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1、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2、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
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学习内容】:课本P12例2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好吗?多媒体出示第44页主题图。
2.观察画面。
师:仔细看一看,你都发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
想不想把你看到的告诉其他的小朋友或者听课的老师呢?
学生可能说:
看到小火车、过山车、摩天轮、小桌子等等。
看到小火车有4排座位,每排坐3个人??
二、探索新知
1.摆图形游戏。
(1)(过渡)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给你们一幅图,你们就能想到这么多的问题,现在老师手里有三根小棒,你能想到什么呢? (△、个、工)我想摆两个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给你们4根小棒,你能摆什么呢? (口、山、2个人)4根小棒的作用真不小,能摆口、山,还能摆2个人字呢。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捆小棒,你喜欢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开始吧。
(2)摆图形听音乐。
教师巡视,有目的地问几名学生。
(3)交流。
师:摆好了吗?给同桌说一说,你摆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共用了几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到题卡上。
师:谁摆的是一样的图形,告诉老师。
(板书三个加数相同的算式)
师:谁摆的是不一样的图形? (板书一个加数不相同的算式)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摆的图形?走下座位看一看,谁摆的图形最好看,再算一算他一共用了几根小棒?(课件出示音乐)。
师:小朋友刚才看了其他小朋友摆的图形,好看吗?刚才老师也看了,小朋友们摆的图形各式各样,都很好看。现在我们看黑板。
2.导入乘法。
师:观察前面三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在加法算式中,如果每个加数都相同,我们就把他叫做相同加数。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叫做乘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齐读一遍。
3.教学乘法。
用学生说出的算式进行教学。
以3+3+3+3+3+3=18为例。
师:刚才我们说这个加法算式的.每个加数都相同,那么相同加数是几?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个3呢?(带领学生数1、2?6,板书: 6)
师:求6个3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就在6和3的中间写乘号,看老师怎么写,先写“/”,再写“\”,伸出小手练一遍,这就是乘号,读作“乘”。我们读一遍。
师:因为6个3连加是18,6X3也是6个3连加的意思,所以6X3也等于18。这个算式读作:6乘3等于18。(板书)
师:6个3连加可以写成6X3=18,还可以写成3X6=18,这个算式会读吗? (板书“读作:3乘6等于18”)。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4.尝试。
(1)师指第二个算式问:你能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互相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10X3=30,3X10=30)。10是什么?为什么要写3?
(2)师指第三个算式问:这个加法算式用乘法怎么表示,谁能上来写?
(3)师指第四个算式问:这个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
(4)再看看自己题卡上的算式,能否用乘法算。能用的写出乘法算式,学生写完后投影出示。
5.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你学会了吗?现在有三个小朋友想考考你们,请做好准备。
6.考考你。
(1) “我是李明,我想考考你,我摆了4把小伞,共用了几根小棒呢?”
课件出示
(2)“我是丽丽,我摆了6个△,用了几根小棒呢?” 课件出示 △△△△△△
(3)“我是王冬,我摆了一座房子和一棵小树,你知道我用了几根小棒吗?”
课件出示
师:我们的课堂真热闹,把小鸟也吸引来了。
三、趣味练习
1.课件出示“做一做”图,小鸟说:“小朋友们,我叫Magi,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好吗?你能算出这儿有几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6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达到熟记口诀。
二、指导练习第4~11题
1、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与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2、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3、第6题混合练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第7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5、下面的游戏题,进行综合练习,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填在书上,看着说,再让学生背着说,看谁说得全对。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乘法有个系统的回顾,弥补不足之处。
三、 补充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求5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 )
2)6+6+6+6+5可以写成6×5+5。 ( )
3)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他们的积是10。 ( )
[设计意图]此练习为了预防作业中会产生的错误,同时也提高了“用数学”的要求。
四、智慧亭
1、已知△×△=25 △+□=13 求△+△=( ) □=( )
2、已知□+○=9 □×○=18 求□=( ) ○=( )
[设计意图]在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聪明,从乘法入手去想。
五、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形成9的乘法的一系列活动,理解9的乘法含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
2、熟练掌握因数为9的乘除法。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9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9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9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9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9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教学平台9的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迁移与感知
1、复习3、6 的乘法口诀。
2、3、6、9之间的相互关系。
(1)回忆:3的乘法于6的乘法有什么关系?
