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7-04 15:21:3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优秀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优秀15篇)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的:

  1、观察房屋建筑图片,根据观察到的房屋结构,想象设计幼儿园的新的房屋建筑,并用绘画来表现房子的结构和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3、能体现“我是幼儿园主人”“我为幼儿园做点事”的主人翁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过周围的房屋建筑。

  2.收集有特点的建筑图片。

  3.图画纸、彩色笔、油画棒、颜料、毛笔。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房屋图——交代要求,幼儿作画——展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的幼儿园要造新房,正在征集房屋设计稿,今天请你们做一次房屋设计师,请你给幼儿园设计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儿园的房子是怎样的?(请幼儿先讨论)

  二.观察房屋图片,了解房屋结构

  (出示房屋图片):这里有几张设计师设计造好的房屋图,看看房子的顶有什么?(平顶、尖顶、圆顶、斜顶)门、窗怎样?(方形、圆形等)房子周围有什么?(花、草、树、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我们设计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设计的房子有几层楼,房子的门、窗、屋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要设计的和我们现在住的幼儿园的.房子不一样,也不要和图片上的房子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对构图造型有困难的幼儿,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你觉得谁设计的好?(可请个别幼儿介绍)

  活动延伸:到户外的空地上,拣落叶,为幼儿园做点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小百科: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制作动物面具的兴趣,体验参与化妆舞会的快乐。

  2、通过欣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力。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各种小动物的脸部基本特。

  2、物质准备:(1)范例面具,现成的卡通面具,录音机及“动物狂欢节”音乐磁带、课件、教杆。(2)白板、胶带、纸盘、废旧物品(皱纹纸毛发、毛线、彩纸、亮片、钮扣、鸡毛等)。

  3、重点分析: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装饰方法借助废旧材料制作动物面具。

  难点分析:引导幼儿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创造性表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利用玩具面具,引起兴趣“小朋友,咱们来玩个“变变变”游戏好不好?“咕噜咕噜变,变个小鸟飞呀飞;咕噜咕噜变,变个玩具是什么?它们怎么玩?奥,戴在脸上的就叫面具。你知道这些面具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利用课件了解面具:“其实面具是一种民间艺术,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很久很久。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许许多多色彩鲜艳、夸张有趣的面具,在庆祝自己节日尤其是万圣节、圣诞节的时候为了营造狂欢的气氛,人们就戴上面具办起了化妆舞会。神秘夸张的面具、热情奔放的舞蹈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你们看,这些带着面具跳舞的人们快不快乐?那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热闹的化妆舞会?那咱们就来作动物面具,扮演小动物,开一个化妆舞会,你们说好不好?”

  二、展开

  1、观看范样,分析动物的不同特征:“每一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猜猜看,它们是谁?你怎么猜出来的?原来长耳朵是小兔子的特征,黑眼圈、圆耳朵是熊猫的特征……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出示展板)这是什么?

  2、示范制作公鸡的面具(白板上):“齐老师给你们做个大公鸡,快想一下应该表现它的什么特征?红色的鸡冠,什么材料作的?把双面胶撕下来,将撕下来的纸片放进筐里;尖尖的嘴巴,这是用什么材料?漂亮的.大尾巴,插上鸡毛,用一道双面胶把他们都粘住,喔喔喔——一个漂亮的大公鸡面具就做好了,漂亮吗?你想不想做?你还喜欢做什么动物面具?小朋友的想法可真好,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做的动物面最有趣,最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好不好?开始做吧!”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帮助。

  4、欣赏、评价。

  “小朋友快来看,这个小朋友作的面具多漂亮呀!你能大声地给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做的是什么面具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都做好了吗?快戴上面具站到前面来,让大家看谁做的最有趣?你做的什么?谁还做的是公鸡?大公鸡快喔喔啼!谁还做的是老虎?快学一学老虎?你和小伙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5、化妆舞会:

  (1)欣赏教师舞蹈:“好,下面我请小朋友分别去拿一样乐器,站到线上。准备好了吗?我宣布动物化妆舞会现在开始!谁先出场呢?小朋友数到十,看看是谁先出场?(教师化妆孔雀出场)你想不想看小孔雀怎么跳舞?小朋友跟着音乐伴奏好不好?(教师舞蹈“孔雀舞”)“小朋友再数5下,看下一个出场的是谁?”(教师舞蹈“狮王”)

  (2)“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好,所有的小动物们找一个舞伴跳起来吧!——拉起手来,围成一个大圆圈跳起来——搭起肩膀跳舞!”

