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04 12:32:24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2、解学过的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简单的文字题和应用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总复习,把所学的方程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以此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养成灵活解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经历复习的过程,在互动交流、共同梳理中,体验合作交流的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2.会解学过的方程。

  【教学难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回顾和复习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的方程和代数的知识。

  你们能讲一讲,你还能记得哪些关于方程和代数的知识吗?

  师: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开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发展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转变。今天我们来复习代数初步知识里面的用字母表示数。

  【说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目标明确,唤起学生对方程和代数知识的记忆。】

  二、复习与整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在数学中,我们常用什么来表示数的.?(字母,例如:a,b,c,x等)

  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一个算式。

  2.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公式和规律,这些公式和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样表示?请同学们回忆回忆,四人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把它整理下来。

  学生整理、讨论。

  展示学生整理的结果。

  学生发表意见。

  (1)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

  (3)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字母表示了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你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优越性呢?

  3.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72~P73 /1、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

  (2)辨析

  A.a + a = a2

  B.x×30写作 x30

  C.a ×b写作 a·b

  D.当a=3时,a3和3a相等

  【在回顾用字母表示公式和规律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归纳、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参与了全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体验到了同伴互助的乐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以往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方程

  1.你对方程有哪些认识?试着完成73/2方程。

  (1)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巩固练习

  (1)判断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5a=6b,这是方程。(√)

  (2)6x+8=11 8x-5x=15×0、2 30a+5b 7x-6<36 55x=y

  (2、4+a)÷2、4=5 0、5×□+72÷18=8 1÷8=0、125 6X+8=9X-13

  上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你是怎么判断的?(口答反馈)

  你会解这些方程吗?选择2题解一解。(实物投影反馈)

  如何判断方程解的是否正确?(一题书面检验,另一题口头检验)

  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3.小结:方程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回顾中,通过辨析和比较,进一步加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注重养成反思和检验的习惯,提升学习的能力。】

  三、课内练习

  (一)教材P74--1、填空题。

  (二)教材P74--2、选择题。

  (三)教材P 74-3、判断题。

  四、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并且运用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答数学问题。

  五、课后作业

  教材74页第四题。

  要求前六题口头检验,后三题书面检验。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的有关知识

  2、了解自然数的六种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然数的认识

  难点:自然数的含义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直接写得数:

  0.29-0.17= 8.36÷0.1= 1.6+2.5= 0.3×0.3=

  0.01×3.4= 8.3-4.7+1.7= 12.4×101-12.4=

  一、引入阶段。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知识:自然数。

  2、什么叫做自然数?课本P6

  二、中心阶段。

  1、最小的自然数是几?“0”是自然数的一个起点,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呢?(学生自由讨论)

  2、读一读:9,4608,0000,0000

  九兆四千六百零八亿

  这是小巧读到的'最大的自然数,这是最大的自然数吗?

  9460800000000+1比9460800000000大

  小结: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呢?比如“3”这个数?

  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有关知识 含义

  0是自然数 序数:第几个

  每一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 基数:几个

  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 次数:多少次

  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量数、大小:多长、多大、多重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计算结果

  代码: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坐标等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数,哪些是自然数,请你将它们圈出来。

  8、39、、1、0、72、0.06、4987、328

  2、填空题:

  1、2、3、······这些用来计数和编序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被称为( )

  后来人们又把表示“没有”的( )也归为自然数。自然数可以表示( )、( )、( )、( )、( )、( )、( )等很多不同的含义。

  自然数n后一个自然数是( )。

  3、判断: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

  (2)两个自然数的差一定是自然数。( )

  (3)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 )

  (4)一个自然数不是单数,就是双数。( )

  (5)最大的自然数是99999999999。( )

  三、总结。

  检测目标达成的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 )是自然数。

  A、1 B、1.1 C、 D、以上都不是

  2、最小的自然数是( )

  A、0 B、1 C、0.1 D、不存在

  3、最大的自然数是( )

  A、9 B、99 C、9999999999 D、不存在

  4、如果一个自然数是a,那么接在它后面的一个自然数是( )

  A、a-1 B、a C、a+1 D、a+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分数乘法,具备计算整数乘以分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举实例,逐步深入讲解分数乘法,有利于理解运用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举例

  1个占整张纸条的1/5,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两种计算方法: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2个3/7的和是多少?

