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初中物理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2)理解磁感线的特征并能做简单辨析,学会应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3)知道电流的磁场;学会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4)知道几种常见的电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场和形象描述磁场的方法——磁感线。
教学难点:用磁感线描述电流的磁场,以及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教学资源】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磁感线空间演示器,螺线管,线圈、铁粉、磁浮陀螺手机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视频:极光
师:极光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绚丽多彩,非常美丽,那大家知道极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生:地球周围有磁场
师:初中我们就学过磁场的有关知识,除了地球周围有磁场,哪里还有磁场呢?
生:磁铁周围
二、磁场——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师: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检验呢?
演示实验:条形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引导:为什么会偏转?说明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到了磁场的力的作用。说明磁场是真是存在的一种物质。
师:除了地球和磁体周围,还有没有哪里存在磁场?
生:电流周围
下面我们来再现一下奥斯特实验
演示实验:电流是小磁针发生偏转——奥斯特实验(手机投影实验过程)
师: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形象的描述磁场呢?
生:磁感线
三、磁感线
师:磁体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呢?怎样显示出来?
引导:我们可以类比电场,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是怎样显示出来的呢?
生:在蓖麻油中放入头发屑
师:由于轻小物体在电场中受力,会按一定的方向排列,就可以显示出电场的分布情况。把这样的形状做理想处理,就抽象出了电场线。那么磁场呢?
生:放入小磁针或者铁屑
演示实验:用磁感线空间演示器演示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
师:小磁针在磁场中被磁化,他们N、S极因相吸而首尾相连,按一定的方向排列,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来,非常对称,非常美。把这样的分布情况抽象出来,就得到了磁感线。
多媒体演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马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师:磁场是有强弱和方向的,我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师:大家对比电场线,4同学一组来讨论一下磁感线的特征。
分组讨论:磁感线的特征
总结:
(1)假想的曲线
(2)磁体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内部由S极指向N极,是闭合的曲线
(3)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切向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自主活动1:
请大家根据磁感线的特征画出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师:上述是磁体的磁感线,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磁感线又是怎样的形状呢?
四、电流周围的磁场
师:显示电流磁场的`形状,要在电流周围放很多小磁针,地方有限,我们用铁粉来代替。每一粒铁粉就相当于一个小磁针,效果是一样的。
1、演示实验: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情况(手机投影)
引导观察: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是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放入小磁针
师: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呢?法国的物理学家安培巧妙的用右手解决了这个问题。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师:(介绍物理学史:安培定则的由来)所以右手螺旋定则又称为安培定则。
师:将直线电流换个角度看怎样表示在纸面上呢?比如俯视看?正视看?所以要在纸面上表示磁场和电流的方向。
2、磁场电流的表示方法:
师:(结合PPT)边讲解边示范
3、演示实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
师: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呢?我们用铁粉来显示。磁场分布和条形磁铁非常类似,所以我们把通电螺线管等效为条形磁铁。
引导: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我们已经知道了,所以我们只要判断出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就可以知道磁感线的分布了。如何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呢?
动画演示: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4、自主活动2
(1)、标出下图中的N、S极或者电流方向
(2)、在下图中标出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 (3)、在下图中标出小磁针N极的指向
(教师手机投影学生活动结果)
4、大家谈:通电圆环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磁感线又该是怎样的形状呢?
师:我们研究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研究了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通电圆环周围的磁场又是怎样分布的呢?你能否结合右手螺旋定则来猜一猜呢?
生:分组讨论
引导:通电圆环可以看做只有一圈的通电螺线管,右手螺旋定则怎样用呢?
