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27 12:26:4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选15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性质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它是小数运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是教学重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数化简或需要在小数末尾添0时,学生容易出错,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当你们在商场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标签这样写,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

  二、学习新课

  今天继续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1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个十分之一米,1分米)

  ②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③0.10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0个千分之一米,是100毫米)

  ④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出示投影片:

  启发提问:

  ①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

  ③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

  ④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教师板书)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4)加深理解概念。

  提问:

  ①如果在整数5后面添上一个“0”或者在50的后面去掉一个“0”,原数大小变了吗?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扩大10倍......:去掉一个“0”就缩小10倍......因为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数大小也就变了。

  ②如果在0.6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添上一个“0”,原数大小发生变化了吗?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同样通过学生实践,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点后面点上“0”,小数中的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数大小才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才能使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性质的应用。(板书:将课题补充完整)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

  0.70=0.7105.0900=105.09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写成2.50元。3元改写成3.00元。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改写,集体订正。

  0.2=0.20xx.08=4.0803=3.000

  反馈:第92页“做一做”。

  3.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2)学习了小数的性质怎样应用?

  (3)运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做练习二十一第1题,第2题。

  2.判断下面几种说法对不对?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6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游戏:找找我在哪?

  游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根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根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根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游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根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诉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的一个,但就是判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经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得今天这个方向轴应该画在哪比较合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分辨它们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你认为我还要提供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不开,那你还要告诉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观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观察目标2。(有准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后观察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育学生量角度时要认真,不能单纯地依赖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诉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2、我们不能这样总帮助王叔叔确定位置呀!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谁能告诉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角度确定方向,最后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交谈,使学生了解期末考试的总体情况及自己的错误知识点;通过对第八册教材的初步分析,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

  2、在师生的交流,共同的分析,解读中,联系假期生活、教材内容,渗透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同时形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的经验。

  3、在活跃、开心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重温学习规则,做好上课准备。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生丰富多采的假期生活,分析,阅读,解说初步了解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

  端正学习态度,重温学习规则,做好上课准备.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谈话导入

  解读数学书

  通过师生交流,总结经验教训,加油鼓劲,为下学期的数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联系教材目录,联系已有生活知识经验,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得到充分的肯定,通过研究、分析、比较,正确建构数学的一些知识。

  一、交流期末考试总体情况

  1、教师总体介绍。

  2、个别交流学生的错误。

  二、介绍新课本

  1、解读目录

  认识本册教材涉及的内容,解释有关数学用语。

  如:角、可能性......

  2、谈谈你对这些知识的认识

  哪些你已经了解了?哪些与前阶段的数学知识有联系?......

  3、作些准备

  学习这些知识要做一些准备。

  学生个别交流。

  师生共同认识本册教材涉及的内容,解释有关数学用语。

  小组交流你对这些知识的认识

  如:哪些你已经了解了?哪些与前阶段的数学知识有联系?......

  交流假期生活

  (机动环节)

  全课小结

  不管在交流假期生活还是检查作业,或参观作业中注重让学生比较、思考联系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同时,在评比参观中注意树立榜样,时刻提醒、激励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努力向上。

  激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了解寒假作业(机动环节)

  1、同学们,假期一转眼就过去了。你能说说这个寒假你过得愉快吗?

  2、交流假期生活

  同学们,寒假中你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在哪些生活问题中你用到了数学知识,交流一下,是哪方面的数学知识?

  3、检查寒假作业

  寒假里我们认真完成了寒假作业,同桌先相互检查寒假作业,比一比,谁的字迹端正?谁的作业认真?

  4、分析寒假作业的有关练习

  5、参观优秀作业

  优秀作业展示,大家来看优秀作业。

  四、全课小结:

  新学期,你准备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我们的学习中去呢?

  小组讨论并交流寒假中你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在哪些生活问题中你用到了数学知识,交流一下,是哪方面的数学知识?

