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大班音乐课教案

大班音乐课教案

时间:2024-06-26 12:12:32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大班音乐课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大班音乐课教案

大班音乐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打击乐演奏《啤酒桶波尔卡》,掌握XX|XXX|节奏型,能听出ABA段式。

  2、借助图谱及"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PPT、打击乐器(铃鼓、碰铃、沙锤)

  活动过程:

  一、借助图谱理解"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

  1、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幅奇怪的图谱,你们这是什么?(啤酒桶)

  2、这幅图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对照图谱,教师讲故事)

  3、我这儿还有一首好听的音乐,也是讲的.这个故事,一起听一下音乐(边欣赏音乐,边讲故事)

  4、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共分为几段?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

  二、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听音乐做节奏训练

  1、故事中小老鼠是怎样数啤酒桶的?小老鼠是怎样来跳舞的呢?教师引导学打XX|XXX|

  2、看图谱拍身体部位并一起做节奏练习

  3、随音乐分组练习拍打音乐节奏

  三、感受打击乐加入后乐曲的音响效果

  1、讲解演奏方式以及乐器的用法,数啤酒瓶的时候用铃鼓,小老鼠跳舞的时候用沙锤和碰铃,小老鼠听到脚步声集体合奏,分组进行联系

  2、集体合奏并讲解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音乐课教案2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2、尝试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了解过鼹鼠的形态、生活习性。

  2、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鼹鼠》音乐cd盒、小鼹鼠的课件。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4--25页。

  活动过程:

  一、通过"切土豆请客"的手指游戏熟悉音乐节奏,引出小鼹鼠。

  师:今天老师请客,请大家吃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摸一下?

  幼:土豆师:

  1)、可是生的土豆怎么吃呢?我们炒一盘土豆泥,我们一起切土豆。

  2)、拿出大土豆,放在菜板上,拿出大菜刀,我们一起切土豆。

  3)、切切 切切 切切 切,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4)、呀,土豆切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做土豆泥吧,捶捶捶捶捶捶 捶,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5)、呀,土豆变成土豆泥了,哇,好香呀,把谁给吸引来了呢?

  二、老师出示课件边放音乐旋律第一遍露出小尾巴,第二遍露出两颗门牙。

  师:猜一下这是谁?

  幼:小鼹鼠师:哇,小鼹鼠来了,大家悄悄的闭上眼睛,听小鼹鼠在干什么?(提问)

  三、感受作品ABAC的结构师:小鼹鼠悄悄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小鼹鼠今天过生日,他要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宴会,那我们排好队出发吧,(听音乐A排队走)B段:听到狮子声音吓了一跳后继续走,小朋友们突然从一个坡上滑了下去。

  A段:同A段C段:到了小鼹鼠家一起游戏,天黑了赶紧回家。

  四、整体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

  师:小鼹鼠太调皮了,看这只调皮的小鼹鼠又在干什么?

  1)、老师编讲故事边用手指表演: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鼹鼠,每天他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可是这只调皮的小鼹鼠总喜欢离开队伍,但是到 最会回到队伍来,因为一个人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2)、教师继续讲述:突然,他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声音。好像是狮子的声音,好像又不是,就整整队伍继续走。小鼹鼠们在一个小土坡上突然 滑了一跤,一下子滑了下去。

  3)、教师继续讲述:小鼹鼠们继续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调皮的小鼹鼠还会继续离开队伍,但是到最后他们又回到队伍中来。

  4)、教师讲述:它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有美丽的蝴蝶在跳着舞蹈。玩着玩着天黑了,大狮子要出来了,小鼹鼠们急急忙忙回家了。

  五、用身体其他部位来表现音乐。

  师: 调皮的小鼹鼠除了在肩膀上走还在那里走?

