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16 14:07:3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法的'含义

  1、出示第一题。

  (1)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的意思。

  (2)请几位学生来说说图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尝试编数学实际问题。

  (3)学生独立计算并完成书上的填空。

  (4)集体订正,问:你是怎样想的?

  2、提问:什么情况我们要用加法算?

  二、整理加法表。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搭房好吗?

  生:说说你准备怎么搭房。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学生进行有序地对加法算式整理。

  提问: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斜着看呢?

  生: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加法表里的排列规律。

  2、把得数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从加法表中任选题目,快速说出得数。

  三、口算

  1、出示:复习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对于错的及时分析原因。

  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复习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校对并订正。

  四、补充练习

  1、在〇里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

  9+7〇15 14-10〇5 5+7〇7+5

  13〇4+8 17-7〇9 6+4〇8+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比大小的。

  2、解决实际问题。

  (1)小红有8枝铅笔,小明和她同样多,两人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2)书架上有18本故事书,借走一些后,还剩下8本,借走了多少本?

  (3)三盒蛋糕,第一盒有6个,第二盒有8个,第三盒有9个。买2盒最多有( )个,最少有( )个。

  教师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五、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两种计算思路:一是把“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二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把算式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同时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交流算法过程及自己的想法,加强口算,进一步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难点:

  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一图四式。

  (1)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三、综合练习

  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

  (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 7+3=10 10-7=3 3+7=10 10-3=7

  3. 1 8 9 10 9 5 10 3 4 10 2 7

  4. 2 4 3 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1课时数数和读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

  2、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先讨论讨论。看看谁的办法好?

  二、探究交流

  (一)操作。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来抓一把,看看有多少根?

  先不数,猜一猜你抓了几根小棒?请你数一数,你猜对了吗?

  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你手里有几根小棒。

  讲述:刚才抓小棒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数,才能知道抓到了几根小棒,那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能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试着摆一摆。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全班交流得出:把十根捆成一捆来数最快了。因为10个一就是1个十。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2、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3、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4、(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

  6、“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我们去买铅笔,一般是几枝铅笔捆成1捆?(指名回答)这1捆就是1个十,如果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像这样的例子你见到过吗?(指名交流)

  (二)认识12。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种摆法。

  估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

  2、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1捆是10根,再加2根是12根。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

  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一下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

  1、出示前3幅小棒图。

  提问:这里有三组小组小棒,每组各有多少根小棒呢?谁来数一数?

  指名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11、13、18

  交流数的方法:你是怎样数的?(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

  2、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实物投影操作)

  师:14根、16根、19根

  分别交流是怎么摆的。(先摆1捆是10根,再摆4根)

  3、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可以自怎样?

  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5、你能从11数到20吗?

  交代:拿出你的'直尺,看着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20。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吗?越往右(后),表示的数就越()。

  三、反馈完善

  1、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来,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

  找出课本上的第8页、第15页、第20页。

  现在是往前翻还是往后翻,为什么?

  2、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数出来。(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水果图)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贯穿整节课,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页例题,做一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认识“-”号,并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

  2、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二)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减法来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要用家减法来解决。

  (三)情感目标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含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用减法的含义说算理。

  教具准备:

  纸鹤、苹果、磁性教具等。

  学具准备:

  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4的组成:全班拍手读。

  2.口算,并说计算方法:1+1= 2+1=  1+2=

  二、学习新课

  1、激趣导入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练习册?(3本)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还剩几本?(1本)

  2、创设情景,学习新知。

  (1)学习例一:请三个小朋友手拿纸鹤表演,请全班学生观察。

  A说图意:让学生认真观察情景,设问:谁能用三句话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B列算式:3-1=2设问:3、1、2各是什么意思?

  C认识减号,学读算式:3减1等于2。

  D理解减法含义:表示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下2个。

  师小结:从3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3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就是3-1=2。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2)自学例二:看书上的气球图。

  A说图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说说?

  B列算式:4-2=2设问:4、2、2各式什么意思?

  C读算式:4减4等于2。

  D说减法含义:表示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2个,还剩下2个。

  师小结:从4里面去掉2个,求还剩下几个?就是要从4里面减去2,用算式表示就是4-2=2。刚才我们看到纸鹤拿走了,气球飞起了,求还剩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个三角形,拿走2个,还剩几个?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4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课本第25页做一做红花图。

  ①说图意,解释虚线圈的意思。②列算式。③指名板演。④说含义。

  3、练习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  4-1=   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指名说,怎么想的?