  2、观察上述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3、对比下列两种算法。

  4、总结归纳

  分数和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结果可以写成最简分数,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5、练习

  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4211/21/4

  x12

  48241263

  观察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三、例与练

  例1:4个2/15是多少?

  例2:

  练习:2/3x4

  2/3x4=(2x4)/3=8/3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淘气吃了这个蛋糕的1/8,爸爸吃的是淘气的2倍,爸爸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1x1/8x2=1/4

  答:爸爸吃了蛋糕的1/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研究大致分为5个阶段:低年级的平均分和除法、倍的认识、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分数的计算、六年级的比。从这些安排来看可以看出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是小学阶段一次系统的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的重要前提。

  重难点

  重点:

  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

  难点: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沟通“1”、整数、分数的联系,度量中感受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师:同学们学习过整数吗?如果用这张红色的纸条表示1,那么你能想办法表示出2吗?3怎样表示呢?我们发现有几个这样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纸条(更长的纸条),你知道它表示几吗?(用1作为标准去量发现有不足1的)。

  师:这段不足1的长度怎样表示呢?(用分数表示)

  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师:猜一猜,这段不足1的长度是这个标准的几分之几呢?

  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都提供了一些学具,请利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你们的猜想。

  预设1:两张绿色纸条拼成一个红色纸条,绿色纸条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2:红色纸条对折,不足1的部分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3:两张桔色的纸条。一张桔色的纸条是红色纸条的,两个就是。

  我们发现我们只要找到不足1的部分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了。

  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足1的部分没办法再以1为标准去测量了,但是我们发现可以用标准的去测量。下面我们就用标准的测量一下,看看粉色纸条是几个,你知道5个是几分之几吗?

  活动2【讲授】

  二、分物中体会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地方有没有呢。

  大米

  1000克

  拿出小片子,请你分别表示出它们的。

  我们表示的都是,可是为什么对应的数量却都不相同呢?

  回顾一下找的过程,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师小结: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找到分数,也可以把多个图形或多个物体看作整体通过平均分找到分数。大家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活动3【讲授】

  三、分物中认识分数单位,深入体会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准确的找到了这些糖的,下面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糖来表示你喜欢的分数。

  合作建议:

  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用这些糖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

  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找到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预设:

  观察这两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相同点:都是把6块糖平均分成6份

  不同点:取的份数不同

  联系:2个是

  师:你会表示吗?

  师:我们发现有几个就是六分之几。

  师:你会表示吗?

  师:那么有几个就是三分之几。

  像、这样的表示一份的分数就叫做分数单位。而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都是由分数单位不断累积而成的。

  师:有些同学还找到了一样的分数,对吗?

  师:表示了这么多分数,谁能来说说分数的意义。

  活动4【导入】

  四、巩固练习

  1、填一填

  2、猜一猜

  师:请你对自己今天课堂学习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这里有10颗星星,你认为你可以得到几颗呢?请在纸上进行涂色。

  师:谁来说说你获得了这些星星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根据他所说的分数想一想他给自己评了几颗星?

  师:谁再来说说你自己评了几颗星,同学们想一想他获得了全部星星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给大家今天的学习情况评几颗星呢?

  出示

  师:你知道这是几分之几吗?

  有的同学在为没有得到全部的星星而感到遗憾,其实没有点亮的那半颗星才是我今天送给大家最宝贵的礼物,不满足是进步的首要条件,在陈老师心里你们每个人拥有着无限的潜能,我永远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课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行程问题)

  学情分析:

  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物体的简单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有关两个物体运行的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其中体现了“运动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以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让学生认识“相遇及追及”的特征,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两个物体在一定距离中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所涉及到的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知道“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一般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知道“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一般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

  3、逐步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题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寻找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得出应用题的'解。

  教学难点:认识相遇的过程中理解运用等量关系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PPT、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教学说明

  一、复习引入

  1、揭题

  2、常见的相遇问题类型(手势演示)

  (1)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2)一车先行,另一车再行,相向而行

  (3)同时出发,途中一车暂停,相向而行

  二、基础练习

  1、AB两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车从A开出驶往B地,2小时后,乙列车从B地开出驶往A地,经过4小时与甲列车相遇,已知,甲列车比乙列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甲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2)找出等量关系

  (3)列式

  2、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候相遇,这时甲车比乙车多行99千米,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4倍,求甲乙两车各自的速度。

  小结:(1)相加=总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75千米,一列客车同时从乙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60千米,两列火车在距离两城中点30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小结:(3)到中点相等

  4、小巧和小胖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少年宫,小巧每分钟走80米,小胖每分钟走60米,小巧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且在距少年宫400米处与小胖相遇,求相遇的时间。

  小结:(4)总路程相等

  三、巩固提升

  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由于上下车停靠几站后耽误了半小时,结果货车行了2小时后与客车相遇,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辆摩托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去追赶先出发的汽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摩托车4小时后追上汽车,汽车比摩托车早出发几小时?

