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初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对友人那种无限关爱的诚挚情谊。
2.愿意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3.体验运用自己的演唱方式表达友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演唱时如何表现歌曲中忧伤、惜别、期待的真挚情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脉络包括上古音乐、中古音乐和近古音乐。在课前呢,已经有几位同学通过资料查找后做了一些发言的准备,下面就由这几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分别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秦汉-隋唐时期的中古音乐和宋、元时期的近古音乐。)
2.导入课题并介绍唐朝歌曲《阳关三叠》。
师小节:同学们介绍得太好了!谢谢你们!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有同学介绍了在唐代的音乐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唐诗入歌的创作手法,其中《阳关三叠》就是使用这一手法的佳作之一。这首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愁绪的歌曲,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同学们,如果不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要准确地理解这种离别的内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让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介绍走进教材这个单元推荐的唐朝歌曲《阳关三叠》吧。(课件播放短片介绍《阳关三叠》)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唱歌曲《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导言:同学们,唐诗本身的情感就极具有感染力,那么唐诗入歌,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回答的很好.现在老师就来模仿古人抚琴而歌吧。
2.师生探讨原诗与歌曲歌词异同。
导言:同学们,我能在这首歌里看到蒙蒙轻纱笼罩的雨后小巷,看到雨后吐露新芽的柳树,还能看到两袖清风,抱拳永别的友人,更能看到挂在他们脸上的一行清泪,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呀!那么,王维的原诗与现在演唱的歌词有什么不同?(探讨结论:除了王维的原诗四句,歌词里面增加了部分歌词。文中所提到的“遄行、遄行、旨酒、旨酒”等处的歌词及曲调是由后人加上去的,为了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这首诗的内涵,曲作家进行了二度创作改编完成的。)
3.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单)
4.学唱歌曲。(方法:唱谱、念词、填词演唱。)
5.师生探讨歌曲上阙和下阙的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导言:同学们的演唱充满了真情实感。在这一叠中音乐分为上阙和下阙,大家想想看,在刚刚演唱的过程中上下阙的情感表达是一样的吗?好,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探讨结论:上阙用王维的原诗,由四句“起、承、转、合”式的旋律组成,曲调以级进走向呈现,温情而含蓄;下阙旋律跌宕起伏、错落多样,突出表现了悲伤、惜别、不舍的感情。)
6.学生随琴演唱歌曲。
导言:同学们,这是多么质朴、真挚、深切的情感啊,让我们再次演唱,从音乐中反复体验这种离别的惆怅,感受那种至诚而细腻的情感美吧。(学生随琴演唱)
7、师生探讨歌曲下阙中音乐的情绪特征及表现方式。
设问:在刚刚演唱的这一叠中,有一句旋律能够反映出作者内心翻腾的情感因素,这一句是在上阙还是下阙?
再问:作曲家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创作,才能准确表达这种情感因素呢?(师生探讨结论:作曲家在这里用了一个八度的大跳音程,并两次出现了全曲最高音,使情绪更趋于奔放,形成了这一叠的高潮。(6——6的音频),使送别的情绪上升到了最极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那就用八度大跳来呐喊吧,喊出的是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喊出的是对统治者的不满。)
8.探讨第三叠中歌词的含义。
导言:我们来看第三叠中的这句歌词(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生答)
师小结:对,就是希望驾着马车和他共叙,但不知道要等到何时?这是王维的无奈,更是当时整个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歌曲深层地刻画了作者的心情,并且成功地含射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随着尾声的一声长叹,音乐似乎进入了一种迷惘的梦境,包含着作者与听众沉思和期待的想像。老师现在就来给同学们演唱第三叠,让我们更深层次的感受作者的心声吧。
三、拓展
学生1:上台展示《阳关三叠》——丝弦五重奏。话外音简介:《阳关三叠》(丝弦五重奏)是胡登跳19xx年根据同名琴歌改编。乐曲即保留了原曲的“三叠”结构,又巧妙地运用了丝弦乐器的绰、注、吟、揉等技法模拟古琴的韵味,并恰如其分地吸收现代多声部写作技巧,富有层次地表现了古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
学生2:上台展示《阳关三叠》——合唱与独唱的`演唱效果。话外音简介:同学们,这种艺术形式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不同的感受?其实独唱与合唱各具魅力,独唱的音色单一、线条清晰、情感表现专一,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歌者的内心世界。而合唱则音色丰满,音响立体,音域宽广、声部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尤其是多声部的均衡协和,更具有一种感染力。大家说是吗?