师:请几组同学选派代表回答
播放视频:通电线环的磁场分布
五、小实验:磁浮陀螺
师:给大家看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由于陀螺是悬浮起来的,阻力很小,所以陀螺的转动可以持续很久。你知道陀螺是怎样浮起来的吗?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陀螺上的A和支架上的B都是永磁体,且都是同名磁极,由于排斥,可使陀螺悬浮起来。
师: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磁悬浮列车
视频播放:磁悬浮也是靠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起来,所以阻力很小,而且磁悬浮列车的动力也与磁场有关,下节课再介绍
六、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初中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将其与前面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联系起来。
2.能说出幻灯机、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尝试用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光学仪器的应用问题,形成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通过对自制照相机的调节使用,加深对成像原理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将科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和幻灯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再经过分析、综合,探究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引入
1.学生阅读南极科考队员用冰透镜取火的故事(PPT-)
2.学生回答,并解释为什么冰透镜可以取火。
3.播放冰透镜取火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PPT-)
4.教师:刚才的故事中是透镜救了队员的生命,透镜取火仅仅是透镜在生活中的一个简单应用而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透镜的应用十分广泛,(PPT-)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活中的透镜。
二、 新课教学
(一)PPT展示教学目标(PPT-)
(二)1、复习:教师:生活中透镜的应用,大部分都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工作的,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凸透镜成像规律(PPT-),学生完成表格填写。
2、提出问题:照相机属于哪种成像情况?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调节和使用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照相机神秘的面纱。
(三)照相机的学习:
1、PPT展示照相机外形,常见的照相机,包括老师自制的照相机,照相机实物展示,手机相机
2、PPT介绍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凸透镜
底片:相当于光屏,上面有感光材料,景物通过凸透镜在底片上成像,经过技术处理,留下永久的痕迹。最后制作成照片。
物距:景物到镜头的距离,怎样改变?
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怎样改变?
3、根据照相机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进一步确认其成像性质
照相机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照相机成的是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教师引导:1.我们比较像和人的大小;2.我们可以感觉像距进行判断:用像距和物距作比较,像距小则像小。)
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像的大小跟像距有关,像距是由物距决定的
4、分析照相机的调节与操作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当如何调节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和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照班级合影像的时候,摄影师发现还有两侧还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镜头,这时候他应该怎样操作?
5、学生用自制照相机验证操作与调节方法:
介绍自制照相机的结构和制作方法,PPT展示
调节练习:
(1)学生使用自制照相机给同学照相,调节并观察像的性质;
(2)摄影师向后退,图像还清晰吗?应该怎样调节?镜头向前伸还是向后缩?
(3)摄影师向前进,图像还清晰吗?应该怎样调节?
(4)先照半身像再照全身像怎样调节?
6、简单介绍光圈与快门
(四)幻灯机与投影仪的学习
1、外形介绍PPT展示
2、结构与原理:
学生根据照相机的学习方法,自学投影仪,然后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结构特点:幻灯机和投影仪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成像性质:倒立、放大、实像;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因为像与物体相比较,上下是颠倒的,所以我们仍然描述为“倒立放大实像”
哪一点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
怎样调节:画面较小时;画面较大时
3、教师小结:
(五)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介绍
1、教师介绍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PPT展示
2、教师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PPT展示
(六)课堂作业:PPT展示
三、本节小结: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学生学习了照相机模型的制作方法,并用照相机模型进行了操作调节练习,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愉悦。
初中物理教案3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
想想议议学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1、 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
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
(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
(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
(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
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长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小结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五、点评
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功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现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概念,了解数字信号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难点
逻辑电路的电路图分析。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简介:
随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数字电视等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靠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一、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手机电量的电压就是连续变化的`,它就是模拟信号。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二、什么是逻辑逻辑电路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一)、实验演示声光控电灯
1、ppt演示:老式楼道的“节约用电”灯泡,实际上一晚上都是亮的
实验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二)、三个元件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
1、实验探究“与”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2、实验探究“或”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3、实验探究“非”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三、用真值表表示逻辑关系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1)、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下图的情况可以用右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2)、学生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2、“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1)、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左表制成右表。右表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
投影:
(2)、学生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非”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1)、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2)、学生讨论总结“非”逻辑关系,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四、用特定符号表示逻辑关系
五、教师讲解“与”门电路的逻辑关系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学生课后自主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六、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或”、“非”逻辑关系。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逻辑关系,进一步理解三种基本逻辑关系,情感价值上,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5
【知识单元分析】
计算路程、时间的题目中常见的问题: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2.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公式、数学知识等分析,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建立物理图景,分析物理过程.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变形
方法一:小学曾学习过公式的变形,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速度公式得出,对于公式中的物理量应当注明单位,并注意到可以根据题意使用m、s、m/s和km、h、km/h.
