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九册练习一中的语文与生活和诵读与欣赏两部分内容。语文与生活这部分是想在引导学生读懂两节诗的过程中,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照样子续写,让与风有联系的自然物一一在诗句中亮相,再通过赛诗,进一步了解风在古代诗歌中的文学风貌。诵读与欣赏则是引导学生积累,增强学生将文字还原成图画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照样子续写。
二、引导学生积累古诗《题秋江独钓图》,增强学生将文字还原成图画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照样子续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以谜导入风
同学们,我们的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想不想来猜一猜?那就请你猜猜它是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课件出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齐说-----齐读这首诗
过渡:风儿来无影,去无踪,他在哪儿呢?
二、练习续写风
1、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到20页,书中练习一的第一部分是一首现代诗歌,它告诉了你我,风儿在哪里。
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读
2、请个同学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比较:这两小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交流,教师点出:这在诗歌当中就叫复沓。
3、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感受诗歌独特的旋律。
老师指导:“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两个“道”字,不能拖拉。
4、要读出诗的韵味
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风动而意静的感觉,给人以想像的空间。
齐读
5、教师:“风儿拂过树梢,又掠过湖面,她还在哪儿留下了足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诗句旁的三幅插图,再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拿起笔,模仿书中的两小节,续写下去。看谁续写得多,写得好!
把你写的,美美地读出来!
指名读
例: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看,云彩在空中飘动,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竹叶沙沙地唱歌
风铃叮叮当当地响起
雪花在空中飞舞
小草微微地点头
姑娘的发丝轻轻地飘动
海面卷起了白浪!
……
教师小结:
同学们写得多好啊!这句句小诗清新活泼,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灵动的思绪。昨天,老师读书时也想了几句,此时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一起来听。
教师读自己写的诗歌
这就是现代诗,而古诗词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诗句含有“风”字,接下来,我们来赛一赛背诵这些诗好吗?
三、赛诗
1、分成两组,轮流背诵,背过的诗不能重复,看哪组背的诗最多。
2、同学们积累得真多啊!让我们一起共享经典——
课件出示经典诗句,学生齐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小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练习1中还有一首独具魅力的古诗,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
1、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
听清楚那些生僻的字了吗?自己读读看!
2、指名读齐读,观察这首诗,你一眼发现了什么?“——”(、数字诗)
短短二十八个字,竟用了九个“一”,这就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再读,感受一下这个特点。
3、古人说:“诗中有画”,细细咀嚼诗歌,想像着画面,结合书中插图,看老师不讲,你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吗?
生说诗意-----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竿,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几许萧瑟、孤寂。
师:这是首题画诗,就这样读着诗歌,想像着画面,相信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
交流: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孤寂……
师:这是清朝初期杰出诗人王士真所写的,他5岁读书,六七岁读《诗经》,22岁考中进士,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当时被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
4、熟读成诵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读诗、写诗、赛诗,还积累了一首新的古诗,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日积月累,定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作业:建议大家课后将自己写的诗歌认真誊写好,向学校诗社和电视台投稿。
【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案01-09
练习2[第九册]08-16
练习3[第九册]08-16
小学语文第九册08-16
第九册基础练习六08-16
《练习5[第九册]》浙教版08-15
语文 -蜘蛛 第一课时08-16
小学语文第九册 -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