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课本 P88~90 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育人目标):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2、学生汇报填写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3、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理解?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
1、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小公倍数(板书)
2、出示日期,让学生找出巴依老爷休息的日期和标出账房先生休息的日期
3、展示问题(让学生回答)
(1)老渔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4,8,12,16,20,24,28 它们都是()的倍数
(2)小渔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6,12,18,24,30
它们都是( )的倍数
(3)老渔夫和小渔夫同时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12,24
它们是( )和()共同的倍数
(4)我最早应在几号去拜访他们?12
4、总结问题后,导出课题:最小公倍数
5、出示问题:(通过上面的问题以及以前学过的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
(1)什么叫公倍数?
(2)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
6、学生:回答
教师: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讲授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
(1)、找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 ,12 ,18,24 30,36……
9的倍数:9,18,27,36……
6和9的公倍数:18,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
教师:同学们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吗?
学生:会
(2)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全班交流并板书。
还可以这样表示
3的倍数 2的倍数
2
(3)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四、通过这几题的学习,观察一下: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
教师:我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五、归纳总结:
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倍数
(2)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
(3)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六:随堂练习:
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8 3和8 6和156和9
4和106和8 4和108和10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3、练习:六盘水火车站是12路和13路公交车的起点站。12路每3分钟发车一次,13路公交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公交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久又同时发车?
七、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
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第六十六条 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问题结束:你们现在知道阿凡提是哪一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了吗?
八:布置作业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材分析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但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出发,把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本课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直观,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1)认识体积
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铅笔盒占空间吗?桌子呢?凳子呢?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
3、体积的概念。
4、比较体积大小。
香蕉和鸡蛋。
老师叫一位学生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
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把橡皮泥捏成球体,同时问:“它这时是什么形状?(球体)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形状)说明了什么?(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但体积不变。)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事情吗?(生:妈妈把一团面擀成一个薄饼。生:奶奶把一个黄瓜切成了一片片的。)(2)认识容积
1、出示:饮料瓶,水杯,茶叶罐。
师:请迅速给这三个物体按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认识容器。
师: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1:装饮料、学生:2盛水,学生3:装茶叶)教师:容纳东西(板书:容纳东西)
师:还有什么能用来装东西?
师:像脸盆、油桶、水杯这些能容纳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容器
3、感受物体容积。
4、出示容积概念
(四)复习巩固,升华主题
1、出示课件。谁搭的体积大?
2、出示课件。那一个的体积大?
3、出示课件。
(五)、总结评价
师: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师出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16页的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衬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师:怎么列式?
生1:21.45÷15。
师:我们会计算2145÷15,那么21.45÷15怎么算出它的结果呢?先独立思考,试做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吧!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向全班同学汇报:
组1:我们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算式就改写成2145÷15,变成了整数除法,结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组2:我们小组认为,因为2145÷15=143,现在被除数是21.45,也就是缩小了100倍,而除数不变,那么商也缩小了100倍,所以商也应缩小100倍,正确的结果是1.43。
组3: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接着把做的竖式放在展示台上展示。
师:各小组都想出了办法,把21.45÷15的结果算出来了。现在老师要提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更好?今后都能使用。小组继续讨论。
组4:组3想的办法更好,没有局限性,碰到类似的算式都可以用这样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齐答:同意。)
师:好,那么大家一起来观察这个竖式。哪位同学要提出什么问题?
生2:商的小数点是怎么来的?
