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
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
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2。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弟弟谢谢大家了。现在我想送给第二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配合)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3。小结。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帮我包装出了这么漂亮而精美的礼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母亲节快到了,小明和爸爸为妈妈挑选了一套分为上、中、下集的书,每本书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亲手将这套书用彩纸装饰起来,请你为他设计一个装饰方案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再过几个月,就将迎来北京08奥运会。这几天我国的运动健儿们纷纷投入紧张的训练中,积极备战奥运。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届奥运会中令我们激动人心的田径比赛。(媒体演示刘翔在决赛中冲刺的画面。)
师:在那次110米栏决赛中,古巴选手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1秒;美国选手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
师:有谁知道在110栏比赛中,怎样衡量比赛者的成绩吗?
生:在1 10栏比赛中,全程时间最短的人获胜。
师:你懂得真多!那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给这三个人排出名次?
生:我可以用数射线的方法。(媒体演示)
:在数射线上可以找到13.20、12.91、13.18这三个小数。然后我看到,12.91在最左边,因此为判断它最小。也就是说刘翔的时间最短;而13.20在最右边,也就是说它是这三个数中最大的,加西亚用的时间最多。因此,排名第一的是刘翔、第三的是加西亚、第二的是特拉梅尔。
【教学策略】:08奥运开幕在即,以奥运比赛作为情境引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思维激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让孩子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在为国骄傲的同时,感知小数的大小,体会比较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一)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用数射线的方法,你还能比较吗?怎样比?先请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比较方法同小组伙伴们说说!也可以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向其他小组说说。
(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想法。)
(二)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与指导。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比较方法,教师进行引导与总结。
【教学策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独立思考,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不至于使有的学生养成依赖别人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在学生试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在同学们经过充分的思考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倾听别人的思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集体汇报,得出结论。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比的,12.91与13.2 0以及13.18比较时可以先看整数部分,12<13,刘翔最快。而13.20以及13.18的`整数部分相同都是13,接下来比十分位的1和2,1<2,所以特拉梅尔比加西亚快。
生2:我们小组认为要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生3:我们小组还要补充,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若十分位相同,则比较百分位……
注:伴随学生汇报的情况,出示相应媒体。
小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提示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一)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师:你能应用刚才这种比较方法来做下面的题目吗?(书第25页、试一试)
1.生独立完成。
2.集中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多让几个学生说。)
(其中12.001○12.01请同桌互相说比较方法。)
(二)提问:
“小数大小的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有什么异同点?(个别回答。)
(三)游戏巩固。
请每组的同学每人出一个小数,然后把这些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看哪能一组的同学排得最快。(最快的那组最先汇报)
师:对于刚才的排列,你有更好更快的办法吗?
学生先说说,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组,教师来说明:
第一步:先把要比较的几个小数,小数点上下对齐竖排起来。
第二步: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法则,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进行比较,并根据题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写;
第三步:根据编号情况进行排列,也可以使用“<”。
【教学策略】: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单调的练习巩固环节中加入游戏的形式,既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思考,在游戏的过程中运用并且温习今天所学的知识,从而起到熟练运用、加深巩固的作用。
四、总结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的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学生回答)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
(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能根据线段图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体会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价值。
2.学生能够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来检验题目中的所有条件,体会检验的价值,培养检验的习惯。
3.学生在经历借助线段图描述问题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到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能主动运用这样的策略分析、思考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段图描述、分析问题。
2.教学难点: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正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
师:老师这儿有道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学新知
㈠理解题意
1.(出示例1)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1生)
2.师:要求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该怎样解决?
3.生口答,师板书算式(可能出现两种方法)。师问没有举手的人:他们的方法你能听懂吗?
4.师对口答生:有同学听不懂你们的方法,该怎样办?(画线段图)
(若有个别生懂,还有人不懂。怎样让大家都都听得明明白白?)
