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6-21 15:47:01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根据需要会简单的计算。

  【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出示主题图,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揭示单元主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大家先来认识长方体。

  从图中找一找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

  二、共同探索,总结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学生了解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4、学生边说师边板书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

  ⑴观察、交流。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⑵汇报、展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引导学生认识有特殊情况(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完全相同)

  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3)引导学生小结。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学生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提示: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学生讨论后指出: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引导学生归纳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

  3、学生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找出长方体的棱。

  用手摸摸看。

  小结: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参考课本19页的表格进行自学,再小组里说一说。

  面: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

  棱: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自己动手。

  汇报发现: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一组棱的长度相等。

  讨论: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讨论: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怎样求总棱长?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课本19页“做一做”: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

  同桌合作制作、讨论,再汇报交流。(重点:最多看到3个面)

  四、反馈巩固,分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基础练习:练习五1题。

  拓展练习:练习五2、3题。

  如回答困难,可让学生拿出实物如图中那样摆放后再回答。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组织学生总结收获。

  1、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和特征,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欣 赏 设 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和同伴间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算?

  师:(出示一个纸做的袋子)想知道做这样一个漂亮的纸袋子需要多少纸吗?想一想,解决这个

  问题要用到什么知识呢?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学例2

  让学生齐读例2。

  师: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看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有一个面不做,只需要求出5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先试着计算,再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25×35×2+10×35×2+25×10=2700(cm2)。

  生2:(25×35+10×35+10×25)×2-10×25=2700(cm2)。

  ……

  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思考,明确应算哪几个面。

  2.试一试

  师:做这样一个灯笼(上下都是空的),至少需要多少红绸?

  先让学生结合实际来思考应算哪几个面,再独立解决。

  汇报交流:

  生1:我是这样思考的:这个灯笼上下面都是空的,不需要做,只需求前、后、左、右4个面

  的面积。35×5×2+35×5×2=70(dm2)

  生2: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35×5×4=70(dm2),因为它4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师:他的思考方法很独特,明白这样算的原因吗?再把你喜欢的计算方法给同桌说说吧。

  师:在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应结合实际来思考问题。)

  三、课堂活动

  1.教科书第41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4人小组先猜一猜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会不会相等,再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

  生1:我把它们放一排,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7cm2。

  师:为什么表面积会减少呢?

  生1:8个小正方体摆在一起就会减少14个面,所以表面积减少了14cm2。

  生2:我把它们放两排,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20cm2。

  生3:我把它们放两层,摆成了一个正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24cm2。

  师:表面积的大小是否与摆成的形状有关呢?

  2.课堂活动2。

  先动手量出计算表面积需要的数据,再算一算,然后同桌间相互交流,进一步知道计算表面积

  需要哪些数据,以及应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课堂活动3。

  量一量,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书皮纸。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同伴间的协作

  能力。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4题。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汇报时谈谈需要求几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页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及例1。对于质数合数的概念,教材通过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全部因数,然后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例1是让学生运用质数的概念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只要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是必须的。

  (二)核心能力

  在认识质数与合数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找100以内质数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归纳推理,理解质数(素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根据质数合数的意义,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学会有条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四)学习重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五)学习难点

  正确掌握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质数和合数》名师教学课件、百数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课前复习)

  (1)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2)观察找出的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引入

  师:学号是每位同学在这个班级的数字代号,每个人对自己学号的数字都会有特殊的感情,是吗?谁愿意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学号是个怎样的数呢?

  师:刚才很多同学在介绍学号时很多用到了奇数和偶数的知识,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哪些人学号是偶数呢?都站过了吗?可见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换个角度,通过研究因数进一步来研究自然数,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2、问题探究

  (1)认识质数和合数

  ①引导观察,分类思考

  师:课前大家都找出了1~20各数的全部因数,谁来展示一下。

  生展示引导学生评价是否正确。

  师:现在请所有同学一起来观察大屏上(课件出示)这些数字的所有因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板书: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归纳小结。

  可以分成三类:

  有一个因数:1

  有两个因数:2、3、5、7、11、13、17、19

  有两个以上因数:4、6、8、9、10、12、15、16、18、20

  ②认识质数

  师:先观察只有两个因数的特征,他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质数(或素数)(课件出示)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师:谁能举出几个质数的例子,并说说为什么是质数。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有无数个)

  师: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大的呢?