  幼:头上、腰上、腿、脚。

  师:那小鼹鼠来到了头上(随音乐做动作)

  六、游戏《快乐的小鼹鼠》

  师:小朋友扮演小鼹鼠,老师当妈妈,大家一起等到朋友家,要求小鼹鼠把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改变了老师听着音乐先做示范或是将动作先灌输给孩子们的做法,限制孩子就是只能做老师想到的动作。再就是教师适时退出给幼儿空间,还有就是老师没有让孩子坐下来。

  在实施的时候首先音乐欣赏同时或者之后都是让孩子们先感知想象创作动作,不能剥脱孩子的主体一直让孩子们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协助。其次是互相学习,让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展示,并鼓励孩子们互相合作创编动作在最后的游戏巩固中,教师退出,让幼儿扮演互换角色可怕的动物、小鼹鼠进行展现,然后才是老师的有意识的加入丰富孩子们的动作。最后是没让孩子坐下来一直让孩子感受音乐直接用肢体动作表现并讲述,老师只是在孩子匮乏的时候给予指导。

  这样的改变首先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投入到音乐中,幼儿大胆想象和创编动作,体现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其次就是这样让幼儿能先自主体验,音乐教育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熟悉音乐语言,这次活动每当音乐出现教师引导幼儿充分一眼音乐,从倾听带借助动作、语言以及回忆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强感受,在音乐基础上进行创编。最后就是教师退出,让幼儿引导带领大家一起做动作,让幼儿互换角色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是因为是放开性的孩子们想象做动作个别幼儿放不开出现了模仿,还有就是违反游戏规则。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做采取的措施是:多多的让幼儿自己表现感知到的音乐意境,感受到什么做什么,老师不能一再的示范,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针对违反规则的幼儿,老师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让孩子不断的想就会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不断的变化幼儿才会有新的提升。

大班音乐课教案3

  一、预设目标

  1、继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感受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幼儿已经熟悉这首乐曲的旋律。

  (二)物质准备:

  1、音乐《孤独的牧羊人》。

  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记图。

  3、打击乐器若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完整的欣赏乐曲《孤独的牧羊人》一遍。

  提问:

  1、前两天我们一起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独的牧羊人》。

  2、孤独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什么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鞭连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习节奏儿歌,并分组通过肢体动作练习节奏型。

  1、看图谱,读儿歌熟悉节奏型。

  ①、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追 0 0 |

  B段: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挥 起 | 小皮 鞭0 |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挥起 小皮 | 鞭0 0 |

  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追呀追呀 追 上 | 了 0 0 ||

  ②、看图谱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可以帮他一起追他跑掉的羊吗。牧羊人说了,只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可以啊。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儿歌用最快的时间学会。我们来试一试。

  ③、听音乐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

  2、分组练习用肢体动作打节奏。

  ①、一起确定4种角色的`身体动作。

  师:我来看一看图谱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皮鞭,现在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如大羊可以用拍腿动作来表现,谁来说一说小羊用什么动作?牧羊人用什么动作?挥皮鞭用什么动作?好的我们一起说着儿歌试一试。

  ③、分组尝试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师:好我们现在分成四组,大羊组,小羊组,牧羊人组和挥鞭组,到谁的时候谁做动作。

  (三)、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并分组进行演奏

  1、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师:终于追上了,牧羊人要庆祝一下,你们瞧他还带来了乐器呢,看看都有什么? (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师: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鞭分别应该用哪种乐器演奏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综合幼儿建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一起尝试。)

  2、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

  ①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②分组练习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3、尝试看指挥分组演奏乐曲

  教师跟随音乐指挥,幼儿看指挥集体演奏。

  活动延伸:

  师:牧羊人说今天他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有小朋友们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为他跳舞呢,他还说演奏时再可加入一种乐器会更好听,你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带来跟小朋友一起演奏好不好?

大班音乐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进一步学会控制和协调。并用自己固定的节奏型随音乐演奏

  2、在掌握"马蹄声"与"欢呼声"两种节奏类型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配乐方案并演奏。

  活动准备: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活动过程: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并与幼儿一起拍节奏。1~16小节:拍"马蹄声"17~~20小节:拍"欢呼声"节奏,21~~22小节:拍"马蹄声"节奏,最后小姐按节拍表示结束(×/×/×/×-/)

  2、讨论配乐器

  (1)小牧民骑着马跑来,用什么乐器呢?

  集体探索并尝试演奏。(铃鼓、串铃等)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兴,用什么乐器表示呢?