  7、有甲乙两个人,甲每分钟走83米,乙每分钟走49米,如果乙先走6分钟后,甲从后面追乙,甲要追多少时间刚刚追到离乙40米?

  8、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行了60千米后,一辆摩托车也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与汽车同时到达乙地,已知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5倍,求两车各自的速度。

  四、思维训练

  9、甲乙两人相隔若干米,若相向而行,1分钟相遇,若同向而行,甲5分钟能追上乙,乙的速度是60米/分,求甲的速度。

  五、总结评价路程,速度,时间是行程问题中3个最关键的量,所以在新知学习前先搞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遇问题”的概念较多,如“同时出发”、“相距”、“相遇”、“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等。怎样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让学生感性地接触并且深刻地理解呢?我借助肢体语言让学生弄明白这些概念,通过生动有趣肢体动作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通过画线段图理解了两车行的路程与总路程的关系,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例题,这样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后通过检验求证学生的做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

  相遇问题(1)相加=总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到中点相等

  (4)总路程相等

  教学反思:

  行程问题应用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应如何突出重点,特别是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一直以来是我们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行程问题复习,包含了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教学重点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课前的准备,上课的反思,我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深的理解。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很多收获:

  1、合理组织安排教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首先复习“速度×时间=路程”这一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然后用动作语言让学生了解相遇问题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要素,这样学生观察起来直观、易懂,兴趣容易调动起来,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再通过例题让学生读题,说等量关系,画线段图等手段理解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都属于行程问题,追及问题比相遇问题较难理解,避免学生学习枯燥无味,我在引入环节是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为背景引入的。基础练习1,由学生画图独立完成,达到复习相遇问题的特征及相等关系;练习2的出现是对比追及的特征,引出本节课所复习的第二个内容,相遇和追击形成对比,区别不同。由于例题及变式练习是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内容又处在同一背景下,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几个问题间的联系和差异,使学生明白此类应用题的特征,进一步提炼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2、运用线段图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审题,理解题意,找到相等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借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线段图中各量间的关系找到题目中隐含的相等关系,从而解决问题。在讲解例1时,安排学生读题画关键词语,动手演示理解题意,教师教给学生画线段图,运用线段图找到相等关系。在变式练习及例2教学中,由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寻找相等关系,学生能很快列出方程进行求解。运用线段图分析比较数量关系,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繁为简,使等量关系更明确,为学生理解题意加起桥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分析的空间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课的过程中虽然有学生合作学习,动手画图找相等关系,但时间短,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会线段图的作用。学生认真画图后,我感到纯是模仿较多,不会借助线段图找相等关系。应该好好分析线段图的用途,是解决较复杂问题常见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渐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使我深刻体会到:课前备课时除了要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好教学内容外,一定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真正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分层递进,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在练习中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运用变式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题意,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理解题变意不变,方法也不变。拓展题的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思考,以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总之,让学生经过多层次的练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总之,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寻找各量的关系。我感到学生的困惑是读不懂题意,找不到各量间的关系,不会列方程。通过反思,我再讲应用题时,不要快,题目不要贪多,要精,有典型性,适时变式练习,抓各量之间的关系,尽量列出不同方程求解,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时刻伴随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材分析:

  转化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熟悉的问题。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应超越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和应用意识。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当时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针对解决具体问题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无意识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乐于和同伴交流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策略,能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彩笔、卡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题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转化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提出问题: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呢?

  (曹冲先把大象运上船,做上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再做上相同的记号,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也就是说,曹冲是用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小曹冲所用的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称为转化。 转化是我们平时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转化)

  二、自主探索,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1.任意出示两个图形,学生观察,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肯定数方格是个好办法。

  2.再出示例1图,仔细比比,哪个图形面积大?

