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2 16:29:5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四字格下面的双横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利用学过的古诗《画》导出课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l)读准“板、弹、恳”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划、救、串”的间架结构以及笔顺,指导书写练习。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明: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前提】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观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说明:从图入手,使学生从画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①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②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弹炸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

  水兵,坐上小船驶向岸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③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

  什么?

  (3)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以词义贯穿句义。①图文结合,形象理解词语:“不服气、救起、生气”等。可以教学生看插图解释“生气”、“救起”,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气”,变抽象为形象。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时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嫉妒心;“一个个”读时语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说明:本课的插图再现了卡佳针对“我”在校园的一块黑板上画的两幅画而作的修改图画。这里图文对照,一方面示范了图文结合方式的多样性,既有从图到文的顺向结合,又有从文到图的逆向结合,还有图文同步进行的双向结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学方法更趋炎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可操作性,克服了图文结合的笼统性、肓目性。】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②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说明:教学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独立阅读、思考、批注、钻研、揣摩、质疑、切磋,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2.复述故事:指名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看图简要地解说课文内容。

  【说明:运用朗读表演,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知、玩味课文内容。读熟了,文章的语言就进入到了学生的语言里。通过读,可以吸收、咀嚼、消化文章中的种种表达方法,将文章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语言储备。】

  3.续编故事,发展思维:卡佳看到“我”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说明:教学中续编故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注意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表情怎样,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动,为学习描写人物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入新课

  有一天,森林里举办拔河比赛,小动物都跑去看比赛,比赛完了,小动物们纷纷回家了。可是,有一只小鸭子看完比赛却迷路了,天渐渐黑了,怎样才能找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呢?谁能帮它想想办法。那么,小鸭子到底是怎样回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鸭子回家》。学生根据创设的情景回答提出的问题。

  自主识字与交流

  1.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认字,在识字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 出示长满聪明果的智慧树,组织学生进行摘果子游戏,检查认字情况。 1. 在小组内一起认字,并读给伙伴听。

  2. 交流: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汇报自学结果,说对了,把聪明果作为奖励送给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学生读课文。思考:

  1) 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的到了谁对它的.帮助?

  2) 他们是怎样帮助小鸭子回家的?学生回答的对,适时出示图片,边板书:保护、灯笼照、送)

  2、启发学生:

  (1)天黑了,小鸭子迷路了,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小鸭子走出了森林,终于回到了家。(边说边将小鸭子移至房屋前)小鸭子会对三位朋友说些什么呢?

  (2)三位朋友是怎么说的?

  1)、各小组讨论: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鸭子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板书:勇敢)

  2)、小鸭子遇到困难表现得很勇敢,那么如果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生活实验进行交流、对话。

  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练习读。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商量找答案。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做才算勇敢。

  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家出示头饰若干,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小鸭子回家

  月亮(送)

  蜜蜂(保护)

  萤火虫(灯笼照)

  小鸭子(勇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2、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3、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教学重难点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教学方法

  多重对话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

  (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顺序:环境(位置)--------定语 + 描写的对象-------比喻、拟人等。

  (说明:斜体字板书)

  要求学生用此种公式写一段景物。 (学生思考且起立朗读)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6.投影:〈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投影:〈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投影:〈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

  〈一〉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这是夏天的晚上,阴历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圆的,金黄的,瓜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晚上出来偷瓜的是猹这种动物而不是山区经常出现的野猪或别的什么野生动物。在一些细节上还能体现时代的特色,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等。

  〈二〉由于地区、时代不同,这是党领导下的游击区,这是白洋淀边的一个小村庄,作者着重描写了荷花淀,着重描写了苇眉子。月光照在苇眉子上,苇眉子成了一片雪地,成了一片洁白的云彩;光照在荷花淀上,淀上隆起一层薄薄的雾,发出清香,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多么的宁静,多么的诱人。女人织着席,苇子垛成垛。经济繁荣,人民勤劳自不待言。

  〈三〉也是荷塘,也是月夜,一样有轻雾,一样是宁静,但因为这儿是二七年的清华园,那儿是四三年的河北白洋淀,这儿的特点是塘小、树多,那儿是淀大、月满。由于塘小、树多,加之月光不能朗照,因此是树影班驳,月色不均;哪儿是淀大、月满,又加之清风不时吹过,因此是一片银白,荷香满淀。两者都有诗情画意,但这儿的静,静得过于幽;哪儿的静,静中却透出活气。

  总之,写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写出景物的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在描写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请同学就最近感知的自然之景写一个作文片断。

  现选录两则片断。(后补)