  3、练习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做现有乐器的`模仿动作。练习过程中,提醒幼儿要保持节奏速度,与集体保持协调一致(尤其是"马蹄声"节奏)

  (2)用乐器演奏,提醒演奏铃鼓、串铃的小朋友,要用手腕用力。

  (3)交换座位,看指挥自由选择乐器演奏。

  教后感:

  在 打击"马蹄声"与"欢呼声"两种节奏类型时,幼儿还不能分辨清楚。演奏起来较困难。今后要让幼儿多学习。

大班音乐课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 ,初步感受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知道可以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之一--京剧,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戏说脸谱》的旋律。

  2、自制的京剧脸谱面具人手1面。(脸谱面具与幼儿用书中的脸谱图相同)

  3、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戏说脸谱》。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师:有一个好听的古代故事,说的是几个英雄的事儿。现在一起来边看图边听我说一说。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姓名及性格特征。

  师:现在你们知道图上的认识谁了吗?(幼儿自由讨论)师: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人,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很暴躁,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教师用儿歌的韵律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朗诵时要注意表情、声调及动作。

  师: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这几个人。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吗?你会说哪一句?试着和老师说一说。

  教师运用动作和表情的暗示帮助幼儿进行进一步记忆歌词。

  师:这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试着念儿歌。当你们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和表情。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戏说脸谱》

  教师示范表演唱,请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刚才的演唱与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这首歌唱起来很有精神,最后一句"啊……"拖得很长,且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习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师:最后一句"啊……"怎么唱?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并分角色演唱。

  师:你们觉得"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句应该怎么唱?(最轻)"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呢?(稍用力)"花脸的孙猴"呢?(用力)"白脸的曹操"呢?(用力)"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呢?(最响亮)好!每一句的唱法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完整地演唱歌曲。

  5、幼儿扮演京剧演员演唱歌曲,教师扮演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

  师:小朋友扮演京剧演员演唱,我扮演观众。你们听一听在每一句的结束我会说什么。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发现:叫好的声音要短而快,最后一个"好"可长一些。

  6、教师请幼儿戴上脸谱面具,边演唱边表演动作。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课上,我一开始出示了许多脸谱,使幼儿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对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简单的介绍,为学习歌词作了铺垫,接着用儿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并鼓励大家一起朗诵加深了对歌词的熟悉。接着老师就播放唱段《戏说脸谱》,让小朋友说说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活动中的难点唱句进行了模仿练习,通过个别唱,小组唱,集体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歌曲。再观看老师地表演,到尝试用声音动作表现歌曲,到最后带上脸谱面具边唱边表演。

  活动中虽然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对重点唱句的掌握和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用动作表现不同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理想。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幼儿对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应利用简单的图谱来提示幼儿回忆歌词,让幼儿通过看节奏图谱和听老师的示范演唱学会演唱。

  活动中幼儿用动作进行表演,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剧图片,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模仿;在集中进行创编展示中,老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动作。这样,能充分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使难点在幼儿的自主学习中得到了把握,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更尊重幼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8、大班艺术活动《戏说脸谱》音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在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教育形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特设计此课。通过让幼儿看、动口唱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活动目标

  1、感受京剧独特的曲调和韵味。

  2、回忆对即有人物脸谱的认识。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

  幼儿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感受京剧独特的曲调和韵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京剧脸谱,对即有人物脸谱有所认识。

  材料准备:各种京剧脸谱图片PPT、 教师戏服一套,乐曲《戏说脸谱》、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场:现在我们像京剧演员一样走上台去。小京剧演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亮相了。进场。

  2、今天要带小朋友看一段京剧表演,看的时候要仔细的想一想京剧表演和我们平时唱歌是不是一样的。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观看视频)

  3、提问:京剧表演和我们平时唱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他们脸上的妆容和我们平时画的妆一样吗?他们脸上画的是脸谱。

  二、中间部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于脸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哪些脸谱人物。都有什么颜色的脸谱。

  2、一起出示图片(窦尔敦、关公、孙猴、曹操、张飞),教师讲故事。(蓝脸的窦尔敦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花脸的孙侯特别神通广大,它会七十二变,白脸的曹操很聪明,但他奸诈、狡猾,黑脸的张飞最仗义,但是他的脾气有点坏,生气起来叫喳喳的,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3、提问:故事讲完了,老师要考考你们,花脸的是谁?白脸是又是谁?~~~

  4、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京剧里的乐器,这叫做板,老师打着板来说一说刚才的故事。(提问:刚才老师先打板再说,还是先说再打板?小朋友的手来当板,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打板依次念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场杀、

  花脸的孙猴、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5、接励游戏:老师说前段,幼儿接后段。

  三、结束部分(学唱歌曲)

  1、老师想用京剧的唱腔来表演刚才的故事,你们来当小票友,如果老师表演的好,你们给我鼓励鼓励,好吗?(教师表演)

