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6-21 16:41:0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让学生认识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

  2、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的体验。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策略意识、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到,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要使表面积较小,长、宽、高应越接近的道理。

  【教具学具】

  为每组学生准备8个规格为16×8×4(单位:cm)的长方体纸学具盒,包装纸,直尺,透明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师:观察自己桌上的学具盒,你发现这些学具盒有什么特点?

  生:形状都是长方体,每个盒子的规格都是16×8×4(单位:cm),每组都有8个。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8个长方体盒子包装成1盒,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呢?今天我们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设想与摆放

  1、设想与摆放

  设想:

  (1)要将这些长方体的盒子包装起来,在包装的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2)要达到节省包装纸的目的,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发表意见:要想节约包装纸,学具盒中间不能留空隙,表面要平整;摆法不同,所用的纸的'大小不同;接头处尽量不要浪费等等。

  (3)明确长方体盒子的摆法不同是造成包装纸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记录与计算

  (1)你认为造成所需包装纸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装纸的面积=所摆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接头部分用纸量(按2dm2计算)

  生:摆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种摆法会更节约包装纸呢?

  师:你们可以先将几个盒子摆一摆,量出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摆成的不同长方体的表面积,从而算出所用包装纸的面积,并将数据和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记录3种不同摆法下的包装纸用量,并选择一种用纸最少的方案。

  为什么这种方案的用纸量会最少?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交流与比较

  比一比谁的方案用纸少,并分析出用纸量不同的原因。

  重点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将8个学具盒打捆包装,表面积的大小会不相同?影响表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将分析的原因记录下来。

  四、发现与思考

  通过本次包装设计,你有什么发现?

  1、物体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用的纸也就越少。

  2、同样的体积下,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长度有关,长、宽、高的长度越接近,表面积就越小,当长、宽、高相等时,它的表面积最小。

  五、知识拓展

  师:解决用料省的问题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20本数学书,想想看,怎样摆表面积最小?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

  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综合应用 粉刷墙壁

  一、教学目标

  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 、整理 、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

  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5y36÷x=97?8+9m10-x=3?54+x>95×7=356y+6=482x+3x=20

  二、走进新课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介绍唐卡的背景知识。

  课件出示:

  你知道吗?唐卡即卷轴画,是西藏地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画通常绘在丝绢或布帛上,因多描绘宗教内容,加上易于携带,所以在藏区广为流行。唐卡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所以唐卡又被称做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人们现今看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它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地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

  (2)构建方程。

  师:你知道一张唐卡值多少钱吗?(出示介绍唐卡的数学信息)单价是"2.6万元",如果有x张,你可以表示出什么?

  师:"2.6x"表示总价,"130万元"表示什么呢?

  师: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6x=130)

  师:这个方程的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2.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列出方程。

  (2)汇报交流,先说出等量关系,再说出方程。

  3.课堂活动

  (1)讲明要求。

  (2)独立尝试。

  (3)小组交流。

  (4)汇报评价。

  三、巩固应用

  1.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2)等式都是方程。()

  (3)小军看了35页书,比小华多看5页,小华看了x页。列方程为x-5=35。()

  2.看图列方程

  3.自选练习

  如果你很轻松就完成了A组题,那就试一试B组吧!

  A组:7路车上原来有x名乘客,到了实验小学站,下去了9名,又上来了3名,车上现在一共有38名乘客。你能写出方程吗?

  B组:小明有60张画卡,小红有30张,小明送一些给小红后,发现两人的画卡一样多了。

  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写出一个方程吗?

  四、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表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求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中发现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

  瓶装口香糖、课件

  学具准备:

  圆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借助直观,理清“找次品”的思路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或家人、同学有买过次品的经历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产品,有的外观有瑕疵,有的成分不过关,还有的轻重不合格,我们称它们为次品。(板书:次品)

  出示实物,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2、理解天平的原理。(课件出示天平图)你们都知道天平吧!谁来说说天平原理?

  3、在2瓶中找次品。(课件演示)看,次品在哪?

  4、在3瓶中找次品。

  全班汇报: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口香糖。

  课件演示: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小结:看来从3瓶中找一瓶次品,我们称一次,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就能准确找出次品。

  5、在4瓶中找一个次品

  提出问题:如果增加1瓶,有4瓶了。要怎么找出轻的.这一瓶呢?可以怎样称?结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6、揭示课题。我们就用这个好方法,今天一起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例题前,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再从4瓶中找次品。在2个、3个和4个中找次品是基础,只有理清了这些“找次品”的思路,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引导探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1、出示例题:5个乒乓球中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你想怎么称?