五、结课
结课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一首唐朝的流行歌曲《阳关三叠》,让我们感受到了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经典音乐文化的育人魅力。同学们,这首古朴淡雅诚挚的琴歌,已经打开了时空的隧道,让我们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聆听、演唱和了解我国更多的艺术歌曲吧!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唱歌《阳关三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提问: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什么乐器呢?交流知识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提问:琴面上的白点的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老师介绍古琴的结构:琴有头、颈、肩、腰、尾、足,琴的背面有两个孔,是古琴的出音孔。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老师介绍琴名与音色听一段古琴曲,学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老师讲解琴歌的基本概念(一)讲音乐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五、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初中音乐教案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小调《无锡景》,感受民族音乐特点,产生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学会方言演唱《无锡景》,乐意参与歌唱、互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歌曲的江南特点。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用委婉细腻、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无锡景》,并能把握歌曲节奏及装饰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无锡景》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
【难点】
歌曲节奏及装饰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用无锡方言向学生问好。请学生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完整聆听《无锡景》
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无锡风景?
(2)再次聆听《无锡景》,感受其情绪与速度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无锡景》,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
(三)探究学习
(1)聆听教师范唱《无锡景》第一段
思考:
①歌曲共有几个乐句?
②歌曲中没有出现哪几个音?
(2)轻声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练声曲hi ya(一口气)
(3)跟范唱不出声读第一段歌词,带上表情
(4)跟钢琴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①歌唱状态
②咬字
③节奏
(5)教师分别范唱带衬词和不带衬词的第一、二乐句,体会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6)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遇到难点部分教师讲解波音和装饰音的定义。
(7)师生接龙学唱第二段歌词
(8)学生分组视唱第三段歌词,一组唱另外一组判断视唱是否准确
①歌唱状态
②咬字
③节奏
(四)拓展延伸
(1)欣赏方言版《无锡景》视频,说说方言版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2)跟钢琴模仿用方言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①歌唱状态
②音色
③表情
(3)聆听小调歌曲《桃花红杏花白》
思考:这首歌曲是否也来自南方?为什么?
(4)民歌特色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
(五)小结作业
小调是民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走进民歌,有兴趣欣赏各地区、各民族留存的更多的经典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常动听,有机会我们再来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学目标:
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
出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兴趣。
2、聆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
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通过外延,加
深感受:
(1)掌握新疆民歌的节奏型
(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
初中音乐教案4
教学内容分析
《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也是整个单元中惟一一首要求学生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1—8小节,由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组成,听起来给人一种亲切、婉转、流畅、抒情之感。歌曲的第二乐段:9—16小节,由于第三乐句的音调出现了变化,旋律音程出现大跳和向属调的离调,给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觉;第四乐句再现了第一乐句的属材,并略作变化,使全曲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完满的结束。为了使歌曲留给人们的感觉更完美,作者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加用了高音区的装饰音,像是模拟小鸟儿的歌唱,使歌曲更富于诗情画意,意境深远。本节课除了唱好歌曲《渴望春天》而外,还有两项教学内容: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和欣赏配乐散文《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2、能力目标: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鼓励学生大胆的为歌曲《渴望春天》创编打击乐的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
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电子琴、CD机(盘)、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窗外春天的景色。
要求学生观看窗外的景色并回答问题:
1、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绿);
2、那种树已开花(樱花)。
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望春天》。 ㈠新授引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窗外的景色并回答了问题,说明现在已进入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渴望春天》(板书课题)。播放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为背景音乐,师生齐声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㈡歌曲范唱
1、范唱:教师轻唱歌曲《渴望春天》,听完这首歌曲,你们从歌词中知道了哪些有关春天的特征(树林穿上绿衣,紫罗兰开放,小鸟歌唱,青草地上跳舞,布谷鸟,夜莺等)。
2、学生自由谈
3、相关知识:为什么我们这里3月4日樱花已开放,春天已经到来;而歌曲中却说“亲爱
地五月给树林穿上绿衣”?(提示学生根据曲作者家莫扎特的祖国奥地利和我们湖南两地之间的.纬度有差异,所以两地之间进入春季的具体时期不同,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回答)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随电子琴唱词(体会这是一首旋律清新欢快,充满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
3、难点突破: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的概念和强弱规律的变化。
4、情感体验,激发兴趣: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我们中学生也象春天一样美丽,现在正处于打基础,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演唱好这首歌曲的兴趣。
5、分组齐唱: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齐唱这首歌曲。教师对各组进行鼓励性的点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思考与创作──为歌曲创编打击乐。
㈠思考:弱起小节和正拍起的强弱规律有何不同?