  三、延伸:

  “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我们出去邀请更多的小朋友来参加好不好?“在《兔子舞》音乐中狂欢舞蹈结束。

  活动反思: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创造性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操作的平台、一个创造的契机。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孩子们也极富创意,比如一个孩子用化妆品瓶子做小猪拱起的鼻子,既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创造和表现快乐。

  本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都想亲手制作动物面具,只是个别孩子的操作能力较差,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方才制作好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体验用纸条创作的乐趣。

  2.学习用各种颜色的纸条制作水果、动物等有趣的图案,发展小肌肉动作。

  3.尝试根据纸条作品仿编儿歌。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挂历纸、广告纸、包装纸、剪成长条等。

  2.剪刀、双面胶、A4大小彩色卡纸(也可用其他纸替代)每人一张,彩笔。

  3.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纸条制成的手工作品,感受作品的美和奇妙。

  请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是怎么做的,如:西瓜的花纹可用绿纸条折成波浪状,葡萄可用紫色纸条粘成许多小圈等。

  (1)幼儿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用一张纸条从一端卷到另一端,做蜗牛的壳,粘在另一张纸条上,面上小蜗牛的眼睛,纸条小蜗牛就做成了。

  (2)请幼儿边欣赏纸条小蜗牛,边欣赏老师创编的儿歌:小纸条,变变变,变什么?变成小蜗牛慢慢爬。

  (3)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模仿蜗牛爬的动作学说一遍儿歌,增加趣味性。

  3.幼儿制作。

  (1)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进行纸条创作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在选用多种纸条时注意色彩的搭配,尝试用双面胶把卷或折的纸条粘贴在彩色卡纸上。

  (3)提醒幼儿可合作完成作品。

  4.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作品并仿编儿歌。

  根据幼儿完成的作品内容,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仿编儿歌。用“小纸条,变变变,变什么?变个……”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将材料放置到手工区,引导幼儿继续创作纸条作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选材好。教师用拟人化的.语气引起幼儿对彩色纸条的兴趣,使之在游戏中产生想要动手试一试的欲望和热情,并且能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探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的:

  1. 知道粗线与细线,感受线条的流动与多变。

  2. 会大胆画出不同的线条,感受线与点的对比效果。

  3. 感受黑、白、红色彩搭配的简约美,体验自由作画的乐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红方形、长方形的画纸若干 粗细黑色记号笔 水彩笔 每人一段毛线 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师:瞧,这是什么?这是一根细细的线,这是一根粗粗的线。线宝宝会跳好看的线条舞。

  播放音乐,老师舞动手中的线,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变化。

  师:看,线宝宝会跳圆圈舞、波浪舞、横线舞、竖线舞……(创意体现:线条跳舞的形式新颖特别,能抓住幼儿注意力,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幼儿观察线。)

  师:线宝宝跳的舞好看吗?它会跳什么舞?(幼儿回答)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各种线条。

  (二)幼儿第一次作画

  1.示范新授

  师:线宝宝跳舞这么好看,小朋友想不想把线宝宝跳的舞留在画纸上?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线宝宝的舞留在画纸上。

  教师播放操作视频。(创意体现:将演示过程制作成视频避免了线条无法在黑板上演示的弊端。)

