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教案精华(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语文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
课题
《两小儿辩日》
课 时
1
主 备 (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感受古文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难点
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导入: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有个问题:长安和太阳哪个更远?
他的理由是:长安尽管远但肉眼看不见,而太阳却时时能见,故为太阳近。
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直至流利。
3.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师生互评。
4.全班齐读,力争背诵。
三、探究课文,理解内涵
1.全班讨论:从两小儿的辩斗中,你有哪些启发?(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并思索其中的道理)
2.全班讨论:对两小儿所持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3.你认为学生该不该笑孔子?“孔子不能决也”一句说明了什么?(笑与不笑,只要能说出理由即可,不必苛求,关键要保护学生深入考虑问题的积极性。但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1、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2、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课堂练习
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 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及其日中如探汤
课堂小结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课外作业
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初出 日中
两小儿辩日 如车盖(大—近) 如盘盂(小—远) 孔子不能决
沧沧凉凉(凉—远) 如探汤(热—近)
教学反思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2
一、教学内容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与艺术有关,有的反应的是民间传统艺术,如《口技》,有的反映的是乡间戏剧,如《社戏》,有的反映的是舞蹈艺术,如《安塞腰鼓》、《观舞记》,有的反映的是绘画艺术,如《竹影》,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应引得学生初步了解艺术,通过阅读,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有意识的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中,在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中,都有艺术的影子。
语言艺术需要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目标:
1、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常识。
2、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4、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积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化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2、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6社戏
鲁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学目标: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二、目标展示
1、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品味语言,感知美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将你的理解批注到书上。(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1)词语方面如“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铿锵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
(3)写法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对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乡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复叠咏叹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文的美点等
五、综合训练
1、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2、仿写: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他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3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学法指导】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豪迈之歌。词中展现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表现了后来居上的英雄气概,感情奔放,胸襟豪迈。
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我会读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①分(fèn)外妖娆(ráo)
②逊(xùn)
③成吉思汗(hán )
④数( shǔ )风流人物
⑤还看今朝(zhāo)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毛泽东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特征,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确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能分辨出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刻画的人物性格。再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记忆中韵朋友每个人都有许多。你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忘?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韵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童年的朋友》。(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站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要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5.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下列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噗噗咕哝绺鬃诅咒镶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学生起来纠正。
2.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7
明确:(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
3.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是写眼睛。课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愉快、温暖。)
4.,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明确:(因为她不仅善良,有爱心。还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给了我关怀,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第6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本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②本部分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③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比喻、对比、排比。
②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③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愉快的人。)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外祖母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善良、充满活力
语言描写愉快、温暖
心理描写有爱心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5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林斤澜的情况。
2.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直至熟读。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1.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领略北国春风不同凡响的美。
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辩证地看问题。
3.理解作者先抑后扬地突出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的表现作用。
4.与《春》比较阅读。
评价任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
2.北国春风究竟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的怀念和热爱?
3.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4.与《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领略了江南春天的柔婉之美,诗情画意之美。在文中作者对春风进行了描绘,现在我们一起将它背诵一下,再一次感受那江南春风的轻柔与温暖!
我们北方的春风与江南春天是否一样美呢?生活在北方的你察觉到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作家林斤澜去感受一下北国春风的魅力吧!
二、预习展示
1.查一查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林斤澜的情况,并予以展示。
林斤澜《春风》原文阅读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毂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林斤澜《春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前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段、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风的特点。
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的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类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A项、C项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体现,并且分析准确。B项所说作者“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是错误的,和作者的观点正好相反;B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不形成对比;E项对表现手法的说法是错误的,对北国春风不是欲抑先扬,而是使用了欲扬先抑。
误区警示:考生误答本题原因,一是对文章内容不把我,而是对写作手法“对比”“欲扬先抑”等不理解。
答案:AC
14.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忘记北国的春风”?请简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答题时要从全文着手,把握住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的特点,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是结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数第三段作答。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不到位,再就是表述不规范。
答案: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的江南的春风。后来作者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意思对即可)
15.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作品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目,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这样就可以得到启发,和开始第三段结合起来分析前后对比表现手法的使用效果。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考生审题审不出答题角度,没有注意到“这样写好在哪里”是对手法或语言的鉴赏。另外,规范合理的表述也不容忽视。
答案: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从怀念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述中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重点: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
教学难点: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步骤:
导入
一.课前学习:
1、了解臧克家
2.闻一多:
3、检查预习情况
⑴正音:弥锲兀沥函衙赫迥窥楷
多音字:壳{};斗{}
(2)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3.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4.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和精神?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怎样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1)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四、达标检测: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2、解释本课成语:
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5.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6.学完本文对自己如何做人及如何做学问有什么启示?