㈡创作:(为歌曲创编打击乐)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为歌曲创编打击乐(强拍双手击掌一次)。
2、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齐唱《渴望春天》
㈠学生边轻轻击掌边歌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认识到了热爱春天、热爱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认真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五、结束课业
在歌曲《渴望春天》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
我在这节课中采取师生双边互动方式,不是看所有学生对这首歌曲都能唱到什么好的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非流行歌曲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起码的音乐知识有所了解,是否对自己编排的打击乐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审美,在审美中提高。从这些方面衡量,这节课较成功。课题《渴望春天》
初中音乐教案5
一、编写意图
从形式上看,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的延续,在具体内容上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大江大河的音乐作品,如《长江之歌》《黄河船夫曲》《乌苏里船歌》《塔里木河》等。在这个单元里,不仅突出了江河的自然美,而且还更加强调孕育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长江、黄河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比如,《江河万古流》中有“天下兴亡多少事,莽莽我神州。中华自有雄魂在,江河万古流”等诗句,《保卫黄河》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很自然地,本单元可以和地理知识相互贯通。在音乐知识方面,对旋律、曲式结构、散板、切分节奏等提出了要求,安排了一个综合性练习,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或“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和各种旨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器乐合奏等内容。
从材料上看,本单元所包含的歌颂祖国江河的音乐作品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助于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认识到音乐的抒情性、描绘性特征。从学科知识上看,本单元包含民歌知识、歌曲结构手法、演奏演唱形式等。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大量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影碟等资料,在课堂教学时相互分享。
第四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教学过程:
1.以提问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的是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
2.教唱《江河万古流》。
(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歌曲“统一”的作用。
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
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遍)。
(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
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提问: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
(4)完整欣赏。
5.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初中音乐教案6
一、教学内容
听《苗岭的早晨》
二、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变的。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分三段。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第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旋律,不时地插入模拟鸟儿鸣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第一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第一段遥相互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2、初步认识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
3、体验乐曲的情绪特点并能随着音乐动一动。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5、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6、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五、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六、教学具准备
1、地图、录象资料、多媒体、音响。
2、学生准备彩笔、白纸。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言(出示地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吗?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称吗?并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吗?
生1: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我知道的民族有新疆维吾尔族、藏族、傣族?(在说这些民族的时候,可对照地图找一找这些民族在祖国的具体位置。这样做,学生觉得直观、亲切、易接受,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你听过这些民族的音乐吗?你会唱这些民族的歌曲吗?指名说一说。(学生若说不出,老师可以放一些学生熟知的歌曲如:《娃哈哈》、《爱我中华》、《北京的金山上》等,鼓励学生随音乐舞蹈、律动。)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做一个小结,并揭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欣赏《苗岭的早晨》
二、新课教学
1、师:我们班有小朋友认识或学习小提琴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提琴吗?(由于现在的孩子学习乐器的很多,所以此环节的教学可以发现人才,也同时可以让孩子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2、乐曲欣赏
(1)完整听赏乐曲一遍。先自己体会乐曲的意境。
(2)师简要介绍苗族的相关知识。
苗族是我们祖国56个民族组成大家庭中的一员。苗族聚居在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湖南等地。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语言、音乐和服饰,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歌舞节——芦笙节。过节时,身着盛装的苗族人民围聚在山坡或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起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就是描写苗岭春晨以及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这一节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苗族的'了解。在没有同学知道的情况下,老师再做讲解,并配以相关的录象资料片放给学生看。)
(3)再次听赏乐曲《苗岭的早晨》。
师:你能试着为乐曲分一分段吗?当你觉得是一段的时候,你就举手示意一下。
(4)分段带学生欣赏。
欣赏第一段:师提出欣赏要求:把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联想到景象用线条、色彩或绘画等方式描绘出来。指名说一说你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鼓励学生用故事一样的语言并让他们配以音乐来叙述,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其他表现音乐形象的作品。
教师加以评价并配乐讲解(或请学生试着配乐描述):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苗岭的早晨空气格外的清新、宁静。林中的鸟儿也醒了,它们自由尽情地歌唱着。苗岭的早晨真美啊!