  4、计时赛。

  老师看时间,全班比赛写10道5以内加减法算式,指名报得数。

  师小结:同学们做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计算4-1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来想得数.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飞走、拿走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认识了减号,知道了虚线圈表示去掉。

  会读减法算式。还学会用数的组成和分解计算减法。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1、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2、全课的例题和练习安排各有侧重,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同时在全课贯穿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做铺垫。学习例2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说含义,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练习重点渗透集合思想,知道虚线圈表示什么

  3、巩固练习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对减法的含义有进一步理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5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2.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

  课题: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手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7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3、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7= 9+6= 9+5=

  2+8= 9+2= 9+8=

  3+6+4= 4+5+2= 8+2+5=

  17-7+4= 9+10-9=

  学生直接在本子上写得数,完成后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在得数错的算式后面打“╳”并改正。

  9+7=16 15-5=5 9+3=13

  2+6=8 12-2=1 9+9=20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判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理解每题错误之处并分析原因。

  3、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一第6题。

  先说说运算顺序,在计算结果并天灾课本上。

  (2)练习十一第7题。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搜集信息交流。

  学生填写信息,并计算。

  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出示第二幅图。

  请学生说图意,填写完整,列式计算。

  交流信息和算式。

  二、拓展练习

  1、看图填一填。

  (图略:第一行9个苹果;第二行5个苹果;第三行6个苹果)

  (1)第一行和第二行共( )个苹果。

  (2)第一行和第三行共( )个苹果。

  2、玩具熊每个5元,玩具汽车每辆9元,皮球每个9元。

  (1)要买两种玩具,最少要( )元,最多要( )元。

  (2)你喜欢哪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用( )元。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巩固新知,寻找规律。小组讨论可以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紧接着小组讨论,汇报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几的算式,再在一起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动画操作,启发学生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凑十法”计算。这样就抓住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观察苹果图运用“凑十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用途。

  本节课要揭示出9加几的算理,融入转化的学习方法,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布局合理美观。

  总之,这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积极探索,学习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

  教学目的':在学生系统复习之后,进行的综合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综合运用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试卷检测)

  9 11

  1、

  2、在○里填上>、<或=。

  8 ○ 14 - 4 17 - 10 ○ 3 + 4 10 - 6 ○ 6

  9 ○ 9 + 3 7 + 4 ○ 7 - 4 10 +0 ○10 - 0

  3、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并填入( )里。

  13 10 9 15 12 20 18

  ( )>( )>( )>( )>( )>( )>( )

  4、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数是( )。

  20里面有( )个十。

  5接着画下去,画满10个。

  ○△△○△△

  □○△□○△

  6、☆☆☆☆★☆☆☆★☆☆

  一共有( )个☆。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请把第1、3、7、11个涂上颜色。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 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 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反思: 1、第8题中“8个相册”是多余条件;第9题中“450克”是隐藏条件。

  2、第9题中 (1)450÷16=28.125(克) 28.125×9=253.125(克) 253.125克≈0.25(千克)

  (2)450÷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出现两种解法,其实第一种还好懂一些,但教参建议的是第二种。有一定难度。且我个人也担心,换成其它数字,是否可以?

  如: (1)455÷16=28.4375(克) 28.4375×9=255.9375(克) 255.9375克≈0.26(千克) (2)455÷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灵活组合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6、5、4、3、2加几。

  课前准备:

  情境图、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题组练习

  1、谈话:小金鱼昨天也和大家一起学习了6、5、4、3、2加几,你看,它们还给大家出了三组题,想考考哪位小朋友跟它们一样能算得又对又快。大家愿意和小金鱼比一比吗?

  2、出示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3、请学生说说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比较每组算式中的两道加法算式。

  4、请学生举例练习:谁也能举例说出几组这样的算式考考同桌。

  二、金鱼钻圈游戏

  1、谈话:小金鱼看到大家这样聪明,开心地玩起了钻圈游戏,它们也想比一比谁学得好、算得快。我们也来参加它们的游戏好吗?