  (1)收集称的方法。(一个一个称,两个两个称)

  (2)同桌合作,摆学具,想一想:怎样称?需称几次?

  (3)指名汇报:(教师随机课件演示: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

  5(1,1,3)2次

  5(2,2,1)2次

  2、小结:同学们真是能干!从5个乒乓球中找到了轻的那一个。先分一分,想到了两种方法,再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至少2次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所以让学生用学具模拟天平实验来进行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在这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便于学生理解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猜测实验,寻找规律

  1、出示例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2、枚举所有称法,学生分析、汇报。

  (1)有几种分法?

  (2)画图分析,有困难的可以摆摆学具帮助分析。

  (3)汇报各种称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优化解决办法:分3份、平均分。

  5、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比较这三种方法,发现只要把9个零件平均分成3份,就能最快找到次品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操作,尝试用图示法记录找次品过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让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探索最简的方法,经历学习、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优化策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的“找次品”的问题并不能平均分成3份。“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黑板5(2,2,1)],我们要分成3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2、在8个中找次品。试一下,怎么分3份?(预设:2,2,4或3,3,2)

  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分法好?板书:8(3,3,2)2次

  3、小结:看来,没法平均分的数,我们只要“尽量”(试着让学生说出来)平均分。也就是分在三份里的数中,最大与最小份只相差1,也能既快又保证找到次品了。

  补板书:尽量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刚才发现的规律推理到8个中找次品,并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设计意图:从5个中找次品类推到8个中找次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尽量平均分成3份,完善找次品的最优方法,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

  五、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师:有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想不想试试它的功效呢?

  出示:有()瓶水,除1瓶是盐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几瓶水质量相同。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让学生自主选择10或15,尝试解决这道题。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最优?

  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发现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3、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找次品?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公平公正人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定义,会根据定义判断是不是方程。

  难点; 会根据方程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突破方法:在实践生活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思考。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

  1、回顾复习:

  ①小故事:找学生给大家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会说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重量,用课件展现学生刚才所讲的故事,让学生集体说出等量关系“大象的重量=石头的重量”

  ②等式

  每组中的两个式子,如果是结果相同的( )就画“√”,不同的画“×”。

  a×2和a? ( × )

  x+x和2x ( √ )

  72×2和72+2 ( × )

  2.在下面各题( )的里,填入“<”、“>”或“=”

  1.8+5.2(=)7 3×6(> )19

  20+20(>)35 37-17(= )20

  a+b(=)b+a 80÷20(<)5

  (再观察画有横线的算式左右两边的特征)

  学生会说出划横线的都是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是等式。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课件放映出

  定义: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师提问学生对等与衡的理解

  学生会说相同;一样:相等、等价 。

  2、探究新知

  教师:大家说说生活种常见的一些称量工具

  学生:杆秤、电子秤、天平。

  教师着重介绍天平。

  ①用课件投影展示,天平秤量有一个空水杯,当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时,天平右边托盘中的砝码为100克。让学生回答说出杯子有多重?

  学生会说出:杯子的重量=100克

  ②给杯子中加入水,用课件投影呈现天平倾斜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那边的重量中一些,学生会说出现在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引导学生列出100+加入的水(x)>100.

  ③教师提问当天平的左边比右边重的时候,不改变左边,要怎样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

  学生回答:对天平右边加砝码。

  教师:加多重的砝码呢?

  学生:加到天平再次平衡的重量就可以

  课件投影出示加砝码的`过程,加100克重的砝码的时候,发现天平依然左边重,并引导学生列式100+x>200;学生会说还要再加砝码,再加100克,列式得到100+x<300;学生会建议加个150克重的砝码,用多媒体呈现此时天平的状态。天平左右两顿平衡。重量相等。

  ④得到此时天平上的等量关系:100+x=250

  ⑤让学生观察上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会说出,在等式的基础上出现了用字母表示的数。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定义中的关键字,未知数、等式。

  ⑥这三组式子中哪个是方程?什么是方程?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1)100+200=100+200(2)100+x>200;

  (3)100+x=250

  学生回答第三个是方程,判断方法,根据定义判断。

  ⑥思考: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方程是否一定是等式?等式是否一定是方程?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总结: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教师提示学生举反例

  学生:

  6+x=14(是等式是方程) 50÷2=2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3、知识应用

  课件放映图片,学生根据天平上标注的数字列出方程

  (1)x+x =500 或 500=2x

  (2)小涛:我能拍球25个小梅:我能拍球y个两个人共拍球70个(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5+Y=703)12+x =20或20-12=x或20-x=12

