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06-22 08:10:33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15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15篇[必备]

小学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发现、认识生活中表面凹凸不平,带有纹样的一些物品。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2.学习运用“纸盖物”——干印法,拓印出美丽的印纹画并添画成独特的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3.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创造美的学习活动的快乐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拓印中干印的简单步骤及操作方法。

  感受印纹的肌理,用印纹画添画组合成新的造型。

  教学难点:

  印纹的清晰度,添画造型独特有创意。

  教学准备:

  树叶。白纸。油画棒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打开PPT)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0。下面老师给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看看白板上放的图片,再联系自己书本里的内容。开动脑筋想一想,课本出现的莲藕,树叶都被用来干什么了?

  哪位小朋友回到老师刚才的问题,?莲藕跟树叶都被用来做什么了?

  (总结学生答案。)莲藕直接用来沾颜料印在了纸上。树叶被纸盖着用蜡笔涂出了树叶的图案。

  (转入本课主题。)其实这两张方式都属于一种绘画的技巧——拓印。

  (板书:拓印)

  那什么是拓印呢?拓印其实是一种最普通最古老的纸上的印刷方法。

  二、新课授予

  那么老师要发问了,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用来拓印呢?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跟书本里的树叶,硬币,莲藕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所以粗糙的东西才可以用来做拓印。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粗糙的实物?

  (播放PPT竹篮等图片)

  1.介绍拓印的两种方法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拓印都有哪几种方法。

  (播放视频)

  视频我们看完了,同学们告诉老师视频中介绍了多少种拓印的方法?

  一共是两种拓印方法。其中用手指沾颜料印到纸上的那一种跟书本里用莲藕印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称它为——湿印法。

  (板书:湿印法)

  跟书本中一样是用树叶印出来的叫——干印法。

  (板书:干印法)

  那么由于我们学校里条件有限,小朋友们容易打泼颜料,我们这一节课就主要学习一下干印法。

  2.教师示范一

  下面就要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学一学干印法到底是怎么印出来的。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作业本还有树叶。

  (打开投影仪,准备纸、树叶开始边讲解边示范)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你们的本子,选空白的一页。

  然后,跟着老师,把你们的树叶放到这一页纸的下面。

  接着把纸盖好。我们就可以看到纸的下面透出的`树叶的形状。

  都做好这一步了吗?

  (简单巡堂检查)

  接下来,我们用油画棒或者蜡笔,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顺着树叶的形状。开始轻轻的涂抹。注意,涂抹时候笔不要立起来。尽量放倒,与本子持平。

  (简单巡堂检查)

  3.欣赏作品我们来看一下,别人拓印出来的作品。

  (播放PPT展示作品。)

  小朋友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别人拓印出来的不单单是印纹那么简单?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刚才拓印出来树叶的形状添画成更有趣的作品。

  4.教师示范二

  (打开投影仪,继续示范)

  下面同学们先看一看再动手,看看老师把我们刚才的树叶添画成什么了?

  (示范添画——老鼠)

  三、课堂作业

  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对自己拓印出来的树叶进行添改。动作快的同学也可以重新拓印一张,再添画。

  (教师巡堂,指导,并抽取优秀作品点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拓印中干印的简单步骤及方法,同学们可以回家后,运用这个方法,去拓印一些别的表面粗糙的物品,然后添画成有趣的作品。

  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

  下课后请小组长收齐本组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1课彩球滚滚是一节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课,是利用身边的旧报纸、彩纸制作成彩球后进行抛投、拼摆、堆积等有趣的游戏。彩球滚滚学习活动的展开首先以个体制作彩球为基础,再通过彩球滚滚集体游戏体验立体造型和组合造型的乐趣与愉悦。

  学生已基本接触过表现圆的平面作业,对本课彩球滚滚制作立体的圆球将更感兴趣,基本能完成制作,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游戏。

  二、教学目标

  1、团搓制作一个接近圆形的报纸球。

  2、运用撕贴或绘画等方法,将报纸球美化制作成彩球。

  3、以“彩球”为媒介,进行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活动,体验相互协作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因考虑到制作的难度,教学环节将呈现三个梯度:

  1.圆球基本形体的制作。

  2.装饰美化,培养求异思维。

  3.以球为点进行堆积、拼摆的组合造型游戏。

  前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可在室内进行,后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在室外进行。

  教学设计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

  四、教学过程:

  第l课时

  ①探究质疑

  玩击鼓传球的游戏,猜猜彩球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②寻求解答

  学生拆纸球,积极思考并自学制作方法。

  ③提供参考

  教师或学生示范制作彩球:将废报纸揉成团稍微浸湿,用力搓成球形,撕一些小块的报纸刷上浆糊并贴满纸球的`表面,直至整个表面变光滑。

  ④巩固制作

  学生制作报纸球,教师辅导。

  第2课时

  ⑤提供指导

  学生积极讨论装饰美化的方法,教师呈现多种范品以供参考:用彩色纸块(条)拼贴彩球;用单色纸粘贴球面后添画成具象物;用颜料涂绘的彩球等。

  ⑥创造表现

  学生继续完善制作,把报纸球装饰成彩球。

  ⑦拓展交流

  带学生到室外用彩球玩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精致、美观的彩球,相互协作玩游戏。

  五、教学建议

  1、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教学计划,改变课时目标进行教学设计:l课时内容为制作彩球,引导学生用彩纸直接粘在揉皱的纸团上(制作难度提高)。2课时内容为游戏体验活动。

