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一、导入阶段
1.复习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数量关系。(口答
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40米,1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5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根据题意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卡车和轿车同时行了x小时,问:卡车行了多少千米?
轿车行了多少千米?
两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二、结合实例,探究新知
1. 出示例题1
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2. 学生读题,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 你可以从题目中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 学生介绍,教师画线段图。
(3) 分析: 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那么客车行的路程可以用80x千米表示,轿车行的路程可以用100x千米表示。
(4) 寻找等量关系:客车行的路程+轿车行的路程=沪宁高速公路全长。
(5)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80x+ 100x = 270
180x = 270
x = 1.5
答:经过1.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检验)
三、巩固深化,灵活应用
1. 练一练
(1) 小亚和小巧同时从相距路程为96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亚平均每分钟走58米,小巧平均每分钟走62米,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反馈交流)
解:设x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58x+ 62x = 960
120x = 960
x = 8
答:8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检验)
(2) 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为40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解: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44×4.5+4.5x = 405
198+4.5x = 405
4.5x = 207
x =46
答: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6千米。(检验)
2. 看图解题
分析比较,与例题比较,哪些题用方程解容易想?为什么?
3. 补充练习。(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路程为2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小巧和小胖合作打一篇1850字的文章,小巧平均每分钟打36个字,小胖平均每分钟打38个字,完成这篇文章需要多少分钟?
(3)甲乙两人同时从路程为546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6分钟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平均每分钟走50米,乙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四、全课总结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新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凭借语言文字地朗读,领会“月光启蒙”所表达的内涵。通过朗读歌谣感受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想象并领会歌谣的意义,感受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作者产生的影响。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浓郁的母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歌谣童谣吗?歌谣是用什么方式流传的呢?
生:口头相传。
师:老师小时侯听大人讲了一个歌谣,至今都记忆由新。你们想听吗?
老师讲童谣《鹧鸪鸪》,学生思考这个童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指名回答。
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勤劳的人。
师:那这个道理在童谣里有没有直接说出来呢?(没有)这就是“含蓄”。
它的语言又十分幽默,这就叫“风趣”。(板书“含蓄”、“风趣”)
二、揭题、解释题意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歌谣有关。
1、板书“启蒙”。
教师解释“蒙”的意思。原本指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在别的植物上,所以有覆盖的意思,2、指导写法。
3、“启”是什么意思?(开启、打开的意思)
4、理解“启蒙”:把原本覆盖的东西打开,使能够看得见。
5、板书“月光”
师:月光能启蒙吗?“启蒙”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自由质疑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篱笆”、“时辰”、“混沌”、“筛大米”、“莲蓬”、“莲花落”
3、老师讲解什么是“莲花落”。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板书:吟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
5、再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6、质疑。
(1)“混沌”、“豁然开朗”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叫“启蒙”。
(2)“故道”是什么意思?
(3)两个“长”是什么意思?
(“不长五谷”的“长”是生长的意思。“却长歌谣”的“长”是流传的意思,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歌声不断。)
(4)为什么说母亲的歌声是“芳香的音韵”?
(5)母亲不认识字,怎么可能有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6)母亲是启蒙老师,为什么是“月光启蒙”?
四、享受美妙,体会“启蒙”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作者为什么说夏夜是美妙的?怎样的美妙?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夏夜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用心灵来感受这美妙的夏夜。
(3)学生齐读,宁静、优柔地读,将这种美妙传达。
2、文中说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美吗?
(母亲为我吟唱歌谣。)
3、课件出示歌谣。
(1)学生自由练读歌谣。
(2)师:母亲是如何为我吟唱的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3)“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是什么感觉?怎样表达这种感觉呢?试着读一读。
(4)教师领读。语调悠长飘逸,舒缓自由。
3、你们想不想做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一听母亲来唱一唱呢?闭上眼睛。
听录音。
师:什么感觉?(美)
4、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5、“芳香”是什么意思?母亲的声音怎么是香的?让我们来先了解一下母亲的生活。
(1)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
(2)“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那就意味着什么?(日子非常艰苦)
师:意味着在那个地方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可换来的还是清苦的日子。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可想而知很劳累,劳累之余母亲干什么?