  (4)看图列方程一条长166的线段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73,一部分为x,存在的数量关系 166-73=x学生说出其他的列式。

  4、小结,让学生交流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七、课时作业

  练习十一:第二题第三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一个数的倍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下面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

  12÷2=6 9÷5=1.8 30÷6=5 2÷3=0.6

  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可以发现分成两类:

  一类是商是整数的:12÷2=6 30÷6=5 20÷10=2 21÷21=1

  一类是商是小数的:9÷5=1.8 2÷3=0.6 26÷8=3.5 19÷7≈2.71

  发现得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二、导入新课

  1、找因数

  把16朵花可以分成多少组正好分完呢?(观察图片)

  巡视检查,并适当指导学生,最后点评给出答案。

  1朵分一组 有16组

  2朵分一组 有 8 组

  4朵分一组 有 4 组

  通过给出的答案可以知道:1×16=16 2×8=16 4×4=16

  所以我们就把:1和16是16的因数;2和8是16的因数;4是16的因数。

  2、如何写出一个数的因数 ,用什么方法表示?

  A、排列法:

  18的因数:1,18,2,9,3,6。

  B、集合法:

  24的因数

  观察:18和24的因数

  发现:18的因数有6个,24的因数有8个。

  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 它本身。

  3、练习

  a、写出15的因数

  b、9的因数有( )个

  4、小组合作探究倍数的意义

  4个人为一个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最快。

  任务1 :12÷1=12 12÷2=6 12÷3=4

  (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倍数

  ( )是( )( )的倍数

  任务2:写出2和4的.倍数,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

  任务3:说出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和因数有什么区别?

  (老师巡视,适当做出提示,并观察哪个组表现比较好,完成最快)

  5、探讨完毕,老师表扬任务完成的同学,鼓励未完成的同学,并做出点评。

  a、从12÷1=12 12÷2=6 12÷3=4可以根据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倍数得出:12是1和12的倍数;12是2和6的倍数;12是3和4的倍数。

  b、写出2和4的倍数

  排列法:

  2的倍数:2,4,6,8,……

  集合法:

  4的倍数

  观察2和4的倍数

  发现:2和4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6、因数和倍数的区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的个数的无限的;因数最小是1,而倍数最小是它本身。

  7、练习

  a、写出下列的因数与倍数

  30的因数:

  45的因数:

  3的倍数(写出5个倍数):

  7的倍数(写出5个倍数):

  b、判断:

  1、30÷5=6,5是因数。 ( )

  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的有限的。 ( )

  3、4×7=28,4是28的因数,28是7的倍数。 ( )

  4、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的最小倍数。 ( )

  三、总结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 1 )

  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 它本身 )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

  四、作业

  教材第七页“练习二”第2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括、语言表达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每组同学开火车口算回答分数比较大小的题。然后教师总结并做点评。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1.出示课件情境图:学校组织大扫除,五年三班的`男生干了全部任务的,女同学干了全部任务的,清扫工作完成了吗?

  师:同学们,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大扫除,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五年三班的清扫工作到底有没有完成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学生,并做适当的点评。)

  2.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线段图来展示一下。教师请同学上前展示给大家并做必要讲解。

  3.教师请同学根据题意口头列式并板书+ =1,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完成了呢?因为已经把整体的清扫任务看成单位“1"。

  4.请学生归纳分数加法的算法。

  三、拓展思维、积极探索

  1.师:谁能依据这个教学情境自己出一个题目?然后提问。(学生可能会提女生比男生多干多少?因为这道题范围较小。)

  2.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女生比男生多干多少?"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算法。

  3.提问学生,按照学生的想法板书— =先总结分数减法的算法,再置疑:为什么不等于?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约分的重要性。

  4.最后由学生自己做综合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5.教师出典型题练习并对错误点加以重点讲解。

  6.留作业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一)教案部分

  课时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ひ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体特征的认识,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方法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归纳、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和一些长方体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平面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明确: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

  分成几组?(3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

  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随堂练习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

  3..课本31页练习五的第1题

  (1) 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cm,宽是12cm?

  4.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五、布置作业

  1.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

  立体图形:

  面:6个,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有2个正方形),面积相等。 长方体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课时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方法过程: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来检查一下大家对长方体特征的掌握情况。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相对面是()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2、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5cm 4cm 7cm

  3cm

  3cm 4cm

  二、探究新知

  1、猜测引入

  屏幕显示出右图:

  (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长方体:长=宽=高

  ?