  2、在彩球制作中,如用两张废报纸搓团,应叠在一起搓,避免纸球分裂不易粘合的现象发生。用于装饰的纸片不宜过厚,否则会给操作带来困难。

  3、室外活动的组织可灵活处理,抛玩彩球时,学生可以自由活动或集体活动,拼摆或堆叠彩球却必须靠集体的智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到活动本义的引申,使学生在造型活动中既感到轻松愉悦又体会到拼摆或堆叠活动包涵的学习意义。

小学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发展阶段:

  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画面交流:

  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

  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布置作业: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小学美术教案4

  一、课时: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可爱的娃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制作能力,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发挥想象力。

  四、难点:

  使学生制作出较有特色,有新意的娃娃。

  五、教具:

  课件、彩色纸、剪刀、胶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一个个用塑料袋做成的可爱的娃娃在蓝蓝的天空中一飘一飘的,并伴随着欢快的背景音乐。提问学生:这些娃娃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把课件中的娃娃放大给学生看,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观察。)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整;是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在塑料袋上拼贴成娃娃的脸,然后,再往塑料袋时吹满气,用绳子扎起来,牵着绳子跑,就成了“会飞的娃娃”。今天,我们就来做这种“会飞的娃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把娃娃做成什么样子会比较可爱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娃娃的脸做成各种各样的,如;人物、动物、怪物、其它等。老师这里有些图片姿料,我们来欣赏。

  2、播放课件中的'图片资料给学生看;点击“人物”,出现小女孩、小男孩的各种头部形象;点击“动物”,出现熊猫、小狗、小兔等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指出制作娃娃时,主要注意五官、发型的装饰。

  3、教师示范制作技巧:

  (1)注意色彩深浅的搭配,使色彩搭配出较好的效果(课件演示)。

  (2)剪贴两只大小形状相同的五官时,如眼睛、耳朵时,可以把彩纸对折剪,一次剪两只。

  (3)做小女孩的头发时,把彩色纸剪成一条一条的,再用铅笔卷一卷,就有卷发的效果。

  (二)布置作业:做一个可爱的娃娃。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三)课堂小结。

  第二节:

  (一)表扬上节课作业中构想较好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去制作。并宣布做完后,在课堂的后十五分钟带学生去操场体会娃娃飞起业的感觉。

  (二)学生继续作业,教师辅导,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材料,尽量使制作效果更好。

  (三)学生制作好后,教学生吹气、扎紧,使绳子留下一段能用手牵起来的长度。

  (四)总结学生制作情况,并指出我们待会就要走出教室到操场去放飞娃娃了,大家注意在玩的时候,要多保护环境卫生,不能乱扔,玩完后要带回教室。

  (五)在下课前十五分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心尽情地体验娃娃飞起来的快乐,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与学生探讨娃娃会飞的原因,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科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做一个可爱的娃娃。

  七、板书设计:

  会飞的娃娃

  人物怪物、动物、 其它

  八、教学后记: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案5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结束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是如何为孩子解除疑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结合我园自治区级课题“家庭、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共同优化幼儿成长环境的模式探索”研究和幼儿发展的迫切需要考虑,我们针对过去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展了“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各项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在预设主题活动中我们有了《参观小学》的活动,但是原来的设计没有幼儿比较和记录的内容,讲述生成的过程。 (例如此活动的生成过程:听到参观完小学后在卫生间谈论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并且有很多幼儿加入 ,说到激动处有些幼儿孩子还在用手比划甚至画了起来…….由此,生成新的活动由原来的参观简单了解到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有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和讲述的方法,学习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2、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整理文具,建立对小学初步的感性认识。

  3、 激发幼儿想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经验。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是哪儿?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请幼儿讲述参观小学后的发现,并指导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调查表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

  ①师:“我们也参观了小学,现在请你来说说你参观小学后新发现。”(幼儿轮流表述,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②“小朋友说了很多有关小学的情况,那我们拿出调查表,把你记录到的情况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幼儿相互交流表述,教师加以引导)

  3、游戏:对对碰。

  师:“大家说了很多幼儿园与小学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对对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什么呀?就是刚才大家找到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的地方。”。

  二、教师引导幼儿按有关时间、环境、教师、学生类的,分组交流、比较、记录、汇报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分组记录、汇报。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不同,那我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大表上。每6人一组,每组自选一个记录员,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桌上的标志再记录。”(幼儿自由分组记录)

  2、请每组的代表讲述这一组的记录情况,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有没说到的地方可以加以补充。

  3、教师总结幼儿园与小学的相同之处,指导幼儿与听课教师互动,增加幼儿自己的信息量。

  师:“大家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那我们去问问她们对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4、幼儿讲述自己得到的建议。

  三、整理小书包。

  师:“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让我们像小学生一样去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背上小书包跟王老师一块走出活动室。”

小学美术教案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用不同的分割方式将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向日葵。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并能耐心地进行创作活动。

  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蜡笔、剪刀等。

  2.自制纸杯花(向日葵)

  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随着背景图片,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小朋友你们要说什么呢?向日葵你好!

  二、出谜语引出主题:

  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

  三、出示纸杯: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用过这样的纸杯吧。那么,喝完水后你会怎样处理它?(扔掉)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你看小纸杯多伤心呐!它觉得自己还有用处呢。我们小朋友帮忙想一想:用过的纸杯还能做什么呢?

