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教案

时间:2024-06-30 13:24:03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能对歌曲进行分段,并了解各段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同时对比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听辨主题音乐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它的再现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分析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作品的关系。

  3、通过学习和欣赏,能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化蝶》,听辨乐曲的主题,听辨主题出现了几次。

  难点:掌握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归纳三次陈述表达了什么。

  教学用具:

  多媒体,相关资料、图片、音乐和视频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由越剧《十八相送》(视频)选段导入。

  3、作者简介:

  阎肃,词作家,剧作家,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作有歌剧脚本《江姐》,京剧脚本《红灯照》,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北京的桥》《长城长》等。还曾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撰写主题歌歌词。

  4、歌曲分析: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5、结合视频,欣赏歌曲《化蝶》,思考问题:

  ①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②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

  ③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①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②第一次陈述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二次陈述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第三次陈述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③第一次陈述:赞美,明亮轻快

  第二次陈述:舒缓,依依惜别

  第三次陈述:同情,悲切伤感

  6、结合乐谱,再次欣赏歌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伴奏学唱。

  7、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思考问题:

  ①爱情主题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

  ②爱情主题在再现部出现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压抑凝重b、朦胧暗淡c、明亮轻快

  学生欣赏,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8、小结:

  《化蝶》的歌词精炼地概括了民间故事《梁祝》中相爱、惜别和化蝶的三个阶段,也是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音乐教案2

  学习目标:

  1、乐于聆听、演唱小虎队、周杰伦的歌曲,感受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青春。

  2、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蝴蝶飞呀》。了解并努力唱好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聆听《听妈妈的话》,感受妈妈的深情,体验rap的说唱风格。

  学习重点:

  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演唱歌曲《蝴蝶飞呀》。

  学习难点:

  1、了解并努力唱好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体验rap的说唱风格。

  学习方法:

  聆听、感悟、讨论与交流、体验、表现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视频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感受感受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了解小虎队成员及其作品。(也可以让学生展示)。

  导言:

  二、学唱歌曲

  (一)感受歌曲,了解歌曲风格、出处以及特点。

  (二)分析曲式知识,再听歌曲,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节奏有何特点?

  (三)学习A乐段

  1、聆听歌曲,找出这一部分歌曲中的切分音。

  2、复习切分节奏并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跟钢琴)

  3、跟音乐学唱歌。

  (四)学习B乐段

  1、聆听歌曲,找出这一部分歌曲中的切分音。

  2、跟钢琴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

  3、跟音乐学唱歌。

  (五)学习C乐段

  1、聆听歌曲,找出这一部分歌曲中的切分音。

  2、跟钢琴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

  3、跟音乐学唱歌。

  三、演唱歌曲

  1、分析歌曲(从音乐要素的角度)

  2、跟原唱体验歌曲

  3、表现歌曲

  四、学习延伸

  1、欣赏小虎队的歌曲《爱》

  2、总结小虎队歌曲特点:富有朝气、青春活力

  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蝴蝶飞呀》

  五、教学拓展

  1、聆听歌曲《听妈妈的话》,感受妈妈的深情,体验rap的说唱风格。

  2、了解rap的说唱风格。

  2、欣赏并体验《听妈妈的话》的念白部分

  (1)朗读歌词。

  (2)念节奏

  (3)慢速体验

  (4)跟视频学唱

  (5)了解周杰伦及其部分作品。

  3、讨论:我了解周杰伦的哪张专辑,在他身上我学到那些品质?

  4、课堂小结:

八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聆听《小步舞曲》,学会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风笛舞曲》《小步舞曲》使学生初步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感受乐曲的不同情趣,扩展音乐的认知领域。

  2、在欣赏过程中,感受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手段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通过模唱,熟悉一个开号调的唱名位置。并能记背《小步舞曲》的音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手段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1、讲解小故事(作者巴赫)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巴赫(1685~1750)德国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为什么称他为“音乐之父”呢?因为他的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对以后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各类作品加到一起有5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及大合唱曲300首。在他的钢琴曲集中,正式将双手大拇指编八指法,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的作品,不但继承了德国的优秀传统,而且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巴赫在德语中是小溪的意思,但正如贝多芬所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因此,他被称为“音乐之父”是受之无愧的。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辉煌成就,同他青年时期艰苦奋斗的学习分不开。