  正方体

  2、认识正方体

  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面、棱、顶点。 小结:我们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探究了长方体的特征。

  (2)问:那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也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3)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出示观察要点)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4)汇报概括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面: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面积都相等。

  棱:12条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顶点:8个

  3、完成30页做一做。

  师:我们已经通过仔细观察得出了正方体的特征,接下来我们来用学具亲手制作一个正方体的模型。(利用附页2做一个正方体,做好后量一量棱长多少?)(强调快速完成)

  4、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通过制作正方体,让学生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然后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分组合作探究,并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归纳小结,将表格补充完整。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设计说明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会解决相关问题,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情境激趣。

  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描述,体会必须通过方向和距离才能准确描述事物的位置关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合作中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会辨别方向和位置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同时让学生眼、口、脑并用,在积极探究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六一儿童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他们可以去哪些景点游玩?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它们的位置吗?(学生自由回答)

  2.激趣导入。

  师:我们该怎样描述这些景点的具体位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课件出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带给学生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物体的具体方向。

  (1)分组讨论:此时,怎样描述各景点的位置?

  (2)汇报想法。(学生可能想到用方向或其他方法来表示位置,教师要及时确定正确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明确要用方向表示位置,必须先确定一个观测点)

  (3)引导思考。

  ①提问: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说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也可以说在喷泉广场的北边再往东)]

  ②提问:狮虎山也在喷泉广场的北边再往东,怎么区分这两个地点呢?(使学生想到结合角度来确定位置)

  教师说明: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北为标准,北偏东就是正北往东偏,北偏西就是正北往西偏,南偏西就是正南往西偏,南偏东就是正南往东偏。

  (4)探究结合角度精确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

  ①结合情境图中熊猫馆的位置,明确物体精确方向的'描述方法。

  (指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北偏东20°的方向上和熊猫馆在喷泉广场东偏北70°的方向上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确定角度可以借助图中的角度线,也可以用量角器测量)

  ②根据情境图描述狮虎山的精确方向。

  [狮虎山在喷泉广场北偏东50°(或东偏北40°)的方向上]

  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作用。

  ①提问: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北偏西60°(或西偏北30°)的方向上,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

  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③教师明确:知道各景点在喷泉广场的哪个方向后,必须同时知道各景点到喷泉广场的距离才能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

  (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北偏西60°(或西偏北30°)的方向上,大象馆距离喷泉广场1000米,长颈鹿馆距离喷泉广场500米]

  (3)小结。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首先要找准观测点,然后明确方向和距离。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

  课件出示:参观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一说他们的行走路线。

  (1)议一议:怎样才能说清去猴山所走的路线呢?

  ①明确出发点和目的地,以及按什么方向行走,走多远,途中要经过哪些景点。

  ②明确以斑马场为观测点时怎样描述喷泉广场所在的位置。

  (2)说一说同学们从斑马场去猴山的行走路线。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中认识方向、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 能解ax÷2= b a(x+b) ÷2= c 类型的方程

  2、 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解ax÷2= b a(x+b) ÷2= c 类型的方程

  难点: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2x+8=16 (2)x÷5=10

  (3)x+7x=8 (4)9x-3x=6

  (5)6x-8=4 (6)5x+x=9

  一 、探索新知,讨论探究,展示思维过程

  出示例1

  解方程: 8x÷2=28

  1、学生尝试解答

  师: 请观察方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化简?

  生: 先将8x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生: 也可以先将8x÷2化简为4x来解.

  2 、组织交流.

  师: 请用这两种方法来解这个方程

  板书: 分析: 先求8x的值 分析:先化简 8x÷2=(8÷2)x

  解: 8x = 28×2 解: (8÷2)x=28

  8x = 56 4x=28

  x = 56÷8 x=28÷4

  x = 7 x=7

  3 、比较这两种解法的不同,并总结出第二种的`好处是什么?

  4.、小练习: 解下列方程

  (1) 6x÷2=21 (2) 2x÷4=7

  (3) 4x÷4=1 (4) 64x÷16=24.4 检验

  小结:每做一题就要检验,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5、试解 x÷2+x÷4=6的方程

  6、用第二种方法解下列方程:

  4x÷2=16 7x÷2=49

  三 、出示例2

  7(x+3) ÷2=28

  师: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请生按课本提示继续完成此题的分析内容

  师: 把该题的解方程过程仔细看一看

  如何检验呢?分几步进行呢?