(2)3的3倍是()
3、揭示课题
〖复习3、6的乘法口诀,回忆3和6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学习9的乘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主动建构9的.乘法
1、观察与思考媒体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
2、操作与感悟
(1)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
(2)交流描述强化乘法含义。
3、探寻规律合编口诀
(1)独自推算下列一组算式的积(板书)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2)想一想: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说)
(3)编一编:同桌合编9的乘法口诀。
(4)说一说
a、指明介绍所编的乘法口诀
b、说说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5)看看想想:9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
4、自寻方法熟记口诀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
5、游戏:九的乘法口诀的手指操。
6、独立写出交换题。(看书校对)
〖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编口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两人合作编口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此外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适当降低了难度。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自寻方法、熟记口诀,便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手指操的游戏使学变得有趣,也易于学生熟记口诀。
(二)互动推出9的除法
1、写出下列乘法口诀的兄弟姐妹。
题1指名完成,题2独立完成后交流。
2、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完成后交流核对)
3、小结。
〖通过兄弟姐妹的形式引进9的除法,学生易于掌握,并且能加深对乘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内化新知
1、p48题2
(1)尝试解答
(2)交流反馈
板书:69=54(个)
答:装满六盒一共需要54个苹果。
2、p48题3 独立完成后反馈。
3、p48题4
媒体出示:水仙花(图略)9元玫瑰花(图略)45元
(1)同桌合作编题
(2)交流并板书
a、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买两盆花需要多少钱?
9+45=54(元)答:略。
b、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价钱比水仙花贵多少钱?
45-9=36 (元)答:略。
c、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价钱是一盆水仙花的几倍?
459=5 (元)答:略。
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点辅导为辅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探寻规律,合编口诀;自寻方法,熟记口诀;手指操等途径,真正掌握本课知识。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表达的能力。整堂课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点拨者。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编7的乘法口诀。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及有关7的乘加与乘减,能熟练地利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
3、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归纳编辑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现与感受数学的美与神奇。
【教学重点】
掌握编辑口诀的方法并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
用7的口诀求积、求商。
【难点突破】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课前让学生尝试编写7的乘法口诀,课上通过找7的乘法算式的规律、看口诀写乘除法、对口诀游戏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熟记7的乘法口诀。通过发现身边关于7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在解决应用题时引导学生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①收集信息并整理,找出知道的信息和问题。
②拟订方案: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制订解决方案。
③执行方案,注意格式的完整规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7=7一七得七
2×7=14二七十四
4×7=28四七二十八
5×7=35五七三十五
8×7=56七八五十六
2、揭题
板书课题:7的乘、除法
师:出示口算题
生:口答,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它们跟几有关?
生:观察,交流。(这些算式跟7有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的乘除法。
设计意图:
复习与7有关的已学过的'算式,引出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7的乘除法。
二、新授
1、熟记口诀
板书: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师:课前老师请你们自己尝试编写7的口诀。有哪些小朋友已经完成了?
生:交流7的口诀。
教师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生:齐读口诀。
师:大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已经编出7的乘法口诀。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是否记住了口诀。
师生进行对口诀游戏。
设计意图:
在课前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发现大部分学生已能基本背出7的乘法口诀,因此就以汇报预习作业的方式出示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探究7的乘除法
看口诀写算式
板书:
1×7=7 7×1=7
2×7=14 7× 2=14
3×7=21 7×3=21
4×7=28 7×4=28
5×7=35 7×5=35
6×7=42 7×6=42
7×7=49
8×7=56 7×8=56
9×7=63 7×9=63
师:根据口诀“一七得七”,还可以写出哪一道乘法算式呢?(7×1=7)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完成左右两边交换题。
师:在计算乘法时,用乘法口诀,这样又快又正确。除了计算乘法时用到口诀,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用到口诀?
生:计算除法。
师:请同桌互相说说每个口诀的除法算式。
生:同桌合作,全班交流。
师:板书除法算式。
小结:熟记口诀,在做7的乘除法时我们就能更快更准确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设计意图:
看口诀写乘除法算式,让学生明白口诀的作用是帮助计算更快更准确,通过书写算式的过程也能使学生对7的乘除法更加熟悉。
练习用7的口诀解决乘除法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用口诀计算乘除法
生:独立完成书P47第5题
全班反馈。
师:在做右边两排计算题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强调口诀的作用。
三、运用。
1、用口诀求商或积:
师:下面哪些算式是用同一句口诀的。
3×7 7×3 6×7 21÷7 4×7
28÷7 2 8÷4 21÷3
师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四道题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解答。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训练学生对7的乘除法计算熟练掌握。
2、判断。
(1)7的3倍是21.
