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12 12:43:1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

  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全班讨论

  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拓展: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延伸课外:

  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语文教案 篇2

  一、概述

  1、课题来源: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小第二册16《要下雨了》

  2、所需课时:3课时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 “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2、 学会本课的12个认读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和组成的新词,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以课文为范例,自主阅读课外学习资料,丰富表象。

  5、 结合个人感受,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

  3、学生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六、学习资源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图片:小白兔、小蚂蚁、小燕子、小鱼儿。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能够正确

  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1、完成预习任务:圈画生字、读读认认

  2、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认识、记忆生字。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一)、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二)、提要求:读生字词时,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生词新句:

  1、山坡、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直——弯)

  2、闷——天气很闷。

  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应该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2)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3)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4)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5)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6)多音字:闷 ——闷热、闷闷不乐

  3、伸腰、大声喊、潮湿、捉虫

  (1)用动作理解“伸腰、大声喊”

  (2)反义词:潮湿——干燥

  (3)虫的书写

  (4)出示句子,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粘上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5)句子训练:书上71页读读说说

  3、消息——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谜语识字:告)

  4、消息、搬东西——注意轻声

  5、篮——字理配图讲解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6、哗哗哗——引导读出下雨时的声音,比较春雨的声音“沙沙沙”

  (四)、巩固生字:坡、割、伸、喊、消、阵、哗、潮、湿、闷、虫、搬、篮

  【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这个童话写了小白兔和( )、()、()的对话,从对话中,小白兔知

  道天( )。()、( )和( )知道要下雨了。

  (2) 在文中找一找,“要下雨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书上用铅笔画出来,并且看

  一看是谁说的?

  (3) 课本剧表演:

  小组内1人陈述课文,1人扮演小白兔,1人扮演小燕子,1人扮演小鱼儿,两人扮演蚂蚁(也可两组合作)。

  2、指导书写: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课前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给要写的字注上拼音,并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我能正确书写下面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上课了,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出示雷雨图片)

  2、引题,齐读课题:要下雨了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是的,要下雨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到68页。

  1、自学提示:指导画批——正确、名字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圈出他们的名字。

  ①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板书贴图: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儿、小蚂蚁

  ②用一句话说说:谁知道要下雨了?

  (2)、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用——画出他们的名字。

  (2)、看着课文中的拼音,把1—3自然段读正确。

  (3)、用()画出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二)、学习1—3节。

  1、那么,下雨前,正在割草的小白兔有什么感受?

  3、读1—3节。(板书:读)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闷、坡、割、伸

  (2)理解“割”:看图——割草、收割、切割

  (3)指名读第一段。

  (4)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5)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6)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接读第二句)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③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板书:议)

  (7)朗读第三段。

  4、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板书:读)

  7、小结学法——读、画、议、读

  (三)、学习4—6节。

  1、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小白兔听完燕子的话,相信了吗?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

  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2)。

  2、不相信要下雨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4、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四)、学习第七节。

语文教案 篇3

  一、知识梳理与积累

  1、拼音

  (1)复习拼音,能读准三拼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识字

  (1)部首:“病字头”、“双人旁”、“提手旁”、 “反犬旁”、“月字旁”、“木字旁”

  (2)“水、永”的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3)学习生字47个,在描写的基础上正确书写26个生字。

  3、句子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好轻声,读出句子的语气(提醒别人、问句)。

  4、段落

  背诵两句句子。一首古诗。

  二、学习方法于运用

  1、识字与写字

  (1)总结出有些部首的规律。例如:“提手旁”的字一般和手的动作有关;“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四条腿的动物有关;“月字旁”的`字大多和“身体”有关。如,脚、肚、腿……有时和月亮有关。如,朗、期、朝……有些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来学习。“爷”可与“爸”比较,“猴”可与“候”比较。

  (2)注意田字格里的位置。

  2、朗读

  1、朗读课文要先让学生花时间读正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尽可能读得流利些,不唱读,不顿读。可以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它们。应该让学生多模仿、多尝试,在实践中提高朗读能力。

  2 、对于知识性的童话故事,根据学生还处于爱幻想的年龄特点,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比如,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帮助他们展开想像,再现课文的情境。在学生熟悉课文之后,再去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在读懂之后,还要回到课文的情景之中。

  3、说话

  要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要组织规范的语言来说。同时注意把话说规范,意思说明白。

语文教案 篇4

  知识教学点: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阅读书籍,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从我国古代、现代科学家的故事以及科学成就中感受到身为华夏子孙为祖国而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解决办法:尝试搜集资料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活动设计:“科学小博士”以及各种小组的评比。

  教具、学具:1、我国科学成就科学家的教学.课件

  2、21世纪的科学发明的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搜集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畅谈科学

  1、 小组交流材料。

  21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理想变为现实,使人们拥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能力。在课下,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书籍,下面就把你搜集的资料介绍给你的小组同学。(在同学交流的时候,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导学习组长作好记录,选择好不同的典型事例,以备下一环节使用。)

  2、 小组推荐汇报

  在小组汇报中,把一些大家感到有兴趣的,内容优秀的,或者有问题的资料让同学一起来学习,借鉴,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做出订正。

  3、 “科学小博士”答“记者”问

  在个人交流后,在班级内评选出“科学小博士”,“科学小博士”向大家作介绍。并自由选出多个“小记者”,组织“科学小博士”答 “记者”问活动。(此项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机智灵活的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描绘科学,合作办报