  2、提问:老师用京剧唱腔唱的和平时你们听到的歌一样吗?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遍完整的音乐。小朋友们可以跟着哼唱。我们找一找哪一句拖音最长。

  4、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啊”

  5、尝试加上眼神、动作,或模仿教师表演歌曲。

  6、师:小朋友表演的真棒,回到家后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活动反思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作为中国的孩子,应该了解她;作为老师,我也有义务把她介绍给孩子们。活动之前,想让孩子们对三国中的人物有一点了解,于是就想给孩子们讲一讲三国的故事,谁知,刚说到这个话题,孩子们便你一言我-语的讲了起来,他们提到的很多人物我都不太熟悉,看来,该“充电”的那个人是我才对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音乐活动,因为孩子的好奇和兴趣,所以整个活动气氛非常活跃。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充分变抽象为直观,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学唱京歌《戏说脸谱》时,我先让幼儿欣赏京剧的表演片段,让幼儿从京剧的服装、动作、唱腔来感受京剧的特征。再通过手绘的脸谱,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然后将歌词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突破难点时我利用了简单的图谱,让幼儿通过看节奏图谱学会演唱并让幼儿用动作进行表演。

  这次活动给了我一些启示,今后,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我不仅要考虑到活动的选材,还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要根据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形式,那样,才能让活动更加精彩!

大班音乐课教案6

  设计意图

  在开展区域游戏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剪纸游戏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尝试与民间音乐相结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 激发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大胆想象、创编,体验民间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尽情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音乐的欢快旋律,体验剪刀和纸合作游戏的快乐。

  2、在情境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有趣的动物形象。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重点难点

  1、激发幼儿在游戏中大胆想象、创编

  2、引导幼儿在情境中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活动准备

  音乐、各种动物剪纸图片 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都用过剪刀吗?那你们用剪刀都剪过什么图案呢?小朋友很聪明也很能干,能剪出这么多图案,接下来高老师想让你们看看小剪刀还能剪出什么图案呢?原来小剪刀这么厉害啊,小剪刀不光会剪它还拥有特别厉害的魔法咒语哦,有了这个魔法咒语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剪出什么,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

  师:“剪剪剪剪剪,剪刀剪什么” (动作配语词节奏)。

  提问:小剪刀的魔法咒语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做给我看看。(邀请 1--2 名幼儿)

  师:刚才你们看的真仔细,记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来合着音乐试试魔法 咒语吧!(完整欣赏音乐,A 段剪刀一一动作配语词节奏;B 段固定节奏)

  二、基本部分

  (一)根据情节,感受节奏

  1、老虎馆

  小朋友的剪刀真厉害,有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也有一把这样的剪刀,可是贝贝很粗心不小心把它丢在了动物园,被动物园里的小老虎捡到了,小剪刀很害怕老虎,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小剪刀吓跑老虎呢?(幼儿互相讨论,引导小剪刀的本领)

  第一遍音乐: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游戏。

  配班老师:哈哈,这个老虎一点也不会动,我才不害怕呢!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看,为什么你们用了魔法咒语,剪出的老虎动不会动呢?(突出剪刀的节奏)

  第二遍音乐:当 B 段音乐出现,配课老师出来和剪出的老虎 PK,最终打败老虎,师幼一起欢呼胜利!

  2、猴山

  师:小剪刀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猴山,看到有好多顽皮的猴子在玩,它也想和小猴一起玩,可是它不是猴子,小朋友们你能帮帮它吗?(幼儿相互讨论)第一遍:两名教师示范(我是剪刀,我是纸,剪剪剪头儿,头儿动一动,

  剪剪剪身体,身体扭一扭,剪剪剪爪子,爪子挠一挠。) 第二遍:老师当纸,两名幼儿当剪刀

  提问:剪头时剪刀在哪里?剪头身体时、剪爪子时、剪为本时剪刀在哪里?(重点突出剪刀方位变化)

  第三遍:老师当纸,全体幼儿当剪刀(放音乐)

  小结:我们按顺序剪出来的小猴子真是聪明又顽皮。

  3、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

  师:小朋友们再想想动物园里还有什么动物呢?它的招牌动作又是什么呢?(幼儿两两讨论并自由想象,创编动作教师指导)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动作。

  第一遍:教师邀请幼儿两两组合,进行讨论谁当纸,谁当剪刀,想剪什么动物。(两两合作,重点提示动物的典型特点)

  提问:小剪刀剪出了不同动物的特点,那我们现在互换角色,看看会不会出现更多不同的有趣动物哦!