欣赏第二段:师:在美丽的苗寨生活的人们,这时会在干什么呢?音乐的速度有没有变化?请同学们欣赏第二段。听完后让学生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评价并做小结:好象是苗族人民在愉快的劳动,速度渐快。
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将刚才看的苗族短片配上《苗岭的早晨》(第二段音乐),请同学们与苗族人民一起劳动、一起欢歌齐舞。
欣赏第三段:请学生仔细听赏,听完后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这一段好象听过了;这好象和第一段有点像?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那么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指名说一说。教师做简要补充讲解。
(分段听的这一环节教学,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的美,去体会音乐的意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大胆地表现音乐的情绪。)
(5)整曲再听:(用音乐配上画面,媒体播放。)让学生可以随音乐舞蹈;可以继续用线条、色彩、图画表示乐曲。
三、拓展教学
1、听一段芦笙演奏的乐曲。
2、听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乐曲。
(乐曲都要短小精悍,如果我们老师自己会演奏,现场演奏效果更加。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四、全课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你觉得音乐美吗?你喜欢听音乐吗?(总结要和学生形成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说出各种收获,如:我知道了我们国家还有一个苗族;我知道了苗族有个芦笙节;我认识了芦笙和小提琴这两种乐器;我觉得音乐真好听等等。学生有任何收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初中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重点、难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春晚解说词背景音乐:《春节序曲》 《再见警察》 《手牵手》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a i y o u
二:导入,实践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
生:喜欢!!
师:春晚开始的时候放的那首曲子叫什么?
生:春节序曲
师:在春晚出现次数最多的歌曲节目是什么?
生:难忘今宵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演唱一下《难忘今宵》
师:刚才老师演唱了《难忘今宵》,大家看一下黑板,我们刚才发声练习时练习的这五个音。a i y o u这是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元音。尽管是意大利语,但这五个元音在中国歌曲演唱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打开我们的课本,看一下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与哪个字母有联系。
生:o
师:好我们现在就来练习一下"o" 。
练习o
[5 4 3 2 1———————]
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唱一遍。大家要仔细的听一下每一句最后的一个与o有联系的长音。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演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钢琴伴奏演唱旋律。
师:我们的旋律演唱先告一段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知道的歌词作者?
生:方文山林夕
师:他们写过很多风花雪月的歌词。但他们很少写自己关于祖国的词。
因为祖国很难写,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热爱祖国这四个字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者不同的理解。那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下我们的祖国?什么能代表中国?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中国的人民是什么样?中国人民对朋友什么样对侵略者是什么态度?
生:略
师:中国有一个人通过一段简单的文字,描绘出我们伟大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师:这首词的作者名字叫乔羽。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他想到了乔羽。此时,乔羽正为组拍《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排练而疲于奔命。黄一鹤匆匆忙忙地走进乔羽的办公室说:“我是来求援的,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要用!”乔羽一惊问道:“你说的‘马上’,是什么概念?”黄答:“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你写,写好就拿走!”乔羽一看黄导急得不行,叹口气说:“你早晨5点钟来拿吧!”乔羽送走黄一鹤,已是凌晨3点钟。乔羽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由于当时大家都忙昏了头,我也没来得及问黄一鹤到底要写点什么。因此,在动笔时已经来不及想更多了。我只想大年三十除夕晚会,家家户户的人都是要看的。各家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是中国人都把这一天晚上安排得最温馨、最高兴。团聚、祥和、祝福,大概家家如此,要概括和表达这时人们的感情,我认为亿万人最一致的就是这句话:共同祝愿祖国好。这个“共同点”,引发了我创作的“兴奋点”,很自然地,我就有了第一个句子“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干什么呢?“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写到这里,我很痛快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有了这几句话,这首歌的价值也就出来了,转而又想,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吉祥的一个夜晚,再来一段吧!“告别今宵……”就是这么简单,《难忘今宵》诞生了。凌晨5点,乔羽把稿子交给黄一鹤派来的一位编辑。一首歌词在两小时内完成,这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初中音乐教案8
一、课题:我们的牧场(人教版七年级)
二、课时:2 课时
三、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牧场》,感受柯尔克孜草原音乐的特点; 根据歌曲《我们的牧场》即兴创编。
四、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舞蹈表演等形式,学唱歌曲《我们的牧场》,使学生充分感受草原民族音乐的特点,喜欢新疆柯尔克孜族音乐。激发学生了解新疆、热爱新疆的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体验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根据《我们的牧场》音调进行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重难点
柯尔克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及根据歌曲《我们的牧场》进行创编。
六、教学准备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
多媒体课件、合成器、库姆孜琴、民族服装等。
七、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猜民族
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三个音乐片段并说说你听到的音乐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
生: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学生不知道)。
师:同学们刚刚听到的第三个音乐片段是新疆的`柯尔克孜族音乐。大家知道这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新疆什么地方吗?想了解这个民族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专程请到了一位客人,请他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柯尔克孜这个民族,大家欢迎不?
