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10 16:24: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用1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探究除法计算的验算过程,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验算除法。

  难点: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42÷2=   27÷9=   64÷2=

  84÷4=   80÷8=   36÷3=

  26÷2=   46÷2=   36÷4=

  2.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二、互动新授

  (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毽子每个1 元,皮球每个 2 元,跳绳每根3元。)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提问:如果小明带了 3 6 元,他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学生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你们算出结果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学生思考后回答。

  回答预设:

  (1)再算一遍;

  (2)用乘法验算。买一根跳绳需要3元,买12根跳绳就是12个3元,每根跳绳的单价乘根数,应该等于总价钱。

  引导学生尝试写出乘法验算的竖式。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板书验算的过程。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提问:如果小明带了 6 5 元,可以买几根跳绳,还剩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这个结果算得对吗?你能验算吗?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想法:每根跳绳3元,21根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提问:你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3、比较方法。

  提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

  小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上余数,最后看看得数和被除数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明确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除法验算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

  小结:计算要细心,书写竖式时数位对齐,用哪一位数除商就写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验算能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提示:要比较哪种树苗每棵贵些,可以先计算什么?(每种树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出示题目,学生看图读题。

  45个轮子可以装多少辆车?还剩几个轮子?要求的其实是什么?(是求 4 5 里面有几个4)

  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追问:可以装12辆车吗?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余下的 1 个轮子,不够装一辆车,所以最多只能装11辆车。

  5、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过程: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

  65÷3=21(根)……2(元)

  2 1

  × 3

  6 3

  + 2

  6 5

  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答:可以买21根跳绳,还剩2元。

  列竖式计算时,第一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

  十位上面,第二步用余下的数与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重新组合,再除以除数,商写在原来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可以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在教学时,安排口算题,以为既然能口算了就必定能列竖式。其实能口算只是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要想把生活经验转变成数学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单凭对着算式说算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时通过各种操作能帮助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过程,让他们较好地理解每一步的算理,突破难点。学生单凭对着算式说算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时通过各种操作能帮助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过程,让他们较好地理解每一步的算理,突破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 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方法:探索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二、新授

  1、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渗透环保教育。提出问题:可以分多少组?

  2、 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使每个学生弄白算法。

  3、 将答案完成在书上。

  4、 完成试一试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先说说用什么方法作,然后由学生完成。

  三、练习。

  完成P11 1~3题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交流算法。

  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字信息。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 自己学得怎样?

  学生听算,做完后交流。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交流算法。

  从图中获得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给于适当辅导。

  学生互评,自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沪教版三年级上课本P54-55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会画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内在属性。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判断轴对称图形,正确找到对称轴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形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欣赏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物。(ppt)

  师:这些建筑壮观吗,那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它里面隐含着数学知识,今天就让我们探寻其中的小秘密。

  老师:老师现在手中有一张彩色纸(对折,剪爱心)你们觉得老师将彩色纸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

  生:爱心

  师:仔细观察这左右两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左右两边大小,形状相同。

  师:像这样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是对称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现在你能告诉老师,这些漂亮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吗?

  生:它们左右都是对称的;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求新知,建构模型

  师:真棒!你看,这只小蝴蝶在照镜子,你能帮小蝴蝶画出镜子中的另一半吗?

  师:你们是怎么画的?(找到每个图形顶点的对称点,然后连线,就是他的另一半)

  师:轴对称图形的左右两边怎么样?

  生:左右两边一样大

  师: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的两边一样大?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对折(板书:对折)师:对折之后怎么样?

  生: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在一起。(板书:完全重合)

  师:谁来重复一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轴对称图形?

  生:对折,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师:真聪明!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好吗?我们来到了数学城堡,你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吗?

  师:告诉老师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师:伞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两边不一样大。

  师:谁再来告诉老师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对,上下对折或左右对折后会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知道了,将图形对折,就能判断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再将轴对称图形展开,你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这几张图都是什么图形?生:轴对称图形师:找到他们的对称轴

  (三)自主探究,拓展引申

  师:我们找到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那是不是所有的轴对称图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呢?