  同桌先相互检查寒假作业,再评比。

  小组讨论:寒假作业中的练习,你是怎样想的?交流、核对。

  全班参观优秀作业

  谈谈你的感想。

  小组说说

  再集体交流。

  解读目录要注意联系前后知识。注意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全面的了解本册知识点。如:先了解一些新的数学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再如:有相同的标题,比较有什么区别;

  板书设计:新学期新气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设计

  课题:看谁算得巧

  课时:

  1 执教教师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除法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运用整数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在理解整数运算性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引出熊猫的问题,明确研究的对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运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让学生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简便计算的?你为什么这样简便计算?要根据被除数与除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提出问题

  引出熊猫的问题出示课件

  问:1100是25的几倍?

  明确问题,正确列式

  二、 核心推进

  对应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反馈板书

  算法1 1100÷25 =(1100×4)÷(25×4)

  算法2 (1100÷5)÷(25÷5)

  算法3 1100÷(5×5)

  你喜欢谁的算法?说说这样算得理由?

  2.试一试 4800÷32 48000÷125 你想怎么简便计算?

  集体反馈,重点评析出现的错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灵活运算。

  3.练一练

  用25、36、45和72分别去除1800,商各是多少?

  补充练习:

  上当题(容易混淆题)

  (一)讨论

  1.看清符号25×8+125×4 、 25×8×125×4

  2.遵循规则40×25+75、  40×(25+75)

  3. 定律混淆(125+10)×8、(125×10)×8

  4.能用乘法分配律吗?78+22×10、30×25×40×25

  (二)练习

  1. 5×38+62

  2.(16×25)×40

  3.(125-25)×8

  4. 102×199 5.29×9+29

  独立探究,交流算法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计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给予学生独立的空间,发挥学生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个别说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看谁算得巧

  除法运算性质:a ÷ b ÷ c = a ÷ ( b × c ) (b≠0 c≠0)

  商不变性质:a ÷ b = ( a × c ) ÷ ( b × c ) a ÷ b = ( a ÷ c ) ÷ ( b ÷ c ) (c≠0)

  作业布置:练习册P12-13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上面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以及商不变性质的'综合应用,也算是一节比较有技巧性的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从已有知识入手,先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的基础上加强对所学运算性质的综合运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训练其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进而达到综合解决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探究、发现、验证的过程,发现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体会归纳思想。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准备:

  课件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并出示习题。

  二、新知探究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2)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3)学生讨论发现: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3的倍数,第二组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因此,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3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观察发现是不是3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必须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2.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请你从1、2、3、4、5、6六张数字卡片中挑出其中三张,排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能排出多少个?

  (2)讨论: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

  (3)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选三张卡片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除选(1,2,3)外,还可选(1,3,5),(2,3,4),(2,4,6),(3,4,5),(4,5,6)。

  (4)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揭示特征,加深理解。

  (1)利用这一题还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用这六张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

  (2)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把每一个数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划去,全部划完,说明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练习所学的计算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体验成功解决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是细心的好习惯,应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速度以及正确率。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经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和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

  1、用课件出示题目。

  2、计算每组中的上下算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说说为什么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4、揭示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强调501×20,表示501个20,(500+1)×20,可以是先算出55个20再算出1个20。

  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二、练习简便计算

  4×7×250250×32

  125×64

  独立完成

  同桌检查,反馈情况。

  三、解决问题

  练习一 8

  1、用课件出示题目。

  读题: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先算的是什么,然后算什么?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练习一9

  1.第一个问题要什么条件可以解决?

  需要先算出什么?

  2.第二个问题要什么条件可以解决?

  比一比,这两个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练习一12

  从题目中你知道些什么?

  1.先算出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

  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共需要多少元?

  3.怎样省钱,为什么?

  三、思考题

  1、用1234组成两个数,乘积最大是多少?

  2、得出结论,两个越接近的数,乘的的积越大。

  3、用5个数组成三位数和两位数。

  指名学生读题目。

  在随堂本上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口答

  板演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尝试解决,小组交流

  四、评价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和大家讨论吗?