  ③认识合数

  师:再看4、6、9、10等这一类的数,它们的因数跟质数的因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小结: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

  师: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合数。(板书:合数)(课件出示)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师:谁再举出几个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合数也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合数是几?最大的呢?

  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现在还剩一个1,它是质数还是合数?

  交流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⑤小结

  师: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明确:按照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找1~20各数因数,到课中观察因数的个数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类,从而引出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举例,进一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明晰概念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100以内的质数

  师:如果请你们找出100以内的质数都有哪些,可以怎样来找?

  生讨论汇报。

  预设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预设2:先把2的倍数画去,但2除外,画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3的倍数也可以……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一些?(预设2的方法)

  引导小结:利用百数表和2、3、5倍数的特征,选用筛除法去找质数。

  四人小组合作,利用百数表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思考:在找的'过程中,画到几的倍数就可以了?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依托小组活动,先制定找的方法,然后实际操作。在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3)沟通联系,形成能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自然数都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交流后,明确:

  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因数和1;

  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师:请大家结合所学的这些知识介绍自己的学号。

  随机抽取学生介绍,并适时拓展。

  3、巩固练习

  (1)将下面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

  27 37 41 58 61 73 83 95

  11 14 33 47 57 62 87 99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④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辨析:

  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学生举反例反驳。

  引导:你是怎样很快的找到这个数的,能说说方法吗?

  交流,明确:先写出所有的质数,再找其中不是奇数的。

  板书找的过程,并标注特殊数。

  引申:这句话怎样改就对了?

  交流,明确:除2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辨析:“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学生分组辨析,每两大组辨析其中的一句话。

  小组合作,用刚才列举的方法找到特殊数。

  小组代表上台板演辨析的过程。

  对比,明确:

  除2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因为9、15等特殊数的存在,“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是错的。

  (3)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质数。

  15=()+()18=()+()

  22=()+()49=()×()

  4、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知道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并且知道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三)课时作业

  (1)填空。

  ①在1~9这9个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和(),相邻的两个合数是()和()。

  ②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的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这个三位数是()。

  答案:①2和3;8和9 ②412

  解析:综合应用概念,熟练找出1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考查目标1、2】

  (2)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①八位号码从左到右排列,第一位上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一位数。

  ②第二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第三位是最小的合数;第四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③第五位上是小于10的最大合数;第六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第七位上是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最后一位上是8的最大因数。

  答案:62419918。

  解析:综合练习题目,既复习因数、倍数的概念及找因数倍数的方法,又巩固质数、合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考查目标2、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9-20页例1、例2及有关的练习。

  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

  2.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想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实物及长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足量的长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比较分类,引出新知。

  1.教师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墨水瓶盒、粉笔盒、铅笔盒、排球、牙膏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按照平面上的图形(平面图形)和占据一定空间的图形(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分类。

  2.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或正方体和排球等球体等等,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把它们的形状称为立体图形。

  3.请同学们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4.引出新知: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长方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评析: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出示多个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为学生创设了进行比较分类的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对“比较分类”这一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具体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智力准备,学生拿长方体跟随教师初步感知。

  教师演示:

  ①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

  ②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

  ③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

  [评析:学生跟随教师初步感知,初步建立表象,为下面的自己探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2)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宫和学习用具,探究讨论面、棱、顶点的知识,小组内完成下面表格。(每小组1一张表) 我们的发现 面 棱 顶点

  (3)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如下:

  ①数面、棱、顶点时,如何数比较科学。

  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测量、计算、比较及用身体某个部分去接触面、棱、顶点等)

  (4)各小组根据所填表格汇报自己的发现。

  [评析:学生在测量、计算、比较、想象、观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是本节课的关键和精彩之处。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模仿与记忆在内的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学生根据小组内的长方体框架,分小组观察、测量并讨论:长方体的棱有什特点?