(3)学生齐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4)没有怨言,没有愁苦,洗去劳累,换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谣,她唱的是什么?
学生齐读歌谣。
(5)师: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不能去远方,不要紧,谁带我们去呢?
生: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师: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楼,不要紧,谁给我们盖?
生: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师: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怎样的鸟?
生:吉祥、太平……
师:是啊,喜庆的凤凰帮我们盖了那么多的高楼,生: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6)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以苦为乐、任劳任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向往……
(7)师:母亲高尚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通过她的歌声传达出来。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读“小院里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6、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抱有热情,怀着美好的向往,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支柱呀!所以,这样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了院子里,也香在了我的心里。
7、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
生:可以通过皮肤、耳朵、鼻子等来感觉到。
师: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母亲声音的美妙。
8、齐读第4自然段。
五、总结
童年的夏夜,有这样芳香的音韵为伴,怎能不美妙,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学生一齐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师:在这美妙的夏夜,母亲还给我讲了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接着讨论。
六、作业
课后搜集一些民歌民谣,读一读。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3
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整套教材在处理上是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对分数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此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发展实际,在设计上,我以“合作探究、操作感悟”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围绕着分数意义这个主轴开展丰富的数学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次地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动手操作,以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分数的现实需要,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3.在分数意义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及实践能力获得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中“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掌握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及课件、圆磁片、苹果等。
学具准备:每两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短绳子及十二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分数的产生
(一)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去学习知识。首先,请一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测量教室黑板的长。
学生用米尺动手测量过程中,发现黑板的长度比3米多一些,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用整数不能准确表示。
(二)分苹果。
师:不仅是测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如老师带来一个苹果(出示苹果实物),想将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可以得到多少个?
(三)小结:像刚才这样,也正是因为实际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及计算的需要,在古代,就产生了分数。古代时,分数又是怎么表示的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
(播放多媒体课件及录音)
?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像1/2就表示成 。
? 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用和我国相似的'方法表示分数,如把1/2表示成上面写1,下面写2。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把分数表示成现在这样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与利用分苹果的生活经验知识,真实地了解到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从而感悟到分数正是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有趣的、独特的分数发展史料介绍,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丰富数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分数探索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除此之外,分数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以1/4为例一起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一) 提供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1、 体会一个物体中的1/4。
(1)师:分一分,涂色表示出一个正方形中的1/4。
(2)学生取学具,思考并完成。
(3)全班交流(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涂色表示一份,就是正方形的1/4。)
(4)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找出一条线段中的1/4,并进行交流。
(5)学生明确:从刚才的操作中,我们发现只要把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来表示。
2、体会一些物体中的1/4。
(1)让学生根据上面实验操作的启示,利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分别找出4个苹果及8辆汽车中的1/4。
(2)引导学生理解: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1个,1个就是4个苹果中的1/4;把8辆汽车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2辆汽车,2辆汽车就是8辆汽车中的1/4。
3、延伸。
让学生自由举例,举例说明物体中的1/4。
设计意图:注意新知识的生长点,从一个物体(一个苹果、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等)的1/4过渡到多个物体(4个苹果、8辆汽车等)的1/4,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实无论物体的数量是多少,只要将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且又让学生进一步举其它物体实例的1/4来说明,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使学生对单位“1”的含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二)抽象单位“1”。
指出: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如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4个苹果、8辆汽车等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三)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图(把以上正方形的另外三份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3/4)
2、归纳与小结分数的意义。
(1)(指板书)师:请同学们联系上面的几个实验活动概括地谈谈我们是怎么得出1/2、1/4、3/4这些分数的?