五、个性化备课
六、教学反思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7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作者:
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
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
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
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⑴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⑵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⑶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读成诵。
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
1、思考:
⑴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XXXXXXXXXXX”画出),并用“x”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
⑵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何关联?
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
让学生用“从XXXXXXXXXXX(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XXXXXXXXXXX”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或用“我认为XXXXXXXXXXX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XXXXXXXXXXX”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
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
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
……
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3、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
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4、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刘禹锡的《秋词》作比较。(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强求说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可从以下三方面比较:
⑴体裁不同;
⑵所抒之情不同;
⑶表现手法不同。
2、填空:
X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脑海里浮现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8
导课:
1、一位85岁的老人,一个除夕之夜,临终之时,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国家统一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提笔写下了遗书,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
2、出示《示儿》。
教学过程
一、初读全诗感受诗意
1、先以自己的理解读读这首诗
2、理解这首诗讲的内容。
(借助资料,并讲给同桌听,并能纠正有错误的地方)
3、解释诗意并板书。(讲清楚难懂字词并翻译)
二、再读全诗理解深意
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体会作者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3、体会陆游这一声声的嘱咐中的感情。 (悲愤又充满希望)
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个读,齐读)
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读这首诗,理解此诗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异:时间,地点同:国家统一的愿望)
3、读这首诗最让人心痛的是那个字? (“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
四、摸拟场景感同身受
1、根据诗的内容把课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对话。 (要有行动,语言,神态等描写)
2、朗读表演对话
板书设计:
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
《示儿》课堂实录
示儿
陆游
(一)导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他的遗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板书:示儿)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生:他可能会告诉儿子,自己快不行了,孩子一定要照顾好家人。他也可能会告诉儿子,要好好念书,将来要有出息。)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陆游的遗嘱内容到底是什么吧。
(二)初读古诗,让学生用心灵聆听名诗
1自由地读诗句,读准字音、节奏,读通诗句,把握语调感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齐读诗句。
3.指名读诗句;
4.配乐朗读,在低缓的音乐中师生赛读,让学生心灵震撼。
(三)用心灵诵读诗文,理解内容
1.自读自悟:
自读提示:①默读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
②小组合作交流: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补充,可纠正。
2.组织交流,适时点拨纠正:
师:同学们,这首诗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字来写的,请大家静静地读书,想一想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生:我觉得是围绕着“悲”这个字来写的。
师:作者悲的是什么呢?
生:他悲的是临终前看不到统一。
师:同学们,谁来读读前两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你怎么理解“万事空”?
生:“万事空”就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了。
生:一切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师:是啊,但是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唯一心痛的是什么?谁来读?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作者不能万事空的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对于陆游的一生,你了解哪些?
生:(简介陆游)
师: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江山支离破碎,百姓受苦深重。他一生以诗文为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整顿朝纲,减轻赋税,发愤图强,可惜一直遭受当权者的诅抑和谗毁,报国无门,有诗为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65岁的老人本应安享晚年,而陆游仍关心国家大事,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了这样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一“僵”一“孤”,凄凉之极,这种心痛怎一个“悲”字了得!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师:走进南宋末年,85岁的老人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提笔为儿女写下了这样的'临终嘱咐。谁来读?(配乐指名读)。
师:透过这个“悲”字,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陆游的爱国之心。
生:我看到了陆游的政治抱负。
生:我看到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残酷和陆游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齐读这首诗)。
师:同学们,每一首诗都有一个诗眼,也就是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抓住“诗眼”就能抓住全诗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而这首诗的诗眼就是一个“悲”字。
(四)读写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改写古诗。
师:《示儿》全篇反映了一个“悲”字。你想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达这种情感?