  师:现在请同桌合作:请学生拿出长方形、正方形,找找他们的对称轴!你发现什么?(2条对称轴、4条对称轴)

  师:平行四边形和圆形是轴对称图形吗?那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我们发现,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四)巩固练习,总结归纳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你们能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吗?

  1、选择题

  (1)一个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 )

  A.完全相同B.大小一样C.形状相同D.能完全重合

  (2)只要一个图形能被分成大小一样的两部分,它就是轴对称图形,这句话对吗?( )

  A.正确B.不正确

  (3)下列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2、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知道了,轴对称图形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感受到对称的美。

  师:老师布置一项回家作业,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个对称的图案好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找一找,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师:从这么多图形中的找到三角形,在生活中对三角形并不陌生,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

  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

  (1)师: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现在就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吧。(学生画三角形)

  (2)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对比、评价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3)师: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到底谁说的更准确呢?别着急,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老师邀请来的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吗?(出示下面图形)

  (4)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汇报预设:图①不是,因为它有四条边。图②不是,因为有一条边弯曲了,不是线段;图③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图④不是,有一条线段多出一部分了;图⑤是三角形;

  (5)师: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2.自学课本,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在自己画的三角形里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说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3.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师: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让学生给自己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起个名字。

  三、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订校服。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课件出示

  3.学画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1)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2)尝试在三角形上画出另外两条高。讨论:三角形有几组高和底?

  (3)全班集体评价,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4.巩固练习

  师: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三角形,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教师选出几幅作品让学生集体评价。注意指导学生如何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三、实验解疑,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生活,寻找三角形的特性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生活中的三角形。为什么这些地方要用到三角形呢?

  2.游戏激趣,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游戏:拉一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哪种图形更牢固?(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解决问题 ,应用三角形的特性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1.填空谁最棒。

  (1)由三条线段(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 )条高、( )条底。

  (3)三角形具有( )性。

  2. 思维大比拼。

  小白兔和小猴子都用篱笆围了一个菜园,谁的方法更牢固些?为什么?

  五、总结评价,回顾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具有稳定性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复习单位

  师:这个是一份上海市的地图册,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同学们观察一下,想一想这张地图册的厚度是多少呢?生:3毫米

  师:那它的.宽度有多长?生:7厘米

  师:现在我把这张地图册展开,现在它的宽度变成了多少呢?生:1米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三个长度单位,你能给这三个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生:毫米、厘米、米(老师板书)

  它们用字母如何表示?生:mm、cm、m(板书)

  (2)生活中的mm、cm、m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生:蚂蚁,硬币的厚度

  你觉得1毫米是长还是短? 生:很短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指甲盖的宽度、回形针

  你觉得1厘米是长还是短? 生:短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红领巾

  你觉得1米是长还是短? 生:有点长

  10个红领巾连起来是多长?10米

  100个红领巾连起来是多长?100米

  1000个红领巾连起来是多长?1000米(板书:1000米)

  (3)引入

  这是哪里? 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今年开园了。

  我们康城学校距离上海迪斯尼乐园大约有5()千米

  以前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太小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那1千米有多长呢?

  这个1千米和我们1000条红领巾连起来的1000米有什么关系?一样长

  生活中的1千米有多长呢?

  (1)操场绕的1千米

  你们去操场上跑步过吗?100米跑过吗?操场上的这一段直线跑到就是100米,整个一圈跑道是400米,想一想。1千米要跑几圈呢? 2圈半

  (2)直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走出校门,沿着康新公路往南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

  11号线康新公路站

  (3)竖着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把1千米竖起来,它有多高呢?陆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很多高楼大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千米比这些高楼都要高很多,要2幢上海环球中心大厦叠起来那么高。大概需要300层楼那么高。

  你觉得1千米长不长? 长所以:千米通常用来表示较长的路程或者长度。

  3、认知千米的练习

  (1)填合适的单位

  (2)请你改一改(练习纸)