(二)该学生自我介绍本民族
生:我叫阿孜古丽,来自柯尔克孜族。我们这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目前人口约有十七万人,主要分布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合奇、阿克陶、乌恰县及伊犁地区的新源、特克斯巩留等地,欢迎大家到我们柯尔克孜草原去做客。
(三)教师介绍柯尔克孜族
师:今天我们就和阿孜古丽同学一起走进柯尔克孜族,并了解一下他们的民族风情。(课件展示)
1.壁挂:它是柯尔克孜民族手工艺品及家庭必备的装饰,也是小伙子选择新娘的重要条件。
2.追姑娘是柯尔克孜族在喜庆集会和婚嫁喜事时举办的传统活动,同时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和求婚的一种最佳机会与方式。
3.《玛纳斯》:《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也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民间艺术的奇葩。居素普·玛玛依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当代荷马”,也是唯一的一位能唱 8 部 20 多行《玛纳斯》史诗的大玛纳斯奇。4.服饰: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上,所以他们的服装有高原的特点。由于从事畜牧业,所以他们的服饰多用牲畜的皮毛制作,服饰艳丽多彩。
5.库姆孜乐器:柯尔克孜语,意思是“奇妙之口”,是一种全木质三弦弹拨乐器,民间有句谚语说:“伴着你生与死,是一把‘库姆孜’琴。”琴型有七、八种之多。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艺”,柯尔克孜族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造就了他们勤劳善良、憨厚质朴、勇敢剽悍、充满智慧的品格。(四)欣赏、学唱歌曲《我们的牧场》
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感受柯尔克孜族的歌曲,听一听这歌声会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情境中?
1.听柯语演唱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大家能不能谈谈对歌曲的感受。生:(发言)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唱。
2.教师范唱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用汉语演唱一遍。同学们听老师唱得好吗?
生:好!师: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夸奖,我相信你们唱得会比我更好。
3.视谱教学
师:下面老师唱谱,请同学默唱歌谱。
师:会唱的同学唱歌谱,不会的学生可以用“啦”模唱。
4.填词演唱(1)朗读歌词
教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感受歌词的美。
(2)听琴填词演唱
教师:学生说出不好演唱的地方,教师进行教唱。
5.巩固歌曲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叫接龙演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接一句。师:下面请你们分成四大组,一组一句来接龙。
6.总结草原音乐的特点
师:有谁可以总结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的特点呢?
生:旋律比较欢快,优美动听。
7.有感情地演唱
生:用情演唱歌曲《我们的牧场》。
(五)听歌曲《我们的牧场》即兴创编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所感染了。想给大家表演一段柯尔克孜舞蹈了。同学们你们想看老师表演吗?(利用学生演唱歌曲的同时教师换好柯尔克孜服装)
生:想……鼓掌
师:下面你们想不想表现这段音乐呢?
生:想啊……
师:大家就根据这首歌曲进行创编,比如:诗词创编,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双簧,乐器等。
师:巡视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师生互动)各小组同学根据《我们的牧场》中的音乐,相互商量、现场即兴创编。(库姆孜乐器弹唱、舞蹈表演、游戏追姑娘、创编歌词、口哨表演)(六)总结
学生小结:学生谈自己在这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
初中音乐教案9
教材分析
《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内容以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3.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乐曲: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致爱丽丝》。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2.介绍电子音乐的发展。
师:现在是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那么,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制作电子音乐的?电子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查找的结果。
生1: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
生2: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
生3: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
生4: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电子音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创作电子音乐的电声乐器。
二、介绍电声乐器。
多媒体显示各种乐器的图像和声音并做相应的介绍。
电子琴:电子乐器。用电子元件来发声,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带有多种自动功能。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琴也能与电脑连接,将音乐和乐谱合二为一,既能打印出乐谱,也能自动演奏音乐。
电声吉他: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电声贝司: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电声乐器,但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加世纪初,由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黑人爵士音乐中用的鼓演变而来。
电子鼓:电子乐器。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打击乐器。
这一层次通过多媒体介绍电声乐器,让学生对平时接触较少的电声吉他、电声贝司、电子鼓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三、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
师:在这些电声乐器中,电子琴以它的丰富音色、变化多端的自动伴奏系统列居首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
①斗牛是哪一个国家独特的民俗活动?
②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斗牛场面?
③有几种节奏型(伴奏音型)?
