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几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
2,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在读文中理解课文,利用插图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三)交流整体感受: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七)总结与延伸: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语文教案 篇2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再运用这一规律认识7个生字。这三组字用绿、红、蓝三种颜色表示,分别显示了“减一笔”、“加一笔”、“加个部件”三种识字方法。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其规律,再让学生说说探索的过程,自编识字儿歌,认识7个生字。教师要多鼓励,增强其成就感。如:
1、“广”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2、“日”字中间上一竖,由由由;
3、“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4、“日”字中间穿一竖,申申申;
5、字形小魔术: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这一项是通过“我会读”让学生积累15个词语;通过“我会连”辨别6个平翘舌易错字;通过“读读背背”读背一首小诗──《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1、“我会读”是通过学生自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积累词汇。教学时,可以采用“乘坐语言快车”的游戏来认读。方法:分小组开火车横着、竖着、倒着几种方式读书中的词语,看哪组读得准,认得快。
2、“我会连”是采用连线的方式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时可先读字,再连线,最后同桌互读。
3、“读读背背”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学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读准“祖、岭、盛”三个难音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指导背诵时,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连句开火车背诵;可以四大组开火车连句背诵。以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分两个层面练说。一是交流在幼儿园时是怎样过“六一”的;二是设想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教学时,可创设以下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给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一)创设情境一:
1、播放录象,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象,启发提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何怎么快乐?
2、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想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向大家交流交流吗?
设计两种方式:
“我是优秀解说员”:让事前准备好“六一”留影的同学,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享受他的快乐,并对他的解说作出评价。态度是否大方,说话是否有条理,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如果是,奖励他一个“优秀解说员”奖章。
“我是优秀采访员”:给愿意当采访员的学生戴上一个记者证,拿上自己做的小话筒,到同学中采访,还可以采访老师,然后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活动告诉大家。学生评比最佳采访员。
(二)创设情境二:
1、情境引入,激发参与欲望。
实物投影本校近年“六一”活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学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节活动的内容,播放活动时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谈谈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设计两种方式:
1、个人:自由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过小学生的第一个“六一”,让大家给你参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商量,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
2、小组:和同学合作,设计活动方案:
时间地点主持人内容
四、展示台。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书上认的字,并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拿课外书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点读给同学听;事先把认识的字用电脑打印出来,展示在“识字角”中,给同学交流;把认识的字组词说话,让同学知道认识了哪个字。
“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在同学都会了的时候比比谁最快。
五、教学设计。
(一)实物演示,激发兴趣:
出示一本《新华字典》、《新编小学生字典》。
1、谁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什么功用?
2、谁会查到下面这些字在字典的哪一页?“我”、“是”、“小”、“学”、“生”
3、看了他们的演示,你想说什么?是不是也想学会这一本能呢?
(二)学生介绍学查字典的途径、方法:
提示:学习查字典的途径有多种,如:家长教,哥哥姐姐教,自己看字典的“说明”学。
学生介绍方法时,可以边说边做。
(三)老师总结音序查字法:
1、按顺序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3、在刚查到的大写字母的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的页码数。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中的页数。翻到指定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找的音节。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用柔美和灵巧的声音演唱《小雪花》。
2、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小雪花的纯洁并爱上小雪花。
3、 通过唱,跳,赏等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柔美灵巧的声音表现,感悟歌曲。
2、 准确的掌握歌曲第五乐句的旋律音准。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小朋友们,随音乐一起动起来吧。(播放《小雪花》伴奏的背景音乐)
二、猜雪花
1、 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出示谜语)
生:雪花
2、 你见过雪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 用动作表示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吗?
生:洁白晶莹、六角形、轻柔的。。。。。
生做雪花飞舞动作
3、 老师这有一些雪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雪花的晶莹美丽(播放背景音乐《小雪花》。)
三、唱雪花
1、 你们脸上的表情已经流露了你们的心声,能用一句话说说看看了图片后的感受吗?
生:雪花真美丽啊。。。。
2、 这么美的雪花啊 ,老师也忍不住要赞美一下了。(多媒体展示第五乐句)
54 35 43 21 2---- 51 23 21 1--- --
啦…… 啦……
教师动作连线清唱
3、 你们想不想赞美一下啊?来学一学。
4、 小雪花听了你们的赞美声,它呀高兴的唱起了雪花歌,你们听。。。。。听的`时候,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这首曲子的情绪怎样?是几拍子的?
5、 接下来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曲,跟老师来读一读
6、 学生跟唱歌曲
7、 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8、 小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在空中跳出美丽的舞蹈。像我们刚刚看了雪花图片后的那种感受。轻轻,柔柔,“小雪花呦耀人眼,洁白晶莹光闪闪”我们一起来唱下
9、 小雪花有时也很调皮,一会儿飘到树枝,一会儿跳到地上,小朋友听一听,哪种声音能唱出小雪花的顽皮?(师范唱)
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连贯,手势大波浪线)
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六个小花瓣,全都一样艳(跳跃,手势跳跃)
哪种声音唱得更好听些,为什么?