  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学生通过数方格可能会出错,也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答案,建议学生拿出题纸,同位一起研究研究有没有其他好方法。

  3.用课件演示用平移和旋转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大小的过程。

  教师指出:这其实是运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4.提问:

  (1)这是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

  学生体会到这是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适时板书:不规则图形→长方形)实际上我们是把不规则图形面积这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转化成了长方形面积这个我们熟悉的、已经解决的问题(板书: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样一转化(板书: →),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大小没变)

  三、回顾旧知,体会转化策略的运用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问题呢? 学生可能回忆并列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老师适时课件或学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将转化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2.转化策略曾经帮助我们解决过这么多新问题,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组题,动动笔算算,体会体会哪儿运用了转化策略?有发现,可以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四人小组内每个学生的题纸各不相同,学生独立计算、观察、体会到转化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3.举个例子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举例:①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②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提问:这里都用了转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体会到转化的实质——转化前和转化后计算结果不变。

  小结:这么多地方用到转化的策略,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可能体会到:转化策略应用很广泛;转化策略能解决新问题;转化策略能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四、解决问题,深化转化策略

  1.明明和冬冬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会想到把右边图形中的直条边通过平移,转化成和左边相同的图案,肯定学生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想象。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要求右边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师:指名学生用手指出右边图形的周长是由哪些线段围成的

  生:(边指边说)是这些线段围成的总长度

  师:对,那如何来计算它的周长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把这条边移到这儿,这条边移到这儿?这样就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这两条横着的边移到这儿,这两条竖着的边移到这儿。

  师:(演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把这两条竖着的线段向右平移,这两条横着的线段向上平移。这样一来,原来的图形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而它的周长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现在你能快速计算它的周长了吗?

  生:(3+5)×2=16(厘米)

  师:完全正确!通过这个练习,我感觉同学们的转化水平又提高了

  3.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再全班交流。 ①通过割、补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转化为扇形,从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整个圆面积的1/4。

  ②通过平移的方法,把涂色部分转化为正方形,从而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占了长方形的1/2。

  ③把两个空白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空白部分一共占了6个方块,剩下的10个方块就是涂色部分,因此涂色部分占5/8 。

  4.一块草坪被四条一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看如何计算比较简便?

  生:可以把小路通过平移移到草坪的四周,这样很容易看出要求草坪的长为(45-2)米,宽为(27-2)米。

  师: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都能被大家轻松攻破了,真不错。

  五、总结延伸,渗透思想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有位数学家说过:“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学完今天这节课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将复杂转化为简单,陌生转化为熟悉,抽象转化为具体,未知转化为已知。所以,掌握转化的策略,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善于运用转化、用好转化的策略,才能有效解题。

  六、作业布置,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转化策略应用非常广泛,大家课后可查阅资料看多媒体中给出的问题是他通过什么策略解决的。

  相信今后同学们能主动运用转化策略,让它帮助你解决更多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经历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发展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一个长方体拼制模型(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学具准备:

  每组24个边长1立方厘米的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能说说1立方厘米是怎么规定的?

  课件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分别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2、出示

  3厘米

  2厘米

  4厘米

  (1)、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

  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猜测出一个数量,也可能会说出切割成1cm3体积单位再数一数的方法。也有可能学生直接说出量出长宽高然后相乘。学生出现第二种情况,教师可以呈现切好的图形,让大家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学生如果出现第三种情况,教师可以追问:“这样求究竟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2)、下面就让我们运用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出示课题)

  二、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与理解

  (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

  1、布置活动任务。

  教师出示24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师:我们每个组都准备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任意摆放成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小组活动,活动的要求是;

  ①看一看可以摆出的长方体有几层?每层几行?一行多少个?

  ②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体所含有的小木块数?

  ③把小组内摆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表内。

  每行个数行数层数1立方厘米正方体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

  2、学生活动。

  3、反馈方法,依次呈现表格。

  师:同学们摆好了吗?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预设:学生会根据摆的图形把层数、每层行数、每行个数、小木块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说出来,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数小木块的方法。

  师:老师也搭了一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长方体

  思考:进一步清晰数方块的方法。

  教师将学生汇报的各种摆法的数据逐一填入表中。

  师:是的,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一样,只要把每行摆的块数乘摆的行数,就是每一层摆的块数,再乘层数,就是小木块的总块数,有几块,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4、数方块求体积。

  课件出示:

  数一数,下列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5、归纳体积计算方法。

  师:观察一下,刚才这些摆成的长方体所含有的.小木块的数量与长、宽、高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思考:通过探讨,让学生发现,其实每行摆的块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摆的行数相当于长方体的宽,叠的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

  师小结:(点击课件出示下列图示)每行个数就是长方体的长,排的行数就是长方体的宽,叠的层数就是长方体的高。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