生3:商的小数点是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2: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4:因为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而小数点应该在个位的后面,所以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5:如果商的小数点不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商就不是1.43,商不是1.43,那么验算的话,商和除数相乘就得不到被除数。
生6: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还余下6,这时要跟被除数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一起除以15,合起来的数是64个十分之一,所以得到的商是4个十分之一,那么4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商的小数点自然就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说的太精彩了!(学生自发地给以掌声鼓励)
师:现在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
反思:
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出示例题后,就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方法的掌握和法则的总结。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听取到别人的意见得到一些启发,也能给别人以提示,最后能在小组内达成一致意见。
2、小组汇报,增加见识。因为在一个小组里形成了一种意见的定势,而通过小组汇报,班级里就会出现不同的见解、思路和方法。这样,让同学大开了眼界,知道解决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方案。最后还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案更具代表性和科学性。这样,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不仅得到了培养,而且,学生对“最优化”的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和巩固。
3、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贵与疑。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急于回答,马上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大胆、充分地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给学生以极大的信心。结果,学生果不负教师的期望,一一做了回答。并说得十分精彩。
4、教师是红娘,不是第三者。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片段里能听到学生的追问。并且,其他学生,不等教师开口就情不自禁地回答起来。这样的情景是老师最喜欢看到的`。出现这样的情景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分不开的。
5、变替蝶破茧,为咬茧自出。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总是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可以说,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越主动充分,所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刻、丰富,这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就提供了“动力源”,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整个片段教学下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情绪很饱满,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也感觉到有遗憾的地方,致使有的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比如:教师没有进一步引导、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组1:我们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结果算式就写成了2145÷15,结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这个方案的不足;当组2说出:我们小组认为,因为2145÷15=143,现在被除数是21.45,也就是缩小了100倍,而除数不变,那么商也缩小了100倍,所以商应缩小100倍,得到1.43。”这个方案时,没有让组2的同学充分说出这样做的道理或理由。其实,这个方案就是把被除数看作整数,根据整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算出商,然后再根据被除数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也缩小多少倍的规律得到商是1.43。实际上也就是要在商143里点上小数点,追问学生商的小数点该点在哪?这样做了话的话就能和组3同学的方案整合到一起了。可惜,当时老师没有按上面的做法去做。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要你们去调查自己同桌的“星期日的'安排”。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淘和笑笑给我们带来的“星期日的安排”调查表。(揭示课题:星期日的安排)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求什么?(课件出示淘淘和笑笑调查图)
2、提问:留在家中的男同学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汇报的算式里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4、全班交流。围绕把全班总数看做“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
5、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课件展示学生两种不同的算法。)
6、小组讨论:这两种算法对吗?各有什么特点?
7、全班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第一种算法是先将分数全部通分在进行加减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第二种算法是把同分母的放在一个括号里先计算,再算括号外面的,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一样。
8、再试着用刚才的两种算法算一算,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9、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汇报自己的算式。
师: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各有什么特点?讨论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
10、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11、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12、观察淘淘和笑笑计算时不同的算法,说一说她们两个这么算对吗?为什么?
13、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
14、老师总结指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而且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一个人一天中大约有1/3时间在学习和工作,1/8的时间在用餐,1/6的时间参加文娱或体育活动,剩下的时间睡觉,睡觉的时间占一天时间中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提问:今天大家都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具体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写什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奥帆赛在哪举行吗?(青岛)那我们作为青岛的小市民应该怎样做呢?(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保……),为了迎接奥帆赛的到来青岛各个部门都在做着充分的准备,看,空气质量监测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为改善空气质量,还特地计划实施了“蓝天工程”。(多媒体展示)
师谈话:根据二月份的统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迎接奥运会的奥帆赛这一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找出新知的生长点,这正是我们将要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更加贴近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
二、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更多数学问题,依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板书以下两个问题:
①表格中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②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①。
(1)指多名学生口头列式,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分数式子,和前面我们学过的分数加法有何不同?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能直接计算吗?分母不同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四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各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方法二:我们小组通过画图,借助直观图形理解算理。
方法三:先通分,把不同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只要分数单位相同了,就可以直接加了。
(5)比较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方法,你最喜欢用那种解法?说明理由。(通分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第1种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难以解决,有局限性;第2种较麻烦;第3种比较适用。)
(6)通分的方法你是怎样想的?先指生说,在同位相互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理解算理,知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单位就不同,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可以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大家交流,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将学生的学习、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
3、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②。
(1)学生独立试着完成
(2)汇报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总结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1)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呢?告诉你的同位吧!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并板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感受分母转化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感受、明晰通分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加深
1、快乐出发、巩固基础:
先让学生看图分析算理。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多说计算过程。
2、小试身手,火眼金睛:
说明原因,进一步理解算理。
3、登高望远,展示能力
(1)一根电线长米,剪去米后,还剩下多少米?
独立完成,并说计算过程,主要看是否会正确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相减。
(2)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两天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同第一小题)
在巩固练习中,顺着快乐出发,巩固基础——小试身手,火眼金睛——登高望远,展示能力的练习顺序,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课的设计中尽量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新知识的探讨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推动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和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的多少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培养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学情分析:因统计知识分散于各册教学之中,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些遗忘,但通过教学牵引能唤起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回忆。五年级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单复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之后教学。可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对信息技术手段也感到有兴趣。在教学时适当安排学生熟知的奥运会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图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场景?