  五、作业设计。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7×29×25×4125×16

  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14箱苹果和17箱橘子,每箱苹果20千克,每箱橘子18千克。

  (1)运来的苹果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2、东明和华刚两家批发市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一种品牌的洗发液。为了促俏,各自打出了优惠广告(如下图)。某小店要购进145瓶这种品牌的洗发液,应该选择哪家批发市场?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 (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 =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xx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一)

  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 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

  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 茄子8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

  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黄瓜和茄子共多少千克?

  每班40人 解法一:(1)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三年级: 25×8=200(千克)

  每班38人共?人 (2)运来茄子多少千克?

  四年级: 20×8=160(千克)

  (1)三年级有多少人? (3)共运来黄瓜、茄子多少千克?

  40×4=160(人) 200+160=360(千克)

  (2)四年级有多少人? 解法二:(1)每筐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38×3=114(人) 25+20=45(千克)

  (3)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2)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160+114=274(人) 45×8=360(千克)

  答:三、四年级共有274人。 答: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360千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一、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本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第二部分,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由于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物体,因此教材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如伸缩门、楼梯栏杆、梯子、足球网架等,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这些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表象。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上,教材分别安排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抽象出图形后,教材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自主地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正确认识。此外,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图形变换的练习。如,用完全一样的两块或四块三角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用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改拼成长方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巩固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既有利于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图形变换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行线”与“垂线”的知识,已会作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学生通过《三角形》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平面图形特征的方法,对平面图形的高及高的作法已经有一定的感知。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与《三角形》这单元的教学来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每一课时安排的内容相对集中,跨度相对较大。但正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的支撑,教材在这一单元只安排了两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完全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单元要通过学生眼看、动手、脑想,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几何图形的直观表象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主要体现以下理念:

  1、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再现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积累了认知表象,为新学知识的探究做好铺垫。在探究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学生的探究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辅助学生交流、概括,使学习过程活动化、直观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运用中,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2、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交流、操作、验证等活动来主动获取新学知识。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所以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出发,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构成知识系统。

  学习新知识前,复习了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又及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利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

  六、教学思路:

  根据本单元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合作交流、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动为静,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1.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2.认识梯形………………………………1课时

  八、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能力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

  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2)、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

  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之一,本单元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后教学梯形。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本组练习分两课时进行,我科组三个老师、先后四次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反复地试用,反复地修改,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统计在数学中的意义,理解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条形统计图中横、纵坐标及单位的意义,能看懂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统计 的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细心运算,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体会由数字规律得到相关结论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判断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字的分布规律,体现数学 的美感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奥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小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开始学习,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请每一位小同学把自己的生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图表,请每一位小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与黑板上一样的图表,请班干部在讲台前统计各个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老师在黑板上、同学们在坐标纸上同时完成生日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讲解:做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认真纪录每一个数据;第二步,统计每一个范围内的数据个数;第三步,在方格纸上认真画出条形图;第四步,由统计图对数据进 行分析。明确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数学涵义及单位量的大小。

  重点:细心、准确、无误、美观。

  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

  三、例题讲解。

  本例题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班级内同学们的生日分布条形统计图,旨在要同学们在缜密的数学思维背景下理解统计的涵义,基于一组相关 数据的数理分析过程,了解通过统计的方法掌握某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内涵, 进行科学的分析。 掌握条形统计图当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学意义与单位量与数据量的大小关系及单位。

  四、习题巩固。

  习题一: 四年级举行的特色运动会,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些特色体育项目。

  习题二: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类图书。

  习题三:调查并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

  五、拓展及小结。

  1.基于某一类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 行数据的表示,本节课仅利用条形统计图作例,说明对于数据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对于数据的更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采 取相应措施,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2.有关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 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统计图有很多种,后续课堂还会学习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有一个印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理解商不变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商不变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

  3.经历比较标准的方法,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 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能理解商不变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商不变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1.能理解商不变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商不变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 请你写几个商是2的算式。

  根据乘法口诀写商是2的算式:

  2÷1=2 4÷2=2

  6÷3=2 8÷4=2

  10÷5=2

  根据学生回答,有序板书。

  学生口答

  同桌讨论有什么发现。

  用口诀写

  2. 用推算的方法写商是2的算式

  2÷1=2

  20÷10=2

  200÷100=2

  20xx÷1000=2

  全班交流。

  观察板书

  用推算的方法写

  从上往下看,观察算式什么数变化了?什么数没有变化?