  片断一:

  秋收完成后,地就裸了,像一个老男人,扯了衣服,四仰八叉地躺着.一道道田埂,肋骨一般,在瘦不拉几的地里,十分刺目的凸显着.秋收已结束了,该走的人,都走了,地就还给了自然了。

  片断二:

  校园里的桂花都争相开放。微风拂来,吹来阵阵清香。闻着桂花的香气,唱着抒情的歌曲,我想这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吧!小时候就听过一句谚语“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当时总是认为这句谚语夸大其辞,现在心中却有与其相同的感觉。是的,桂花确实很香,不信,你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一定可以发现。

  7.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写景文章,回顾老师给你们的讲解,描写景物有哪几种方法呢?

  七嘴八舌之后,投影:①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②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④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8.整篇作文训练。见课本75页第二题: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也可选用下列题目。(略)投影:作文提示①景物应是人化了的景物,必须景中有人,情自景出。②由于个人构思不同,写景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③突出地方特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9.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晚自习来自改作文,要求:

  ⑴标点符号的格式。⑵书面誊写状况。⑶找出描写之处,并把错字改一下,不通的句子改顺。⑷考察总分、动静、点面、情景、比喻、拟人、夸张、虚实、观察方式、描写角度等在文中的体现,作一点分析。如果这些方面在文中表现太少,你打算如何修改?提出修改方案。⑸这篇文章中,你认为最好的是在何处,可以是段、句、词。说说为何好。

  10.优秀作文展示:(后补)

  感受秋天

  梁 正

  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听人说,实践是条路,是首歌。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耘的虔诚,和秋天立下誓约。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在黄叶上啜饮芳醇,使着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带着夏日的激情,带着少年的冲劲,带着尝试的心情,我也像大人们一样,脱着鞋,挑起箩筐,顶着骄阳,出门去体味真正的生活。

  我顶着烈日跟着大人们甩动着膀子,微笑着挥动镰刀。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铺成了金色的地毯。“赶上啊!”大叔回头擦了把汗,对着我微笑,“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哦──”

  地里,数不清的脚印被烤得焦白了。打谷机跟蝉一道呻吟着,有气无力的。满地的人群,满地的汗水,满地的欢笑,满地的激情!

  挑着两个晃悠悠的箩筐,真像挑着两个音符。踏上被烈日烤烫的路面,甩开臂膀,迈开步伐,绕着棋盘似的小路,舞着两个摇摆不定的箩筐,摇过小河,好不容易才摇到家。卸下千斤重的担子,全身顿时轻松无比。一阵凉风送爽,我不由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还让我了解到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

  感受秋天,感受快乐,体会生活的乐趣。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

  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有关恐龙的音像资料、恐龙的玩具模型或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关于恐龙的课件、恐龙模型、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课件出示恐龙)。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2、观察感知:教师准备恐龙的动物模型。同学们,现在我这里有许多动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快速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模型?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自主识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

  生词语读准。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互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4、交流在读书中了解到的信息。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可组织同学就简单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恐龙历史比人类历史长远得多”“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等。其他细致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读书研究,进行解决。

  三、朗读

  1、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读书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如“类”:一种大米等。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如“类”字书写时,米的最后一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感悟。

  教学重、难点:

  在读课文的同时有所感悟,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

  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

  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谜、传染、严寒”。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如:“谜”字三个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写成“丸”字等。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三、研读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结组学习。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如果让你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你怎样才能表达清楚?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对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先要认真读书,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防止学习流于形式。

  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汇报读书情况。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互动评价或质疑。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

  四、拓展

  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怎么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有效地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收获。可以采用“我想说”的方式,如:我想对大自然说;我想对动物朋友们说;我想对自己说等。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渗透环境教育。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冬眠: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如:蛙、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卧在洞里,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

  尘埃:尘土。

  庞大:很大(常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指形体、组织或数量等。)

  躲避:文中指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干枯萎缩。

  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体。除最低等的单孔类是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动物全是胎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第四组课文,这组课文非常有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几篇课文?(出示课件:课本目录。)

  2、这组课文写的都是在观察中去思考,去发现的,让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第十三课吧。(出示课件:课题。)

  3、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花吗?你们喜欢哪些花呢?

  4、你喜欢夜来香,你知道夜来香开花的时间吗?夜来香是在晚上开花的,所以叫做夜来香,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就和花开的时间有关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先打开课本,先自学课文。(出示课件:读准生字和词语的音,还要课文读正确,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当然,遇到难读的词语和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自学了课文,我们来看看词语是不是都会读了?(出示课件:欣然怒放,暮色,干燥,淡雅,昆虫,传播,吻合,大致等词语。)

  3、我们请一位小老师来带我们读。

  4、读得非常认真,那么在这些词语当中,你有不明白意思的吗?