(2)小组讨论,积极交流。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引导学生用“若干份”来概括把单位“1”平均分的不同情况,用“一份或几份”来概括表示的不同情况。从而抽象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感悟,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交流、概括、逐层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系统地建构分数的意义。
三、初步应用与内化
任选一个分数,利用12个小圆片学具分一分、找一找,并试着用下面的话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其中的一份有……个,……个就是这些圆片中的1/( )。”
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指名选择不同分数的组别进行汇报与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应用知识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对于分数意义中的“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更清晰;让学生试着以有序的逻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理解,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深刻地理解知识与完善认知结构。
四、学习分数单位
(一)师指出:像刚才上面的1/2、1/3、1/4……的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学生打开课本62页,自学分数单位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的概念也是一个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在教师的穿针引线下,丰富认识的基础上,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摘果子”,对于学生再发展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分数单位的学习中,也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概念本质属性的全面理解。
五、解释、应用与拓展
1、利用学具,完成课本62页的“做一做”。
2、读出下面的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4)活动:用分数说说我们身边的事(例如说“我们班3/4的同学参加了春游活动”。)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教师创设了适当的现实情境,从现实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从数学的角度体验生活,突出了学以致用的取向。这不仅为学生对分数意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知识的运用技能提供了帮助,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回顾总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疑问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分享本课收获,对于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疏理,加深印象。同时教与学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反思,促进今后的发展。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4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小数。
【方法指导】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呈现
1. 填空
0.9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13里面有13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与小数互化)
二、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
1.课件出示书第7页情境图,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0.06与1/20哪个大?)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指导估算。先让学生估计,指名说一说估计的结果。
3.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或者画图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尝试。
(1)画图,用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把时化成分的方法进行比较。
(3)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4)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
(5)其它方法。
4、引导得出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三、展示交流 规范评价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
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四、问题训练合作指导
完成课本第7页下面的练习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1、2题
3.练一练第3-5题
五、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明白商场打折的.意思,分别求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 =?
学生做第9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梨、苹果、香蕉各占水果总数的多少?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20xx年比20xx年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5 10(米) 15-10=5(米)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27~2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观察和电脑演示,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小组合作,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各种有效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序的观察的能力,初步了解一些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2个(其中一个两面是一正方形的长方体)、尺子、报告单、制作好的灯笼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图形王国里开演唱会,下面该谁出场了呢,让我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欢迎它。
生:长方体。
师:那长方体是不是平面图形,(不是)那是什么图形?(立体图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学生列举)
看来生活中的物体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发现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然后汇报摸的感受。)
生:有平平的面,还有边的角。
师:把你手中的长方体举起来,说一说什么地方是平平的?还有你说的边和角都在哪?
师小结: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叫做长方体的面,把两个面相交的叫做长方体的棱,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师边摸边说)
电脑演示。
师:现在教师要考察一下你们这段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注意观察,我摸到长方体的哪个部分,你们就快速说出它人名称,好吗?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活动环节是让学生摸长方体,使他们对长方体的表象有所了解,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长方体的点滴认识充分激活。面对长方体的物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现在我们将要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大家可以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研究时可以利用桌上的材料,加上你的巧手,做出一个或两个长方体,在做的过程上,各小组要齐心协力,然后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精彩的发现?并将你们的发现填在报告单上。
附表
面棱顶点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个数长方体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环节我提供了大量的制作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制作长方体,让学生调用直观感知、生活经验、做中观察,做中模仿、做中探索、做中发现,做的过程将实物、表象、模型建立联系,对特征有浅表的认识。)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师:你想先说说面、棱、顶点,哪个部分的特征?
生: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数的吗?举起来数一数。(上、下、前、后、左、右)
大家对他的方法进行一下评价。数得好不好?
师:同学们在数图形的时候要做到有规律,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大家也一起来摸一摸,数一数。
师:你还发现有的长方体的面是正方形的。你能把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吗?用手指出来哪个面是正方形?那这个长方体上有几个面是长方形、有几个面是正方形?
师:你有没有找到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看看。(板书: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继续汇报。
生: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师:你能指一指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那你是怎样知道这两个相对的面面积是相等的?
生:我是用尺子量出来的,量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发现相等,说明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长方体有几组这样相对的面(3组)哪三组你能上台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板书: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及时表扬鼓励)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仔细观察,在同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呢?
它的前面是个什么形状?它的上面呢?也是一个长方形,由于观察角度的原因,使它看上去象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右面也是这样的。其实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呢?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般添加3条虚线,画出它的透视图。这样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长方体有六个面了。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面的特征,谁来继续汇报。
生:长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不相等。
师:都不相等吗?