  6、得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字母公式。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呢?(根据回答板书)

  师:是的,如果用字母v表示体积,那么v=abh就是求长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

  (2)、利用知识迁移探究正方体的体积。

  师: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思考:引导学生说出,正方体其实是特殊的长方体,只不过长、宽、高都相等,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棱长×棱长×棱长。

  师:(边板书边说):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V= a·a·a

  师:a·a·a也可以写做a3,V=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沟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利用公式计算体积。

  计算下面图形的的体积。

  课件出示长方体立体图(长8cm,宽3cm,高4cm)

  正方体图(棱长5dm)

  2、沟通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师:我们已经会用公式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如果告诉你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你能计算它们的体积吗?

  出示长方体立体图(在图中标注:底面积为15平方厘米,高4厘米)

  思考:让学生感到用已经掌握用公式计算体积时,直接出示已知底面积

  和高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设置悬念,尝试解决、交流讨论,沟通长、正方体两者的公式。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其实,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课件出示公式)

  师:如果这是一个正方体呢?

  课件出示正方体图(在图中标注:底面积为16平方厘米,高4厘米)

  师:大家一定明白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有一个共同的计算方法就是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字母公式就是v=sh。

  出示:体积=底面积×高

  V= s h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 ( )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列式为23=2×3=6(立方分米) ( )

  (3)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 ( )

  2、实际应用

  师:(出示课件)想给一块体积为20xx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水晶装饰品,配一个包装盒,图中的包装盒能装吗?为什么?

  思考:通过讨论,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长方体,不是直接标注体积,而是标注“长×宽×高”,其实是有意义的。

  四、回顾小结

  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现规律,学会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小组准备8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以及10盒同样的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

  老师前两天去超市购物,发现同一种肥皂有两种不同的包装,你觉得哪种好些呢?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们觉得哪种包装更省包装纸?说的是否正确呢?包装纸的大小其实就是要包装物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就来研究表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

  二、探究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接表面积变化规律

  (一)、探究正方体拼接表面积变化规律

  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谈话:同学们,这是两个体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同学们桌上就有一些体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你能用这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吗?动手拼一拼。

  2、学生拼后反馈两种拼法。

  3、提问:有的同学拼成了一个横着的长方体,有的同学拼的是竖着的长方体。不管是哪一种,观察一下,体积有没有变化?

  4、提问:体积没有变化,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可能的发现:

  (2)追问:谁来指一指,少的两个面在哪?其他同学看着直观图想象一下少了哪两个面?

  5、出示表格。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

  课件出示数据:2、12、2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正方体的个数2345……n原来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拼了几次……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谈话: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像这样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是否变化?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拼一拼,完成这张操作汇报单。

  2、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3、汇报。

  谈话:用3个正方体拼,原来一共有几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4个呢?5个呢?课件相机把数据填入表格。

  提问:用6个拼,是个什么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也可以动手拼一拼。

  提问:用8个拼又是什么情况呢?汇报后也请学生拼一拼。

  4、谈话:在刚才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的发现:

  (1)原来正方体有一共有几个面,只要乘6就可以了。

  (2)每多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多减少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3)正方体的个数减1就是拼的次数,再乘2就是减少了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5、验证:我们一起到表格中来看一看,是不是蕴藏着这样的规律?

  6、拓展、加深体验:8个是个什么情况?15个呢?谁能再来说一说这里蕴含的规律?

  (二)、探究长方体拼接表面积变化规律

  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几个正方体拼成一排时表面积的变化,那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2、提问:这是两个同样大的长方体,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4厘米,你能用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吗?在小组里拼一拼。

  3、学生拼后反馈三种拼法。

  4、提问:用两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联系刚才摆的过程,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追问:谁也来指一指,少的两个面在哪?其他同学看着直观图想象一下少了哪两个面?

  5、提问:课件出示观察在这拼成的长方体中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发现:3号长方体表面积最大,1号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因为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6、验证:我们就来算一算,三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分别比原来到底减少了多少?学生计算、反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把两个长方体拼成大的立体图形,表面积都会减少,但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也会不一样。

  如果要把这样的三个长方体包装起来,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沿着最大面拼接的方法最节省包装纸。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这一原理。【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或实物】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1、过渡:1、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现在老师就要检验哪个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问题?

  2、出示题目: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1)可以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2)不同的拼法减少的表面积是否一样?为什么?