  指导语:把线宝宝在调色盘里蘸上颜料,让线宝宝吸足颜料,接着就让线宝宝在画纸上随意地跳舞,跳长长的直线舞、弯弯的弧线舞、大大的圆圈舞……请细细的线宝宝跳一跳,再请粗粗的线宝宝跳一跳,跳完红色的,再个黑色的,小朋友你看清楚了吗?赶紧邀请你的线宝宝去跳舞吧。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邀请不同粗细的线宝宝,每种舞都要跳一跳,多跳几次。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接着我出示了大师米罗的.作品《星空》。对于这样的一幅抽象画,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高很。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画中找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记忆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看到了眼睛,于是我马上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欣赏。接着巧妙的问猜猜这个人在干嘛,孩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说“这个人好像在看天空,因为晚上的星空是很神秘的,他也许在找哪一颗星星吧!”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孩子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他们敢说、想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点线舞会,让孩子们通过添画的形式,将点线连接出的各种图像变成各种有意思的东西,孩子们变出了兔子、狮子、刺猬等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还有轮船、房子、灯、桌子等物品,这让点线舞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想这样“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创作”的美术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感悟。

  小百科:线读作xiàn,部首是纟,总笔画是8笔,释义为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5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气息,喜欢亲近大自然。

  2、学习运用撕贴表现绿草,手指点画花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幼儿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

  指导语:"春姐姐"来了,我们幼儿园里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草丛里有花吗?你看到的花儿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草丛里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在绿绿的草丛里随风舞蹈呢,太美丽了!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

  指导语:"春姐姐"想把美丽的花丛带到我们幼儿园的花丛里,我们来帮助她实现这个想法吧!用什么方法来变现花丛呢?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学习撕贴草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指导语:猜一猜,画面中的草丛是用什么做的?"来;自。屈;老师;教。案;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画的?

  3、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撕贴、点画的方法变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后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进行自由创作。

  指导语:把你心中美丽的花丛用撕出的纸片和手指点画的方法变现出来吧!

  2、提醒幼儿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时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

  3、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活动反思:

  此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紧凑,符合幼儿的需要,课堂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完成了活动目标。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第一:本节课是美术课,课堂中不单单是传授孩子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应该让他们知道有关蝴蝶的更多知识,如:可让孩子简单了解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当时也考虑到了,搜集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它幼虫期是害虫,因为它吃农作物,成虫期是益虫,因为它通过飞行给植物传播花粉,也有的说在幼虫期是益虫,因为它吃蚜虫,答案不统一,也就没给孩子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范画时,示范完蝴蝶的画法后,应该把范画拿过去,不应该展示在黑板上,这样,孩子作画时,可让他们自己充分想象,还可以画什么,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受益匪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中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一节课不过二十五分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留给上课的、听课的人的思索都会很多,我作为执教者,对这节课还是回味无穷,因为它让我成熟了很多。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6

  【活动目标】

  1、通过用扭扭棒制作各种立体植物造型,认识扭扭棒能随意造型。

  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各色扭扭棒、吸管、剪刀等。

  【活动观察】

  活动开始了,老师首先介绍了今天在美工区的主题《神奇的扭扭棒——植物》,这是用扭扭棒来制作的立体的植物,利用扭扭棒能随意造型的特性制作完成。活动开始,老师出示了许多图片供幼儿参考,并示范做了一朵玫瑰花,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看见几根扭扭棒随意卷几下就变成了一朵花,特别兴奋。活动开始了,几个爱美的小姑娘很快就选择了美工区,梓涵也快速地来到美工区。在进区时梓涵没有认真倾听老师讲解花的制作过程,在操作的时候没有主见。只见她先选了一根绿色的扭扭棒当“花茎”,把它剪成两段,然后挑了四根粉色的扭扭棒当“花瓣”随意摆弄,她试图用粉色扭扭棒包住绿色扭扭棒,但尝试几次都没成功。这时我提示她,中间是不是漏了什么步骤呢?粉色扭扭棒太少了无法包住绿色扭扭棒,粉色的扭扭棒太长了,应该怎么办呢?梓涵说:“可以把它剪断。”只见她左右摆弄,终于她粉色把扭扭棒分成了3段,她拿起剪刀用力剪下去,扭扭棒滑了,反复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提示她,如果双手抓住扭扭棒两头,看看有没有更好剪一点呢?她采纳了我的建议,这次她成功了。她把粉色扭扭棒剪断后,粉色扭扭棒根数也变多了,接着她又用这些长短不一的扭扭棒把绿色扭扭棒包住,最后她又选了根淡紫色的扭扭棒当“花蕊”把“花茎”和“花瓣”扎住,但由于手没有握紧,导致粉色扭扭棒松掉,“花瓣”无法成型。她尝试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时,我建议她先把紫色扭扭棒解下来,握紧包住花茎的扭扭棒再进行扎紧,她重新扎紧后,把粉色扭扭棒一根根卷在一起,最后终于做成了一朵玫瑰花。她兴奋地举起手中的花说:“老师,你看,我终于成功了。”我说花茎上如果多些叶子,是不是会更好看些呢?她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可“叶子”应该怎么做呢?我慢慢引导她观察其他小朋友做的“叶子”,首先选择绿色的扭扭棒,然后把它卷成一个小小的椭圆形,然后扎在花茎上。她看了许久,似乎明白了制作叶子的方法,尝试着做叶子,她先卷了个小小的椭圆形,可是扎在花茎上的时候扭扭棒总是松掉。最后在我的帮助下,一朵玫瑰花终于完成了,有叶、有花,还有花蕊,她看后特别满意。

