板书:乘法的意义)
师:除了这几种方法,你还有哪些办法?
生:转化成小数来计算。
师:说一下
生:9/10米化成小数0.9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0.9÷3=0.3(米)。
师板书:9/10÷3=0.9÷3=0.3(米)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大家的思路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生1: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算起来比较简便。
生2: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第二种方法只适用于能出开的情况。
师:说得非常好,到底他说的对不对,等会我们来验证一下。
3、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都已经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情况,找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9/10÷2=9/10×1/2=9/20(米)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都和这位同学一样吗?谁来说说这种方法?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2,用乘法来计算。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看算式,我们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来计算。看来大家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4、归纳概括,推广应用。
(1)师:仔细观察、分析刚才所解决的两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看这两个算式,前面是除法,后面是?
生:乘法
师:看圈起来的两个数字,有什么关系?
生1:倒数
生2:互为倒数
师:一定要说完整。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师板书)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全班同学一块交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对简捷。
2、自主练习2
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连一连。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算式与第二行算式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悟出此题的意图,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得出应该连的相应算式。
3、自主练习5
独立完成,投影展示交流。(两种方法,直接去除或者转化成乘法计算)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4、自主练习4
独立完成,板演交流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分数除以整数(板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七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熟练应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推导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完成例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4、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究法、讲练法、
2、学生学法:本节主要学习幂的乘方性质和积的乘方性质,到现在为止,我们共学习了益的三个运算性质、幂的三个运算性质是整式乘法的基础,也是整式乘法的主要依据,进行幂的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三个运算性质,深刻理解每种运算的意义,避免互相混淆,有时逆用幂的三个运算性质,还可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用数学语言概括运算性质、
(三)解决办法
增强对三种运算性质的理解,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强化训练以达到准确地区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一组绦习,以达到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益的乘方这两个性质的目的,让学生互问互答、
2、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理由,以便于学生对公式的准确理解、
3、通过举例来说明积的`乘方性质应如何正确使用,师生共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4、多种题型的设计,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该性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较灵活地运用、
(二)整体感知
通过对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推导,加深对该性质的理解、掌握该性质的关键仍在于正确判断使用公式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寨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通过完成一组练习,来回顾一下这两个性质:
填空:
七年级数学教案4
一、素质 教育 目标
(一)知识 教学 点
1.会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2.会用待定系数法解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实用性.
2.渗透特定系数法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
3.了解我国古数学的光辉成就.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列三元一次方程组及用待定系数法解题,渗透解题的简捷性与奇异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 教学 方法:讲解法、谈话法、师生共同分析、发现问题.
2.学生学法: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迅速寻找出三个相等关系,故尖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
2.用待定系数法解题的方法.
(二)难点
正确找出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三个相等关系,并把它们表示成三个方程.
(三)疑点
如何正确地寻找相等关系.
(四)解决办法
反复读题、审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相等关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提问,复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2.通过例6的审题,让学生分析出如何求三种球的相等关系. 教师 规范 板书 过程以便学生的模仿.
3.通过反馈练习,强化对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训练,以便能掌握相关的一些变式训练.
七、 教学 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二)整体感知
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出正确的`相等关系,因而应仔细审题,合理分析,以达迅速求解的目的.
(三) 教学 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哪位同学能简单说一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设、找、列、解、答)
实际上,有的应用题中未知数的个数不只两个,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6? 学校的篮球数比排球数的2倍少3个,足球数与排球数的比是2:3,三种球共41个,求三种球各有多少?
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要找到几个相等关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等关系.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三个未知数、三个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1)篮球数=2×排球数-3
(2)足球数:排球数=2:3即:2×排球数=3×足球数
(3)三种球数的和=总球数
学生活动:根据刚才的分析解答例1,一个学生板演.
解:设篮球有 个,排球有 个,足球有 个,根据题意
得
①代入③,得 ④
由④,得 ⑤
把⑤代入②,得
把 分别代入①、⑤,得
∴
答:篮球有21个,排球有12个,足球有8个.
强调:(1)解方程组的过程可以写在练习本上.
(2)得到结果检验是否正确、合理.
【教法说明】例6采用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类似的方法进行分析,学生接受不会感到困难.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尝试反馈:P38 1、2.两个学生板演.
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P41? 17.在公式 中,当 时, ;当 时, ,求当 时, 的值.
【教法说明】 教师 首先介绍这个公式的实际意义,再启发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待定系数 、 ,然后把 代入,求 .