  小胖的爸爸妈妈在迪士尼开园不久,就带他去游玩了,小胖还特点写了一篇日记来介绍迪士尼。但是同学们看了这篇日记之后都偷偷的笑了,为什么呢? 有错误 请你帮助小胖改一改,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

  (3)请你填一填(练习纸)

  这是什么?中国地图,下面的这条线代表的是我国最长的河长江,上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他们的起源地是同一个地方就是时间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是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你能填一填他们各自的长度和高度吗?(同桌讨论一下)完成练习纸第二大题

  4、单位转换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里会运用到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小胖说:我去迪士尼的路上看到过2次,第一次是这。

  但是没有千米啊,原来公里就是千米,是千米的另一种说法。

  小胖说:第二次是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你看。

  这个指示牌上没有千米啊?Km就是千米的字母表达式。

  距离我们可以用路牌表示,还可以用数射线表示。

  看到路牌的地方就是0,那下一个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业区呢?

  1000米就是1千米,观察数射线1千米里有几个100米?

  我们学校出发去迪士尼需要5千米?

  5千米里有()个1千米,几个这样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练

  8千米=8000米(8千米里有几个1000米)

  7000米=7千米(7000米里有几个1000米)

  2千米=20xx米(2千米里有几个1000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里有几个1000米)

  (3)自己练

  2km= m 5km=m

  11km= m4000m= km

  6000m= km 28000m=km

  8km+1km=m 12km-6km=m

  5000m-2km=m

  5、总结

  今天你学到哪些关于千米的知识?

  评价

  对比这张课堂评价表的要求,你觉得你这节课,上课表现得怎么样?能给自己打几颗星?请你说说看。

  你的同桌呢?也请你来说一说。

  板书:

  千米的认识

  很长

  毫米mm(很短) 厘米cm(短) 米m(长)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三维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 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 体验1秒钟

  ①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 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 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公里)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正确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直接性”和“可视性”的体悟或者从感受经验比较抽离,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会在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中接触到千米(公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考虑到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周围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相应的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1千米究竟是多长”,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教学关键:

  通过亲身体验充分感知1千米究竟有多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关于长度的单位,说一说,你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不能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一下?

  板书:米(m) 厘米(cm) 毫米(mm)

  请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下面的括号中填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课桌的长度约是100(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 )

  学校运动会比赛跑200( ) 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 )

  (说明: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3、师:国庆节,老师从上海出发到南京,指示牌显示距离南京还有268(?),后面应该是哪个长度单位呢?

  4、揭示课题:用米、厘米都太短了。上海到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

  板书:千米的认识

  (说明: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探究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图片。

  图1:路标。

  图2:限速。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小结:表示铁路、公路等比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师:各位同学,请大家看运动场的跑到图,它的环形跑道一圈是200米,这样跑几圈刚好是1000米?(5圈)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练一练:

  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

  想:2千米就是2个1千米,即20xx米

  5千米=( )米

  想:5千米就是5个1千米,即5000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学校周边地图:这是我们学校周围的地图,从校门口出发,你认为走到哪里是1

  千米呢?(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说明:以情激趣,使学生感到生边处处有数学,由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

  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三、练习巩固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些练习,看看同学们的掌握

  情况。

  1.填空

  8千米=( )米 4千米400米=( )米

  3千米25米=( )米 2750米=( )千米( )米

  让学生独立尝试,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交流反馈。

  2.选择题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约4( ),每小时能跑40( )

  A.厘米 B.米 C.千米

  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平均高度约为海拔4( )

  A.厘米 B.米 C.千米

  四、联系生活,学会应用

  1、十一期间,小丁丁没有选择出门旅游,他在少年宫参加完活动准备去图书馆,请问,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620m

  620m

  小丁丁觉得路太远了,他决定打车,请你任选走法,计算一下长度,如果选择出租车,你的选择起步价够吗?

