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17 12:29:18 三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选1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周长计算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很直观和形象地描述出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和结果,使学生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算,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一起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认识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2、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张扬学生的个性,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理念:

  本课根据凯洛夫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上课--复习旧课--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就--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巩固。以及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让学生自己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小棒(6厘米的4根,2厘米的1根,4厘米的2根,3厘米的1根)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 同学们用线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一说它的周长。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齐读课题)【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点】

  二、引入新课

  跟学生说龟兔赛跑的故事:从前有只兔子跟乌龟比赛跑步,瞧,他们要出发了(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小兔子一直往前跑,这是它的路线图(长方形,长6米,宽4米),乌龟也不示弱的一直往前跑,这是它的路线图(正方形,边长5米)。同学们,小兔子跑的路程跟乌龟跑的路程哪个比较短呢?咱们一起看一看。你有办法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吗?【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生的情景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二、解决问题

  1、兔子的路程:【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提问:兔子的路线有什么特点?(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两条宽并相等,两条长并相等)

  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板书公式)

  宽+长+宽+长=周长 宽+宽+长+长=周长

  宽×2+长×2=周长 (长+宽)×2=周长

  学生汇报结果。师主要引导认识(6+4)×2=20(米)这种有小括号的式子。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几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2、小龟的路程

  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四条边相等)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总结成公式。

  汇报结果:(板书公式)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边长×4=周长

  3、得出他俩的路程一样长

  乌龟和兔子比赛究竟谁胜利了?

  4、试一试 利用公式计算周长

  课本44页练习十1、2两小题(单位:cm)

  老师在黑板上画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正方形(长3分米,宽三分米)让同学上讲台来测量并计算。

  5、质疑。

  提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提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释疑)

  三、动动手,摆摆算算

  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选4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 算一算:算出所摆正方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4根6厘米的,1根5厘米的,2根4厘米的.和1根3厘米的。)。你能选4根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师:你能算出你摆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师:现在我们再来摆摆正方形,然后算算它的周长。

  四、巩固深化(课件出示)

  1、填空

  ⑴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⑵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厘米,它的边长是( )米

  1、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 (    )

  (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    )

  (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 (    )

  2、选择

  ⑴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A、12  B、24  C、32

  ⑵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

  A、16  B、128  C、256

  ⑶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3、 解决问题

  ⑴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⑵一个养鸡场是个长方形,它的一条长边是砖墙,其它边是用篱笆墙围成的,已知长是18米,宽是10米。问,篱笆墙总长有多少米?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六、课后延伸,解决实际问题。

  1、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3-5个)

  2、小组为单位,搜集数据计算教室门、窗、课桌、凳子面的周长。

  七、板书设计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95里面有( )个十( )个一。

  8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73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 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学竖式计算。

  ?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 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 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 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 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数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图;学生准备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教师每题读一遍,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6×4 9×3 5×3 9×7 7×3

  8×5 7×5 4×8 6×8 2×9

  2.指名回答问题。

  (1)6个十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2个十是多少?

  (2)8个百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3.先读数,再回答问题。

  (1)4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十?

  (2)8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

  (3)12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

  二、新课

  1.教学例1。

  先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捆(每捆10根),摆3堆。在学生摆的同时,教师也在黑板上摆出来。然后提问: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样计算?”(20+20+20=60)

  “用乘法怎样计算?”(20×3)“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个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想:每捆是10根,3个2捆是6捆,也就是3个20是60,所以20×3=60。

  教师可以结合叙述,在算式下面对照写出想的过程,如:

  接着请两个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然后教学乘法的另一种读法。

  教师告诉学生乘法的读法除了已经学过的一种外,还有一种,即20×3还可以读作“3乘20”。

  齐读两遍。

  2.做第1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教师先出示题目让叙述用两种读法读出3个乘法算式。可以先让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做示范,然后把每个算式齐读两遍。接着再让学生口算这3道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20×4,订正时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再分别做200×4和20xx×3。做200×4时,可提醒学生:你能不能按照刚才学的方法想出怎样算?如果学生有困难,还可以启发他们想:200是几个百?2个百乘以4是几个百?必要时在200下面注明“2个百”。使学生明确:2个百乘以4是8个百,也就是800,所以200×4=800。 最后让学生做20xx×3。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让学生一栏一栏地做。在学生独立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订正时,指名说一说左边两栏的计算过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让学生在读乘法算式时用新学的读法读。

  3.教学例2。

  教师分步出示例2的图。先出第一组图。问:“这幅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带着学生数出是300个。再出第二组图。问:“这组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00个)“现在有几个300了?”(2个300)类似地,出示第三、第四组图。最后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出乘法算式?”(300×4)“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读?”(4乘300)“你能根据前面的计算方法,想出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吗?”可以让学生讨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两个分数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整数比大小。

  谈话:三(1)班有多少人哪?三(2)班有48人,46和48谁大呢?