  (2)幼儿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师:看,老师把纸杯变成了绿色礼品,是什么呀?(出示实物向日葵)二、鼓励幼儿探索向日葵的制作方法。

  1.纸杯花又环保,又漂亮,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用了哪些材料?

  2.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教师示范)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幼儿尝试不同的分割方式,制作向日葵。

  做好了。剪完的小朋友拿出水彩笔,就可以给向日葵进行装饰了。

  1.提出要求:先用剪刀从杯口往下剪,要是直线,一直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接着把剪好的花瓣向外翻,后涂色,然后画花心。

  2.幼儿探讨、操作。(放音乐背景)

  四、展示评价

  1.时间到,每个小组举起你的作品,没做完也没关系,让大家看看你的设计。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旧的物品利用起来,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你们真棒!小小的纸杯还有许多用处,下次我们把它制作成更多的绿色礼品送给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做环保小卫士,好吗?

小学美术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折纸动物是一节集折、剪、撕、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折纸动物用两条纸条分别折压后粘拼出动物的形态,并通过剪、贴和添画进一步突出动物的形象特点。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3课 折纸动物

  学生曾经学习过折纸,认识基本的折纸图示,折纸动物所以一般都能通过自己识图来制作。学生通过对一些动物身体比例的了解、把握,折出不同的动物形象,教材上的范图也能给学生一定的启示。折纸动物如将马儿的脖子加长,身子缩短就变成长颈鹿的基形等等。所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形体比例的特点折出动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折叠粘拼出动物的大形后,动物的嘴、耳可用剪的方法,动物身上的花纹、皮毛既可画又可以撕贴,可以不受动物本身的花纹、色彩的束缚,自由地选择色彩、添画花纹。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挂历纸、包装纸上的色彩和花纹来完成作业。

  本课制作方法简单,难度不大,但留给学生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却很大。

  二、教学目标

  掌握折纸动物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学会把握动物的比例及外形特点。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三、教学设计

  本课折纸动物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发现探究问题的讨论,再到寻求解决的方法,创造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不断地交流、寻找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了便于学生讨论和活动的开展,可将课桌摆成四个圆圈,学生分四组围坐在周围。课前应制作CAI,它既能将各种动物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又能直观地分析动物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学生创作成功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激趣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指导实践——创新探索——交流评论——游戏活动

  激趣导入这一过程中,教师快速折出不同的动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看书上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叠方法,试折出马儿。接着再寻找规律:折动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头、脖子、身子、四足的长度、宽度的大致比例关系。

  在观察分析这_阶段,利用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师生共同分析它们身体的比例特征。随着学生的总结,将动物图片用阴影的形式把各部分大的形体比例概括出来。接着欣赏教材中通过剪、撕、贴、画几种方法装饰出来的动物,了解多种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实践。

  接着学生巧妙地利用各种纸张的花纹、色彩,将喜欢的动物折出来,并把问题提出来,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评价环节中各组学生把做好的动物摆在桌上,大家自由地走动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时,每组把前一节课做的小树摆出来,还可以做些小草、石头等,再把动物放进去,玩一玩“森林王国”的游戏。教学中还应注意渗透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作业要求:

  每位学生先折出一匹马,再运用这种折叠方法自己折出一个动物形象,并且完成其中一个的添画装饰。

  四、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学习折叠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折出不同的动物为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以添画装饰和游戏为主要内容。

  注意不要选过于软的纸,以免折出的动物立不起来。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自然界与绘画作品中色彩比例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变化和统一的知识,在配色练习中,逐步掌握对比色的运用及色彩搭配比例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将色彩搭配比例知识富有创意地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

  教学实施建议:

  (一)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对比强烈的优秀绘画作品。

  (二)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大师的优秀绘画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交流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色彩处理的特点。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解读和理解优秀绘画作品中色彩对比运用表现手法。

  让学生进行尝试,设计一幅招贴画或贺卡,强调色彩对比运用多与少的表现手法。

  2、发展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主题突出、视觉鲜明的.效果。指导他们运用色彩多与少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使画面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表现出富有诗意的或鲜明的画面效果。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根据贺卡的主体配置相应的色调。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现手法使主题鲜明。

小学美术教案9

  一、教学课题:纸板画

  二、教学课时:3*4=12课时 任课教师:

  三、教学重点:几种纸版画的制作(吹塑纸版画、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以前的学生作业

  五、教学过程:

  什么是纸版画 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

  纸版画的特点与作用 纸版画的印刷(拓印)方法 制作纸版画的工具、材料 藏书票与贺卡的制作 纸版画的制作步骤 纸版画欣赏

  一、什么是纸版画

  纸版画是版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用不同的纸版,经过剪、贴、撕、刻、揉、压等方法制成底版,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画,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效果独特,是一种成本最低廉、最容易掌握的版画种类。

  二、制作纸版画的工具、材料

  1、 笔等(作制版用)胶滚、刮 刀、玻耽木蘑菇、瓶盖、喷壶等(作印刷用)

  2、常用的材料有:卡 纸、白版纸、吹塑纸、瓦楞纸、蜡光纸、宣纸、过滤纸、 皮纸。棉线、乳胶、胶版油 墨、颜料(水粉、水彩、国画颜料)等等

  三、纸版画的制作步骤

  1起槁

  首先选择自己熟悉和喜爱的题材创作画稿,创作的草槁要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时方可定槁。