  (2) 师生共同归纳:

  ①按棱的长度可分为3组,每组内4条棱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

  ②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3条,长度不一定相等。

  ③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④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

  [评析:运用学习例1时的'学习方法,对长方体的长、宽、高(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方法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巩固发展

  l.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2)一个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3)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形状都相同。

  (4)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

  [评析:学生在辨析性练习中,进一步巩固了对长方体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四、师生共同课堂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略)

  总评:

  ①本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②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数一数、量一量、摸一模、算一算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③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传统的教师命令学生枯燥地、被动地记忆数学知识结论的过程,变成教师依据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成由学生重复前人探究这些结论的“再发现”、“再创造”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活动,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本节课堂教学的设计依据《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⒈学生学科知识的储备情况: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

  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

  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正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五、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六、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七、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橡皮泥、小棒、电脑课件。

  八、教学方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出示课件:商场一角,各类商品立刻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接下来我因势利导,不仅使学生回顾了旧知,又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进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本节课我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让学生在“做”中交流、“做”中体验、“做”中探究。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火柴盒等实物。因为孩子们急于了解立体图形,所以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我适时地向他们介绍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随后,我又请孩子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在学生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我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利用学习的迁移,学生自主讨论,得出长、正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

  另外我还安排了学生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自学课本28-30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2、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拿出橡皮泥、小棒。用橡皮泥做的小圆球(顶点)和4种不同长度(分别以A,B,C,D表示)的小棒(棱),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3、出示小组合作制作要求:

  (1)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制作前先小组讨论填好材料单;

  (3)按材料单准备好材料;

  (4)制作完成后,讨论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如果材料不够或有多余,请说明为什么?

  4、小组活动。

  5、汇报:长方体是怎么准备材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准备材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讨论-准备材料-制作-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还安排了学生小组合作填写报告单来巩固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堂小结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报告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填写,在填写报告中理解知识和反省自已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最后再通过电脑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认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很好的把握了教学重点。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在习题设计时,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我充分考虑到“数学知识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其真正价值。”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实际进行测量。这样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引起学生产生共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十、板书设计。

  这节课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明朗、突出重点,抓住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很容易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课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出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整节课的教学,我和我的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获得了发现,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了道理,在愉悦的合作中享受了成功!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物体外部所有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 能正确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与理解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的附页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

  S = a2

  2. 请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正方体有几个面?

  (2)有什么特征?

  (3)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3. 这节课让我们学习有关求正方体面积的知识。

  4. 揭示课题:正方体的面积

  【说明:让学生回忆有关正方体特征的知识,承上启下引导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一)正方体的表面积。

  1. 小胖将一个棱成为5厘米的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切开,得到一个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

  2. 先仔细观察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然后回答问题?

  (1)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是由六个什么形状的面组成的?

  (2)这六个面的形状都相同吗?

  (3)面积都相等吗?

  (4)面积的总和是多少?

  这个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6个正方形的面,它们的形状都相同,面积都相等。

  面积的总和 = 6 × ( 棱成 × 棱长)

  = 6 ×( 5 × 5)

  = 150( cm3)

  3. 正方体有六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面,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称为正方体的表面积。

  4. 小结。

  【说明:充分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练一练:

  (一)求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

  1. 正方体的棱长为6dm,求它的表面积。

  解: S = 6 a2

  =6×6×6

  =216(cm2)

  答:它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

  2. 正方体的棱成为7cm,求它的表面积。

  一、探一探,练一练:

  1. 下面哪些图形能沿虚线相折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试一试。

  2. 请学生把附页上的图形剪下后,先估测,然后拼一拼,看看是否能够围成正方体?