生:环境。风雨交加的夜晚,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能很好地烘托气氛。
生:蜡烛。烛光闪烁不定,忽明忽暗。有诗为证:蜡炬成灰泪始干,替人垂泪到天明。看到陆游为国家操劳到生命的尽头,还没见到国家的统一,蜡烛都流泪了。
师:我们常说“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通过景物及环境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情感,这种考虑很恰当。
生:人物。通过人物神态、外貌、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反映其内心无尽的愁绪。
师:(欣喜地)举例具体说说,好吗?
生:如家人与病卧在床的陆游的对话,可以写出陆游的为国家尚未统一而悲,家人为即将失去好父亲、好丈夫而悲。
师:说得好。如果大家把环境、人物、事件三者关系处理好,这篇小练笔一定会很精彩。动笔吧!
(五)作业:搜集有关陆游的诗。
《示儿》同步练习
收获平台
阅读下面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甲文段:
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
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
乙文段: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9
名言导入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法布尔
板书课题:《蝉》。
作品简介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重点)
2、掌握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难点)
3、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写作手法;(重点)
4、感悟文中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难点)
《蝉》原文及翻译
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却是蝉的天下。
我喜欢观察蝉脱壳。幼虫蜕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腹部还在那旧皮里。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息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了。
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土铳,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的树底下,还把窗户打开,怕把玻璃震碎。
砰!土铳响了,可是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惊扰的样子,乐声的音调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第二枪跟头一枪一样,对乐师们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可以说明,蝉虽有听觉,可是它所能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
《蝉》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窠(kē)扒掘(jué)寻觅(mì)
B.蚋(nà)金蜣(qiāng)黏土(nián)
C.鳍(qí)顾忌(jì)钵声(bó)
D.罅(xì)喧嚣(xiāo)涂墁(màn)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B.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C.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D.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声音杂乱,不清静)
B.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缝隙)
C.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一动不动)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2)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4、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学习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一、自主学习(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注音
衰微赫然迭起典籍弥高卓越校补函寄漂白
锲而不舍气冲斗牛警报迭起迥乎不同2、解释词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
2、了解闻一多、臧可家
闻一多臧克家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三、理清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四、小结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五、作业
收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语言精练的特点。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作用。
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一)、探究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
1、学生有感情朗读(1)——(7)段
2`、自由组合探究质凝:
(1)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2)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
(3)表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4)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
(二)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
1、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
2、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3、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的?
(三)探究作品选材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这六件?2.归纳本文语言特点:
三.小结
闻一多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四、课外拓展
1.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2.我们都知道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五.作业
课后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风范。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研读课文
1板书课题。(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dūn 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莲”是上下结构,“艹”应在“连”字之上。)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3指导顺畅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
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染(rǎn)
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
(4)学生齐读课文。(如有不顺畅处,教师点拨后再齐读一遍。)
4指导诵读课文
(1)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回忆电影、电视中古人读书的语调、神态,然后加以归纳。)
(2)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文中有八个带“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将八个句子分成两组,教师范读,明显地读出后一组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判别。明确后,让学生齐读领会。)
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呢?(让学生轻声朗读体会)明确:如第1段中的三个“而”。第2段中的三个“也”,叹词“噫”,语气助词“矣”等。(学生回答时言之有理即可。)
(4)本文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从宽处讲,排比句也可看作骈句。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属于骈句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提问:这两处骈句应该怎样来读呢?(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明确“出……不染,濯……不妖”,“染”、“妖”读时要一扬一抑。读排比句时,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6)学生齐声诵读课文,体会诵读指导要求。
5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课上练习: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4)提问: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提问: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6)提问: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明确:敬佩、赞美之情。
(7)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8)提问: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
明确:第2段对菊花、牡丹作出评论,表明爱憎。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9)提问:君子是怎么样的人?