10、用连贯有感情地唱一唱。
11、在第一段歌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唱给大家听听,老师为你伴奏
1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我们自己来学习下第二段歌词,有不认识的字可以举手提问。
14、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15、先轻轻地跟着琴唱一遍,熟悉歌词。
16、把第二段歌词连起来,也用柔美和跳跃的声音唱一唱。
17、放伴奏旋律
第一段请女同学来唱
第二段男同学唱
18、歌表演
在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中,小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想邀请我们 一起跟她跳雪花舞,你们愿意吗?
学生一边做雪花飘落的动作,一边唱歌。
四、延伸
美丽的小雪花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首跟雪花有关的歌曲《冬天的童话》,比较一下跟我们今天学习的《小雪花》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
让我们唱着《小雪花》的歌,跳着雪花舞,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复韵母ao ou iu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 ou iu 3个复韵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学好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了解“iu”的标调。
教学难点:
“ao”“iu”的.发音,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三个音?(ɑi ei ui)
2.我们把ɑi ei ui叫什么?(复韵母)
3.抽读卡片,重点区别ɑi ei的发音。
二、学习新知
1.激趣导入
(1)出示单韵母卡片:a、o、e、i、u、ü。(齐读)
(2)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三个复韵母。
请学生上台拼卡片并指导说话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
(3)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
2.初步认形。
学生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认识ao ou iu
师板书:ao ou iu
3.读准音。
(1)指名读。
(2)不会读的小朋友,我们也可以根据图来猜出读音。
像第一张图,图上画的是五环旗,是奥运会的标志。“奥”字就是“ao”的第四声。
第二张图上画的是海鸥,“鸥”就是“ou”的第一声。
第三张图画的是鲸在游泳,我们就可以推出这个复韵母念“iu”。
(3)听录音读→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
4.读读四声。
自由读→同桌指读。
师任意写“ao”的四声,学生读,开火车读。
生标“ou”的四声→纠正→各种方式读。
生标“iu”的四声,注意与“ui”比较,儿歌记忆——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时强调“iu”的声调标在“u”上。
5.做手势齐读板书,抽读。
6.“比耳朵”游戏:师读带调韵母,生上台指出韵母,
课间操。
iū ,iū ,什么iū ,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 ,iú ,什么iú,鱼儿鱼儿水中游;
iǔ ,iǔ ,什么iǔ ,你是我的好朋友;
iù ,iù ,什么iù ,上下楼梯要靠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读ao ou iu四声。
2.ao ou iu四声的书写。
板书设计: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不懂的词语。
四、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一)、谈话,导入新课
1、我知道同学们读过不少课外书籍,特别是寓言故事,对吧。那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另一个寓言故事,(展示课题)20扁鹊治病。看看能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
4、了解扁鹊并质疑课题。
(1)扁鹊治病,扁鹊是谁呀?(师生共同简介)
(2)根据“治病”质疑:扁鹊给谁治病?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吗?……
5、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吧!
(二)、读文学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字词,谁来把这些生字读音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大家提个醒?(如:睬的声母是c,不是sh。)那在写或记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毫---豪雀---鹊……)
3、采取各种形式的读生字词。并出示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4、分组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合作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想好以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扁鹊有了一些什么了解?
3、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名医?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
1、说扁鹊是名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扁鹊是名医的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3、扁鹊既然是名医,可蔡桓公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扁鹊所说的那段话。(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4、想一想蔡桓公的病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四个阶段)哪四个阶段?(师引导读四个分句)
5、在扁鹊看来,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肤——板书),皮肤上的这点小病可以怎样医治?也就是说蔡桓公此时的病只用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为了使板书简洁清楚,我写成“能治”,(板书“能治”。)
6、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却是怎么对待的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他还怎么说?(理解“邀功请赏”)你认为蔡桓公为什么会这样说?
7、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还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可扁鹊说了,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通过我们前边的学习,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鹊的推断,在不断地向体内发展,那到底发展到过身体哪些部位?是否能够医治?蔡桓公分别是怎么对待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个句子结合三、四自然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有关词句。
8、蔡桓公的病发展到过身体的哪些部位?(请学生板书——皮肉、肠胃、脊髓)他们分别处于什么阶段?(生板书——可治、还能治、等死)当病在皮肉间时,蔡桓公怎么对待的?生板书——假装没听见,你猜他这时在想什么?当扁鹊告诉蔡桓公病在肠胃而且仍可治时,蔡桓公却——生板书:满脸不高兴,
9、扁鹊最后一次见到蔡桓公时,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脊髓,只能等死,课文哪里讲了这部分内容?齐读五自然段的前两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10、生质疑解难:扁鹊为什么看到蔡桓公就跑?蔡桓公为什么觉得奇怪?
三、巩固延伸
1、蔡桓公本来患的只是皮肤上的小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使学生体会到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道理。)
2、同学们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想,你还会明白什么?(要防微杜渐)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扁鹊 蔡桓公皮肉(能治) 装作没听见肠胃(还能治) 满脸不高兴
脊髓(等死) 奇怪
防微杜渐
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