  (1)知道暮色是什么时候吗?

  (2)谁能在课文当中找到带有暮色这个词语的句子?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暮色就是傍晚六点左右的时间。)

  (3)看,通过读句子,我们就能够弄明白词语的意思了,

  (4)谁知道怒放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花儿怒放图。)你觉得哪些花儿可以称得上是怒放呢?(怒放就是指花儿完全绽放。)

  5、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把这些词语一齐读一读。

  三、再读探究

  1、词语读得不错,接下来我们还要来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老师想请三位同学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评。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3、你们觉得哪些句子特别难读?找出来,我也读读吧。(出示课件:难读句,“比如,昙花的花瓣……”)

  (1)这句话中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让老师带着大家来读一读。(“又大又娇嫩”“干燥”“灼伤”)

  (2)让希望老师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吗?。请大家也读读这句话。

  4、这一次读得很不错,接下来,老师还想请大家再默读课文,这一次读的时候,请你边读边想,到底什么是花钟呢?

  5、那花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味课文吧(出示课件:情景朗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

  1、接下来我们还要写生字呢(出示课件:会写的字)。

  2、接下来,请大家在课文里找一找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把它画下来,好吗?

  3、好,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找到了哪些词语?你读课文可真仔细。

  5、同学们非常能干。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词语给请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课件:艳丽,梦中,苏醒,湿度,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修建,大致,争奇斗艳等词语。)

  6、读得可真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生字,这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你们觉得要注意些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抄写生字、词语。

  六、质疑引趣

  同学们想看看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吗?这是我们下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课件:《花钟》)。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那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鲜花吧!(课件呈现五彩缤纷、色彩艳丽的花朵)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这景象的?(课件呈现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2、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鲜花中还蕴藏着许多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索花开的奥秘吧!

  二、朗读欣赏,整体感悟。

  请大家先自己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谁能来说说课文每一段主要写了些什么呢?(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一样的原因;什么是花钟。)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验

  1、好的,同学们都说得很清楚,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花?它们都是什么时候开的?

  3、谁来说说第一段自然主要写了哪些花?(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4、你们想看看这些花是什么样的吗?(课件播放。)

  5、好,那么这些花又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五点左右……)可以去掉红色的词吗?为什么?

  6、你发现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按顺序来写的吗?(开花的时间。)这一段课文写得非常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男同学读开花的时间,女同学读花是怎么开的,其它的老师来读。

  7、(出示课件: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我们一起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去找找看。(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这个自然段中找找答案。

  8、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呢?谁已经找到答案了?(课件出示:“原来,开花的时间……关系。”)

  9、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呀?(温度就是冷还是热,湿度就是空气中水分的多少,光照就是有没有阳光的照射,花开的时间和这些有很大的.关系。)

  10、读到这儿,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吧。

  11、植物学家了解了花开的奥秘,修建了一座花钟,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花钟妙在哪儿?

  12、谁能来说说花钟妙在哪里?(花钟妙在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了。)这儿为什么要加上“刚刚”和“大致”这两个词语呢?(“刚刚”,因为只有花刚刚开放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是几点钟,如果花开放了很长时间,我们就不能确定了。“大致”,因为花钟指出的时间并不像我们的钟表那么准确。所以要用上大致。)可见,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词是多么准确呀!

  13、让我们一起再来把第三自然段来读一读,读出对奇妙花钟的赞叹吧!是不是很有趣?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这篇课文写得挺美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做一道练习题,再去体会体吧。(出示课件:54页的第三题),谁把这道题的要求读一读?

  2、请大家把这道题填完整,再去体会体会课文用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的不同方法。

  3、让我们来读读自己填好的句子吧。(出示课件:54页的第三题的答案)

  4、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了鲜花的开放,如果我们把这些句子都换成蔷薇花开了,睡莲开了,成寿菊开了,你们觉得好吗?

  5、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些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写了这些花是怎么开放的,课后,大家要把这一段背诵下来,好,现在请大家把这篇课文连起来再自己读读,边读边思考: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吗?

  6、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呢?