  从下往上看呢?观察算式什么数变化了?什么数没有变化?

  独立思考:什么数变化了,什么数没有变化?

  二、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1、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表格

  观察的算式被除数的变化除数的变化商的变化2÷1=2

  4÷2=2×2×2不变4÷2=2

  20÷10=2×5×5不变20÷10=2

  2÷1=2

  四人小组 讨论,完成表格

  全班交流。

  三、运用商不变性质填空

  1. 引导学生通 过自己的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被除数、除数以及商之间的关系。

  1.练一练

  100÷20=5

  (100×5)÷(20×□)=5

  (100○□)÷(20÷□)= 5

  (100×□)÷(20○7)=5

  (100○□)÷(20○□)=5

  2. 讨论:0可以填吗?

  3. 这个规律怎样填才完整?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2.字母表示:

  a÷b=(a÷c) ÷×(b÷c)(c≠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四、判断正误

  1.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2.试一试

  6÷2=□÷4=36÷□=60÷□

  □ ÷170=119÷17=11900÷□=238÷□

  1.540÷60=(540÷10)÷(60÷10 )

  2.80÷20=(80+10)÷(20+10 )

  3.72÷9=(72×100)÷(9×10 )

  4.75÷25=(75÷5)÷(25×5 )

  6.因为a÷b= 5,所以a÷c=(a×c) ÷(b×c)=5

  独立思考 交流想法

  板书设计

  商不变性质

  2÷1=2

  4÷2=2

  6÷3=2

  8÷4=2

  10÷5=2 a÷b=(a÷c) ÷(b÷c)(c≠0)

  × ×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反思与重建

  对于“商不变性质”的归纳与总结,要建立在学生充分的观察感知上,所以在观察算式时,教师要指导孩子进行有序的观察“从上往下,任选两个算式对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发现知识规律,这样学生就学得主动、有效了。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A套、B套)

  A套:练习册P2

  B套:每日精练P8

  每日一题

  20÷4=(20×2)÷(4○□)=□÷2= 60÷□ =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使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顺序

  60÷15×2 60÷(15×2) 30×8+12÷4 30×(8+12)÷4 30×(8+12÷4) 360÷(12+6)×5

  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5、板书课题:中括号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自读,谈收获。

  2、说一说360÷【(12+6)×5】运算顺序。

  3、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4、集体交流。(重在运算顺序)

  5、对比、发现、深化认识。(课件出示)

  比较360÷(12+6)×5和360÷【(12+6)×5】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6、总结运算顺序(学生总结,老师整理)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比一比

  (1)120÷(8+4)×2 (2)400÷(51-46)×8 120÷[(8+4)×2] 400÷[(51-46)×8]

  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2、练一练(独立计算,交流运算顺序)

  182÷【(36-23)】×7 288÷【(26-14)×8】 720÷【(12+24)×20】 200÷【(172-72)÷25】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中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一说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4、作业:课本79页5、6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三)教材P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2.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数位,计量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小数各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及其意义能够正确读小数。

  难点:能够正确写出小数并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两位及三位小数,老师想看同学们掌握的怎样,咱们可以看课件上的说一说。

  1.(出示课件。)

  学生:1.8。

  教师:为什么呢?

  教师:小数1.8中左边的1在图中表示哪部分?右边的8又表示哪部分呢?