  巴赫出生在一个贫困的音乐之家,从小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10岁时,父母双亡只得投靠长兄克列斯多夫为生。他长兄的柜子上放着许多音乐名作的乐谱,但长兄脾气粗暴,不允许他动用,怎么办?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当长兄熟睡之后,偷偷地拿出乐谱在月光下抄写,快到天亮时再放回原处。这样一共抄了6个月,总算抄完了全部乐谱,他高兴极了。从此,每当长兄外出时,他就兴致勃勃地弹奏这些名曲。可是,有一天长兄突然回家,看见了那本抄好的谱子,便大声训斥道:“谁叫你偷抄我的谱子?你好大的胆子!”然后凶狠地将谱子撕得粉碎,丢进火炉烧掉了。小巴赫伤心地哭了好几个晚上。

  长兄的虐待,丝毫没有影响巴赫学习音乐的决心。15岁起,巴赫就独立生活了,起初在教堂里当歌手,在乐队里拉小提琴。为了学习风琴,他假日里,带着干粮,冒着风雨徒步往返一百八十里路去听兰肯的演奏。兰肯是一位荷兰作曲家,渐渐地开始注意到这个小听众,有一天,他对巴赫说:“来,进来吧,你来弹个曲子我听听。”“谢谢您,尊敬的兰肯先生。”小巴赫有礼貌的回答之后,便熟练地弹奏了兰肯先生演奏过的.几首乐曲。兰肯兴奋地说:“从明天起,我一定尽心尽力地教你学风琴。”从此,在兰肯老师的指导下,巴赫的风琴有了飞快的进步。

  2、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巴赫的作品。

  第一首乐曲老师不告诉大家曲名,请同学们听赏后自己说出它的名字。播放《风笛舞曲》录音。因为此曲的主题曾在第六课的练习中唱过,学生完全可以说出曲名。

  3、第二首乐曲叫《小步舞曲》。

  小步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最初产生于宫廷,后传入民间。这种舞蹈速度平缓,动作典雅。当时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写过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和贝多芬写的一首小步舞曲最为有名。播放《小步舞曲》录音。

  4、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小步舞曲》A段的旋律。

  (教师用琴弹奏旋律,速度放慢一些。)

  5、将这两首乐曲放在一起,再次欣赏。

  6、比较着欣赏了两首乐曲后,做填空题,引导学生感受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手段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7、听音乐敲节奏。

  (1)先用“da”读出节奏谱。

  (2)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教师弹奏旋律。

  (3)请学生演奏打击乐器与教师合作,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8、总结下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

  x. | x. |

  哗 哗 哗 哗 哗 哗

  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

  出示: 5 6 5. 3|5 6 5 —|

  啦啦啦 啦 啦啦 啦

  ——请你也来唱一唱

  这样欢乐的歌声是用什么音符来表现的?

  ——出示附点音符,

  ——有这个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再唱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

  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

  ——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轻声跟着哼唱,同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两个乐段。

  出示段落标记:a b

  (一般来说相同和相似旋律可归为同一乐段。)

  (二)分段学习。

  我们先来学习a段(出示)

  1.a段学习

  请你用lü轻声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1)跟琴声用lü哼唱。

  2)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现了什么音符?——出示附点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点音符的时值。

  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有感情把a段歌词朗读一遍。

  4)请生朗读歌词。

  ——评价,你觉得他的朗读能表达大海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故乡吗?

  老师觉得我们的声音如果再甜美、亲切一些就更能表达大海是故乡的情感,让我们用这种声音来唱一唱吧。

  5)演唱歌词,发现问题纠正。

  6)再唱a段。

  从同学们的歌声中我已感受到了那种真挚的情感,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b段。

  2.b段学习

  1)跟琴声用lü哼唱,熟悉旋律。

  通过刚才的哼唱,同学们觉得b段与a段相比,它的音区位置是高还是低?

  交流,音区的位置;

  让我们齐读b段歌词,感受歌词中的情感怎样变化的?

  3)齐读歌词。

  ——交流:歌词表达的情感:依恋、热爱。

  歌曲情感的表达取决于歌词情感的表达,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再读歌词。

  带着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唱一唱歌词。

  5)唱歌词。

  学完了歌曲的两个乐段,让我们有感情地完整的演唱歌词。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唱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五、歌曲处理,情感升华。

  (一)力度处理。

  1.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

  这是为什么呢?——交流

  2.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现呢?

  ——力度(依次出示mf f )

  第一次演唱时声音强一些,我们用mf来表现;第二次演唱时声音更强一些,我们用f来表现。

  就让我们用不同的力度来感受这段的情绪吧!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词。

  前面我们分析歌曲时提到a段是叙述的语气,我们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呢?

  出示mp

  3.用不同的力度跟音乐演唱歌曲。

  (二)乐句处理。

  1、长音处理。

  大 家听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先唱,老师强调长音的唱法)

  ——交流

  ——第二种错在哪儿?