(四)总结、扩展
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关键是什么?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40~P41 14,16.
(二)选做题:P41 B组1,4.
(三)思考题:课本第42页“想一想”
(四)复习本章内容
参考答案
略.
九、 板书 设计
例5
变式
练习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一个水池装有甲、乙进水管和丙出水管,若打开甲管4小时,乙管2小时和丙管2小时,则水池中余水5吨;若打开甲管2小时,乙管3小时,丙管1小时,则池中余水1吨,求打开甲管22小时,乙管5小时,丙管11小时,池中余水多少吨?
分析和解:设甲、乙、丙三管每小时的流水量分别为 吨,依题意得
通过观察分析方程组的特有形式,可用独特的整体相乘,整体相减法求解
①×7-②×3得
七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
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人们只需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而并不关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做准备。并使学生体
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为绝对值概念的几何意义是数形转化的典型
模型,学生初次接触较难接受,所以配置此观察与思考,为建立绝对值概念作准备。
合作交流
探究规律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
有什么规律?、
—3,5,0,+58,0.6
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页)。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
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求一个数的绝时值的法则,可看做是绝对值概
念的一个应用,所以安排此例。
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本着这个理念,设计这个讨论。
结合实际发现新知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把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
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想象练习: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一100和一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两个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定都来源于生活,每一种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
数在大小比较法则第2点学生较难掌握,要从绝对值的意义和数轴上的数左小右大这方面结合起来来了解,所以配置想象练习,加强数与形的想象。
课堂练习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7页例)
比较大小的.过程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
练习:第18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产书第19页习题1,2,第4,5,6,10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情景的创设出于如下考虑:①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
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
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②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
义来定义的(其本质是将数转化为形来解释,是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
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学生不易接受。
2,一个数绝对值的法则,实际上是绝对值概念的直接应用,也体现着分类的数学思想,所以直接通过例1归纳得出,显得非常紧凑,是教学重点;从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来看,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其中第(2)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
中要结合绝对值的意义和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
大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轴上越左边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大,所以表示的数越小”这个数形结合的模型。为此设置了想象练习。
4,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绝对值的概念和数的绝对值的求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教
学内容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建议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移到下节课教学。
七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
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当字母取具体数字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的求法及正确地书写格式.
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
(3)a与b的和的50%.
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
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出投影)
某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
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是50.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40和50,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20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师生共同研究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1.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结合上述例题,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求代数式2n+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当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
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之后,可用图示帮助
学生加深印象.
然后,教师指出:只要代数式里的字母给定一个确定的值,代数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教师结合例题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板书例题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化)
例1?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解:当x=7,y=4,z=0时,
x(2x-y+3z)=7×(2×7-4+3×0)
=7×(14-4)
=70.
注意:如果代数式中省略乘号,代入后需添上乘号.
解:(1)当a=4,b=12时,
a2-=42-=16-3=13;
注意(1)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
(2)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
(3)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值不应当使代数式或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失去实际意义,如此例中a不能为零,在代数式2n+10中,n是代数班的个数,n不能取分数.
最后,请学生总结出求代数值的步骤:
①代入数值?②计算结果
三、课堂练习
1.(1)当x=2时,求代数式x2-1的值;
2.填表:(投影)
(1)(a+b)2;?(2)(a-b)2.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下面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求代数式的值应分哪几步?
3.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
其次,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1)求代数式的值,就是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顺序,直接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2)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所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五、作业
1.当a=2,b=1,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填表
3.填表
七年级数学教案7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昨天,老师在七年级三班上课时,把他们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情况以抢答赛的形式记分。你们看(出示投影)这是七年级三班七个小组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答对一题得一分,记作+1分;答错一题扣一分,记作1分。第几组最棒?老师还没来得及计算出每个小组的最后得分,咱们班哪位同学能帮老师算出最后结果?(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我们已得出了每个小组的最后分数,那么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第一小组),回去以后,老师就把小奖品发给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愿不愿意也分成几个小组,看一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出色?(原意)那么老师就按座次给同学们分组,每一竖排为一组。老师把组号写在黑板上,以便记分。
希望各组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得到老师的小奖品?(有)同学们加油!