④音色以弦乐还是管乐为主?
师生一起完整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听的时候暗示学生边听边拍节奏。
四、欣赏《丝绸之路》。
1.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老师描述的是一条什么路——这条路是从我国陕西渭河流域开始,向西绵延数千里,联结着欧、亚、非三大洲,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粱。
生:丝绸之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学生回答略。)
这一层次通过学生讲述张骞、玄奘等人的故事,将文学、艺术相结合,让学生从学科渗透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2.观看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
师:我们来看一组丝绸之路的风光图片。
教师播放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片,有图像,没声音。
师:看完这一组丝绸之路的风光后,假如你是一个作曲家,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它?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用平时学到的知识为画面配乐;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生1:用朴实无华的旋律来表现它。
生2:用带有浓厚中国情调的旋律来表现它。
生3:用舒缓柔美的旋律来表现它。
师:我们课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现丝绸之路风光的主题音乐。请把课本翻到第44页。大家先在下面小声视唱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3.视唱《丝绸之路:》主题曲。
师:现在老师完整弹一遍,同学们小声地跟唱。
这里安排视唱是为了检验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的视唱能力得到提高。
4.让学生选择音色、节奏、速度。
师:电子琴有很多种音色,老师试荦几种,大家选择一下,哪几种最能体现《丝绸之路》的意境。学生回答略。 师:那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它?(学生回答略。)
师:电子琴也有很多种节奏,你们听听哪种节奏比较合适?(学生回答略。)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音乐配器方面来,难度较大。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亲自动手,也是考虑到学生对电子琴功能不熟悉,如果班级有学生学过电子琴,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都当了一回配器大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日本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如何为它配乐的。
5。欣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丝绸之路》音乐。(有图像,有声音。)
五、学唱歌曲《橄榄树》。
师:电声乐队既可独立演奏各种各样的乐曲,也常常为歌曲伴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
1.播放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有图像,有声音。
2.让学生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3.学生跟唱歌曲。
4.完整地演唱歌曲。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乐色彩更加独特,更加丰富。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交流。
用作业的形式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开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电子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学过的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感受和鉴赏美为核心,从情感人手,介绍电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将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电子空间站》这一课音乐材料比较新,所以我设置课前曲《致爱丽丝》,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的搜集、查阅资料、回答、实践等活动为主线,教师给予引导。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回答问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出乎意料,让我吃惊不小,也让我感动了好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本节课达到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电声乐器及感受和鉴赏音乐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
但这节课中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是农村中学,学生在小学的音乐教育相对较薄弱且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生视唱不太理想,节奏感偏差,音乐知识、技能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我和你》,能够从音乐中回顾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感受奥运的人文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内涵,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习调式概念,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音乐演唱时的声部以及音区。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2018年奥运会入场视频,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播放的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回答:是的,老师播放的是奥运会的场面,那么奥运会几年举办一次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人类的大聚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首众所周知的歌曲,将当年的“大聚会”推向高潮。老师顺势揭示课题《我和你》。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和你》,并提问: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聆听歌曲,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速度是缓慢的。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是深情的。
(三)探究学习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开口音“a”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进行哼唱,哼唱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一起用手画出旋律线。
3.老师再次弹唱,学生跟唱。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的演唱时值,“这首歌本身很抒情且很多的`音不止是唱一拍,尤其是每句结尾音都要保持四拍的长音,希望同学们能注意音的保持,还有注意分布音准。比如3这个长音,我们一起用手打拍子,一起再唱一次。”(突破难点)
4.音准把握后,加入歌词演唱。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发现了,歌词除了有中文之外,还加入了一部分英文歌词。那接下来我们来带入英文歌词来唱一下歌曲,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关注难点的二次演唱)
5.分小组完整演唱歌曲《我和你》,学生一部分唱中文,一部分唱英文,进行对唱。进一步感受奥运会当时的场景氛围。
6.歌曲完整把握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有人发现课本上新的知识点吗?