  它忽视了长音,我们来正确地唱一唱第一句。

  歌曲还有哪里有长音?找一找。

  我们唱的时候可不能犯第二种唱法的错误哦!(课件中显示长音)

  2.换气处理。

  要想唱好这些长音,我们可以运用腰部力量有气息的演唱,同时还要统一好乐句的换气。

  ——出示换气记号

  我们两小节换一口气,唱时吸气要深一些。

  师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势。

  下面我们再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注意长音、注意换气。

  3.再唱歌词。

  (三)巩固演唱。

  刚才我们是一起唱这首歌的,这种演唱形式叫齐唱,除了齐唱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演唱?

  ——交流:领唱、齐唱

  ——这首歌曲哪一乐段适合领唱?

  哪些同学愿意来领唱?

  (唱两遍,请不同的学生领唱)(课件音乐)

  要求:演唱时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左右轻轻摆动自己的身体。(师提醒摆动)

  六、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大海啊故乡》是 王立平 先生为电影《大海在召唤》专门谱写音乐。

  (一)作者简介。

  王立平——我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生于1941年,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作品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故事片音乐《红楼梦》、《少林寺》、《潜海姑娘》、等。

  (二)影片简介。

  电影 《大海在召唤》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远洋轮海员的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经历。重点叙述了一位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陈海威船长,一次带领“上海号”海轮执行任务时,在沙鱼岛附近遭遇了海上强大的风暴,海轮的机器发生了故障,这时又收到航行灯塔上的求教信号,一边是等待抢救的一生坚守在航行指挥灯塔上病重的外国老灯塔员,一边是急需维修的机器故障。

  让我们来欣赏影片中的部分片断,感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三)欣赏视频:朱明瑛演唱的《大海啊故乡》

  (四)再唱歌曲,感受“爱”字,升华主题。

  师: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影片中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会被感动。 王立平 先生曾深情地说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主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爱童年、爱母亲、爱家乡、爱大海、爱祖国……

  我们的生活就因为充满了这些爱而充满希望、无限美好。

  (五)情感体验:再一次演唱歌曲。

  最后,让我们深情的唱响《大海啊故乡》,再一次感受这个“爱”字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的音乐风格。

  2、使学生从音乐中重温历史、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3、通过赏析,能结合音乐讲述楚汉之争的这一段历史,初步知晓音乐描述历史事件的'一些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相关知识。

  2、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

  教学难点

  抽象的音乐和历史事件完美的结合并进行欣赏,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教具

  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室。

  教法

  演示、体验、讲授。

  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开发右脑了解弹拨乐器琵琶的构造及其音色特点。音乐的情感体验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重温历史,音乐与历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唱)。

  “一边倒”。

  二、导入新课

  (播放幻灯片并提问。)

  1、大屏幕上的乐器叫什么?

  2、观看大屏幕,了解琵琶的基本构造。

  3、播放一首琵琶独奏曲的片段。

  4、听乐曲,试回答琵琶的音色。

  举例:你知道此乐器独奏的乐曲有哪些?

  5、欣赏乐曲片段,感受一下这首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十面埋伏》。)

  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1、叙事曲。

  2、讲述和十面埋伏相关的历史楚汉之争。

  3、乐曲取材。

  4、播放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师)跟随音乐进行讲解,每一段音乐情绪的变化,描写场景的变化等。

  四、《十面埋伏》不仅是我国琵琶武曲中的精品,也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并被誉为我国十大名曲之一。

  中国十大名曲有哪十首?(试回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琵琶的结构;音乐体裁叙事曲的风格;重温了历史楚汉之争;历史与音乐相结合,感受了音乐的表现力。

  六、作业

  1、课下重新欣赏音乐《十面埋伏》。

  2、通读《史记》中的《项羽本记》。

八年级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杏花天影》的音乐情绪。

  二、熟练掌握《杏花天影》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一、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二、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欣赏了《杏花天影》,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朗诵诗歌,体验诗中之情。

  2、学唱《杏花天影》。

  A、老师范唱《杏花天影》。

  B、师教唱《杏花天影》主旋律。

  师:这首歌曲有个特点,发现什么了吗?