  学生:1表示左边的1整块,8表示右边的8个小长条。这样就组成了1.8。

  教师:真聪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

  2.(出示课件。)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是多少?并解释一下,学生:2.23,因为左边的两整个正方形表示整数2,右边的是也就是0.23,合起来就是2.23。

  教师:小数点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各表示什么呢?

  学生:左边的2表示2个整块,右边的23表示2个长条和3个小方格。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6页情境图。

  (1)小组讨论。

  教师:如何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下每一个2分别表示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教师:小数计数器和整数计数器有什么区别?

  学生:小数计数器上有小数点。

  教师:小数点左边有什么数位吗?右边呢?

  学生读出来。

  教师:那么每一个2又表示了什么呢?(出示课件。)

  (2)认一认。

  教师:这是小数数位表,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小数部分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每一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

  2.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教师:我要面一条毛巾,一个商店标价是5元,另一个商店标价是5.00元,我该买哪一条?(学生讨论并发言。)

  学生:价格一样,因为5元是五个整1元的,而5.00元是五个整1元+0角+0分,所以是一样的。

  教师:真棒!看起来5元=5.00元,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生同归纳:小数的'末尾去掉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只是数位的表示变了。

  教师: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去掉或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教师:根据小数数位表说出小数由几部分构成。

  学生:三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教师归纳: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读法与前面整数部分读法不一样,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各数。

  四、课堂作业设计:(出示课件。)

  教材上8页的3、4、5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一、学前准备

  1.比较下面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0.84和0.840 2.54和25.4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第二组两个小数数字虽然相同,但小数点的位置有了变化,小 数的大小也有了变化。

  把下列商品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再用元、角、分表示出来

  一块橡皮 1.50( )=( )元( )角( )分

  铅笔盒 5.32( )=( )元( )角( )分

  学生尺  1.86( )=( )元( )角( )分

  计算器 25.73( )=( )元( )角( )分

  二、探究新知:

  导入新课:

  马小虎的.妈妈开了一家学习用品商店,买各种学习用品。小马虎平时就做事不认真,所以在开店时也是马马虎虎,大家都叫他小马虎。小马虎有时还自告奋勇给妈妈帮忙,帮妈妈写价目表。由于平时就马马虎虎所以经常把标签写错,不是把小数点向左写一位就是向右写一位。在文具店刚开张的时候去的人不少就是没人买东西,这是他写在标签上的一些商品的价目,请你给他找一找没人买东西的原因:(出示课件)

  橡皮15.0元 铅笔盒53.2元

  学生尺18.6元 计算器257.3元

  小组合作找出没人在这里买东西的原因

  小组汇报错在那里

  请同学帮助小马虎改正确。

  小数点向哪一边移动了?这个数是扩大还是缩小了?扩大了多少倍?

  小组讨论: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扩大10倍。那么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四位这个数扩大多少倍?

  (以1.000为例)

  如果有困难教师引导: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反馈:

  下面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了多少倍?

  - 3.72 372 37.2

  教师: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像小马虎那样把小数点写错。

  小马虎这次吸取了教训,不再因为把小数点的位置向右移动而把原数扩大了。他把商品的标签又重新写上了价目:(出示课件)

  橡皮0.150元 铅笔盒0.532元

  学生尺0.186元 计算器2.573元

  新的价格标签公布后小马虎的文具店那个叫火,不一会小马虎所写的文具就买完了,妈妈看买的这么快,就看了看他写的价目表差点儿给肺气炸了。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帮他找出原因。

  小组讨论:帮助小马虎找出赔钱的原因

  小组派代表发言:这一次他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激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文具店的买卖怎么就火了呢?

  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文具便宜了当然大家才争相购买。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帮他改正价目表呢?

  学生改正确

  小组讨论: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三位、四位原数缩小多少倍呢?

  (以1000为例)

  小组汇报: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

  反馈: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 0.506 50.6 0.0506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如说,猜想——举例——验证)

  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当然作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5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4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2-12

【热】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02-07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5

【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0

【精】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4

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