  2制作底版

  画稿完成后要制作底版,这里盲一个转版的过程,转版可用复写纸将画稿分别转印到底版和分解版上,也可以用复印机将画稿复印一两份分别贴在底版和分解版上,如果画槁上有左右关系,要用画稿的反面来转稿,将转印好的分解版,按需要分别剪开,再拼贴到底版上,形成不同厚度的待印刷的底版。

  3.拓印

  在底版上均匀滚上油墨,盖上印纸,仔细磨拓;或将印纸一边用镇纸等工具固定, 揭开另一边印纸,分别在底版上涂色,盖上印纸用瓶盖或手用力磨印,将颜料转印到印纸上,直到完成。

  四、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

  1、刻线法

  用圆珠笔或自制不同粗细的硬笔(竹笔),依照画稿的线条,在纸版(或吹塑纸 版)上刻下凹痕,也可根据需要将局部点凹下去,滚上油墨,因刻凹下去的点和线不着 墨,拓印后成为白色的点和线,产生阴刻的画面效果。刻凹时用力要均匀、有力,但不要将纸版刻穿。

  2、拼贴法

  将画稿分别转印到两块纸版上,一块做印刷底版用,可保留画稿的完整轮廓线;另 一块分别转印各个需要剪贴的部分,然后用剪刀一一剪下,徐上乳胶贴在印有完整画稿的底版上,粘贴时要由大到小,由下到上一层层拼贴形成高低不平的,错落有致的待印底版,拓印后黑、白、灰层次丰富,效果独特。

  3、贴线法

  将需要出现线条的部位涂上乳胶;再将棉线也涂上乳胶小心地粘贴在底版上,贴有棉线的凸起线条,滚上油墨后就出现非常清晰的线条。注意线条贴好后,一定要用乳胶封一下,以免拓印时会将棉线剥离底版。

  4、撕纸法

  用到刀在底版上将需要撕薄的部位,沿边线轻轻刻划,然后用刀尖挑起纸的一角,小心地把它撕掉一至两层,大块空白处可用手去撕,经过撕剥的底版,表面深浅下一,拓印以后便会产生一种有深有浅,有虚有实的特殊肌理效果。

  5、揉纸法

  将吹塑纸、牛皮纸、铜版纸、较厚的铅画纸,用力揉皱或卷压、折叠后再轻揉,然后展开压平。按照画稿的要求剪下或刻下需要的形状,也可以作为整张底版纸,用胶水粘贴到底版上,拓印后能产生一种天然的纹理。如果需要整个背景呈现类似大理石纹佯的效果,可以将吹塑纸、牛皮纸、铜版纸、较厚的铅画纸揉皱后,贴在整张底版上,然 后再在上面粘贴其它的纸版囹样,或套印需要表现的主体形象。

  6.折纸法

  用折纸的方法,将纸折叠成所需要表现的抽象图样,折叠的部分可形成一至两层的厚度,粘贴到底版上,可与其它图样组合拼贴在底版上,印出来的效果也非常奇特。

  7、实物拼贴法

  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瓦楞纸、粗纹布、纱布、毛线、墙纸、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拓印后就会产生不同肌理的画面。

  8.综合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方法,将纸版画的刻线、拼贴、贴线、撕纸、揉纸、折纸及实物拼贴等技法,分别综合运用在同一底版上,可表现更为丰富、奇特的画面效果。

  六、纸版画的印刷(拓印)方法

  拓印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后效果,一定要掌握好拓印的技巧,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拓印可分油印和水印两类,各类都有多种表现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拓印方法。

  1单色印

  先用刮刀将油墨挑出放在玻璃板或胶合板上。 用胶滚滚匀。所用的油墨不宜太干稠,否则会拉破印纸或损坏画面。 将调好滚匀的油墨,用胶滚均匀地滚在底版上,然后将印纸平铺在底版上,轻轻抹平,复上一层报纸,用木蘑菇或瓶盖一处下漏地轻轻磨擦,在磨印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揭开一角看看,发现未全部印清楚的地方,可复上印纸再稍用力压磨,局部 细小的部位可用指甲盖来磨擦;如发现油墨不够。可适当补加油墨,经反复仔细磨擦,然后小心揭开,一张单色油印作品就印好了。

  2、分版套色印

  按照画稿分色的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印主体形象的主版。先将副版滚上油墨进行拓印,底色印好后待油墨完全干透,再把主版套印上去,这样一块版一块版分别印,就完成了套色油印。套色油印要在印版的边角做上标记,在印纸上也要做上标记,这样可保证套色准确。套色油印一般先印淡色版,后印深色版,最后印主版。

  3.拼版套色印

  先制作底包板并滚上调好颜色的油墨,再将主体形象版滚上另一种颜色,然后小心地将主体形象版放在底色版上,盖上印纸,一道进行磨印。这样两块版拼在一起拓印,简称拼版套色油印,这种方法很适合制作简单的套色油印作品。