㈡自主尝试画线段图,进而自主建构正确规范的画法
师:好巧,老师和你们想到一块了,我根据题意也画了一幅线段图,能看懂吗?(停顿)先填一填,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指一指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上面的线段表示小宁的邮票,下面的线段表示小春的邮票,小春的邮票比小宁多12枚,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
师:这儿为什么填12,而这儿为什么是72?
㈢理解线段图的意思
1.师:我把文字去掉了,还能看懂吗,谁来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1生说)
看图分析数量关系,明确思路
1.看图理解生所说的思路
(1)师:我们来看图想一想,××是用怎样的思路来解答的?
(2)师:想明白了吗?来!在图中指一指、说一说。(生具体解释每一步的思路)
(3)师:这里的72-12表示什么意思?得到的60能在图中指出来吗?这个60可以看作什么?(2个小宁的邮票数量)
2.看图想不同的思路
(1)师:还有不同的思路吗?看图想一想。(停顿)看图能想明白××的思路吗?
(2)师:有想法的和同桌说一说。 想明白的和同桌说一说。
(3)师:谁来说说(师板书)
㈤体会画线段图的价值
师: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现在不仅能看懂他们的解题方法,还能说清楚解题思路?
(画了线段图,小宁和小春之间的'邮票关系就更清楚了,也明白了解决的思路。)
2.师:看来当我们无法说清楚听明白时,借线段图就能理解清楚了。
㈥对比两种解决思路
1.师:我们来比一比这两种解决思路,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先把小宁和小春的邮票变得同样多。)
㈦学会检验的方法,培养自主检验的习惯
1.师:要想知道算出的结果对不对该怎么办?
2.告知:我们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来检验,试着写一写。
3.展示学生的检验方法。(检验一个条件够不够?)
4.师:看来需要检验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这样检验有什么好处?
㈧回顾过程,说体会
师:回顾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汇报)
回顾在解决哪些问题时用过画图的策略
1.师:其实画线段图也是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课件出示)
三、变式练习
1.(出示线段图)师:如果把小春比小宁多12枚变成小春比小宁少12枚,你还能看懂吗?(停顿)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3.师:我们来比一比这两幅线段图,多12枚和少12枚在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4.师:看来多出的数量一般画成实线,少的数量一般画成虚线。
5.(出示:小宁和小春各有邮票多少枚?)师:要求现在小宁和小春各有多少枚,你想用怎样的思路来解决?
6.学生独立完成。写好后把你的思路说给同桌听一听。
7.(选择两种思路)学生展示并说具体的思路。
8.师:结果对不对该怎样办?会检验吗?
9.师:谁来说一说。(学生口述检验方法。)
四、比对例题与变式练习
1.师:比一比刚刚所解决的两个实际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2.明确:都知道两个数量的和与差,都是求这两个数量分别是多少。
3.师:它们的分析思考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4.明确:都是花线段图来分析思考,都想办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转化成相等的数量。
五、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1)师:刚刚我们研究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和与差的问题,如果数量变多了,你还敢尝试吗?
(2)(出示练习八的第2题)师:静静地看一看,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指名两生说)
(3)师:你想用怎样的思路来解决,试着写一写。
(4)学生展示汇报,并说出思路。
(5)师:谁来口述检验过程?
(6)(如果出现加法)师:这里为什么加30?比一比这两种计算方法,哪种更简便?
六、全课小结
1.师:现在再来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吗?
2.师: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好吗?好在哪里?是不是所有的实际问题都能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看来画图只能解决一类问题,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策略。
七、板书设计:
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72-12=60(枚) 72+12=84(枚)
60÷2=30(枚) …小宁 84÷2=42(枚) …小春
30+12=42(枚)…小春 42-12=30(枚)…小宁
检验:30+42=72(枚)
42-30=12(枚)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这一规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观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出示提示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该相对远一些。
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并对两种不同解题方法的进行对比。
难点:理解“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得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简便计算:38000÷125 5400÷36 798-(245+298)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回忆各自的寒假生活并进行交流和阐述活动的意义所在。(出示课题:愉快的寒假)
2、 交待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的寒假生活:在寒假中,闵行的北海道滑雪
场开设了学生免费专场,为期两天。上海的许多小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滑雪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天的情况吧!