生:运动员们获金牌时的场景。
师:是的,我们的运动健儿们经过奋力拼搏在运动会上为我们祖国争得了许多荣誉,让我们中国的国旗一次又一次的高高飘扬在运动会场,让我们的国歌一遍一遍地在运动会场奏响,我们为他们而感到骄傲!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历届运动会上的具体表现和与其他国家相比表现又如何呢?
生:想!
二、探索新知
1、师:老师这有一份”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出示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生:略(同学们一般会从中国和韩国分别在这6届亚运会上得到金牌的块数进行回答)
2、师: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好呢?为什么?
生: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因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折线统计图是怎么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呢?(请同学拿手指出来比划折线的起伏)
师:(给予肯定)老师将”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得金牌情况“绘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在这两个折线统计图中,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生:学生观察图形,说一说金牌的变化情况。
3、师:如果我想把两国这几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比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
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发现用两个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比较起来不是很方便,再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引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两个折线统计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肯定并赞扬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尝试画一画
(1)学生直接在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上画出中国的,画前请同学们想想,要在同一个统计图里表示出两个不同的量,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把他们区分开来呢? (学生不难发现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的怎样,下面同学画得都和他一样吗?有补充吗?
生:应该有图例,比如用红色代表中国,蓝色代表韩国,这样别人就能一目了然。
师:还有补充吗?
生:应该把原来的标题换成”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逐步完善复式折线统计图)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统计大家庭里的又一位成员”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3)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制作方法上大体相同,都是先找点,标数据,再顺次连线;不同点:要用不同颜色的折线表示出不同的量,要有图例和能表示出这个统计图所包含意义的标题(老师结合图讲解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点)。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具有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它还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回答完下面的问题就知道了。
4、回答例题中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能直接回答题中的问题,而且要说一说你是怎样从统计图中看出来的。比如第(2)个问题,无需在意两个数量的多少,只要看两条折线的接近程度,越是接近,就说明数量相差越少,反之亦反;根据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便于比较分析(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生:分析问题从而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那我们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一起来试着分析分析与我们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吧!
三、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设计意图:突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对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并能说明一个统计图里还可以同时表示出更多的量)
(1)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2)小组讨论:出示北京环境变化前后的图片及近十年北京、青岛和南昌雾霾天数统计图请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感悟环保的重要性!(设计意图:倡导环保意识!)
四、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对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应用于生活,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
五、练习
板书设计:
表示数量的多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 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便于比较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 了解新知。
看大屏幕,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板: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长方体的体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 引发矛盾。
引:知道真不少,那你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吗?看来我们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还不太全面,还有些问题。所以对于学习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一起来看。
3、 渗透学习态度一(出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宪章”)引: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清代学者陈宪章的一句话,老师觉得我们学习数学也应该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勤于思考,经常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时常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课前没有做到,老师希望接下来我们探索长方体体积由来时能做到,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预习(或自学)的力量,直接揭示课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情底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最后,在“学贵有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中,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课件(或教具)演示
1、一排一层的长方体。(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问:这是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起告诉我,它的体积是多少?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个呢?4个呢?
小结:也就是说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体积就是几,是这样吗?
2、3排1层的长方体。
再问:我们再来,1排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排多少个?3排呢?这么快,你是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用每排的个数4×排数3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
3、3排2层的长方体。
再问: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多少?好我们再来,一层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层多少个?这次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乘层数2就可以求出这个大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
4、释疑辅垫。
引:学贵有疑,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前面没有乘层数就求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呢?(引导出前面两个长方体的层数都是1,第一个长方体的排数是1)(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
5、数个数验证。
再引:数学是严谨的,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求小正方体个数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或教具演示)结果相同吗?说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6、引导发现。
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做到这里,对于长方体体积的由来你想到了什么?(注意评价
学生回答:他说的好不好?好在哪?)引导出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小结: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了吗?由公式可以知道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借助教具、学具,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在操作中发现规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头脑中建立长主体体积由来的表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抽象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过渡:知道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老师觉得学习还不能停止,在这里,老师还想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一起来看。
三、操作验证、巩固练习。
1、学习态度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也来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从书本上或从别处得来的知识,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记得牢,理解得透。
2、拼摆计算。
引: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利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计算的方法自已来算一算长方体体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高,请同学们注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来摆,注意分工协作。
2、请填好记录单,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开始。
小结:还是那句话:数学是严谨的,通过自己来动手验证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可信的。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陆游诗句,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合作中验证新知,再现长方体体积由来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及探究能力。
引:现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确认了吗?它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出示例题)先估算体积再独立计算。
5、巩固练习。
引:为了巩固新知,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小题,还能不能做?