  师: 你还能怎么解呢?(如也可化简为 3.5(x+3)再来解

  四 、练一练

  解方程

  5(x+3) ÷2=10 7x+44.45+4x=100

  36x+44×3=240 48 +3x=9x 检验

  五 、师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解方程

  3(x+3) ÷2=12 6x+6×45=930

  64x÷16=24.4 4 +7x=9x 检验

  板书设计:

  8x÷2=28

  分析: 先求8x的值 分析:先化简 8x÷2=(8÷2)x

  解: 8x = 28×2 解: (8÷2)x=28

  8x = 56 4x=28

  x = 56÷8 x=28÷4

  x = 7 x=7

  教学效果的反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能完整有序地构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2、 通过复习,能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经历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归纳整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生独立整理本单元各部分内容

  师:这个单元学习完了,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独立整理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整理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学习了哪些知识?

  2、 这些知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 学习这些知识时主要使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

  二、正确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

  学生汇报,展示整理的内容。

  估计学生会有以下方法:

  第1种:列表法

  知识点内容--举例学习方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8/17+5/17=13/1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计算。5/14-4/21=15/42-8/42=7/42=1/6……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11/25+1/3-3/25=11/25-3/25+1/3=8/25+1/3=24/75+25/75=49/75……

  带分数读法。1 读作:一又七分之二……

  假分数化带分数。25/7=25÷7=3 ……

  转换、推理、听讲、计算、讨论、分析、综合、归纳等。

  或:

  名称类型计算方法--举例学习方法--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12/19+5/19=17/19……

  异分母--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1/2-1/3=3/6-2/6=1/6……

  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

  1/2+2/3-3/4=6/12+8/12-9/12=14/12-9/12=5/12……

  简便运算与整数加减法相同。

  2/7+1/3+1/7=2/7+1/7+1/3=3/7+1/3=9/21+7/21=16/21……

  带分数读法。1 读作:一又五分之二……

  假分数化带分数。73=7÷3=2 ……

  听讲、计算、讨论、分析、综合、归纳、转换、推理等。

  第2种:程序法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举例:2/9+5/9=7/9;5/7-1/7=4/7。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方法:先通分,再计算。

  举例:1/3+1/4=4/12+3/12=7/12;1/3-1/4=4/12-3/12=1/12。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

  举例:11/12-3/4+1/3=11/12-9/12+4/12=2/12+4/12=6/12=1/2。

  4、 带分数。

  (1)读法。举例:1 读作一又七分之二。

  (2)假分数化带分数。

  举例:5/2=5÷2=2 。

  学习方法:转换、推理、听讲、计算、讨论、分析、综合、归纳等。

  第3种:归纳法

  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如7/12+5/12=12/12=1……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7/12+1/3=7/12+4/12=11/12……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如7/12-1/3+1/2=7/12-4/12+6/12=3/12+6/12=9/12=3/4……

  (4)分数加减的简便运算:如2/7+1/3+1/7=2/7+1/7+1/3=3/7+1/3=9/21+7/21=16/21……

  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5)带分数读法。如1 读作:一又二分之一……

  假分数化带分数。如5/3=5÷3=1 ……

  学习方法:转换、听讲、计算、讨论、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

  注意引导学生对每种方法进行观察、补充、完善,并进行评价。

  师:比较这几种整理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评价。

  师:学习本单元的时候,学习方法使用得最突出的是哪一种?

  学生交流后汇报。(转换)

  师:应用转换的方法,可以把一些没有学习过的知识转换为已学的'知识,这是一种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经常会使用的方法。在生活中也可以应用转换的方法,把一些陌生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问题来解决,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希望大家学以致用。

  三、课堂练习

  1、 一堆苹果96筐,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8,第二次运走总数的3/8,一共运走这堆苹果的几分之几?

  2、 压岁钱。小红过春节时收到了一些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的占3/7,买学习用品的占2/7,剩下的存入银行。存入银行的钱占全部压岁钱的几分之几?

  3、 一节课40分钟,老师讲解用了这节课的7/20,学生讨论用去这节课的3/10,还有练习用了14分钟。

  根据上面的信息,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欣 赏 设 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材14—15页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2.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探究中理解梯形的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下书上第117页的梯形。

  探究方案:

  一、自主准备

  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你打算怎样做,与同学交流。(可以在图上画一画)

  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我想转化成

  二、自主探究(剪下课本第117页的6个梯形)

  1.拼一拼:剪下的梯形中,哪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动手拼一拼。

  2.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求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再填写下表。

  3.想一想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自主应用

  试一试:一块梯形麦田,上底36米,下底54米,高40米。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自主质疑

  说一说

  (1)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你有什么疑问?