  【活动分析】

  1. 梓涵倾听习惯不太好,上课不太专心。

  2.梓涵动手能力较弱,没有动脑思考,依赖性较强。

  【活动调整】

  1.不要限定扭扭棒的根数,不限定长短,也不要限定分成几段。

  2.教师的`示范不要过多,到花茎就可以了,不要限定一种卷花瓣的方法,不然孩子只会一味地模仿,可以多留些空间让幼儿自由创新,拓展思维。

  3.提供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供幼儿参考。

  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我用一个开场白的形式进行了这节课的开始,并进行了~图片与实物的观察与叙述。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创意是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添画,但是我还记得薛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创意有时候讲究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单凭这节课的结果,也就是画面展现,我感觉是满意的,但是,从教案与实际的写生目的,我感觉这一节课很失败。首先我没有勇气让孩子们,通过我的引导去把实物放在桌子上,让孩子发挥想象去画自己所见所想。没有了写生意义的存在。只是我硬性的把一个植物与画面把孩子们的思维固住了。

  在以后的写生课中,我会认真引导,我更会相信我的孩子们,能做到写生的真正作品的呈现。有时候对自己的怀疑也许局限了孩子们的写生范围,这是老师,最大的误点也是最不可取的。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7

  活动目标:

  1、运用点、线、形来装饰鱼和表现鱼不同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用点、线、形来装饰鱼。

  2、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录像

  2、教室墙壁内一侧墙壁作为海底世界背景图,并在墙上贴好塑料袋垃圾,牛奶瓶、水草、珊瑚、石头、哭泣的鱼妈妈。

  3、投影机、下载各种鱼的照片

  4、白纸、剪好的各色“心”卡片,幼儿水彩笔、剪刀(与幼儿人数相等)

  5、各种点、线、面的范例,教师画好的鱼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看录像《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

  (2)幼儿观看录像《海底世界》,提出要求:看看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样子的?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特别是对形状怪异的鱼,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3)通过投影,让幼儿更仔细观看各种鱼的照片,让幼儿进一步感知鱼的外形和花纹。

  师:鱼宝宝,它还有好多可爱的朋友,让我们也一同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你喜欢哪一条鱼?

  (4)引出海底世界背景图(珊瑚,水草及一条哭泣的鱼妈妈),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引入课题。 教师语:可是突然有一天,海洋里的鱼都消失了,只剩下鱼妈妈和漂浮着的塑料袋,饮料瓶,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向幼儿进行环保知识教育。)那我们一起来帮助鱼妈妈找回她的孩子好吗?