1、练一练第1题。
直接口答列式。
2、练一练第3题。
先谈注意问题再解答。最后拓展此题的古代解法。
3、拓展新知。
引:这是生活中一道典型的求体积的题,实际上它的解法早在20xx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方自乘,以高乘之既积尺”)这是20xx年前我国古代一本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解法,和我们现在的解法一样吗?你觉得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了解,升华了认知。
四、总结回顾,深化体验。
问: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总结:老师也想通过这节课告诉大家,我们学习,不光要记住知识,还需要经常问问为什么,更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新知的正确性。最后,我还想送大家一句名言,一起看(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是没有难和易之分的,只要你去学,你去做,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很容易。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谈收获”是对所学知识部分的整理,“谈感受”是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尤其是“名言”的总结,进一步使学生对今后的生活学习有了概括性引领和提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
2.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验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04页的主题图。
师:刘叔叔去加油站加汽油,工作人员给他加了一些后,可刘叔叔说还不够,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求出工作人员第二次加了多少升汽油吗?
生:能!
师:请在本子上试一试。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0-28=22(升)。
师: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师: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类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列方程解决问题)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师:从刘叔叔和工作人员的对话中可以知道:加了几次油?一共加了多少升?
生:加了两次,一共加了50L油。
师:请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展示?
指名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师:从图上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第1次加的油量+第2次加的油量=总的加油量
总的加油量-第2次加的油量=第1次加的油量
总的加油量-第1次加的油量=第2次加的油量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能干!找到了3个等量关系。能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试一试,写完
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根据巡视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名板演。
生1:28+x=50。
生2:28+a=50。
生3:28+b=50。
师:这些方程都是根据同一个等量关系列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表示第2次加油量的字母不同。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第二次加的油量没有告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因此我们在列方程前必须要先告诉别人你是用哪一个字母来表示这个未知数。格式可以这样写:(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解:设第二次加了xL。
列方程:28+x=50
x=22
答:第2次加了22L。
师:这道题做正确了吗?我们来验算一下:
28+22=50。
师:通过验算,我们发现第一次加的.28L油加上第二次加的22L油和总的加油量50L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计算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板书:
答:第2次加了22L。
师:用方程解决问题,也要验算答案对不对。验算时,应先检查方程是否符合题意,然后再检查"方程的解"是不是正确。
3.讨论交流,步骤
师:刚才我们列方程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想一想,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分组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
(2)寻找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
(4)列方程。
(5)解方程。
(6)检验并写答语。
三、尝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祝贺你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想试一试吗?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列出不同的方程解决"第二次加了多少升汽油"这个问题。
学生试做后,指名汇报,板书:
解:设第二次加了xL。
列方程:50-x=28
x=22
答:第2次加了22L油。
解:设第二次加了xL。
列方程:50-28=x
x=22
答:第2次加了22升油。
让不同列法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师:我们列出不同的方程解决了"第二次加了多少升汽油"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个方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更容易找。
生:第三个可以不用方程计算,直接用50-28就算出了第二次加的油量。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第三个方程的未知数没有参与计算,所以我们一般不列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
四、全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大家一起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两书之和的奇偶性。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
重点:在探究知道两书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突破方法:猜想、探究、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突破方法:举例验证中掌握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学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评激思
活动一:激趣导入
1.复习概念,引入图示。
(1)说说什么样的数是奇数和偶数?
(2)偶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奇数呢?
2.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一个什么图形?奇数呢?
【设计意图:】: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为学习新知做组准备。
活动二:游戏导入
1.游戏规则:一个同学转,指针指到那个数,就加上这个数的本身。和是奇数有大奖,和是偶数没有奖
2.学生尝试玩游戏
3.提问思考:为什么没有人得大奖?
【设计意图:】: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两数之和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互评对话
活动一:探索验证
1.明确探究的问题:刚才的'游戏,一个数加上它本身只有两种情况,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要全面研究,还有什么情况?