  (3)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大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谈话:生活中像这样物体的拼接问题还是很多的,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拼装火柴盒的实践活动。

  (1)谈话:同学们桌上有10盒火柴,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包装方法?

  (2)学生小组操作。

  (3)学生展示摆法。

  (4)这几种摆法中,哪种最节省包装纸?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换一下意见。

  (5)反馈可能出现几种摆法,就请同学们再在小组里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种包装方法,并适当说明理由。

  “怎样包装最省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怎样拼最少呢?(5盒叠一起,并排两叠)

  三、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研究了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给你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怎样拼表面积最小呢?

  板书设计

  表面积的变化

  拼接一次正方体表面积就减少两个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体的个数-1=拼接的次数

  拼接的次数ⅹ2=减少正方形的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长(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孕伏铺垫

  1、说说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2、填空

  (1) 7/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5/9 里有( )个 1/9 ;( )个1/8是 7/8。

  (3)3个 1/4是( ); 4/11是4个( )。

  二、探究新知

  1、刚才大家表现非常出色,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听力,请听题: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 3/8张饼,妈妈吃了1/8 张饼。

  (1)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随机板书。)

  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③还剩多少张饼?

  2、解决问题

  (1)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想一想,该怎样列式?(指名说)3/8+1/8

  (2)你能计算出结果吗?试试看。先独立算,再小组合作。激励有困难的同学借助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

  (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师:3/8+1/8的和是4/8,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指名说)

  (因为 3/8、1/8 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学生边说教师边完整板书计算过程。

  (5)结合手中的学具,观察计算结果,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

  3、思考:⑴通过计算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

  ⑵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4、合作完成

  ⑴让学生试着解答课前提出的其他问题。

  ⑵反馈,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⑶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5、⑴观察这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

  ⑵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P105页做一做。

  2、小丽看一本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7/12,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四、拓展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子。(指名说信息提数学问题,大家列式解答。)

  五、课堂评价

  1、小结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3、教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同学们对方程和折线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通过系统整理,沟通知识的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在前面复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并回答: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教师出示全册知识结构图,问:本学期的内容中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整理和复习?

  生:还有方程和折线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就对这两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

  二、复习方程的知识

  1、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师:在方程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共分了几个版块?

  学生先独立整理,再汇报。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

  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等式

  方程

  解决问题

  师:通过每个版块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独立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

  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整理结果,并让学生汇报。

  生1:学习方程时,首先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知道了字母既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还能表示数量关系,还知道了用字母表示数究竟要注意什么?

  生2:在等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等式,以及等式的基本性质。

  生3:通过方程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方程,怎样解方程。

  生4:在解决问题中我们知道了怎样用方程去解决问题。

  教师补充板书:

  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等式:什么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

  方程:什么是方程怎样解方程

  解决问题:怎样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师:这些知识点中,你认为自己哪方面掌握得最好,选择一个点给大家说说你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抽学生分别回答上面提出的5个问题,其中重点关注学生对等式和方程概念的理解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与分享,相信大家对有关方程的'知识掌握得更好了。现在老师还想知道,这些知识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总结:等式与方程是有联系的,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也与方程有联系,因为方程是等式,而且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就要用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了前面两个版块的学习基础,才能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通过这样的整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2、巩固练习

  师:教材第132页的第6,7,8题是关于方程这部分知识的练习,你认为自己需要练习哪个题就选择哪个来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复习折线统计图知识

  师:我们从一年级就认识了统计图,但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统计图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比发现:以前我们学习的象形统计图或者条形统计图是直接在统计图中的格子上画图或者涂色,而这学期学习的统计图需要用先描点,再顺次连线的方法才能制作出来。

  生:折线统计图画起来要麻烦一些。

  师:是有点麻烦,但在生活中人们却经常选择折线统计图,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

  师: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这幅统计图。

  出示第133页第9题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解决图后的问题。

  (1)仔细观察统计图,它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2)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3)这说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4)独立完成书上的3个问题。

  师:看来正如大家所说的,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上有自己的优势。你能在生活中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并制作出一幅折线统计图吗?

