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9 08:35:1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3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赏析生动优美的句子及句中的重点词。

  2.识记9个生字。

  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4.背诵《忆江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赏析生动优美的句子及句中的重点词。

  2.背诵《忆江南》。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第一个句子生动地描写了小燕子的动作,用“偶尔沾”表现了其动作之轻。

  第二个句子形象地描绘了荷花未开时饱胀的样子,令人如临其境。

  第三个句子连用了“落”“折”“收拢”这几个动词,再加上“款款地”“顺顺溜溜”“严丝合缝”等修饰性词语的运用,将小瓢虫细致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识字加油站

  这三组字,每一组都有其共同点。

  第一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所以部首都是提手旁。

  第二组字组成的词语都和丝线有关,所以部首都是绞丝旁。“束缚”可以用丝线来实现;“缭乱”是指“处于零乱、混淆状态心绪缭乱,也可形容事物杂乱无章”,丝线缠绕散乱的样子就可以用“缭乱”来形容;“网络”是将互联网比喻成蜘蛛用丝结的网。

  第三组字都与钱财有关,部首都是“贝”,因为古时都以贝壳做货币。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

  答案:

  (1)荡漾

  (2)轻快

  (3)灵敏

  点拨:

  (1)“荡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飘荡”指“随风飘动”“漂泊”,二者使用的对象不同。

  (2)“轻巧”和“轻快”都含有“轻”的意思,“轻巧”指“重量小而灵巧”“轻松灵巧”“简单容易”,用于形容动作、身体等;“轻快”指“(动作)不费力”“轻松愉快”。“歌曲”只能用“轻快”来形容。

  (3)“灵活”作形容词时指“敏捷;不呆板”,一般用于形容手脚、脑筋等,也可以作副词,指“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灵敏”指“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可以形容动作,也可以形容嗅觉。

  2.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示例:一身雪白的长毛,一对直竖的长耳朵,再加上三瓣粉红色的嘴唇,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四、日积月累

  (原文见教材第14页)

  (一)大意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

  (三)词语解释

  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教材所选是其中第一首。

  曾: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词作主旨

  这首词通过回忆曾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时所留下的印象,抒发了词人对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的无限赞美和怀念之情。

  (五)词作赏析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于传闻,而是作者在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表达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会认“凳、缸、懈”3个生字,会写“聪、夸、模”等11个生字。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品读讲述王献之练字故事的段落,体会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2.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两条绿线内的3生字,会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讲述了王献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

  教具准备:

  字帖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字帖,谈话导入。

  1.出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2.师导言: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大家刚才欣赏的书法作品中的汉字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它们都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书法家王献之吧!

  3.简介王献之生平。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亦善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

  4.师: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王献之当然也不例外。大家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献之练字》一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有自读的、有同桌合作读的……)

  2.检查生字词语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凳缸懈聪夸模赞顿通愧凳聚缸勤

  (2)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

  凳:读dèng,不要读成dēng;

  懈:读xiè,注意与“解”的读音有区别;

  勤:读qín,注意韵母不是后鼻音;

  聪、赞:分别读作cōng、zàn,注意声母是平舌音;

  模:多音字,在词语“模仿”中读“mó fǎng”,在词语“模样”中读“mú”。

  (3)指导书写生字。

  左窄右宽的字是:模、愧。

  左右相等的字是:聪、顿、缸、勤。

  以上6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在田字格中左右两部分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规范。

  “聚”字下半部分的写法是:先中间,后两边。

  (4)识记课文中的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聪明自满模仿称赞秘诀惭愧兴冲冲

  满脸通红聚精会神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大书法家王献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

  3.理清课文脉络。

  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王献之的身份和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写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写王献之练字希望得到父亲的称赞,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在他的字上添了一笔。

  第二层(第三、四自然段),写王献之向父亲请教书法的秘诀。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写父亲告诉儿子写好字的秘诀是什么。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写王献之学父亲的样子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大书法家。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读课文。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出王献之自以为自己的字写得好而期待得到父亲夸奖的兴奋,听到母亲的话后意识到自己的书法技艺远不如父亲而感到羞愧的一系列表情和心理变化。(重点词语:兴冲冲、满以为、满脸通红、十分惭愧要重读。)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练写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这样几部分,首先以出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导入,让学生对王献之的书法技艺有初步的感知,之后我又通过简介王献之的"生平,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有了初步了解,而后引导学生读课文,重点学习生字词语,把握主要内容后理清课文脉络,在朗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感。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不例外。我上的这节课也同样如此,主要表现在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准。没有分角色朗读课文,如果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二王”父子俩的心理感受,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石凳(dèng dèn)水缸(gān gāng)坚持不懈(xiè jiè)