  五、课后实践: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估一估走一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说明:千米的实际长度的感知,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六、板书:

  千米的认识

  千米(公里)km 米(m) 厘米(cm) 毫米(mm)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00米=1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6-58页【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2)》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图形概念教学内容,本内容的教学分为2个课时,教材第一课时呈现了小亚动手拼搭三角形框架的情境,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颜色的小棒来拼搭三角形框架,也就是不同长度的边来拼搭三角形,并通过观察、比较按边的长短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体会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教材第二课时是通过“折一折”与“画一画”等具体操作活动来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利用对称性了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脚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还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对三角形有了一些接触和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拼搭三角形框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按边的长短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发现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3、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和数学思考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

  能按边的长短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类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学准备】

  彩色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入课题

  复习三角形知识

  谈话引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出示帆船。这艘帆船是由多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组成的。

  回忆:关于三角形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反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三角形)

  【策略说明:通过复习回顾已有的有关三角形知识并揭示课题。对于能够很好反馈出二年级所学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生,老师应该予以肯定。】

  二、实践操作,探求新知

  1、拼搭三角形框架

  (1)观察学具盒: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不同,相同颜色的小棒长度相同

  操作要求:选好学具先在桌面围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再进行拼搭。

  小组合作:用所提供的学具拼搭三角形框架,比一比哪组拼搭的不重复的三角形最多。

  合作要求:轻声讨论怎样搭不重复,再独立拼搭。

  (3)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把拼搭的三角形框架展示在黑板上。

  【策略说明: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二年级已学过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用小棒拼搭三角形框架的过程中,为了搭出更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会思考寻找一定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有序思维的能力,同时为三角形按边的特点进行分类奠定基础。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合理分工,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分类比较,探究特征

  (1)分类比较

  同学们真聪明,利用小组合作出了这么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谁搭的和他们不同呢?

  看来查找不方便,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寻找起来了更方便?(让学生思考方法,体现分类的需求)

  小组讨论:还有没有新的方法将这些三角形分类?

  预设: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可以按颜色来分,分成三根小棒颜色都相同的三角形、两根小棒颜色相同的三角形、三根小棒颜色都不相同的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颜色分,其实也就是按边的长短来分。

  汇报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黑板将自己拼搭的三角形按边分类,边分边介绍方法。(其他小组一起分类)

  特例分析

  思考:为什么用两根蓝色的小棒和一根红色的小棒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因为两根蓝色的小棒的长度和与一根红色小棒的长度相等,所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策略说明:在寻找能拼搭的所有不重复三角形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考的逻辑性,不重复、不遗漏的有序思考思想。在查找分类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研究有特例“用两根蓝色的小棒和一根红色的小棒能否拼搭三角形框架”,来完善学生的认知。】

  探究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1)认识三角形名称

  归纳:这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板书)

  (2)小结并补充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把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类。

  (3)巩固复习:请同学们轮流将自己搭的三角形框架放回学具篮,边放边说它是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4)同桌互评:在整理学具的过程中,同桌已经知道按边来分这些三角形的名字的小朋友举手。

  【策略说明:通过整理学具巩固新知,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对新知掌握情况的及时评价。】

  归纳总结,完善分类

  (1)介绍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人们形象地将等腰三角形两条长度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所夹的角叫顶角,一条腰和底所夹的角叫底角。

  观察:每个等腰三角形都有2条腰,1条底。有1个顶角和2个底角。

  找一找:等腰三角形框架中的腰

  (2)提问:你能在等边三角形里面找到腰吗?(等边三角形中有三组相等的边)

  反馈: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完善分类

  小结:由此看来,三角形按边的长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等的三角形,一类是等腰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练习巩固,内化知识

  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用手势表示。

  1、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

  3、三边不相等的三角形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本p56-58,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看边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还想知道什么?