  4、套色水印

  运用水彩、国画颜料可以进行多种颜色套印的套色水印。套印前,先用喷壶把盖在印版上的宜纸或过滤纸喷湿,揭开一部分印纸,在底版上需要印色的地方分别涂上颜色,轻轻盖上印纸,再覆上一层报纸,用木蘑菇或瓶盖轻轻地在报纸上磨印。一种颜色印好后,再印另一种颜色,这样反复着色,反复磨印,一张多套色的水印纸版画就完成了。在水印过程中,颜色不能一次印得根深,可以分二次、三次着色、磨印,逐步达到所需要的深度。在印的过程中,如发现印纸变干,要及时喷湿再印

  5、纸版或吹塑纸粉印

  粉印是用水粉画颜料、毛笔或底纹笔将颜料平涂在底版上,再用深色印纸印出来的画,具体方法是:用圆珠笔或自制不同粗细的便笔、竹笔在吹塑纸(版)上用近似篆刻中阴到的方法,刻划需要表现的内容,呈凹下去的点、线、面(以粗细将深色印纸覆盖在刻好凹痕的底版上,并用票夹将一端固定。(印纸以黑色为好,印制的黑纸要事先刷仔,即在 墨汁中加入部分深色水粉画颜料,调匀后用底纹笔或刷子,均匀地刷在稍厚的纸上待用。)揭开部分印纸,用笔将水粉画颜料分别平涂在底版所需表现的画

  面上,盖上印纸,用手在印纸背面磨印,将颜色转印到深色印纸上。印好一块颜色,再印另一块颜色,这样逐块涂色、反复磨印,直到画面印满意为止。

  粉印是在同一块底版上,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印制,在涂色时可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画面所有需要用这种颜色着色的部位一一涂好、印好后,再换第二种颜色,以此类推。这样可以减少洗笔、换笔,提高印制速度;也可锻炼儿童对色彩的分辨、组合的能力。

  粉印除平涂外,亦可叠印,即先印一种颜色,稍后,待半干不干时,将另一种颜色叠印上去,经磨印后画面局部成斑剥状态,隐隐透露原有色彩,肌理效果奇特.

  6、纸版染色

  利用油墨和水色不相融合的原理,在单色油印的纸版画上,用毛笔蘸水彩或国画颜料分别着色,使画面产生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

  需要染色的纸版画,印纸最好用宣纸或过滤纸,因为在宣纸和过滤纸上着色比较方便,晕染后的效果也特别好,正是这样,所以在染色时一定要仔细、耐心,特别是在染底色时,要注意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衔接,否则会影响画面最后的色彩效果。

  七、藏书票与贺卡的制作

  藏书票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可供欣赏的袖珍艺术品,是为藏书而设计,供藏书者使用的一种小型版画作品。

  藏书票由画面和文字组成,票面尺寸一般不超过8公分,在设计书票时应标明票主即“××藏书”的内容。国际通用藏书票文字EX一LIBRls即“我的藏书画面力求简洁、精美,为起到装饰书籍的审美效果,可选择风景、人物、花鸟、花卉、动物、建筑等等;票面形式多样,长、方、圆均可。

  贺卡是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份有意义的礼物。每逢佳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师长,送去一份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由衷的祝愿,以传达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师长的敬意,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

  贺卡的种类很多,有贺年卡、尊师卡、生日卡、心意卡等。设计的大小一般以不超过32K大小为好。贺卡的设计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面精美1二是要写上对赠送对象寄托的希望与美好的祝词,不要忘掉年号,如“1996”或:,一九九五”字样。如果用12生肖来设计贺卡的画面,祝伺也要考虑生肖的内容,要与画面相统一。

  贺卡和藏书票的制作均可采用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不过因为贺卡和藏书票中的画面较小,因此设计画面时要考虑制作上的方便,在技法的选择上要考虑印制后的艺术效果,总之要胆大心细,才能制作出一份精美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藏书票和贺卡。自制藏书票和贺卡,能培养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

  教具: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学具: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

  (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

  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想象创造。)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

  (体验成功。)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展的规律,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小学美术教案11

  一、教材城市灵光分析

  城市灵光从秦长城、明清故宫到现代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城市灵光由古至今,建筑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艺术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城市灵光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城市灵光同时,建筑的风格特点、外形结构也随着人类政治、经济的变迁与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建筑是综合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建筑的艺术美不仅表现为单纯的视觉意义上的形式美,同时也蕴涵着精神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功能美。在矗立着一座座钢筋森林的现代城市之中,优秀的建筑更是成为其标志甚至象征。本课以“城市灵光”为题,围绕城市标志性建筑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画自己喜欢的建筑以及制作和设计建筑模型,在让学生了解身边建筑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材城市灵光以建筑图片欣赏入手,主图为香港繁华的夜景,其中高高矗立的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主图下方的另一图片为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提到东方明珠,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上海,它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本课通过这两张图片将学生带入一种美的艺术情境,充分感受到城市标志性建筑中所蕴涵的视觉审美特点和特有的魅力,初步了解其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建筑的真正原因。

  本单元城市灵光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课外调查,了解身边城市的哪些建筑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及时记录自己喜爱的建筑的造型特点,并结合课外调查,画一画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活动二”是让学生选择身边合适的纸材,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活动安排体现了“看看——画画——做做”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身边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设计和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在活动的同时感受城市建设的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作为一个新时代接班人建设祖国、美化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

  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建立在广泛的美术文化背景之上,重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课外调查实践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表现,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安排:

  “活动一”:课前准备——欣赏感受——绘画体验——交流感悟。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课外调查实践活动,了解本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并做好相应的调查记录。