我们已得到了这7个小组的最后得分,那位同学能试着用算式表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算式)
以上这些算是都是什么运算?(加法),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有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刚才老师说要给七年级三班的优胜组发奖品,老师手里有12本作业本,优胜组共6人,老师将送出的作业本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分之一)分数最低的一组共7人,他们每人交给老师一个作业本,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十二分之七)如果,老师得到的作业本记为正数,送出的作业本记为负数,则老师手里的作业本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同学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对于这个算式,同学们还能轻易的感知出结果吗?(不能)
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有的同学们能直接感知得到结果,有的靠感知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探索规律!(出示投影),观察这7个算式,每一个算式都是怎样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还能举出不同以上情况的算式吗?(不能),这说明这几个算式概括了有理数加法的不同情况。
前两个算式的加数在符号上有什么共同点?(相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什么样的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加)同学们还能观察出那几个算式可归为一类吗?(3、4、5、异号两数相加,6、7一个数同0相加)
同学们已把这7个算式分成了三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规律。
(1) 同号两数相加,其和有何规律可循呢?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回答两个问题。(师引导观察,得出答案),那位同学能填好这个空?
(2) 异号两数相加,其和有何规律呢?大家观察这三个式子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容易得到绝对值相同情况的结论。再引导学生观察绝对值不相同的情况,回答问题)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个规律?(引导学生得出)
(3) 一个数同0相加,其和有什么规律呢?(易得出结论)
同学们经过积极思考,探索出了解决有理数加法的规律,顾一下(出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一下?(出示投影,学生大声朗读)我们把这个规律称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学们都很聪明,积极参与探索规律,每个组都有不错的'成绩。个别落后的组不要气馁,继续努力,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得分的机会,看哪一组能[出题制胜]!(出示)
(活动过程1后评价、加分;教师以其中一题为例,讲解题格式及过程;活动过程2后:让每组第三排同学评价加分)
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会运用它,但七年级三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一内容掌握的不是太好,以致在作业中出了毛病,他们为此很苦恼。希望咱们同学能帮帮他们,看哪位同学能像妙手回春的神医华佗一样药到病 除!(师生共同治病)
看来同学们对有理数的加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大家还记得前面那个难倒我们的有理数的加法题呢?那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口述 师板书)。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攻破了这个难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老师认为收获最多的是优胜组的同学,因为他们能得到老师的小奖品,大家赶紧看看那一组获胜?欢迎优胜组上台领奖,大家掌声鼓励!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积极进取,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七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 ,求 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 ,求: 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七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解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等式基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学会通过观察,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思考方向进行新知识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一元一次放的过程中,体验“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解方程:
并回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请给同学们介绍纸草书(P95)。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
数是多少?
并引入让同学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列出相应的方程。
并回答: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解上述方程,并引入去分母。
例1、
例2、
活动:同学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要注意哪些?
看一看你会不会错:
(1)解方程:
(2)解方程:
典型例题:解方程:
想一想: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后如分子中含有两项,应将该分子添上括号
选一选:
练一练:当m为何值时,整式和的值相等?
议一议:如何解方程:
注意区别:
1、把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对单一的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不是对于整个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2、而去分母则是根据等式性质2,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不是对于一个单一的分数。
课堂小结:
(1)怎样去分母?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有没有疑问:不是最小公倍数行不行?
(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2
(3)去分母的注意点是什么?
1、去分母时等式两边各项都要乘以最小公倍数,不可以漏乘。
2、如果分子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其分子为一个整体应加括号。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布置作业:P98,习题3.3第3题
补充作业:解方程:
(1)
(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负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按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
1、重点:正数、负数有意义,有理数的意义,能正确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2、难点:对负数的理解以及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某市某一天的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3、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三、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
四、课后作业:课本P5习题1。1A第1、2、4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导、评论。
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就以下统计的数据,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适?