  生:曲调慢。

  c、学生齐唱《杏花天影》,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

  3、听赏合唱曲《杏花天影》。

  边听边思考歌曲唱法。

  4、听赏埙吹奏的《杏花天影》。

  为了深切体会这种情感,请同学们欣赏埙吹奏《杏花天影》,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想象。

  三、结束本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7

  教学内容:

  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学目标:

  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

  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

  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古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2、学生边回答,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学生说:一开始很慢……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绍,出示ABA结构。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多媒体出示表格)

  学生回答,师表扬。

  总结:

  A段是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师范唱,接着说:所以节奏感很强很欢快。

  B段呢是三四排,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恩,它的节奏很平稳,师范唱,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曲调很柔美祥和,(过渡:)非常具有歌唱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我们先来唱五线谱,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仔细听”。

  A跟老师一句一句唱五线谱,个别难点句可以反复唱下,基本唱连贯

  B用la连起来唱一唱,遇到唱得不好的,回过头来单独唱谱,纠错。

  c完整唱,老师对声音作要求(注意换气位置声音扬出来等等),唱好。

  4、过渡:大家唱的真好,让我觉得B段更优美了,那么非常欢快的A段大家换个方式来体验,让我们为歌曲来伴奏吧(大家身上带乐器了吗),没关系,我觉得大家的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我们可以通过踩地,拍腿拍手来伴奏,请同学们听着A段来创编你的节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

  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

  师整合:大家的创作给老师带来了灵感,你们看这样怎样?(和学生一起打节奏)

  5、融入乐曲:A段声势表演,B段跟着哼唱。

  四、结束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经典动听的民歌,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如果大家能留心采集,它将成我们宝贵的财富。

八年级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学唱新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3、通过鼓励学生自信地独唱或与他人一起表演,培养学生用音乐、用歌声抒发自己情感的能力,賽课教案。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掌握学习方法,利用已学歌曲参与活动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但又能适度的调控好紧张活泼的教学过程。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课件播放《我们来歌唱》,随音乐进教室

  2、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明天就要结束了,迄今为止,我们中国仍然以遥遥领先的优势位居金牌榜的榜首,这是件非常值得骄傲和高兴的事。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总忍不住会唱唱歌、哼点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我们幸福的生活!

  3、播放歌曲伴奏,师生拍手跟唱

  二、学唱歌曲

  1、歌曲简析:刚才老师演唱的《大家来歌唱》这首歌旋律简单,气氛热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在喜庆的日子演唱,而且它非常简短,易学易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学会吧!

  2、聆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遍原唱,同时请:用你的手感受一下它的节拍

  3、熟悉节奏大家的节奏感都非常好,老师想增加点难度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对节奏的敏感度到底有多高。

  4、用“唻”模唱通过刚才的尝试,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是?掌握了基本节奏之后,让我们再来熟悉歌曲的旋律,请大家跟着琴声,用“唻”模唱旋律。

  5、学唱歌词这首歌的旋律非常简单,歌词也朗朗上口,下面请跟我唱

  6、接唱歌曲老师唱前一句,请大家接唱下一句。

  7、分组对唱大家都掌握得很快,现在让我们分组来演唱这首歌曲,有谁可以给我们领唱吗?

  8、小结其实,学习一首新歌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步骤就是:了解节拍、掌握节奏、熟悉旋律、学记歌词大家以后就可以尝试用这些步骤自学歌曲,应该能很快而且准确的把握歌曲。

  三、我们身边的歌

  (一)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有很多的歌曲因为很好的表达了人们的心声而传唱大江南北,例如:歌唱祖国的歌曲——《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祝福祖国》歌唱妈妈的歌曲——《白发亲娘》《世上只有妈妈好》歌唱家乡的歌曲——《浏阳河》《又唱浏阳河》当然这些歌曲都是老师比较熟悉的,也许对于你们来说有点生疏,在大家的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能代表你们心声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来唱出自己心中的歌,教案《賽课教案》。老师这里有一些代表不同内容歌曲的星星,请随机抽选,然后用歌声唱出相应内容。

  (二)分组抢答看来大家平时都挺喜欢唱歌,也积累了不少歌曲,下面让我们分组进行PK,请按要求自信、大方地演唱歌曲的一两句,两组中获胜的将留下来与下一组进行PK,最后留下的即为今天我们班上的“K歌之王”。

  、课堂总结

  唱歌除了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之外,还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提升气质。希望大家以后用这堂课上掌握的方法,自学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用歌声来忘掉烦恼舒缓情绪。改唱《幸福拍手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唱唱歌,如果感到悲伤你也唱唱歌,如果感到郁闷感到烦恼你也唱唱歌,因为唱歌能使你更快乐!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谢谢!

八年级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了解作曲家巴赫,充分感受这首咏叹调的抒情性。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认识乐器。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教学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问好:同学们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古典音乐的历史长河里,美妙的乐章不胜枚举,有的曲子愈久愈甘醇,雅俗共赏,今天我们介绍一首乐曲。

  三、欣赏音乐。

  1、播放音乐(第1次听),直接从聆听入手,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静静思考是中国乐曲还是外国乐曲、什么乐器?