  二、教师展示线描画的(点、线、面)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出自己不懂和不会画的(点、线、面),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点画法。

  ①展示点的种类:圆点、短点、雨点、正方形点、三角形点、空心点、沙点、十字点

  ②点的效果:把一些鲜艳的小色点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以求达到一种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

  ③点的要求;先画深色后画浅色。可采用同类色,比较和谐,对比色比较绚丽。)

  2、勾线画法。

  ①线的种类:横线、竖线、斜线、交叉线、波浪线、折线、凹凸线、卷曲线、弧线、鱼鳞线、三角螺旋线、方螺旋线

  ②线的效果:用一种单纯以线条的变化、穿插、组合来表现,线描画中常见的方法

  ③线的要求:可以用渐变画法,运用线条由深到浅的变化,可以横着变,竖着变或旋转着变画出向彩虹一样绚丽

  3、面的画法。(点和线的排列组合)

  ①面的种类:正方形组成的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长方形组成的面。

  三、欣赏教师画的鱼的范例,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师:老师画的这些鱼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四、示范讲解如何对鱼进行装饰?如何处理分割画面?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的画法:

  (1)教师简单在鱼身上示范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1)在作画前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样的鱼?可以看看周围鱼的.照片,要用什么线条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要求构图大。

  (3)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4)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5)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鱼沿轮廓线剪下来,贴在鱼妈妈周围,注意剪刀使用的安全要求。

  六、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3)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鱼沿轮廓线剪下来,贴在鱼妈妈周围。

  七、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把自己想对鱼宝宝说的话和自己画画中的感受,告诉老师写成“悄悄话”的形式粘贴在作品上。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点、线、面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采用大自然中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尽情的玩乐中,孩子们感受和体念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性情,给予幼儿有灵性的生活。引领幼儿智慧的成长,同时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价值。

  小百科: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8

  设计背景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与爸爸妈妈亲密地相处了一个多月,新学期,刚入学,妈妈的影像一直在幼儿的脑海,妈妈在孩子的眼中是个什么样?让孩子们画一画,开心的说一说。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的画作来介绍自己眼中的妈妈,表达母子亲情。

  2、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分享。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妈妈的生日、喜好以及对自己的最大心愿等。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敢于说出心中的妈妈。

  感受妈妈的爱,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写生画我的妈妈。

  2、记录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3、每个幼儿利用废旧纸盒装饰制作“亲亲妈妈爱心盒”。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热情。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妈妈,比如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工作,平时最喜欢干什么,生日是哪一天.妈妈对你的最大心愿是什么,等等。

  2、幼儿分组交流“我的好妈妈”。

  3、幼儿集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

  幼:这是我画的妈妈,她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头发。妈妈每天下班都要亲亲我。你们看,我把妈妈最大的心愿记录下来了,她希望我将来有出息,所以我画了好多好多奖状。

  幼:这是我的妈妈,皮肤白白的,脸蛋圆圆的,总喜欢看着我笑。我妈妈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吃饭多一点,将来长得高一点。我爱我的妈妈。

  4、为“亲亲妈妈爱心盒”添加“爱”。

  师:这个“亲亲妈妈爱心盒”是用来收集习这些表达对妈妈的爱的物品的。你们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与妈妈的合影,妈妈的画像,妈妈喜欢读的书,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提议每个人将妈妈的心愿、生目、喜好等用图画或符号记录下来.再把它们和其他材料一起放进“亲亲妈妈爱心盒”里,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过程比较完备,幼儿利用上绘画课的时候画一张妈妈的像,上课的时候展示出画,说一说心中的妈妈。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说一说,教师边引导补充鼓励,较好。“亲亲妈妈爱心盒”这一环节幼儿也能踊跃的参加。我觉得应该再做好后续的活动:“三八”节到了,小朋友们怎样表示对妈妈节日的祝贺?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9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

  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寻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活动反思】

  虽然这只是一节随堂课,但是作为执教者,我觉得它不仅目标明晰,环节清楚,而且从幼儿的作品上分析,幼儿对这次的活动很感兴趣,并基本上把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特征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一、情境法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大熊猫要出国演出,它想把自己的画像送给外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教师给幼儿创设了“给大熊猫照相”的情境,小画家一下子变成了摄影师,幼儿别提多兴奋了。有的幼儿为了让大熊猫的演出更精彩,还给大熊猫佩戴了漂亮的蝴蝶结呢!为了加快幼儿的绘画速度,教师继续创设情境说:“哇,现在大熊猫已经上飞机了,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你们赶紧画呀,否则熊猫的画像就没法带到国外去了”,刚说完这句话,就听见幼儿喊:“飞机快起飞了,大家快点画啊!”