  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练习。

  四、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生:方程和折线统计图。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总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15,16题,并集体评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数轴,知道数轴与数射线之间的关系。

  2.会画数轴。

  3.知道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及原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数轴的三要素。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

  难点:会画数轴。

  教学媒体:

  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直接写得数:

  6.4÷4= 0.4×0.4= 0.35×0.2= 8.8÷0.11=

  0.25×6×4= 7.2×4÷0.9= 15.48-(6.7+5.48)=

  一、探究数射线与数轴之间的关系:

  1.复习:数射线的概念:

  数射线--

  ①什么是射线。

  ②在射线上标上刻度。

  2.认识数轴:

  ①观察数射线与数轴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从数射线上的“0”点出发,向相反方向(左)延长,它就会变成一条“数轴”。

  ②谁能说说数轴的定义,并说说有哪些要素?(自学课本)

  定义三要素规定了原点、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方向、单位长度。

  二、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0”。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那么,向左方向为负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必须一样长短)并标出……,-3,-2,-3,1,2,3……各点。(所标的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分数、小数、)

  练习:下面的直线中,哪些是数轴?(补充竖着画的数轴)

  三、进一步认识数轴:

  1、过渡: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数轴!

  2、探究:正负数是怎样一个一个地标示在数轴上的呢?

  (1)组织学生交流或自学书本.

  (2)汇报:

  在原点的右边,离开原点1个单位长度的点就表示+1,……;

  在原点的左边,离开原点1个单位长度的点就表示-1,……

  (3) 小结: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所有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所有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原点(表示0的点)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点的分界点.

  3、学生尝试画一条数轴。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离开原点()个单位长度。

  表示-5的点在原点的()边,离开原点()个单位长度。

  2、在数轴上找出表示-4,+3,-1,+5,-5的点,并分别用字母A、B、C、D、E表示。

  3、写出下面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E表示()

  4、选择题:

  1)数轴上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

  A -1 B +2 C -5 D +5

  2)数轴上,若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并且这两点距离原点都是20,则这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A +10和-10 B +20和-20 C +5和-5 D无法确定

  五、总结:

  1、作业:

  看图填空

  (1)表示-4的点是在原点的()边,离开原点()个单位长度.

  (2)表示+2.5的.点是在原点的()边,离开原点()个单位长度.

  (3)表示-4.5的点是在原点的()边,离开原点()个单位长度.

  (4)表示( )的点是在原点的左边,离开原点3.8个单位长度.

  (5)表示( )的点是在原点的右边,离开原点6个单位长度.

  (6)表示( )的点是在原点的左边,离开原点2个单位长度.

  (7)离开原点三个单位长度的数有()。

  板书设计:

  数轴:

  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0”。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那么,向左方向为负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必须一样长短)并标出……,-3,-2,-3,1,2,3……各点。(所标的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分数、小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教学例1

  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还要扣除什么的'面积?

  1. 独立解答,并在4人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2.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6+(6×3+8×3)×2

  =48+(18+24)×2

  =48+84=132(m2)

  132-26=106(m2)

  答:粉刷的面积是106m2。

  3. 小结: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一个面或者几个面的面积,而不是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十三第1题。

  提示:损耗的纸块面积应加上去。

  2. 练习十三第2题

  仔细看图,数一数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2,第66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 能灵活地运用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 我会算。(口答)

  2/5+1/5 5/8-3/8 5/6+4/6 9/7-4/7 1/8+7/8

  13/17-5/17 5/9-5/9 2/19+5/19+1/19

  抽学生说答案。

  师: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的结果要注意什么?抽生说一说。

  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 我能算:3/4+1/2,7/8-1/4。

  抽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会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 教学例2

  板书:8/9-5/6。

  学生动笔尝试计算8/9-5/6。

  小组交流算法,并对同伴的算法进行评价。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生1:先通分,要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9×6=54,所以把54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

  母,这样8/9-5/6=48/54-45/54=3/54=1/18。

  教师板书:8/9-5/6=48/54-45/54=3/54=1/18。

  生2:我也是先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时,只需要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就是8/9-5/6=16/18-15/18=1/18。

  教师板书:8/9-5/6=16/18-15/18=1/18。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2.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15+7/10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

  生1:先通分,找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0做公分母,得到4/30+21/30=25/30=5/6。

  教师板书:2/15+7/10=4/30+21/30=25/30=5/6。

  生2:因为15×10=150,所以两个分数通分后得到20/150+105/150=125/150=5/6。

  教师板书:2/15+7/10=20/150+105/150=125/150=5/6。

  生3:我用15和10的公倍数60做公分母,通分后是8/60+42/60=50/60=5/6。

  教师板书:2/15+7/10=8/60+42/60=50/60=5/6。

  ……

  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些。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数据小一些,便于计算,不容易出错。