偶数+奇数
2.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探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可以用举例的方法得出结论,也可以用小正方形拼一拼、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个结论。可以独立完成,或者同坐合作。注意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讨论。
(1)用举例的方法验证。
(2)用小正方形拼摆的方法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想办法,寻找规律,经历过程,从而能找到两数之和的规律。
活动二:归纳结论
1.教师板书结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2.举例验证规律
3.用今天学的规律解释前面的游戏。
活动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填空: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10个偶数想家的和是(),10个奇数相加的和是()
2、小明爸爸、妈妈今年的岁数和是奇数,几年后小明爸爸、妈妈岁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让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得以巩固,内化所学的知识,掌握两数之和的规律,能灵活运用
三、梳理总结,赏评延展
活动一: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出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吗?这些规律我们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活动二:作业
练习四的3、5、7题
【设计意图:】:安排以上几个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从练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地14-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借助分类思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和合数,并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能在百数表中正确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理解题意-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的方法推导出奇数加奇数的和是偶数,奇数加偶数的和是奇数,偶数加偶数的和还是偶数的结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感悟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同时注意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掌握“阅读理解题意-分析解答-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区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教具: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小黑板出示)1-20的各数中,看到者需数字你能想到最近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1,3,5,7,9,11,13,15,17,19是什么数?
2,4,6,8,10,12,,14,16,18,20是什么数?
2,4,6,8,,10,12,14,16,18,20还是什么的倍数?
5,10,15,20都是什么的倍数?
3,6,9,12,15,18都是什么的倍数?
10,20既是什么的倍数,也是什么的倍数?
………
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回答这些问题,说明你们做的太棒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些可爱的数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二、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说明方法
师:你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很有价值,怎么研究这些问题呢?先让我们来共同回忆以前研究数的方法,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该怎么做?
我们一般是找一组数据,再观察,讨论,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小组合作研究
科学的论证都来自于实践,下面就请同学们以1-20这些数入手来共同研究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
小组合作提示:
找出这些数的因数有哪些?
仔细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会有什么发现?
根据因数的.个数把这20个数进行分类,小组交流。
3、老师巡视合作情况,点名学生汇报
2的因数有(1,2)
3的因数有(1,3)
4的因数有(1、2,4)
5的因数有(1、5)
6的因数有(1,2,3,6)
7的因数有(1,7)
8的因数有(1,2,4,8)
9的因数有(1,3,9)
10的因数有(1,2,5,10)
11的因数有(1,11)
12的因数有(1,2,3,4,6,12)
13的因数有(1,13)
14的因数有(1,2,7,14)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7的因数有(1,17)
18的因数有(1,2,3,6,9,18)
19的因数有(1,19)
20的因数有(1,2,4,5,10,20)
前面我们根据什么,就把自然数分为了哪两种数?
而现在我们找的是1至20里的什么数呢?
我们又可以根据什么数的个数,又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几类呢?
第一类是只有一个因数的:1
第二类是有两个因数的:2,3,5,7,11,13,17,19。
第三类是有两个以上因数的:4,6,8,9,10,12,14,15,16,18,20。
你们的发现特别有价值说明你们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下面还有哪个小组也这样分?
4、总结概念
像上面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叫质数。也叫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就叫合数。
哪1呢?
1不符合质数的特征,也不符合合数的特征,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谁来说一说0属不属于上面三种里面的哪一种呢?
师:0虽然是自然数。上面的三种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按它的因数个数来分”。而我们前面学因数和倍数时就特别说明,所研究的数是指非0自然数。0不属于我们研究的数,所以它都不属于三种里的任何一种。
5、找百以内的质数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教师巡视。
(2)点名说一说怎么找。
(3)时引导学生找。
(4)、请学生说说找的方法。
6、师引领总结叙述:自然数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几类?(三类,既质数、合数和1三类);如果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几类?(两类,既奇数和偶数两类)。下面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出示例2:奇数+奇数=什么数
偶数+偶数=什么数
奇数+偶数=什么数
小组活动提示: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推导出结果?
(3)你的结论正确吗?你怎样证明?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研究的?
从题目中谁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什么数和数什么相加,什么数和什么数相加,什么,看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可不可以举例子来说明呢?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所采用的方法和刚开始上课时所用的方法一样,先找一组数据,找出其中的奇数和偶数,然后用其中的数据来证明就行了吧”。
例、1,2,3,4,5,6,7。然后来证明。
奇数+奇数=偶数(1+3=41+5=61+7=8)
偶数+偶数=偶数(2+4=62+6=84+6=10)
奇数+奇数=奇数(1+2=31+4=51+6=7)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那我们来在黑板上演示一下。
还可以举一些大数试一试,如:235+123=358246+368=614123+248=371)得到的结论还是和上面一样。
三、巩固练习
1、请你来判断。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1,2,3,4,5,……中,除了指数以外都是合数。()
(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根据所给提示写电话号码
师:你想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吗?