  3. 交流讨论。(课件演示)

  其中:a、c、e、f这四幅能够拼成正方体。

  b和d的图形不能拼成正方体。

  4.小亚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了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并且将它的表面涂上了红色。

  (1)三面涂上红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

  (2)两面涂上红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

  (3)一面涂上红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

  (4)没有面涂上红色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

  5. 学生讨论交流,请学生可以用小正方体搭一搭,找出规律。

  6. 利用课件反馈。

  7. 小结。

  【说明:这里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并不是这一节的重点,只是为了能帮助学生推导出表面积,并相应地积累空间经验,并在思路上能从“立体”--“平面”--“立体”。第4题计数时要讲究策略:三面有颜色的在八个角上,共8块;两面有颜色的在各条棱上,每条棱上只有1块,共12块;一面有颜色的在6个面的中心,共6块;没有颜色的,只有1块,在“中心”。】

  五、巩固练习:

  (一)看图练习:

  1. 下面的正方体的棱长为5m,先求它的表面积,再求体积。

  2. 下面正方体的棱长为0.7dm,先求它的表面积,再求体积。

  3. 下面图形中哪些能围成正方体?哪些不能围成正方体?

  (二)拓展小练习:

  1.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 做一个棱长为7dm的正方体无盖木盒,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

  3. 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的小铁筐,在外面贴上手工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手工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4. 用3块棱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面积减少多少平方厘米?

  5. 做一个正方体的玻璃金鱼缸,棱长为80厘米,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

  6. 正方体的棱长是6cm,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较,情况怎样?

  7. 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在它的角上挖掉一块棱成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如下图),它的表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增加、减少、相等还是无法确定?

  8. 小结。

  【说明:通过练一练和拓展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单的整数比”,会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自主迁移、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3、搞清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小黑板

  一、故事引入

  引言:同学们知道猴子最爱吃桃子,下面就来看一看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辖的猴群分为三个组,一组有4只猴分得3个桃,二组有8只猴分得6个桃,三组有12只猴,分得9个桃。请问猴王的分配公平吗?

  让学生思考:每只猴分得几个桃?桃与猴的比怎样?比值是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1、三个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2、三个分数的值相等吗?

  3、三个比相等吗?(相等)为什么?

  4、猴王的分配公平吗?(公平)为什么?

  是啊!猴王的分配是公平的,由于它的`公平才被众猴推为猴王。

  三、探讨规律

  师:上面的三个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比的前后项变了,比值没变。

  师:比的前后项是如何变化的?变化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我们来共同寻找、共同探讨。

  1、首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前后项的变化:前项3→6(3→9、6→9),后项4→8(4→12、8→12)分别是怎么变化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2):(4×2)=6:8

  3:4=(3×3):(4×3)=9:12

  6:8=(6×1.5):(8×1.5)=9:12

  上面的变化谁能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2、然后从右往左观察前后项又是如何变化的:

  9:12=(9÷3):(12÷3)=3:4

  6:8=(6÷2):(8÷2)=3:4

  9:12=(9÷1.5):(12÷1.5)=6:8

  3、讨论: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

  5、尝试:

  (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

  (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 )

  四、运用规律

  3:4、6:9、8:12这三个比中,比的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是哪个比?(3:4),像这种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比叫最简整数才(简称最件简比)。(板书)

  1、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2/9 (3)0.25:1.2 30:10

  让学生讨论14:21如何化简?

  2、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整数比如何化简,分数比如何化简,小数比如何化简?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

  3、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

  强调:比值是一个数,化简比仍是一个比。(板书)

  五、强化认识

  1、判断:

  ①、1/2:1/4化简后得2( )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③、两个数的比值是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它们的比值是1/3( )

  ④、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 ( )

  2、填空。(小黑板出示)

  (1)、3÷4=()/()=()÷()=21:()

  (2)、两个的比值是5/6,这两个数的最简比是()。

  3、甲数是乙数的50%,用比的角度来描述这两个数的关系。

  4、А、Б两圆的重叠部分是圆А的1/7,也是圆Б的1/5,求А、Б两圆的面积比

  六、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应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化简比和求比值是否一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2,第66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 能灵活地运用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 我会算。(口答)

  2/5+1/5 5/8-3/8 5/6+4/6 9/7-4/7 1/8+7/8

  13/17-5/17 5/9-5/9 2/19+5/19+1/19

  抽学生说答案。

  师: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的.结果要注意什么?抽生说一说。

  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 我能算:3/4+1/2,7/8-1/4。

  抽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会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 教学例2