  3. 尝试练习:试一试

  教材第66页,例2的试一试。

  计算:5/6+7/8 15/17-2/3 1/8-5/12 3/8+1/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集体订正。

  4. 梳理算法

  师:同学们通过积极动脑、动手,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一说。

  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6页,并勾画下来。提醒补充:计算的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两个数为互质数)

  再引导学生观察,像这样的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窍门?(分母的乘积为结果的分母,分子的和

  或差为结果的分子。)

  2. 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4人小组开展活动。

  (1)独立完成计算题。小组内交流第一小题的答案并相互订正。

  (2)组内统计全对的同学人数,并完成第2小题。

  (3)同桌互相口头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3. 练习十四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钻研的学习品质,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以及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复习旧知

  1、出示问题:“小明要用橡皮泥捏一个长3cm宽2cm高1cm的长方体,但是它只有4立方厘米的橡皮泥,不知道用不用再去买一些?”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求什么?

  2、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3、拿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模型各一个;请你分别指出哪个是1立方厘米,哪个是1立方分米?

  用手比划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看样子,在实际生活中,仅仅知道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不够的,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计算物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便一起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积的大小?”

  猜测一下哪些因素决定了长方体的体积大小?

  下面,就请你们亲自动手去验证一下体积和长、宽、高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①指导学生填写表头

  长方体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将这些因素写在表头中。板书:长、宽、高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什么知识?板书:体积

  ②4个人为一小组,每组有12个小正方体,任选其中几个摆成一个长方体,将数据填在相应位置,比一比看哪组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的数据最多?

  ③汇报数据:每组汇报一组数据

  (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④选择几组数据读一读,说一说你们读过这些数据后,有什么发现?

  板书:长×宽×高=体积

  ⑤用字母表示公式

  我们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 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体积公式写成:V=abh(板书)

  提问强调: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⑥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现在你们可以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了”:

  “小明要用橡皮泥捏一个长3cm、宽2cm、高1cm的长方体,但是它只有4立方厘米的橡皮泥,不知道用不用再去买一些?”

  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公式:

  强调V=a3读作a的立方

  表示3个a相乘。

  二、实践操作、探究体积公式

  实践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左右手各拿一个大长方体和小长方体“请你们比较一下这它们体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5米,宽0.3米,厚0.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2、一个魔方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吗?

  演示课件:突出6的不同,以及单位名称的不同

  四、质疑总结

  教师质疑:一个长方体的体积由什么决定?正方体呢?

  用彩色粉笔圈画出两个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奥帆赛在哪举行吗?(青岛)那我们作为青岛的小市民应该怎样做呢?(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保……),为了迎接奥帆赛的到来青岛各个部门都在做着充分的准备,看,空气质量监测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为改善空气质量,还特地计划实施了“蓝天工程”。(多媒体展示)

  师谈话:根据二月份的统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迎接奥运会的奥帆赛这一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找出新知的生长点,这正是我们将要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更加贴近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

  二、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更多数学问题,依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板书以下两个问题:

  ①表格中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②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2、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①。

  (1)指多名学生口头列式,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分数式子,和前面我们学过的分数加法有何不同?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能直接计算吗?分母不同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四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各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方法二:我们小组通过画图,借助直观图形理解算理。

  方法三:先通分,把不同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只要分数单位相同了,就可以直接加了。

  (5)比较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方法,你最喜欢用那种解法?说明理由。(通分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第1种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难以解决,有局限性;第2种较麻烦;第3种比较适用。)

  (6)通分的方法你是怎样想的?先指生说,在同位相互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理解算理,知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单位就不同,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可以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大家交流,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将学生的学习、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

  3、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也就是解决问题②。

  (1)学生独立试着完成

  (2)汇报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总结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1)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呢?告诉你的同位吧!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并板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感受分母转化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感受、明晰通分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加深

  1、快乐出发、巩固基础:

  先让学生看图分析算理。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多说计算过程。

  2、小试身手,火眼金睛:

  说明原因,进一步理解算理。

  3、登高望远,展示能力

  (1)一根电线长米,剪去米后,还剩下多少米?

  独立完成,并说计算过程,主要看是否会正确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相减。

  (2)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两天共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同第一小题)

  在巩固练习中,顺着快乐出发,巩固基础——小试身手,火眼金睛——登高望远,展示能力的'练习顺序,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课的设计中尽量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新知识的探讨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推动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和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1-1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9

【推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1-2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1-19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1-19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