生:是4条4条相等。
师:哪4条相等?(指名学生上台摸一摸)
师:这4条棱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互相平行。
师:他们组发现了这样一组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还有这样的和这样一组平行的4条棱相等。(师边说边摸)
(电脑演示)
师:你们认为他们小组的'发现怎么样?还有哪些也有这样的发现,你们的发现真是太精彩,来,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1:用眼睛看出来的。
生2:用尺子量出来的。
师:有的小组是用眼睛观察出来的,而这个小组同学还对它进行测量,说明他们有很严谨的研究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再一次给他们鼓鼓掌。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的演示。
师:另外,顶点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8个顶点。(电脑演示)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环节是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交流中发现特征,沟通联系和区别,说的过程是数学名词,数学概念结合操作体验,通过汇报语言实现转化的过程,把感知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由感悟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认识长、宽、高。
师:每个顶点上都有几条棱相交?
生:每个顶点有3条棱相交。
师:我们把相交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是长方体的现下面也叫底面,我们通常把底面上较长的棱中做长方体的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长方体的宽,把垂直于底面上的棱叫做长方体的高。
(电脑演示)
师:下面长们来进行一个快速抢答,注意看老师摸到的是长方体的长、宽、还是高。
(注意纠正不对的同学)(学生纠正)
师:它也是长,因为它和长是相对的,互相平行的,属于同一组,所以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呢?
(交换位置再说一说)
师:长方体的长、宽、高会随关它摆放的位置不同发生改变。
(三)巩固应用:
1、判断。(题略)
2、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长和宽是多少。
3、做灯笼,把所需要的木条和纸的数记录下来。
(四)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长方体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长方体,注意留心生活,我们就会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面棱顶点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个数长方体6所有的面都是长方开,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12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本第5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其依存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图上有谁呀?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2、他们是什么关系呢?你能具体说说吗?
父子关系。
大头儿子是小头爸爸的的(儿子)
小头爸爸是大头儿子的(爸爸)。
(二)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两个数关系也是一样的,他们就是因数与倍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算式的特点,拖动,再把这些算式分类。
得数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分为第一类,得数不是整数而有余数分为第二类。
2、在第一类算式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比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30÷6=5 ,我们就说30是6的倍数,6是30的因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3、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说说,第一类其它每个算式,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呀?
20÷10=2,20是10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
21÷21=6,21是21的倍数,21是21的因数。
63÷9=7,63是9的倍数,9是63的因数。
4、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是24的因数, 24是4的倍数;
13是26的因数 ,26是13的倍数;
75是25的倍数 ,25是75的因数;
81是9的倍数,9是81的因数。
5、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 75是倍数,25是因数?
不能,因为“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6、今天我们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1)“一个数的.”因数“,比如:30÷5=6,那么30是5和6的倍数,5和6是30的因数。这里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2)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如0.5×3=1.5,0.5和3都是乘法里边的因数,它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
(三)本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就学完了,同学们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吧?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被除数就是
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就是被除数的因数。
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a÷b=c(a、b、c是非0自然数),那么b、c就是a的因数; a就是b、c的倍数。
2、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谢谢大家,再见!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
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法学法 合作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一次备课 动态修改
一、复习导入
1、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书,必须要常备身边的,小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带一本字典,现在有两本内容同样的字典,他要选择其中的哪一本经常带在书包里比较方便呢?为什么?