  教学时可从欣赏繁华的香港夜景和雾色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文明气息,以及体验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微妙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银行大厦和东方明珠电视塔做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并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所调查了解到的知识,从功能和形式两个方面分小组交流、分析这两座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也可安排学生直接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或自己喜爱的建筑,交流调查实践心得。

  在对城市标志性建筑有了一定见解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所画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构想,同时,教师可进行简略的绘画技术的相关指导。

  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学习成果。

  “活动二”:课前准备——欣赏激趣——自主制作——拓展延伸。

  课前可让学生寻找合适的纸材,一般质地较硬但又易于折压的纸是最佳的选择,如:皮纹纸、厚的牛皮纸等等。另还应准备好相应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一类。

  教学活动可由欣赏已经完成好的建筑模型导入,分析建筑有哪些基本型以及作品是如何来体现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的,思考制作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步骤,为学生的创作环节做好充分的思维引导和技术指导。

  学生的制作活动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选择合适的纸张,兼顾色彩的搭配,尝试分工合作。完成后可安排将各组的作品集中起来组合成建筑群或者微观城市模型,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长久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环节可从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来展开讨论,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选择

  本课将欣赏和创作融为一体,并结合了一定的课后调查实践艏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并成立本地标志性建筑调查活动小组,课后还可以举办“展望未来城市”、“我是小小建筑设计师”等小型的建筑模型展示活动,邀请其他班的同学一起来观看展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立志肩负起作为一个新时代接班人建设祖国、美化家园的历史重任。

  五、教学建议

  1.“活动一”的欣赏感受环节,教师可课前将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集中制作成多媒体或投影片,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对建筑的设计思想、风格特点、外形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活动二”可以从制作材料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来进行创作,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制作中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不浪费、不毛躁的好习惯,使用剪刀、刀片等利器时注意安全,工具和材料应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

  4.可在课后或课堂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针对“学习屋”的提示展开小型的讨论会,交流归纳一下影响建筑成为标志性建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谈谈对这些因素会产生哪些具体影响的看法,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小学美术教案12

  课题:中国山水画练习

  课时:一课时

  课型:单一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通过对树、山石、水和云画法德分别讲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国的笔墨功夫,了解中国画用笔用墨技巧的丰富变化,了解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打好山水画造型基础,不断提高笔墨技法的表现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讲解山水画学习的步骤和程序,指导学生临摹,后写生在创作三个重点步骤开展学习真正掌握山水画学习的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所了解有所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动的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特点,对树、山石、

  水和云的画法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难点: 树的力度和云的缭绕。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示范、互动

  2、学法:欣赏、练习、互动

  教具准备:教材、范画、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笔、墨、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常规)

  二、 引入新课:

  三、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中国山水画练习(演示课题:中国山水画练习),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了解和练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山水画有个基本的认识。

  四、 讲授新课: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都有一个基本功的训练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功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如笔墨技法,画理画论,造型能力,构图法则,透视原理,色彩规律,练习创作,生活积累以及艺术修养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基本功的训练范围。但是从山水画的特点来看,基本功作为一种手段,首要问题还是造型能力的培养和笔墨表现力的掌握,这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造型是通过笔墨来实现的,笔墨离开了造型就没有了意义,充其量只是笔墨游戏而已,打好了山水造型基础,不断提高笔墨技法的表现力,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绘画源于生活的道理。

  一、 树的画法:

  树是山水画的主要成分,所以先从画树讲起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24页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此画以枯而见润

  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借用简净而清淡的画面,既反映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意境。

  1、25页的赵—的'《江行初雪图》,这幅是卷画,江边渔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纷飞,渔家之艰辛,描述殆尽,岸上旅客攒行长村雪堤,人驴面目略具苦寒艰辛之色,通幅淡墨渍染绢地,再洒白色的粉为雪,寒林枯木皆中锋圆笔,树干以干笔皴染,大似后人皴出,自具阴阳相背。

  树的技法讲解、演示:

  (1)树干:在自然界中,不同类型的的树木,它们的枝、干、叶的生长形态各不相同,首先,请同学们观察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

  树的画法可分为“鹿角式”和“蟹爪式”。

  (演示文字:鹿角式、蟹爪式)

  然后再以教材为参考,向同学们讲解画树干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要点和难点。

  (2)教师示范树干的画法:

  教师示范时,要具体分解开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边看演示边归纳,整个演示过程中,教师要用熟练而准确的笔墨技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演示这一环节上来,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强烈的刺激他们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作画热情。

  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花枯燥为有趣的方法,向学生逐一剖析如何识别纸性,如何用笔,笔含水含墨含色,用什么样的笔法表现树干的挺拔有力,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逐步领略中国画作画的一般要领和法则,领悟工具材料的性能及基础技法的运用,树立起学好中国画的信心。

  (3)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种类:单叶、夹叶(演示文字:单叶、夹叶)

  教师演示范画,让学生了解单叶和夹叶的区别及它们各自的画法。

  (4)教师示范树的画法:

  (例:松树的画法、柳树的画法) 树干——树叶——染色

  二 山石的画法:

  山水画家有句老话叫“石分三面”,说山石是立体的。

  画山石的步骤:勾——皴——染——点

  皴法:披麻皴,斧劈皴,两点皴,荷叶皴

  (演示文字:勾——皴——染——点

  皴法:披麻皴、斧劈皴,两点皴,荷叶皴)