  (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我手中的圆珠笔价格为1.5元,你能说出一个小数和1.5比大小吗?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整数和小数都能比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书课题)

  我从分数王国请了一个小伙伴,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我写一个你读一个。

  这么多的分数,请你帮忙把它们分类整理一下,好吗?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生1; 分为一组。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

  师:还能找到有这种特点的分组吗?其他的数字怎么分组?

  。.....

  师:你们很会观察,我喜欢你们这种简洁的分类方法。第一类是分母相同,第二类是分子相同。

  板书:1/4和3/4 2/5和4/5 分母相同

  1/2和1/4 1/6和1/9 分子相同

  (二)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先来试试这一组分数的大小比较吧。猜猜看,1/4和3/4的大小关系如何?你猜对没有呢,请拿出课桌上的两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3/4,另一张涂出它的1/4,再比一比,验证你的猜想。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如

  3/4○1/4 3/4○1/4 3/4 ○1/4

  (由生充分说理,清楚自己的填涂方法和大小比较结果。)

  师:经过大家的动脑思考,我们得出3/4大于1/4,请大家都拿着这两张纸,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强调:两张同样大小的纸,都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一样,所以取3份比取1份大,所以3/4大于1/4。

  师:我把长方形纸片换成圆形纸片,你能快速说出分数并比大吗?(投影展示课本试一试第一图,生说理)

  师:我发现了,只要有图,你们都会比,如果没有图,你会比吗?来看这一组:2/5和4/5的大小关系是?这一组呢(随机写一两组)?我不写了,听清楚后直接完整地回答(随机说几组及时练习)。

  师:这么快速又正确的回答,是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生:我发现,分母相同时,比分子,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总结得很精彩,那分子相同的分数该怎么比大小?聪明的你肯定有办法比较(1/2和1/4),自己猜一猜,然后用你桌上的另一张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2,再结合开始的一张涂出了1/4的纸片自己验证,再和同桌一起讨论你们的想法。

  (猜一猜,再验证,同桌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过程。)

  师:现在你们的比较结果是?我们一起来比一比:两张同样大的纸,一张表示出它的1/2,一张表示出它的1/4,对比发现,涂色部分更大的是?请举起来。

  追问:为什么?

  生:平均分成两份的这张,一份要大些,平均分成4份的一张,一份要小些。所以1/2大于1/4。

  师:你们的精彩汇报让我很高兴。现在,你肯定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投影展示),请先说分数再比大小。(试一试第二图)

  生:两张同样大的纸,一张被平均分成8份,另一张被平均分成6份,分成份数多的`这张,每一份就越少,所以1/8小于1/6.

  师:有道理,就比如我这里有两包同样多的糖果,其中一包平均分给第一大组,另一包平均分给第二、三、四、五大组,你愿意坐在哪个组?为什么?

  强调:整体相同,被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师:通过这几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分子为1,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师:如果分子相同,但不是1呢,这样的分数你会比大小吗?比如:2/7和2/9 ......(随机举例)

  师:能重新总结下规律吗?

  生: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师:请翻开课本第58页,独立填好本页的所有题目。全班评价试一试第二大题,再一起来齐读大家比较出的结果。

  3.反馈评价。

  (1)“开火车”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学习了什么?

  运用这些方法,我们来解决一些问题。小火车快开动了,准备,请快速比较大小。(出示小黑板上的练习题)

  ( 小黑板上写出十组分数大小比较题目,类型全面,选择代表性的两组,学生比较后说理 )

  (2)练一练第二题:1/4怎么分。

  师:咱们的小火车很快开到了下一个关口,你有信心挑战吗?

  这是一个(长方形),请你涂出它的1/4,动手试试。(生独立解决,展示学生作品后,投影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分涂方法)

  师:这么多种表示方法都画出的这个长方形的1/4,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相同,它的1/4不论形状是否相同,大小都相同。

  (3)练一练第三题:小熊分苹果。

  师:两只小熊遇上麻烦了,来看看它们遇到什么事情了。“怎么才能平均分呢?”