它是最小的奇数()
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3()
它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它是10以内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它是10以内3的最大倍数()
它是最小的合数()
它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它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第五个自然数()
它是10以内的自然数中相邻的合数,而且是第一个合数()
它是10以内中3的最大倍数()
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作业布置(课本练习四的1-4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
2、质数和合数是按什么来分的?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奇数偶数
质数合数1
自然数按什么来分而分为奇数和偶数?
自然数又按什么来分又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1呢?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1.读题,;理解题意。
2.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60 - 24
彩带总长 用去的米数
还剩的米数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 ,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二、尝试
1.出示例题: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 ,还剩多少米彩带?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
用去 还剩?米
"1"
(2)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60× 25 =24(米) 1- 25 = 35
60-24=36(米) 60× 35 =24(米)
答:还剩24米彩带。
(4)鼓励学生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交流
四、练一练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60× 25 =24(米) 1- 25 = 35
60-24=36(米) 60× 35 =24(米)
答:还剩24米彩带。
教学后记:
在教学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我原以为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呵呵!没有想到,错的人还真不少。我真佩服学生们的"创造能力"。细究其类型,主要是乘法和加减法计算方法混淆,不少学生做加法时也约分,而在我强调之后又出现个别的学生乘法计算通分的笑话。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追溯求本,理解各自的意义;二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练习(即数不变、运算符号改变);四是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判断。其实最主要还是抓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这些错误类型几乎都是由他们所创。
(六)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
2.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算法。
3.感受运算定律应用的广泛性,能对简便算法的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学重点:
能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加法计算中有哪两个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在乘法计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我们已经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小数,还可用于分数那么乘法计算中的三个运算定律能否也适用于分数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打字问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
3.师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个算式应用乘法分配律就是第二个算式),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240×( 14 + 16 ) 240× 14 +240× 16
= 240× 512 = 60 + 40
= 100(页) = 100(页)
三、简便算法
1.出示
78 × 415 × 57 ( 34 + 56 )×12
鼓励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说是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使学生了解分数连乘,写成分子连乘、分母连乘后,可以先进行约分。
四、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五、练一练
板书设计:
240×( 14 + 16 ) 240× 14 +240× 16
= 240× 512 = 60 + 40
= 100(页) = 100(页)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应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结合新课改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所以由情境导入,引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再由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引入新授,然后小组合作,共同验证新课题。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20xx年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9单元,每单元一个word文件,以下为第一单元部分内容: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有: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以及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例1:教学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
例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并能承载相应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寻求立体图形的观察方法,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引导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自觉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不同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比较,体会观察物体的不同思路。同时要有层次地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 观 察 物 体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一。内容简析例1教学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接下来,例2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
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教法与学法1.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和讲授法,让学生从观察、想象和操作中体会立体图形与视图之间的联系,积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转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学习主要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承前启后链回顾从上面、左面、正面观察物体。
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化。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古诗导入法: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这是因为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看到它的正面,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谜语导入法: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猜一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竞猜导入法:同学们,我这里有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们看到它的正面,你能猜出是什么立体图形吗?看看谁能猜对。(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
(出示课件:长方形、圆形图片。)
预设:长方体和球、长方体和圆柱、长方体和圆锥;长方体和球、横放着的圆柱和竖放着的圆柱、横放着的圆柱和圆锥。
教师:其实,老师摆的是两个圆柱。看来,同学们只看到正面并不好确定究竟摆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别急,今天的知识能帮助到你们!(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究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可以怎样摆?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拿出4个小正方体,根据你的理解,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先摆一摆。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3.全班交流,形成认识。
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反馈学生的摆法。总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1.出示课件教材例2。
谈话:下面分别给出了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原来的几何体吗?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小结:根据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准确确定拼摆图形的位置关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个数;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一:从同一方向去看两个立体图形,如果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能否判定这两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形同呢?
师生交流,小结:不同的立体图形,有时候可以在同一方向得到相同的平面图形,所以根据从一个方向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无法断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而要真正知道这个图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质疑二: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形成的是唯一的表象吗?