  这四个阶段在具体运用时,不是机械的进行,每染一次,原来的轮廓线被冲淡了,这时需用较浓一些的墨再勾,皴一次,重复勾皴时,不是完全按照原来的轮廓线来描,而是有重点的勾,皴。

  三 水和云的画法: 山无水不秀,景无云不深

  1、水的画法:

  江河湖海、流泉瀑布由于面积和流速的不同,形成千变万化的形态,表现方法也各不一样。

  海水波涛汹涌,面机广大,采用线勾波纹而后渍染。

  湖水,河水除勾波纹表现涟漪外还可以用只渲染不勾线,或者用空白来表现平静的水

  流泉瀑布形态变化多,一般采用画石托水的办法表现,把两边的山石认真刻画,用以衬托流水的形态和虚实,必要时用线勾出水流的动态,重视水石的关系。

  云雾画法:

  1、画云雾一般采用勾染和烘托的方法。

  (演示文字:勾染、烘托)

  勾染:用淡墨或淡色勾出云的形态,然后淡淡渲染。

  烘托:处理四周景物的隐显虚实及边缘。

  教师示范云雾的画法

  五、 课堂临摹:

  提出作业要求,指导学生作业练习:

  展示范画,让同学们以书或范画为参考进行临摹。

  然后再临摹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

  五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的组成有了一个基本认识,能较好的临摹及初步创作这些山水画的组成部分,这节课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作业也完成的比较好。

小学美术教案1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温馨提示:注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1 备注

  教学目标:1.能描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2.能说明自己预测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理由。

  3.根据实际生活或学习需要设计一个机器人。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机器人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机器人玩具、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交流玩具,玩一玩。

  2. 出示智能小狗玩具,进行演示。

  3. 大家觉得这个玩具朋友怎么样?其实,这个智能小狗就是一个小型的机器人,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4. 谁来简单说说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机器人?

  二、认识机器人

  1.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个国家制造出来的吗?(美国)

  2.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并简单介绍。

  3.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

  4.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它是人类的好帮手。)

  5.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6.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军事、勘探、医学、太空、日常生活等。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7.机器人是不是只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没有消极的影响呢? (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也会带来战争,工厂裁员,机器人伤人等问题。)

  三.智能机器人

  1.在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中,有一类非常高级的机器人,那就是——智能机器人。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弹智能机器人他用三个轮子当脚,用摄像机当眼睛,头上有天线,还有触角,样子十分可爱。它由大型电脑控制,人通过电传打字机向他发号施令厚,他便完成任务。

  2.你还有那些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资料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3.小结:近几年来,机器人取得飞速发展,引起世人的关注。在生产和生活 2 备注

  等方面,特别是在危险和极限环境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代替人

  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

  四、自主表现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机器人呢?

  2.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设计一种新式的与众不同的机器人,也可在原

  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机器人。

  3.学生自由想象,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自评:说说自己的创造意图。

  2.互评:“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教学过程 :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 :

  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2、(1) 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

  (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

  (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

  (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

  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

  ②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

  板书设计 :

  1、摆一摆

  2、描一描

  手形画

  3、想一想

  4、添一添

小学美术教案15

  《巧用肌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湘教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7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划分为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肌理,学习拓印肌理,创作肌理画,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三、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学会体会,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认知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肌理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并能使学生掌握拓印法的创作技法。

  难点,运用肌理丰富绘画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质地的物体表面,所呈现出的不同肌理及规则和变化,丰富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并产生有趣的想象,从而创作肌理画。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程视频、作业纸、树叶、油画棒、彩铅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课程开始前先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猜一猜老师带来的两个物体树叶和石头,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学习内容认识肌理,创作肌理,运用肌理。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肌理的定义,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我们的脚印、手印、指纹都是肌理。肌理又被引申为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并展示有关肌理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

  2、小组讨论,并请学生回答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教室内,有什么可以成为肌理创作的实物,教师加以引导总结。

  3、讲授获得肌理常用的方法——拓印法。通过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拓印法的合适的创作工具是油画棒和铅笔。并总结出拓印法的第一个优点,形体准确。

  4、播放微课程,讲授拓印法的具体拓印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微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肌理进行联想创作,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微课程播放结束后老师提问。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总结出拓印法的第二个优点,快速。

  5、图片欣赏运用拓印法创作的'肌理画,给学生以创作启发。

  (三)学生创作练习

  根据自己现有的绘画工具,创作一副肌理画,小组内绘画工具实现共享。本环节让学生自己创造性的练习,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时,老师巡回指导,使每个学生真正掌握拓印法的技法,并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使更多学生得到启发。

  (四)学生作品展示

  创作结束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用三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做到如下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指出不足,帮助完善提高。

  (五)课堂拓展

  本环节讲授除了拓印法之外,常见的几种获得肌理的方法,压印法、吹彩法、手绘法和泼洒法,这几种方法作为了解欣赏,拓展学生思路。

  (六)课堂总结

  以老舍的《猫》中的“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美丽的肌理随时在我们身边,需要大家有双发现美丽的眼睛。

  总结本课所学重点,要求学生课下练习巩固所学。板书设计

  巧用肌理

  拓印法

  工具:油画棒、铅笔优点:形体准确、快速

  第5篇:【精品】【精品】苏教版小学美术四上《第18课适合纹样》word教案 (4)