  板书:8/9-5/6。

  学生动笔尝试计算8/9-5/6。

  小组交流算法,并对同伴的算法进行评价。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生1:先通分,要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9×6=54,所以把54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

  母,这样8/9-5/6=48/54-45/54=3/54=1/18。

  教师板书:8/9-5/6=48/54-45/54=3/54=1/18。

  生2:我也是先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时,只需要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就是8/9-5/6=16/18-15/18=1/18。

  教师板书:8/9-5/6=16/18-15/18=1/18。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2.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15+7/10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

  生1:先通分,找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0做公分母,得到4/30+21/30=25/30=5/6。

  教师板书:2/15+7/10=4/30+21/30=25/30=5/6。

  生2:因为15×10=150,所以两个分数通分后得到20/150+105/150=125/150=5/6。

  教师板书:2/15+7/10=20/150+105/150=125/150=5/6。

  生3:我用15和10的公倍数60做公分母,通分后是8/60+42/60=50/60=5/6。

  教师板书:2/15+7/10=8/60+42/60=50/60=5/6。

  ……

  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些。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数据小一些,便于计算,不容易出错。

  3. 尝试练习:试一试

  教材第66页,例2的试一试。

  计算:5/6+7/8 15/17-2/3 1/8-5/12 3/8+1/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集体订正。

  4. 梳理算法

  师:同学们通过积极动脑、动手,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一说。

  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6页,并勾画下来。提醒补充:计算的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两个数为互质数)

  再引导学生观察,像这样的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窍门?(分母的乘积为结果的分母,分子的和

  或差为结果的分子。)

  2. 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4人小组开展活动。

  (1)独立完成计算题。小组内交流第一小题的答案并相互订正。

  (2)组内统计全对的同学人数,并完成第2小题。

  (3)同桌互相口头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3. 练习十四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表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求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中发现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

  瓶装口香糖、课件

  学具准备:

  圆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借助直观,理清“找次品”的思路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或家人、同学有买过次品的经历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产品,有的外观有瑕疵,有的成分不过关,还有的轻重不合格,我们称它们为次品。(板书:次品)

  出示实物,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2、理解天平的原理。(课件出示天平图)你们都知道天平吧!谁来说说天平原理?

  3、在2瓶中找次品。(课件演示)看,次品在哪?

  4、在3瓶中找次品。

  全班汇报: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口香糖。

  课件演示: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小结:看来从3瓶中找一瓶次品,我们称一次,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就能准确找出次品。

  5、在4瓶中找一个次品

  提出问题:如果增加1瓶,有4瓶了。要怎么找出轻的这一瓶呢?可以怎样称?结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6、揭示课题。我们就用这个好方法,今天一起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例题前,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再从4瓶中找次品。在2个、3个和4个中找次品是基础,只有理清了这些“找次品”的思路,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引导探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1、出示例题:5个乒乓球中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你想怎么称?

  (1)收集称的方法。(一个一个称,两个两个称)

  (2)同桌合作,摆学具,想一想:怎样称?需称几次?

  (3)指名汇报:(教师随机课件演示: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

  5(1,1,3)2次

  5(2,2,1)2次

  2、小结:同学们真是能干!从5个乒乓球中找到了轻的那一个。先分一分,想到了两种方法,再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至少2次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所以让学生用学具模拟天平实验来进行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在这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便于学生理解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猜测实验,寻找规律

  1、出示例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2、枚举所有称法,学生分析、汇报。

  (1)有几种分法?