  2、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看幻灯片介绍乐曲作者巴赫的成就和成长故事。

  四、欣赏分析。

  1、教师分段欣赏讲解该曲,启发学生画出每段的旋律线。

  2、通过分析力度变化,音色特点,得出乐曲所表达情绪特点。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下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听、看音乐剧,体会音乐剧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音乐剧的表演形式。

  2.过程与方法:

  感受音乐剧的经典片段,丰富情感体验,增强表现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模仿音乐剧的形式表演,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培养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听看音乐剧,体会音乐剧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音乐剧的表演形式。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剧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由于生节奏的的加快,现在人越来越注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了,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在课余时间你喜欢采取哪些方式放松、休闲呢?

  学生自由发言。

  二、音乐剧欣赏

  1、欣赏

  师:看电影也是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老师带来两个电影片段,

  我们来看看。出示电影《音乐之声》片段,歌曲

  〈孤独的牧羊人〉师:这两首歌曲同出于哪一部电影呢?歌曲的名字你知道吗?这电影是根据哪部经典音乐剧改编的呢?

  2、了解音乐剧的相关知识。

  师:音乐剧亦称为“音乐喜剧”、百老汇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发展而成的一种娱乐性音乐体裁。概括的说,音乐剧是一种歌、舞、演并重的现代舞台综合艺术形式,常以叙事为主的戏剧,结合优美通俗的人声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态动作来进行表演,其内容轻松,音乐通俗易懂,体裁内容广泛。

  音乐剧的发展,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戏剧界人士终于发现世界上的音乐剧不仅有动人的故事、赏心悦目的歌舞、令人炫目的舞台,而且,这些载歌载舞、又说又唱的舞台形式,在艺术构成上与我国的戏曲非常接近。于是他们引进欧美音乐剧的成功经验和优良剧目,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戏剧有效嫁接,产生出了式的、现代化的本土音乐剧艺术。

  师:音乐剧表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请你来说说音乐剧表演包括哪些表演形式?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3、概述音乐剧及发展。

  4、欣赏经典剧目《金沙》

  -----《总有一天》

  三、欣赏分析

  1、学生讨论欣赏后的感受。

  2、指名学生进行交流。

  3、教师提出问题:

  (1)作品《总有一天》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作品的演唱风格为流行风格。

  (2)歌剧与音乐剧的声乐演唱和表演形式有什么不同?

  音乐剧中的歌曲演唱多用流行风格,而歌剧中的歌曲多用美声或民族风格(特指歌剧)音乐剧中的舞蹈多为唱者自舞,而歌剧中的舞蹈多为单纯的舞蹈表演。

  (3)在音乐剧中,歌曲有什么样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增加戏剧表现力。

  (4)《总有一天》在剧中开与结尾演唱,在两个场景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开时重在突出对未知的希冀与探索,而结尾却表达了一种分离的痛苦与刻骨的思念。

  (5)通过欣赏《总有一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吗?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一步分析,深入体会。同时,讲述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4、再一次聆听《总有一天》,更深入的感受体会作品。

  四、实践与创造

  完成课后第21页第四题

  五、课堂

  附《总有一天》歌词

  作曲:三宝作词:关山

  我常常想,

  在几千公尺以下的地核,

  那里究竟藏着些什么,一些什么,

  如同我的沉默

  但岩浆奔涌着,血液流淌着,

  就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到了深夜,你就会听见,

  那无言的歌。

  我常常想,

  在几千年那无尽的岁月,

  倒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一些什么,

  往事起伏错落,

  三叶虫的呢喃,恐龙的寂寞,

  藏在石头缝里的传说,

  闭上眼睛,你就会听见,

  那无言的歌

  是谁在那里温柔的呼吸,

  谁的手把谁的手紧握着,

  谁在荒野中点亮了灯火,

  再去将夜色轻轻的触摸,

  美丽的花纹是谁镌刻,

  为她涂抹颜色,

  青铜的光芒闪耀着,

  刹那间将夜空刺破

  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什么,

  拨开尘雾和泥土,我会让她复活,

  总有一天,让她告诉我,

  她曾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生活

八年级音乐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对友人那种无限关爱的诚挚情谊。

  2.愿意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3.体验运用自己的演唱方式表达友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演唱时如何表现歌曲中忧伤、惜别、期待的真挚情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脉络包括上古音乐、中古音乐和近古音乐。在课前呢,已经有几位同学通过资料查找后做了一些发言的准备,下面就由这几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分别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秦汉-隋唐时期的中古音乐和宋、元时期的近古音乐。)