(2)2个7相乘是2×7=14.
(3)3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6.
生:手势判断,说明理由。
3、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1)每只七星瓢虫壳上都有7个黑点,有3只七星瓢虫,它们的壳上共有几个黑点?
(2)4个星期有多少天?
(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条件:一个星期有7天,这是生活中的常识,小朋友们要善于发现。我们的应用题中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如:7只青蛙有几条腿?)
(3)7只麻雀停在地上,56只麻雀停在电线上,停在电线上的麻雀是停在地上的几倍?
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跟7有关系的事物。你能找到吗?
生:思考,交流。(一个星期有7天,七星瓢虫……)
师:看来7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有意义。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生:独立审题,交流已知的数学信息和问题,拟定解题方案。
设计意图:
在解决应用题时强调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清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这对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应用题有好处。
4、拓展
(1)看图列式
○○○○○○○
○○○○○○○
○○○○○○○
○○○○
(2)7支玫瑰扎成一束,下面的玫瑰总共有几束?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圆形?
生:同桌讨论,独立列式,交流反馈。
(3×7+4=25 4×7-3=25)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由一步乘除法应用题拓展到乘加、乘减的两步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板书设计:
7的乘除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5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7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励学生说己的想法。
四、课堂: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几倍”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4.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形式,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交流、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几倍”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小胖他们去秋游了,看看他们去了哪?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量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回答出示三个问题: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大象的`头数是长劲鹿的几倍?大象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
揭题: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数学问题--“几倍”。
2、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同桌合作,用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解决第一个问题。
全班交流:
圈一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回答媒体演示)
摆一摆:你能上来摆给大家看吗?一边摆,一边说想法。
有没有小朋友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的呢?(根据回答板书算式6÷2)
3、理解算式的含义
(1)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要求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也就是要求6是2的几倍,或者说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算式6÷2来计算。
(2)6÷2等于几?(完整算式)算式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
(3)“倍”并不是一个单位名称,它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算是后面不写单位。
4、用除法算式解决求“几倍”的问题
同桌两人各选一题,先说算式,再说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
(1)交流问题2。这里是把什么看作了一份?老师再用圈一圈来验证。谁来说怎么圈?
(2)交流问题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归纳总结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和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总结:其实刚才我们提的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老师统计了上海市9月的天气情况(晴天18天,多云9天,下雨3天)。
①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几倍?
②多云的天数是下雨天数的几倍?(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自评:两题都对得☆,书写端正的得。
除了这两个问题,你还能再提一个类似的问题吗?怎么列式?
小结: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老师还想带大家去面包房里找找关于几倍的数学问题。
出示:蛋挞(6个)草莓蛋糕(3个)面包(9个)
20元/盒15元/盒5元/盒
①看懂价格信息。
②提一个求几倍的问题,并把算式写在学习单上。
③小组内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④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不仅能根据相关的价格信息,找出价格之间的倍数关系,还能根据每种商品的数量,找出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⑤小组评价:说得正确、完整得☆,听得认真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34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
[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从7的乘法口诀推出8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8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等能力。
4、结合编、记、用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渗透联系的观点,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螃蟹图片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提出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在自己填表的基础上,利用编制1-7乘法口诀的经验,直接编出8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教学课件
A、指名回答算式的得数和口诀。
53 口诀: 75口诀: 37口诀:
76口诀: 63口诀: 77口诀:
B、指名回答下列口诀的前一句口诀和后一句口诀。
三七二十一 四六二十四 五七三十五
黑板出示准备题。
小动物跳远,每次都跳八格,让同学们看看每次都跳到什么数字下面。把数字写在空格里。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小企鹅预到了一个小问题,同学们能帮它解决吗?(能)
出示一个
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来的?(8个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方体)
这里有几个小的'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同学们一起来数)有几个??(8个小正方体)
现在小企鹅不止有一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还有很多,要请同学们帮他数一数有多少个小的正方体,同学们能帮他吗?(能)
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例1)
出示一个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有几个大的正方体(1个)
有几个小正方体?(8个)
那么这里有是几个8?(1个8)
1个8 是多少呢??(8)
1个8的话同学们能写成乘法算式吗?(能)
指名回答(出示电脑答案18=8,并表扬)
出示两个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有有几个大的正方体(2个)
(指名回答)有几个小正方体?(16个)
那么这里有是几个8?(2个8)
2个8 是多少呢??(16)
2个8的话同学们能写成乘法算式吗?(能)
指名回答(出示电脑答案28=16,并表扬)
老师已经写出了两道了,如果有3个大正方体?4个呢?5个呢?6个呢?7个呢?8个呢?同学们你们会算吗?
