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时间:2024-06-29 08:33:42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生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文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案例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1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音节,看图学习音节词,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并说出图意,读句子,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字。

  (三)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读儿歌。

  二、教学重点

  复习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

  三、教学难点

  能按顺序观察图、说图意。

  四、教学方法

  游戏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复韵母卡片an、en、in、un、ün。

  2、出示两拼音,三拼音卡片。开火车读;(小兔小兔快开门,谁来开?)指名读、齐读。

  (二)导学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1、看图学音节词。

  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时,拿花环的同学上台抽一张音节词卡片,读两遍。

  (1)做游戏“传花环”。

  (2)师出示音节词卡片。

  (3)出示实物图、铅笔盒、字典、转笔刀。

  大家读一读,用一两个词说话。学生上台抽卡片贴图。

  (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为了放松一下,让我们大家坐上氢气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

  2、看图按顺序说图意,学句子,识字。

  (1)逐步演示山、田、树、果园出现的课件,问:“谁愿意当个小导游,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郊外美丽的风景?

  生说:远处、近处、左边、右边各有什么?

  (训练学生观察图说话的能力。)

  用“郁郁葱葱”“广阔”“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红灯笼一样”等词句,按顺序介绍一下美丽的大草原。

  (丰富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①先给小伙伴介绍。

  ②上台指图说一说。

  (2)教师贴小动物图(小鱼、老鹰、小兔等)。

  师:(准备图)美丽的大草原准备开个盛大的'宴会。看!大草原来了哪些小动物?

  (3)想当导游的同学赶快把这个热闹的场面介绍给各位老师和你的小伙伴吧!

  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按一定的顺序给老师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让想说的学生上台看图说说。

  (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

  师:大家玩得高兴吗?可是你们知道林文、孙燕会在哪里游玩呢?

  3、学习儿歌识字。

  (1)出示投影片(儿歌)。

  小组合作读,不会的问小老师。指名读。

  (2)出示课件演示爬山的过程并范读(配乐)。

  (把抽象内容具体可感地展示给学生。)

  (3)教师指要求认识的汉字。

  指名说并组词说话,学生做动作有表情地读儿歌。

  (4)师出示假山、小人的实物图演示爬山的过程。

  师:看!老师画了一棵大苹果树,看谁能帮老师把大苹果挂在树上?

  (三)巩固新知

  1、出示大苹果卡片。

  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真棒!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表现得更出色。

  课后小记:这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一节课始终边学边玩,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互学。一堂课,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也兴趣浓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2

  一、知识目标

  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

  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

  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这,又是一种享受了。(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

  2、朗读课文。

  ⑴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几(jī)

  叱(chì)间(jiàn)许(hǔ)曳(yè)

  ⑵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⑶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四、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第一自然段

  ⑴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

  善:擅长;

  厅事:大厅、客厅;

  施:放置;

  会:集会,恰逢;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⑵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

  ⑶分析:

  这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的情况及开演时的气氛。

  特别注意“善”字,它是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它。

  ⑷朗读、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再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读成诵,比比谁背得快。

  ⑸抽查背诵情况,鼓励完成情况好的同学:

  比如:教师提示“表演者的情况”,学生齐背“京中有善口技者”;提示“演出时间”,背“会宾客大宴”;提示“舞台布置”,背“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提示“道具”,背“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提示“听众情况”背“众宾团坐”;提示“开演时的氛围”,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以下当堂背诵同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2、第五段

  ⑴朗读第五段,注意几个词语:

  绝:消失、没有;

  之:指屏风里面。

  ⑵学生直译文段,教师订正补充。

  ⑶分析:

  第五段和第一段相互呼应,既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也反衬了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突出“善”。

  ⑷朗读、背诵(同上)

  ⑸抽查背诵情况。

  3、第二、三、四段

  ⑴朗读。

  ⑵结合注释,自己翻译。

  ⑶准备这三段内容的复述。

  五、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一部分同学还当堂背诵了第一、五段,完成得很好,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我们不仅要会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请认真做准备,下节课要求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

  六、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熟读、翻译了课文,基本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作者是怎样描摹出精采场面的',很值得我们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这篇文章。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部分实词。

  2、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

  3、分析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二、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检查学生自译第二、三、四段的"情况。

  ⑴部分实词的词义理解(请学生起来回答):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其:他的;

  乳:名词,乳头,动词,喂奶;

  毕:全;

  绝:极、最;

  意:心情;

  少:稍微;

  舒:伸展、放松;

  虽:即使;

  中间:中间夹杂;

  许许:拟声词;

  名:说出;

  股:大腿;

  奋:卷起;

  几:几乎、差点儿;

  走:逃跑。

  ⑵请了个同学起来翻译这3个文段,一人一段,教师学生共同点评。

  2、齐读3个文段,准备复述。

  3、请几个同学来复述,一人复述一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好。

  要求:

  ⑴复述的内容要与原文相符,要抓住要点;

  ⑵口齿清楚,语句连贯,要一气呵成。

  (请几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裁判来点评)

  4、分析这三个文段:

  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场景。

  ⑴第一个场景:

  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作者是怎么写“声”的?(即按什么顺序描摹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⑵第二场景

  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纵声”“渐拍渐止”,声音由大而小,“微闻”声音更小,是由大及小,微闻余响。

  ⑶第三场景

  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⑷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⑸ 小结

  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的“善”。总之,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

  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

  三、总结、扩展

  口技表演者技艺“善”,作者对口技表演的描摹也绘声绘色,亦“善”。这种描写方法,给人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希望大家仔细体会。在日常写作中,能抓住特点,运用这种传神的描写。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2、背诵全文。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语文案例分析08-07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集11-15

小学体育《投掷》案例分析02-26

案例分析报告07-11

教育随笔:小学英语案例分析08-03

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投掷》案例分析02-26

《快乐的节日》案例分析08-14

《兰兰过桥》案例分析08-15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