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6-12 17:31:16 初中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初中美术教案1

  主题:表现自我的绘画

  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

  1.绘画基础知识:色彩、线条、透视等。

  2.绘画工具的准备:画板、画笔、颜料等。

  3.绘画技巧的学习:透视、比例、阴影等。

  4.绘画作品的创作: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工具。

  2.问学生:你们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吗?学生们会回答一些,然后引导他们说出更多常用的`绘画工具。

  二、学习绘画基础知识

  1.让学生观察一些静物或风景,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他们的感受。

  3.引导学生学习透视和比例等绘画基础知识。

  三、学习绘画技巧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主题。

  2.让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这个主题,如阴影、高光、色彩对比等。

  3.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透视和比例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四、创作

  1.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3.让学生自己挑选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其他学生。

  五、总结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绘画艺术。

  3.让学生写下他们的绘画感受和想法。

初中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初中美术教案3

  一、教学案例分析

  (一)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

  《色彩与生活》这课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色彩的三要素)的重要内容,想要学好这个内容,首先是要激起学生学习这个课程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美术课应该根植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美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篇课程体现了色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关注度不够强,但是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处在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里状态下,所以巧妙的利用绚丽多姿的色彩,寻找那些在生活中与他们密切相关但往往容易被他们忽略掉的有趣的色彩现象,会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更多的关注美。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美术本身就是一种形象表达的视觉艺术,美的图片自身就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当中,导入环节我便引入一组可口、根据颜色变化排列有序的水果图片。这组图片会令学生勾起对颜色的各种不同的感受,进而引入小问题:提问:从这些图片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1、色彩在生活中是如何被运用的?大家一起来回忆下(引导学生主动联想生活中接触过的色彩)……

  展示图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色彩

  ▲吃(色彩鲜艳丰富的水果,除了视觉上有强烈的冲击外也刺激了食欲)

  ▲穿(色彩鲜艳的服装,看起来有活力,不同的色调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住(色彩鲜艳的居室设计,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刚刚看到的是与我们每一天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色彩

  2、想一想:小组讨论环节

  色彩除了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以外,还带给我们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讨论发言:

  不同的色彩也有不同的效果,比如,红色除了带有温暖、炽热的.感情色彩外,还有一种鲜艳刺目的视觉冲击,常用以警示。(展示图片)

  酸。(颜色还会给人们带来味觉通感)

  那么在不同的年代不同阶层有的颜色也被赋予了文化含义,比如等级的象征。(在秦朝崇尚黑色,而在明清,黄色更是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小结: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生活在一片彩色的世界当中,色彩正在我们的生活中默默的发挥着自己及其重要的作用。

  学好色彩的基础知识就必不可少了。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

  3、色彩探索(在这个环节中,运用了实验法、讨论法并在学习每个小知识点后都加入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色彩的三要素

  哪三个要素?一起来学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

  什么是色相?能告诉大家么?展示图片:橙、黄、绿、青、蓝、紫。

  这些各不相同的色彩面貌,就是色彩的色相,就像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固定的名字一样。可能还有同学有点迷糊,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加深对色相的理解:

  练一练:图片上大客车的车身色彩很丰富,有多种色相,给大家10秒钟找出车身所有色相。

  ▲明度:

  展示图片:除了知道物体是什么颜色,还能观察到图片中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种颜色的深浅、明暗称之为色彩的明度,这样的变化称之为颜色的明度的变化。

  我们再次学习明度的含义: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也可以叫做色的亮度。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是黑色。

  每一种颜色都可以有明度的变化(展示图片)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给大家演示明度變化的过程

  红色明度变暗的过程,变亮的过程

  想一想:明度怎样发生的变化?

  在颜色中加黑会使明度降低变暗,加白使明度升高变亮。

  那么不同的色相是不是也有明度的变化呢?