  【策略说明:通过翻书阅读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自主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思考求知的学习欲望。】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P7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人教版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2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生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培养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组学生准备一套衣服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笑笑要带我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出示:数学广角。

  二、情境一服饰搭配

  1.探究:既然参加活动,就要穿得漂亮些。衣柜里有这样几件衣服,笑笑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1)观察并同桌讨论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老师为你们准备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每人选择一种搭配方法试试看。搭配的时候要注意怎么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搭配1

  好的小朋友可以和你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看看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等下把你们认为组里面最棒的方法推荐给同学。

  2.归纳、演示:

  搭配方法一:用学具摆一摆。先确定上装,再确定下装。或先确定下装,再确定上装。

  搭配方法二:连线。

  搭配方法三:列式

  搭配方法四:用编号

  [备选]若学生提出其他搭配方法,只要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3.小结:你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有的把所有的穿法都表示出来了,有的用画画的方法,有的用连线的方法,还有的用编号的方法,还有一些特别聪明的同学一下子算出了有六种穿法。而且一个都没有漏掉,也没有重复。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漏掉?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三、情境2--早餐搭配

  1.出发前,笑笑的妈妈还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出示练习二十五中的第1题早餐图)

  2.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看看这儿共有几种不同的吃法?

  3.学生独立思考

  4.展示学生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搭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5.如果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同桌互相说说想法。

  6.小结:生活中看似平常、简单的事情,都藏着数学知识,可见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学好数学知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像这样的数学问题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四、情境三--游玩数字乐园

  1.探究:猜数游戏

  这个数是由9、3、7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可以组成几种不同的三位数?

  2.你能不能像刚才穿衣服,吃早餐那样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这些三位数

  3.独立思考

  再四人小组交流,互相学习。

  4.师生归纳:

  同学们都能有条有理地思考,不错!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想的?

  这样想有什么好处吗?

  5.小结:这三个数字可以有条有理、按一定顺序地进行排列。可以先定百位,再写十位和个位,这样写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生活中有许多像这样的“排列组合”问题。

  6.确定范围:由9、3、7组成的最大三位数

  五、情境四--活动乐园

  笑笑要从儿童乐园经百鸟园到猴山(电脑出示练习二十五中的第2题)在媒体上出示编号①②③④⑤有几种线路可以选择

  1.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你能简单地画一画吗?

  2.师:是不是这6条路都要选呢?如果是你,你选哪一条?为什么?

  师:对,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条最佳路线。

  六、情境五--游戏乐园

  (一)跑道问题

  小军、小兵、小华要进行跑步比赛,一人一个跑道的话有几种不同的站法呢?

  (二)词语搭配

  “小”“大”搭配“河,树,山,船”你有几种搭配方法哪种方法好?

  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想出不同的方法,并且能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真了不起!

  七、情感沟通,全课总结:

  1.本次数学广角,你玩得开心吗?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这里你学到了什么吗?

  2.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是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要选择呢?怎么办?

  通过“猜想--讨论--实践--汇报--比较--归纳”等环节,充分展开探索过程。学生可以有各自的表达方法,包括数学化和非数学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进一步的活动,给学生一个比较广泛的问题,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体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选择最佳方案,联系了生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与语文学科结合,数学的搭配理念也可以拓展到别的学科。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会运用乘法模式“乘是同数连加”来计算乘整十数、整百数,加强对乘法定义的理解。

  2、推算:从3×2推出3×200,培养类推能力。

  3、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整十数、乘整百数。

  4、经历自主探究乘整十数、整百数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感悟算法最优化。

  5、在探索与应用过程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一位数乘整百数。

  教学难点:理解推算:从3×2推算3×200。就是表示3×2个百,即(3×2)个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带着同学们来参加秋季运动会,学校的跑道一圈长为200米。激烈的比赛开始了。

  二、探究新知

  1、独立探究

  出示小胖的问题:3×200是多少?

  师:这道3×200的'积是多少呢?你会算吗?如果你可以独立解答,算完后就把你的解答方法和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找小组内的小朋友讨论后再解答。

  2、交流算理

  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方法一:因为3×200表示3个200连加,200+200+200=600

  所以,3×200=600

  方法二:我使用推算的方法,因为3×2=6,所以3×200=600

  (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板书介绍算理)

  师:把200看成2个百,那么3×200就是(3×2)个百,也就有6个百,是600,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

  3、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在计算一位数乘整百数时,可以利用乘法的定义--同数相加来计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推算出结果。

  板书:一位数乘整百数

  4、独立完成4个800是多少?小胖第一名,来算。

  4×8=32

  4×800=3200

  5、练一练

  ①像小胖一样计算:

  5×3= 7×5= 5×7= 3×5=

  5×30= 7×50= 5×70= 3×50=

  5×300= 7×500= 5×700= 3×500=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谁快?