学生回答:调式。
教师总结回答:是的,这是我们今天新的内容,在我们刚才演唱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高低不同的乐音,那如果我们将这些音,按一定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就会成为一个体系,这就是我们的调式。
7.教师播放音频伴奏,学生再次完整演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关于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及英国民歌《乡村花园》,并提问: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下这两首民歌,大家来听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视唱并进行表演。感受中国民族调式和西方民族调式的不同。
(五)小结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回顾,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搜集更多的关于奥运会的歌曲下节课分享。
初中音乐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do”、“re”、“mi”、“fa”四个音的指法。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即兴创编乐句,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通过即兴创编乐句,合作互轮吹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三、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do”、“re”、“mi”、“fa”四个音进行改编创编乐句,形成二声部来丰富歌曲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吐奏吹奏方法的掌握。
教学流程:
一、导入(10分钟)
(1)复习5、6、7三个音,用手号指示5、6、7三个音,学生吹奏出来。(2分钟)
(2)教师即兴用这三个音吹奏一个小乐段,学生模仿。(2分钟)
(3)教师给固定的节奏,学生进行即兴创编乐句。(6分钟)
X X | X X |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 |
如:5 5 6 6 | 5 5 7 — | 6 6 5 5 | 5 — — — |学生创编并试吹奏,请完成创编的同学上台试奏,评价表扬。
(4)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刚刚即兴创编比较好的乐句。
二、复习旧曲目(5分钟)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5、6、7三个音,还会用这三个音进行创编乐句,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一首竖笛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吗?我们一起来吹奏一次好吗?(教师钢琴,学生吹奏,并评议优缺点)(2分钟)7 6 5 6 | 7 7 7 — | 6 6 6 — | 7 7 7 — | 7 6 5 6 | 7 7 7 5 | 6 6 7 6 | 5 — — — |
1、生评价(气息、吐音、乐感、吸气符号)(1分钟)
2、评价再重吹奏一次。(2分钟)
三、改编创编乐句(16分钟)
师:刚刚我们吹奏了这首《我有一只小羊羔》,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合作来把这首曲子吹奏两次,同学们仔细听听,看看这两次吹奏有什么不同的之处,哪一种吹奏会更加好听一些。(4分钟)(教师改编吹奏改编二、四、六、八小节)
7 6 5 6 | 7 7 7 — | 6 6 6 — | 7 7 7 — | | 5 5 5 — | | 5 5 5 — |
| 6 5 5 — |
7 6 5 6 | 7 7 7 5 | 6 6 7 6 | 5 — — — | | 5 5 5 — | | 5 5 5 — |
| 5 6 5 — |
师:老师和这位同学在哪些地方吹的不一样呀?
生:第一次老师和学生吹奏的是一样的曲子,第二次老师吹的有几个小节和老师不一样的。师:那你们来评一评两种吹奏的方法有什么不用的效果吗?
生:第一次是齐奏,大家都吹一样的,比较单调。第二次老师吹的和同学的不一样,老师把二、四、六、八这四个小节改编成了5 5 5 —,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曲子显得更加丰富了。
师:刚刚老师是用一个音来改编乐句的,现在你们挑战一个自我,你们用5、6、7三个音来改编一下这首曲子好吗?(10分钟)
1、先改编一个小节,其他四个小节用同一乐句。(同学们开始自己改编并试吹奏,再分别请四个学生改编好的`乐句并试吹奏,教师板书到黑板上。)
2、选出优秀的改编乐句,然后把几次不同的改编合成一首,让学生练习吹奏及评价。)
师:刚刚我们把选出的改编乐句都吹熟悉了,现在找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合作吹完这首曲子好吗?学生吹自己改编的乐句,教师吹原来的曲目。(2分钟)
师:听完我们的合作曲目,同学们都有什么感想呀?
生:整首曲子比原来更丰富多彩了。
四、二声部合作(7分钟)
师:下面我们一起合作一下,分组分曲目来吹吹这首曲子好吗?