  练一练:

  小组合作,在纸上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表现不同颜色,根据不同颜色的明暗程度有序排列到方框内(7种颜色)

  评价:

  ▲纯度:

  纯度小实验。(观察用橙汁加水后的浓淡变化)

  结论:橙汁加水稀释,颜色由浓变淡。

  我们把色彩的这种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叫做纯度。

  在颜色家族里,三原色的纯度最高,在任何颜色里加入黑白或者其他颜色纯度都会降低。

  想一想:纯度变化和明度变化的区别?明度变化是加黑白,加黑明度低加白明度高。而纯度是加入任何颜色都会使纯度降低。

  通过这些小实验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色彩三要素的知识已经理解掌握了。

  4、课堂练习:

  用刚刚所学的色相、明度、纯度合理选择搭配表现在画面里面。

  二、课堂的回放

  从导入环节开始,他们跟着我设计的思路,由图片展示的有趣色彩现象联想到他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的色彩,并随着图片一起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

  随着对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分别思索、探究及老师的讲解后,他们还是能快速的掌握。在对明度和纯度练习及实验的时候,学生的反应有点不够清晰,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中还需要对明度、纯度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更准确简单的提炼。

  三、《色彩与生活》教学反思

  本次《色彩与生活》课堂,充分运用多媒体图片充。美术课需要带给学生美得视觉享受,图片准备符合主题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每个知识点配合相应的图片、小练习,学生容易理解。加入小实验提升学生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状态不错,学生学习激情高,加入了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和内容。

  但在讲到的知识点当中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内容上(比如:明度、纯度),还应该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展示相应板书或图片,加深孩子们的印象。色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强,课程后面色彩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加入更多生活中的明度、纯度色彩图片,这样和主题的关系才能更紧密。

  美术课一定要对孩子兴趣点进行把握,美的、经典的能吸引学生关注的图片是美术课程最好的辅助资料,也是好的开始。

初中美术教案4

  一、活动主题:

  吴店镇历史文化研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走访等活动,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感。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自主阅读、资料收集、处理、分析评价能力,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历史的意识,展示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协作探究灵活应变等综合素质。

  3、调动学生多种感观调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历史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意识。

  三、活动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背景:

  吴店镇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这片仅数百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就曾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皇帝。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及其族兄更始帝刘玄。但是,吴店的辉煌还要推前几十个朝代。在开创东汉两百年基业的公元前约三四世纪,这里就曾是楚国的近都。 9月份,学校针五六年级开展了“吴店历史文化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家乡景点入手,关注、关心吴店历史文化。同学们通过考察、采访、查资料等调查方式让学生自主研究家乡“吴店”的历史(含自然遗存,轶闻趣事,典故传说等)。由对文物景观的关注,知道吴店丰富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

  五、活动准备:

  1、多角度、多渠道的了解,搜集吴店历史变化资料。

  2、根据调查对象,组织调查小组,并让小组明确分工,如:小组长、记录员、小记者、汇报员等,各小组自主搜集有关资料,合作讨论,整理。

  3、学生在实地调查时强调要注意安全。

  六、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

  小课题的产生。

  导入:吴店镇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国十大名君之一光武帝刘秀就曾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但是,吴店的辉煌还要推前几十个朝代。在开创东汉两百年基业的公元前约三四世纪,这里就曾是楚国的近都。由此激发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最想研究的小课题。

  (1)白水寺的是怎样来的?是什么时候建的?为什么要建?

  (2)白水寺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建筑格局?

  (3)白水寺有哪些优美历史传说?

  (4)汉光武帝是什么年代的人?他有哪些动人传说?

  (5)九连墩的传说?九连墩始建于什么年代?

  (6)九连墩是否有金头?墓主人是谁?

  (7)九连墩出土了哪些方面文物?

  (8)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哪些是首次发现的?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9)母亲河———滚河的传说?

  (10)白水源头在哪儿?

  (11)流传描写家乡吴店方面的诗歌有哪些?吴店有哪些风俗民情?

  第二阶段:资料搜集阶段在学生确定了探究的主题情况下,我利用学生在五年级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法,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摘句法、概括法,以及美术、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如在资料的整理收集当中确定自己的文字表述内容,研究的主题。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了解吴店的过去与现在,真正的让孩子学会学习。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搜集积累与吴店历史文化有关的资料。

  (1)上网搜集或去文化馆查询,进行下载或摘抄。

  (2)外出走访询访查证历史传说。

  (3)实地调查,取得调查对象第一手影像、文字资料

  (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游览,调查取证。学生在此环节过程中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体会与心得,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同时也便于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提高探究的兴趣。

  第三阶段:分类整理资料阶段

  此阶段是成果展示的前奏。在此段时间内本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五个特性让学生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把搜集到的第一手信息加以提炼、去粗取精,学习系统化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评价和核实,赋予信息资料以新的生命,使之在自己的活动中体现出新的`价值。