  (2)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6,交流梯形的面积。

  (1)组织汇报:面积是多少。

  (2)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组织全班交流。

  2.出示例6,交流梯形面积的探究情况。

  (1)小组交流:对照例6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拼的,怎么填的?讨论并交流例6下面的问题。

  (2)全班交流:指名上台展示拼法,并对照拼图说一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总结归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则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学生在书上完成梯形面积的字母公式。

  3.交流“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梯形图,你是怎么求这块梯形的面积的?先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及计算的结果。

  (2)全班交流:梯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除以2?

  4.完成“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明确:根据梯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如果已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如果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学生自己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的?

  (3)全班交流:由于这四个梯形的高都相等,只要比较它们上、下底的和是否相等。除左边第3个之外,其余梯形的面积都相等,因为它们上、下底的和都是8厘米,高都是4厘米。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集体交流结果。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1)出示零件的示意图,全班讨论交流:怎么理解“横截面”?指出图中零件中的横截面在哪里?

  (2)小组交流:这个零件的横截面是什么形?它的上底、下底、高各是多少?怎样求这个横截面的面积?

  (3)学生独立计算后再集体交流结果。

  (4)学生订正。

  四、总结延伸、组织阅读。

  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阅读教材第15页最后的内容,并动手画一画。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s=(a+b)×h÷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量的计量。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2.会进行常用计量单位的单名数的化聚,会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3.能比较一组数量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常用计量单位的单名数的化聚,会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教 学过程:

  一、宣布课题:今天大家一起复习“量的计量” 。

  二、复习

  (一)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它们的进 率。

  1. 我们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及它们 的`进率。

  2. 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容积)单位各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来源:学.科.网Z.X.X.K]

  3. 找一找 ,各类计量单位的进率存在着那些规律?

  (二)复习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方法。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70.85平方米= 平方分米

  5.84升= 毫升

  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2.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4050千克= 吨

  3.对比练习

  100.5米=( )千米

  100.5米=( )厘米

  450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4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8千克80克=( )克

  8千克80克= ( )千克

  3吨75千克=( )吨

  3吨750千克=( )吨

  3吨5千克=( )吨

  归纳:单位之间改写

  1. 判断是化还是聚。

  2.想进率10、10 0、1000。

  3.移动小数点。

  4.P69练习一第2题:单位换算。

  (三) 练习

  1.判断题

  7.6时=7时6分

  18吨18千克=18.18吨

  23000升=23000立方厘米

  2.选择题

  (1)10千米10米=( )

  A 10.1千米 B 10.01千米 C 10.001千米 D 10.01米

  (2)7立方米5立方分米=( )

  A 7500立方分 米 B 705立方分米 C 7050立方分米 D 7005立方分米

  3.综合性练习

  (1)从小到大排列

  0.25吨 2500千克 250 00克

  (2)从大到小排 列

  3.07平方米 3700平方米 3平 方米70平方分米

  4.归纳:

  同一类计量单位才 可进行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必须把同类计量单位转化成同一 单位在进行比较。

  按要求将数量按大小顺序排列。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能运用通分的知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转化原理,组织好铺垫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迁移。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铺路搭桥,激活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 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练习的形式、梯度和侧重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我们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情况,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是哪两种情况?

  有部分同学很快说出:一种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

  大;另一种是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复习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

  在圆圈里填上﹤ ﹥或﹦

  23441124○ ○ ○ ○ 55789736

  二 、探究新知

  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1、教师谈话引入: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这本书介绍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我们书中的同伴红红和亮亮正在读这本书。

  2、出示图片,交流方法。

  教学预设

  (1)求谁看的`页数多实际就是求什么?

  (就是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2)今天我们就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2)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预设:

  ●用画图的方法比较.

  展示:画图表示

  教师引导:如果分母或者分子数太大,这种办法就不好用了,同学们能不能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设法把这些分数转化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自己探究(此时要给学生留些探究的时间),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交流学法.

  ●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就便于比较它

  12们的大小了,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 和 都转化成不改变原23

  34分数的大小,但分母都是6的分数和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66

  3412大的分数比较大,因为 <,所以 <6623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2●想一想,在把 和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中,都23

  借助了哪些旧知识?

  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得出:借助分数的基本性质

  (3)认识通分

  12把 和 这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3-13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09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1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2

(热门)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6-12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精品)06-1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