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
(10)归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
(11)提问: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菊”、“牡丹”,“衬托”)
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12)提问:“噫”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后齐读这三句)
明确:第一、二句读出感叹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13)齐读全文。要求语气舒缓,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三)延伸拓展
1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2课前准备若干未题过字的、以“荷花”为题材的画,让发言的学生题上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作为奖品送给学生。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用行楷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 惜
世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 美
《爱莲说》赏析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琅琅上口,有押韵,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对莲的喜爱)为线索;两个陪衬,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爱菊花,爱牡丹,爱莲花,指代三种人菊花:隐居避世的人;莲花:指品德高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丹:指追求富贵高傲之人。
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乎:当然。宜:应当。众:多。
异义词
(亭亭净植)植:古义:立
今义:种植
(宜乎众矣)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特点
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但都是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赏析“说”,
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2
教学目的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3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A.课后练习二。
B.默写课文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设计理念
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打造美读、美教的课堂模式。
一、故事导入营造美
1、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 视频范读全文。请大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4
编辑点评:
《音乐巨人贝多芬》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耳聋后生活中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文章以客人的访问为顺序,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的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3、揣摩文中有关语句,说出其深刻含义。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重点:文中人物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资料链接
何为,笔名晓芒、夏奈蒂等,著有《第二次考试》成为当时中学语文正式教材,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文字发行世界各地、《织锦集》、《临窗集》、《小树与大地》、《闽居纪程》等散文集多部,其中《何为散文选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5.初步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贝多芬:
课前热身自主学习
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门槛()深邃()下颏()磐石()
喃喃()喧嚣()模仿()囚室()
2.根据拼音写汉字。
tú____劳流máng___含xù____ péng____勃
gé____绝头lú_____踌chú___倒méi____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架对放的大钢琴。惹人注目:
⑵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凌乱不堪。凌乱不堪:
⑶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坚忍无比:
二、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课堂展示大显身手第一课时一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录音,以此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交流查阅到作者何为和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2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一)复述故事情节
(二)理清文章思路(提示: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
(三)、文中共写了几件事
(四)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试用“的贝多芬”这个句式表达。
四、从课文中找出贝多芬的语句,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说出其作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五、合作探究
1、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在班上提出来,同学们互相解答。
1“你们竟敢到狮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怎样理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4“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引申开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5分析理解并且讨论20小节和27小节
品读赏析:
2、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六、总结、体验反思:
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2、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3、要求学生选择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要求从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然后全班进行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蜘蛛捕食过程,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作者如何科学的(即真实、细致、具体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2、通过作者介绍蜘蛛捕食的过程,了解本课所用的富有逻辑性(即捕食对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说明顺序。(重点)
3、学习多角度介绍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重点)
4、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准确、凝练的表达。(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三、教学道具:
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课文第一段的谜语导入。
(二)、作者简介
周建人:1888———1984,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鲁迅三弟。鲁迅二弟是周作人。