  1、学生相互交流、传阅收集到的资料

  2、各小组成员合议,整理出最能代表吴店历史文化的资料,并进行汇报的演练。

  3、分组长开碰头会,避免汇报方式的重复和雷同。

  4、设定汇报方式,确定汇报内容。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成果展示方面是对前三个阶段研究的总结性回顾,更是让大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快乐。分组交流展示则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受一次锻炼的机会,组织的小组汇报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举行成果交流会

  2、课堂活动展示

  (1)导入:(出示白水寺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大家知道吗?(导出课堂内容)

  (2)资料欣赏(课堂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

  (3)汇报交流(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意向分成“白水寺文化”、“九连墩文化”、“滚河文化”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4)教师小结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

  1、活动中的主要成果

  (1)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

  (2)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2、活动中的问题

  (1)活动中问题

  (2)对历史文化不利影响因素

  教师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我想大家一定深深的感受到家乡丰富的文化底蕴。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他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才能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本质。我想在活动结束时大家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大家可以把它写出来,放在课外继续交流。

  第六阶段:活动延续、展望未来

  从同学们热烈的汇报中,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乡吴店的热爱。我们不仅要爱吴店的历史文化,更要爱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那么,下一阶段你们又想研究些什么呢?展望未来,为下次活动铺垫。

初中美术教案5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出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傲雪梅花这一题材。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选择了不同颜色的梅花图片和关山月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活动一”以感受为主,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来学习使用国画工具,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过程图片和勾花、点花的图示,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重点传授。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动二中安排学生参照范画的某个局部,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明示了学习过程中借鉴与临摹方法的运用,以掌握规律,为己所用。

  教材中学生作业注意了不同的表现方法的选择,以供学生参考。

  在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构思、用笔和水墨、色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资料库中有关画家、名词和诗词资料,扩展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

  学习大空间一栏收集了齐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学习梅花画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画里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菊、兰、竹等题材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表现不同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包含中国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篇首选择梅花图片可以用于课题导入。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置尝试表现的学习活动,选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步骤图和勾花、点花的图示,介绍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处理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梅干、梅枝的画法图例,构图的处理也应结合图例分析。

  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梅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及书法作品。学生准备的宣纸应稍大些,便于笔墨表现。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以欣赏感受自然界和艺术表现中的梅花为基础进行笔墨尝试,通过对传统笔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绘画技能进行创作表现。

  首先可以选用有关梅花的诗歌、散文、图片和中国画作品设置情境导入。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长习性,感受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体会梅花顽强、倔强和向上挺拔的精神。“活动一”应着重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艺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如描绘形态、色彩、情感的词汇,有关生物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体会、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梅花给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尝试创造表现的欲望。

  使用以书法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中的.线抑扬顿挫,疏密穿插,结合墨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味。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书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结合作品欣赏和比较,分析中国画作品中书法用笔的力度与韵律。教师演示作画过程的直观教学,在本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尝试、体会笔墨和宣纸产生的特殊效果,对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设置笔墨表现的练习,可以表现精神、情态的词汇命题,尝试运用水墨材料、工具,进一步感受、理解中国画笔墨运用中表现的意味。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作品和中国画作品,以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对梅花的描写,编辑成册或制作小报。通过类似的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中寓意、精神表现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二”以学生作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的辅导下,借助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对工具材料的尝试,水墨变化的体会和对书法意味的线以及穿插、组合、疏密关系的理解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和有关诗歌、散文,构思表现某种情趣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在表现技法方面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想,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结合兰、竹、菊、荷等传统题材的国画作品,以及有关诗词、散文,指导学生进行交谈和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并鼓励他们进行绘画尝试。

  关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展示、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导向,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重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本单元是中国传统绘画课,对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分析作品、示范时应对用笔用墨重点讲解,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的评价建议。

  四、教学选择

  建议按照学习活动设置两课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例如第一课时可以通过梅花题材的国画局部临摹,感受用笔用墨技法,第二课时尝试画一幅梅花,可以扩展到其他表现人格精神题材的创作。