  5×400= 5×900= 4×900= 7×800=

  8×300= 4×800= 4×800= 6×800=

  10×700= 9×700= 4×700= 5×800=

  问:你是怎么计算一位数乘整百数的?

  那通过7×9这道题,你可以推算出哪些乘法题呢?

  生:7×9=63,7×90=630,7×900=6300……

  三、实际应用

  1、出示:第13页的图

  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问: 3×20=? 20×3=?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交换

  3×20=? 20×3=?

  3×2= 2×3=

  3×20= 20×3=

  3×20= 20×3

  3×200=? 200×3=?

  3×2= 2×3=

  3×200= 200×3=

  3×200= 200×3

  3、师:运用刚才计算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的生活实际问题。

  4、完成第13页的练一练

  五、总结全课: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是收获呢?

  测试练习:400×2= 20×50= 400×20= 60×30=

  6×600= 70×8= 20×60= 90×8=

  7×20= 500×8= 700×3= 200×60=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较熟练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集合图形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如何运用集合圈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1.教师:这节课我们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

  2.教师:请同学们先快速看看教材第89~103页的内容,边看边回忆,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读、写分数

  分数各部分名称

  比较分数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师: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基本练习。

  看图说一说下面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1)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第一个强调“平均分”。

  (2)说说第二个分数18各部分的名称,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3)说说第三个分数45的意义。

  2.比较大小。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小结方法)

  3.简单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2页第10题:说一说计算这些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4.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材第114页第15题。

  三、复习集合

  1.三(1)班跳绳比赛名单:小明、小红、小华、小亮、小平、小军、小兰。

  踢毽比赛名单:王兵、小红、小欢、小平、小兰、罗亮。

  填写后说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三(1)班有40人,有25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3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多少人语、数兴趣小组都参加?

  四、拓展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3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2.教材第113页第13题。

  (1)独立填写。

  (2)说说理由。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反思】

  通过对分数的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通过对各个知识的复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拓展练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有新的层次的提升,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一条边,看这边的另一端指向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读数时要平视。)

  3、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长?(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6、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7、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8、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新授知识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四、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一本字典厚70(),也就是()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实现迁移,正确口算几千几百加几千几百、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加法。

  (二)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卡片。

  (四)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

  (1)准备题:35+20 73十10 61+30+8 55+4 83+6 23+50+7

  61+30十8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连加算式,那么23+50+7呢?

  (2)口答:420里有()个十360里有()个十

  4200里有()个百3600里有()个百

  2、发散思维。

  (1)例1口算42+36

  讨论:这是一道几位数加几位数的口算题?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口算?

  学生讨论后,可能会出现下列口算方法:

  每一种都请学生说说理由或想法。表扬有如此多种的想法,思维

  灵活,然后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捷?

  学生会说③和④——因为计算步数少。

  教师告诉学生③和④实属同一种计算方法,只是书写不同而已。(2)练一练:课本第100页“练一练”1。

  (3)四人小组人人说说计算方法:

  54+22 37+62 17+81 24+74

  21+76 45+34 53+46 15+82

  (4)试一试:420+3604200+3600

  你打算怎样算?

  利用转化:42个十+36个十=78个十=780

  42个百+36个百=78个百=7800

  (5)看课本第100页理解一遍。

  (6)今天你学习了什么?你用了什么方法?

  3、巩固练习。

  (2)把算式和答案用线连接起来。

  32十46 870 43+51 69

  18+71 78 27+42 8500

  250+620 89 7200+1300 94

  (3)你能较快地口答吗?(卡片形式)

  34+34 270十520 360十300

  25+72 2500+4000 6300+2200

  (4)课堂作业:课本第101页“练一练”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和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课件展示)

  1.填一填。

  2.想一想,做一做。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

  (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围巾多少钱?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8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小丽和爸爸的年龄。从图中可以知道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2)求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想一想,去年爸爸多少岁?小丽呢?怎样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3)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如果黄珠子数量不变,是指黄珠子一直是8颗,不增加也不减少。要使红珠子数量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红珠子应该有多少颗?红珠子现在有54颗,要增加几颗还是减少几颗呢?