小组讨论,反馈交流,结论:有时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也不一定形成唯一的表象,如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拼摆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或 等。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共同总结。
1.根据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准确确定拼摆图形的位置关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个数。
2.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是一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左面和上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观 察 物 体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知识梳理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
复习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复习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复习方法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复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
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习: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复习: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建构网络。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得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总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在本单元中,同学们认为哪里比较难理解,容易出错呢?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再强调摆法的多样性和确定性,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芳芳和兰兰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你能判断她们谁搭的对吗?
芳芳 兰兰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4、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正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当右面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生:正方体。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老师暂时先保密,相信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就都清楚了。
【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投影出示例3 。
1.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面、棱、顶点。
师:那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也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请同学们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出示观察要点)
(1)正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汇报:
(1)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完全相同。
(2)正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长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2.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师:通过制作正方体,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那么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组内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投影展示:
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说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哪儿呢?(让学生明确正方体是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现在我们之前的那个猜测,是不是得到验证了呢?如果我们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该怎样画呢?
板书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在这节课里,我们认识了正方体,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和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B类
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相等特殊2. 12a 72 3. 5×12=60(厘米)
B类:
72÷12=6(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20页做一做
(1) 8个(2)略(3)搭成的是正方体
教材第21页练习五
4.正方体10厘米6个9. C F D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要将这个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并巧妙创设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学习”为“创造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整理、概括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观察与操作中去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约分的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要掌握约分的方法,除了要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最大公因数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判定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2、学情分析
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多学生能较快的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同时理解了互质数的概念。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学习本课应该较为容易。但快速并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对少部分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法、学法上,我主要采用了问题启发法、操作探究法、验证发现法、归纳概括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新知;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在实践验证中,理解新知,在归纳总结中提升新知。
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第一、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第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
第三、利用原有认知经验,让学生在迁移中学。
使学生获得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设置情景与激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旧知自主探究新知识.
3、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及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点
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六、教学难点
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七、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幻灯片,投影
学生准备:分别涂有红色,和绿色的卡片。
八、教学过程
口算复习
1、说出下面分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3/5 2/8 4/6 5/15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2,第66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 能灵活地运用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 我会算。(口答)
2/5+1/5 5/8-3/8 5/6+4/6 9/7-4/7 1/8+7/8
13/17-5/17 5/9-5/9 2/19+5/19+1/19
抽学生说答案。
师: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的结果要注意什么?抽生说一说。
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 我能算:3/4+1/2,7/8-1/4。
抽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会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 教学例2
板书:8/9-5/6。
学生动笔尝试计算8/9-5/6。
小组交流算法,并对同伴的算法进行评价。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生1:先通分,要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9×6=54,所以把54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
母,这样8/9-5/6=48/54-45/54=3/54=1/18。
教师板书:8/9-5/6=48/54-45/54=3/54=1/18。
生2:我也是先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时,只需要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就是8/9-5/6=16/18-15/18=1/18。
教师板书:8/9-5/6=16/18-15/18=1/18。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2.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15+7/10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
生1:先通分,找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0做公分母,得到4/30+21/30=25/30=5/6。
教师板书:2/15+7/10=4/30+21/30=25/30=5/6。
生2:因为15×10=150,所以两个分数通分后得到20/150+105/150=125/150=5/6。
教师板书:2/15+7/10=20/150+105/150=125/150=5/6。
生3:我用15和10的公倍数60做公分母,通分后是8/60+42/60=50/60=5/6。
教师板书:2/15+7/10=8/60+42/60=50/60=5/6。
……
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些。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数据小一些,便于计算,不容易出错。
3. 尝试练习:试一试
教材第66页,例2的试一试。
计算:5/6+7/8 15/17-2/3 1/8-5/12 3/8+1/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集体订正。
4. 梳理算法
师:同学们通过积极动脑、动手,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一说。
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6页,并勾画下来。提醒补充:计算的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两个数为互质数)
再引导学生观察,像这样的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窍门?(分母的乘积为结果的分母,分子的和
或差为结果的分子。)
2. 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4人小组开展活动。
(1)独立完成计算题。小组内交流第一小题的答案并相互订正。
(2)组内统计全对的同学人数,并完成第2小题。
(3)同桌互相口头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3. 练习十四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3-13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09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1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2
(热门)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6-12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06-1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