  2.导入课题并介绍唐朝歌曲《阳关三叠》。

  师小节:同学们介绍得太好了!谢谢你们!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有同学介绍了在唐代的音乐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唐诗入歌的创作手法,其中《阳关三叠》就是使用这一手法的佳作之一。这首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愁绪的歌曲,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同学们,如果不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要准确地理解这种离别的内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让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介绍走进教材这个单元推荐的唐朝歌曲《阳关三叠》吧。(课件播放短片介绍《阳关三叠》)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唱歌曲《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导言:同学们,唐诗本身的情感就极具有感染力,那么唐诗入歌,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回答的很好.现在老师就来模仿古人抚琴而歌吧。

  2.师生探讨原诗与歌曲歌词异同。

  导言:同学们,我能在这首歌里看到蒙蒙轻纱笼罩的雨后小巷,看到雨后吐露新芽的柳树,还能看到两袖清风,抱拳永别的友人,更能看到挂在他们脸上的一行清泪,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呀!那么,王维的原诗与现在演唱的歌词有什么不同?(探讨结论:除了王维的原诗四句,歌词里面增加了部分歌词。文中所提到的“遄行、遄行、旨酒、旨酒”等处的歌词及曲调是由后人加上去的,为了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这首诗的内涵,曲作家进行了二度创作改编完成的。)

  3.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单)

  4.学唱歌曲。(方法:唱谱、念词、填词演唱。)

  5.师生探讨歌曲上阙和下阙的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导言:同学们的演唱充满了真情实感。在这一叠中音乐分为上阙和下阙,大家想想看,在刚刚演唱的过程中上下阙的情感表达是一样的吗?好,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探讨结论:上阙用王维的原诗,由四句“起、承、转、合”式的旋律组成,曲调以级进走向呈现,温情而含蓄;下阙旋律跌宕起伏、错落多样,突出表现了悲伤、惜别、不舍的感情。)

  6.学生随琴演唱歌曲。

  导言:同学们,这是多么质朴、真挚、深切的情感啊,让我们再次演唱,从音乐中反复体验这种离别的惆怅,感受那种至诚而细腻的情感美吧。(学生随琴演唱)

  7、师生探讨歌曲下阙中音乐的情绪特征及表现方式。

  设问:在刚刚演唱的这一叠中,有一句旋律能够反映出作者内心翻腾的情感因素,这一句是在上阙还是下阙?

  再问:作曲家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创作,才能准确表达这种情感因素呢?(师生探讨结论:作曲家在这里用了一个八度的大跳音程,并两次出现了全曲最高音,使情绪更趋于奔放,形成了这一叠的高潮。(6——6的音频),使送别的情绪上升到了最极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那就用八度大跳来呐喊吧,喊出的是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喊出的是对统治者的不满。)

  8.探讨第三叠中歌词的含义。

  导言:我们来看第三叠中的这句歌词(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生答)

  师小结:对,就是希望驾着马车和他共叙,但不知道要等到何时?这是王维的无奈,更是当时整个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歌曲深层地刻画了作者的心情,并且成功地含射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随着尾声的一声长叹,音乐似乎进入了一种迷惘的梦境,包含着作者与听众沉思和期待的想像。老师现在就来给同学们演唱第三叠,让我们更深层次的感受作者的心声吧。

  三、拓展

  学生1:上台展示《阳关三叠》——丝弦五重奏。话外音简介:《阳关三叠》(丝弦五重奏)是胡登跳19xx年根据同名琴歌改编。乐曲即保留了原曲的“三叠”结构,又巧妙地运用了丝弦乐器的绰、注、吟、揉等技法模拟古琴的韵味,并恰如其分地吸收现代多声部写作技巧,富有层次地表现了古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

  学生2:上台展示《阳关三叠》——合唱与独唱的'演唱效果。话外音简介:同学们,这种艺术形式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不同的感受?其实独唱与合唱各具魅力,独唱的音色单一、线条清晰、情感表现专一,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歌者的内心世界。而合唱则音色丰满,音响立体,音域宽广、声部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尤其是多声部的均衡协和,更具有一种感染力。大家说是吗?