  二、图形结合法的运用恰到好处

  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与四肢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耳朵半圆形、眼睛圆形、眼圈椭圆形、嘴半圆形、鼻子半圆形,用图形结合法组织幼儿绘画,便于幼儿对熊猫基本特征的把握。由此我联想到,许多绘画作品如房子、小动物、人物,都融合一定的形状在其中,在组织教学时是否可以借鉴此法呢?

  三、简洁的提问启发幼儿积极地思考

  活动中的提问简洁明了、环环相扣,能积极地启发幼儿的思考。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范画的观察,大胆的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一步步的解决问题,完成本活动的教学目标。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是绘画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黑色原来也是一种漂亮而有用的颜色,圆圆胖胖的大熊猫原来时如此的可爱。

  启发:

  在诸多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作品的绘画方法,追求的是幼儿是否画的好,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是与《纲要》精神相违背的,教师应以美术教学为载体,积极融合情感、科学、交往、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成功的活动中,往往会有很多相关的因素,细细思考总结出最重要的一点,再把它挖深扣细,这样会更后深度,更有着眼点,比如:突出情境性等,名字也可以更适合内容来起,你说呢?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飞行人和直立人图片、背景图片两张、水彩笔、画纸、双面胶带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或人物。教师:“有什么,他们会飞?”幼儿“小鸟?”“小鸟它为什么会飞?”“因为有翅膀!”……“还有什么也会飞?”“奥特曼”“阿童木”……

  2、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教师:“昨天晚上,我给自己画了两幅画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幼儿:“一个是飞着的,一个是站着的。”教师:“飞着的和站着的身体的部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用你们的小手指当画笔,来画画飞着的'人!教师:“不行不行!我还飞不起来!帮帮我吧,帮我加上能让我飞起来的工具吧?”幼儿:“给你加翅膀!给你加竹蜻蜓!给你加魔法棒……”

  3、引导幼儿观察飞行在天空时看到的事物,丰富幼儿绘画的背景。“我飞呀飞!”“看看我在哪幅里更象在天上飞?”

  幼儿“有云!”“有蓝天……”

  教师:“啊?这棵树怎么了?怎么这么矮?”幼儿猜……教师出示一棵完整的大树!“其实这棵树有这么大!画上只有一个树顶,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猜测房顶

  教师:“我在天上飞还能看见什么?”

  4、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画,我在飞!先想想你准备画你用什么方法飞上天,然后在画,你在天上看到的东西。”

  5、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故事《我想飞》是《我想飞》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学内容,通过小纸人为实现自己“想飞”的心愿,而不言放弃的态度和形为来体现幼儿想飞的迫切心情。

  通过对教材深入地理解,我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飞啊?为什么想飞?”随着简单的导入,孩子们的思维被紧紧地吸引到课题上来。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敏感到这个教材的特点:写出了孩子的心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飞翔。因此,孩子们理解小纸人的心愿和行动。基于这样的发现,我在课中引用了第一人称进行教学,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小纸人,当伙伴们讽刺嘲笑你时,你会怎么说?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飞上蓝天时,你的心情怎样……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很快地使孩子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经验理解着角色的心理变化,仿佛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看到斌斌张天双臂,仰着头喊着:“我想飞、想飞、想飞!”时,当看到胤胤表演着一头载到地上时的情境,当鑫瑜和淼淼说着对白时,我发现,这已经不是书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在这样的教学中,书本上文本中的语言、词汇已经显得不精彩也不重要了,更多的是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组织着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着情感。

  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述、表演、讨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能成功,我想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把握正确。我很好地将孩子的愿望与小纸人的愿望融合在一起,直接提取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来想象讲述小纸人的想法,用表演来再现这样的场景,让幼儿有感而说,有感而发。

  2、教师的激情投入。我在引导幼儿表现小纸人时,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表达了小纸人真切的愿望和情感,孩子们深受感染,并由此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孩子们不仅加入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教学策略的适当运用。第一人称式的讲述,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故事。只有能令孩子身在其中,深有体会,才能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评: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评: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