方法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可以用下述的方法实现,列出一个例题:如果汽车以50km/h的速度运动,由日常生活经验和数学的知识可以计算1小时、2小时、3小时后通过的路程,答案见副板书1.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总结出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公式.
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1.【例题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例题2】郑州到上海的铁路长约1000km,从郑州到上海要运行14h到达.南京到郑州的.铁路长约700km.设火车在铁路上运行的速度相等,求从郑州到南京的时间.
本题要注意的问题是:
(1)较复杂的问题要用参考图分析,参考图见副板书2.由于小学的一些计算题有用图分析的问题,所以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自行画出参考图,教师分析每个学生的图,指出其正确和错误的地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列出物理量时应当注意在物理量符合上注明脚标,见副板书上的表示.
(3)建立等量的观念,在本题中速度是相等的,所以可以用计算全程的速度后用于计算郑州到南京的时间.
探究活动
实践探究: 体验运动的感觉
【课题】
体验运动的感觉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速度减小、转弯等时刻的感觉.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
2、发现新问题.
初中物理教案6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实际:
本节课的重点是托盘天平的使用。
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质量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教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3)讲授法: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科学知识。
(4)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设置问题:铁锤和铁钉两个物体都是由铁制成的,但是它们含铁的多少一样吗?通过设置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环节:演示实验
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认识托盘天平以及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看完视频后,用天平做演示实验,用天平测量一个铁块的质量。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分组实验,用不同的铁块、铝块、木块进行实验,学生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熟悉和正确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新课探究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由生活例子引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练习3-5个小题,列举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学会用质量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
并且设置实验探究的题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这个环节设置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五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小结内容:
1、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单位:m
3、天平的使用方法。
第六环节:学后反思。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初中物理教案7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这一节是将机械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过程方法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
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机能来主动学习。
5、教法设计:
实验探究法、视频辅助法、指导读书法、问题引导法。运用实验探究法能更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视频辅助法把不容易展现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示给学生,弥补了模具小、可视性差的缺陷。指导读书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课本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使自主学习更具指向性,目标性更强。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通过针对点专门突破讲解。
6、学法设计:实验法、观察法、阅读法、讨论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是为了让学生限度的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参与,自己解决。
二、教学准备:利用铁丝、铅笔、图钉等随手可得的器材让学生动手体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演示两个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酒精、小瓶,学生体会归纳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利用汽油机模型、观看汽油机工作视频,物体与视频资源结合,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ppt图片导入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什么?
图片情境导入: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
火箭上天,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寻找图片中改变内能的方式,复习回顾旧知
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活动与演示:
(1)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用手触摸一下摩擦的地方,有何感觉?图钉的内能变化了吗?
(2)小组活动:弯折铁丝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有何感觉?铁丝的内能变化了吗?
(3)学生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在克服摩擦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板书: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
提问:(1)采用哪些办法可以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些方法中,哪些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哪些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学生举例,如:放在太阳下晒;在石头上摩擦;放在热水中烫;放在火上烧;用锤子敲;用力反复弯折等。
(2)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能否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来实现的?(做功与热传递的等效性)
(3)你能再举一些通过做过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钻木取火;飞船自由下落时温度升高;)
区别:热传递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能的形式没有变;而做功方式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2、热机
(1)热机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演示:演示点火爆炸实验。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分析能量转化情况: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结论: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成机械能。
(2)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观看视频: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设问:
(1)汽油机的主要结构是哪几部分?名称各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2)汽油机完成一个工做循环要经历几个冲程?分别是什么?
(3)每个冲程的特点是什么?(从气门的开闭和活塞的移动角度分析)
(4)这四个冲程都有能量转化吗?如果有分别是怎么转化的?
(5)汽油机完成一个工做循环曲轴旋转圈,活塞往返次,四冲程内燃机只有________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靠_______完成。
第5个问题教师利用模具进行突破。
用考一考的方式来考察对汽油机的学习效果,用超链接制造出翻翻看的效果.
3、阅读: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向学生补充一些蒸汽机、燃气轮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初步知识。
4、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做一做
看一看
学生思考,内能的增加是通过什么方式?