  学习水墨表现技法,除按照传统绘画程式进行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其他方法。如:根据命题进行点、线组合的水墨抽象表现;参照书法造型局部结构、笔法构成画面的水墨表现;体会音乐表现的情感,进行水墨表现等等。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用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和画对应讲解,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图片和文字或依据图片进行写作,编辑成册、制作贺卡等活动。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的画家作品可供学生比较欣赏,但作为学生临摹的范画难度偏高,而借鉴、临摹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范图时应考虑构图简洁,利于学生临摹的作品。梅干、梅枝的画法教材予以了提示,教师示范时要边画边讲解,也可以结合图示说明,用图示明确基本画法,例如梅干的画法有勾勒法、没骨法、勾皴结合法。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梅花为表现题材,考虑了梅花象征精神的因素,有意识说明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诗文、音乐来渲染气氛,可以利用咏梅诗句设置悬念,导入课题;请学生朗诵咏梅佳句,感受梅花的个性;唱影视金曲,诠释梅花的象征意义;欣赏经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例如以欣赏教学,梅花图片和国画作品的欣赏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间交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讨论,能提高讨论质量;运用演示法,及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作画步骤、表现技法有进一步认识。

  4、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本课涉及大量的图片、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有很大优势,也可以准备作品挂图,画梅步骤图,梅花、梅干、梅枝画法图示,咏梅的书法作品等。

  “书画同源”,中国画强调一个“写”字,用笔、结构和布局,都与书法艺术紧密关联。通过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对笔性的了解,可以准备书法作品的局部放大复印件,以供学生参考,体会用笔韵味。

  5、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技法学习可以用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梅的结构、造型、笔墨、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讲解和技法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借鉴与临摹也十分必要,通过临摹掌握画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学画梅,可以先练习勾梅,以求对梅花的造型结构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勾线笔以中锋行笔来画,行笔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稳健。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间大小宜均匀些,不要大小过分悬殊,花瓣勾好后用浓墨勾花心和花托。

初中美术教案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之一

  教学过程设计之二

  1、命题创作:XXX的春夏秋冬

  例如:我外婆家的春夏秋冬,小树的春夏秋冬,圆明园遗址的春夏秋冬等。

  2、命题创作:用电脑改变自己

  生活空间的色彩

  春去秋来,我们身边的世界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绿意盎然的春天,火热的炎炎夏日,金黄色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每个季节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这就为我们以“XXX的春夏秋冬”为命题的电脑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

  依照教材释义,让学生用电脑为自己居住房间创造满意的色彩,体现学生个性。不用花钱购买装饰材料,不用雇请工人粉饰涂装,仅仅借助电脑美术课堂,就可以满足学生个人色彩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很容易调动起来。

  学生创作活动建议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照或是固定的相对独立的景物(房屋、树木等),用选择/剪切命令将主体部分截取下来,作为前景。

  学生从资料库中调选符合春夏秋冬色彩情境的`风景图片,分别充当主体的背景,这时,作业就大致完成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让整个画面协调一致,还可以增加一些画面情趣,如在冬天的景色中用画笔工具点缀银白色雪花,达到漫天飞雪的效果,人物的发须、衣帽,房屋的屋顶、烟囱等处都可用雪花装点,使拼合后的画面更加真实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将四幅画面粘贴在一个新建文件中,键入自拟主题文字。

  学生在课前将自己居住的房间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或者通过扫描仪将普通照片转换为数字图像。

  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就可以初步改变房间整体颜色,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用滤镜中的渲染工具,改变或增加房间内的光照和光晕效果。

  还可以将房间内主要家具、摆设剪切下来,作为前景摆放到自己心仪的房间(选择符合自己色彩感受的居室装修案例)中,仍然采用前面列举的方法协调前后色彩关系。如果你还想把自己喜爱的明星招贴画布置在房间里,只要与房间色彩和谐统一,就会更加增添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认识表现性艺术与再现性艺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养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参与意识,养成对于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养成接纳多元文化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等均源于生活,但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难点:

  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及表现性艺术也源于生活这一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讲授毕加索的故事,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在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军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什么内容吗?为什么毕加索要这样回答呢?引导学生从以下回答:描绘了战争的场景,讽刺战争。从而总结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背景并引出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环节二:描述分析

  1、课件出示齐白石生平故事以及相关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齐白石的作品有哪些题材内容?学生初步了解齐白石相关背景,欣赏思考回答问题:齐白石的作品题材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虾鸟鱼虫,题材丰富,作品生动有趣。

  2、展示齐白石作品《虾》与虾的系列照片进行对比并提问:绘画作品中的虾是如何进行表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思考后从虾的造型特点及其笔墨特点回答。