  第二遍:互换角色(两两合作)

  小结:请小剪刀介绍剪出的各种动物,突出动物不同的特点。

  三、活动结束

  师:剪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小剪刀也累了,让我们想想办法送小剪刀回家吧!

  本次活动我尝试将民间音乐与剪纸相结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大胆想象、创编, 并结合我园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更好的贯彻《纲要》精神,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做了如下探索: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反思

  在活动导入部分我根据幼儿已有的剪纸经验,尝试将幼儿的兴趣点从剪纸转移到音乐游戏活动中来,并通过有趣的动作一下子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在动作的指引下学会了XX/XXX 的节奏型。

  二、以游戏贯穿始终,提高幼儿积极性。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能始终如一的跟着故事的情节去想象和表现故事中的各种小动物,积极性高,且表现欲极强。三、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创编的能力。

  在创编环节,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发挥创编出与同伴不一样的动作,并配合音乐完成表演。

  活动中不足的地方:

  1、时间把握不够恰当。

  2、互动环节角色分工不明显。

大班音乐课教案7

  设计意图:

  有关动物的主题是每个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内容,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把握的主题要点是不同的,对于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感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的关系等等。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那么在主题进行中,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主题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活动目标:

  1、 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 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1、 出示荷叶:

  xx"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xx"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xx"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xx"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xx"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xx"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xx"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xx"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1、 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xx"谁最喜欢荷叶?"(青蛙)xx"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 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xx"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xx"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呱呱!呱呱!"(你好!你好!)"呱呱 呱呱 呱呱 呱!"(今天我呀真高兴!)"呱呱 呱!呱呱 呱!"(真热啊!真热啊!)……

  3、 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大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4、 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xx"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xx"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下水xx歌曲《数蛤蟆》是幼儿熟悉的歌曲,将歌曲中的"蛤蟆"改编成青蛙,引导幼儿做出青蛙跳水的动作,在游戏中结束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大班音乐课教案8

  教学目标:

  1、 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

  2、 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 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大书、事先在地上画好一个圈。

  2、 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教学活动:

  一、师幼听《郊游》的音乐走入活动室,并自由表现郊游的情境。

  二、逐页翻阅大书,学习掌握动作节奏及肢体表现。

  第一页: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第一页。

  2、有感情的唱歌曲。

  3、 探索有节奏的'走步。

  1) 自由探索

  2) 交流探索

  3) 集体用手的动作表现

  4) 尝试用脚的动作表现

  5) 在圆圈上练习有节奏的走步

  第二页:

  1、 幼儿集体唱第二段。

  2、 自由探索白云、阳光等动作。

  3、 交流各自的动作。

  4、 完整用动作表演第二段。

  第三页:

  1、 观察,引导幼儿发现与第一幅图的异同。

  2、 在圆上表现有节奏的跳。

  三、 游戏活动《郊游》

  神奇的大书给我们讲了一个会唱会跳的故事,现在我们听着会唱会跳的故事,听着录音机的音乐,一起手拉手去郊游吧!