  生充分说理,说理中,师诱导分析:每只熊分到大苹果的1/2,也分到了小苹果的1/2。追问:分到大苹果的1/2和分到小苹果的1/2,都是1/2,一样大吗?这里什么不同(整体不同),所以它的1/2不相同。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页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

  3.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点名让学生回答。

  二、基础练习。

  1.做“练习六”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

  让学生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同桌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让一个学生说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

  (1)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边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所有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4×4=16(厘米)(6+4)×2=20(厘米)(5+6)×2=22(厘米)

  2.40+30+50=120(cm)25×4=100(cm)(20+15)×2=70(m)

  4。(6+9)×2=30(米)

  5.9×4=36(厘米)

  教学反思:

  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由浅入深,逐步拓展。第1题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练习,用来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2、第3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变式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第4、第5题考察的是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倍”的含义。运用“倍”的知识,利用画线段图来分析、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利用画线段图,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算理和方法。难 点: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引入新课

  1.看图填空。

  ○○○

  ●●●●●●●●●●●●

  ○有()个,●有()个,●的个数是○的()倍。

  2.出示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摆一摆,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指名汇报摆的方法,师归纳:第二行要摆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要摆4个5根,一共是20根。

  3.同学们真聪明,不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还能用小棒摆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呢?你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3主题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师选择画线段图的方法重点讲解:从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可以知道军棋的钱少一些,我们就把军棋的`价钱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那么象棋的价钱就要画4个这样的线段表示。(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线段图。)

  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

  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4.求4个8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8×4=32(元)

  5.验证:32元是8元的4倍吗?

  【教师归纳】解答有关倍数的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就用除法计算。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在解题时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练习十一第5题。

  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也就是求什么?怎样解答? 指名说一说,学生独立填算式。

  2.练习十一第6题。

  你会填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第1、2两小题的问题能用同样的方法做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一、填空题。

  1、与东北相对的方向是(),与西北相对的方向是()。

  2、太阳每天从()方升起,从()方落下。早晨,当你背对太阳,面向的是()方,这时你的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3、古人说:“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说长江之水是由()方流向()方的。

  4、小红在小丽的东面,小丽在小红的()面,小明在小芳的`西南面,小芳在小明的()面。

  5、学校在聪聪家的东北方向,聪聪放学回家应该向()方向走。

  二、选择题。

  1、下面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是()。

  A、指南针

  B、司南

  C、古代罗盘

  2、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来辨别方向。

  A、星星

  B、月亮

  C、北斗星

  3、太阳下菲菲的影子在她的东面,太阳在()面。

  A、东

  B、西

  C、南

  4、东东向西走了10米,再向右转,现在他面向()方。

  A、东

  B、北

  C、南

  5、刮风时,学校的国旗向西北方向飘,刮的是()风。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巩固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4.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系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归纳、交流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

  教师活动:

  教师: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课堂交流,归纳整理

  教师活动:

  1.理清脉络,整理复习。

  (1)出示学习要求:

  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②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

  ③你还有什么问题?

  (2)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先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将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整理方式:

  第一种:

  2.激发兴趣,合作交流。

  (1)出示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第2题题目)

  (2)分析问题,选择算法。

  ①请同学们先根据题目列出算式。

  ②小组交流:各题应选择怎样的算法?为什么这样选择?说出理由。

  教师:在生活中,只需要知道大概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时,可以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题目则采用口算的方法;若数目较大,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时就用笔算。

  板书:估算、口算、笔算。

  (3)组织讨论:你认为估算、口算、笔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统一意见后罗列出来。

  全班交流,在学生说一些关键问题时教师适时指导。

  (4)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教材第75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会解决吗?

  4.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六第1题口算练习。(可抽查一组快速回答。)

  (2)练习十六第3题。

  ①尝试解答。

  ②反馈思路。

  a.说说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环节。(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和回顾反思。)

  b.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并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练习十六第4、5题。

  独立完成,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课一方面要构建出本单元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复习,对各知识点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以千克为单位读出电子称上小数形式显示的重量,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

  2. 能力目标:结合对电子称上显示重量的认识,能进行以千克为单位的名数与克为单位的名数之间的改写。

  3. 情感目标:实践、交流、探究与讨论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以千克为单位读出电子称上小数形式显示的重量,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能进行以千克为单位的名数与克为单位的名数之间的'改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师:小丁丁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星期天,他陪妈妈去菜场买菜。(媒体出示主题图)他们先买了什么?(鱼)

  二、探究阶段

  师:小丁丁在秤上会看到什么?(重量和价钱)

  师:小丁丁看到什么?(1.528)

  问:那么这里的1.528表示的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电子秤上的1.528是1.528㎏,也就是1528g。

  问:1.528㎏中的1和小数点后面的52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

  生反馈:1.528表示鱼的重量,小数点前面的1表示1千克,后面的528表示528克。1.528就是1.528千克。(多请几个小朋友汇报)

  师:小丁丁又买了些什么?谁来读读这些水果和蔬菜的重量?它们各表示几千克或几克?