  2、老师介绍游戏规则:让两个学生做一下示范,明确游戏方法。

  3、小组游戏,每钻一个圈就列两道加法算式进行计算,如“4+9”,可以说4+9=13,和9+4=13。

  4、组织集体比赛,每一小组里选出4个学生做代表参加比赛。

  5、组织同桌比赛。同桌两人也来比一比,看谁钻得快。

  三、口算比赛(练习十三第4题)

  1、谈话:谁是我们班真正的口算小能手呢?我们再来比一比。

  2、老师记时。

  3、集体订正,及时纠正错,说说错误原因。

  4、针对实际问题,请学生说说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5、请口算优胜者向大家介绍经验。

  四、解决问题

  1、谈话提问:(出示情境图),体育活动是小朋友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完成练习十三的第8题。

  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和全班交流答案。

  五、拓展练习

  1、下面的卡片中哪两个数相加的得数是11?

  4 9 5 3 7 2 8 6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符合要求的算式,然后请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2、一(3)班有14个同学去春游,每人发一个面包,买哪两袋面包比较合适?

  第一袋装了8个面包;第二袋装了5个面包;第三袋装了7个面包。

  学生听教师读题后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交流。

  六、课堂总结

  说说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的计算,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来掌握。本课的加法基本上都是较小数加较大数,例题促进学生探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特别是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鼓励算法多样化。然后安排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二、新授:

  1、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

  2、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

  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

  通过此题是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

  3、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12颗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数字是几不限制)

  2.教师列出算式,例:(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例:先把8凑十,8凑十需要2,把6分成2和4,8与2凑十,10加4得14)

  注:前三道题教学方法同上。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摘数字星星。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同上)

  3.找另一个学生到前边判断上一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画上

  4.提问:

  你还能说出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算出得数,说说你是怎样做的?(8+4,7+9,6+7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加法,同学们可真够棒的,只用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还几页书上的知识。我们学会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凑十呀?(好算)

  完成书后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

  一、教学内容

  沪教版第一册第六单元

  二、教材简析

  加倍与一半,是一年级上册整理与提高中的一部分,需要一年级上册前期知识的铺垫,同时也为后面二年级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数的含义是基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许多类似的问题,但从没有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过思考。

  “加倍与一半”隐含着集合的思想,而其中的“加倍”为二年级“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作了前期的孕伏;而“一半”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二年级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另外,加倍的题可以用来推算出许多与它相邻的加法题,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方法进行之前所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

  在这部分教材内容中,首先以小胖吃小笼包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入了加倍与一半,向学生初步介绍了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在求出实物的加倍与一半的过程之后,通过小熊猫的话用数学语言描述了加倍与一半。

  其后,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求加倍与一半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的加倍与一半的内涵。在此过程中,从刚开始的具体实物过渡到了半抽象的点图,并经历了点图的加倍与减半,最终过渡到抽象的数的加倍与减半。在此表格中,“2”的加倍为后面进行了示范,“3”则由学生按照示范初步尝试,“4”则由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其加倍过程。而“10”和“12”则是求其一半。

  紧接着,通过求部分数的加倍与一半的过程,逐渐体会其可逆的关系。

  最后,教材中设计了一些关于求数的加倍与一半的练习,并在其中隐含了可逆关系,对学生予以强化暗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加倍、一半的含义;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加倍与一半;会求一个数的加倍、一半;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可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加倍与一半的变化过程,操作小圆片摆出对应圆片数的加倍与一半,比较加倍与一半之间的关系等活动,建构数的加倍与一半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悟数学的价值;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加倍、一半的含义。

  难点: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可逆关系。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小圆盘、小圆片、大小盒子、湿巾、小棒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神奇的盒子。先看这个大盒子,我往里面放进3张湿巾纸,请你打开盒子数数现在有几张湿巾纸。(3到6)板书

  现在我再往小盒子里放进10根小棒,请你打开盒子数数现在又有几根呢?(10到5)板书。

  这两个盒子里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学习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加倍

  1)调动原有知识

  师:今天早上老师吃早饭的时候在早餐店点了一份小笼包,一份有4个。可发现吃不饱,就又点了一份。(出示媒体)谁能根据这件事编个故事,列一个数学算式呢?

  (板书:4+4=8)

  师:这个算式里有什么特点呢?(两个加数一样)

  师:两个加数4分别表示什么?(原来小笼包的只数、增加的小笼包的只数)

  2)初步感知加倍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加倍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师:添加的只数和原来的只数有什么关系呢?(相同)

  师:是的,又点了一份小笼包,也就是添加了相同只数的小笼包。

  像这样加上同样多的数的过程就是求一个数的加倍(板书:加倍)。跟我一起念:加倍。

  师:现在谁来说说什么是加倍呢?