  五、结课

  结课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一首唐朝的流行歌曲《阳关三叠》,让我们感受到了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经典音乐文化的育人魅力。同学们,这首古朴淡雅诚挚的琴歌,已经打开了时空的隧道,让我们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聆听、演唱和了解我国更多的艺术歌曲吧!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唱歌《阳关三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提问: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什么乐器呢?交流知识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提问:琴面上的白点的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老师介绍古琴的结构:琴有头、颈、肩、腰、尾、足,琴的背面有两个孔,是古琴的出音孔。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老师介绍琴名与音色听一段古琴曲,学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老师讲解琴歌的基本概念(一)讲音乐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五、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八年级音乐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了解日本樱花的相关文化。

  4.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创编;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樱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风格判断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印度、日本、朝鲜)在这三个国家中,哪个国家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呢?(日本)

  二、教师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起伏变化。

  2.师问: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出樱花相关文化)

  1)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

  2)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创编。

  3)教师给出4小节简单节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随意组合都节调中的音符,感受都节调是构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的因素。

  3.总结形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乐调式:都节调。

  用舞蹈形式表现音乐

  教师进行本课的小结学生听讲

  欣赏图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用U音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学生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

  4)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讨论:a.音乐结构简单b.旋律自然朴素c.都节调式的运用。

  b请学生把歌曲《樱花》中的各个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且哼唱出来。(34671)这就是日本的民歌调式,叫做“都节调式”。

  c集体演唱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学习简单日本舞动作,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演唱《樱花》。

  学生谈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一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音乐软件引发学生兴趣。

  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广度,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

八年级音乐教案13

  教学目的:

  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认识《游园》一出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体现本单元所涉及的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内容,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了解曲词特点,品味戏曲语言,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杜丽娘形象、戏曲语言。

  教学过程:

  一、介绍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是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活了67岁。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比他晚生14年,但与他死于同一年,他们是同时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戏剧大师。

  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为“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也叫《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四部剧作都以“梦”来构思情节,汤显祖又是江西临川人,故称“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堂四梦”。玉茗是指白色的山茶花,而汤显祖酷爱白山茶。他家的庭院中有一株白色的山茶亭亭玉立,所以他的书房就叫“玉茗堂”。“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这首诗是当年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后的心情写照。汤显祖自己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那么,《牡丹亭》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主要人物与情节。

  南安太守杜宝请到腐儒陈最良来教女儿杜丽娘(闺塾)。在贴身丫鬟春香的鼓动下,杜丽娘到后花园游玩(游园),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柳)。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描画自己的容颜后伤情而死(写真)。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拾画叫画),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夜走京城(婚走)。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做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团圆)。

  三、文本赏析。

  《游园》选自《牡丹亭》第十出,包括“游园”和“惊梦”两部分内容,重点讲析《游园》部分。

  【皂罗袍】这支曲是写杜丽娘在观看园中景色时由喜转悲和由叹转怨的情怀。开头两句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姹”,美丽。“嫣”,娇艳。这是说美丽娇艳的鲜花满园开遍,一片迷人春色。“断井颓垣”是说,井已干涸,矮墙坍塌,一片破败的景象。作者用“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杜丽娘从“姹紫嫣红”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这“断井颓垣”正象征她那阴冷的生活环境。如此明媚的春光竟被辜负,自己美丽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闺中埋没!“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几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带有无限的感叹和惋惜。接下来“良辰美景”两句,由触景生情转为直抒胸臆。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奈何天”,让人无可奈何的时光。这两句是化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注意以上几句用词十分考究,“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对比中蕴涵着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由物及人,一种自我怜惜的情绪油然升起。这就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表现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的春光间的不谐调,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

  这支【皂罗袍】是杜丽娘进园后唱的第一支曲子,是她心绪突变的转折点。

  四、教唱。

  跟着原唱慢慢哼唱;老师一句一句教唱,重点教学生对每个字每个音的把握;整体学唱之后跟着伴奏哼唱。

  五、总结下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14

  《梨园风采》教学设计

  株洲杨静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1)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2)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2.内容解析

  《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京剧《贵妃醉酒》,此唱段用时三分钟左右,为“一板眼”,相当于四二拍。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四平调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明亮而有韧性,在润腔韵味上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相结合,完美地体现出京剧原汁原味的特色。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是京剧《空城计》中由诸葛亮演唱的一段叙述性很强的唱段,表现诸葛亮好像正在和司马懿坦然交谈的神情。这段唱腔其采用西皮二六的板式结构,字韵和谐,节奏明快,叙述明确,一气呵成。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在欣赏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过程中,了解梅兰芳、马连良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并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说出梅兰芳、马连良两位表演艺术家所属行当,知道四大名旦与四大须生。

  (2)学生能在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中,了解生、旦、净、丑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进行辨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导入

  (1)伴随京剧曲牌音乐,展示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舞台剧照。

  (2)师:非常高兴能在如此美的环境下开始我们的学习。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猜到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京剧有关。同学们听过京剧吗?了解京剧吗?