  1、 协作办报。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取舍。创办“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在办报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做好合理的分工,作到能拓展内容,又能发挥好每个组员的积极作用。)

  2、 成果展示

  规定时间内,把手抄报的成果加以展示。并评选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创意小组”、最佳“人气小组”(多个小组的评选目的是增强组员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奇思妙想,发现科学

  找一找身边的科学常识

  其实,科学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它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身边的科学小常识吧。(此项活动训练的安排,是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谈古论今,颂扬科学

  中国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的科学成就,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的故事。(.课件出示我国的科学成就以及科学家故事的介绍,在源源流长的资料回顾中使学生感受到身为华夏子孙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触类旁通,再创科学

  1、 说说你的发明创造。

  每一件科学作品的产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都是对多个知识领域的大胆猜测与创想。但是发明创造又不是我们所力不能及的,只要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及时发现那么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的。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过发明创想呢?请我们身边的小小发明家给我们讲一讲吧。(在这一项活动的设计中,目的是让学生避免有盲目畏惧心理。其实每个人只要留心观察与发现,并且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会有发明创造的事例发生。)

  2、 感受科学

  课件出示科学技术进一个世纪给世界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意义。激发学生科学创造的欲望。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情朗读,展开丰富的想像。教师适当地运用形象的挂图,帮助学生从观察中体会青蛙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小心”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唱歌。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青蛙为什么要唱歌。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自学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电教平台、挂图。

  教 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图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青蛙的挂图(开心的):同学们,这是一只什么动物呢?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青蛙的表情,说一说。

  ———————的小青蛙。

  3、教师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快乐的情感)

  4、教师导入:这只青蛙为什么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只快乐的青蛙。

  二、初读,认读生字。

  1、教师提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并读一读。

  2、检查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并要求把文中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议,强调生字读音上的要点。

  (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认读读中巩固。

  3、读通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议。(要求从正确、流利、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进行个别长句的指导。

  “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

  “一头大象/听见井里/传出的'歌声。”

  (3)、全班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青蛙的不急不慌。

  1、教师出示挂图(青蛙在井里唱歌的图):这只快乐的小青蛙在那里?(井里)

  2、引导读文探究:这只青蛙怎么会到井里去了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指名反馈:课文第一自然段)

  3、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教师出示练习,学生说。

  这只快乐的青蛙是_____掉到枯井里的。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不小心”“不急不慌”,感情朗读体会小青蛙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法记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

  小 结:

  同学们,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可他不但没有哭喊,反而唱起了歌,真奇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后 记:

  通过生字学习和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遇到事情不急不慌。并通过想读、爱读、会读,读中有所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领会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1个会认生字,还学会了正确书写“诉、阿”等7个生字,并且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通过情感朗读,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生字,学会了11个会认生字,还学会了正确书写“诉、阿”等7个生字,并且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并说一说怎样记这个生字。

  2、教师出示在井里唱歌的小青蛙挂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了____里,他不但没有____,反而,真是一只____的青蛙。

  3、教师导入:那么,这只青蛙掉进井里为什么还这样快乐呢?真是太奇怪了!你们看,它的歌声把大象吸引来了。(出示大象的兔)

  二、朗读、讨论、突破重点。

  教师导读:大象感到很奇怪,他走近枯井询问青蛙。它知道了青蛙唱歌的原因了吗?请大家朗读课文2到6自然段。

  2、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情况。

  (2)、教师指名评议学生读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感情指导。

  “是谁在井里唱歌呀?”(“奇怪”“问”: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

  “是我。小青蛙!”“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读出兴奋、激动、有礼貌的语气)

  “你掉进井里,怎么不哭,还有心思唱歌呢?“(亲切地、疑惑地)

  “你真是个聪明有勇敢的小家伙!”(“真”“有聪明有勇敢”:读出称赞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4)、集体反馈、评议,教师适当地指导、评议。

  3、讨论、交流青蛙唱歌的原因。

  (1)、小组内讨论交流:青蛙掉进井里为什么还唱歌呢?(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朋友们听到我的歌声,一定会来救我的。要是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多没出息呀!”

  (3)、齐读青蛙说的话。

  (4)、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唱歌的原因,(进行说话的训练)

  4、再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扩展详细。

  1、教师导:从青蛙的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勇敢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读中感悟。

  3、教师小结:是呀,小青蛙的勇敢,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能灰心、放弃,要主动动脑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

  四、布置作业。

  1、把小青蛙的故事说给弟弟妹妹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 结:快乐的小青蛙告诉我们快乐的秘诀,那就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哭,要勇敢地面对,要用自己的用和智慧战胜它。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勇敢、聪明、有出息的人。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青蛙

  不急不慌 结果

  青蛙掉进枯井 }勇敢、聪明——— 被大象救了

  唱起歌

  后 记:

  我们要学习小青蛙那种遇事不急不慌,勇敢、聪明的好孩子,但是今后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和爱动脑的习惯。

  学习了这节课后,同学们都知道了遇事不急不慌,爱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但是,同学们缺少了观察能力,今后注意培养和朗读的练习。

  通过分角色朗读,男女比赛,师生互读、给课件中动画配音等形式训练读,但是学生缺少了语气朗读的能力,今后注意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

  2 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辅导。

  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

  1 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

  2 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

  2 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 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 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 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 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 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 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 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 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 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 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 学生自主完成。

  2 讨论交流。

  3 教师小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热门】语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