  3、提出问题:齐白石画虾的题材与生活有什么关系?与生活中的虾又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总结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多媒体展示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与摄影作品《开国大典》,首先邀请同学简单介绍开国大典历史背景,进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油画中的天安门城楼与真实的天安门城楼有什么样的.区别?两张作品中,哪一张的毛主席形象更加突出,作者是如何去突出表现的?作品还通过什么方法突出表现盛大场面的?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历史知识,简单讲解开国大典历史背景。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分析合作总结:油画中原本有的红色柱子被省略,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毛主席的形象,同时使画面视野更加开阔。绘画作品中毛主席的突出形象是通过构图与透视充分体现的。作者通过毛主席身边的人物透视线月灯笼灯穗线的指向突出主题人物形象。画面当中通过色彩进行表现,蔚蓝色的天空与红色的地毯、柱子、灯笼等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一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在人物的表现上,油画《开国大典》与照片相比较,哪个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回答得出:艺术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

  环节三:总结解释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得出:创作的原型从生活中来,经过艺术家筛选和创造加工产生新的艺术形象,这个生化的过程真正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环节四:欣赏评价

  1、播放塞尚油画作品《拜克托瓦尔山》与拜克托瓦尔山摄影作品、梵高油画作品《夜间咖啡馆》与夜间的咖啡馆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2、教师巡视辅导,针对艺术作品背景知识给予讲解与提示。

  3、组织学生小组为单位对两幅作品进行鉴赏总结。学生从作品的笔触与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与鉴赏。

  环节五:小结作业

  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艺术作品的热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能够运用多种表现技法进行艺术创作。并引导学生课后思考还有哪些案例是能够体现出艺术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四、说板书设计

  常见问题我要提问

初中美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方面的特征,学习用面具表达情感的方式,尝试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2.通过欣赏面具艺术,初步了解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在合作实践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增强动手能力。

  3.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体会面具对烘托节日气氛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面具的艺术特征,并尝试设计一个面具。

  难点:巧妙、综合利用材料特点,设计制作出有创意、有艺术美感的面具。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戴面具入场,并提问:戴的是什么?学生回答:面具。

  如何设计制作一个能表现性格的.神奇面具?让我们带着这个有趣的问题进入今天的新课,揭示课题——《面具的设计制作》。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展示四幅图片(平面藏戏面具、木雕摊面具、威尼斯纸面具、化妆舞会面具),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什么是面具呢?你知道面具的由来吗?面具有什么功能?

  学生思考后回答:

  面具,指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

  由来:面具根据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的;

  功能:颂扬神灵,祝愿吉祥;

  2.创设化妆舞会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舞会中的面具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的?面具都是运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面具?思考面具除了戴在脸上还可以运用哪种形式表现?

  学生对比观察并分析:面具是通过造型、色彩表现人物性格;

  材料:木头、皮革、硬纸;生活中还可以用布、龟甲、铜、竹、瓢、泥等制作面具;

  手持面具、头带面具等

  活动三:具体分析

  以小组为单位发放不同种类的面具实物,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手中的面具运用了怎样方式进行表现的?造型手法有哪些?

  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平面、立体;拟人、夸张等。

  活动四:示范讲解

  示范面具制作的方法,演示如何根据构思进行造型设计,重点讲解制作面具剪刻、粘贴、彩绘的方法。

  学生观察、记忆、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练习:为学校艺术节或新年联欢会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面具。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面具性格特征的表现,剪刻、粘贴、彩绘的制作方法。

  2.组织化妆舞会,展示作品,生生评价。学生带上面具展示作品,从设计特点、表现主题、美感、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活动六:小结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升华情感:面具艺术美感,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希望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面具用到学校、班级活动中,丰富校园文化。

  2.作业:搜集面具的资料并且将面具装饰教室。

  四、板书设计

  面具的设计制作

  材料:布、龟甲、铜、竹等

  造型手法:拟人、夸张 艺术特征

  表现形式:平面、立体

  步骤:轮廓设计——勾画主体——彩绘装饰

初中美术教案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教材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 .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 .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 .取景、构图。

  2 .大色块的铺垫。

  3 .调整完成。

初中美术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三、准备工具:纸、马克笔、彩色笔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xx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

  问:你有何感受?

  (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2、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教师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展示交流、评价定位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师点评总结。

  (六)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案《九年级美术上册《公益招贴画设计》教案》,来自网!