  (2)画图分析,有困难的可以摆摆学具帮助分析。

  (3)汇报各种称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优化解决办法:分3份、平均分。

  5、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比较这三种方法,发现只要把9个零件平均分成3份,就能最快找到次品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操作,尝试用图示法记录找次品过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让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探索最简的方法,经历学习、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优化策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的“找次品”的问题并不能平均分成3份。“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黑板5(2,2,1)],我们要分成3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2、在8个中找次品。试一下,怎么分3份?(预设:2,2,4或3,3,2)

  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分法好?板书:8(3,3,2)2次

  3、小结:看来,没法平均分的数,我们只要“尽量”(试着让学生说出来)平均分。也就是分在三份里的数中,最大与最小份只相差1,也能既快又保证找到次品了。

  补板书:尽量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刚才发现的规律推理到8个中找次品,并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设计意图:从5个中找次品类推到8个中找次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尽量平均分成3份,完善找次品的最优方法,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

  五、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师:有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想不想试试它的功效呢?

  出示:有()瓶水,除1瓶是盐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几瓶水质量相同。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让学生自主选择10或15,尝试解决这道题。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最优?

  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发现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3、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找次品?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一个数的倍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下面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

  12÷2=6 9÷5=1.8 30÷6=5 2÷3=0.6

  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可以发现分成两类:

  一类是商是整数的:12÷2=6 30÷6=5 20÷10=2 21÷21=1

  一类是商是小数的:9÷5=1.8 2÷3=0.6 26÷8=3.5 19÷7≈2.71

  发现得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二、导入新课

  1、找因数

  把16朵花可以分成多少组正好分完呢?(观察图片)

  巡视检查,并适当指导学生,最后点评给出答案。

  1朵分一组 有16组

  2朵分一组 有 8 组

  4朵分一组 有 4 组

  通过给出的答案可以知道:1×16=16 2×8=16 4×4=16

  所以我们就把:1和16是16的因数;2和8是16的因数;4是16的因数。

  2、如何写出一个数的因数 ,用什么方法表示?

  A、排列法:

  18的因数:1,18,2,9,3,6。

  B、集合法:

  24的因数

  观察:18和24的因数

  发现:18的因数有6个,24的因数有8个。

  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 它本身。

  3、练习

  a、写出15的因数

  b、9的因数有( )个

  4、小组合作探究倍数的意义

  4个人为一个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最快。

  任务1 :12÷1=12 12÷2=6 12÷3=4

  (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倍数

  任务2:写出2和4的倍数,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

  任务3:说出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和因数有什么区别?

  (老师巡视,适当做出提示,并观察哪个组表现比较好,完成最快)

  5、探讨完毕,老师表扬任务完成的同学,鼓励未完成的同学,并做出点评。

  a、从12÷1=12 12÷2=6 12÷3=4可以根据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倍数得出:12是1和12的倍数;12是2和6的倍数;12是3和4的倍数。

  b、写出2和4的倍数

  排列法:

  2的倍数:2,4,6,8,……

  集合法:

  4的倍数

  观察2和4的倍数

  发现:2和4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6、因数和倍数的区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的'个数的无限的;因数最小是1,而倍数最小是它本身。

  7、练习

  a、写出下列的因数与倍数

  30的因数:

  45的因数:

  3的倍数(写出5个倍数):

  7的倍数(写出5个倍数):

  b、判断:

  1、30÷5=6,5是因数。 ( )

  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的有限的。 ( )

  3、4×7=28,4是28的因数,28是7的倍数。 ( )

  4、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的最小倍数。 ( )

  三、总结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 1 )

  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 它本身 )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

  四、作业

  教材第七页“练习二”第2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设计说明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还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复习,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地运用教材,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功能,要创造性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作为复习课,设计要有新意,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适当的处理,这样更符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需求。

  2.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结合教材习题逐一练习。通过练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加减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三部分内容)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呈现知识结构图。

  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复习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建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整理和记忆相关知识。

  ⊙整理复习

  1.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结合具体实例说一说。

  (2)先想一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结合上面的`算式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①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②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要求: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完成教材94页1题前两个小题的计算。

  + -

  解答: + -

  =+=-

  ==

  =

  2.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1-- 1-

  ①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分数加减混合算式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通分需要进行通分的部分,再进行计算。

  ②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后交流结果。

  (2)完成教材94页3题最后一竖排两个小题。

  +- -

  =+-=-

  =- =-

  == =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2个小题,课件出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

  =-- =--

  =- =-

  = =-

  =-

  =

  ②从上面的解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3.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先想一想分数、小数是怎样互化的,再计算下面各题。