主要著作:《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等。另外还有科学著作《科学杂谈》、《生物进化浅说》。
《蜘蛛》发表于1935年,收在周作人的科学小品文集《花鸟虫鱼及其他》中。科学小品是一种用文学的笔调来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本课节选自原文的开头部分,通过对蜘蛛捕食过程的细致描述和说明,介绍蜘蛛的生活习性,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朗读课文,字词过关。
1、给加红色的字注音。
诸葛亮()蚊蚋()挣扎()蜾蠃()提防()
2、给多音字注音。
起劲()劲敌()挣扎()挣钱()粘土()粘住()
生练习后师点拨:
(1)给加红色的字注音。
诸葛亮(gě)蚊蚋(ruì)挣扎(zhá)蜾蠃(guǒ luǒ)提防(dī fang)
(2)给多音字注音。
起劲(jìn)劲敌(jìng)挣扎(zhēng)挣钱(zhèng)
粘土(nián)粘住(zhān
3、掌握下列词语。
八卦阵:传说的一种按八卦方位布置的阵法。(课文注释)提防:小心防备。
挣扎:用力支撑。
缚:捆绑,缠绕。(课文注释)
兜:揽,拢。(课文注释)
怅然:失望,不痛快。(课文注释)
幸免:侥幸避免。(课文注释)
再行:指另外进行某项活动。(课文注释)
(四)、再次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概括各层意思。(合作探究)
讨论后师明确:
(一)(1)用谜语引出蜘蛛。
(二)(2——3)写蜘蛛捉各种“飞来将”的情况。
(五)、默读课文,找出概述蜘蛛捉“飞来将”的几种情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合作探究)
讨论后师明确:
蜘蛛捕捉“飞来将”情形:
捉蚊蚋等小虫;捕捉“力气较大的飞虫”;捉拿“带枪的飞将”,如蜜蜂;捉“披甲的飞将”;与“蜾蠃”的战斗。
作者写作顺序:按照捕食对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字词2遍。
3、思考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4、和《苏州园林》比较,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周建人《蜘蛛》原文阅读
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
南阳诸葛亮,
稳坐中军帐,
排起八卦阵,
单捉飞来将。
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脚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着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把蜜蜂救下来了。
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蜘蛛只能恨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赢。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刺刺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赢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它被捕去,被蜾赢用刺刺得它全身麻木,封在泥房里,给蜾赢的`儿女长大起来的时候当面包吃。空的蛛网从此不再行修补,逐日破坏下去,至飞散、消灭。
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这是一处地方的俗话,包含有名、特别或可贵的东西之意,它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几乎使人诧异。它的身体的机构之巧妙也足使人惊奇。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都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过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做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腺叫做复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却是黏液,和前一种腺液同时放出来,附在丝下,因了物理作用,凝成一粒粒的细珠状,使丝很黏。还有管状腺,是做产卵的袋用的,一种梨状腺是把丝黏着时用的。
蜘蛛的丝,即使放弃了科学上的观察和闲暇时的观赏,从实用上来看也是很有意思的。蚕的丝,柞蚕的丝可以织网,蜘蛛的丝为什么不拿来做东西呢?这问题是许多人想到过的。小孩们用竹扎成一个圈,装上一个柄子,竹圈上兜上蛛网,可以捉他所要的飞虫,当作一种捕虫网。西洋有人想养蜘蛛,取它的丝织东西,以代蚕丝。闻说试验者曾取蛛丝织过手套、袜子等东西,只是蜘蛛饲养不容易,它要吃昆虫,而且胃口又很好,吃得又很精细,专吸食昆虫的汁液。饲养起来,比采了桑叶饲蚕费事得多,因此只好作罢了。
天文学家想在他们的天文镜中装上极细的丝,遥望天空时,视野中有了细的行条,可以比较星的位置。他们先用蚕丝,把一根蚕丝的两股分开,但是还嫌太粗。1820年,一个英国的仪器制造家名叫忒劳顿(Troushton)的,设法改用蜘蛛丝。他用的是一种背上有十字纹的称为园蛛的丝。不但比一般蚕丝更细,而且很韧,又不会扭曲。取丝的时候只要把蜘蛛小心谨慎地固定在一个架上,放出来的丝头粘在一个卷丝器上,把卷丝器转动,便可以抽出很长的丝。蚕丝一股有一吋(1吋等于0。0254米)的二十分之一的粗,园蛛的丝细到只有大约一时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光景,比蚕丝细得多了。
可是有些蜘蛛并不都做网,泥土上跑来跑去的狼蜘蛛,壁上的蝇虎,蟢子即壁钱,还有八脚,都不做网,丝却是有的。蝇虎经过,常有一支丝绷着;从高处跃下时,也常常挂一根丝,不结网的蜘蛛也食肉,不过他们捕取食物用力搏取,不是用丝去绑缚的。
周建人《蜘蛛》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②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脚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把蜜蜂救下来了。
③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蜘蛛只能怅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蠃。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剌剌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蠃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节选自周建人的《蜘蛛》)
9、下列关于“蜘蛛捕捉食物情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写蜘蛛捉小蚊蚋,突出蜘蛛的感觉灵敏、行动迅速的特点。
B、写蜘蛛捕捉“力气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
C、写蜘蛛捕捉“带枪的”“飞将”使的是“游击战”,描写了蜘蛛谨慎而又机智果敢的情态。
D、蜘蛛捕捉失败时的“怅然”以及被蜾蠃捕食的“难得幸免”,看出作者对蜘蛛的不满。
10、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写作者幼时猜过的谜,从而引出说明的对象——蜘蛛。
B、选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的。
C、第②③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
D、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兼有科学的准确性和描写的生动性特点。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蜘蛛有各种各样捉拿飞将的方法。
B、小孩们常爱蜜蜂,如被他们看见蜜蜂被蜘蛛网包住,往往会把蜜蜂救下来。
C、蜘蛛容易捉披甲的飞将,因为披甲的飞将的甲很厚,很重。
D、蜘蛛被蜾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9、D(作者描写蜘蛛带着喜爱之情)
10、B(逻辑顺序)
11、C(披甲的飞将是最难捉的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02-27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03-28
郢人初一下册语文教案05-03
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12-26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01-07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01-23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精品]08-02
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08-15
初中语文下册教案12-27
初一语文经典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