  师:谁能说说4的加倍是几?你是怎么求的?(4的加倍是8,4+4=8)

  追问:为什么是4+4?(加倍就是加上相同的数)

  师:(指着板书4+4=8)我们就说4的加倍是8(板书),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

  3)进一步理解加倍、求一个数的加倍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师:现在你能发现这个大盒子有什么奥秘吗?(手指3到6)(加倍)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3+3=6)媒体呈现

  追问:你的第二个加数3是怎么来的?

  师:所以,3的加倍是几呢?请你说完整

  师:现在请你们同桌两个人合作,挑选一个你们喜欢的数,摆出相应数量的小圆片。

  师:请你们添加小圆片,使小圆片的数量加倍。

  师:你们先摆了几片,又添加了几片,一共有几片(算式是)?也就是X的加倍是X?(3、4组板书算式)

  2、探究一半

  1)调动原有知识

  师:前天早上老师吃早饭的时候在早餐店,老板一下给我拿了6个大烧卖,我马上对老板说只要一半就好。你觉得老板会拿掉几个烧卖,我最终又能吃到几个呢?

  师:你是怎么想的?

  2)初步感知一半的意义、求一个数的一半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师:什么是一半呢?(请2-3人)

  师:一半就是把它对半平分,分成两份一样多的,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一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另一个知识,一半。

  师:所以,我们是怎么求出6个烧卖的一半是多少的呢?(生说出后动画演示对半平分的过程以及算式3+3=6)

  师:(指着算式)我们就可以说,6的一半是3,3是6的一半,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

  3)进一步理解一半、求一个数的一半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师:现在你能发现这个小盒子有什么奥秘吗?(手指10到5)(一半)

  师:你能说说10是怎么变到5的吗?

  追问:为什么10对半平分后就得到5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所以,10的一半是几呢?请你说完整

  师:现在请你们同桌两个人合作,再选一个你们喜欢的数,摆出相应数量的小圆片。

  师:请你们减少小圆片,摆出小圆片的一半。

  师:你们先摆了几片,又减少了几片,一共有几片?为什么减少这么多的小圆片?也就是X的一半是X?(3、4组板书算式)

  师:小朋友们在摆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提示:是不是所有小圆片都能摆出它的一半?)

  师:是的,只有双数的小圆片才能摆出它的一半。

  3、探究加倍与一半的关系

  师:请你们同桌两个人合作,再选一个你们喜欢的数,摆出相应数量的小圆片。摆出小圆片的一半。(请2组不同的答案,并在板书算式,用在算式上箭头标注思考方向)

  师:请把现在这些小圆片的数量加倍。(再请刚才两组交流)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请打开书完成57页第二题,看看加倍与一半到底有什么关系?

  师:是的,加倍与一半就象向前走一步和向后退一步,是正好相反的关系。看,黑板上的算式,我们正着看,就是加倍;反着看,就是一半。

  师:根据这一个算式(手指某一之前书写的算式),你能得出什么几句关于加倍与一半的话吗?(X是X的加倍,X是X的一半,X的加倍是X,X的一半是X)

  (三)巩固练习

  1.求数的一半、加倍,用数学语言说一说,体会可逆关系

  2.超市购物,结合生活认知

  师:在超市购物时,有些东西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加倍与一半,你知道吗?

  师:什么是“买一送一”,什么是“打对折”呢?

  师:请找到以下商品价格间的加倍与一半:一块橡皮的价格是3元,一把剪刀的价格6元,一筒铅笔的价格是12元。

  3.数的多次加倍、一半,及混合

  师:小伙伴们邀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你能顺利找到它们的家吗?

  我的门牌号是5的加倍;我的门牌号是1的加倍再加倍;我的门牌号是8的一半、一半再一半;我的门牌号是6的一半的加倍。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是加倍,什么是一半;怎么求一个数的加倍与一半;加倍与一半的关系)

  八、板书设计

  加倍与一半

  3+3=6 5+5=10

  6是3的加倍,3的加倍是6. 10是5的加倍,5的加倍是10.

  3是6的一半,6的一半是3. 5是10的一半,10的一半是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黎明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大白兔说,我们去拾贝壳吧。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子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层次三:比较 53○56

  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 21○26:

  21<26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大小时,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肯定大;都是两位数时,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相同时,再比个位上的数。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温度计的温度,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分类并数出个数。

  (2)知道同一类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图形分类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在分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中感受,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能对同一堆彩色图形片多角度地 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用具:图形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星期天,小丁丁和小胖一块去书店买书,一路上看到了许多标志。大家瞧瞧,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

  师:隐去标志的颜色和里面的图案,谁能说出这几个图形的名称?