(1)你班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
(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
(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4)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
七年级数学教案1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
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若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1′=______,cos21°28′=______。
3、不查表,比较大小:
(1)sin20°______sin20°15′;
(2)cos51°______cos50°10′;
(3)sin21°______cos68°。
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
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
(二)整体感知
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例8已知sinA=0.2974,求锐角A。
学生通过上节课已知锐角查其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经验,完全能独立查得锐角A,但教师应请同学讲解查的过程:从正弦表中找出0.2974,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左查得17°,由同一数所在列向上查得18′,即0.2974=sin17°18′,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查表得sin17°18′=0.2974,所以
锐角A=17°18′。
例9已知cosA=0.7857,求锐角A。
分析:学生在表中找不到0.7857,这时部分学生可能束手无策,但有上节课查表的经验,少数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办法。这时教师让学生讨论,在探讨中寻求办法。这对解决本题会有好处,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
若条件许可,应在讨论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查表过程:在余弦表中查不到0.7857。但能找到同它最接近的数0.7859,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右查得38°,由同一个数向下查得12′,即0.7859=cos38°12′。但cosA=0.7857,比0.7859小0.0002,这说明∠A比38°12′要大,由0.7859所在行向右查得修正值0.0002对应的角度是1′,所以∠A=38°12′+1′=38°13′。
解:查表得cos38°12′=0.7859,所以:
0.7859=cos38°12′。
值减0.0002角度增1′
0.7857=cos38°13′,即锐角A=38°13′。
例10已知cosB=0.4511,求锐角B。
例10与例9相比较,只是出现余差(本例中的0.0002)与修正值不一致。教师只要讲清如何使用修正值(用最接近的值),以使误差最小即可,其余部分学生在例9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完成。
解:0.4509=cos63°12′
值增0.0003角度减1′
0.4512=cos63°11′
∴锐角B=63°11′
为了对例题加以巩固,教师在此应设计练习题,教材P。15中2、3。
2、已知下列正弦值或余弦值,求锐角A或B:
(1)sinA=0.7083,sinB=0.9371,sinA=0.3526,sinB=0.5688;
(2)cosA=0.8290,cosB=0.7611,cosA=0.2996,cosB=0.9931。
此题是配合例题而设置的,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
(1)45°6′,69°34′,20°39′,34°40′;
(2)34°0′,40°26′,72°34′,6°44′。
3、查表求sin57°与cos33°,所得的值有什么关系?
此题是让学生通过查表进一步印证关系式sinA=cos(90°-A),cosA=0.8387,∴sin57°=cos33°,或sin57°=cos(90°-57°),cos33°=sin(90°-33°)。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这也是本课难点,同学们要会依据正弦值和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角度变化范围0°~90°)查“正弦和余弦表”。
四、布置作业
教材复习题十四A组3、4,要求学生只查正、余弦。
五、板书设计
14.1正弦和余弦(五)
例8例9例10
七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收集数据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明白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教学方法
实验——讲——练相结合
通过测量实验体会生活中存在着近似数和精确数,经过讲解和练习能将一个数按要求取近似值
教具准备
1、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制成标本
2、最小单位是厘米的刻度尺和最小单位是毫米的刻度尺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据。例如:
(1)小明班上有45人;
(2)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
(3)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
(4)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厘米
而这些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有些是精确的,而有些由于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或无需要得到精确数据而取了近似数
凭你生活的经验,你能判断一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生]我认为第(1)个中的数据是精确的,而第(2)、(3)、(4)中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体验近似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Ⅱ、引入新课,获得直观的体验
1、实验——测得树叶的长度
[师]同学们在下面收集了不少的树叶,把这些树叶制成标本的时候,要求必须在标本中注明每片树叶的长度,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一小组,用你准备好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和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你收集到的树叶的长度,并读取数据
(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读取数据的方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同学们体验到测量读取的数据是有误差的)
[师]在同学们测量的过程中,同桌的小明和小颖用最小单位不同的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如图3-1所示:
图3-1
(1)根据小明的测量方法,你能知道他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什么吗?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小颖的测量呢?
(2)谁的测量结果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生]小明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6.8厘米,其中6是精确的,8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小颖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毫米,她测量的结果可以读成6.78厘米,其6和7都是精确的,而8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
[生]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容易看出小颖测量的结果要比小明的更精确一些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细,同桌的小明和小颖共收集了12片树叶,测得刚才那片树叶的长度的值分别约为6.8厘米和6.78厘米、在这一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呢?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12片树叶,这个数据是精确的,而测量的树叶的长度的值是近似的
[师]大家还可以用你的刻度尺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厚度,数学课本的长度、厚度,又可以读出一些数据,它们是精确的还是近似的?
[生]我测得我的课桌的长度是80.5厘米,它是近似的
[生]我测得课桌的长度是80.45厘米,它也是近似数
[师]由此,我们可知测量得出的结果都是近似的,例如珠峰的高度是8848米,是测量得出的,它是近似数
在生活中,除了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数据也是近似的?
[生]有,例如方便面袋子上写着:总净含量110克,数据110克是近似的
[生]饮料桶标注的净含量是350 mL也是近似数
[生]天气预报中报到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8℃,“28℃”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
[生]咱们这本教科书字数是202千字,“202千字”这个数据也是近似的
[师]真棒,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这么多的近似数据,说明同学们平时很留心观察一些事物,这一点很值得肯定
2、议一议
图3-2
(1)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生](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亿,人口总数为12.9533亿这个数据是近似数
[师]为什么呢?(Why?)