  1、 幼儿完整表现一遍,最后融入游戏情节。

  2、 我们再继续去郊游。(幼儿再次表现)。

  四、小朋友回家

  《郊游》歌曲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大班音乐课教案9

  一、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和老鼠》是一部深受幼儿喜爱的片子。故事讲述了黑猫汤姆受尽老鼠杰利欺负的事情,诙谐、幽默。幼儿对于老鼠那种不畏强大、机智勇敢、聪明幽默的表现非常喜欢。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了一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老鼠画猫》,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不同风格,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并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大老鼠头饰一个,小老鼠胸饰与幼儿相等2、纸、笔与幼儿人数相等;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宝宝们,前几天,妈妈发现了一个地方有好多油,我们现在去弄点来吃吃吧。(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幼儿律动)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播放课件),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猫趾高气昂地走了。(猫来了,赶紧躲起来呀!)(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所以,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游戏的口吻激起幼儿的兴趣,我做鼠妈妈,孩子们做鼠宝宝,夸张的语调再配以随乐的律动,迅速挑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把孩子们带进我预设的情景。很好的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了全方位的铺垫。)3.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好疼呀!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评析:随着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我通过受伤来让孩子们提炼出歌词的相关内容:眼睛小,爪子少….为下面的理解歌词做准备)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⑴鼠妈妈:看来这儿并不安全,咱们还是回家吧!(随着歌曲旋律,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回到座位上。)(2)鼠妈妈:宝贝们,咱们折腾了一天,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⑶(睡眠曲响起,众鼠作睡觉的样子,其间鼠妈妈不断发出笑声。)"哈哈,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有只能干的小老鼠把讨厌的大野猫变得不厉害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老鼠"们议论纷纷,鼠妈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评析:提出问题,引导"鼠宝宝"们自由交流讨论,如何让野猫变得不厉害?在这里我融入了语言领域的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4)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想法和能干的小老鼠是一样的,都想让野猫的眼睛变得小小的,爪子变短,牙齿也没有了…..我们来看看梦中的小老鼠是怎么画猫的!(教师边慢速唱歌边将猫的样子给画出来)(评析:在此环节中,我边慢速唱歌边按歌词顺序把猫的滑稽样子画出来,以悄然渗透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歌词,并为后面的孩子边唱边画打下基础。)2、理解、熟悉歌词:

  (1)鼠妈妈:小老鼠画的猫和大野猫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2)小老鼠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逐步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评析:在充分分析、理解教材后,我觉得这首歌曲中,幼儿对老鼠画猫的顺序不容易掌握,很容易把歌词颠乱,于是,我在让鼠宝宝观察、比较梦中的野猫和现实中的野猫的区别以后,教学时尝试运用歌词记忆图来记忆歌词。)(3)"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来说说小老鼠是怎样画猫的。"(指着课件上的图片随着歌曲旋律按节奏读歌词。)(4)"看着这样的猫,小老鼠的心情会怎样?"(很高兴、很得意、很开心??)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图片上小老鼠的眼神、尾巴、姿态等)请幼儿学学小老鼠得意的样子。

  (5)"我的宝宝们真能干,那我们一起学着小老鼠来得意地唱一唱。

  (6)我的宝贝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有趣、滑稽??)那我们再来唱一遍,要把小老鼠的得意和歌曲的滑稽味儿唱出来。?

  (评析:本环节提高了难度,要求幼儿将歌曲诙谐有趣的情绪通过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对于滑音的处理,我设计了一个箭头向上的标记;说白的一句要求幼儿正确表达并得意地演唱;唱到"胡子要画翘"的"翘"字时提醒幼儿语言要突出。对于这些细节,由于处理得当,幼儿掌握较好。)(7)鼠妈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只这样的猫?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吧!(音乐旋律起,幼儿根据音乐歌词画猫。)(评析: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让幼儿一边听歌曲,一边来画画。在唱唱、画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8)"小宝贝,你们的猫画好了吗?让我们用歌声来检查一遍。"(拿着自己的画,随音乐一起表演唱)三、结束部分一声猫叫--(课件上的猫出现,众鼠蹲下)鼠妈妈:看来,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评析:《老鼠画猫》整首歌曲幽默、诙谐,所以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也运用了游戏的形式:一声猫叫后,众鼠随乐一起跳起来,活动结束。和整首歌曲的风格相呼应。)

  活动反思:

  本首歌曲诙谐幽默,老鼠绘画的猫搞笑特征明显,根据形象的图谱幼儿一下就掌握了歌词内容。在滑音的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

大班音乐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上海说唱”的特点,学习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有节奏地夸夸上海美景,体验“上海说唱”的独特韵味。

  2、运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感受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有节奏地夸夸上海美景,体验“上海说唱”的独特韵味。

  难点:把对上海旅游景点的已有经验,用简洁的语句编到相应的节奏型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上海风景图片、上海各处的名称、编写谱、记号笔、固体胶、剪刀等;响板、双响鼓;

  2、“路边童谣”音乐、“猜冬猜”的伴奏。

  经验准备:

  幼儿已积累了对上海著名建筑和旅游景点的粗浅经验,并已经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唱唱说说——体验上海方言的韵味

  (一)唱唱“路边童谣”

  1、在我们上海有很多好听的童谣,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快乐的“路边童谣”吧。(歌表演:路边童谣)

  2、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语言表演“路边童谣”?(引出上海方言)

  (二)说说“上海美景”

  如今说上海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谁会说上海方言?那你们能不能用上海方言夸夸我们上海的美丽?(个别幼儿尝试用上海话说上海美景,体验上海方言的嗲、糯等韵味。)

  二、听听学学——感受上海说唱的特色

  1、大家都很喜欢上海,为自己生活在上海,是个上海人而感到骄傲。我和你们一样,所以我也想来夸夸我们的上海城,你们可要听仔细了!(教师用“上海说唱”的形式夸上海城)。

  2、提问:我夸上海的方式与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有唱、有说、还用响板来打节奏等)

  3、什么时候是唱的?什么时候说的?