  (分别是正方形、圆形。)

  小兔欢欢:可以怎么分类?

  熊猫乐乐:可以分成几类?

  2、师: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用到了分类?图片展示

  3、小结

  师: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二.新课探究:

  1、探究一--------彩色图形片的分类

  (1 )出示:幻灯片3。

  师:我们这里有更多的看上去杂乱的'彩色图 形片,你们会分类吗?

  师:可以怎么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里可以按照颜色、形状和大小三种方法来分。下面听清楚要求,第一组、第四组、第七组按照颜色分,第二组、第五组按照形状分,第三组,第六组按照大小分,大家打开你的小信封,动手尝试分一分,看谁分的又快有正确。

  (2)自主探究。

  (3)生生交流。

  师:大家同桌之间互相指着自己的图 片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来分类的,分成了几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分别有几片?

  (4)师生交流

  师: 同样的图形片大家分得的结果都相同吗?(不同)

  师:那按颜色分类的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红色 黄色 蓝色 绿色)

  师:分别有几片?(6片)

  师:接下去是按照形状来分的同学说一说可以分成哪几种形状?(圆形 三角形 正方形)

  师:数数看分别有几片?(8片)

  师:再按大小来分可以怎么分?数数看大的和小的分别有几片?(12片)

  师:根据刚才的分类,一共有多少片, 你可以怎么来算?(根据颜色算:6+6+6+6=24 ;根据形状来算:8+8+8=24 (片);根据大小来算:12+12=24 (片))

  师:按照不同标准分类,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怎么分类得到的总数应该是一样的。用这种方法来检验,当总数算出来与其他不一样时,就说明数错了。

  2、探究二-----铅笔分类

  师: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图形片的分类,那么我们会不会对铅笔分类呢?

  师:可以怎么分?( 颜色,有无橡皮头,有无使用过,长短 )

  师:按颜色分可以分成哪几种颜色?

  师:分别有几支?

  师:有橡皮头和没有橡皮头分别有几支?使用过的有几支? 没使用过的有几支?长的有几支?短的有几只?

  颜色红色6 绿色3 蓝色4有无橡皮头有橡皮头4 没有橡皮头9有无使用过没使用过4 使用过9长短长4 短9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分得对不对,用什么办法呢?

  师:来分别算一下总数是不是一样的。

  师:算出来的总数是不是一样的啊?当总数算出来与其他不一样时,就说明什么?。

  三、游戏

  1、谁是幸运者:

  师:把图形片全部装回信封里,咱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谁是幸运者”,游戏规则是每人只能从信封选择一枚图形片,请看大屏 幕上出示的图形特点 ,符合要求的,请举起你手中的图形片。不符合的把手放下。下面从信封里快速抽取一枚图形片并举起你的手。

  “幸运图形片的第一个特点是:大的!如果你拿的是小的那请你把手放下。第二个特点是:红色的!第三个特点是:正方形的!”

  2、捉迷藏(学生观察少了 哪一类。)

  师:这里有12片图形片,其中有 一片藏了起来,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小朋友观察一下是缺少的图形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桌讨论)

  3、猜一猜

  师:仔细观察第一行、第二行图形的特点,猜猜第三小行中的?代表什么图形?

  四:总结

  师:游戏很精彩。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得的结果也不同。还知道了通过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更方便于我们统计物体的个数。

  欣赏生活中的分类图片

  板书设计:

  分类

  (1) 按颜色:6+6+6+6=24(片)

  (2) 按形状:8+8+8=24 (片)

  (3) 按大小:12+12=24 (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7、8、10、11题

  教学目标

  1. 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充分运用情境图中给出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

  8+5 0+0 15+4 5-5 5+7 10+9

  17-7 18-5 2+3 4+10 6+9 17-10

  10-7 5-4 6-2 7-3 8-0 18-10

  (2)在括号中填数

  ( )+6=11 17-( )=2(指名回答,怎么想的`?)

  8+( )=13 6+( )=15 12-( )=2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停车场有9辆车,一个学生说:“又开来了6辆。”另一个学生问:“现在有几辆车?”)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算式吗?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的第7、8题。

  (三)用数学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10、11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理解图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3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1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0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7

一年级上册四练习数学教案04-1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06-1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5篇)01-19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02-17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