  0.75=( ) =( )

  2.12=( ) 4=(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学习内容】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

  (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

  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2课时欣赏与设计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整套教材在处理上是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对分数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此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发展实际,在设计上,我以“合作探究、操作感悟”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围绕着分数意义这个主轴开展丰富的数学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次地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动手操作,以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分数的现实需要,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3.在分数意义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及实践能力获得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中“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掌握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及课件、圆磁片、苹果等。

  学具准备:每两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短绳子及十二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分数的产生

  (一)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去学习知识。首先,请一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测量教室黑板的长。

  学生用米尺动手测量过程中,发现黑板的长度比3米多一些,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用整数不能准确表示。

  (二)分苹果。

  师:不仅是测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如老师带来一个苹果(出示苹果实物),想将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可以得到多少个?

  (三)小结:像刚才这样,也正是因为实际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及计算的需要,在古代,就产生了分数。古代时,分数又是怎么表示的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

  (播放多媒体课件及录音)

  ?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像1/2就表示成 。

  ? 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用和我国相似的方法表示分数,如把1/2表示成上面写1,下面写2。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把分数表示成现在这样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与利用分苹果的生活经验知识,真实地了解到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从而感悟到分数正是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有趣的、独特的分数发展史料介绍,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丰富数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分数探索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除此之外,分数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以1/4为例一起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一) 提供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1、 体会一个物体中的1/4。

  (1)师:分一分,涂色表示出一个正方形中的1/4。

  (2)学生取学具,思考并完成。

  (3)全班交流(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涂色表示一份,就是正方形的1/4。)

  (4)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找出一条线段中的1/4,并进行交流。

  (5)学生明确:从刚才的操作中,我们发现只要把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来表示。

  2、体会一些物体中的'1/4。

  (1)让学生根据上面实验操作的启示,利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分别找出4个苹果及8辆汽车中的1/4。

  (2)引导学生理解: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1个,1个就是4个苹果中的1/4;把8辆汽车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2辆汽车,2辆汽车就是8辆汽车中的1/4。

  3、延伸。

  让学生自由举例,举例说明物体中的1/4。

  设计意图:注意新知识的生长点,从一个物体(一个苹果、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等)的1/4过渡到多个物体(4个苹果、8辆汽车等)的1/4,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实无论物体的数量是多少,只要将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且又让学生进一步举其它物体实例的1/4来说明,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使学生对单位“1”的含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二)抽象单位“1”。

  指出: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如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4个苹果、8辆汽车等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三)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图(把以上正方形的另外三份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3/4)

  2、归纳与小结分数的意义。

  (1)(指板书)师:请同学们联系上面的几个实验活动概括地谈谈我们是怎么得出1/2、1/4、3/4这些分数的?

  (2)小组讨论,积极交流。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引导学生用“若干份”来概括把单位“1”平均分的不同情况,用“一份或几份”来概括表示的不同情况。从而抽象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感悟,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交流、概括、逐层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系统地建构分数的意义。

  三、初步应用与内化

  任选一个分数,利用12个小圆片学具分一分、找一找,并试着用下面的话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其中的一份有……个,……个就是这些圆片中的1/( )。”

  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指名选择不同分数的组别进行汇报与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应用知识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对于分数意义中的“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更清晰;让学生试着以有序的逻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理解,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深刻地理解知识与完善认知结构。

  四、学习分数单位

  (一)师指出:像刚才上面的1/2、1/3、1/4……的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学生打开课本62页,自学分数单位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的概念也是一个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在教师的穿针引线下,丰富认识的基础上,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摘果子”,对于学生再发展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分数单位的学习中,也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概念本质属性的全面理解。

  五、解释、应用与拓展

  1、利用学具,完成课本62页的“做一做”。

  2、读出下面的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4)活动:用分数说说我们身边的事(例如说“我们班3/4的同学参加了春游活动”。)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教师创设了适当的现实情境,从现实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从数学的角度体验生活,突出了学以致用的取向。这不仅为学生对分数意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知识的运用技能提供了帮助,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回顾总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疑问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分享本课收获,对于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疏理,加深印象。同时教与学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反思,促进今后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新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凭借语言文字地朗读,领会“月光启蒙”所表达的内涵。通过朗读歌谣感受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想象并领会歌谣的意义,感受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作者产生的影响。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浓郁的母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歌谣童谣吗?歌谣是用什么方式流传的呢?