2、小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两个物体,怎样才能比较大小呢?3、小明家买了饮水机和微波炉,谁的体积大呢?还能分割吗?怎么办?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 (小本的字典,体积小)
(分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再比较,求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所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二、概括公式
1、学生猜想
一个物体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大胆猜测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动手实践操作
这个猜想正确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记录表。(课本29页)
(1)提出小组合作要求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你们手中的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计算出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把4个正方体摆成1排,每排4个,摆1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4立方厘米。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初步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点:
1、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
会用恰当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预习小研究
教材分析:
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并交流找因数的方法。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对于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其他的方法,如求15和50的公因数,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这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教材中找“公因数”的方法看上去比较“原始”,但是非常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用短除法求公因数,教师可以作为“扩展的内容”介绍给学生,但不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教学设想:
北师大在处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书上没有讲短除法,用的是列举法。我认为列举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最大的好处是直接明了、易懂、不易遗忘,特别适合思维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对于那些数目大,计算复杂的题目,学生计算时容易出错,而且速度比较慢。新课程十分重视算法多样化,所以我认为,本课为学生补充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是可行的,毕竟它是一种求最大公因数与求最小公倍数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相对于列举法有点复杂,所以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掌握,只作为拓展,这样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何乐而不为。
为了学好短除法的知识,教师还要适当补充介绍互质数、分解质因数的相关知识,这样学习内容增加了,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我认为可以利用课前小研究,让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列举法,减低学习难度。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名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课件3]
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
5,填空。[课件4]
30分米=( )米 180分=( )小时
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
1,教学P91 。例4: (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17分是几分之几时
思考: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相同
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 怎样计算
板书: 3÷10=3/10(米)
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 怎样求得
板书: 17÷60=17/60(时)
※ P91 。做一做
2,教学P92 。例5: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
(1)提问:A,用谁作标准 该怎样计算
B,与复习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2)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 P92 。做一做
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2,P93 。6
提问:这两个问题中的标准量相同吗 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
3,P93 。7
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
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
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
五,家作。
P93 。5,8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
一、巩固引导
1、先用等量关系表示各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1) 我校有女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 。
(2) 一根绳剪去,刚好是3米。
(3) 一桶水倒出20千克,刚好占全桶油的 ,这桶油有多少?
2、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
3、揭示课题。
二、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家是谁当的家,你了解你家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师:如果让你去当家,你会如何支配家里的支出?
师:“当家”中的学问可多了,你们想弄清“当家”中的数学问题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2、揭示课题,板书:这月我当家。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了月家庭支出的情况,明确了统计家庭月支出的意义,同时使下面的计算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收集数学信息和问题
2、课件出示统计表:
食品
服装
水电气
书报
其他
合计
钱数/元
500
100
125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40%
8%
2%
3、读懂统计表里的.内容
4、提出数学问题。
5、课件出示:
水电气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书报支出多少钱?
其他支出多少钱?
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老师家这个月总支出了多少钱?
合计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
6、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7、交流、汇报
8、比较算法的异同。
师:黑板上的几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9、对比
10、小结:其实,百分数应用问题就是分数应用问题,就用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来解。因此,今天所解决的就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1、让学生独立把表格填写完整。
12、全班交流反馈。
四、巩固应用
1、填一填
(1) 学校里男生人数占51﹪。
( )×( )=男生人数 ( )÷( )=全校人数
(2) 果园里桃树棵树是梨树的120﹪。
( )×( )=桃树棵树 ( )÷( )=梨树棵树
(3) 五年一班今天的的出勤率是98﹪。
( )÷( )=98﹪( )×98﹪=( )( )÷98﹪=( )
2、
类别
本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
科技类
2400
20%
故事类
3600
学科类
50%
(1)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
(2)请把上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项 目
钱 数/元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日常生活
1100
40﹪
娱 乐
400
其 他
?
3、把表格补充完整。
4、一套西服按六五折出售的价格是260元,这套西服的原价是多少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五、全课总结
作为一家之主的感觉怎样?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反思:
生2:我是通过画线段图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把全班男生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先计算出户外活动和去少年宫的男生人数共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计算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将小数化为分数。
能将分数与小数互化并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120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120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120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120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120。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6100,120=5100,因为6100>5100,所以0.06>120。
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120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18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15 18 425
练习,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320 58 516 925
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1.5 0.28 0.06 3.7
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3.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19○0.1 110○0.09 1.66○53
4.你说我答。
同桌之间一个说分数,另一个说与这个分数相等的小数,互相交换着说。
(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页4题。
板书设计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18=1÷8=0.125 0.25=25100=14
↓ ↓
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根据小数的意义,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化简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和同伴间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算?