初中美术教案11

  初中美术《黑白世界》优秀教案范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x 。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黑白世界》 。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这是一件什么作品呢?和我们平常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呢?老师听见有的同学说是黑白画,还有的同学说是版画 。对,这是一幅用刀来代替笔创作的版画作品 。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我们欣赏一件版画作品,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黑白世界》 。

  (二)新授:

  中国古代的版画起源于唐朝,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该视频为我们介绍了什么版画知识呢?”好,视频播放完了,那哪位同学想来分享一下呢?请举手最快的这位男同学你来说,这位同学说版画是以版作为中介,艺术家用刻刀在石膏板、纸板、塑料板等材料上进行创作的作品 。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请坐 。(板书:定义和材料)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请靠窗的男同学来说一下:“你说有的地方是凹下去的,还有的地方是凸出来的,每件作品都不一样” 。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完整,请坐 。版画除了有凹版、凸版之外,还有平版和孔版 。(板书:类型)

  现在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屏幕上的这几幅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的观察并讨论:这几件版画作品有什么特点呢?听到同学们的讨论声渐渐小了,相信大家一定有了答案,请第二小组的代表来回答一下,你说第一件作品黑白对比强烈,画面看起来很朴素,简约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全面,请坐 。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呢? 第一小组代表的手举得高高的,请你来说一说,你说版画比我们平常的绘画作品更加概括、整体 。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下次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请坐 。(板书:特点)

  接下来到了同学们大展身手的时刻了,请大家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欣赏 。在大家欣赏的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好啦,小艺术家们开始你们的探索之旅吧!

  你们小组讨论的真激烈!

  你们小组还可以从黑色和白色占据画面的多少来讨论一下 。

  (三)交流:

  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哪个小组想自告奋勇上台来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呢?来,第五小组举手了,请你们派一位代表说一下吧!这位同学说他们小组发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有的画面白色多一些,有的画面黑色多一些,黑色和白色所占用的比例不一样 。”你们小组观察的很仔细,请回座位 。版画的表现方式有以黑衬白、以白衬黑、黑白互衬,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效果都会有其独特之处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棒,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就不请同学们一一上台进行发言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交流讨论 。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黑白世界,从定义、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赏析,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对工艺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去欣赏更多的工艺艺术作品,并且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

初中美术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招贴的含义及类型,掌握招贴的设计要素与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手绘的方式设计一张校园招贴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能够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件手绘招贴设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养成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感,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手绘招贴的设计方法。

  难点:设计一幅有创意的校园招贴。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以谈话的方式提问学生:十一期间大家都看了什么电影?是通过什么途径注意到这些电影的呢?(《中国机长》同学推荐、《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海报)那同学们都在哪里见过这些海报呢?(电影院门口、公交站、写字楼墙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些出现在公共场所、广泛地传播信息的视觉传达媒体被称之为“招贴设计”。那招贴设计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呢?从而引入课题《校园招贴设计》。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分类

  (1)教师提问:招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试着说一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广告及其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招贴的表现方法主要有绘画(水彩、水粉、马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或电脑制作等多种表现形式。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式招贴设计作品,并组织学生欣赏作品并参与“分类大师”的活动,同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根据内容可以如何进行分类?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2.元素

  (1)教师出示作品《红天鹅》《“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广东省艺术节》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招贴设计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它借助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等元素,向公众传达信息,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2)教师出示作品《“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引导学生思考: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抢答得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心灵的桥梁。并顺势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桥梁”是通过什么进行表达的?以小组方式进行探究。

  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图形是丝带,像桥梁一样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联系起来。同时组成数字“10”,表示“第十届”比赛,突出“校园”这一主题,视觉冲击力强;文字是“友谊桥梁、心灵交响”,言简意赅突出“桥梁”的主题;色彩以代表中国的红色、黄色为主,体现出中国作为主办方,明亮艳丽,引人注目。从中也可得出招贴设计的原则:图形、文字和色彩都是服务于主题的,招贴设计要注意突出主题。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校园艺术节”为主题进行创作,向学生演示自己的制作步骤。

  1.确定招贴文字内容及创意图片;

  2.设计主图的大小和位置;

  3.设计主标题文字及说明文字;

  4.调整完成。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们以“校园艺术节”为主题进行招贴创作,创作时间为2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从设计的创意、色彩、图形、文字等方面进行)。