归纳这三个活动的共性:做功,并且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学生举例
指导学生总结热传递与做功改变内能时的区别。
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思考:与前三个试验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看视频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后经过小组讨论再回答
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后填写答案
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归纳总结。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
三个活动分别对应:克服摩擦做功、压缩做功,让学生总结共性,学会归纳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行归纳,寻找异同
由点火爆炸试验引出热机,同时与前面知识做一对比。让学生分清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包括两种情况:外界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对外界做功
先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汽油机有一个整体认识
再通过问题驱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寻找答案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热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2、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排气冲程C.做功冲程D .压缩冲程
3、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气缸中气体的( )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B.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C.压强减少,温度降低D.压强减少,温度升高
作业布置
练习册21页1-----10题
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概念,知道加速度方向和大小
2,运用类比法得到加速度公式
3,学会利用DIS试验获得加速度运动物体v-t图像,并利用其图像的数学含义加深和完善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度方向
三、教学难点
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过程
教师:前面几堂课主要学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对于这类运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单位时间里经过的位移都应该相同,任何时刻物体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观察下面几个场景(火箭升空等),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否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这些运动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可见生活中的很多运动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属于变速运动的范畴,这些物体的速度时刻在发生变化。
举例讨论:麦克拉仑车队的赛车最高时速可达231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2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6.3秒。
法拉利赛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20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 .1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6.2秒。
教师:这两辆赛车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学生:法拉利赛车的启动比较快。
提问:学生提到的'“启动快”的确切物理含义是什么呢?
学生:是速度增加的快
教师:对,他们增加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不同,也就是有快慢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
下面再看几个例子,阅读教材P29:
1.卡车起动
2.摩托车启动
3.运动员起跑
4.兔子起跑
在10秒内哪个速度变化快?
既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那么我们用怎样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之快慢呢?
设问:怎样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大小,怎样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学生:速度变化量ΔV=Vt-Vo
教师:速度变化快慢=(Vt-Vo)/ t
我们已经学习了,位移变化快慢=(St-So)/ t
问全体:我们是用什么物理量来描写位移变化快慢的?
学生:速度v= Δs/Δt
1.确立概念
用加速度a速度变化快慢a=Δv/Δt
2.归纳小结:表示物理量变化快慢的方法
某物理量变化快慢=某物理量变化量/变化量所需的时间
例如:位移变化快慢:Δs/Δt(v= Δs/Δt)
速度变化快慢:Δv/Δt(a=Δv/Δt)
3.加速度概念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t的比。
公式:a=Δv/Δt
单位:m/s2
读法:米每二次方秒
教师: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可参考速度概念)
应用:
1.法拉利赛车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 .1秒,试计算该过程的加速度。
如果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6.2秒,试计算该过程的加速度。
2.DIS试验:
加速情况:V-t图,使学生了解加速情况下加速度大小计算方法和斜率物理意义。
2.加速度方向
有公式可以知道,加速度a的方向和速度变化Δv的方向相同
(1)加速时
V0表示Vt表示
Δv=Vt- V0的方向向右,a的方向也向右
(2)减速时
V0表示Vt表示
Δv=Vt- V0= Vt +(-V0)
教师:上面2个速度矢量叠加后的方向向什么方向?
结论:加速时:a与速度方向一致
减速时:a与速度方向相反
【小结】
1.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加速度的表达式是什么?