  6、音乐游戏:

  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玩完游戏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美术活动有了动静交替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易于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春天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大胆表现各种姿态的鱼和鱼儿的生活空间。

  2、尝试用线条分割的方法,用点、线、面进行块面装饰。

  3、感受线描画的乐趣,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空白的鱼2条、表格一张、各种线条小图片;彩笔、绘画纸;幼儿有线描画的基础。

  重点难点:

  掌握线描画的技能,能用流畅的线条、图形表现花纹。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了解不同形状的'鱼及鱼的身体部位

  师:老师这里有四条鱼,它们的身体结构有相同的地方吗?

  幼:它们都有鱼头、鱼身、鱼尾、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漂亮的花纹。

  师:那它们有不同的地方吗?

  幼:鱼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鱼是三角形的、有的鱼是椭圆形的

  教师小结: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鱼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但是不管它们怎么变化,鱼都是以身体为主,前面是头,后面是尾巴,上下有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各种各样的花纹。

  二、观察范图,交流讨论。

  观察范例。

  师:这四条鱼身上的鱼鳞都是一样的吗?

  鱼的身上用弧线或者直线把鱼鳞分成了一块一块的。(用手指提醒幼儿)小朋友们在装饰的时候也要把你的鱼鳞划分成块面状。

  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块?

  (出示空白的鱼身,幼儿上来尝试分块。)

  师:它们是怎么装饰的呢?

  幼:有波浪线、有圆点、有直线、有弧线……

  (教师把幼儿说的相应的线条或者图像贴在旁边的表格里。)

  (从画面布置的较满、线条流畅、鱼鳞变化的样子漂亮等处引导幼儿观察)

  鱼儿是怎么装饰的?

  引导幼儿装饰鱼儿时要先分块再装饰。分块时,除了用直线横着分还可以斜着分、竖着分,而且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分,例如曲线、波浪线、弧线等都可以分块。

  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观察欣赏。

  四、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师:你们可以自己设计喜欢的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鱼的形状。

  2.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图形和线条进行块面装饰。

  五、参观画展,欣赏同伴的作品。

  1.参观“美丽的大鱼”画展。

  2.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为什么?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面的构图、设色,提高审美情趣。

  2、探索用中锋画丝瓜、侧锋画叶子的方法,尝试表现画面的疏密结构关系。

  3、创作结束后能主动清洗国画用具,自觉排队、不拥挤。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丝瓜。

  2、课件:齐白石的作品《丝瓜》,丝瓜系列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你见过的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绿色的,细长条,上面有深色的、细细长长的筋脉)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丝瓜》。

  教师:画上有什么?有几个丝瓜?除了有丝瓜,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弯弯曲曲的线是什么?像什么?(丝瓜有的细一点,有的粗一点,叶子像手掌,藤是弯弯曲曲的,像电话线)

  3、师幼共同讨论丝瓜的创作方法。

  (1)教师:我们可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叶子用什么笔来画?可以几笔画成?丝瓜用什么笔来画?大概要几笔?筋脉怎么画?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中锋两笔画丝瓜;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大白云中锋画主藤和缠绕藤;用小勾线笔浓墨勾画叶子种丝瓜上的筋脉。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运用大小不同的毛笔来绘画,能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5、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侧重从叶子的浓淡变化、丝瓜的形态和构图来评价;知道水多色淡、水少色浓的特点。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欣赏、绘画活动,此次教案的目标是让幼儿在对比欣赏中感受水墨画的美;知道水墨画的.特点及不同笔法所画出的丝瓜是不一样的;初步尝试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作画,并能正确抓握毛笔。

  因为我班幼儿是初次接触水墨画,所以我把活动的目标调整了一下,重点放在欣赏上,让幼儿在对比中感受水墨画的美。首先引导幼儿逐个欣赏齐白石画得丝瓜图,请幼儿猜想、说说这些画是用什么画的,接着出示宣纸、毛毡、毛笔、国画颜料、调色盒、墨水、墨盒、印章、红色印泥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及其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因为这些水墨画用具小朋友很少接触,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老师要一一介绍,为以后自己作画奠定基础。