  模(mómú)仿夸奖(jiāng jiǎng)聚(jù jiù)精会神

  聪(chōng cōng)明顿(dùn tùn)时满脸通(tōng tōn)红

  附答案:

  dèng gāng xiè mó jiǎng jù cōng dùn tōng

  2.用横线划出下列句子中的动词。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指着“太”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儿写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

  附答案:

  送看指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讲述王献之练字故事的段落,体会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体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王羲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献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研读课文,质疑解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第一部分,说说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

  2.学生自读后回答。(板书:聪明、自满)

  3.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满”应该怎么理解?

  4.当听到别人的夸奖,王献之会想些什么?

  5.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下列句子。

  “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在小组内读第2——5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从哪句话可以体现出小献之的自满、骄傲?(指导朗读)

  (2)说一说父亲是怎么做的?说明小献之怎样?

  (3)小献之一连写了十几个大字,给父亲看时,他会想什么?

  (4)献之本以为能得到父亲的称赞,可得来的却是父亲随手加了一点儿,父亲是在暗示什么呢?(同桌讨论)

  4.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讨论:

  小献之当时体会到这一点儿的意义了吗?所以小献之又兴冲冲地去了母亲那里。“兴冲冲”又说明了什么?母亲说了什么?

  5.听了母亲的话,王献之有什么表现?在课文中找一找。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6.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想一想父亲的秘诀是什么?

  (1)学生默读,思考。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

  一定是写完18口大水缸就能练出一笔好字吗?父亲的用意是什么?王羲之教给王献之的秘诀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真的把18口大水缸里的水用完就可以了?暗含着什么道理?(板书: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4)指名用不急不躁,胸有成竹的语气读父亲的话。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学生读课文后思考、交流:

  小献之从父亲那里找到秘诀了吗?他是怎样成功的,在书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理解重点语句。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这是故事的结果。王献之从父亲那里领教到了书法之“秘诀”,就脚踏实地地行动了。“早早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是他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也是一切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者唯一的“秘诀”。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献之是怎样成功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结:爱迪生说,天才来自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谓天才是假的,艰苦的工作才是真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是一切成功者的不二法门。这也是本文对我们的启示。

  2.拓展提升:

  (1)看到咱们同学这样认真的学习,小献之穿越了时空遂道,来到了我们班级,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小记者,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根据同学所说,出示名言。引导学生也说几句。

  (3)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秘诀只对书法家有用吗?快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一秘诀。

  四、板书设计:

  11、王献之练字

  聪明好学

  王献之自满惭愧大书法家

  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传授新知过程中,我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贯穿课堂教学,在逐段学习中,我分别设计一个个能捕捉本段重点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读---思----悟,读懂课文内容,思出人物的情感,悟出深刻道理,采用朗读、默读,同桌互读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读,并鼓励学生动脑、动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走入文本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到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设计一个《我是小记者》的语言训练题,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同时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的过渡语言还不够精练。如果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比作一颗颗珍珠的话,那么过渡语就是穿珍珠的线,只有线既结实又光滑,才能使珍珠顺畅滑过,因此过渡语是整节课的精髓,而这节课我的过渡语使用的还有些欠缺,过渡语言还不够精练。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cōng míng kuā zàn dùn shí cán kuì

  ()()()()

  jù jīng huì shén qín xué kǔ liàn

  ()()

  附答案:

  聪明夸赞顿时惭愧聚精会神勤学苦练

  2.比一比,再组词。

  顿()模()愧()凳()

  吨()摸()槐()登()

  附答案:

  一顿模仿羞愧凳子

  吨位摸手槐树登高

  3.读完课文后,你认为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附答案:

  示例:我认为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是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我”派一只鸟儿去侦察鸟类,收到鸟儿的侦察报告,知道了许多鸟儿因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的死亡,有的正受到威胁,连去侦察的鸟儿也没有飞回来,告诉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践,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启迪。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带。

  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据题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启发质疑:同学们读完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可借助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3.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探究发现

  1.再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鸟儿的三份侦察报告,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挂图理解。)

  2.读了本课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受到的污染,进而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动物。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五、课外延伸

  1.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被污染。

  2.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03-0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08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18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5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01-07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01-28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11-23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02-07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的教案01-3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