  4、小结:这种头尾演唱、中间说白的又说又唱的表演形式是上海的一种特色剧种,叫“上海说唱”。

  三、编编练练——探索创编上海说唱的规律

  1、老师都夸到了上海的哪些地方?一起学学上海说唱。(学学上海说唱中有节奏夸上海的语句)

  2、在刚才的上海说唱中,上海还有很多好地方没夸到,我们也来尝试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来夸夸我们的上海,那该怎么夸呢?(出示节奏型:XXXXXXX,幼儿观察讨论)

  ——一颗星节奏型是怎么样的'呢?(幼儿拍手打节奏感受节奏型。)

  ——试着把夸上海的话编到这个节奏型里去。(例如卢浦大桥像彩虹)

  ——这条两颗星的节奏型,该怎样打节奏?再编一句夸上海的话到这个节奏型里去。

  3、尝试4个人一组编一段“上海说唱”,说说4个人创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根据幼儿的讨论得出几个创编要素)

  ——要确定统一的节奏型,并粘贴上;

  ——每个人编一句可以加快速度;

  ——为了防止忘记以及共同练习的方便,在节奏型的下面贴上创编的图片或文字,也可以画画或用汉字表示;

  ——编好之后马上练习,还可以适当配上一定的乐器伴奏。

  4、幼儿创编,编好后要用小乐器辅助练习。

  四、交流分享——体验创编上海说唱的快乐

  (一)各组展示创编成果,说说你们成功或者没有完成的原因。

  (二)除了童谣、上海说唱,我们上海弄堂游戏也很有趣哦,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弄堂游戏吧!(幼儿表演“猜冬猜”。)

  附录: 童谣:上海说唱 说上海,唱上海,上海城,真正美,看看看,快来看,

  金茂大厦层层高,浦江游览景色美,

  城隍庙里九曲桥,世纪广场放风筝。

  上海上海天天变,变得越来越美好,越美好!

大班音乐课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大班音乐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用看图谱的方式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小闹钟机灵、活泼的艺术形象。

  2、学习用二声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乐。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小猪睡前在床上缠妈妈讲故事、小猪赖床的图片各一;7:00、8:00的`钟面各一;图谱;幼儿已经认识小闹钟,在生活中知道用时间来规范自己的作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理解歌曲内容

  1、回忆小闹钟的特点

  2、出示8:00这个钟面

  3、出示小猪缠着妈妈讲故事的图片

  4、结合图谱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教师示范后,幼儿学唱。

  5、同样以这个方式出示7:00钟面和小猪赖床的图片,学习小闹钟叫小猪起床。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1、介绍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师示范唱歌曲的第一声部,幼儿欣赏。

  3、提问幼儿第一声部的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并解释图谱,跟念歌词

  4、教师演唱,幼儿再次欣赏5、幼儿学唱歌曲两遍三、完整演唱歌曲,体现歌曲活泼、轻快的曲调。

  1、第一次幼儿合作完整演唱时请配班老师和我一起各在一个声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时互换声部3、第三次幼儿独立演唱,教师在一边指图谱提示4、第四次幼儿演唱,教师悄悄地录音。

  三、欣赏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赏演唱录音,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快乐。

  2、脱离图谱完整表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这一课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班音乐课教案13

  目标

  学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火箭上升的状态。

  把自己想像为火箭,感受飞向太空的快乐。

  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经积累有关火箭、卫星等航天器发射上天的经验。

  背景图三张,分别是地面场景(地面、树木、房屋等景象)、蓝天白云场景(天蓝色的天空上,白云朵朵)、宇宙星空场景(纸上涂蓝色或黑色背景,上面画金黄色、银色的星星、星球等)。将三张背景图依次夹在活动黑板上,根据乐曲和情景变化的需要来翻页,以象征场景的'变化。

  黄色、红色皱纸带分筐放置

  过程

  我是火箭

  你在电视里看到过火箭上天吗?火箭是怎么上天的?