  五、总结拓展,明理导行

  1、(出示课件:拓展练习)

  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密切相关。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的结果。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能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的。

  六、出示课件:作业超市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去做。

  1、自己完成或与同学合作,搜集24小时内陆续开放的花,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花钟。

  2、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附板书设计:

  归纳现象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温度 、 湿度、 光照

  花 钟分析原因

  实际运用

  修建“花钟” 昆虫活动的时间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一充满童真童趣的寓言故事。“狮子”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被称为“百兽之王”,“兔子”则是一种性格温顺,身体娇小的动物,这两种强弱对比十分鲜明,通过朗读感受启发学生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靠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着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识记生字,并加以书写。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受到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光凭着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 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重点学习“蹲”“疲”“怒”“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两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狮子和兔子)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师板书:狮子和兔子)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阅读要求。

  (1)选择轻声读或者默读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长句子和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多读几遍。

  (2)标记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借助拼音、听记识字、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猜一猜……

  (3)小组内分段轮流读课文,做到读准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2、检查识字情况。

  3、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导认读,识记。

  4、整体感知,齐读课文。想:这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记字音形义,练习书写

  1、抽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扩词。

  2、交流识字方法。

  3、学生认真观察字形,提出书写难点,教师做重点指导。群:左上方中间的“-”要伸到右侧去。怒,右上方是“又”,不要写成“口”。

  4、教师范写,学生描摹。

  5.生独立完成生字。

  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练习扩词。

  2、听写本课生词。

  一群 叮咬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讨厌 提醒 解决

  3、出示文中带有生词的句子,练习流利地朗读。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读懂课文,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一只凶猛的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1)生答:狮子受到红蚂蚁的叮。

  (2)引读课文第2自然段,理解词语“又疼又痒”。

  2、:红蚂蚁的叮咬又疼又痒,实在难以忍受,面对自己遇到的麻烦,狮子是如何对待的`?

  (1)指名生反馈。

  (2)引读课文第3自然段,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理解狮子的表现。

  a.“蹦着”:狮子蹦着是为了什么?(希望红蚂蚁从身上掉下来)

  b.“翻滚着”:狮子为什么不停翻滚着?(希望压死红蚂蚁)

  c.“筋疲力尽”:狮子为什么会筋疲力尽?(理解狮子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结果用尽气力也解决不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讨论:狮子的这些表现被兔子看在眼里,兔子蹲在一边“哧哧”的笑。那什么是“哧哧”地笑?兔子在笑什么?

  (1)理解:“‘哧哧’地笑”指的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2)联系上下文,懂得:兔子在笑狮子遭到红蚂蚁的叮咬,只顾着发脾气与花力气,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4、引导:看到兔子在一旁发笑,狮子又是如何表现的?

  (1)学生发言。

  (2)引读课文第5自然段。

  (3)理解:“恼羞成怒”。

  a.“恼”:狮子因什么而恼火?(甩不掉红蚂蚁而恼火)

  b.“羞”:狮子为什么觉得羞愧?(拿红蚂蚁没办法而羞愧)

  c.“怒”:狮子恼羞成怒时是怎么说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5、过渡:堂堂一只大狮子,却奈何不了去去一群小红蚂蚁,在兔子面前,狮子真是丢尽了面子。面对恼羞成怒的狮子,兔子又是怎么表现的?

  (1)指名读课文第6自然段。引导理解

  a.“笑嘻嘻”——对于狮子的蛮横无理,兔子并不与他计较。

  b.“如果红蚂蚁叮在我的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这是兔子在教给狮子赶走红蚂蚁的办法,帮助狮子解决问题。

  c.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6、:那兔子说的这个办法管用吗?

  (1)指导反馈。

  (2)引读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立即”——立刻、马上。体会兔子所说的办法十分有效。

  7、讨论:兔子这样做,是想让狮子明白什么呢?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说说:自己怎样理解兔子说的话。

  8、:兔子这样做是为了让狮子明白,虽然他的力气很大,但遇到问题时,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还得认真动脑筋,想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清楚。

  三、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3、:是呀,一只凶猛威武的狮子虽然力大无比,可面对红蚂蚁的叮咬时,光凭着力气与发脾气,却奈何不了红蚂蚁,最后,还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轻易地把红蚂蚁赶走了。看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光着急、害怕是不行的,而应该积极懂脑筋,想处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把这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狮子: 吼 蹦 翻滚——赶不走

  兔子: 跳到水里去 ——立即冲走

  (动脑筋——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这课文的内容,巩固了生字和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通过学习学生也明白懂得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存在问题:在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上显得过于急躁,学生掌握起来还比较困难;在课文插图可内容的结合上还有待于提高,比如“兔子在岸上教狮子该跳到河里去让水冲走红蚂蚁”时,学生可以利用插图来进行想象,狮子和兔子的心理活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识字》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