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教案2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教案2

时间:2024-06-29 07:00:3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教案2新人教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教案2新人教版,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教案2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的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导:(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板课题)师:齐读课题生齐读:搭石——

  二、预习探究

  师导: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自由读课文4分多钟,指导读书姿势)

  三、合作交流

  1、师引:好,声音渐渐小了,说明同学们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了。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认真,肯定会有许多收获,我们一起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吧。

  2、师:出示词语

  生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评并随机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仔细看,清晰地读”“好,真准确”“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声音真好听,好似农夫山泉有点甜。

  …”)

  4、师导: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生字词掌握的也不错。下面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

  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预设生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评:你找得真准,你再读。(注意指导学生有没有填字漏字)(生再读)

  5、师导: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

  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预设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预设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预设生

  1: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

  2: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

  3: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

  4: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导: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

  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

  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

  3:还会很麻烦。

  师小结:(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课件出示(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6、师导: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生

  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师评:你是说这种过小溪的方式很方便)生

  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师评:你体会的很细腻)生

  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

  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生

  4:紧走搭石慢过桥师小结: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预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齐读)

  四、品读体验

  1、师导: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2、师导: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预设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相机处理(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可能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师引: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生:行(hánɡ)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生:一行(xínɡ)人师:齐读两遍。

  (生读)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

  课件出示(“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女生读一遍)

  (2)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预设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师引: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预设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评:这是从字面上理解。预设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评:你联系下文理解了。

  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引:(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生:搭石上。师引: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

  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

  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

  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

  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

  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

  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生(组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师评: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引: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3)师导:体会得好。

  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预设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引:“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师引: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预设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评: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预设生:是“宽”的意思。师评: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师引:“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师导:理解了吗。

  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预设生

  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师评: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

  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师评: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

  像画一样。

  师引: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

  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评: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师导:生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引: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师引读: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全班再读)

  (4)师导: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课件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师范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导: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师引: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师引: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师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生:一道风景

  3、师导: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预设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师评: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

  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4、师导: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生:fúfúfú师导: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

  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地读几遍)师引:哪个词语打动了你。预设生

  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师评: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预设生

  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师引: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预设生

  3:是“弯”的意思。

  师引: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生:左右结构师引:(出示字理图)左边——生:一个人师:右边——生:一条犬师小结: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导: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引: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师引:(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预设生:不需要师:为什么。预设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评: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预设生:不会师引:为什么。预设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小结: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引:因为(指课件文字)——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引: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引: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引: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预设生:尊老爱幼师引: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生:家乡的一道风景师导: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

  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生

  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师评: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

  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生:一道风景师导: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

  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课文的

  3、4自然段。)师引: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预设生

  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生

  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生

  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师引: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

  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师导:咱们来交流交流。预设生

  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评: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预设生

  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评: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预设生

  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评: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师生齐读最后一段)师总结: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

  五、巩固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搭石上还有哪些美。

  2、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1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刘章爷爷的家乡,领略了那里的风景。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最美的就是这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搭石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搭石》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发现美

  1、师导: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

  景美在何处。

  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美

  师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1)预设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师引: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预设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评: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板书:善良)师引:理由呢。

  预设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

  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引: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师引: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预设生:第一句话更合适。师引: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师引:“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设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师评: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

  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

  (2)预设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预设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协调有序的美。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他们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

  师评:对,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板书:和谐)从这句话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预设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声音美。师引:声音美。声音美在哪。预设生: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师引:你能模仿一下过搭石的声音吗。(学生模仿,师评价)师小结:踏踏的声音,真象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师引:你还能感受到这句话中蕴涵的其他美吗。预设生:还有画面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引: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范读句子)师引:谁愿意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预设生

  1: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上工,下工的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的情景。

  他们走得很整齐。预设生

  2:我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荡漾,人影绰绰的那副很美的画面。

  师引:谁愿意把大家带到那美好的画面中。(指名读)师评:你读得太美了。

  谁还愿意试一试。生读

  (4)同学们仿佛已经陶醉其中了。

  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了美。预设生:我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发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这句话是说两人同时过桥的时候,谁也不会抢着过,而是让对方先走。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师评:对,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板书“谦让”)预设生:“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从这句话中我感到家乡的人彼此都非常友善。

  (5)师评:有道理。或许,乡亲们的友情就在这彼此相遇时的拉家常中形成了。

  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预设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预设生:理所当然师:理所当然。

  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预设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师引: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呢。预设生: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师导: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预设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的家乡只要年轻人遇见老人过搭石,就一定会背老人过去,人人都这么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师导: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

  预设生:刚才说的那几件事,老人摆搭石,人们过搭石时互相谦让,这些在家乡可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引: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事情呢。想象一下。

  预设生

  1: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预设生

  2: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预设生

  3:即使俩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对,正是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搭石这道风景中,我看到了老人躬身搭石,你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

  1:我看到了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预设生

  2:我看到了年轻人伏身背老人过搭石预设生

  3:我看到了两人相遇过搭石时互相礼让师小结:所以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引读,生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拓展延伸,表达美

  1、师引:这一桩桩,一幕幕,事虽小,情却浓。搭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搭石无语心有情”,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那搭石对年轻人说()搭石对大家说()预设生

  1:搭石对年轻人说,你们背老人过搭石,谢谢你们。预设生

  2:搭石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搭石教案2】相关文章:

搭石语文教案12-28

《搭石》语文教案02-10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1-0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1-07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搭石06-04

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02-14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03

《搭石》语文教案(15篇)02-10

《搭石》语文教案15篇02-10

语文课文《搭石》教案优秀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