  请幼儿想像自己的身体是一艘火箭,正在向太空发射,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火箭上升的状态,如手臂向上伸,成三角状,踮起脚等。

  每个幼儿都是火箭,在"发射"口令"10、9、8、7……2、1,点火发射"下达后,幼儿扮演火箭一同"升空"。

  火箭之歌

  模拟"火箭"发射状态后,幼儿跟随老师学唱歌曲第一段,强调火箭正在冲天升空,帮助幼儿记忆第一段歌词。

  火箭飞到了蓝天中,火力继续加大。教师变换背景图,幼儿跟学第二段歌词。

  火箭终于穿过云彩,穿过天空,飞到太空中了。教师变换背景图,幼儿学唱第三段。

  跟随教师完整地哼唱整首歌曲。

  乘火箭上天

  幼儿在身后衣服边上用回形针别上红黄皱纸的"火箭焰火",蹲在地上做好发射的准备。

  火箭们准备好发射了吗?大家一起倒计时,10、9、8……2、1!嗖!嗖!

  教师弹奏音乐,幼儿边唱火箭之歌,边表演火箭升空情形。

  唱到第二段时,教师更换背景图,火箭飞上天空,幼儿表演火箭正在加大火力的情形。唱第三段时,继续更换背景图,幼儿放慢运动速度,蹲下,仿佛火箭飞入太空,最后降落到月球上

  重复游戏数次。

大班音乐课教案14

  活动目标

  1、熟悉曲子,掌握曲子优美、饱含深情的基调。

  2、了解和熟悉曲子中的后十六分音符和倚音,能跟着旋律基本找到曲子中的'每个音。

  活动准备:

  笛子、曲谱、图片、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情感。

  1、师:你晚上有出去赏月吗?为看到了什么?

  2、示图片: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觉得美吗?

  二、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3、再次欣赏音乐录音,引导幼儿从欣赏中感受曲子优美、饱含深情的基调。

  三、学习曲子

  1、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好听吗?听上去是怎么样的?它的名字叫《彩云****》,如果我们能用笛子吹出来,会更好听的!

  2、播放音乐录音,教师跟着音乐将曲子完整地吹一遍,请幼儿再欣赏。

  3、出示曲谱,引导幼儿学唱曲子。

  (1)教师完整地弹唱一遍。

  (2)教师弹琴,幼儿轻声跟唱。

  (3)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唱两遍。

  4、引导幼儿进行找音练习。教师弹琴,请幼儿在笛子上找出每个音。

  5、教师重点讲解曲子中比较多的后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倚音,教师示范吹给幼儿听一听。

  6、教师再次完整吹一遍,请幼儿欣赏。

  四、听音乐幼儿有秩序地放笛子。

大班音乐课教案15

  设计意图:

  幼儿本身对新年的气氛就特别熟悉,让幼儿去表现、去感受这份欢乐是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让幼儿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正确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3. 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与幼儿相同数量的红绸带、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看电视,关于新年景象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加深对新年的印象。

  2.谈话

  师:小朋友,过心年是让我们最开心得事,你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

  幼: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看花灯,扭秧歌……(小朋友每说一样都让他用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大家跟着模仿。)

  3.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问: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好象看到贴对联、扭秧歌……,听到了锣鼓声,鞭炮声……

  4.老师帮助把思路理顺一下(老师边说边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动作)

  我们听到了锣鼓声、喇叭声,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小朋友也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到外面去放鞭炮了。大人们在家切菜、和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吃完饺子我们去看花灯,有“孙悟空”灯、“孔雀开屏”灯、“荷花”灯、“猪八戒”灯等等,我们又去看扭秧歌,我们也欢快地扭起来……

  5.放音乐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把上面这段话表演一遍。

  6.舞蹈《新年乐》

  为幼儿发放彩条、手绢,分配角色,安排对形,和幼儿一起编排《新年乐》舞蹈。

  活动延伸:可以把这个节目做为保留节目,元旦联欢时表演。

【大班音乐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课教案11-09

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06-24

大班音乐课教案03-17

大班音乐课教学教案07-20

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02-12

大班音乐课教案颠倒歌10-12

大班音乐课教案《小鸟落落》08-11

《小小帆船》大班音乐课教案07-28

《唱唱我的名字》大班音乐课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