  (2)如果红珠子数量不变,是指红珠子一直是54颗,要使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那么黄珠子应该是几颗?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的黄珠子是6颗,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几颗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画一画,算一算,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答案,集体订正,师做出评价,并进行归纳。

  3.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边讲解,边画图表示(用○代替一个细菌):

  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那么再过1分钟,这2个变成了多少个?再过1分钟,仍然是1个变成2个,那现在变成了多少个呢?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和结果,师进行评定。

  4.练习十一第11题。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提问:

  (1)小熊有5个玉米,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熊妈妈的个数是小熊的2倍,现在小熊有几个玉米?(8个)

  (2)现在熊妈妈的玉米个数是哪个数的2倍?(8的2倍)(16个)

  (3)求熊妈妈抱了多少个玉米是指熊妈妈原来的玉米个数,熊妈妈给小熊3个后才是现在这么多的玉米,那熊妈妈原来抱的玉米到底是多少个呢?

  (引导学生说出16+3=19(个))

  小组合作,逐步讨论该怎样解答,然后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一、复习准备。

  填空

  1、7/8的分数单位是()。

  2、5/9里面有()个1/9。

  3、4/7里面有4个()。

  4、3个1/5是()。

  5、5个1/5是(),1里面有()个1/4,有()个1/8。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三、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1: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1)列式:2/8+1/8=

  (2)试做,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2个1/8加1个1/8是3个1/8,就是3/8

  (4)师用课件演示2/8+1/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5)练一练:2/8+5/8= 2/6+3/6=

  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呢?

  小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解决问题

  2: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交流是怎么计算的。

  (2)汇报:2个1/8减1个1/8是1个1/8,就是1/8。

  (3)练一练:4/6-3/6= 5/9-2/9= 6/7-3/7=

  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呢?

  小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解决问题

  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1)师:怎样列式?一个西瓜该用多少来表示?

  (2)列式:1-3/8=

  小组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1看作8/8来计算。

  (4)师用课件演示1-3/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5)练一练:1-1/4= 1-2/7=

  小结: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4、看书第99-100的例

  2、和例3质疑。

  四、括展应用。

  1、做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2、3题。

  2、一张长方形色纸,小红做小旗用了3/7,剪纸花用了2/7,用去了这张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有几种填法?

  ()/9+()/9=8/9()/8-()/8=1/8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周长计算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很直观和形象地描述出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和结果,使学生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算,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一起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认识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2、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张扬学生的个性,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理念:

  本课根据凯洛夫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上课--复习旧课--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就--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巩固。以及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让学生自己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小棒(6厘米的4根,2厘米的1根,4厘米的2根,3厘米的.1根)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 同学们用线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一说它的周长。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齐读课题)【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点】

  二、引入新课

  跟学生说龟兔赛跑的故事:从前有只兔子跟乌龟比赛跑步,瞧,他们要出发了(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小兔子一直往前跑,这是它的路线图(长方形,长6米,宽4米),乌龟也不示弱的一直往前跑,这是它的路线图(正方形,边长5米)。同学们,小兔子跑的路程跟乌龟跑的路程哪个比较短呢?咱们一起看一看。你有办法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吗?【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生的情景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二、解决问题

  1、兔子的路程:【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提问:兔子的路线有什么特点?(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两条宽并相等,两条长并相等)

  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板书公式)

  宽+长+宽+长=周长 宽+宽+长+长=周长

  宽×2+长×2=周长 (长+宽)×2=周长

  学生汇报结果。师主要引导认识(6+4)×2=20(米)这种有小括号的式子。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几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2、小龟的路程

  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四条边相等)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总结成公式。

  汇报结果:(板书公式)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边长×4=周长

  3、得出他俩的路程一样长

  乌龟和兔子比赛究竟谁胜利了?