初中物理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流程。
初中物理教案10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能的优点。
2、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二)教具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学生: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
教师:回答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应堆虽然能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干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辟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太阳不但一直间接地向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能。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五节太阳能
(1)太阳能的优点
①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
板书:(一)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太阳能非常巨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周围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
板书:1、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说得很好,太阳能十分巨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1017瓦)
教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学生上黑板计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
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
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所以太阳能的第2个优点是:
板书: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
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教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获取呢?(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专门去寻找;只要用东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开采)
教师:很好,所以太阳能的第3个优点是:
板书:3、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
④使用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太阳能是最干净的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我们带来污染。所以,太阳能的第4个优点是:
板书: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条途径
教师先请同学议论:如何利用太阳能?然后总结。
板书:(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讲解: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
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讲解: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源、太阳能汽车上的电源,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源,城市道路路灯的电源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源,铁路信号灯的电源等等)
(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
教师: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量推广、大范围应用呢?目前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
1、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讲解:经计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几百瓦,所以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必须设置庞大的收集和转换能量的.系统,目前造价还太高,影响推广。
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
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讲解:光热转换的效率为50~60%,而光电转换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还要下大力气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
(4)结束语
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断努力,必将会不断有新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人预言,到21世纪,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的重要能源之一。
(四)太阳能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反思:
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有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根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鉴于学生在初中对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惯性的概念有所了解,所以这节课将重点放在伽利略如何想到理想斜面实验的,给学生展现了伽利略理想实验法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教育。而对惯性更多的关注放在对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质量的探究上,与学生共同经历了由现象探本质的过程,克服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如速度大小不同惯性不同的认识。
1、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是不断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的思维品质的教育。在讲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时指出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大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而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坚持真理,教育学生要学习这种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在讲到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时,介绍牛顿谦逊和勤奋的优良品质,牛顿认为“真理的大海在我面前,一点也没有被发现。”、“不花在研究上的时间都是损失”,正是这种谦逊和勤奋是牛顿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也是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最应该学习的精神品质。
二是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但对整个研究过程并不了解,在本节课这一过程再现在学生面前:先对生活实际进行仔细观察,精心研究,得出自己的猜想,在进行真实的科学实验——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进行探究,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结合抽象思维得到理想斜面实验,再经合理外推得到最终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理想实验法,它标志着真正物理的开端。将这一研究过程在课堂上再现,使学生既对研究方法有全面的认识,又学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理想实验法,对后续学习有很大的启示。
三是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及时调动学生思维,课堂探究意识浓。从伽利略如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到牛顿总结出的牛顿第一定律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两个对立的概念——“惯性和力”统一在一句话中,从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到通过一张张图片探究出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无不是通过一个个的问题串链接,步步深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维的优良品质。
四是利用更多的实例来说明理论,有充分的说明例证。这节课是一节理论课,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课堂用了较多的例证来说明。如用Flash课件模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加深理解;播放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录像得出理想实验与真实科学实验的区别;课堂演示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使学生明确理想实验不是凭空猜想,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合理想象;利用大量的图片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用两辆车的实验验证探究结论的正确;用冰壶球运动及气垫导轨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性;用扎气球的录像说明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录像形象生动,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五是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最后又要回归生活的思想。课堂中用了大量来源于生活的图片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特别是相扑运动员的图片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最后又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理解惯性不能克服,只能将惯性的危害减小到最小。
2、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一是由于上公开课学生较紧张,课堂开始有些前欠活跃。
二是由于给学生较多的生活例证和实验,学生的课堂活动稍有欠缺。
3、对再教的补充设计
再教时,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都有所得,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在平常教育教学中,必须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使自己具有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将每节课按高标准要求,不断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教学设计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
初中物理教案1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 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钟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木块、斜面和小车,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铁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物理计算的步骤.
教法建议
用实验法 教学 ,观察实验仪器,看各部分的在实验中的作用,并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该物理量,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着哪步的测量结果.
要分小组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可以有发令成员,负责使小组各位准备完善后统一进行实验.有手持小车准备实验的成员,当听到发令后进行实验,有记录成员,当小车到达铁片时,听到撞击声就记录钟表所用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三个成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还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中使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只要能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目的就可以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 设计示例
【 教学 单元分析】
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对于实验器材可以自行选择.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用停表计时,可以用教材中的表格,如果用钟表计时,应当将运动时间改为三个栏目“计时开始、计时结束、运动时间”,再分别计算出运动时间.
对于时间的测量,应当进行适当的练习,经过几次实验,时间就会测得准确些.
【 教学 过程 分析】
一.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提供一个表格供参考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计时开始
计时结束
运动时间
s 1 =
t 11 =
t 12 =
t 13 =
v 1 =
s 2 =
t 21 =
t 22 =
t 23 =
v 2 =
s =
t =
v =
三.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所以表格中的 t 13 = t 12 - t 11 , t 23 = t 22 - t 21 .