探究阶段
二、出示例1,旨在审清题意。
滑雪场第一天接待学生650位,第二天接待学生875位。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
1、 通过读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信息既指条件,也指问题。此处加以重申)
2、 你们对其中哪个信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或要作补充说明?
(1)这句话说明了学生人数和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
预测:如果学生对以上这个问题难以解答。
对策:可换个角度提问:对“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这个句子,你们是怎样的理解的?
(2)第一天与第二天派出的保洁员的标准是一样的。
三、独立探究,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1、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寻找解题突破口,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来解答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1)讨论小组内部交流,共享思考过程。
(2)班级汇总:
〖方法一〗
从问题出发来解决:
综合算式:875÷25-650÷25
强调: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
把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
〖方法二〗
把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综合算式:(875-650)÷25
强调:第二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提问:每多派出一名保洁员,要增加多少名学生。
3、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得出结论。
(1)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得到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出9名保洁员。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哪些地方?
(2)独立思考、汇报:
角度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
角度二:解决的方法不同
角度三:计算的步数不同
(3)小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时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四、学会充分思维,领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1、根据算式,灵活、科学地改编例题。
提问:如果将算式875÷25-650÷25 875÷25+650÷25
我们将如何改写这道应用题呢?改什么?怎么改呢?
2、算法多样化的运用。
要求的问题改编为:两天总共派出多少名保洁员?
提问:这个用三步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能不能用两步计算来解决呢?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借助树状算图或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条理地、周密地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例1
875÷25-650÷25 (875-650)÷25
= 35-26 =225÷25
= 9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p104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过摆图形,找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摆图形,找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展新知
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寻找所摆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方法
1、鼓励学生从图形、数等多种角度寻找关系,并加以对应,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将这一关系用算式表达出来,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来:2n+1。
(1)2×26+1=53(根)
(2)2n+1=63,2n=62,n=31,能摆31个三角形
2、通过列表、观察图形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列出算式来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数,从中发现规律。在每个算式中,都有加1,一个正方形3×1再加1;2个正方形3×2再加1;3个正方形3×3再加1,从而推出n个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3n+1。
(1)3×12+1=37(根)
(2)3n+1=46,3n=45,n=15。能摆15个正方形。
三、解决问题
利用上面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法,找出摆八边形的规律
(1)、摆一个八边形,需要7×1+1=8根小棒,摆2个需要7×2+1=15根小棒,摆3个需要22根小棒
(2)摆n个八边形需要7n+1根小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一、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教学难点:
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若表示正数时,是负数;当表示0时,就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当表示负数时,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这些下节将进一步研究。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四、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
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
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如圆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数。
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外)都是有理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本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第二部分,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由于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物体,因此教材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如伸缩门、楼梯栏杆、梯子、足球网架等,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这些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表象。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上,教材分别安排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抽象出图形后,教材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自主地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正确认识。此外,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图形变换的练习。如,用完全一样的两块或四块三角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用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改拼成长方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巩固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既有利于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图形变换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行线”与“垂线”的知识,已会作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学生通过《三角形》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对平面图形的高及高的作法已经有一定的感知。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与《三角形》这单元的教学来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每一课时安排的内容相对集中,跨度相对较大。但正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的支撑,教材在这一单元只安排了两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完全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单元要通过学生眼看、动手、脑想,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几何图形的直观表象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主要体现以下理念:
1、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再现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积累了认知表象,为新学知识的探究做好铺垫。在探究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学生的探究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辅助学生交流、概括,使学习过程活动化、直观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运用中,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2、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交流、操作、验证等活动来主动获取新学知识。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所以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出发,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构成知识系统。
学习新知识前,复习了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又及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利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
六、教学思路:
根据本单元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合作交流、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动为静,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1.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2.认识梯形………………………………1课时
八、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能力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
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2)、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
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本单元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后教学梯形。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本组练习分两课时进行,我科组三个老师、先后四次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反复地试用,反复地修改,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 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规范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习重点
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习难点
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二、自学指导。
1.情景导入:
(用蒜苗生长的动画图片引入新课)
2.由学生动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3.动画演示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要强调学生注意观 察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让学生分析在格子图中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成哪两步。
三、习题巩固。
课本P89练一练1。
四、实践应用。
课本P89练一练2。
五、课堂小结。
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事物的变化情况。
2.怎样画折线统计图呢?