  4、试一试 利用公式计算周长

  课本44页练习十1、2两小题(单位:cm)

  老师在黑板上画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正方形(长3分米,宽三分米)让同学上讲台来测量并计算。

  5、质疑。

  提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提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释疑)

  三、动动手,摆摆算算

  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选4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 算一算:算出所摆正方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4根6厘米的,1根5厘米的,2根4厘米的和1根3厘米的。)。你能选4根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师:你能算出你摆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师:现在我们再来摆摆正方形,然后算算它的周长。

  四、巩固深化(课件出示)

  1、填空

  ⑴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⑵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厘米,它的边长是( )米

  1、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 (    )

  (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    )

  (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 (    )

  2、选择

  ⑴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A、12  B、24  C、32

  ⑵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

  A、16  B、128  C、256

  ⑶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3、 解决问题

  ⑴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⑵一个养鸡场是个长方形,它的一条长边是砖墙,其它边是用篱笆墙围成的,已知长是18米,宽是10米。问,篱笆墙总长有多少米?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六、课后延伸,解决实际问题。

  1、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3-5个)

  2、小组为单位,搜集数据计算教室门、窗、课桌、凳子面的周长。

  七、板书设计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材27页8—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恰当选择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就来利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练习指导。

  1、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观察上下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3)你能利用发现的规律完成下面填空吗?

  130×12=130×()×()

  2、第9题。

  (1)先让学生观察下每组算式规律。

  (2)猜测(估算)每个算式的结果。

  (3)独立完成计算,交流规律。

  3、第10题。

  (1)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让学生指指小华小华和小芸上学和回家走过的路,理解小华一天走1个来回,小芸一天走两个来回。)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52个星期是多少天?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后。提问:李叔叔带了1000元,够买5辆儿童车吗?你是如何知道的?你能估算下,够买几张儿童床呢?

  (2)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一共要用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拓展延伸。

  课本27页思考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你能画出小欣上学过程的示意图吗?

  (3)你从示意图上发现了什么?(2个850米)

  四、课堂总结。

  你又学会了哪知识?获得了哪些解题技巧?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是由于平时老师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如果这时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阶段也应当加以回顾和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例题2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

  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

  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3个,小熊说6个,小狗说7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

  小朋友们回答能写6个。

  请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三位数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1、2、3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先写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写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写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课本113页例2,小组讨论完成。

  (三)拓展应用1、数字2、3、4、5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写完交流。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11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2、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激趣导入。

  导语: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3、引导参与。

  4不48、共同探究。

  师:20xx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

  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

  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5、一小组演示。

  6、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8、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

  9、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

  10、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11、师生共同。

  12、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13、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14、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15、老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16、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三、拓展练习。

  提问: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讨论、汇报。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巩固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4.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系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归纳、交流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

  教师活动:

  教师: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课堂交流,归纳整理

  教师活动:

  1.理清脉络,整理复习。

  (1)出示学习要求:

  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②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

  ③你还有什么问题?

  (2)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先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将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整理方式:

  第一种:

  2.激发兴趣,合作交流。

  (1)出示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第2题题目)

  (2)分析问题,选择算法。

  ①请同学们先根据题目列出算式。

  ②小组交流:各题应选择怎样的算法?为什么这样选择?说出理由。

  教师:在生活中,只需要知道大概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时,可以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题目则采用口算的方法;若数目较大,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时就用笔算。

  板书:估算、口算、笔算。

  (3)组织讨论:你认为估算、口算、笔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统一意见后罗列出来。

  全班交流,在学生说一些关键问题时教师适时指导。

  (4)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教材第75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会解决吗?

  4.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六第1题口算练习。(可抽查一组快速回答。)

  (2)练习十六第3题。

  ①尝试解答。

  ②反馈思路。

  a.说说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环节。(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和回顾反思。)

  b.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并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练习十六第4、5题。

  独立完成,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课一方面要构建出本单元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复习,对各知识点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02-2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2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1-2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2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门】12-1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荐】12-18

【推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6

【精】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