  活动难点我放在学习、尝试使用毛笔的中锋、侧锋,感受不同的笔法画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水墨画的笔法很重要,所以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幼儿亲身感受笔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在欣赏之后,教师示范握笔姿势,介绍用中锋、侧锋作画。在幼儿亲身感受的环节,班里小朋友都愿意大胆尝试用毛笔作画,这次我不要求画出形象的丝瓜,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水墨画中笔法的重要性,大胆的、正确的用使毛笔。

  这次活动幼儿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厚,对水墨画很感兴趣,活动效果较好,为以后作水墨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喷刷画,激发幼儿对喷刷活动的兴趣。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进行过图形拼贴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欣赏两幅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绘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两幅作品都运用了图形拼贴,内容都是一样的,但其中一幅的背景采用了喷刷方法,而原来的粘贴地方只留下了白色图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2、讲解示范。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注意不要贴在纸上。

  (2)运用红、黄、蓝几种颜色搭配,在纸上喷刷背景。

  喷刷方法:可以先喷红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红色,然后牙刷与牙签相互摩擦,红色均匀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须等画面上的红色干了以后再进行,注意换颜色时也必须清洗原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喷刷颜色的顺序可任意,可以喷三种颜色,也可任选其中两种颜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地方没喷到颜色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喷刷时不能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协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喷刷的方法。

  (2)提醒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进行喷刷,注意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4、讲评。

  幼儿相互评价:哪些作品图案优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牙刷、圆形纸片等常见物品,发挥幼儿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漂亮的喷刷画装饰品。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认识了新的画种——喷刷画,游戏活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在合作方面,幼儿通过小组合作,促进了协作能力的发展;在制作礼物过程中,通过玩色、配色、添画,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本来我选择用一支牙刷和一支笔来刷一刷,但是幼儿对牙刷和笔使用不熟练,无法达到预定效果。经过陆老师的提醒,可以用两个牙刷对着刷一刷,这样轻轻一刷就能将颜料喷到画纸上。并且之前我用到了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用图形先拼出不同的形状,像房子、小动物等,听课老师也指出:这样比较偏向数学活动,这也要改。我后来想直接用不同大小的圆形宝宝来添画,这样既能简化拼图形,也能将作品变得更生动。

  活动后,我觉得我在示范操作中,还是没能将很多细节讲解清楚,导致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差池。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15

  活动目标

  1.复习侧面人及背面人的画法,能画出升旗时人物的简单动态。

  2.注意画面整体布局及人物比例。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笔、剪刀、白纸、红纸、黄色小方纸、糨糊。

  2.活动前有过参加升国旗的经验,教师进行过有意识的观察引导。

  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升国旗的经历。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我们应该怎样热爱红旗?升国旗时怎样做?(立正,行注目礼,在一起举行升旗仪式,对着国旗敬礼,等等)

  2.学习侧面人、背面人的画法表现升旗的情景。

  a.讲解示范如何用侧面人、背面人的画法表现小朋友热爱国旗的特征。

  b.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为大家做示范。

  c.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体布局及保持画面整洁。

  3.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引导幼儿从作品的动作、构图、布局等方面评价、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继续引导幼儿观察侧面人和背面人以及他们的动态。

  2.日常的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材料,供幼儿练习画侧面人和背面人,以及简单的人物动态。

  活动评价

  1.能回忆并说出参加升国旗的经历。

  2.有良好的绘画习惯,能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不应以技能为主,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一点点的进行提升,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点、线,对于幼儿原来的经验这样的跨度太大,幼儿消化不了,或许将本堂课定位在色彩上会更好,让幼儿去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和自己所画的不同的图案所带来的美,让幼儿觉得其实我这样画也是美的,让幼儿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本堂课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并深思自己在美术活动中所缺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的去学习。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02-26

大班美术教案反思03-16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06-18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及反思11-07

大班美术《桥》教案及反思10-27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04-13

大班猫美术教案及反思03-09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01-13

大班美术教案《静物》反思12-11

大班美术教案宝塔反思12-12