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 .而 决定不能认为 ,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以加深理解:
1.某运动过程中,行驶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某运动过程中,前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是10m/s,后半段时间行驶的速度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对于问题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对于问题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板书 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调查在交通规章制度中,对速度的限定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 教师 辅导参考方案】
1.我国不同的公路、铁路(两者都分不同的级别)中对速度的要求.
2.对于同一种路面,各个国家的规定是否相同,分析其特点.
3.其他相关的问题,例如某路面超速的处罚是什么.
【评价】
1.从网上学习的小组,列出学习过程.
2.在实际调查中,小组如何分工协作的,写出各个成员的任务列表.
3.学生是否提出了创新问题.
初中物理教案13
教案设计: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法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折射角和入射角等名词。
(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4)会应用有关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探究、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1)理解折射规律中的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
(2)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及相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观看视频:新闻“三日同辉”和“海市蜃楼”
这些奇妙的自然现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 ——光的折射,我们将揭开其中的奥秘。
二、合作探究(学生利用演示分组实验,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填写好导学案,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掌握物理的原理和规律,体验探究的方法)
活动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学生两人一组自主探究,并在导学案中记录现象,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让一束激光斜射至空水槽的底部某点,做个标记;然后再向水槽内注水,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在导学案中画出水面和光斑的位置)
【现象】光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说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小结归纳】(板书)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介绍光折射时光路图中的有关名词: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点、入射角、折射角
活动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复习光的`反射定律,由光的反射定律设问光的折射可能存在的规律。
【合作探究】(学生利用演示分组实验,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填写好导学案,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1)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分居在法线两侧?
(2)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时,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3)观察并画出三种情况下的光路图,标出折射角和入射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时;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3)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
【归纳总结】(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零;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活动3、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合作探究】根据下列的问题观察思考,并根据现象在图中画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光路。
(1)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3)光垂直于玻璃砖入射,观察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现象】
(1)光通过玻璃砖时发生了两次折射,射入的光线和最后折射出的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两条光线平行;
(2)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到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于玻璃砖入射,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等于零)。
(4)入射角增大(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减小)。
【小结归纳】(板书)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学以致用
活动4、实验:将筷子放入空烧杯中,往杯中倒水,观察水中筷子的变化情况
现象:筷子向上弯折原因:光的折射引起的虚像
活动5、讨论分析:汤姆大叔历险记,知道池水变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虚像
活动6、自主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海市蜃楼”和“三日同辉”的成因
四、小结和板书设计
1.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了光的折射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筷子弯折、池水变浅、海市蜃楼、三日同辉
五、巩固拓展(见导学案)
初中物理教案14
知识目标
1、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静;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掌握判定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称为滑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三、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四、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初中物理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
(2)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
(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
(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三、教学准备
学生: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重垂线、铁架台、细线、简易水平仪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下面老师要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请同学们判断是什么原因?
搬不动讲桌 学生向上跳跳不来 小球下落
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
生活还有那些事实可以支持你的观点呢?
师:我们就把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师: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物品创设不同情境,体验重力的存在。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小结学生感受,引导探究方向
2、重力方向教学
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同学们观看课件中苹果下落?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物品分组探究并讨论。
师:巡视、指导。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什么样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呢?请看实验:
师:竖直向下的含义是什么?
生:垂直于水平面
3、重力大小教学
师: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猜想!依据什么?
师:引导学生讨论、验证猜想,选择有价值的猜想进一步探究。
师:巡视、指导
师: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依据什么?
师:引导学生讨论重力与质量数学表达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多媒体展示
4、重力作用点的教学:
师:用手指托住直尺;若手指移向两边,还能托住直尺吗?直尺所受重力的大小并没有发生改变呀,为什么托不住了呢?
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还想了解什么?
四、小结:
重力: 由于地球地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 g g=9.8N/Kg 表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初中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教案03-22
初中物理教案:电压11-23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11-21
[精]初中物理教案06-17
(实用)初中物理教案06-18
(精华)初中物理教案06-26
(热门)初中物理教案06-26
初中物理教案(热门)05-25
[荐]初中物理教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