  2.完成作品后,举办“校园艺术节”招贴设计大赛,请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其它同学从设计的创意、图形、色彩、文字等方面,互相评价学生的作品。(如《艺术节》:创意——将售卖、音乐、摄影等局部图组合在一起,并配合彩虹般的色带,充满艺术气息;色彩——黑色的背景与彩虹般的色带形成对比,视觉冲击感强;图形——形象鲜明,突出主题;文字——中英文结合,主次分明。)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升华:校园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应当观察、留意校园活动,关注校园文化,用自己的学识弘扬校园文化。

  2.课后请学生搜集更多形式的招贴设计作品,下节课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案13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一起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特别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咱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初中美术教案14

  教材分析:培养基本版画的制作与欣赏能力,突出木刻版画的认识和制作,指导学生画出构思绘画稿,用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用油墨拓印出效果不一的作品来展现强烈的黑白或彩色效果。木版画制作的步骤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体现了艺术的发挥和才能的施展,所以学生在体验版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培养了做事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教学目的:本课讲述版画中版画种类及其风格特点的介绍,并以其强烈的黑白、色彩印象来激发学生的爱好与创作兴趣。尤其是黑白木刻,具有强烈、单纯、朴质的特点,其简单的黑白对比和刚劲有力、丰富多变的刀法,比彩色版画更具有独特的光彩。

  版画艺术的创作,关键在于构思、构图。版画制作在其形成历史看,其风格特点相对比较粗犷、有力。延伸至实物印和纸版画,其造型特点在技术上的要求不是十分细腻、严格,也就是说,只要有了比较巧妙的构思,就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而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写xie真功夫。所以版画教学的重点在于教给学生一定的构图知识。要充分运用构图的基本法则,确立一张图画的基本的构图概念,使学生围绕一个主体,运用各种刀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构成较为完整而饱满的画面。

  课业类别:欣赏与练习

  教学重点:版画的制作与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印制之美,并且能运用于赏析

  教具准备:版画图片、幻灯片、木板、木刻刀、油墨、滚筒、木蘑菇、印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幻灯片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画中的人物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的时候是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这两幅画中的`人物,一个叫秦叔宝,一个叫尉迟恭,都是唐代的开国元帅。)

  中国传统的木刻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就和大家见到的印章一样,多是印制出来的,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印章是表现文字,而版画是表现的图片。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在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版画有固定的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木刻版画。

  三.讲授新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版画

  中国版画:中国版画之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刻于龟甲、兽骨、铜器、陶器等的文字、模样,这些表现当时生活状况、思想与记录事跡的甲骨文字,可说是中国最早的雕刻文书。

  版画的种类较多,有木刻版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石版画、铅版画等。

  1.我们先看看制版的工具材料介绍和印刷的工具介绍。(由幻灯片展示图片)

  2.制版的基本步骤:打磨——刮胶——打磨——上色——拖稿——打蜡

  3.创作工具:木刻刀、钢针等等。(由幻灯片展示图片)

  4.执刀姿势(由幻灯片展示图片)

  5.各种木刻刀及刀痕(由幻灯片展示图片木刀以及刀法的运用和不同木刀之间的痕迹)

  6.黑白木刻的语言特征:

  阴刻——画面上一凹线为主的构成,画面上黑多于白 阳刻——画面上以凸线为主的构成,画面上白多于黑 阴阳混合刻——有阴刻,也有阳刻的混合刻制版

  7.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①起稿:版画稿尽量少留空白,这样既能体现版画的厚重感,还能省时省力(因为空白的部分必须刻掉)。 a.可以在纸上起好稿子后印到板子上。最简单的方法是复写纸。 b. 木板必须既韧又脆,不拉刀、不起丝。 用淡灰或淡蓝色墨水满涂一遍,这样在刻制时可以更好地观察刻制效果,直接在板子上起稿。

  ②刻制:准备一套木刻刀。 这个过程是用不同的刀法塑造对象,在木板上“作画”,而不是机械地去再现画稿。下刀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下错刀修改起来很麻烦且效果很难如意。

  ③涂墨:涂墨是版画制作中的重要环节。油墨用石印油墨。 还要配备一个摩擦工具(木蘑菇)、一块厚玻璃板或大理石板(调油墨用)、一个或几个油墨滚筒(给版上墨)。具体操作如下:取出适量油墨放到调墨台上,均匀摊开,用墨滚在上面滚动(始终要从一个方向滚动),如果墨滚上的油墨呈细沙纸状,滚动时沙沙作响,就证明墨滚好了。将版面清洁干净,然后提起墨滚在版面上滚动,反复数次直到滚均匀为止。