  生:口头相传。

  师:老师小时侯听大人讲了一个歌谣,至今都记忆由新。你们想听吗?

  老师讲童谣《鹧鸪鸪》,学生思考这个童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指名回答。

  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勤劳的人。

  师:那这个道理在童谣里有没有直接说出来呢?(没有)这就是“含蓄”。

  它的语言又十分幽默,这就叫“风趣”。(板书“含蓄”、“风趣”)

  二、揭题、解释题意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歌谣有关。

  1、板书“启蒙”。

  教师解释“蒙”的意思。原本指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在别的植物上,所以有覆盖的意思,2、指导写法。

  3、“启”是什么意思?(开启、打开的意思)

  4、理解“启蒙”:把原本覆盖的东西打开,使能够看得见。

  5、板书“月光”

  师:月光能启蒙吗?“启蒙”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自由质疑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篱笆”、“时辰”、“混沌”、“筛大米”、“莲蓬”、“莲花落”

  3、老师讲解什么是“莲花落”。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板书:吟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

  5、再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6、质疑。

  (1)“混沌”、“豁然开朗”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叫“启蒙”。

  (2)“故道”是什么意思?

  (3)两个“长”是什么意思?

  (“不长五谷”的“长”是生长的意思。“却长歌谣”的“长”是流传的意思,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歌声不断。)

  (4)为什么说母亲的歌声是“芳香的音韵”?

  (5)母亲不认识字,怎么可能有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6)母亲是启蒙老师,为什么是“月光启蒙”?

  四、享受美妙,体会“启蒙”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作者为什么说夏夜是美妙的?怎样的美妙?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夏夜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用心灵来感受这美妙的夏夜。

  (3)学生齐读,宁静、优柔地读,将这种美妙传达。

  2、文中说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美吗?

  (母亲为我吟唱歌谣。)

  3、课件出示歌谣。

  (1)学生自由练读歌谣。

  (2)师:母亲是如何为我吟唱的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3)“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是什么感觉?怎样表达这种感觉呢?试着读一读。

  (4)教师领读。语调悠长飘逸,舒缓自由。

  3、你们想不想做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一听母亲来唱一唱呢?闭上眼睛。

  听录音。

  师:什么感觉?(美)

  4、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5、“芳香”是什么意思?母亲的声音怎么是香的?让我们来先了解一下母亲的生活。

  (1)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

  (2)“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那就意味着什么?(日子非常艰苦)

  师:意味着在那个地方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可换来的还是清苦的日子。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可想而知很劳累,劳累之余母亲干什么?

  (3)学生齐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4)没有怨言,没有愁苦,洗去劳累,换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谣,她唱的是什么?

  学生齐读歌谣。

  (5)师: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不能去远方,不要紧,谁带我们去呢?

  生: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师: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楼,不要紧,谁给我们盖?

  生: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师: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怎样的鸟?

  生:吉祥、太平……

  师:是啊,喜庆的凤凰帮我们盖了那么多的高楼,生: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6)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以苦为乐、任劳任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向往……

  (7)师:母亲高尚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通过她的歌声传达出来。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读“小院里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6、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抱有热情,怀着美好的向往,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支柱呀!所以,这样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了院子里,也香在了我的心里。

  7、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

  生:可以通过皮肤、耳朵、鼻子等来感觉到。

  师: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母亲声音的美妙。

  8、齐读第4自然段。

  五、总结

  童年的夏夜,有这样芳香的音韵为伴,怎能不美妙,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学生一齐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师:在这美妙的夏夜,母亲还给我讲了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接着讨论。

  六、作业

  课后搜集一些民歌民谣,读一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3-13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09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1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2

(热门)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6-12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06-1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