[生]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客观条件就决定了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的
[师]的确如此,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难以得到精确数据,尽管现在科技的发展,有了更为精密的仪器、在人口普查中,由于客观条件等的限制,也难以或无法取到精确值
[生]第二幅图是精确值
[生]第三幅图中,年级共有97人是精确值,而买门票大约需要800元是近似值、
[师]回答正确、这里的“800元”也是近似值,但这个近似值不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要估算一下大约需多少钱,无需得到精确值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例子说明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吗?
[生]小明的身高是1.58米,体重40公斤,年龄14岁,这些数据都是近似数
[生]小明今天上了6节课,是精确的
[生]一条草鱼重2.854千克,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
[生]我们班有25个女生,这个数据是精确数
[师]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做一做
例1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
(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
(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3)四舍五入到个位、
[分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四舍五入到哪一位,看这一位后面一位的数够五不够五,来决定取舍,特别注意近似数1.0,末尾的0不能随意去掉、
解:(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为1.03米;
(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为1.0米;
(3)四舍五入到个位为1米
例2小丽与小明在讨论问题
小丽:如果你把7498近似到千位数,你就会得到7000
小明:不,我有另外一种解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首先,将7498近似到百位,得到7500,接着把7500近似到千位,就得到了8000
小丽:……
你怎样评价小丽和小明的说法呢?
[生]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一个数近似到千位,要一次做完,看百位上的数决定四舍五入,而不能先近似到百位,再近似到千位
例3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596960千米2,美国和罗马尼亚的国土面积约为9364000千米2(四舍五入到千位)和240000千米2(四舍五入到万位)如果要将中国国土面积与它们相比较,那么中国国土面积分别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时,比较起来的误差可能会小些?
[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是培养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数据进行比较时,有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自的近似数进行比较、在选择近似数时,一般数据要四舍五入到同一数位,这样出现较大误差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解:当与美国的国土面积比较时,可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千位,得到9597000千米2,因为它们同时四舍五入到了千位,这样比较起来误差会小一些
类似地,当与罗马尼亚国土面积相比较时,可以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万位,得到9600000千米2、
Ⅲ、课时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呢?
[生]我们知道了测量所得的数据都是近似数
[生]生活中既有精确的数据,也有近似的数据,因此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生]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不能随便将小数末尾的零去掉、例如2.03取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到近似数2.0,不能把零去掉、
板书设计
一、生活中的数据——近似数和精确数
1、实验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的(测量树叶的长度)
2、议一议
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师生共析,由学生板演)
七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
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g,记作+0.02g,那么-0.03g表示什么?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3B.-3C.-2.5D.-7.45
【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00相差135分钟.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元)+16+5.0-1.2-2.1-0.9+10-2.6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
2.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
(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
(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中的游戏.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
(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kg;小阳体重减少了2kg,则小阳增加了.
2.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
(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
(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
提升能力
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六)课时小结
1.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
七年级数学教案1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数轴,动脑概括数轴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大家知识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
生: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
(出示投影1)
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0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生:2℃,-5℃,0℃.
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数轴(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从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这个事实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数轴.再从温度计这个实物形象抽象出数轴来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了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数轴的画法
与温度计类似,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原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为正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从原点向左)则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相当于温度计上每1℃占1小格的长度).
【教法说明】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一起画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把类比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贯穿于概念形成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领悟这种思想方法.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1)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相互叙述,互相纠正补充,语句通顺后举手回答.大家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板书.
2.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向学生提出问题:数轴上为什么要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呢?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温度订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从而知道数轴三要素的重要性,了解三者缺一不可,认识和掌握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依据.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讨论.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2)
(1)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
(2)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不准讨论,想好后举手回答.
让其他学生对其回答进行评判,对确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给予讲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数轴的概念.
答案:(2)①缺原点,②缺正方向,③数轴不是射线而是直线,④缺单位长度,⑥提醒学生注意在同一数轮上必须用同一单位长度进行度量.⑤⑦是数轴,同时⑦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基础.
4.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例1画一条数轴,并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5,0,-2.5,.
学生练习:同学们在练习本
【七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教案08-23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10-18
七年级数学教案11-09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11-03
七年级数学教案08-19
七年级上数学教案02-07
《数轴》七年级数学教案03-19
七年级下期数学教案02-28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