  ④拓印:拓印是非常细致的一道工序。首先要保证不能使用有色污染印纸,最好用厚一点的宣纸、过滤纸等具有一定渗透力且不反光的纸张。取来备好的纸张,印纸都应大于版面4—5厘米,铺纸时要注意四边均匀,可请人帮忙由一边慢慢将纸铺平,纸铺下后不能移动。然后,用木蘑菇在其上分区域轻轻摩擦,力度要均匀,速度不可太快,使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拓印纸上。途中可以揭开局部查看拓印效果,直至拓印结束。轻轻揭下,即可。一般情况下要根据第一张印品进行修版,修版后再印的作品才能达到较理想的要求。作品完成后要放在干净的地方阴干,不能暴晒和火烤。

  注意: a.加墨要薄,不得过多。应遵循“少吃多餐”原则。 b.摩擦不能过于用力。必要时可以垫一层报纸之类,以免损坏拓印纸。 c.揭开拓印纸时,应抓住纸角缓缓提起,避免拉破印纸。

  木版画材料在规模较大的美术用品商店均可买到。

  ⑤装裱:当一幅版画印好后,在作品下方的边衬上用铅笔签上题目、印数、创作年、月和作者姓名,这是版画作品必不可少的一种签名形式。

  知识总结:好的版画作品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画面单纯、质朴、明快醒目。再加上用刀造型使单色版画具有特殊的美感。

  作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每小组确定一个主题,制作版画。

初中美术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触摸美丽》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在整套教材中与八年级下册《五角星》知识的内在联系最为密切,两课共同组成了一个关于材料及形式美探究的教学单元《触摸美丽》,但是又有各自的教学侧重。如果说《五角星》定位重点更多在画出肌理与质感,那么,《触摸美丽》的定位重点更多在于直接利用材质本身的肌理与质感进行造型,探索适合材质形式美感表现的技巧。把握这个基本定位是处理好这两课教学的关键,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觉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念。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04课 触摸美丽

  本课选择“触摸美丽”这个与生活、自然紧密相关的课目,指导学生制作装饰作品,帮助学生认识材料的肌理、质感特性,感受材质的形式美感,探索不同材质在装饰作品中的运用技巧。从而进一步理解: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体现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材从感受、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入手,展现了各种材料的图片,如金属、木材、毛绒、石头、牛仔布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特性与美感(如纤维材料柔软温馨,木质材料自然质朴,石质材料坚硬冷漠等等)。并呈现了不同材质运用于装饰画中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装饰作品中的材料美,感受不同材料表现的不同视觉美感。通过运用不同材质改画与制作装饰作品的活动,帮助学生关注材质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懂得利用生活中的边角余料“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列举的图片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各种材质的图片、各种材质制作的装饰作品、材料加工与处理的图示,以及制作加工的工具材料等等。并且选择具象绘画与依此改制成的装饰作品进行对比呈现,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业的设定范围较为宽泛,只强调以某种材料为主并辅以其他材料合作完成装饰作品,表现形式、加工方法等均不限。教材中呈现了各种技巧与形式的装饰作品作为练习参照。

  “活动一”通过把一幅绘画作品改造成为一件装饰作品的活动,依托一定的视觉形象为造型基础,加深学生对材质的认识,提高学生利用材质加工处理,进行视觉表现的能力。

  “活动二”在相对限制材料种类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件装饰作品的`造型设计与加工制作。

  “评价建议”一栏中,提出了是否关注材质、感受材质美感的评价要求,并且提出了以表格打“√”的形式,从作品的选材、色彩、构图、风格等诸方面对学习绩效测评的评价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检测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另外,将能否与他人友好交流并合作完成练习也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资料库”中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各种材质的物理特性以及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绍了装饰画的特点。

  “学习大空间”一栏提供了有关材质在生活用品中运用,在建筑物与室内装饰中运用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拓展美的视野。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体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特性,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能选择运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质制作较为简单的装饰作品。

  *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思路

  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身边一些不同肌理与质感的材料和制作装饰作品的主要工具,具体参见教材p15制作工具提示图。

【初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30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30

初中美术教案[经典]05-30

(经典)初中美术教案05-26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05-16

初中美术教案04-25

初中美术教学总结-初中美术教案08-05

【推荐】初中美术教案05-30

初中美术教案【精品】05-29

初中美术教案(精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