  练一练:

  问:从上面的练习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小数点前面的表示多少千克,小数点后面的表示多少克。

  三、跟进阶段

  1. 用千克表示

  苹果1970克()

  葡萄1485克()

  花菜730克()

  卢笋545克()

  蘑菇258克()

  2. 填一填

  2.432kg=()g

  4.056kg=()g

  0.630kg=()g

  120g=()kg

  0.078g=()g

  1547g=()kg

  42.24kg=()g

  10000g=()kg

  365g=()kg

  3. 在〇填上<、>、=。

  ※5.3kg〇530g

  0.655kg〇0.566kg

  ※7800g〇7.8kg

  8.05kg〇8500g

  3.35kg〇3.350kg

  65.2kg〇6520g

  问:打※你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阶段

  选择

  一袋糖重250克,()袋这样的糖重1千克。

  A、4

  B、8

  C、4000

  D、8000

  8000克水与8千克铁比较,()重。

  A、水

  B、铁

  C、一样

  D、无法比较

  一只西瓜重2.540千克,一只香蕉重480克,一只西瓜比一只香蕉重()克。

  A、2.60

  B、20xx

  C、2.060

  D、2600

  问:你是怎么想的?

  五、总结

  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评析: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评析:本环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评析: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 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评析: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吗?图图是一个爱动脑筋,喜欢问问题的孩子。这不,图图又提出问题了:(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4)给下面的两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四周围上彩带,哪个图形用的彩带多呢?大家猜猜看。

  学生自由猜测:长方形用的彩带多;正方形用的彩带多;一样多。

  2.提问:看来大家出现了分歧。你认为彩带的长短和什么有关呢?(图形的周长)

  3.揭示课题:同学们的`思维可真敏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吧!(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互动新授

  1.指出周长。

  指名学生上台用手指描一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它们的周长。

  2.探究方法。

  师问:怎样才能知道哪张卡片用的彩带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2)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算法。

  (3)班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算理。

  ①长方形:

  生1:把四条边的长度依次加起来。

  即6+4+6+4=20(厘米)。

  生2:先加两条长边,再加两条宽边。

  即6+6+4+4=20(厘米)。

  生3:用2条长边的长度加上2条宽边的长度。

  即6×2+4×2=20(厘米)。

  生4:先算出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另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和这一组是一样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即(6+4)×2=20(厘米)。

  ②正方形:

  生1:把4条边的长度依次加起来。

  即5+5+5+5=20(厘米)。

  生2:正方形有4条边,这4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5×4=20(厘米)。

  3.问: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正方形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解决问题。

  师:图图的问题解决了。小精灵又来请求帮助,我们看看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例5)

  (1)指名读一读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小组合作拼一拼,并把拼的图画在答题纸上。

  ②在画出的图形上描出它的周长。

  ③计算出所拼图形的周长。

  (3)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小组1:16张摆一行。

  小组2:每行摆8张,摆2行。

  小组3:每行摆4张,摆4行。

  (4)比较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来解决问题。

  (5)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并验证拼法。

  (6)师小结:小精灵的问题解决了,它开心地飞走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1)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说出自己的理由。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探索与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用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合作探究

  1、师: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行,可以拼几个?

  生:摆一摆。

  师:巡视。

  生:汇报

  师:出示。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面积多大?

  边长是多少厘米?它的面积又是几呢?

  师:四人一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它们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211243126212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与它的.长与宽有这样的关系?

  结合图、表:每行摆几个--长;

  摆几行----宽;

  总的个数--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你能举出其它不同大小的长方形面积吗?

  师:正方形面积与什么相关呢?

  正方形边长面积24

  生汇报,师概括,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师:也可以用字母公式来表示:S长=a×b

  师: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正=a×a

  三、应用与巩固

  1、练一练:

  (1)长5厘米、宽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板书:

  解:

  S长=a×b

  =5×4

  =20(c㎡)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2)长9厘米、宽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请你也试着写一写计算过程(0号本)

  (3)边长8厘米,这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师巡视,生反馈板演,纠错。

  2、想一想

  师: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方形有几种?长与宽分别是多少?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211243126212

  正方形边长面积23

  六检测练习

  (一)填空

  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一个长方形宽为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各个图形的面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6000米=()千米1千米=()米+400米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7—10题。

  2、完成“练习六”第1—3、5、9、11题。

  3、完成“练习五”第6及练习六“第6、7、12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

 三、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第3单元 测 量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4、第四关:改一改:

  (课件出示) 小明的日记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让学生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让学生试着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1-2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2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02-2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5

【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0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荐】12-18

【精】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8

【推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