  (3)师生交流京剧的起源、行当等知识。

  2.欣赏教学

  《海岛冰轮初转腾》

  (1)师:“旦”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表演时绝不手舞足蹈,而是惯用大段的演唱和念白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性格活泼的少女为花旦;以武技表演见长的叫武旦也称刀马旦。另外,还有一种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一体,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擅长花衫的演技,下面我们来欣赏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2)师介绍剧情

  (3)学生欣赏视频,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4)师生交流总结:此唱段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5)再次完整欣赏视频,并用手指轻轻敲击手心的方式,边打板边随乐哼唱前两句,体会唱段的特点与情绪,说说梅兰芳在唱腔和表演上有何特点?

  (6)师总结:梅兰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角艺术家。他扮相端丽,唱腔圆润,表演优美细腻,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旦角的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也都作了大胆改进与创新,使之更能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形成在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的“梅派”风格。其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经典唱段有:《海岛冰轮初转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等等。京剧四大名旦除梅兰芳之外,还有尚小云(尚派)、程砚秋(程派)、荀慧生(荀派),他们在舞台上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1)师:除了旦行,生行也是京剧中一个重要的行当,同学们可知道生行又包括哪些门类呢?

  (2)师生交流:“生”一般指男性角色,表现庄重,人物外形装扮大多清秀俊雅。年龄较大中老年为老生也叫须生,青少年男子叫小生,擅长武艺的叫武生,另外还有娃娃生。

  下面我们将欣赏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表演的,《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3)学生简述《空城计》故事情节。

  (4)完整聆听由生行京剧大师马连良演唱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5)师生交流总结——老生在剧中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演唱时用真声,此唱段字韵和谐,节奏明快,一气呵成。唱词刻画了诸葛亮沉着冷静、机智迎战的军事家的风度。

  (6)边打板边跟随老师模仿演唱唱段前两句,体会唱腔的特点与情绪。

  (7)师简介马连良:马连良是20世纪较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他兼蓄各派之长,改革传统老生唱腔,20世纪30年代将月琴移到乐队前列,与京胡协奏,加强唱腔力度,逐步创立起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其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狂又不乏细腻。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群英会》《甘露寺》《海瑞罢官》等。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1)师:京剧中的净和丑角在脸上都勾勒有图案,因此它们分别又俗称“大花脸”和“小花脸”。其中,净角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净角的表演,看看净行是怎么通过他的唱腔和表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2)欣赏净角唱段《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3)师生总结净角唱腔、表演特点:在京剧中净角大多扮演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顿挫鲜明,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4)配合动作,模仿演唱最后一句“咬紧了牙关你为哪桩”,感受、体验净角的唱腔与表演风格。

  3.聆听与思考

  聆听六个唱段,辨别角色的行当。

  唱段一:《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选自《铡美案》)

  唱段二:《猛听得金鼓响》(选自《穆桂英挂帅》)

  唱段三:《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自《定军山》)

  唱段四:《趁夜晚出奇兵》(选自《奇袭白虎团》)

  唱段五:《猛志在胸催解缆》(选自《文成公主》)

  唱段六:《军民鱼水情》(选自《沙家浜)

  四、课堂总结

  京剧,作为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声腔艺术、纷呈多变的表演形式、流派众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它、喜欢它、欣赏它。

八年级音乐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材分析

  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复杂,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按音。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四种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目前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火把节》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单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A段主题轻柔地出现,旋律轻柔、优美。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A段再现,显得优美有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三、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20xx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这首《火把节》是用中阮演奏的。中阮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

  2.听辨乐段。

  完整聆听乐曲《火把节》。

  提问:请说出这首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慢-快-慢,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3.欣赏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一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

  (2)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旋律。

  4.欣赏第二乐段

  (1)初次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哪些音乐要素听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速度不同、节奏不同、力度不同、演奏的方法不同等。

  (2)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先聆听第一乐段,再聆听第二乐段,感受第二乐段热烈、欢庆的情绪。

  5.欣赏第三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三乐段。

  提问:这个乐段和哪个乐段旋律基本相同?说出感受到的场景。

  (2)再次聆听第三乐段,听完后为三个乐段加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6.完整欣赏乐曲《火把节》。

  教师要求:这首乐曲是ABA结构的三段体,认真聆听音乐,每听到A乐段出现,就小声哼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晚上围着篝火祈求平安,唱歌跳舞,通宵达旦,最后,我们在一首歌曲《七月的火把节》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八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音乐教案06-30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03-24

(集合)八年级音乐教案06-30

(优)八年级音乐教案06-30

最新八年级优秀音乐教案01-23

八年级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30

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划船》08-17

八年级音乐教案《巴蜀山歌》08-24

(优秀)八年级音乐教案15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