(分两个小组,一二小组吹原来的曲子,三四小组吹改编后的曲子,形成二声部。)
师:下面我们请一些自信的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好吗?(二声部表演)
(有时间的话还可加上小乐器合奏,来一次小型演奏会)
五、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丰富一首曲子,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下一节课能把这首曲子吹的更棒,并能把这种丰富曲子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歌曲中去。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我们这一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初中音乐教案12
【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案过程】
(一)组织教案: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案情景。
(三)、讲授新课:
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讨论:★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听赏再现部。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
5、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布置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初中音乐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珍惜时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讨论、感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理解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
掌握空拍和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并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演唱时注意感情的运用。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2、教师采用感受体悟法,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让学生试唱歌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引出作者并提出《毕业歌》。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大家说的没错,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
(二)感知歌曲
1、教师介绍作者聂耳及相关作品,学生记录并认真思考记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聂耳是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作品繁多例如:《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还有《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等等都是他的作品。)
2、教师播放音频《毕业歌》,学生初次感受歌曲,跟随音频拍手跟着打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分别是什么?(进行曲速度、积极进取)
4、教师领读歌词,学生齐读歌词,继续弹奏歌曲《毕业歌》,学生再次感受歌曲。
(三)深入学习
1、教师弹奏歌曲《毕业歌》,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音乐节奏,学生通过聆听和哼唱旋律可以发现全曲多出现休止符,附点音符以及切分音节奏。
3、教师弹琴,学生跟随教师演唱谱子,演唱带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句子,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复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知识。
(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解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问题,学生讲解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用法和唱法。
(2)学生小组内自由演唱,解决切分音问题,学生讲解切分音的用法和唱法。
4、教师弹琴,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
歌。
5、集体齐唱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教师再次辅导指正。
6、集体继续齐唱歌曲,教师电子琴弹奏歌曲,学生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升
1、为歌曲加表演动作、配伴奏,教师演奏电子琴,学生唱歌加表演动作。指导学生轻声、按节奏表演歌曲。然后跟伴奏声唱歌词,反复几遍。
2、教师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地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分组、个别等形式反复练习。师生评价。学生继续表演歌曲。
(你们唱是会唱了,但是你们再跟着琴里的伴奏音乐内容再进行一块表演,大家愿意吗?应该把这首歌曲描述的内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好不好?)
4、播放伴奏音乐《毕业歌》,学生跟歌曲内容再次进行一块表演。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毕业歌》,通过动作的创编让你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励。
2、课后作业:希望通过今天的歌曲学习和表演,要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好学习,热爱集体。
初中音乐教案14
一、音频导入
教师播放民歌《小白菜》,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河北民歌。顺势引入本课课题;“今天来欣赏一首河北的民歌一《小放牛》”。
二、新课教授
1、初步感知
教师播放作品音频,提问:歌曲的速度和音调是怎样的? (中速稍快、音调明快流畅。)
2、歌曲介绍
河北民歌《小放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河北民间小调。其旋律流畅,音乐性格纯真,常由两人演唱,歌词与史实、传说结合紧密,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略带几分俏皮的性格特点。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音调顺畅平实,朗朗上口。
3、歌曲视唱
(1)教师范唱主旋律,学生边划拍子边小声跟唱;
(2)学生自行填词演唱(注意体止符的`时值)。
4、歌曲故事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猜想民歌故事。(鲁班为赵县人民修好了赵州大石桥,这个奇迹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太阳”,一边装上“月亮”,同时还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同时过桥。
谁知二人上桥后,桥被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立即跳下桥去,用手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从此,“仙迹”被留存了下来。)
5、歌曲结构分析
(1)学生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为徵调式,分为五个乐句。)
(2)思考五个乐句之间的关系。(第三乐句的第1小节为第一乐句第1小节的下方五度模进,采用了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第一、三乐句第2小节的后半拍起唱,以及第三乐句第1小节的下五度移位,增加了旋律的动力;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旋律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以增强旋律的稳定感。)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曲式结构图
6、完整演唱
脑海里想象着传奇的故事,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整演唱歌曲。
三、巩固拓展
欣赏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学生总结其特点并积极发言。(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了村姑与牧童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四、小结作业
(1)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2)课下探索发现河北民歌的特点,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板书设计:略
初中音乐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手风琴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运用风箱来表现乐曲,并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
2、正确的练琴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快捷准确地练好作品。
三、教学用具:
手风琴、钢琴、音响设备、CD.
四、教学过程:
1、播放手风琴曲《啤酒波尔卡》等3首不同风格的乐曲。
2、总结前一阶段手风琴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读谱错误。(音高、节奏)
2)双手配合困难。
3)时间花了很多,练习效果却不好。
3、教师范奏乐曲《微笑波尔卡》
4、以《微笑波尔卡》为例,讲解怎样练习新乐曲。
(在课堂上讲解四小节)
5、学生展示,并交流学琴感受。
6、教师点评。
7、艺术综合体验活动:演奏《粉刷匠》、《熊猫爬杆》。
1)、作品介绍。
2)、教师范奏。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练习右手,一组练习左手。
4)、两个声部合在一起。(角色交换)
5)、部分学生双手合奏。
8、教师总结:
美妙的音乐在你我身边,相信通过努力,每位同学都能再现优美的旋律。同学们,加油吧!
【初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案07-01
初中音乐教案【经典】06-08
(经典)初中音乐教案06-18
[精选]初中音乐教案05-10
初中音乐教案《小草》08-17
初中音乐教案模板12-11
初中音乐教案优秀11-15
(通用)初中音乐教案04-14
【推荐】初中音乐教案05-27
[精品]初中音乐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