请各小组一起交流,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学生情况)
(指名同学说说自己所写出的算式,老师、同学们集体订正,多媒体演示)
订正时并板书: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了,猜猜看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几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
2、自编8的乘法口诀。
(1)小朋友,你们有前面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
先独立编写口诀,再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板书乘法口诀)
板书: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58=40 五八四十
68=48 六八四十八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并出示电脑的口诀)表扬同学
3、练习记忆口诀
A、齐读口诀
B、指名读口诀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做一做)
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螃蟹有多少条腿!
集体订正:
出示1只螃蟹图片 18(指名回答并列出算式并要说出运用了哪个口诀)
出示2只螃蟹图片28=16
出示3只螃蟹图片38=24
出示4只螃蟹图片48=32
出示5只螃蟹图片58=40
出示6只螃蟹图片68=48
出示7只螃蟹图片78=56
出示8只螃蟹图片88=64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口算题
83、5、7、4、6、8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3、完成口算题
84 8 3 82 87
81 8 5 88 86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4、完成闯关题
82+8= 85+8= 87+8=
83+8= 84+8= 86+8=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5、完成练习聪明的你想到了吗?
A、( )( )=16 B、( )( )=24 C、( )( )=36
82 83 66
28 38 49
44 64 94
46
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
※课间休息:游戏对口令。
同座位两人,一人说口诀,一人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四、全课总结。(播放歌曲)
提问:今天同学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事让你觉得高兴的?(今天你得到了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学!(指名回答)
课后问题:
前面的四个组,每个都座了8个同学,但是最后一个组只座了5个同学,班上有几个同学应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回去思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3.激励学生去探究规律和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巧算的能力。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题,你能发现这几组题中的秘密吗?
生:第一组,第一加数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数不变,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组,第一加数每次减少1,第二加数每次增加1,和不变。
第三组,被减数每次减少1,减数每次减少1,差不变。
师:你们都发现了这些题的秘密,真厉害!
我们今天就要来用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些秘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新授与探究
师:看,小胖他们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岛,他们要解决栈道上的.数学题,才能登上海岛去游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探究一:
出示:26+18=□
问:26加18怎样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学生讨论,请你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尝试解答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①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
②一个加数增加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不变。
③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师:对,做加法时,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这就是“巧算”。
(出示课题:巧算)
小结:在两数相加时,我们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另一个加数相应变化,这样进行计算会变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计算?
出示:82-67=□-□=
师:小朋友们,这道题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
生2:82-67=85-70
师:这两种都正确,那么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容易计算呢?
生:第二种。(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种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①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1,差不变。
②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3,差不变。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种方法容易计算呢?