(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连线。
3.统计图一般有几种形式呢?
统计图一般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形式。
4.进 行预测时,先要找出数量变化趋势中的规律,再进行预测。
六、知识拓展。
为了寻找小玲跳绳成绩提高的秘密,笑笑帮助小玲记录了锻炼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图。
(1)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最快?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答:小玲 第5~10天成绩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3)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多少,达到每分135个大 约是在第几天?
答: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118个,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12天。
七、目标检测。
1.要表示上海20xx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 )表示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统计图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 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 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间?
(3)李明在最后30分里行驶了多少 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八、实践作业。
根据十几天观察蒜苗得到的结论,写一篇《我的蒜苗长得快》数学实践小论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一:量一量
解释与运用
活动二:量身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来的想法比较,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正确熟练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6、引导学生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3、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试一试”第1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小组探索归纳概括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数学概括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得出小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的算理
教学突破:
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和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小数,通过比较和归纳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铺垫旧知,导入新课。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6589和589 123和213 12345和12354
教师:根据上面几组数说出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几类情况?每一类怎样比较?
学生1: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两类: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
学生2:位数不同的两个整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相同位数的数相比较,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
2、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2 0.4 0.40 0.11
二、探索新知
1.小数大小比较
师:读出课本55页的情景图中的内容
板书:11.85与24.3 11.84与11.68
师:根据你的经验知识,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全班交流:
学生:11.85整数部分是11,24.3整数部分是24,从整数部分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因为24>11,所以24.3>11.85.
师:怎样比较11.84和11.68的大小?
学生: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一个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6,另一个小数部分十分位是8,因为8>6,所以11.84>11.68
师:根据两组数的特点,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小数大不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知识应用反馈
(1)课本自主练习1,让学生轮流回答,发现问题当场纠正。
(2)课本自主练习2,学生先做再说结果,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小数的性质
猜想0.4与0.40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猜想是相等的关系,在此猜想基础上,让学生用生活和课本中的有关例子,来解释说明它们的等量关系.
小组内先交流各自的例子,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例子汇报.
学生1:4角=4/10元=0.4元;40分= 40/100元=0.40元,因为4角=40分;所以0.4元=0.40元
学生2: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选出其中的4份,为4/10=0.4,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挑出其中的'40份,为40/100=0.40,选出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3:两个一样的蛋糕,一个平均切成10份,拿出其中的4份,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拿出其中的40份,它们分别占整个蛋糕的4/10和40/100,即0.4和0.40,拿出的蛋糕数量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4:……
师:从生活中知道了0.4=0.40,那0.4与0.400的关系呢?猜想结果并举例子。
学生:可以把以上的例子中的100份改成1000份就可以验正0.4=0.400。
师:从两个等式0.4=0.40, 0.4=0.400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读一读
性质应用:
(1)例题: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引导学生理解化简的意思,强调不能改变小数的大小,引出化简的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1:0.500=0.5
学生2:13.040=13.04
师:13.040=13.4对吗?
让学生指出错误,同是强调小数的末尾的位置添0或去0,小数不变,加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掌握。
(2)出示例题: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0.67和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1:0.9=0.900, 0.67= 0.670,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讨论5的改写方法,并统一答案,5=5.000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58页5、6两题,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59页第7题,集体订正时提问几个较深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5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4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2-12
【热】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02-0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5
【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0
【精】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4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