师:(出示一个纸做的袋子)想知道做这样一个漂亮的纸袋子需要多少纸吗?想一想,解决这个
问题要用到什么知识呢?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学例2
让学生齐读例2。
师: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看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有一个面不做,只需要求出5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先试着计算,再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25×35×2+10×35×2+25×10=2700(cm2)。
生2:(25×35+10×35+10×25)×2-10×25=2700(cm2)。
……
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思考,明确应算哪几个面。
2.试一试
师:做这样一个灯笼(上下都是空的),至少需要多少红绸?
先让学生结合实际来思考应算哪几个面,再独立解决。
汇报交流:
生1:我是这样思考的:这个灯笼上下面都是空的,不需要做,只需求前、后、左、右4个面
的面积。35×5×2+35×5×2=70(dm2)
生2: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35×5×4=70(dm2),因为它4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师:他的思考方法很独特,明白这样算的原因吗?再把你喜欢的计算方法给同桌说说吧。
师:在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应结合实际来思考问题。)
三、课堂活动
1.教科书第41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4人小组先猜一猜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会不会相等,再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
生1:我把它们放一排,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7cm2。
师:为什么表面积会减少呢?
生1:8个小正方体摆在一起就会减少14个面,所以表面积减少了14cm2。
生2:我把它们放两排,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20cm2。
生3:我把它们放两层,摆成了一个正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24cm2。
师:表面积的大小是否与摆成的形状有关呢?
2.课堂活动2。
先动手量出计算表面积需要的数据,再算一算,然后同桌间相互交流,进一步知道计算表面积
需要哪些数据,以及应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课堂活动3。
量一量,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书皮纸。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同伴间的协作
能力。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4题。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汇报时谈谈需要求几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旋转。(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和例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种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重点难点
重点: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难点:能正确认识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有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等游乐项目,你们玩过其中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的图片)
师:像摩天轮和旋转木马这样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2.师:同学们知道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吗?
旋转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境图)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83页例1。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现在就借助时钟来进一步地认识旋转。(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1)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1)师:同学们首先要找出时钟的旋转中心,也就是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针和分针都沿着它转的点。其次要分清楚,旋转的方向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反,我们称为逆时针方向。最后要判断出转动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周为周角,每转动1小时所转过的角度为30°进行判断。
明确:①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②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③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80°。
(2)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明确: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教学教材第84页例2。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有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左图)
图上有一张方格纸和一个直角三角尺,直角三角尺在方格纸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尺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右图,学生观察图形,分小组进行探究、讨论,指名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①旋转时O点的位置不变。
②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③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旋转了90°。
师:如果我们将直角三角尺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那么三角尺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小结:①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始终保持不动。②旋转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一点的旋转方向都是相同的。③旋转过程结束时,图形上的每一点的旋转角是一样的。
3.教学教材第84页例3。
师:同学们已经可以根据旋转前后的图形判断出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那你们能根据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师:怎样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分小组讨论,全班集体回答)
明确:
①先画出点A′,使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
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
③然后把点O、A′、B′顺次连接起来。
师:自己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点O的.位置是否变化?三角形的直角边的位置该怎么变化?
①三角形绕点O旋转,点O的位置不变,只要找出三角形的其余两个顶点,点A和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就行。
②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再按照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然后连接OA′、OB′、A′B′就完成了。
小结:根据要求画旋转后的图形,我们可以根据旋转的性质,先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然后找出图形中的关键点,按要求作出它们的对应点,再连接起来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O2 逆时针 90
2.完成教材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角形A′OB′即是所要画的图形。如图所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旋 转
教学反思
1.课前,通过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形成直观的知识表象,为新课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教学中,先利用钟表(线的旋转)探索旋转的三要素,再上升到图形的旋转(面的旋转),使学生知识的建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然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学得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2.教学中,教师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点拨,注重引领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感。旋转变化带给学生的奇妙感觉,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练习图形的旋转过程,既让学生演示了顺时针旋转,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逆时针旋转等不同方法得到的图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
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3-13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五年级啊数学下册教案02-28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13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04-2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09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2
(精品)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