生:因为第一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退位,而第二种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点。
师:对呀。我们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3、师:试一试
归纳规律:
1、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把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多了。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们现在就去海岛上看一看还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
三、 练习与巩固
1、师: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运用,挑选六道小题中的三题完成。
分组完成六道算式。
师:加法的巧算方法与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师: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比赛。
比一比,看谁先拿到红旗。
请做的最快的四名学生汇报答案,并给予小红旗。
师:你们都是小能手,请接受奖励。
课堂小结
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物体或图形的运动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地区分物体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认识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找准旋转物体的旋转点或旋转轴。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画面上是什么?出示PPT(2、3、4、5、6),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如果语言表达有问题,可以用手势表示。
2、评价一下小朋友的表现,下面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体运动的照片,你能说出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出示PPT7)它们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请说出它们的不同。
二、探索平移和旋转现象
1、探索平移
(1)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想一下为什么这样分?(PPT8出示分类情况,从而口头揭示出这些物体的平移、旋转现象PPT9)
(2)小结:像轮船、升旗、吊车、滑滑梯电梯、缆车、火车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它们总是这样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物体的平移,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请看:PPT(10)。(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平移现象。揭示“平移”。)
(3)练习:出示PPT(11),让学生自己判断。刚才小朋友能正确地判断物体的平移运动。那么物体的旋转运动是怎样的?出示PPT(12)
2、探索旋转
(1)出示PPT(13),你玩过这些吗?了解物体的旋转运动。
(2)分别说说图上的物体绕什么旋转。出示PPT(14、15、16、)让学生指出物体的旋转点。
(3)练习:出示PPT(17),请小朋友指出下面哪些是旋转现象并说出旋转物体的旋转点在哪儿?(巩固旋转物体的旋转点。)
(4)出示PPT(18)小结: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小车等它们这样绕着一个点或者一条轴做圆周运动的叫旋转。
3、寻找平移与旋转
(1)、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3)、完成PPT(19),你能再用手势表示一下平移和旋转吗?
(4)、总结平移与旋转
板书设计:
平移:直线移动,方向不变
旋转: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巩固平移与旋转。
1、完成课后练习第4、5题。
2、完成课后练习第6、7、8题。
四、总结全课
1、学生谈收获。
2、总结学生的表现
3、布置作业(PPT24)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与前两册教材相同,本册教材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我们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1)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分散难点
(2)仍分成2~6、7~9两段编排,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
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过程。
2.角的初步认识
3.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统计(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
继续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广角(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
(五)实践活动--“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 使学生在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3. 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我们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你还认识这些图形吗?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启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三个图形,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有4条边)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 探索新知
1. 认识四边形。
(1)摸一摸、数一数。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这样的一张长方形纸,(出示长方形纸)摸一摸它的边,再数一数有几条边。
要求:再拿出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摸一摸、数一数,看看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几条边。
谈话: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四条边,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呢?请小朋友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数一数。
学生活动后反馈。
谈话:刚才的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2)练习。
①认一认。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略)。
②找一找。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你能从周围找到一些四边形吗?(数学书的封面等)
③围一围。
谈话: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吗?先想一想怎样围,再和同桌交流。
(3)小结。(略)
[评析:通过摸一摸、数一数、找一找、围一围等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由认识规则的四边形到认识不规则的四边形,有层次地展开教学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四边形的本质特征,既有利于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又为学习其他多边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信里有一些纸片剪成的图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先数一数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再把它们分成两类。
反馈: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五条边的图形分为一类,六条边的图形分为一类)
提问:有五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有六条边的呢?
出示教材第二个例题的四个图形。
谈话:数一数这几个图形,每个图形分别有几条边?是几边形?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它们都是多边形,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都是多边形。(在课题旁板书:多边形)
谈话: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多边形还会有哪些形状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是的,多边形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它们。
[评析:在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用类比、迁移的方法,使学生轻松地认识了五边形、六边形,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 巩固拓展
1. 围图形。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2. 搭图形。
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搭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交流:你搭成的图形分别要了几根小棒?搭一个四边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搭一个五边形、六边形呢?
3. 折一折,剪一剪。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多边形,你能用纸折出或剪出我们认识的多边形吗?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交流。
师生共同活动,按想想做做第4题的顺序折出不同的多边形,再让学生自由地折一折。
[评析: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数、围、搭、折、剪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多边形的认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计算.
(1)3个4相加是多少?
(2)5个2相加是多少?
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
新授
1.出示例8(教师板书)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中的意思.
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
(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
(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
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中的4表示每个人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个人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
4.讲解例9
(1)出示例9(教师板书例9)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师: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
(3)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 (分小组讨论)
(4)汇报解答方法.(小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务:一人负责口头列式,一人负责板书列式,一人负责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5)再次说明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算式里的5表示每个扣子5角,3表示买3个扣子,一共是3个5角,要求3个5角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
教师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能完成几道题就完成几道题.
(2)如果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题目后,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乘法解答的;这几道题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这几道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题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归纳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迅速的计算.
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
3、求几个几还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但是用乘法计算起来比用加法计算更简便.
4、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 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其实把文字叙述题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11-07
数学上册教案01-15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1-02
二年级教案数学上册03-20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04-09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6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经典]05-26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05-1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4
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