  适合纹样

  课型:设计?应用

  /

  造型?表现

  课题:苏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课>

  执教者: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冯蓉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到“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两个学习领域,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花头花叶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掌握了一些图案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能用对称和均衡的规则设计简单的图纹。适合纹样是在此基础上推出的新概念,以巩固加强对图案的认识,并结合生活中的体验,感受适合纹样的生命力和实用性,为今后学习工艺设计奠定基础。

  《适合纹样》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导入阶段用直接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在发展阶段,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借助多媒体展示图案作品,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了解在图案设计中由自然形态向装饰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学生尝试设计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学生在掌握了设计原理的基础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从而感受到图案的丰富表现力,积极投入到创作过程中。在小结时,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技能和审美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自己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2.情感领域:通过欣赏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的审美能力。

  3.操作领域:能够运用适合纹样的设计原理,采用多种材料和工

  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适合纹样要与特定的形状相适应,设计完整,布局匀称。

  建议教时:

  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等工具。

  学生:多种绘画工具、彩纸、剪刀、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买了个圆形的盘子,你们觉得好看吗?(白色的,太单调)

  谁能想个办法帮我把它变得好看点吗?(画画、剪贴)

  2.听说我们班同学的剪纸挺棒的,有谁愿意帮我剪一个吗?(学生剪纸)

  3.比较学生作品:谁剪的图案最适合盘子?

  4.为什么有的合适,有的不太合适?(因为盘子是圆形的,所以外形为圆形的图案最适合它)

  5.揭题:象这种适合于一定边框形状中的图案纹样就叫做——适合纹样。

  二、欣赏感知

  1.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可以装饰盘子以外,还可以用它装饰其它地方,想一想:你平时在哪儿见过适合纹样?(学生回答)

  2.老师这里有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课件)

  教师分别讲解:1.碗2.糕点3.菜肴4.包5.布6.故宫7.地面8.玉器9.中国结

  3.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艺术家们设计出的适合纹样:(出示课件)

  a.这两个图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外形都是方的。

  不同点:一个是两边对称,另一个两边不对称(均衡)。

  b.归纳总结:适合纹样的结构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均衡型两大类。对称型图案两边相应部分形状相同,颜色相同,显得整齐稳重。均衡型图案则不需要互相对应,颜色随意,显得自由灵活。另外还有向心式,离心式以及螺旋式等不同形式。

  4.学生互动,讨论研究: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然后讨论一下: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可以表现哪些题材?(植物、动物、人物)

  三、引导创作

  1.欣赏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我们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也想来设计一个适合纹样,但是在创作之前,还需要弄清它的制作步骤:

  a.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外形,适合纹样的外形大多以几何图形为主,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菱形、梯形等等。也有一些其它的图形,如:心形、扇形、花瓣形等。

  b.然后在这个形状中画出骨架线。

  c.接着画出图案的外部轮廓。

  d.最后涂上颜色。

  2.这只是绘制的方法,老师这里还搜集了一些其他同学的作品,大家想不想看一看,他们都有哪些奇思妙想?(欣赏课件:学生作品)

  3.欣赏了这些作品以后,你们还能想到利用哪些方法和材料来设

  计?(泥塑、彩纸剪贴、实物拼贴等)

  四、创作实践

  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班内竞赛:分四个小组进行设计,每组六人,看哪一组同学的作品完成的最快、最好、最多。

  选择绘画的同学坐到第一组;选择彩纸剪贴的同学坐到第二组;选择泥塑的同学坐到第三组;选择实物拼贴的同学坐到第四组。

  作业要求:纹样与所选外形相适应,图案完整,布局均匀,色彩协调。

  五、作品展示、评价

  1.大黑板和展示台出示学生作品。

  2.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a.你是怎样设计的?

  b.哪一幅作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c.还可以有哪些改进?

  d.你觉得自己的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装饰什么?

  七.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了解了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掌握了一些适合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同学们设计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适合纹样。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用它来装点美化你的生活环境,和你的家人共同分享你所创造出的美。

  八、收拾整理

  请学生将自己的工具材料收好,有用的收起来,没用的扔进纸篓或包好带走。

  第6篇:【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2课巧用瓶盖》word教案

  废旧瓶子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地、不同的色彩,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制作成别致、美观、有趣的实用装饰品。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欣赏、探索、创作、表现和评价,从而使学生认识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美。

  本课通过欣赏了解装饰瓶制作的一般方法。分析瓶子的自身结构。采用游戏的方式把范作“变出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并根据材料分类讲授“缠绕法”、“拼贴法”等制作方法。在欣赏范作时,在精美范作的基础上,特意加入“糟糕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什么呀!我能做的比这个更好!”

  在分组创作时,学生们相互学习,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发创造了创作了具有个性的瓶子装饰品。这装饰瓶色彩很漂亮,有的品味很独特,还有的看起来很不像样,却体现了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创意,我也给予了很多鼓励。在辅导过程中,将个别学生的好方法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虚心学习的意义。课堂上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

  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把学生的作品统一摆放在讲台上,学生集体欣赏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创意和思想的碰撞。让他们找一找优秀的作品,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将欣赏评价变得生活化,让他们体验到友谊和竞争。

  在课堂小结时,展示设计师的废旧瓶子再利用的创意,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带着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美、创造美,就可以把更多普通的东西变成更多美丽的艺术品,起到了课堂的延伸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教案01-0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7-31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6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4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

小学美术教案06-12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